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命题作文范例6篇

高中命题作文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1

一、有序

如果在命题时,胸中没有计划,没有整体性,没有序列化;或者缺乏对命题序列化研究的热情,随意性强;或临时拼凑抄用一个题目,或凭想当然任意命一个题目;那么,是不可能命出高质量的作文题目来的。

教师命题应加强命题的计划性、整体性和序列化。可以组织一校或一地的语文教师依据学校和学生情况,研究出一整套系统的作文命题来。这套命题应体现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不同写作水平,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训练原则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位初中或高中语文教师的每年每次作文有据可依,心中了然。

教师可以依据地区、学校、学生等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命题序列。如:

1、按课本同步读写序列。从初一到高三,语文课本把课文按体裁、内容、思想、章法等有规律、有序地编排成12册和许多单元。中学语文课文的编排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序列,我们何不按照它的体制也设计一个作文命题序列呢?

2、单项集约化训练序列。如:①思维训练序列;②审题训练序列;③立意训练序列;④选材训练序列;⑤组材训练序列;⑥某一体裁训练序列;⑦口头作文训练序列;⑧片断写作序列;⑨某一作文方式训练序列;⑩某一写作方法训练序列……这些序列下面还可以设计不同的小序列。

二、新颖

如果命题时不顾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现实情况的变化,年年岁岁照搬同样的题目,那么,即使有了一个作文命题序列,也不能保证这个序列的生命力,不能保证其质量居高不下。如果满足于一套现成的一成不变的作文序列而不思索如何充实它,那么这个作文序列不久也会变得陈旧,从而影响它的质量。有的教师命题时,喜欢照抄照搬,一味依赖于现成的模式,如是记叙文,则是《我的老师》之类;如是写景文章,则是《××游览记》之类;如是抒情文章,则是《祖国啊,母亲》之类;如是议论文,则是《谈理想》《谈尊师》《谈毅力》之类。学生不同,生活在变,社会在变,作文命题总是囿于几个老题目老模式老调子中,还美其名曰:以不变应万变,抓根本舍枝蔓。

教师命题应注意命题的新颖独特,使其充满活力。因此,要求教师多观察生活,多捕捉信息,从而多命出些新鲜活泼的题目。如可以捕捉本地本校或国家社会的“焦点”“热点”“疑点”“难点”等问题,从学生敏感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命题,就可保证命题的新鲜活泼。如《波黑战争的启示》《从朗平执教女排谈起》《校园奇事》《9503班趣闻》《今日官场一怪》。

三、实在

如果命题大而空、虚而浮,那么学生写来,就难以把握立意的角度,难以选用具体材料,难以谋篇构思和驾驭语言。诸如《我为四化作贡献》《改革新风》《为祖国学习》《向资产阶级思想宣战》等等,让稚嫩的中学生用区区六七百字如何写好?或曰从小角度写,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完全可以写好。但大题目小角度,总有些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自欺欺人之嫌。

教师命题应命些具体、实在、小巧的题目,避免学生胡乱杜撰,说假话、废话、胡话、混话、梦话、套话。如写人的文章,则命《同学王强的笑》之类;如写事的文章,则命《寝室二三事》之类;如写景的文章,则命《门前的荷花开了》之类;如议论文,则命《老师发火断想》之类;还可写些实用文,如《中学生庆祝生日消费调查》等。

四、丰富灵活

命题若一成不变、呆板机械,局限于框框条条,封闭保守,思想不开放,过于谨小慎微,不能灵活多变,没有个性特色,那么也无法保证所命题的质量。

命题的单调呆板又表现为命题体裁上死板、命题类型上死板单调、命题隐含的文章内容死板、命题动机上死板、命题隐含的立意死板、命题约束的文章结构死板及命题要求的文章用材用语的死板等。

体裁上,若这年中高考是供材作文,则长时间训练写作供材作文;若教师长于记叙文,则偏好记叙文命题;很少有诸如时事评议、影评书评、访问记、编辑采访等体裁。

命题类型上,多年总是命题作文,书面作文,而少半命题、看图、片断、口头作文、实物描写、做写结合、演讲、改写等作文形式。

五、具有针对性

部分教师命题时,动机用意不明确,盲目无主,随意命题,不仅命题时无据可依,而且也无明确功利目的。

教师命题应加强命题的针对性,目的明确。教师进行作文命题时,要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命题。如:可以针对某一现实生活命题,达到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目的;可以针对某课文或课文某单元命题,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可以针对学生某一写作弱点命题,达到强化某一写作能力的目的,可针对某一训练序列命题,以达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可以针对中高考命题,以强化学生考试意识或应考能力,等等。

六、切合学生实际

命题若不顾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一味从成人角度命题或不顾学生水平实际,一味从教师角度命题,那么,所命题目是难以提高质量的。

如果命题视点始终未站在学生那边,未考虑所命题目依据学生的学识水平是否能够完成,未考虑所命题是否适合学生现有的观察力、判断力、思维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或者说所命题目内容只是教师或成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历,所命题目只有教师或成人才能完成,学生即使跳一跳,也难以摘到这只桃子,那么,这样的命题也难以保证质量。教师命题应摆正命题视点,多从学生角度命题,多替学生想想,多命些学生的智力能够完成的题目,即命题范围尽量是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历、所能想象得到的。

七、符合教学原则

如果命题时较少考虑到以下一些语文教学原则,那么,也难以保证所命题目的质量:文道统一、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教与学相结合、智力与非智力训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等原则。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2

一、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

最近几年,人们在评论高考作文题时,总喜欢为之贴上“关注生活”“贴近生活”之类的标签。这里的“生活”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命题人从未定的甚至是神秘莫测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中提取作文命题必需的元素,是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需要对生活作出理性的判断,依靠的是思维的逻辑力量;二是要把提取的元素通过再现、再造、转换、组合等手段,根据学生的特殊生活建构一个体验的、情感的、想象的、价值的理解世界,这个理解世界是非理性的,是命题人对“生活”的构造。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命题人在把握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特殊意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谓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学生的特殊生活”的无原则迎合,而是命题人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通过对生活的处理与构造来寻求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的微妙平衡。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提供了无尽的资源,但也对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使高考作文命题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失去平衡,降低高考作文命题的质量。下述作文命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008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材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源自生活中的细节(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择取生活的细节并不意味着作文命题贴近生活的原貌,而且调查的主题紧贴时代的价值立场。当作文命题过于靠近生活,预设价值倾向,规限写作角度,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过于机械、生硬,对考生就是一种疏离。这样的作文命题实质是假借“贴近生活”之名来宣扬命题人的理性霸权,打压了学生言说的自由。

2009年辽宁省高考作文直接摄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明星代言入题,其实是对生活的硬性切割。硬性切割的生活局部并非生活的本身,就像被肢解的手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人体一样。另外,作文材料内容包含的五个“观点”,预设了思维路向,缺乏思辨的弹性。这种局限于某种时代趣味的作文命题,因为过于讲究一时一地一事的针对性而缺少灵活性、变通性,为考生留有的缓冲余地极为有限。

与其说2008、2009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的失误是技术失误(2008年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价值先行,并规限写作角度;2009年的命题则表现为限定主题、预设观点),不如说是命题观念出现偏差。这两年命题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命题人没有处理好“一般意义的生活”与“学生的特殊生活”的关系,没有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相反,2007年的作文命题(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因作文材料没有对规定的作文题目构成必要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言说时空急剧膨胀。尽管是命题作文,但写作的可能性过于宽泛,很难杜绝猜题、押题,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宿构,作文命题因过于靠近“学生的特殊生活”而未能达到检测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所谓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就是要从“学生的特殊生活”出发,寻求“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平衡点。这需要命题人转变观念,由“一般意义的生活”的代言人转为“学生的特殊生活”的代言人,由“命题”变为“替学生拟题”。“替学生拟题,是要有计划的,所以不能毫不思索地随意写一个;替学生拟题,是要斟酌时地环境和学生的程度的,所以绝不能抄袭模仿;替学生拟题,是要根据学生的学识经验与生活需要的,所以绝不能根据教师的学识经验。”“替学生拟题”就是要求命题人从学生的角度处理生活,通过作文命题消解“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的鸿沟,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构建平台。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

为促进学生与生活的对话,2010、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汲取了前两年命题的教训,不再对现实生活进行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截取,而是选用、改造潜藏诸多细节的故事。这样调整的好处是:第一,故事内涵的多要素、多层面、多角度更符合人们对生活的直觉认识。这反映了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第二,故事性的作文材料明显带有隐喻性,这种隐喻性命题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逃逸,也不是刻意营构的缥缈幻境,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全面而深邃的洞察,是为考生建构的与“一般意义的生活”平行的理解世界。命题构筑的隐喻性的理解世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投射,使学生从作文材料这面镜子中发现并认识“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本身。又因为隐喻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直接与学生的直觉相联系,所以能使作文材料与学生的原初视野相融合,把“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联通起来。由此,高考作文命题人通过对生活的理性洞察并把它以隐喻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作文题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有效平台,使二者的对话成为可能。其目的是要通过二者的对话促使学生的思维、心理、情感等发生突变,促进学生在言语探究活动中生成一种新东西,这才把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落到了实处。

作文命题的隐喻性有利于考生审题。考生在审题时,希望作文命题充满灵动的新奇感,充满阔达的想象空间,甚至充满思维的困惑与情绪的苦痛等因素。这种取向要求摒弃理性的僵死成分,让作文命题富有思维的弹性,具有多维解读的可能,有利于考生思维的开放、发散。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为剔除--理性的霸权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作文材料由托尼三岁取糖而不得、二十岁舍大筐水果而取小筐水果、五十八岁替公司讨债时先舍九万英镑后得一万英镑奖金三个故事组成。作文材料不再主题先行,也未提示或规定写作角度,命题的理性转隐于作文材料的背后,体现于对“故事”的构造。这是比2008、2009年作文题进步的地方。但是故事也有不足:托尼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略显单调;托尼对人生的认识由三岁时只取不舍,到二十岁时明白舍大取小,再到五十八岁时懂得先舍后取,这个认识发展过程还留有线性的痕迹,三段材料所建构的问题场域显得不够开阔,作文材料蕴涵的对抗、冲突、矛盾相对偏少,以致活性基因不丰富。2011年辽宁高考命题汲取近几年的命题教训,选用的作文材料是改编自古希腊经典的“苏格拉底的苹果”,不再预设主题。故事中既有哲学家良苦用心与外在言行的分裂,又有

师生问答的张力;既有苹果“假”与真的冲突,又有学生应答之间的对抗:既有前提与结果的裂隙,又有故事发展中的矛盾。所有的混杂、交融、冲撞,构筑了一个开放性、建构性、交互性的问题场域。相互对立、歧义频现的各种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理解世界的千沟万壑间穿行,使学生的视野与生活的视野交融、重构。至此,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才具有现实意义。二者在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新东西将极大地扩展考生审题的可能向度,也为考生立意延伸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从命题形式的隐喻性这个角度而言,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近五年来做得最好的。

三、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矛盾性

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使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成为可能,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搭建了有效平台,那么,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何以发生?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文材料是一个充满矛盾、颇有歧义的改编故事。故事中有“我与我”的不统一(哲学家的意与行),也有“物与物”的不一致(苹果由“假”到真),还有“人与我”的不协调(面对哲学家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这些不统一、不一致以及不协调的冲突、分裂、对抗,就是命题的活性基因。这些多元的活性基因能冲击、活跃、激荡考生的思维,把考生的原初体验推到“可能的世界”。“可能的世界”则是考生创造力的栖息之所,而创造力最能够深入到考生生命体验的原初层面,与其独特的人生感受相互作用,产生独到的人生体验,进而调动考生的生命感悟,从而把考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广阔、更富有生机的新视野。作文命题如果缺少催化剂,就会钳制考生的思维,捆绑考生的心灵。比如2008年辽宁高考作文材料在列举了一些调查数据之后指出:“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多元化、个性化。”这三句话,其实是命题人对调查数据的理性解读,是对考生的审题立意提出的限制与规约,把考生发散的思维引入预设的理性轨道。当这些理性的思考进入高考作文命题之中,就会使作文材料变得僵化,有些“死性”。缺乏必要的活性基因,突显理性强势的作文命题,压缩了考生联想的时空,束缚了考生想象的翅膀,排挤了考生情感的世界,也限制了考生的创造。因此,2008年的作文命题在形式上不具隐喻性,在内容上因没有活性基因而缺乏矛盾性,命题质量也就不高。

与2008年相比,2D09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在命题内容的矛盾性方面有所突破。命题内容虽然涉及了明星、产品、广告、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矛盾>中突,但它是以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观点在本质上是命题人对讨论主题――“明星代言”的理性预设。这些观点有的因分属不同的视野而无法构成对抗,有的因平行关系而无法构成矛盾,使命题所敞露出来的思辨可能性变得极其有限。由于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再加上作文材料观点先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言说的自由。这样的命题只是在学生与生活之间虚设了对话平台,学生与生活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考作文命题质量不高也是导致部分考生在作文中说套话、假话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是否具有活性基因的角度来衡量高考作文的命题质量,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诱发考生的感动情愫,是否能够激发考生的想象动力,是否能够为考生提供构思的自由,是否能够为考生创设再造的空间。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3

关键词:作文命题;切合心理;贴近生活;结合课文;高度概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22-02

作文命题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作文命题不仅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相反,不合适的或随意性的作文命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惧怕作文、应付作文甚至反感作文的心理,最终达不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多读多练固然重要,但语文教师恰当的命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作文命题对学生作文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能让学生看到题目就有话可写,进而写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主题鲜明的佳作。那么,怎样才能在作文命题上有所突破呢?在此结合我的作文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命题要切合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

叶圣陶先生曾讲过:“钻到学生的心里出题目”“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做自己要做的题目》)。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但不同的年龄阶段,仍呈现出丰富的个性。有些学生还喜欢向老师家长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所写的文章,常常无话不谈,情真意切;大多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也日渐成熟,但是思想上却开始慢慢自我封闭,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心里的话也不愿意向别人倾诉,作文中编造、虚构情节事件现象较多。因此,在作文命题时,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这样才有可能拟出切合学习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题目。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作文的诱发剂;情感是学生作文的内动力,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阶梯。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奋点”。命题要尽量合理、巧妙、新颖、奇特,要具有触发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产生写文章的情感冲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讲究命题艺术,不能刻板,不能让学生按照教条死板写作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情感,把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细节,一个表情,一个启示,适时地作为命题的依据。

二、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

要想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文章,教师必须拟出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题目,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90后的学生思维更活跃,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方面更为丰富,易接受新生事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仅停留在以前吃好、穿好这个层面上。他们更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更令人欣慰的是部分家长目光远大,他们注重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生活,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注重孩子情商的提升。教师此时可抓住契机,与家长密切合作,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挤出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与他们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谈论热点问题,教师要趁热打铁,拟出和国家大事、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看法写成文章。这样有助于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有助于学生思想的表达。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带进奇妙的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生活,用心灵去与自然、社会“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社会的意识及能力。这些命题立意积极向上,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易于学生作文时展开联想,抒写真情实感;避免学生凭空捏造,写大话、空话。

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有新鲜感、时代感,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都能从题目中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在作文中不断增强自我参与意识,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感受和结果。

三、命题要结合课文知识,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探索创新

让作文命题和课文知识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课文中挖掘作文材料和学习技巧,创设情境,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多文体的命题,使读写结合,巩固学习效果,走出课本,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结合课文命题,可以让学生要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吃透课文,深入体会课文的特点,掌握课文的表达方式、文体结构、修辞运用等方面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驾驭文章的能力。结合课文命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改变课文的文体,或对原文内容拓展命题。改变课文的文体就是改变课文的体裁。原来是小说的,可以写成说明文、通讯等;原来是说明文的,可以写成议论文等。比如学习了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后,可以改写成说明文,命题为《白杨树》。对原文内容的拓展就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如学习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之后,可以让学生写对玛蒂尔德人物的评述,可给学生提供以下参考题目:《我看玛蒂尔德》、《我脑中的玛蒂尔德,真美(不美)》。通过改变文体或拓展原文的作文命题形式学生既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

2、模仿文本题目进行命题教学。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捷径。

3、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来创设命题。在原有课文的情节下,可以让学生续写、改写、扩写,并且还可以根据课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命题写作文。

结合课文创设情境命题作文,是一种多效的训练形式,情景作文写得是否成功,取决于创设的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口味,能否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乐意去写喜欢去写。

四、命题要高度概括,文采飞扬,内涵丰富

好的作文题目必须高度概括,文采飞扬,内涵丰富,新颖灵动。

1、巧用修辞命题 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让文题生动形象,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

2、妙用诗句拟题 引用、活用诗句拟题,也能使人有一种新鲜感。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4

【关键词】 高考;语文命题;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46-06

写下这个题目,先声明一点:考试评价必须进行,高考更不可取消,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命题确实在不断改进,但也确实仍存在着很严重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命题模式化、肢解化、浅表化和书斋化。高中语文则教学死瞄“高考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正日益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和实用化,严重地被扭曲和异化,弃本失真。

一、命题模式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语文命题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试卷板块以及字音字形辨识、病句判断、名句默写等试题命制方式的固化上。到2013年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其中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关涉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等等。2014年,尽管北京和江苏两省市的试卷有所调整(江苏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一道题,试题的考查点与去年稍有不同,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词语运用、语体辨用、语句合理排序,以及对联的匹配、漫画寓意理解等;北京卷的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增加了两道题,调整的幅度比江苏卷要大,也是突出了文字运用能力的考查,具体考查了语境下的正读音、辨字形、填词、词语合理排序、语体运用辨正,以及“对联”“月”等的文化知识的考查;作文板块则增加了“微作文”这一考查形式。但是,两省市卷在板块上仍没有变化),但全国大纲卷、重庆、浙江、安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9省市的试卷与去年的板块、题量、题型等仍完全一样;天津、江西两省市卷也可以说是与去年无甚差别,只有一道题在相邻板块做了数量上的微调。就是近年来有一定改革气象的全国课标卷、福建卷、辽宁卷、安徽卷等也还是与前一年的板块、题型、题量等完全一样,只有上海卷在一道题的分值上有微调。这无疑又在形成新的模式化。这种模式化,动辄十几年都没有大的突破;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对这种高考伪命题和伪写作,每年都会受到有良知之士的批评,指出其背离生本化、立意和选材模式化等严重弊端。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叫做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术”,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课外名句集合”等,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高三更是不知加码几倍地“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有的教师干脆就这样告诫学生:阅读赏析那些“活东西”大家都不怎么样,作文也都好不到哪里去,谁把这些“死东西”记得死,做得实,谁就是考试乃至高考的“大赢家”。实事求是地讲,当下的一线基础年段的语文教学基本就等于死抠“字音、字形、成语、病句、默写”,照着“详解”讲析教辅练习和试题答案了。至于高三年段,就更不用说了,无论做得怎么残酷都是天经地义的。简直就到了这样的程度:随便哪个人,只要手中有教辅和考辅(当然必须是带详解的)就都可以来教高中语文(包括高三)了。这只能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扭曲、畸形、异化,自辱、自残直至自杀!在这种教学背景下,高中三年学生到底要死记多少字词和名句,强做多少成语和病句题,到底要浪费多少宝贵青春又经受多少身心摧残,都被那点儿可怜的分数给蒙蔽掉了!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语文教师平时教学最关心的已不再是自己如何提高阅读、思维、审美、赏析、表达等能力和素养,如何活教教活,真教学生学好、会学或会用语文了,而仅仅是如何死命地压着学生把“死知识”砸得更死,把“高分术”用得更到位,如何全盘最仿真化地“教考练”,如何猜题押题,获得“高分王”的美誉。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不再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上和题型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保持动态化,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结合具体语境或通过语用、听力等形式来考查注音、字形等(如2014年的北京、江苏卷);通过辨析、运用的方式考查成语、病句等;拟设特定语境考查名句默写和运用(大可不必总是命制成上下句对接形式)。作文命题则紧贴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年年有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真写作文,表达真实的自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实的自我,也该是很好的尝试。

二、命题肢解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肢解化,主要表现在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赏析这两个版块上:

先说古诗词鉴赏板块。这一板块全国大纲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命题赋分一般为8分,试题多为两道(每道题4分),像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第(2)问,湖北卷的第14题第(1)问,山东第14题第(1) (2)问,江西第14题的第(1)问,安徽卷的第8和第9题等;有的省市还多达3道题,有的题分值更低,像2013年天津卷第14题的(1)(2) (3)问,湖南卷第10题的第(1) (2)(3)问等。(2014年,个别省市的试卷仍存在着这种弊端,就不再赘例了)

客观地讲,这一版块的命题是符合《考试大纲》“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的。问题在于总是从命题人如何容易制定答案和阅卷人如何好操作评分的意愿出发,肢解宰割文本,命制出几道支离破碎的试题。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命题方式直接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肢解化、破碎化。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总是念念不忘考点和考法,总喜欢直接就照着教辅资料把一首血肉丰满、有体温有心跳的诗词肢解成零碎的、冰冷的考题来“高仿真”地讲析,甚至还不厌其烦地讲解怎么答、答什么才给分,把个课堂古诗词教学搞得鸡零狗碎、乏味透顶。至于课后的“考练”则更是直奔试题,满堂 “高分绝技”,零碎死板、高仿真地讲析再讲析,可结果就是低效再低效。

同时,试题被肢解得过于破碎,实际上也不利于考生作答和评卷操作。试题多而琐碎,考生作答时就必须得不断转换思维方式,疲于应付;再有,每道题分数都不高,扣了要点分数,就不好扣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分数了。像2013年湖南卷第10题第(1)问的答案是“桃花流水鳜鱼肥”,分值是1分。若有些考生写错了一个字(如“鳜鱼”的“鳜”),那么该不该给分呢?若像评默写题那样判分的话,肯定是不给分了,但谁能否认这些考生总比对此一无所知的考生强多了,而现实却生生把这两类考生扯到一个平台上了。若分值为2分,让这类考生也可以得1分,恐怕就比较合理了。再如,这道题第(2)问的答案是“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这样制定答案,显然是考虑到了“净”字在词中的表层意、深层意和表现手法以及具体语境而拟定的,但却只赋给3分。若某些考生的答案要点全面,但就是答题方式欠妥、语言表述不够规范,显然至少要扣1分的。然而,有些考生只能答出一个要点,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也不尽人意,本该不能给分了,但却往往又给了1分,这就导致了得分多少的不公平。如果非要严格考虑答题方式和语言表述的不足,也只好不再考虑这些考生所答出的那个要点了,这又会导致少得1分的不公平。这样一来,就不仅会导致给分的不公正,也会降低阅卷给分的可信度,进而损害一线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这种弊端还表现在文言文翻译类试题上,3道翻译题共10分,翻译要点准确和翻译语言规范不能兼顾,最后阅卷时只好放弃对语言规范的硬性要求,稀里糊涂地处理掉。2013年的天津、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卷仍如此,湖北卷是3道题9分。(2014年,这些省市卷仍是如此)其实完全应该像重庆、辽宁、四川等有些省份那样,文言文翻译两道题10分,充分考虑语言规范的扣分余地。最可怕的是,这种弊端正在一线教学和备考中严重地滋长和泛滥着。这个问题就不再单列来评析了。

所以,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认为,这样命题和判分是没有公正性和可信度可言的,课文教得再好,也不可能保证学生得到理想的分数,还不如就直接用仿真试题来进行教学就是了。在这样的心态下,鱼龙混杂的仿真题泛滥成灾,古诗词教学日益失真甚至几近无聊加无效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仅如此,这也导致了高考阅语文卷不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弊端的合理化,进而导致平时“考练”也往往不重视语言表述的规范化,最终危害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健康发育。学生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做了那么多的“考练”,师生都花费那么多的心血和精力,为什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那么差呢?很多人都在这样质疑。笔者认为,这种不重视语言规范的“过度考练”也是难辞其咎的。学生自主学好语言表达的时间被挤占殆尽,而所谓的“考练”又严重忽视甚至无视语言表达的规范化,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假如命题形式能改变一下,尊重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的本质规律,回归一个人读诗、品诗、赏诗和评诗原始的思维和审美程序(即先把文本真读进去,接着整体感受和感知,而后再品出特色并深入探析原由,最后做出评价),并按照这个程序来命题,结果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读了这首诗(或词),你认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心愿、心志等),主要运用了哪些的表达方法?请简析”“这首诗(或词)主要运用了哪些抒情方法?请简析。这些方法在写作上给了你哪些启示?”这样命题,一大一小,赋分合理(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的8、9题分别为5分和6分,就比较合理),就不仅会大大改善或避免考生不够从容答题、阅卷者评分有失公允等实际情况,也会避免古典诗词教学和备考训练的“肢解化”和“破碎化”,有益于引导一线古诗词教学返本归真。

再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板块。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也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法上出了问题,与古诗词鉴赏的命题相类似。命题者总是机械地紧扣着《高考考点说明》,只考虑如何方便制定答案和阅卷操作,很主观地列出文本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命制成年年似曾相识的考题,即让考生去分析其意蕴、方法和作用等。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的第14题,天津卷的第16、17、18题,上海卷的第7、8、9题,江苏卷的第11、12题,安徽省的第11、12、13题,江西卷的第17、18题,湖南卷的第20、21题等。(2014年仍没啥变化)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子上讲,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原始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故此,其后果显然也导致了一线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有过之几倍才正常。正如特级教师曹勇军所批评的那样:“现在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已被彻底异化了,已绝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了。”

故此,完全可以变换一下命题思路和方式。像那些“词语、语句、段落的含义、写法、作用”之类的试题,完全可以从阅读者需整体深入阅读、深刻感受、思考、思辨和感悟的角度来命制试题。比如,“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一两个最吸引你的词,说说你最爱的理由”“请在某几段中选择两个你认为最有味道的句子,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读完全文,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段落,简析其艺术手法(或作用)”之类。这就是从这样命题,虽然在答案制定和阅卷评分等方面会增加一些操作上的难度,但却是在真命题和命真题。读者是怎么读进去的,是怎么先获得整体感受和认知的,又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思考、思辨、感悟、品析和评价的,命题就依据这个原始的本真的阅读思维顺序来进行,以突出是“我”在读诗、品诗、悟诗和评诗,而不总是由别人递出几个词语、句子、段落或什么手法要“我”被动地支离破碎地去读,去品,去悟,去评。只有这样命题,才是在真命题、命真题,真考语文,考真语文,才会真的导引一线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返本归真。

三、命题浅表化及应对方略

《高考考点说明》对文言文这一考点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样的考点要求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要求的。但是,这样的考点要求和大纲要求绝不意味着高考文言文命题只能限于这样的形式,尤其是绝不意味着总是把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都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十几年都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像山东试卷的第11和12题,乃至2013年全国和各省市的试卷几乎仍都如此。(2014年依然如故,不再赘例)命题意图是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实际上基本属于文字游戏了,不过就是利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等手段来制造文字游戏似的哑谜。这样的试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是在“猜谜语”。高考这样考,一线文言文教学“高仿真”地这样教,“教考练”全盘浅表化,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什么赏析和评价,一垮到底,愈演愈烈。这里再强调一点,大纲和课标所提到的“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应该是指文言文教学效果而言的,绝不意味着教与学就可以如何浅易(事实上很多文言课文并不那么浅),教学和考试就可以仅仅关注文言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更重要的应该是同样该关注对学生概括、提炼、赏析、评价等能力的培养。可见,文言文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是必须要大力改进的。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这样一来,恐怕一线教学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

四、命题书斋化及应对方略

命题书斋化是指高考命题试题多年来只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一直拒听力考查于高考门外。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常常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当然,说现在的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一点儿也不关注语用题也是不是客观的。每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还是有几道语用题的,而且还在逐年有所改善,但这对于引导一线教学切实重视语言运用,扎实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言,其影响力还是很不够的。更何况有的年份,这类试题还被拟成书斋气十足的文字游戏。比如,1999年全国卷第25题,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卷第25题,2009年全国卷第20题、湖北卷第20题、山东卷第17题,2010年浙江卷第6题,直至2013年四川卷第20题、辽宁卷第17题等。这样的试题,很不接地气,书斋气十足,逼着学生带着镣铐做“‘诗意’游戏”,或者迫不得已地写几句“假大空”的话。近几年来,尽管这样的语用考查题确实日渐衰微,代之以比较实在的真语用题,但还是难以形成真注重语用的教学气候,甚至反而被极端的应试化、功利化给利用了,竟也成了逼着学生无休止地仿真考练的沉重负担。

为此,笔者建议,“大分时代”语文高考必须高度重视“听说”能力的考查,必须增设“听力考试”这一环节,必须彻底突破命题的“书斋化”。因为只有真正实施“听力考试”,才有可能彻底扭转高考命题“书斋化”的局面,真正促进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真正转变观念,归真务本地切实抓好语文教学,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具体可以通过合理的语境、题型来考查考生的听的能力。如,听取和判断语音、语气、语调、感情的能力,听取和辨析词义、复杂语句的主干的能力,听取、理解和领悟重点语句的隐含信息和“弦外之音”的能力,听取、复述、概括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挖掘、提炼、把握听力材料的中心意思的能力等。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5

一、我在收获,我在成长

10日上午,原教科所所长邓雅学的命题通识培训十分“务实”,他的培训让我重新认识了难度、信度、区分度在命题中的重要性。在之前三年我县期考、段考模拟试题的命制中,我总是凭感觉来判断,没有作如此系统清晰的规范和要求,试题命制随意性较大。考试之后也没有真正对学生的答题情况作难度、信度、区分度的分析,试题的质量没有作精确考量。而邓所所讲的影响这“三度”的种种因素更是我之前所未完全了解和思考的。命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一项智力与耐力、脑力与能力的考量。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是一个学科引航者所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在半天的命题通识培训中,我在收获,我在成长。

二、累并快乐着

如果说命题的通识培训能让我在理论上得以较大的提升,10日下午和晚上的中考命题实战演练更让我历经了一次命题思维与能力的全面洗礼。命题很难,命一份高质量的试题更难,而命一份高质量的原创试题更是难上加难。对我,前者我可以尽量做到,但后者,这是我作为教研员一直以来所不敢轻动的“软肋”。如要原创病句、成语理解、句子衔接、语言得体等题目,都需要一个极强的文字功底,文学名著还需对名著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阅读题更是要求命题者具有极强的文本理解能力以及准确捕捉考点的能力,还需有稳中求新的创新意识,这是对一个命题者能力和水平的真正考量,又恰恰是命题者所具有的素质与能力。本次中考命题实战演练,很痛苦、很折磨、很累、很绞尽脑汁,所有这些词都很难表达参与命题培训人员的体会和感受,其中包括我。但这又恰恰是我最大的收获:不要因为它是你的“软肋”而选择逃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积淀自己的语言功底,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认真按命题的原则与要求去做好这件“苦差”。这是我今后的教研之路。本次命题演练,我和同组的9位同行们也在努力地去走这条“原创”之道。我们每个人在折磨中绞尽脑汁,在痛苦中寻求突破,在煎熬中迸发灵感,在你我思维交互中准确定位。我们累并快乐着。

三、关注语文,关注社会

在平常的语文命题中,我总以“实”“稳”为基础,在求“实”、求“稳”中求“新”。关注社会、关注学生本身或身边的生活,关注学生人生价值的取向,让整份试题既有语文性,又有社会性和人文性,还要有地域特点,这是我经常思考和不断尝试的问题。在本组试题命制的方向和试题交流、打磨的过程中,我也在传达我个人的这种观点,我们在这方面努力和实践。在11日上午各组试题的分享中,也证实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大家共同在走或今后还在走。如:综合题,从课本老王的漫画迁移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议论文体的考查与关注社会结合起来;作文题目“ 改变了我”,由课本中莎利文的爱改变了孤独的海伦,韩麦尔的最后一课改变了贪玩的小弗郎士等引申出来,回归课本;病句、词语理解我们也融入了一些“中国梦”“十”“南宁地铁”等元素,在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语言素材的选取上尽可能体现人文性,传递正能量,如在现代文教学中,我们选取了表现母爱的文章“记忆中的一剪梅”,在其他题中少用或不用邪恶、粗俗的词句,让整个卷子有一种和谐之美。但语文考查又不能失重、失真,试题以课本为本,扎实有效地考查学生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试题应注意课内与课外考查的比重,课外考查尽可能做到迁移于课内。让试题具有“人文性”“语文性”“社会性”以及“地域性”。当然,由于时间太紧,我们组命制的试题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他组的试题也有不少亮点,但在交流与分享中,我深有感触:语文中也要有社会。

高中命题作文范文6

一、紧贴时代脉搏

1.命题作文的构成

命题作文题目之前的材料名为“导语”,题目之后的材料叫做“提示”或“要求”,题干一般由“导语”、“标题”和“提示”或“要求”三部分组成。此类命题作文是与材料融合后的一个创新,导语与提示或要求可以帮助学生透彻地把握题旨,打开思路,激活思维,从而快速构思行文。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见证”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也是由导语、题目和要求三部分构成。由此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从文体上看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最好。如果写成记叙文,重点在“见”的记叙,“证”,只是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写成议论文,重点在“证”,论述证明,“见”只作为材料或论据的一部分。由此多角度、多层面地联想,不仅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还便于学生畅达地叙写自身的体验与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见命题作文的优越性和时代性。

2.命题作文有更广阔的立意和构思

在命题作文中,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在心中对“独词式”标题进行扩展,比如“见证”,可以扩展为“生命的见证”、“爱国的见证”、“国魂的见证”、“英雄的见证”等,一旦做了这样的扩展之后,我们在写作中就会得心应手。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展现了我国体育健儿志在必得的冠军风采,这不仅是他们血汗的见证,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还有发生在四川的“5.12”大地震,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大灾难,我们每一个人都出钱、出力,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尤其是那些武警官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来竭力挽救受灾的人们。他们众志成城,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更是共和国伟大英雄的见证。更有成功飞向宇宙的“神七”,宇航员们在太空克服种种困难,成功走出船舱,迈出了中国人走向太空的第一步,这是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的见证,也是中国走向世界前列的见证。如此多样的构思和广阔的立意空间,为作文的出彩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由此可见,命题作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二、回归生活本身

1.在内容上更加关注“自我”体验与情感

“见证”作文命题,直接指出写自己的经历和所见,也就是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从而写出自己的感悟,这也恰好吻合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精神在命题中的体现。由此看来,紧扣生活,强调抒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因而,只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善于发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蕴含着真善美的人和事,努力捕捉自己生命世界里的灵光,坚持“我手写我心”,坦诚地敞开心扉,真挚地倾诉心曲,让那浓浓的真情如山间叮咚的清泉,纯净而自然地流淌,就一定能够挥洒出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好作文。可见,命题作文体现了“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这一本质特征。

2.可以从课本中找出样本

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要挤过独木桥,实在不易。然而在考场作文的形式中,命题作文不可能让考生跑题,甚至交白卷。比如2009年的“见证”作文题,如果考生要写父爱的见证,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学过《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这些细节描写就凸显出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艰难,心中升出一股自愧,从而鞭策自己奋发向上的平凡而伟大父爱的见证。不妨借鉴一下,考生可写自己父亲所做出望子成龙的事情。再如,要写爱国的见证,可以回想《白求恩大夫》,一个国际爱国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他在炮火飞天的环境中来救死扶伤,还有什么比他更能感动中国人民的呢?考生可以借鉴来写身边为国捐躯的爱国者。所以,只要处处留心,写作文的样本就在我们的课本里。这充分体现了命题作文不离课本和抒写自我的原则。

因此,命题作文有鲜明的时代感,紧扣时代特征,回归生活本身。

上一篇未来警察

下一篇病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