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范例6篇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专业课 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53

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这种大环境下各级政府,各级学校也努力去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我校为了更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和企业用人需求,开始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来安排课程开发。将学科专业技能迁移到职业技能上,把学科中的专业实验、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落实到相关职业岗位的操作技能上,使学科专业实践教学更好地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接轨,从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职业教育的侧重点是:把人变成一种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如果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教学外,还要进行正确的评价。

1 现状影响评价

职校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很多人厌学。现在的学校又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集中进行实习,课堂教学无法吸引学生。因此要突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就是实训。以机械为例,学生每次上机操作完成作业都可以从中得到成就感满足感,好多新生在第一次上机后完成作业,都很激动。

从这上面来看学生上课不听,这没有达到教学效果,这课是失败的;但从上机操作来看学生都较认真也很积极,真做到了不懂就主动问,那么这课是成功的。

所以我们要改变以前的评价方式,一种评价只能适应特定的人群,不能概括全部,我们要多种评价结合起来,让评价对学习有促进。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瓶颈,其评价过于片面,长期以来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评价体制。因此新的教育课程评价应把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 评价的环节

中职校的侧重点是培养职业人才,所以评价指标从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素质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这三种评价中要进行多元化评价,形式不要单一,要注重评价的覆盖面,要注意是不是有利于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发展。

2.1 专业知识评价

专业知识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必要环节。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所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是职业技能的基础,是技能训练的基础。在普通职高中知识评价内容主要强调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对口单招则要强调理论知识面广,可以通过试卷、知识具体运用评价方式进行。

当前大力提倡“校企合作”的市场背景下,明确要求专业建设必须依靠企业,那么有些专业可以以企业中的一些项目模块进行知识的评价。

2.2 岗位技能评价

岗位技能职业学校中课程评价的关键环节。对岗位技能的评价采取以下方式: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技能,确定基本技能和综合专业技能;评价要本着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各项技能分类量化的标准。

这里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每一教学单元考核都要进行。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可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明确学习目标,增长学生信心。评价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开卷、半开卷、闭卷)、实验报告、调查问卷、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

同样有些专业可以以企业中的一些项目模块进行岗位技能的评价。

2.3 职业素质评价

职业素质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环节。因为中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和认知水平,更应该培养学生从事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要求就是对人的适应力的特殊要求,也就是对其素质优势的特殊要求。如果缺乏素质优势作基础,即使职业岗位给人提供的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

职业素质评价最好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的内容可以以下面的模型进行。

老师的评价可以从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比如技能考核标准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变化;对进入实习工厂后规章制度的遵守,比如机械加工中是否带手套,是否长发漏出,是否做好其它的防护;实习中有无团体协作精神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实习结束后观察学生物品是否齐全、排放是否合要求。

3 做在评价后的工作

评价系统只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又与学校其它方面的改革密切相关,并非一个孤立的环节。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适应市场的,市场也是职业学校生存的基础。这也是职业学校与普高最大的区别,如果没有市场了,那么培养的学生有什么用呢?

因此学校的评价只是一个小范围的评价,培养出的学生只有推入工作中,用人单位的评价才是我们最终的评价。以企业合作为平台,分析岗位,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考核,以企业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真实生产任务确立教学项目,以此为基础调整学校评价系统和专业结构。

参考文献:

[1]卜训琴.专业课“三位一体”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Z].

[2]王永.“教室车间一体化”职教课堂大变化[Z].

专业课程范文2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实施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也强调教师要实现专业化发展,要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落实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最起码要关注几个能力,即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开展行动研究的能力、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等。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本研究选取江苏省X市一所高专中的五年制专科学生102名、三年制专科学生108名、教育课程教师30人,并随机抽取X市八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206人、园长31人作为调查对象。为了了解幼师生、教育课程教师、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等人群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度、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建议等情况,笔者参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设计的教师教育课程调查问卷,[1]设计了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调查问卷。共发放55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7份,被调查者的信息详见表1和表2。

(二)实物分析选取江苏省X市一所高专中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专科和三年制专科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其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三、结果及分析

(一)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满意程度与价值认识1.满意程度。从总体上来看,被调查者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偏低,见图1。其中,满意只占到9.3%,基本满意占29.8%。不同人员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度差异也比较大,见图2。教育课程教师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最低,占26.67%,三年制专科生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满意程度最高,占42.94%。2.价值认识。总的来说,被调查者认为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有价值,见图3。其中,认为有价值占到57.92%,比较有价值的占到30.15%。不同人员对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认识不一样,其中幼儿园教师认为对自己专业素养有价值的比率最高,占70.87%,其余都在40%以上。园长、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和三年制专科生无一人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对自己专业素养的形成没价值。从毕业年限看,毕业1~3年的教师认为有价值的比例最高,占65%,其次是毕业3~10年的教师,占59.68%,幼师生、毕业1年以内的和毕业11~20年的差别不大,分别占40.48%、46.67%、42.5%,所占比例最低的是毕业20年以上的教师,只有16.67%的人认为有价值。

(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1.课程方案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教育课程仍然以“学科”命名,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之间缺乏统整和灵活性,没有按照专业发展的逻辑设置课程,相关课程平行发展,线性而不是模块式,成割裂状况,没有做到课程之间的内部互相渗透、融合。第二,教育实践课程比重太低。具体表现为实践时间严重不足;见习、实习安排不合理,过于集中,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衔接;实践课程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理实不能一体化。2.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同人员对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最突出的三大问题看法略有不同,但总体来看,“实践性课程薄弱”和“教与学方式单一”均被认为是教师教育课程最突出的三大问题中共同的问题。

(三)教师教育课程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影响不同人员回答教师教育课程对专业素养方面的影响的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具有正确的教师观”是他们回答教师教育课程对专业素养方面的影响的共同方面。

(四)当前幼师生在专业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被调查者普遍反映幼师生在“具有反思性实践的体验”“亲历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具有支持幼儿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和“具有正确的教育观”等方面的专业素养缺乏,表现较差。

(五)对教师教育课程的期待1.教师教育课程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被调查者一致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应该优先解决好目前的课程中存在的“知识陈旧与实际脱离”“没有关注专业信念和责任”“教与学的方式过于单一”和“实践性课程薄弱”等方面的问题。2.教师教育课程应该优先关注的专业素养。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教育课程必须优先关注使幼师生“具有反思性实践的体验”“亲历幼儿园教育的实践”“具有支持幼儿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和“具有正确的教育观”等方面的专业素养的形成。3.最想学的课程内容。笔者提供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部分)课程设置所列的其中27个建议模块,让被调查者从中选出10门最想学的课程。按照选择从高到低的比率,统计结果表明:“幼儿游戏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师幼互动方法与实践”“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儿童发展”“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幼儿认知与学习”和“幼儿园班级管理”等10门课程是被调查者最想学的。从所选择的课程中可以看出,优先被选择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专业文化课程。一方面,说明幼儿园教师急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需要尽快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四、结论与建议

(一)以专业发展为立足点,进一步完善课程结构目前,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总体结构过于简单,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是以“三学五领域教法”为主要课程,知识陈旧,脱离实际,选修课程内容随意,没有对必修课程起到有益的补充和支撑作用。幼师生缺乏选择,文化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课时数、学分比例不尽合理。因此,当下应尽快完善课程结构,形成统整、灵活的课程体系。第一,课程内容要进一步明确,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培养依据,选择以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和提升教师的实际能力为中心,突破学科壁垒和系统性要求,选择经典的、联系教育教学实践的、得到实证研究支持的、偏向应用而非研究的知识内容。[2]“幼儿游戏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师幼互动方法与实践”“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等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在高专教师教育课程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这些课程自身的建设也是很不完善的。第二,课程内容应体现顺序性和连续性,因为幼师生专业知识的获得、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发展的过程,因此,如果课程内容的安排无序、不连贯,最终会造成幼师生专业素养的养成南辕北辙。比如,角色的认同是个人承担角色的前提性条件,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某一角色,那么他是不能很好地承担这一角色的,教师角色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3]因此,高专教师教育课程应将幼师生的职业认同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高专新入校的幼师生,往往忽视教师角色认同课程,学生在“云里雾里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专业知识学习的海洋里”。由于没有教师角色的认同作基础,一方面,幼师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也缺乏动力。临近毕业,有学生表示仍然不喜欢学前教育专业,这与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无序、不连贯不无关系。此外,课程内容应体现衔接性和平衡性,即课程与课程之间内容应相互衔接,对幼师生专业素养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做到全覆盖、不重复、不偏废、不割裂。比如,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处理好“五领域教法”和“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综合的、整体的,不是分学科的。所以,幼师生必须要学会整体设计和设置幼儿园活动。因此,两者在幼师生专业素养的形成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废。

专业课程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专业课课程体系;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1.44-4

1 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物联网”[1]的概念于1999年提出,本意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扫描器等传感技术,依据通信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处理,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2]的精神,为了加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大力培养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些专业均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开办“物联网工程”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 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架构

物联网与传统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联网扩大了传统网络的通信范围,即物联网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

2.1 感知层

感知层,也常称为感知控制层,解决了从物理世界到人类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3],包括各种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等数据。感知层位于三层架构体系中的底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是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作为物联网的最基础一层,感知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感知控制层包括数据采集、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数据采集是通过相关传感器对物理对象的感知和数据收集,其中涉及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多媒体信息采集、实时定位和二维码等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处理,并通过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短距离传感网接入广域网。

2.2 网络层

物联网网络层将来自感知层的各类信息通过基础网络传输给上层,并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能力。其中,基础网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网、广电网、卫星网、行业专网、互联网及形成的融合网等。

2.3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系统结合,将信息转化为内容,实现物物互联的应用解决方案。概括起来,物联网就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服务的综合体[4]。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加进了感知层,降低互联门槛,实现非智能、弱智能设备能够接入互联[5]。

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支持下,应用层还对网络获取的大量不确定信息进行清洗、融合、重组等处理,整合为相对准确的结论,并为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3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3.1 专业定位

本专业依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优势学科,面向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需要,突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交叉与融合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物联网工程专业技术的扎实理论基础,面向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技术,各种信息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工程意识,能够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相关应用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

3.2 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具有雄厚的基础,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信息采集和检索、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通信,传感器网络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及管理与教学,并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起领军作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3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由于整个行业在我国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联网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少,学生有可能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应当加强专业认知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来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是学生们对于专业有一个全方面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物联网工程课程体系的原则是覆盖必要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

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发展,物联网专业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重点加强与“物”相关的传感器、RDIF等技术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背景知识体系,力求学生考研和后期发展有明确的学科目标。

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交叉学科的特点,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将相关主干学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在总学分180学分的情况下,将课程分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和自主实践。

3.3.1 基础教育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对于整个专业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数学和物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物联网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专业,国内起步较晚,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因此,需要良好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专业英语教学。同时,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政策法规的学习,避免学生学习技术知识之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3.2 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包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各自的实践环节,共114学分。专业基础教育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全方位学习物联网以及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培养对于知识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1)专业基础课课程结构设置及分析

专业基础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与专业导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模拟与数字电路、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应用、物联网导论、图论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与系统、专业英语等课程,突出专业定位和特色,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多起点同时推进,学生在全方位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起步难度要适当,既不能难度过大而吓退学生,打消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容易而什么都学不到。将尽可能多的课程安排在实验室进行,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和结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养成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安排一定的课外上机学时,使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2)专业课课程结构设置及分析

专业课程包括Web程序设计、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汇编语言、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物联网架构与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VHDL设计实践、移动互联网技术、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无线传感网与通讯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件与编程技术等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自身发展进行选择学习。

专业课程的考核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提高实践和实训在考核中所占比重,严格实训内容的考试。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增加项目实训,适当引入企业项目,在学习中就能体验到未来工作中的实际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拥有较高的起点。

(3)专业主干课课程

具体包括:物联网技术导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4)专业选修课课程

无线传感网与自组织网络、天线原理、物联网信息安全、物流管理概论、RFID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智能交通概论、GPS技术、环境工程概论、电子商务等。

3.4.3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专题训练Ⅰ、程序设计专题训练Ⅱ、硬件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系统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物联网综合实践、多媒体技术、Linux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软件工程与实践、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其中部分科目为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

3.4.4 素质拓展与自主实践

素质拓展与自主实践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非本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10学分。

4 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是一个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它不是以理论为主导,重点在于工程应用,这就决定了该课程体系所特有的发展变化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时刻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依据,把当前物联网新技术及行业应用的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学校自身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多做贡献,争取使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ITU Internet report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DB/OL].

[2]教高厅函[2010]13号[Z].

[3]屈伟平.物联网掀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1):23-25.

[4]马忠梅,孙娟.李奇.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探讨[J].单片机与嵌八式系统应用,2011(11):46-47.

[5]范曲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9(06):13-14.

[6]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专业课程范文4

学校课程开发缺少针对性对于当前各类专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教育研究者早已经提出,但是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的教师来说,普遍缺乏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主动性。这是国家对学校、学校对教师还都没有形成一种激励课程开发以及进行新课程评价的有效机制的一种体现,造成了学校及教师缺少对课程开发的意识和积极性。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专业教师根本没有想过要重新开发自己所教课程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只知道领导提供过教学改革的信息,但具体如何去开发,通过什么样的程序来开发,基本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多数老师还是按部就班的依照学院安排的教材照本宣科。而且有些教学领导认为,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不但有技术上的难度,还有教学条件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制约。基于这些困难大多数教师只想平稳的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或者在此基础上增减一些课程,或是借鉴、移植一些其他院校的课程模式,从而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校企合作停留于表面,产学研结合特色不明显众所周知,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的本质。经过笔者走访多所院校的园林类专业,发现目前在人才培养计划编写和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都缺少相关企业的参与,缺少校企共同研发讨论的环节。大多数的课程只是依据老师与相关企业的个人关系直接简单的询问,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而没有通过系统性的工作,拟定一个调研方案来深入的调查、研讨和分析。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被忽视,课程体系职业特色缺少,课程体系设置工作的整体性不够完整,理论与实践相背离,产学研结合特色不明显,因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高,导致出现一方面大量园林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园林相关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的怪异现象。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少明显的职业特色笔者于2010年5月对哈尔滨市园林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81份。调查结果表现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不是很明确,对自己的专业方向工作内容认识的清晰度不到70%,对自己所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可设课程有总体认识的不到40%,对在大学期间应该掌握哪些专业能力的只有20.6%,大部分学生笼统的认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就是下工地或是做设计。之所以学生有这样的自我认识偏差,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入学初教育不及时,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拟定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含糊其辞,直接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使自己的特色明显缺少。因为本科院校的课程多是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它关注的是知识系统和知识的构成要素,缺少到企业进行调研的步骤,缺少对学生所面向岗位群的分析,缺少面向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也就是与实践的联系不紧密。因此无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感受未来的工作环境,仅仅是在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基本上都秉承宁多不缺的态度,似乎只要多开一门课程学生就多了一个技能,就可以多增加一个学生的就业岗位。其实看似“天衣无缝”的课程体系,却导致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产生交集,使学生重复学习。并且课程内容过于杂乱,宽而不深,学生们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根本没有职业特色可言。

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模式建设的具体内容

1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原则

1.1针对性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园林教研室在课程体系设置之前首先进行社会调研并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以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针对园林企业岗位职业的标准设置课程体系。

1.2多变性原则在课程建设中还要考虑社会职业岗位及其内在要求的多变性,进而适应学生未来转岗等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此,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就社会职业岗位的多变性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

1.3实用性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要想达到“实用性”,就需要按照园林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来进行确定。

1.4开放性原则所谓的课程体系“开放性”,是指邀请专业所对应岗位的一线专家参与课程的设置。同时课程设置需要多样化、非重复化,并且提倡加强实用性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做到“产学研结合”。对学生来说教学课程应该与实践过程、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体的。

2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课程目标的制定,以前宽泛的培养目标导致课程目标也很宽泛。通过园林行业调研和分析,目前园林企业对于园林专业学生的需求主要定位于中层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员等岗位。故鉴于此,我们对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定位应该和企业需求一致,并应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进行定位。所以,改革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园林基本理论知识和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等职业能力,面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工程招投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岗位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人才。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开发

所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吸收了模块课程的灵活性、项目课程一体化的特长,并力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从经验层面向策略层面能力的发展,即关注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重视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教育的本质属性问题就是关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概念,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以园林社会工作岗位技术为导向,依托校内园林工程施工实训公司、学校园林设计综合实训中心(室)、校外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建立“学做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或者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

3.1以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园林类专业创新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要以工作任务为基础,既要保持教学中体现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即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还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分析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2010年培养方案中以工作任务作为基础的创新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和企业调研成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及知识领域的分类整理,通过与行业加强合作,分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借鉴企业的职业培训标准与培训体系,结合职业能力认知规律,形成4个专业学习领域,构成了园林专业教学框架结构[3]。4个专业学习领域分别为: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园林工程投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3.2结合园林专业特点,建立随机的教学场景园林类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本学校的特色,关键要强调能力本位;要做到企业与学校合作,两者之间应该是互补的,理论与实践相整合不能分家。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可能是最可行的一条路、一个手段、一个结构。所以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每门课程都应该有自己的教学场景。这里的“场”更为关键,“场”的要求是:场要有方向,场要有大小,场要具有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所以课程设置时把学习置于“场”中考虑,使课程更具有内涵。由于园林工程具有季节性,一般在黑龙江地区园林工程在每年的4月末至7月施工,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把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课程安排在这几月份的学期,以便为课程实施提供一个教学场景,教师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去“教、学、做”一体化,这里的教学场景也很随机,这次课可能在这个公园,下次课也可能在那个居住区。原先那种先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再放学生自己到实习单位实习的教学模式已显得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园林类专业实践课程必须结合园林专业特点,建立随机式的实践教学机制:即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产学研结合,提出灵活、实用、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随时随机开展学生的产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和与实际职业岗位“零距离”的对接,以人才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加强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课程设置中体现了学生一入学时就开始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感性认识和职业思维,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不间断地在实践中学习。以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分类为:公共基础课、技能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岗位综合实训课。把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部分界限十分清晰。通过改革后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分类改为:基本素质课程、平台课程、学习领域课程、综合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素质拓展课程。前期搭建平台,在第一学年完成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后期根据园林工程施工项目情况设置课程,在第二、三学年用职业岗位技能课程充分保证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以行业素质拓展课程、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结束语

专业课程范文5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而其法学专业一直因就业难而广受诟病。现实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获得资金支持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就业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基于学生就业取向,以分类教学为指导,重新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分类教学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法学专业课程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困难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情形的日渐严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明显,人们开始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进行重新审视,寻求解决之道。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确立育人为本、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法学专业成为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法律专业人才。但近几年出现了法学毕业生就业难、不适应法律实践需求的情况,从而使大学法学教育广受批评,法学专业也因此不再热门,废除法学本科教育的呼声也时有传闻。所以,人们开始对大学法学教育重新审视,寻根溯源,以期改变大学法学教育的困境。在这种情形下,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法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难、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情况,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提高法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

二、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现实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不论是硬件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还是在软实力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与部属院校法学专业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硬件设施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类教学设施相对落后,从硬件的办学条件,图书资料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软实力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职称水平还有学术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为了解决教育成本问题,在本校教师身上加着过重的教学任务,这不仅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也限制了教师发展自身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3.对外交流方面。由于经费紧张,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外聘教授以及与法官交流等方面都很有限,这又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有限,加上获得资金渠道的单一性,既不属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学校、专业,也不属于地方政策的倾斜重点,获得的社会资金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资金的缺乏是限制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资金投入倾向方面。投入性政策倾向是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经费短缺的重要原因,国家的教育投入倾向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并不属于重点的投入方向。2.社会资金吸纳方面。资金吸纳的不足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经费短缺的又一因素,相对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广泛的校友资源,丰富的盈利渠道,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对于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很有限。3.法学专业自身特点。法学学生培养费用的昂贵使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凸显,真正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教室等普通设施,还需要模拟法庭,经常性的对法律实践的接触和了解,名师讲座等这类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于资金的要求非常高,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根本无力承担,所以使得学生素质大打折扣。

(三)地方院校的引进师资策略失衡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都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资源。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大多由原来的专科升格而来,原有的教师学术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学校资金匮乏,无力引进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因而学校无法及时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教学和学术需要。2.院校方面。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都是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创建的,其自身并不具备开办法学专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在跟风开办之后,自身实力较弱,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来达到合适的办学条件。3.人才结构上。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结构有问题,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院在选聘教师的时候过分重视学历,而忽视了那些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法律操作技能的教师,在二者竞争的时候宁愿选择高学历低水平的教师,从而导致人才结构长期失衡。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法学教育的合理结构应当分为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理论培养、专业素质实践环节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三大部分,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1.设置理念上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往往仅仅针对国家教育部所要求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而忽视了对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和其他辅助课程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观念的偏狭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实践能力,并且由于实践的缺乏导致了对理论掌握的呆板。2.课程内容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往往只进行书本内容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无法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因而导致教学内容空洞,起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3.课程结构失衡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以司法考试、未来应用等为评价标准,因而比较倾注于民法、刑法、经济法等这些应用较广的学科,而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等这些应用较少的学科往往被忽视。

(五)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和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社会整体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依然相当严峻,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1.期望就业单位与实际就业单位的差距。法学专业的学生期待的就业单位当然是公检法等部门或者律师事务所,可是现实当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却没有机会进入期望的单位,很多毕业生都供职在商业机构或者其他对口程度较差的行业。2.期望就业地区与实际就业地区的差距。毕业生大多期望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就业,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竞争力,往往无法如愿。3.满意程度较差。由于上述的就业地区、就业方向等问题,所以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往往比较低,而发展空间的有限,更进一步导致了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的消极。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缺乏强有力的投入,在当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而从学校实际出发,形成特色,以学生就业取向为基础的分类教学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基于分类教学模式的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就业取向进行分类教学,以培养研究型、实践型、综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升学生的竞争力。采用学分制,以四年制为基础,重新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具体可分为基础教学阶段和分类教学阶段:

(一)基础教学阶段前两学年为基础教学阶段,课程设置以公共必修课和法学核心课为主。1.对法学16门核心课程进行优化、重新合理分配学分、学时;增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2.根据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课程教学的需要安排必要的“认知实习”,主要是了解公检法司、公证、仲裁等机关、机构的职能、设置和工作流程等。3.增设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文理类选修课程,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基础。4.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取向进行培养类型选择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分类教学阶段后两年为分类教学阶段,根据不同培养类型分别设置课程:1.对研究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偏向专业研究方向,应当考虑课程的深度、广度,选择设置与考研相关的课程,增加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如多开设专题性的课程;增开一年大学英语课程;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2.对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偏向国家司法考试,多设置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增加模拟法庭教学、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实践课程。如建立多层次的法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从“认知性体验”,如认知实习;到“跟班式训练”,如模拟法律服务等;再到“就业式顶岗”,如社会法律咨询、专业实习等;强化专业实习,增加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管理,每位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均要提交实习报告①,实习报告规范后可作为毕业论文提交。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对综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根据其所选择的具体方向(如行政管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经济管理方向等)分别设置课程。如按照双专业主辅修制来综合设置课程;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设置“专业结合”的特色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培养跨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建立关于课程选修的合理流动机制,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晓玲.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赵爽,郭敏.高校法律人才分类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林云飞.分类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以许昌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4(4).

[4]夏鲁惠.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10-20(10).

[5]苑立志.大学法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改革思路[J].襄樊学院学报,2007(12).

专业课程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作用;策略

1信息化相关含义解析

信息化主要指的是以当代网络通信以及数据库技术为核心基础,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各个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的人群工作、学习、生活、辅助决策等与当代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信息化使得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尤其对于人类思维的改变,可以说,信息化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

2信息化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在我们周围所看到事物,其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作用也得到体现,就以其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所产生的作用为例。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过程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还能够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也更为丰富,不仅可以让新媒体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合理应用,而且还使得教学过程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化是时展的表现,是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有利保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要想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保质保量的人才,就必须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开阔学生视野,让他们能够借助于教学资源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为了更详细地清楚地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3.1对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是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基础,可以说,整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是围绕所设定的课程体系进行的,所以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的发展为设定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展调研工作,借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案例,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保证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的有效性。推进专业核心课课程改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旅行社虚拟运营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营销运营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3.2对教学内容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而很多的知识都已经过时,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掌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熟悉我国有关旅游行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且熟悉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等等。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最新的教材,并且及时地调整课件里的内容,将旅游管理行业最新的研究成果添加到课件当中,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需要,完成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需要。

3.3对教学方式改革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而实践课程教学课时则很少,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时很容易慌乱。对于旅游管理行业来说,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态,保证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以后临危不乱,从容地处理问题。而这就对当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授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锻炼他们的心态。所以,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找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尽可能地让学生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4改变教学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授课教师并没有把旅游管理专业当成是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来看待,所以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更倾向于“纸上谈兵”,并没有多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得到“生存”。与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相比,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更为重要,这就需要相关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能够相互之间传递信息、交流心得,这也为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

4结语

上一篇席慕容散文集

下一篇唐诗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