生态资源范例6篇

生态资源

生态资源范文1

在相生相克律的基础上生态资源的分配,既要注重人和其他物种的在生存发展上的相生相克而追求的各个物种公平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也不能忽视人类自身繁衍所需要的生态资源分配的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进行生态资源分配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守恒。生态资源的分配如若违背了这一规律,必然引起生态系统的紊乱,人类和其他物种如若失去了生态资源这一生命源泉,生态资源分配正义的问题就变得毫无意义。能流物复律能流物复律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停地循环。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并在流动过程中递减,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逸散入环境。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能量,不使它简单地逸散入环境。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不仅仅是简单资源的分配问题,同时也是生态系统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过程,将生态资源分配给人类和其他物种的时候,也要使其获得的能量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能量资源,防止过多热能散入生态系统本身。这里探讨的是在生态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分配的额度的问题,也就是人和其他物种获得多少生态资源,既能够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也不会由于得到的资源过多而损伤生态系统本身。也是对于生态系统本身循环发展的正义问题。负载定额律负载定额律是指,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承受)能力上限,包括一定的生物生产能力、吸收消化污染物的能力、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一方面使它供养的生物的数量不超过它生物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还需确保排入生态系统的污染物不超它的自净能力以及使冲击周期长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所以在生态资源的分配中必然要以产定供;要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和限制冲击周期。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就是生态资源分配正义的前提,对于人类和其他物种而言,在保证各自的生存机会的基础上,还要在排放废物的时候防止污染给生态系统自净能力带来的压力,以及防止冲击周期超过生态系统的恢复周期。上文中讨论的主要是生态资源的分配额度,在此主要研究生态系统自身可承载的额度。如果超过这个额度,对于各个物种来说都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以我国的内蒙古地区的人造沙漠为例,我国有12大沙漠,其中“人造沙漠”有8个。内蒙古境内有8大沙漠。内蒙古的8大沙漠中,只有巴丹吉林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其他的都是“人造沙漠”。因此,内蒙古是“人造沙漠”最多的省区。内蒙古“人造沙漠”特别多,既有自然的原因,又有社会的原因,人类活动是造成沙漠化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适于放牧,不适于农耕。在草场上开荒耕种,不仅造成了草场的破坏,也造成了地表土层的破坏,使地下的伏沙出露,在大风的作用下会出现流沙扩散,形成流动沙丘。内蒙古的草原垦荒出现很早,从秦汉以来到清代,一直没有间断。草原垦荒虽曾取得了一定的粮食,巩固了边防,但是垦后都变成了“人造沙漠”。到了20世纪后半叶,内蒙古草原沙漠化进一步加剧,这是由两次草原大开荒造成的。1958年“”中,内蒙古提出了要实现饲料、粮食、蔬菜三自给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粮食、蔬菜的自给,就必须开荒种地。没过多久,在“”中更片面搞“以粮为纲”。这两次草原大开荒所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加剧了草原沙漠化。内蒙古草原沙漠化的过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即沙漠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对于草原的利用,超过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负载额度,极大地伤害了草原本身的生产能力,人类对于草原的冲击周期也远远超过了草原的恢复周期,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人类将有可能失去草原这一生态资源。没有了草原这一生态资源,我们也没有理由再继续研究分配正义的问题了。因此,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内蒙古草原本是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如果它从北方的大地上消失了,那么,沙尘暴就会加剧,整个华北平原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因此,保护内蒙古草原,就是保证我国的生态安全,同时也是保障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资源。协调稳定律协调稳定律是指,只有在结构和功能保持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为了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协调状态,必须千方百计地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尽量减少外来干扰;同时鼓励人们去创造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生物生产能力高的人工生态系统。在生态资源分配过程中,为了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协调状态,就需要给予各个物种分配生态资源时公平的生存机会,保障各个物种在生态资源分配中的正义。而这种公平生存的机会,不仅仅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协调,人类作为对生态系统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物种,也有义务协助生态系统实现这种生存机会的公平。这也是生态系统资源分配正义实现的有效手段。这里所说的生存机会的公平,不是生存机会的均等,是在符合相生相克规律的基础上的,生存机会平衡。时空有宜律时空有宜律是指,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每个地方的特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使得生态资源的分布呈现各自的不同的特征,因此生态资源的分配往往体现出地区特点,比如水资源丰富的地方,生态资源的分配就主要体现为水资源的分配,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主要体现为水资源的分配正义;草地资源富饶的地方,生态资源的分配就主要体现为草地资源的分配,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主要体现为草地资源的分配正义;矿产资源储备量大的地方,生态资源的分配就主要体现为矿产资源的分配,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主要体现为矿产资源的分配正义;森林资源广阔的地方,生态资源的分配就主要体现为森林资源的分配,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主要体现为森林资源的分配正义,等等。当然每个地方生态资源的分配,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体现为多种生态资源混杂的分配,但是仍然无法摆脱生态资源的时空特色。那么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也更是映射出生态资源分配的时空有宜的身影。

生态资源分配正义的物质基础:共享资源与人类补偿

大多数生态资源例如水资源、空气资源等,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同时也是其他许许多多物种维系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要素。人类向生态系统过度地索取资源,甚至破坏这些资源,必然会导致其他物种无法生存,最终导致人类本身走向灭亡的命运。于是,共享生态资源,与其他物种和谐相处,成为生态资源分配正义的重要内容。而以共享资源为分配原则,也是实现生态分配正义的前提。如前文所述,倡导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就是要建立一种人对生态系统的回报体制。为了实现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人类的社会体制需要以清偿债务的方式对生态系统进行补偿的制度,比如国家税收的方式限制那些过度开采生态资源的产业的发展,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用以清偿对于生态系统的“债务”,引导和鼓励社会中间力量参与到对于生态系统的补偿和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维护工作中,等等。人类对于生态系统的补偿,其最终目的是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资源分配正义,也许会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以人为本的生态资源的分配正义的价值取向,仍然没有减小目前人类侵犯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侵害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的可能性。然而,本文探讨的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生态资源分配正义,正是在充分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和生态系统本身的基础上提出的分配正义的问题,虽然最后的落脚点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的目标上,却不容否认它对于其他物种的生存权利的肯定和保障,以及对于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捍卫和尊崇。

生态资源范文2

福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福州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狭义范围内的探讨,因此在探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并未将人文类旅游资源纳入进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类型,早在1999生态环境旅游年就提出了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展和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将福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型概括为四类。

1.森林山岳类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是生态旅游较为原始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类旅游资源往往具备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陶冶情操,寄情山水,适宜于开展休憩、疗养、科考、观光、露营和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福州市山岳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见表1。

2.海滨湿地类生态旅游资源。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和乌龙江穿城而过,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岸港口城市之一。全市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沿海多天然良港,像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等;砂质海滩长达560公里,如长乐下沙海滩、平潭龙王头海滩等都有优质沙滩;福州东南的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岛屿风光独具特色;另外,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仅鱼类就达到500多种。福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质的海滨沙滩、优美的岛屿风光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福州市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福州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具代表性的资源,是目前福建全省最大湿地,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徒途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站,具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主要植被类型,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4种,比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而且每年都有上千万只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是一处集湿地保护恢复、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滨海湿地公园。

3.温泉地热类生态旅游资源。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5℃,或华氏10℉以上,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比如碳酸钙、硫磺、钙、钾、氡、钠等,泡温泉不仅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凭借着有利的盆地地形及丰富的降水量,福州市温泉资源具备了储量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易开采等特点,成为了福州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福州温泉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永泰、闽候、闽清、连江等周边县市,共有20多个温泉点40多个泉眼,无论是在城区享受SPA式温泉,还是到周边青山绿水环抱的温泉景区泡温泉,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据统计,2013年福州市温泉旅游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龙泉山庄、源脉温泉、赤壁温泉,分别为118.6%、47.8%、19.7%,占温泉景区接待量的51.1%。现将福州市温泉生态旅游资源统计如下(见表2),必须说明的是,福州市区的温泉因开发充分、城市景观居多且商业化氛围浓厚,在资源统计时仅选取了几家,并未全部纳入。

4.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的新形式,其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便于旅游者认识、了解、享受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开展观光、劳作、民俗体验等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仅能普及自然农业知识,还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福州市休闲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农家的休闲形式为主,一些农户创办农民餐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20世纪9O年代开始出现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比如永泰大樟溪的千江月休闲农场等。截至2014年6月,福州市共有各类休闲农场143家,包括农、林、牧、渔、茶、园艺等多个项目,其中,3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还有一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闽侯县,福州市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级及以上)一览表见表3。福州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涉及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温泉理疗保健、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年游客近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亿元。

二、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在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统计过程中,福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景观齐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涵盖了森林山岳类、海滨湿地类、温泉地热类、休闲农业类等多种类的旅游形式,另外,福州濒临东海,闽江口、罗源湾及海坛岛的滨海海洋类资源也独具特色。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品种,湿地、温泉、河湖、外海景观丰富,各类景观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观光、科教、度假、体验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资源品质较高,但知名度低。在四类生态旅游资源中,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品质居全国前列,闽江口湿地公园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众多的稀有物种以及候鸟迁徙、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等多项要素在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而福州温泉品质居于全国前列,休闲农业依托了良好的自然及原始生态环境。四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极高,但是,由于开发不足和宣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福州的诸多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却很低,品牌效应缺失,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

3.大多分布于郊区及周边县域,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经过上文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可知,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福州城区以外的各个县域;市区范围内生态旅游资源较少,且分布地点多位于市区及郊区的城乡结合区域。这一特征是由福州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东部丘陵平原相间。这种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北部和南部县域地势较高,自然景观优美,环境宜人,因此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及周边相邻的连江、闽侯位于福州盆地,其温泉地热资源丰富;而东部闽江入海口则因地势较低且与东海相连,成为了优质的海滨与湿地资源区。

4.生态保护观念不足,生态旅游形象不鲜明。福州市的生态旅游的游客多选择中短途游,以福州市区居民为主,其次是周边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的游客;客源结构以散客为主,生态旅游所涉及到的地区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原始乡村和景观优美的自然地区,使得福州市的生态旅游更加倾向于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也多为乡村旅游和乡村体验游,因此,福州市的生态旅游形象模糊,定位不准确,从而带来旅游过程中重体验而轻保护、重旅游而轻生态的现象。

三、结语

生态资源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形成;影响因素

“生态”这个概念首先应用在生物学上,“生态”的主要含义就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环境被看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非生命物质互动所构成的生命网络。所以生物学上“生态”的意义就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英国《韦氏辞典》把“生态”解释为:“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生态包含着递进的三层意思:关系,适应,导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生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关系学。在生态的种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适应,生物体正是对环境从平衡到不平衡、适应到不适应的动态发展中进化。既然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互动,那么这种适应本身就含有一种导向的意思,不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是人工选育良种、人工驯化,无不体现为一种导向。

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管理领域同样会产生生态问题,而产生这个生态问题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人和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环境,人生活在组织环境中,就存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赋予生态以新的含义,即管理中人与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互动。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人与管理环境不能适应性互动时,管理的生态问题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寻求普遍的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是当今生态运动蕴含的根本伦理精神和核心伦理观念。那么,在管理中,究竟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才是符合人性的,怎样的管理才是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的。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问题也就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

一、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形成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可从以下两方面阐述。

(一)人的动态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人的发展和管理发展是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一种未完善的存在物,蓝德曼说:“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一定程度上尚未决定。”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性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关系发展决定的,人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规定人性,而要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来分析人性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的也具有差异。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与人性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适应与不适应之间进行动态地转换,当管理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二者就会失衡。

(二)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管理活动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会自然产生一种导致人性扭曲的趋势。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条原则的结合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会自发产生各种形式的物本主义(如主义、拜物教、拜金主义等),容易使人变得自私和贪婪,既然管理对人性的扭曲是极为可能的,那么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时,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便形成了。

二、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科技对人的物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时非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束缚了人,困扰了人。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控制形式,它与人是对立的。他还认为,科学技术的控制使发达工业社会陷入单向度的“病态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则成为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满足于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放弃了对理想、自由和高级精神境界的追求。科技对人的物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形成的首要因素。

科技对人的物化一方面表现为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导致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马克思指出:“手工制造业的分工,使一个完全的人终生为一个部分操作所吞并”。手工制造业的分工又生产出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使劳动者大脑僵化、退化,人本身具有的巨大的潜在的想象力、判断力、分析力、观察力、思考力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压抑,而无法发挥、施展和挖掘,劳动者的劳动变成了单调乏味的、令人厌恶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产生了美,但是给劳动者产生了畸形,劳动者用机器来代替自己,但这样就使一部分劳动者倒退到野蛮的劳动上去,并且使另一部分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精神(智慧),然而替劳动者生产了无知、痴癫”,“劳动对劳动者是外在的,即不属于他的本质,因之,他在他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反而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反而感到不幸,并不展开自由的肉体和精神的劲力,反而使他的肉体受到苦刑,并使他的精神陷于荒废”。另一方面,人的物化表现为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断急剧变化,催促着每一个人毫不懈怠地努力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破坏了工作和休闲的平衡关系,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压抑感和匆忙感,并导致了不良的生活态度:贪多求快。马尔库塞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所面临的危机,即人一旦被物质产品所奴化,将失去生活的自由,各种欲望和需求都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完美和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压抑的生活状态,无从谈及对自由的追求。“支配物质产品的从来都不是人类全部劳动和智力的全部工作,一个人若将其最高目标和幸福都倾注到这些产品中,必定会使自己成为人和物的奴隶,出卖了自己的自由。”(二)价值观的偏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出现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现象。美国人大卫·格里芬曾把科学导致的精神失落称之为“祛魅”(disenchantment)现象,他说:“这种祛魅的观点意味着,……宇宙间的目的、价值、理想和可能性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自由、创造性、暂时性或神性。不存在规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主要根源于科技社会中失去了价值导引的“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产品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留意于科技的神奇、信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安逸,而忽略了“人”的方面,忽略了美德的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

物质条件对人主体性的制约使人们过分推崇物质力量。“人们怎样生存他们就是什么样的存在,人们在什么样的物质生存方式中生存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多数人依然需要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力量成为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马克思说过,在理想社会中,劳动表现为“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的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但由于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劳动还不能摆脱谋生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因此,人们还不可能形成全方位的需求体系,个人还不能完全自主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要以人道和美德作后盾”。亚里斯多德说:“美德即是灵魂的健康”。人类需要冷静而清醒地重构自身的价值坐标和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偏向,成为管理发展与人性发展失衡的另一原因。

(三)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是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又一原因。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他的社会性。人不仅需要自然界,还需要别人、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在人与人关系基础上,才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出现生产、科研等实践的活动。

生态资源范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人力资源投资;风险规避

人力资源投资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通过人力资源投资组织更加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竞争力,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投资风险是人力资源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人力资源生态的角度,人力资源风险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为了降低人力资源风险,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完善当前的人力资源生态研究,探讨风险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人力资源生态概述

(一)人力资源生态的定义

生态是生物学词汇,主要是指生物栖息的地方和种群与环境的关系等,具体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逐渐的相互关系。人力资源生态是指人力资源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管理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多种内涵,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生态知识影响人力资源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人力资源供求生态、组织内部生态。

(二)人力资源生态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生态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人力资源供求生态、组织内部生态,是影响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主要内容为:(1)人力资源社会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的各种生态因素,包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与社会劳工政策,福利保障制度与劳工政策是社会对人进行保障的制度与方式,包括养老保险、下岗保险、职业保险等内容,劳工政策是指根据法律界定,对劳工的招工、解雇、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进行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根本权益;(2)人力资源文化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的人的道德观、价值观、思想和行为的因素,包括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在职业生活中,人力资源的文化生态表现为员工的自我发展价值观、员工的职业道德;(3)人力资源供求生态,反映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人力资源供求生态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价格、人力资源可流动程度以及人力资源投资方式等内容;(4)组织内部生态,主要是指影响人力资源行为的各种因素,包括组织的性质、组织文化、福利、发展前景等内容,对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具有影响。

二、人力资源投资与投资风险概述

(一)人力资源投资

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包括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投资是指用于提升组织人力资源质量和生产能力所进行的投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投资包括招聘的投资、定位的投资、使用的投资、培训的投资、挽留的投资,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提升人力资源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在人力资源的研究中,需要明确投资主体和资产载体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源投资主要是组织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提供投资,从而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提升,因为职工投资难以量化,因此对投资的产出与收益无法进行定量计算。

(二)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人力投资风险是在人力投资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包括招聘风险、培训风险、定位风险、使用风险、离职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在人力资源的投资过程中,因为投资风险容易使投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主要表现在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员工离职、员工的培训应用率不足等问题,导致投资收益不足。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成果,需要对人力资源风险进行认识,分析投资风险差生的原因。

三、人力资源生态角度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人力投资风险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管理,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生态,从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的控制管理,降低人力资源风险。

(一)组织制度系统的保障

人力资源资源投资,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组织建设,为完善人力资源投资生态体系提供组织支持,从人力资源生态体系来说,完善企业的组织建设能够降低人为风险,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组织制度的建设包括:(1)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对象的选择是控制投资风险的源头,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对象,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留住投资人员,需要根据员工的职位以及个人的学识等确定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从源头上规避对策,确保人力资源的管理;(2)投资内容的选择,人力资源的投资内容包括通用技术的投资和专用技术的投资,不同的投资内容的投资风险不同,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需要加强职工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对组织的未来发展战略进行投资,提升投资内容的控制管理,明确不同内容的比例,确保投资的重要性与急需性,从而产生最大的收益;(3)合同制约,合同界定了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惩罚权等内容,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加强投资过程中可能的风险以及投资的收益管理,满足双方的利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满足人力资源投资管理,需要通过员工契约、培训契约等方面的契约,满足职工的期望,严格员工的行为,对于破坏合同的行为进行惩罚;(4)过程控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以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内容的选择;过程控制主要是在投资过程中,对其中的风险进行是被与控制,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控管理,进行跟踪控制,及时调节,规避风险;事后控制主要是对人力资源投资进行评价,分析其中的剩下因素,为提升人力资源绩效创造条件。

(二)激励系统的保障

激励是人力资源控制的重要内容,构建完成的激励体制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的能动性。组织设计的激励制度应该按照以下的原则进行设计:(1)正确认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作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员工激励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激励的有效性,需要注重两方面激励的平衡,针对员工的需求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2)应用资产产权的激励,采用人力资产产权进行激励,能够让职工产生公平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透明性,激励制度要开放透明,对每个职工公平使用,确保激励机制的公平合理,确保激励水平。

(三)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

人力资源文化是人力资源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投资中,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构建人力资源文化,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人力资源文化建设:(1)确立经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为了提升人力资源投资管理,尊重经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能够为生态的完善提供依据,为员工的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2)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的创建,以员工的能力为基础,创建员工竞争的企业环境,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的、组织目标,根据组织的价值协同性培养员工的主动性,能够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规避员工的离职风险,协助知识型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知识性员工提供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同时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与鼓励,创造积极的竞争氛围,从而提升员工获取新知识的意愿;(3)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管理模式是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重要保障,现代企业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以权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以服务为核心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以知识性员工的培养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目标之一,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力。

(四)感情系统的建设

员工是人力资源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感情是影响员工选择的重要因素,为了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需要采用感情的方式,使员工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形成核心的组织文化,从而完善人力资源生态体系。加强职工的感情投资,完善组织与成员之间的感情,使员工与组织形成一条感情纽带,加强成员之间的感情建设,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性,降低投资风险。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生态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环境,在人力资源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生态的建设,加强制度、文化、感情系统的建设,有效地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使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投资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这包括组织和组织中人力资产载体――职工双方的利益问题。通过对组织进行法治、德治、情治的完美结合,使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使组织和职工双方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张庆普,李志超.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与管理[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11).

生态资源范文5

[关键词]人力资源;生态;投资风险;规避策略

进入新时代以来,知识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而各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并且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大大提高,成为比财力和物力更为重要的环节了。而人力资源生态是一个新兴理论,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避免人力资源投资环节中的诸多风险,所以企业的发展中应该对其重视起来。

1关于人力资源生态理论的概念

1.1关于人力资源生态理论的介绍。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界定人力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生态学理论的来源,这种理论体系中,人力资源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这个整体具有很好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并且这种特性也给人力资源在运行之中提供了一些规范和限定。这种结构分为两个方面,即静态和动态,而静态结构中包括其行业类别、职业技能、性别和学历等已经确定的因素,而动态方面则包括行业流动情况和自身的价值偏好等不稳定的方面,这会直接导致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区别。如果提及该理论在现实中的对应的话,举例来说就是企业给员工提供的薪酬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条件都可能会影响到对于人才的感召力以及吸引力,很多企业由于其专业特性,可能仅需要招揽一定范围内的人才,这样就造成了每个企业对于人才管理的方式也就是不一样的。企业在获得了相应的人力资源之后会结合实际情况来配置资源,来给整个企业的运行提供动力,确保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之间都可以运作得更加协调和顺畅。除了上述的横向对比之外,纵向来看,一个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内也存在着不同的人力资源需求,所以这样看来,人力资源利用的时限性特征也非常明显,综合看来,无论是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还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都呈现出了阶段性特点,所以这也是人力资源流动性的一个成因。1.2人力资源的生态表现。人力资源的生态可以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造成影响,这样一来,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风险环节,其中动态结构方面的因素影响力最大,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环境氛围和人力资源自身的个人喜好等,所以应该对上述因素都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有效控制投资风险,下面进行具体说明。(1)人力资源供求情况变化很快。人力资源竞争展现出了双向选择性,一方面是各组织和各单位来竞争人才;另一方面是人才对于具体的职位来进行的竞争,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可以直接决定当前人力资源方面竞争激烈与否,并且也说明了人力资源是否处于可流动的状态,人力资源在价格方面适合何种投资方式。所以这个因素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在把握好这个因素的前提下开展投资工作,才能起到最好的规避风险的效果。(2)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取向。影响到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以及接受教育情况都会影响到此人的技能水平和个人素质等,所以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择的时候应该以企业自身的实际依据作为出发点,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发展需求方面的因素来进行选择,然后企业就可以建立起一个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3)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这种因素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经过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上的价值观念和发展观念以及行为取向等,和上述因素不同,这种因素起作用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但对于人才来说,其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对个体的观念和行为进行切实把握,将企业的文化氛围引向有利的方向,确保人力资源可以有效创造其价值。(4)企业的组织结构情况。企业内部组织情况也会对人力资源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其具体包括企业自身在组织方面的目标、企业的性质和管理方式以及所能够提供的薪酬福利等。这一方面决定着企业能否有效培养人才,还直接关系到企业人才流动性的强弱,所以企业应该对于内部的组织方式进行不断优化,适应时代的脚步,才能让人力资源的投资行为获取收益,减少风险。

2关于如何规避人力资源投资风险

人力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掌握着一个企业发展中的很多关键因素,所以其呈现出的特点也十分明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平衡性,但是这些特性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进行着变化,企业应该全方位对于各种生态要素进行考虑和平衡,不断对投资内容和投资策略进行优化。2.1完善组织机能。现在每个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都更加激烈,并且时展速度加快,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作为企业而言应该牢牢跟紧时代的步伐,完善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既能符合人才自身需求并且也能迎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结构体系来,避免人才跳槽,减少人力资源的不确定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氛围,迎合当前阶段的人力资源需要。而另一方面企业只有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形式,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2合理定位人才的偏好。这也是企业应该重点参考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可以提高投资行为的有效性,降低投资方面的风险。(1)对于企业而言,开展人力资源选择工作之前应该首先分析其自身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并且以此为依据,确定出一个人才选拔的指标,实现人才的细化选拔,这样才能保证招揽的人才完全适应自身的需要,而人才也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得自身价值的满足。对于选拔指标则包括很多个方面,例如学历和技能、素质等,也要包括人才对于自身发展的需求等。(2)在企业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保证人力资源的素质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且保证人力资源更加趋于稳定,所以应该参考两方面的因素,分别是企业自身的情况和人力资源价值方面的定位,制定一个科学而合理的薪酬制度,保证人才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其实施之中应该适当灵活,让员工可以满足自身个性化的需求,灵活选择激励措施,这要结合人才自身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企业应该及时了解员工的需求。(3)组织制度系统的保障。人力资源资源投资,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组织建设,为完善人力资源投资生态体系提供组织支持,从人力资源生态体系来说,完善企业的组织建设能够降低人为风险,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组织制度的建设包括:投资对象的选择,投资对象的选择是控制投资风险的源头,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对象,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投资,留住投资人员,需要根据员工的职位以及个人的学识等确定人力资源投资对象,从源头上规避对策,确保人力资源的管理。

3结论

当前阶段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工作和管理工作,这项工作进行得好

参考文献:

[1]杨松龄.浅谈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若干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31).

生态资源范文6

关键词:女性文化 生态资源 文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68-01

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可以看到,作为民族文化精髓的“和合”文化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但是,现代以来人性遭遇到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一种掠夺、占有,在艺术接受方面人们忽视了经典文本所体现的“和合”文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倡导和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不仅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目前的形势下,建构“生态女性文化批评”,既有中国几千年丰富深厚的本土思想资源可以挖掘,又有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资源可以引进,其学派建构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华民族丰富的本土生态资源加以厘定。

一、深刻的本土生态哲学资源

古代中国很早就对天、地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了朴素的辩证自然观,这就是“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所谓阴阳,就是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消长的因素构成的。这种阴阳和谐观念在《周易》、《老子》和《国语》等著作中都有记载,尤其在《周易》中对这种“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进行了详细表述。比如《周易·系辞上传》上就有记载,“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种“阴阳”和谐的有机自然观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的生态观是一种自然生态观。老子在《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说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推崇的“道”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儒家学说则是一种伦理生态观。《中庸》主张“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孟子·尽心上》进一步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提倡把人类之爱扩展到对自然物之爱。

二、丰富的本土生态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有生态意识,中国文化重生、贵和富有诗意。所谓重生,就是指“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荀子就指出,人不仅要珍视自己的生命,还应推已及人,珍视他人、他物及天地间的一切生命。他在《荀子·礼论》中明确提出,“礼有三本:大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贵和是指以和为贵。“贵和,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伦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和’,也就是中国古代哲人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生命化成为的“和合”文化。”孔子就倡导“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精神,就是中和的人格精神——直道中行、刚柔相济、外圆内方等等。《论语》中较为直接说到中和的人格精神的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等等。

老子在《老子》(第42章)中提出,“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就是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管子曾直接提出过“和合”的概念,“蓄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管子集校》第12章)。除此之外,墨子、荀子等人也曾提出过“和合”的概念。

三、精辟的本土生态经济资源

尽管在经济方面,中国古代没有像在哲学和文化方面提出那么多观点,但是还是有学者很早就深入到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阐述了一些精辟的见解,丰富了本土生态经济资源。早在春秋时候,管子、孟子等就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思想。管子在《管子·八观》中曾说,“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结果将“闭货之门”。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同时段的人们都在关注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孙兰明确提出要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观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如果人们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那么,必然给人类带来灾难,其结果是“鲜不为患”。

课题来源: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视阈下河北女性艺术研究”(项目编号:HB11YS035)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玫瑰爱情

下一篇我们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