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爱情范例6篇

玫瑰爱情

玫瑰爱情范文1

男孩决定了,要和女孩在一起,一辈子。拨通了女孩的电话,女孩说,对不起,她决定了,做别人的新娘。

男孩没说什么,手捧着玫瑰回到自己的家。

接下来的几天,男孩回来得很晚,倒头就睡,一身酒气!

这种场面玫瑰见多了,它慨叹着自己该走了,凋谢的时候到了!

夜里,风好大,雨就要来了。男孩躲在角落里翻江倒海。玫瑰想就在这个夜里走开吧。

男孩走过来,给玫瑰换了个美丽的瓶子,看着玫瑰发呆。玫瑰看着男孩忧伤的眼神想总不能当着他的面凋谢!就一晚,给你最后的回忆吧,明早我就走了,连同你所谓的爱情,一起走。玫瑰闭上眼睛,等着清晨的到来。玫瑰梦见女孩幸福地和别人在一起。

阳光叫醒了玫瑰,提醒它该走了。玫瑰四处张望,想再看看男孩。男孩不见了,房间里很整洁。瘦高美丽的瓶子告诉玫瑰有张字条是男孩写的,清秀的字体“被爱情感动的玫瑰,永远不会凋零”……

从那天起,男孩不再颓废,他对自己说失去了爱情,不是失去了世界。男孩更加努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玫瑰也没有走,他觉得男孩很特殊,男孩需要它。男孩把它当成了朋友。

玫瑰不记得认识了男孩多久,只知道男孩老了,头发白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刻满了烙印。

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男孩望她的眼神和他仍是一个人。

玫瑰老了,它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想起老人曾经的字条就有些遗憾。自己为他停留了一辈子,却无法实现老人所想的永远。

老人总是捧着玫瑰坐在藤椅上,望着远方……

玫瑰把自己绽放得最美丽,它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老朋友,陪伴了你一辈子,我要走了……

老人把玫瑰放在水晶瓶子里,对玫瑰说带它去一个地方。那是他们第一次相约的地方。他对玫瑰说几十年前的今天是他们第一次约会的日子。

玫瑰有些伤感,自己盛开了一辈子,也只证明了老人的惋惜。

玫瑰看着夕阳和老人祥和的目光,舞动着一把老骨头,钻心地痛。在风中舞动,舞动着老人的悲哀。

老人站了起来,异样目光。玫瑰望去,是她!从前的那个女孩……

四行老泪,多少年的辛酸,无奈,等待。

她笑着问:怎么不见你的她?

他说:我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你!

他问:你的他呢?

她说:我们分开几十年了!

她问:怎么不去找我?我发誓从没忘记你的一切!

他说:以为你会幸福,就不要让自己去打搅你了!

他问:为什么分开了,怎么不和我联系?

她说:我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的时候就和那个人分开了,我以为你在幸福地活着,不想破坏你的生活!

玫瑰哭了!它拼尽全力,在风中舞着,舞动着无奈的爱情!

他说:相信吗,这玫瑰几十年没有凋谢?

她说:为什么不相信,有不变的爱情,就会有不谢的玫瑰的!

她问:还愿意我做你的她吗?

他问:还愿意我做你的他吗?

没有年少时的海誓山盟,日子的淘沙沉淀所剩下的就只有两颗企盼再次相遇的心。

玫瑰笑了,这辈子终于见到了这一天,为爱争取一生的人总会有他们的幸福的!玫瑰可以放心地走了!

玫瑰爱情范文2

【关键词】王娇蕊爱情观洒脱佟振保白流苏

《红玫瑰与白玫瑰》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佟振保与情妇王娇蕊、妻子孟烟鹂之间的情感纠葛,剖析了佟振保的复杂性格和悲剧人生。虽然该篇小说是以男性为主角的作品,但文中仍然体现了张爱玲一贯的对于女性生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小说开篇就指出“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两位女主人公‘红玫瑰’王娇蕊、‘白玫瑰’孟烟鹂分别承载着男权社会中男人的性爱理想和婚姻理想,并赋予她们‘淫’与‘贞’的社会性别特性。以及各自的价值与伦理判定,表达着男性的双重欲望,确立着男性的自我认同,维系着社会性别机制的‘正常’运行。”这无不体现出女性艰难的生存现实及悲剧的人生命运。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爱玲小说惯有的“苍凉”、“悲悯”等情绪。不过,与张爱玲其他小说相比,《红玫瑰与白玫瑰》仍然十分独特。这部小说是张爱玲小说中少有的以男性为主角的作品,小说中的人物少、情节简单,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张爱玲在该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王娇蕊。她的与众不同在于敢挣脱婚姻的桎梏,追求真爱。虽未得真爱,她亦不绝望怨恨,活出了自己的坚强。也正是这份对待爱情的洒脱,使王娇蕊在张爱玲所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中颇具光彩。王娇蕊可以称得上是张爱玲笔下唯一一位活出自我的新女性。接下来我们会从王娇蕊的家庭背景入手,先对王娇蕊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分析其追求真爱的外在和内在动力,再通过与男主人公佟振保及《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这两个人物形象做对比,以“洒脱”为切入点浅析王娇蕊的爱情观。

一、王娇蕊的家庭背景

小说中对王娇蕊的家庭背景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是在佟振保搬进向老友王士洪租住的屋子的时候提及的,“他搭讪着走到浴室里去洗手,想到王士洪这太太,听说是星嘉坡的华侨,在伦敦读书的时候也是个交际花。”。笔墨不多,但也已清楚地交待了王娇蕊的家庭背景。根据这只言片语的介绍我们可以对王娇蕊的成长环境做个推断。

王娇蕊出身新加坡华侨家庭,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浸染相对较弱,因此没有传统中国女性的矜持与礼教防范。家人将其送到英国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她学习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是为了让她能找个好人家。虽然以如今的眼光看这完全偏离了正常的留学诉求,但在当时的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这确实给了王娇蕊一个充分接触西方自由、开化、刺激社会的机会。其产生的影响是让原本就不怎么矜持的王娇蕊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变得更为开放大胆,对比那些从小就接受传统伦理道德浸染的中国本土知识女性,就更加的与众不同了。能出国留学也从侧面反映出王娇蕊本身的家境殷实,显然她不用操心吃穿用度的问题。

在张爱玲小说中拥有王娇蕊这种家境的人物是极为罕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成长于传统的中式家庭,为生存奔波,在追求爱情婚姻时摆脱不了经济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张爱玲看来,这种夹杂着利益因素的爱情与婚姻关系显然包含不了多少真爱。于是张爱玲对王娇蕊的人物背景做出的这种设定,就是要为其扫清这种思想上、物质上的不利因素,在日后王娇蕊和佟振保双方互生爱意时,我们可以知道王娇蕊对佟振保的爱是绝对单纯和真诚的。

二、王娇蕊洒脱的爱情观

虽然物质生活的富足给王娇蕊提供了追求自我的资本,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无法去付诸实施的。而王娇蕊却做了,真正的动力便是其自身性格使然。“在张爱玲看来‘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革命的时候更朴素、更放肆的。’恋爱更能自然、充分地显示人的本性。”王娇蕊的成长环境是造就了她热烈开放、大方开朗的性格特征。这一个性促使其敢于追求自我。至少在对待爱情上活出了自我。

“女性通过婚姻获得一张长期饭票成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奋斗的终极目标。”的论断不能套用到王娇蕊身上。张爱玲曾说:“有些女人本来是以爱为职业的。”王娇蕊或许就属于这类女人。“我家里送我到英国读书,无非是为了嫁人,好挑个好的。去的时候年纪小着呢。根本不想结婚,不过借着找人的名义在外面玩。玩了几年,名声渐渐不大好了,这才手忙脚乱的抓了个士洪。”从这段自述中,不难看出王娇蕊最初嫁给王士洪十分符合当时妇女普遍的生存之道。在英國王娇蕊如鱼得水。西方开放的社交环境成为了她纵情任性、挥洒青春的浪漫舞台。与王士洪婚后回国。处于中国社会里的王娇蕊依然过着风流的生活,直到遇见佟振保。对于佟振保,王娇蕊起先也只是抱着玩的心态。当发现自己在不自觉中爱上了佟振保后,王娇蕊宁愿舍弃奢华、自由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她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显示出了一种难得的追求真爱、寻找女性自身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决心和勇气,而得知王娇蕊这一想法的佟振保非但无法配合王娇蕊的勇敢,还利用王娇蕊对自己的爱,通过给王娇蕊分析自己将会面临的家庭及社会舆论压力试图打消王娇蕊的这个念头。佟振保胆小怕事、自私虚伪的本性在此暴露无遗,而王娇蕊获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由的勇敢行为也因佟振保的一席话瞬间失去了任何意义。一时无法接受现实的王娇蕊对着佟振保嚎啕大哭,“这一次大哭,与其说是王娇蕊的留恋,不如说是王娇蕊对自己这唯一的一次的真爱的最后祭奠。”之后王娇蕊没做过多的纠缠。将自己从佟振保的世界里迅速抽离开来。并与王士洪离了婚。至于王娇蕊有没有试图挽救自己的婚姻,我们不得而知,但依她的个性推断想必是没有,“也许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向她证实她的确曾经爱过。才能让她一辈子铭记她那‘生平第一次’的爱。”多年后,佟振保在公共汽车里与王娇蕊相遇时,王娇蕊已为人妻母。这时的王娇蕊心性淡定。并未出现佟振保所认为应该有的哭泣。

那么王娇蕊“洒脱”的爱情观到底是怎样的呢?真爱过、追求过。求而不得时,淡然处之——王娇蕊用实际行动对“洒脱”一词做出了最好的诠释。王娇蕊这一系列行为现在看来似乎十分平常,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却相当的大胆另类。与男主人公佟振保及《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做个对比,我们便更能体会到王娇蕊爱情观的潇洒脱俗。

(一)对比佟振保的爱情观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对佟振保有这么一段描写“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那么周到;提拔兄弟,谁都没有他那么经心;办公,谁都没有他那么火爆认真;待朋友,谁都没有他那么义气,克己。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他是不相信有来生的,不然他化了名也要重新来一趟。”佟振保向外界展现出的形象绝对符合标准的好人形象。然而,在脱离外界目光注视时,佟振保便会卸下他那厚重的面具而重返自我。在肉欲刺激中体会着人性放纵的快感,与王娇蕊的交往便是这样一种自我放纵。

在佟振保世界里,王娇蕊和孟烟鹂有着泾渭分明的伦理身份,一个是热烈的情妇,一个是圣洁的妻子;一个扮演者“淫”的角色,一个扮演者“贞”的角色,二者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但却不可随意逾越。因此,佟振保始终将其与王娇蕊的关系定位在“情人”上。他爱王娇蕊但并不是像王娇蕊那样的纯粹的爱。对佟振保来说王娇蕊是一个理想的性爱对象,而不是一个理想的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妻子,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娶王娇蕊为妻。当王娇蕊为了两人的真爱不顾一切地与王士洪闹离婚时,佟振保想的却是“如果社会不答应,毁的是他的前程”。最终佟振保娶了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孟烟鹂为妻,孟烟鹂虽然面目姣好、性格温和,从不出来交际,婚后在佟振保面前一直做小伏低,对佟振保的话是言听计从,而佟振保对孟烟鹂还是有许多不可告人的不满的地方。烟鹂“不喜欢运动,连‘最好的户内运动’也不喜欢。”妻子对性爱的冷淡让佟振保缺乏性的刺激和肉的欢娱,很快便厌倦了这个如“床前明月光”般“空洞白净”的妻子,他于是通过嫖妓来满足肉体上的快感,而孟烟鹂也不干涉丈夫的寻花问柳,甚至还替丈夫的花心四处遮蒙掩盖,即便如此,佟振保还是开始想念起王娇蕊来,想念她的身体,连二人当年的那段感情也被其打上了“真爱”的标签。在公共汽车上与王娇蕊不经意间的相遇,佟振保所见到是与以往大不相同的王娇蕊,她不但又为人妻,还成为了人母,偶遇时正带着患牙疼的孩子去看医生。这贤妻良母的形象与之前“热烈的情妇”形象大相径庭。给佟振保以极大的震撼,而更让佟振保受刺激的是王娇蕊那淡然态度。他显然认为王娇蕊应该和他一样有着一个无爱的婚姻,甚至比他过得更不好,在遇到曾经的挚爱时定会痛哭流涕,可没想到最后哭的一方是自己。沉默平和的一方却是王娇蕊。当佟振保发现原本“不淫不妒”、最理想不过的“贤妻良母”型的妻子居然与脊背佝偻,脸色苍黄,脑后有几个癞痢疤的裁缝师傅私通时,愤怒、沮丧、不平的情绪一涌而出,这次他通过公开嫖妓来宣泄这种情感。一时的放纵之后佟振保终归还是如从前那般要做回大众眼中的“好人”——好儿子、好兄长、好员工、好朋友。

由此可见,佟振保“要做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超我’,就不得不遵循‘至善原则’压抑‘本我’,而对‘本我’的压抑又使他饱尝潜意识被窒息的痛苦。让他感到后悔和失败,而他的‘自我’则在‘超我’和‘本我’间互相协调挣扎,陷入了不可超脱的精神困境。”佟振保的这种纠结不断的表现无不衬托出王娇蕊的洒脱。

(二)对比白流苏的爱情观

张爱玲小说中与王娇蕊有着相似经历人物当属《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她也离过婚。不同的是王娇蕊为了追求真爱离婚,白流苏离婚的原因在文章中是借由三爷之口一带而过,“六妹,话不是这么说。他当初有许多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全知道。”可见,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可能有一定的“不满包办婚姻而离婚”的成分在里面,但主要还是因为对丈夫种种劣行的不满而离婚的,是被迫的。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当初白流苏的前夫如果是个比较靠谱的人,即便是佟振保那样的伪君子,白流苏可能也不会离婚。

白流苏离婚后回到娘家不仅被兄嫂榨干了私房钱,还受尽白眼与嘲讽,每日忍气吞声。离婚多年的丈夫死讯传来后,兄嫂又逼迫她回去做名副其实的寡妇。面对冷漠的亲情。白流苏感到自己真的无路可走。这个时候浮华的富商之子范柳原出现了,于是白流苏迫切需要抓住这个再婚的机会,不过她的目的过于明确,被范柳原看破指出白流苏根本不爱自己。还说出“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的话来羞辱白流苏。经历了这番羞辱后似乎白流苏的婚姻梦破灭了,但随后仅仅一纸电报让白流苏又回到了范柳原身边,最终做起了他的情妇。原本白流苏以为他们这样的关系会一直保持下去,但香港突然爆发的战争却成全了白流苏,实现了她的婚姻梦。表面上看。白流苏在婚姻的较量中赢了。实质上却又是落入延续千年的封建传统的桎梏中。单从爱情角度来看白流苏离婚再婚过程,我们看到的也是白流苏如何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而不是如何追寻自己的真爱,因为这其中根本没有恋爱的喜悦。

可见当初白流苏选择离婚的举动虽然在当时称得上是壮举,但算不上洒脱。因为她是典型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传统女性,这使她只能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做一个寄生妇女。在父家与夫家皆不能容纳是,她只得另觅寄居的场所,即再婚。”与白流苏这种迫于无奈而离婚,将爱情作为获取婚姻这个稳定生活保障的手段的女性相比。更加突显出王娇蕊的爱情观的洒脱。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白流苏什么,因为白流苏没有王娇蕊那样的家世背景,无法造就王娇蕊那样的性格。归根结底白流苏只是一个为生活所迫、受中国传统价值观束缚的平凡女性,她的身上虽然没有王娇蕊那种勇于挑战传统的叛逆精神,却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女性的坚韧,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张爱玲的爱情观

通過王娇蕊的爱情观,我们也可以一窥作者张爱玲的爱情观念。可以说王娇蕊这种勇于追求真爱的洒脱的爱情观张爱玲十分欣赏、推崇的。也是作者自己的爱情观。但这并不是张爱玲爱情观的全部。张爱玲本身的爱情观还带有更多的悲观色彩,这一悲观色彩反映在王娇蕊这一人物的最终命运归宿上。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张爱玲借由王娇蕊表达“对真爱的向往与追求的同时,又表达出了对于爱情一种无把握的感受,一种命中注定的无奈。”王娇蕊遇到佟振保后才体会到了什么是真爱,于是不顾一切去追求,受挫后虽然痛苦却也没有后悔,但她并没有在追求真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由于王娇蕊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个好丈夫,这注定了王娇蕊总归是要依附男人而生活的。尽管她勇敢地追求了一把真爱。活出了一会自我,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当时中国女性普遍的生存之道——婚姻,这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在公共汽车上与佟振保交谈中她说“爱是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但很明显,王娇蕊这里所说的“爱”已经不再是先前与佟振保那种单纯的男女情爱,而是包含了更多的伦理内容,她明白女人的生命里除了爱情还有别的东西。再婚后的王娇蕊已经接受了世俗的观念,先前原始而热烈的爱欲转化为传统妇女的平静和坦然。

张爱玲的这种既洒脱又悲观的爱情观的形成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张爱玲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这说明张爱玲十分渴望两情相悦的爱情生活,并且认为这是人生理想的和谐境界,是一种积极美好的人生过程。但要达到这样和谐的人生境界是何等的困难。普通的芸芸众生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对此张爱玲是持悲观态度的。在与胡兰成的恋爱中,张爱玲以为他是懂得他的,将整颗心都捧了出来,“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和小说中追求真爱的王娇蕊一样。张爱玲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抛却了各种非议和忌讳,与胡兰成在上海秘密签订了婚约。可生性多情、爱拈花惹草的胡兰成带给张爱玲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婚后三年张爱玲决然地与胡兰成断绝了来往。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来得惊心动魄,断的却又如此的决绝,张爱玲内心的痛苦是不言自明的,但这么做也许如同小说里的王娇蕊一样铭记自己“生平第一次”的爱。

张爱玲爱情观中流露出的宿命、悲观的论调在今天看来确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其所推崇的洒脱的爱情观对唤醒当时知识女性的女权意识还是有着积极的贡献的。

四、结束语

玫瑰爱情范文3

关键词: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声乐浪漫曲 《夜莺与玫瑰》

俄罗斯民族是东斯拉夫民族的一个分支,她的文明起源于东斯拉夫原始部落的生活。俄罗斯民族自古就有能歌善舞的传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民间音乐宝藏。

声乐浪漫曲是专业作曲家挑选那些诗意化程度较高的诗词作为唱词,用专业手法创作共专业歌唱家在专业环境里用专业方式演唱给专业听众欣赏的独唱歌曲。它既可以表达多种多样的情感,也可以表达哲理性的内容。因此,我们应当了解和把握这种专业歌曲的不同风格,才能更好地表达它的内容,赋予歌曲迷人的魅力。19世纪俄罗斯的声乐浪漫曲特别擅长于情感的表达、心理的刻画,其旋律优美,民族风格浓郁。

一、作者简介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7岁学习钢琴,10岁开始作曲,是俄罗斯强力集团中最年轻的作曲家,不仅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教授,还是帝国海军部监察员,主管海军部所属各吹奏乐团。他的作品很多都取材于俄罗斯历史、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主要作品有:《雪娘》、《萨特科》、《金鸡》、《沙皇的新娘》、《五月之夜》、《萨尔丹沙皇的故事》等17部歌剧,《在空中飘散着翻卷的浮云》、《格鲁吉亚丘陵》、《夜莺与玫瑰》等声乐浪漫曲,《西班牙随想曲》、《安塔尔》、《舍赫拉查达》等管弦乐作品和大量钢琴协奏曲,室内器乐重奏,康塔塔,合唱曲;著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法原理》和《我的音乐生活》等著作;培养了包括格拉祖诺夫、利亚多夫、阿连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在内的一代作曲家。

他的音乐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同时汲取东方民族音调。作品多以艳丽的旋律和配器,描绘风俗景物和神话境界而著称。

二、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内在特性

(一)文学性

《夜莺与玫瑰》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为诗人科里乔夫的抒情诗《夜莺》写成的声乐浪漫曲,又名《东方浪漫曲》。诗中描写一位诗人弹起竖琴向心爱的姑娘歌唱,但这位姑娘却不予理会。可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因此诗人的歌声中充满着忧郁和悲伤。这首歌曲的标题是以鸣声迷人著称的夜莺和以色彩诱人著称的玫瑰来命名,仅标题就易引发读者美的遐想,就如同中国的《春江花月夜》、《姑苏行》等乐曲名一样。

19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王尔德也写过一个《夜莺与玫瑰》的故事,故事描写的是一只夜莺得知一位年轻学生爱上了教授的女儿——一个楚楚动人、美丽迷人的姑娘,却因找不到她所要求的红玫瑰而忧伤苦恼。珍惜真爱的夜莺为了这个青年的 “爱情”,毅然决定献出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歌喉和全部热血唤醒和浇灌出一支红玫瑰。可惜,年轻的学生并未能用这支以生命换来的玫瑰赢得姑娘的芳心,因为这支冬玫瑰再红也比不了她心中世俗的珠宝。

玫瑰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作为爱情或生命的化身而被人们欣赏和褒扬。它特有的艳丽、清香、典雅,令人留恋不已、徘徊不止,但它带刺的花梗又让人不能亲近,这也让我们明白“美好圣洁的爱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虽没有史料考证这个故事与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之间的关系,但两者的寓意却异曲同工,可在演唱中结合对这两者的理解,正确地表现作曲家在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民族性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作曲家,他们的音乐都有其民族性。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说:“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由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长期在帝国海军中服役,接触到的东方文化较多,所以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缤纷的、变幻莫测的东方浪漫色彩,其作品中的许多旋律都来自俄罗斯民歌。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许多历史的原因,19世纪上半叶和中叶的俄罗斯音乐家善于比较深刻,更直接和正确地体会东方各民族的音乐的美和特点,命运使他们比西方的同行关系密切。

(三)音乐性

俄罗斯作曲家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人喜欢给他们的歌曲冠以“浪漫曲”的标题,浪漫曲和艺术歌曲的特征十分相似,以至可以说它不过是艺术歌曲的一个别名或分支。它们的区别只有以下几点:

(1)艺术歌曲是纯粹的声乐体裁,浪漫曲则有时也作为器乐曲的标题;

(2)艺术歌曲起源于德国和奥地利,而浪漫曲一般认为源于西班牙的一种叙事体民歌。

歌如标题名,许多俄罗斯声乐曲在旋律的走向中都散发出浪漫的气息。在《夜莺与玫瑰》歌曲的前奏中已经出现了一段忧郁、委婉的旋律,如泣如诉地将听众带进了迷人的东方世界。接着是一段无伴奏的近似宣叙的述说,钢琴伴奏出现仿佛竖琴的拨弦。最后诗人唱起前奏的那段忧郁而悲伤的东方旋律,从高音区的#c3 逐渐下行到中音区的#c1,仿佛是轻轻的、失意的叹息。这声叹息就像是王尔德故事中少年对爱情无奈的失望和哀叹。

三、歌曲演唱与处理

演唱声乐浪漫曲的时候,不仅要掌握作曲家的特点和作品的风格,还必须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才能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一首作品一旦失去魅力,也就谈不上去感动听众了。此外为了更完美地展示音乐作品的形象,准确地表达乐曲的思想感情与内容,就需要在作品的音响展现过程中形成有组织、有起伏而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夜莺与玫瑰》的结构上是个二段曲式,从全曲的第一小节钢琴伴奏到歌词“这样忧郁又悲伤”为止是第一段,这一段由四句构成,剩下的衬词为第二段。整个曲子的调性为#f小调和A大调之间游弋,速度较平稳,没有太大的变化。

钢琴前奏开始在#f小调上,经过两小节的主和弦后(见谱1),

谱 1

右手的类似人声的旋律出现,这也就是后面将会提到第二段旋律的来源(见谱2)。

谱 2

左手的和弦持续在主音#f和属音#c上,出现了一个Ⅴ9和弦。紧接着是一个四度模进旋律,而左手依然在主属音上持续(见谱3)。

谱 3

钢琴右手声部此时出现顶真的手法,每一个乐汇第一个音都是前一个乐汇的最后一个音。(见谱4)

谱 4

前面这段钢琴伴奏相当的重要,每一个音乐的语汇都暗示着后面音乐的发展,对于演唱者来说,它还起着提示速度、音高以及情绪的作用。因此,演唱者在聆听这段前奏的时候需要对旋律音准的把握和对情绪的培养。

人声声部出现在一个弱拍上,第一个音就是#f小调的属音,并且向上四度跳进至主音(见谱5)。在调式中,属音对主音的支持最强,属音到主音进行的力度也最强。因此在唱这个音的时候应当是非常坚定而毫不犹豫的,就像用房梁支撑起整个房屋一样。而这两个音就支撑着音乐的框架。演唱者的歌唱状态需要非常兴奋,使自己的咽腔充分打开,声音穿过鼻腔送至头腔,在同样的位置发第二个音,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气息的推动。

在此出现了前奏中出现的顶真手法,形成了那种连绵不断、滔滔不绝的效果,那么在演唱中就应当把这种效果表现出来。就像一首元曲中唱到“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后一句开始的字重复前一句结束的字,形成环环相扣的效果。在谱面上出现了每三个或四个音有休止符的停顿,但是根据作曲家的意思应当演唱出“声断气不断”、“言断情不断”的意境。这对演唱者的气息有很高的要求,演唱者需要用非常好的气息支持,声音的位置不能掉,依然保持在头腔。直到第一段的第一乐句结束在钢琴伴奏的拿波里和弦上,在这里会发现左手伴奏依然是主属音的持续。(见谱6)

谱 6

从“玫瑰花静悄悄地倾听”开始是第二乐句,此时人声和伴奏是自由模仿:连续的上行后反向下行。尽管在节奏上并非完全的类似,所以是称其为自由的模仿。左手钢琴伴奏出现了下行五度的模进。而这种模进在钢琴前奏部分就已经出现过一次,这里再一次地预示第二段的材料。

谱 7

我们在演唱这个乐句的时候应当注意音准,因为这里出现了小二度、大二度和增二度的音程,其中增二度的音程也是贯穿全曲的精华所在。东方的韵味也由此音程显露的淋漓尽致,这就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曲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把握增二度音程演唱,可在演唱之前进行单独的训练,首先将大二度在钢琴上弹出来比较两者的区别,用母音范唱,将其音响效果牢牢地记在脑海里,然后准确无误的演唱这一乐句。

谱 8

从调性上说,也预示着到第三乐句钢琴伴奏将从#f小调转到了A大调。第三乐句开始在“一位青年在弹竖琴”,钢琴声部一改前面模仿人声的进行,取而代之的是和弦琶音,通过这个琶音来模仿歌词里所提到“竖琴”的声音。此时通过一个共同的和弦(#f小调的下属七和弦等于A大调的二级七和弦)转为大调,左手伴奏一直都进行在下属调上。

谱 9

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这里又出现了顶真的手法,一直延续到第四句结束。从歌词的意义上说,一个“但”字就表示了转折,这里也是三四句的分界线,随后音乐开始缓缓下行,慢慢平息着高潮。高潮处的起音在“mf”上,与前面的“piano”需要产生对比,这里的音色要有明显的突出,但是鉴于此曲的整个风格,不宜将对比夸张,所以就需要气息的支撑,方能将这种对比控制住。第四乐句中出现两个问句“为谁歌唱?”“为何歌唱?”,在音高上,一句比一句低,这里就要联想到前面提到的那个少年在“叹息”。在音量上的处理上,应逐渐减弱,最后至很弱。在换气的地方还是要做到“声断意不断”。在这里,作曲家使用了一个模进转调又将调性转了回来。

谱 10

第二段从衬词“啊”开始,人声和钢琴声部同时出来,而且是一样的旋律,将前面所有出现的手法都揉碎在这里综合。这一句在钢琴声部已经出现过两次,这里的调性非常的不稳定,增二度的音程出现两次。其后又有一串连续向下的三次模进,感觉类似前面的叹息,越来越低,直到rit处还在大二度和增二度音程中游走,最后才用属音#c1将其调性巩固。当人声声部结束后又出现器乐化的尾奏,将整个调性转为#F大调。

谱 11

第二段就是一个人声和钢琴的对话,这里需要让人陶醉的音色。根据意境,这段是在模仿夜莺的歌唱,夜莺是以“鸣声迷人”著称,所以声音的起音的位置应当完全在头腔,用哼鸣的感觉再加上气息控制音量让音乐的流动。在唱得时候要感受悠扬,感受东方的美。这也是歌曲中最难演唱的一个部分。

对广大的中国声乐学习者来说,俄语是一门新的语言,在此,我就强调几点在这个歌曲中需注意的语言问题。在俄语中用小横杠连接一起的就是一个单词,例如пле—нив—шись,ро—зой。“O ”在重音情况下念“哦”,在非重音的情况下念“啊”,例如но—ро—за,前面的“о”就发“啊”音,后面的就发“哦”音。го是一个特殊读法,原本应读“过”,但是俄罗斯人觉得这个读音不好听,于是在组合中都读“我”,例如от—че—го。

四、钢琴声部与演唱旋律配合

声乐浪漫曲的另一个特征是,“伴奏”在歌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艺术性丝毫不亚于声乐部分。有些声乐浪漫曲的“伴奏”如果脱离歌曲,就是一首非常好的器乐作品,例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春潮》等。所以,我们丝毫不能忽视声乐浪漫曲中“伴奏”的作用,一首作品的成功完成是需要人声与“伴奏”的密切合作。

钢琴伴奏是一门特殊的、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对于完美表达一个作品的内涵,起到与演唱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并非只是一个人在演奏,它有歌唱者与之合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一部作品。与不同音色的演唱者合作,钢琴伴奏触键音色是不同的。在舞台表演艺术中,由于伴奏要与歌唱者一道共同进入“角色”,必须对歌曲作品的歌词、旋律、伴奏音型进行深入地分析,准确把握三者结合的奥妙所在。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的钢琴伴奏需要的钢琴技巧不高,主要是模仿人声的旋律进行和竖琴似的琶音和弦。而且和演唱者是“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关系,开始的钢琴前奏就应当把主题旋律凸现出来,把东方浪漫的韵味散发出来。在等待人声演唱的过程中,想象自己的旋律仍在进行,与演唱者配合天衣无缝,这个乐曲的气口特别多,能将气口连接起来的就靠钢琴声部,切忌左手不能将和弦弹奏过响,右手旋律要似吟似唱,歌声琴声此起彼伏,共同完成这首作品的再创造。

五、结语

本文对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通过搜集资料、翻译歌词、演唱歌曲,较全面地了解和分析作曲家及该作品。本文认为:演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要注意把握民族乐派的艺术风格。歌曲处理上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与控制、速度与音量的调整、清晰的吐字、细腻情感的表达和乐句的准确划分。此外,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浪漫曲《夜莺与玫瑰》在教学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音乐素质和演唱水平的提高方面也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成这篇论文对笔者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当然,笔者对这部作品的挖掘还不够充分,这些都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地探索,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演唱和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2]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3版

[3]〔俄〕M·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等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5]郭爱竹《执著追求美的“夜莺”——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及其作品〈夜莺与玫瑰〉的寓意》,载保定《河北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6月第3卷第1期

玫瑰爱情范文4

摘要:爱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恒久的话题,许多大家因此流芳千古。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却从另一角度叙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爱情故事。我们从福克纳的笔下,看到了它非同寻常的、惊心动魄的一面。

关键词:福克纳 爱米丽 情爱观

Abstract: Love is the chief topic of the writers, some of them become very famous because of it. But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describes the love from a very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From Emily, we saw a very appalling love.

Key words: love; Faulkner; Emily

爱情一直是文人墨客恒久的话题,许多大家因此流芳千古。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以下简称《献》)却从另一角度叙述了一个让人震撼的爱情故事。我们从福克纳的笔下,看到了它非同寻常的、惊心动魄的一面。人世间有诸多令人神往的感情,爱情也是如此,传说中魅力四射,而实际中又难以触摸,正是我们的慨叹,给作家们提供了永久的探索欲望。这样的探索自然是艰辛和令人困惑的。福克纳这篇只有五个小节的短篇小说是专门对准着那些可以闪现人性光华的个体的爱情。换一句话来说,他映照的是人性中的极致,是那些我们正在失去,或者将要失去的品格。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因其出色的文学成就而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这位作家最优秀的短篇小说《献》最初却遭到被退稿的命运,且适逢其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出版之际,可见当时的编辑无法理解这篇作品,即使到了今天,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技巧方面它都对读者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出了挑战。福克纳《献》的写法堪称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献》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后新旧制度交替期间约克纳帕塌法县的爱情悲剧。小说以颠倒的时间次序,用往事累积起来的一桩桩真实的画面,穿过事件的迷宫,展示了一个名叫爱米丽的女人这样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她曾经和无数的天真浪漫的少女一样,依偎着恋人的肩膀,驾着马车在乡村的田野上嬉戏游玩;当她被恋人抛弃以后,后半生她都把自己封闭在一间古老的木屋里,足不出户,直到死亡。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陪伴她度过寡居岁月的,不是清灯黄卷,也不是自怜自哀,而是被她毒死了的初恋情人,一具她数十年如一日同床共枕的腐尸(后来成为骷髅)。这不仅是一个关于绝望的爱情的故事,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而这些因素与”内战后的南方”这一地域特点和时代风貌是分不开的,因此,爱米丽的悲剧就超越了人性而象征了南方在那一历史阶段的苦涩体验。

首先,经济贫困是导致她不幸命运和爱情悲剧的首要原因。爱米丽出身于南方贵族家庭,但家道中落,家境贫寒,她的父亲死后除了房子之外没有留给女儿什么财产(经济上的没落)。但她的父亲生前却因为自恃门第固守着旧世家的傲慢自大而赶走了所有有意于自己女儿的年轻人,以致她在父亲生前无法谈婚论嫁,从而阻碍了爱米丽的幸福,甚至他死后,还似乎阴魂不散,以致当世人看到爱米丽最终仍然没有获得幸福的时候,他们觉得这也在情理之中。爱米丽成为没落家族的一件祭品:徒有其表的地位给她带来的只有孤独和不幸。这种没落家世代表着南方传统中僵化落后、故步自封的一面,它以其固执保守扭曲人性,扼杀幸福,盲目地制造着一个个悲剧。虽然小说中的爱米丽是世人眼中一个守旧的、属于过去时代的女人,她周围的世界一日千里地前进在偏离人性的轨道上,而她,却始终兴致勃勃地生活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仿佛预见到了来自世俗的不可避免的嘲讽,所以直到死后,她才坦然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天地,用悲惨而执著的一生,完成了对于爱情顽强的坚守。父亲的霸道与管教扼杀了她青春的憧憬与悸动,破坏了她所有能过上女人正常生活的机会,以致爱米丽直到三十多岁依旧孑然一身,青春一去不复返,她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转眼变成一个老处女。这种压抑的感情终于在父亲死后爆发出来,她决心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世人的非议和一个北方来的工头霍莫・贝伦交往,一个性格开朗的年轻小伙子――北方佬工头荷默・伯隆出现在爱米丽的生命中,让她又燃起了爱情之火。两人关系不断发展,过了不久,“逢到礼拜天的下午我们就看到他和爱米丽小姐一起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了。那辆黄轮车配上丛马房中挑出的栗色辕马,十分相称。”渴望幸福的爱米丽承受着异乎寻常的舆论压力而丝毫没有妥协,在一片反对声中勇敢地和镇上的人对峙。爱米丽一边和镇上的人斗争,同时一直在作结婚的准备,甚至都已经买好了各种结婚用品,“去过首饰店,订购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买了全套男人服装,包括睡衣在内,以及一间充满喜庆气氛的新房。人们都以为他们已经结婚了。就算“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知道荷默是个无意于成家的人,她似乎也没有轻易放弃,因为当一切都抛弃了爱米丽时,荷默就成了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荷默和爱米丽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他们并不像“黄轮车配栗色辕马”那般相称。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爱米丽所代表的静止不动的过去和荷默所代表的永恒变化的现在之间的冲突。他们两人对于感情的理想也是天壤之别。荷默喜欢和男人来往,“他本人说过,他是个无意于成家的男人”,他不喜欢束缚自由的婚姻生活。因此他或许能给爱米丽带来真正的爱情,但却是不那么绝对、那么安全,并且充满了变数。他只是北方来的筑路工头,工作生活不稳定,或许工期完了之后就要离开,而爱米丽只不过是他的一个驿站,或许连驿站都算不上。然而荷默在世人对他们的亲事猜测议论之际消失,爱米丽也从此几乎完全与世隔绝,孤独终身。她去世以后,人们才在她家一间郁暗尘封的屋子里发现了荷默的遗骸――爱米丽用砒霜永远留住了自己的情人。

巨大的社会压力特别是代表了传统习俗和道德势力强大无比的乡邻乡亲,像一张巨大的罗网将他们无情地扼杀。爱米丽特殊的家庭出身,使她在小镇上备受关注,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无一不成为镇上居民茶余饭后闲聊的最佳话题。但正是这太过好奇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给爱米丽施加着一种压力,使她过着一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日子。所以,爱米丽需要的是“安全、绝对、忘记‘贵人举止’”。正派的太太们指责她“是全镇的羞辱,也是青年的坏榜样,”爱米丽从未伤害过任何人,福克纳一再强调说她是“一个青年姑娘,怀着一个青年姑娘所怀有的那种得到爱河一个丈夫和一个家庭的正常愿望”。然而她连一个女人最正常也最正当的愿望也得不到。当她拼命想抓住生活中最后一个机会的时候,镇上的人却一再干涉。她的高傲其实只是她的心理防御,是她这么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保护自己和捍卫自己正当权利的惟一手段。爱米丽保守、静止、封闭,没有亲情、朋友。人们尊敬她,甚至迁就她,“沙多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套无中生有的话”豁免了爱米丽一切应纳的税款;但不是把她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女人,而只是作为传统的化身,义务的象征,一个观念,一座高高耸立在杰弗逊镇的纪念碑。她是至尊的,但却是冰冷的。当爱米丽决心过一个正常女人应有的生活而追求真爱,勇敢抛弃身上的思想束缚,与荷默交往频繁时,人们又开始对她表示鄙视,不屑于她这种自甘堕落,有违传统的举动,声称“就算悲伤也不会叫一个真正高贵的妇女矢志不渝的爱。”在爱米丽的生命里,永恒流动的时间和永恒变化的事物是不可信任、不可依赖的。过去却是可以信赖的,它永恒存在于她的记忆当中,亲密、安全。所以,爱情也只能在停滞的时间里才能获得永恒。一个死了的人无权抛弃她,她将拥有不会变也绝对不可能变的爱和依靠。她必须杀死荷默,为了终止小镇上的议论,为了终止亲戚们和浸礼会牧师的干预,更是为了获得理想中可以依赖的爱情。荷默给爱米丽的拥抱由于死亡成了一种定格。荷默的死,爱米丽所主动制造的死亡阴谋让他真正活在她所向往的永远停滞的日子里。

福克纳,这位看上去朴实得像一个美国南部农民那样偏执的人,用自己的笔,在很久以前就用一个偏执的故事警示我们:不应该只是怀念,我们更应该珍视爱情的神圣,爱情不是被嚼在嘴里的口香糖,也不应该只属于过去,应该留存到明天。福克纳在小说中写尽了人们对主人公爱米丽的歧视和嘲讽,但是,他用一个作家最大的权利安慰了这个痴情人。红玫瑰在西方代表爱情,在希腊神话中,玫瑰既是美神的化身,又融进了爱神的鲜血,它集爱与美于一身。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我们相信这朵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它不只是献给了属于过去时代的爱米丽小姐,它同时也献给了后来者,献给了今天和明天的人们。当人的精神世界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变得越来越空洞,越来越茫然无措时,这朵玫瑰花的警示,真的是非常必要的,不然,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还有何意义呢?

参考文献:

[1]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福克纳作品精粹》,杨岂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2]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3]戴维・明特著:《骚动的一生――福克纳传》,顾连理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曾丽萍: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系。

玫瑰爱情范文5

2.辛苗(1982- ):昭通市委党校科研处,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叙事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研究。

摘 要: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很多学者都曾经热烈讨论过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那魅力无穷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观,但没有多少学者使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阐释其爱情观,更没有人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在哲学的视野下去探讨和研究苏格兰人的爱情观。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去阐释苏格兰人的爱情观会让诗歌的爱情主题得到一个更高的升华。

关键词:《一朵红红的玫瑰》;罗伯特・彭斯;苏格兰爱情观哲学阐释

一、引言

在西方,古希腊和德国的哲学以及文学很早就开始了对爱情的思考。爱情似乎成了哲学、文学永恒关注的主题。然而,诗歌则以一种更为深刻的方式关注和书写着爱情,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人类的爱情观,《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其中一例,它是罗伯特・彭斯这位“自学成才的诗人”[2] 用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创作出来的歌颂爱情的诗篇,它不仅有着以往的学者们所一直在修辞学、语用学、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接受美学等领域用传记批评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其诗歌的诗节、主题和措辞等诸多方面去寻找学术探索和研究的灵感或依据,也有着他们尚未在哲学视角下挖掘出来的关于诗歌对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观进行的独特的哲学阐释。从表面上看,好象是诗人通过本诗热情地表示自己对心中的她那种质朴而又深情的爱慕。若认真思考,诗人的创作意图还真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因为诗人几乎所有文学创作的源泉都来自苏格兰的民间文学,因为诗人生在民间,长在民间,生活在民间,创作在民间,过着民间的生活,汲取着民间的营养,很多作品都来自于诗人在田间劳动之余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代表着苏格兰人的质朴、真诚和睿智,体现着“诗歌和世界”[3],尤其是爱情之间的联系。《一朵红红的玫瑰》就是这类取材于民间的上好的作品,因为诗人在诗中对爱情的真实表达,处处透露出苏格兰人对他们自身的爱情观的哲学思考。诗歌对苏格兰人的爱情观的哲学阐释既丰富多样而又层次分明。具体来说,诗歌对苏格兰男性的爱情观的哲学观察和反思包含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层次的思考。

二、爱情的意图

从爱的意图上来说,苏格兰人追求爱情的目的和动机都是单纯的,因为在他们心中爱情是如此的美好,而又充满生机。诗人一开篇就用“六月的玫瑰”和“甜美的旋律”来精心刻画苏格兰心中爱情的形象以及对爱情的追寻和向往。诗歌第一节这样写到: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1]

这节诗歌所使用的两个比喻,其实是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认识最初表达,当然也更是对他们寻找和追求爱情的动机的表达。他们追求爱情是因为他们认为爱情像六月的玫瑰一样楚楚动人。第一个比喻选择“六月”是因为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这一点在莎士比亚的Sonnet 18里面也能找到印证。莎士比亚的Sonnet 18一开始就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虽然莎士比亚没有直接言明“六月”是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节,但读者也可以感觉到“六月”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因为六月是夏季中最美的时节,六月里草木葱茏,山青水秀,香飘万里。除了使用“六月”之外诗中还分别用了 “newly”和“sprung”两个词。前者暗示了爱的珍贵,后者暗示了爱的活力。

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都很慎重,都很注重心仪对象的贞洁和健康。这里的“newly”、 “red”和“sprung”其实是委婉的表明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所遵循的两个潜在的标准:其一是女性的;其二是女性的健康。“newly”和“red”暗示了心仪对象的处子之身和古代人对女性节操的一种古老的判断方法。且不说这种判断方法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既然是花季少女,既然那么魅力四射,既然那么健康有力,苏格兰人没有理由不谨慎对待。至于“rose”这一比喻,可以说是读者司空见惯的了,不同的是在其前面不止用了个“red”加以修饰,而切还重复“red” 加以强调。这一强调就说明了在当时的苏格兰人心里,女人的贞洁是多么重要。由此可见,女性的贞洁和健康早已成为当时的苏格兰人选择爱情的两大标准。正是有了这两大标准的约束,当时的女性才把自己的贞洁保存的这么完好无损。

有了前面这个比喻作为前提,诗歌的第二个比喻才有存在的意义:甜美的旋律。乍一看,这个比喻依然是在刻画心仪对象的外在美以及内在的美,因为玫瑰侧重的是对心仪对象身体特征以及生理特征的刻画,而旋律则使对其内在气质和品位的刻画。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只有有着一定高雅素养和品位的人才会欣赏。正因如此,作品中才“playd”的前面有加上一个此表明苏格兰人对爱情真诚的用心,去消解该词的复义,以免让读者产生对该词产生误读。因此,这个比喻除了刻画人物之外,还表达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待爱情的态度:谨慎、认真、负责。正是这种态度,让当时的苏格兰人在“方言的复兴”[1] 的过程中做出爱情的抉择。

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哲人早有论述。柏拉图从人性的理性角度出发提出过爱情是一种精神的“迷恋”的看法。其后的斯多噶学派也指出爱情的目的在于友谊。亚里士多德虽然从生理的角度去解读爱情,但分析到灵魂对爱情产生的影响时,他去又回到了柏拉图的身边。相反的例子则是在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鼓吹爱情源于的主张之下,古罗马现实社会中两性关系的一度混乱和放纵。这就是后来基督教神学禁欲的原因了。还好,经过启蒙思想家的努力,爱情有从基督教神学的天堂回到了人间。而本诗以苏格兰民谣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爱情观,既不同于学术界的理性观,也不同于宗教界的禁欲观,更不是世俗的观。它是几种观点观点的和谐统一,既注重爱情中生理要素的重要性,也注重爱情中心理的要素,是感性和理性有机的统一,因为当时的苏格兰人在选择爱情的时候,除了考察其心仪对象和谐统一的外形之外,还要考察其精神素养。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不是单纯的基于精神需要或者友谊需要的理性意图,也不是完全基于或者的感性意图,是而者基于责任和真诚的有机统一。

三、爱情的本质

除了想向读者阐明当时苏格兰人的爱情意图之外,诗歌还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本质的反思和探寻。而诗歌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就将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本质的认识依次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诗歌用了“大海”这个意象来表现当时的苏格兰对爱情的本质的初步认识:

As fair art thou,my bo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4]

其实,用“大海”来表征爱情也不是罗伯特・彭斯在写作风格上特有的成就,他“真正的成就”[1]是是他用夸张手法营造了一个永恒的意象,再通过“大海”这一广阔而又深邃的意象暗示出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的坚守和捍卫。其实,追求爱情很艰难,坚守和捍卫爱情更艰难,因为在这个意象里,这份坚守和捍卫没有期限。很多人都会在开始爱情的征程时信誓旦旦告诉对方:“我爱你一生一世” 或者“我永远爱你”,可谁又会想到有的人爱到中途就因抵挡不住身边无限的诱惑而宣告结束了。由此看来,在当时的苏格兰心里,爱的本质在于永恒的坚守和捍卫。他们觉得光有坚守和捍卫都还不够,所以又在诗歌的第三节提出了对爱情的本质更深的认识。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O,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6]

在这一节中,诗歌通过“Till athe seas gang dry”和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传递给读者的是他们看到了爱情的本质不仅在于持久的坚守和捍卫,还在于两个相爱的人在长期的相守和磨合中在生理和心理上走向完美的融合。正如“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暗示的一样,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融为一体的两个人,才会明白彼此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才会在长久的坚守和捍卫中更加珍惜彼此,从而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延续那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其实,在这一节里诗歌通过 “岩石被太阳融化” 这一诗歌的意象将诗歌的爱情本质主题深化到一个更高、更远、更加深沉的高度,让读者对当时的苏格兰人质朴的爱情本质观的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事实上,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这一看法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里提到的阿里斯托芬所论述的爱情本质观是极为相似的。不过是,很多人将其“爱情整合观” 这样的爱情本质观视为神话传说罢了。还好,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将他的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下来,提出了从身心方面整合爱情的想法。话虽如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并没有主张想黑格尔将一个人的整个肉体和灵魂,个性与意识都完全盲目的融入到所爱的人那里,供其追求和占有。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在认识爱情本质的时候,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们敢于对之前的爱情本质观进行批判的继承。

四、爱情的价值

诗歌除了凸显当时的苏格兰人的爱情本质观外,还在最后一节突出他们的爱情价值观。这刚健的一笔让读者在探寻诗歌价值的同时从中领悟到爱情的价值,开始从以下的这些诗句中反思爱情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And fare thee 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6]

诗歌使用的“only”和“ten thousand mile!”都分别从两个相爱的人的角度表达了彼此的存在与否对于对方的重要意义,从而凸现了在坚贞的爱情之旅中相爱的两个人在为了彼此永恒的相守这一艰难的守侯中感悟出的归属和依恋。如果要用言语来说明他们心中爱情的价值,那可能就是彼此都值得对方牵挂和眷恋,彼此都把对方看作自己唯一的归属。这样的爱情既融合了柏拉图所极力主张的所谓“心灵之爱”的高尚爱情,也融合了他所极力批判的低劣的下等人才选择世俗的爱情。当然,“only”和“ten thousand mile!”的使用还表明当时的苏格兰人已经看到了爱情的价值不在于爱情本身或者爱情的主体是高尚还是低劣,而是在于相爱的两个人能否给彼此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否竭尽所能的去关心、重视、尊重和珍惜彼此,是否是彼此唯一的依靠以及彼此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感的唯一来源。

其实,细细想来,柏拉图的爱情价值观刚好走向了两个极端,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相爱的主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高低贵贱只是世间俗人妄加在爱情主体心灵上的枷锁,束缚着爱情主体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因为任何爱情的主体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同时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的,他们来的时候都赤身,走的时候也一样。依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来说,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任何一个男人都配得上任何一个女人,反之亦然。所谓的高低贵贱只不过是强者欺负和压迫弱者时为自己的野蛮行为找到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卑鄙的借口和谎言,以便用人性与兽性的标准来压制性的本能和冲动。因此,当时的苏格兰人通过这节诗歌告诉世人精神上的需要和“肉体上”[2]的需要都是爱情主体为了维系彼此永恒的爱情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二者有机而又和谐的统一于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过程中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和快乐。这就是当时的苏格兰人从哲学上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对爱情存在的价值的理性阐释。在他们看来,爱情主体在彼此相爱的过程中的爱情价值是否实现,实现的大小,与爱情主体的出生和地位无关,而是与构成永久爱情的两大要素的融合和融合程度有关。

五、小结

归结起来,罗伯特・彭斯的这首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他抒发自己的心上人的刻骨铭心的爱的一个载体,而是要看成是他从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使用哲学的思维来主张积极的爱情观的创作尝试。

罗伯特・彭斯创作的诗歌是民谣体裁,代表的是来自民间的苏格兰人智慧。由此可见,从他创作的爱情所挖掘出来不是他这位布衣才子的爱情哲学,而是当时的苏格兰民间爱情哲学,他的诗歌应该是他用来阐释当时苏格兰人爱情哲学的一个文本载体。

虽然罗伯特・彭斯没有以哲学家的口吻去系统而又全面地阐述当时的苏格兰人对爱情的全部观点,但是他却以哲人的思维和智慧深化了当时的苏格兰人在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探索。(作者单位:1.昭通学院外语系;2.昭通市委党校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Gerard Carruthers,Robert Burns,Tavistock:Northcote,2006,p:13.

[2] Julie D.Prandi:Sextual Imagery in the Verse of Burns and Anna Louisa Karsch,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43,No.1-2,2006,p:154.

[3] Liam McIlvanney:Hugh Blair,Robert Burns,and the Invention of Scottish Literature,Eighteenth-Century Life(Volume 29,Number 2),spring,2005,p:26.

玫瑰爱情范文6

1、1朵玫瑰情有独钟你是我的唯一,2朵玫瑰心中只有我俩,3朵玫瑰我爱你,4朵玫瑰誓言山盟海誓至死不渝,5朵玫瑰由衷欣赏,6朵玫瑰互敬互爱互谅,7朵玫瑰我偷偷地爱着你,8朵玫瑰深表歉意盼你原谅。

2、9朵玫瑰长久,10朵玫瑰完美的爱情十全十美,11朵玫瑰一心一意的爱,12朵玫瑰心心相印对你的爱与日俱增,13朵玫瑰暗恋,14朵玫瑰骄傲的爱,15朵玫瑰对你感到歉意,16朵玫瑰最深的爱,17朵玫瑰好聚好散无法挽回的爱,18朵玫瑰真诚的心,19朵玫瑰期待陪伴。

3、20朵玫瑰此情不渝永远爱你,21朵玫瑰你是我的最爱,22朵玫瑰双双对对你侬我侬,两情相悦,24朵玫瑰—思念,25朵玫瑰祝你幸福,30朵玫瑰不需言语的爱,33朵玫瑰爱你三生三世。

(来源:文章屋网 )

上一篇趵突泉课文

下一篇生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