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的价值范例6篇

体育运动的价值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三人制篮球;体育教学;中学体育;价值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普及的大众体育运动,它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及其培养学生坚强心理品质。篮球运动通常组织五人制比赛形式,基本技能包括运球、投篮、跑动、传球和跳跃,具有较大的娱乐性和游戏性,可以吸引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国家倡导及篮球运动对场地要求较低,所以基本上学校都建有标准的篮球场地。完善的场地器材设施为中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了相对有利的硬件条件保障。由于三人制篮球比赛可以在较为简单的场地上进行,并且比赛时间安排较短、对比赛场地的要求降低以及整场比赛身体对抗强度和运动量没有常规五人制大,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阶段相匹配,可以提升其身体素质,进而对培养中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三人制篮球项目有其自身难以忽视的优越性,可以提高中学体育课程质量,培养学生其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心理素质,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1]。

一、三人制篮球促进中学生健康的价值

(一)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功能

根据国家体质监测报告中的中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情况分析,中学生阶段的身体形态及生理机能的发展极为重要。现如今的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导致每天学习时间延长和长时间保持极高专注度。因此整个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发育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虽然三人制篮球的规则要求是在传统篮球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比赛所用场地和其战术战略技术安排上。技术动作和传统篮球运动一脉相承,并且三人制篮球同样属于身体对抗项目,其基本运动技能需要调动人体绝大部分肌肉群参与完成运动,对于提高运动者的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十分有效。三人制篮球运动比赛的进攻和防守的转换节奏比传统五人制要更加快,这就导致运动过程中跑动。有助于中学生机体提高代谢水平,从而增加心脏中血液的搏出量,进而提高机体内外交换节奏、肺活量以及心肺耐力。对增加肌肉生理横截面积,增强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提升身体负荷承受能力有积极效果。而且三人制篮球运动参与双方多采用直接对抗方式,运动中身体频繁接触,能够提高人体对周围环境敏感性,提高大脑神经对各肢体反馈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强机体灵活性以及协调机体各器官反应的能力。经常参加三人制篮球赛,对于中学生动作的协调性,空间的感受能力,运动中身体的变向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具有积极增强效果,具有很高的强身健体价值[2]。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这项运动,可以较好地锻炼学生体格的功效。

(二)促进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功能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进而造成心理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参与篮球运动排解压力及产生运动的愉。第一,学生参与在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学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同对手竞争,达到在对抗中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不愉快情绪的目的;第二,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注意力从学习中转移到比赛中去,时刻注意赛场上其余运动员的跑动和球的走向,通过分析判断,扬长避短,创造优势,然后自己做出相应的变化。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放下学习上的不快,获得运动快乐,彻底地放松自己;第三,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锻炼中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因为篮球赛场中胜负不定时刻变化,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发挥自身实力。三人制篮球运动对于实现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塑造中学生其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中学生社会发展的功能

三人制篮球赛追求的是队员之间的团结互助、协调合作。因此,中学生在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扩大参与者的交往范围,建立队员之间的良好友谊,另一方面便于队员之间相互了解,培养默契配合的氛围。三人制篮球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赛场就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情感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美的享受[3]。此外,从三人制篮球运动来说,它是三对三的小团体运动。并且比赛只需要三个人上场,但是比赛场上的三人必须要以良好的心态和扎实的技术,认准同一个胜利的目标,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赛。在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训练中,组织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可以锻炼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优良的个性以及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这对健全中学生的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比赛开展要求的降低

现阶段制约校园体育项目开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场地、开展经费和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三人制篮球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和传统篮球一样,完全可以利用校园现有的篮球场地,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的使用。而且三人制篮球的规则简单,对于篮球运动有薄弱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参与,便于三人制篮球的组织和开展。作为一名中学生,没有扎实的篮球技术基础,不了解篮球的战术策略,就会导致参与比赛的失败。这极有可能打击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放弃运动的机会。而三人制篮球运动并不看重其体育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偏向于趣味性,意在培养中学生的健康身体素质。因此,不用担心学习的难易程度和运动本身的高技巧性,大家即使以前没有学过篮球,没有打过篮球比赛,也会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游刃有余。

(二)三人制篮球本身的趣味性

三人制篮球是在传统篮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既保留了篮球比赛的基本特征,又在其内涵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运动项目的价值观念上同传统篮球有着不同的体现。其与传统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的不同在于,三人制篮球更强调的是参与人员的运动参与感和心理的满足感。三人制篮球往往着眼于运动的过程以及参与者在简单配合下个人能力的体现,所以追求强调学生个性,寻求自我在运动中的表现,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吸引别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三人制篮球不再突出强调传统篮球的竞技性要求,更加强调突出体育运动的游戏性,符合体育在快乐中培养学生的教学宗旨,适宜在校园开展。

(三)三人制篮球比赛的适宜性

首先三人制篮球所使用的场地为传统篮球项目场地的一半,打一场比赛的整体时间在10分钟左右。比赛场地的缩小和比赛时间的减少,意味着三人制篮球的运动量相比于传统篮球来说得到了下降,并且节省了中学生的体力,控制运动负荷在青少年中学生年龄阶段能够接受。在技巧战术方面简化了比赛攻守转换的方式,比赛节奏相比于五人制篮球来说得到了加快,适合在中学校园内开展。在三人制篮球比赛过程中,每个人的角色都能得到重视,注重相互之间的配合,使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比赛参与获得感,减少因为自身技术水平差异而得不到机会的失落感。并且三人制篮球的适宜性可以使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得到极大地锻炼,又因为其与中学生发育阶段相符合的运动量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另外,三人制篮球赛与传统篮球相比其全队攻守战术更加简单,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获得较大的成功感,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效果实现和学校体育文化的构建[4]。

三、三人制篮球教学开展的错误认识

大部分人都错误地认为三人制篮球运动就是半场篮球,它相比于传统篮球来说只是参与人数上的区别而已,这种认识就是管中窥豹,并没有从总体来评析。首先三人制篮球参与人数的变化,赛场上双方队员虽然是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但是各自的活动空间更大,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得到增加。然而在中学校园的篮球实际教学中会陷入尴尬境地,比如因为学生篮球技术的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组织起学生全场五对五篮球的教学训练。又因为对于三人制篮球认识的偏差,不能发挥三人制篮球教学特点,针对学生年龄阶段安排具有建设性的三人制篮球教学,从而导致体育教学不能让人满意。这样的教学往往使同学们在体育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锻炼。

四、如何更好地在中学校园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

(一)理解三人制篮球教学目的

在中学校园内进行的三人制篮球教学,其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向上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其运动的游戏性、降低竞技性,以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自我认知结构[5]。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来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在比赛规则的合理范围内展开对抗,从比赛中找到乐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保证基本平衡

在校园里开展三人制篮球教学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运动过程中,在运动中既有参与感也获得心理上的成功。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总会有差异,比如说男生和女生的差异、身体素质优秀和普通的差异、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比赛分组时保证每组实力相当,比如一个水平高的和两个水平相对差一点的分在一起。并且在比赛开始之前,临时制定一些额外的规则来约束学生,尽量使比赛达到平衡,使每个同学参与运动当中更具有幸福感和成功的获得感。例如采取“让分”的方式限制优势方,这样就可以保留教学原本目的,又可以让比赛双方都有参与感。

(三)针对学生身心特点,激励学生超越自我

三人制篮球进攻和防守的面积变大,所以可以增加对学生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比赛中,增加在赛场上的跑动,加强和队友的交流合作,建立阳光积极的身心状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在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进行升华。学生的身心发展根据其身体发育水平具有其阶段性,需要使学生在不同的身心发展阶段进一步理解体育运动的深层次意义,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完善健全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6]。

(四)改善课堂教学方式

在三人制篮球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不同的训练和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之间和谐统一[7-8]。比如对于身体机能较差的学生,阶段性增加训练量,使学生逐渐适应。同时讲解理论和采取游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引导其在游戏中体会篮球运动的乐趣,改变以往对体育运动误解。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设置一些具有特殊规则的篮球比赛,增强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激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持三人制篮球教学的良好课堂氛围,从而实现三人制篮球教学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增强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性格、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效果。而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趣味性、适宜性,可以使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更加积极主动,同时三人制篮球在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学校教师应该从三人制篮球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开展比赛的适应性着手,规避对三人制篮球教学及比赛开展的固有错误认识。首先应理解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教学目的,其次改善三人制篮球课堂教学方式、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因地制宜开展三人制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使学生通过参与三人制篮球运动和比赛,得到身心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轩,纪沙.三人制篮球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山西青年,2021(5):121-122.

[2]马骞.“三人篮球”技战术特点及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6):52-54.

[3]赵宪法.三人制篮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5):9-10,13.

[4]李云镔,张军,杨世强,李志清.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9):213,215.

[5]李肖雄.三人制篮球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101,103.

[6]孙志亚.中学体育教育中三人制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探究[J].才智,2017(6):81.

[7]薛来何.浅析中学开展三人制篮球运动的意义[J].艺术科技,2014,27(5):379.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2

1.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单纯的体育锻炼是一件非常乏味的身体活动,在久而久之的练习中,容易使学生对此项活动产生心理上的厌倦。而竞技运动由游戏演化而来,由于其本身“竞技机制”的存在和其“乐趣”的本质,而吸引着众多群体的积极参与。从游戏的角度来讲,竞技运动是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经常充满着游戏的本质———“乐趣”,这种“乐趣”本质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了心理基础。当竞技运动手段运用于体育锻炼时,即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竞技运动的这种“乐趣”本质便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一种基于兴趣的娱乐性情景。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对此领悟颇深:虽然对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化教学,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有一种“为学而学”的心理,体育锻炼效果一般;而对于实验班的学生采取的是游戏型教学和竞赛型教学相结合的上课方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由于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娱乐性的情景,学生不再是“为学而学”,而是由一种发自内心的动机或者是“自己想试试”的心理去接触排球这一运动。自然而然地,后者由于在娱乐性情景中学生积极性的存在,学习过程中接受速度不但快,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锻炼身体。由此可见,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这种娱乐性情景来改革现代体育教学值得我们研究。

1.2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竞争弱化的心态传统教育偏重于理性教育,曾经“弱化”过我们民族的竞争性。而竞技运动通过突破极限负荷的、艰苦的训练去竞争、拼搏、取胜,可以继承和强化个体争强好胜的本性,强化个体那种竞争性极强的心理和行为。体育教学中,竞技运动对于合理保存和提高学生的竞争的非理性素质,纠正学生竞争“弱化”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由于学生好胜心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为展示自身的体能与技巧,往往更趋向于那些竞争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更多的存在于竞技运动项目之中。当竞技运动项目中的这些因素深入到体育锻炼中时,也就是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便可以满足学生体育参与的这一需求。需求是学生从事某项活动的内部动因,体育参与需求是激励学生进行体育参与的原始动力。体育参与需求有助于积极体育态度的形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如果运用了竞技手段中的加工、改造过的竞技因素,则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参与。例如,为了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速度,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单纯的200×4跑,第二种方案是将学生分为两组,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比赛。实验结果表明,后者由于竞争性因素的存在,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的体育参与。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竞技手段竞争性因素的过程中,要控制运动的好量与强度,以便更好地达到体育强身健体的目的。

1.3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由于竞争的存在,才使得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竞争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的不正当竞争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纠脚石。竞技运动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下的身体运动,倡导的是奥林匹克的公平性宗旨。公平竞争,实质是奥林匹克运动对社会产生积极教育影响的精髓,运动员只有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才能对社会产生教育作用。竞技运动是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在统一规则限制下的竞争,因此比世界上的其他竞争更为公平、合理,这种公平和合理被世界人民所公认,也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竞技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批判世俗的不正当竞争手段。通过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公平性竞争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机会上的均等———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在竞争中取胜,通过不正当竞争而获取的胜利是暂时的。由此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运用对于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4能够有效宣泄学生紧张情感的压抑竞技运动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紧张和不安,能宣泄压抑的情感,这是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指出来的。这个特点是竞技运动在心理方面具有一定效果的特点,是竞技运动被用来活跃日常生活和治疗精神疾患而发挥作用的特点。当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时,学生平时紧张学习的压力,生活的烦躁,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缓解和宣泄,使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平衡。教学实践结合调查证实:实验班的学生生活作息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于学业、事业有压力,更有动力。对于学业、就业的竞争,他们不是烦躁、不是垂头丧气,而是信心十足。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在解除学生紧张的心情,宣泄压抑的情感,调节生活作息的节奏方面亦有积极的作用。

1.5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努力。由于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中含有竞技手段的因素,竞技手段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的意义就是挑战极限,所以,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使得体育参与者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要克服很多的挫折和心理障碍,并为达到某一目标而付出意志努力。例如,在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单纯的200米×4跑,第二种方案是200米×2跑,在200米途中设立3—5个障碍物。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种方案要好于第一种,第二种方案中,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当跑完后学生脸上经常流露的是一种克服挫折与障碍后的成就感。第二种方案中,学生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意志努力。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这一过程当中,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因为体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挑战极限,而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1.6能够有效开发学生应付万变的智力体育运动智力通常是指学生把握时机的能力,即根据瞬息万变的环境迅速调整策略并及时采取应变措施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完美体现往往是在竞技运动集体项目之中,而当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运用于集体体育项目经常化时,久而久之便培养了学生的这种体育智力。实验表明,竞技运动手段化经常化的集体中的学生在球类体育项目健身过程当中,对复杂场面问题(例如:看到了什么?有几个人?各自移动的方向?球的位置,可能的落点范围?谁传的球,下一个传给谁?预测防守方、进攻方,紧接着采取何中战术等等)的判断、回答明显好于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不经常化的集体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判断能力、反应能力会有极大的改善和提高。由此可见,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对于体育智力开发有积极的作用。

2结论与建议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3

课外体育运动理性精神价值取向的选择大约出现在新文化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理性精神的勃兴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救国与富强之路层层累进的结果。众所周知,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步走向沉沦,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面对这“数千年之未有大变局”,国人先是把中国的失败归咎于器物层面的落后,继而又认为是政治制度的僵化,并先后发起了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替代中国旧有手工技术的洋务运动以及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改造中国旧有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然而,橘逾淮为积,在西方获得成功的器物与制度改革,却在中华大地难收成效。国人反思的过程也由器物和制度层面转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于是代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精神的新文化运动也适时回响在中华大地上。新文化之所以称为“新”是针对中国千百年来的“旧”文化而言,故新文化运动一开始就猛烈底冲击了以儒家为基底的中国传统文化,诚如陈独秀所言:“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种对封建仁礼禁忌以及生活习俗的批判,对科学与人性赞扬的认识,龚鹏程所谓之曰理性精神,他说:“理性精神表现在学术立场上,是反形上学、反宋明理学;表现在学术见解上,则是贬抑儒家之方士化,推崇不信天命与鬼神;在政治上,理性精神反对君权神授,反对社会迷信,主张打破一切政治与社会的偶像崇拜及神话”。归纳起来,理性精神反对传统,破除迷信和愚昧,是一种追求个性解放和人的独立发展的思想文化。    

基于理性精神反传统的影响,作为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课外体育运动,其首要任务就是反对传统“重心轻身”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身心协同发展。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调上,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将重心放在悟性和心性培养方面,身体则想对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甚至出现男子以文弱为风雅,女子以小脚为秀美的谬误身体观,所以,当课外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从生存的实用理性转向祛魅的理性精神时,首先就是对身体的解放。丁谦益说:“夫我国士子既无家庭体育之陶冶,长更诵读殷勤,只醉心于文章诗赋,对于体格之发育,任其自然生灭。书中自有黄金屋,修短有数,人力何能挽回,秉此迂腐见解,百一不讲卫生,百不一求保养……于是不得不提倡课外运动,以求生徒身体之普及发达也”。将螺继在心性中的身体解绑出来意义非凡,意味着国人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步觉醒,个体自我价值观正在逐渐加强,亦表明该时期的救国之路是以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为先决条件,将自己先培养成一个“完完整整”的人,进而来达到国家解放的目的,这也与优先培养国家生存能力以达到个人能力发展的实用理性价值取向相异,映射出不同的救国理念。在理性精神价值取向影响下,各学校课外体育运动的内容选择也适时地摈弃了实用理性时期以军事和武术为主的单一实用性的内容,转而以多样性为主,内容包含球类、田径、游戏等运动项目,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以达到学生兴趣、习惯的养成以及个性解放的目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附属小学的课外体育运动:“以活泼儿童的身体和发现儿童的个性为主,学生自己选择课外活动的内容,学校器材不足的,由学生自己配给,该校以踢毽子、跳绳、造房、游戏、打球等为主”。浙江省立高级中学“课外体育运动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运动项目分为小足球、篮球、网球、器械等,男女分组,学生可自由选择项目,周一至周五下午每日锻炼50 min" 。清华大学“课外体育在于养成良好的品性与习惯,运动项目有球类、射箭、游泳、田径等,学生根据季节自行选择相关运动,自己组队练习”课外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的不同,其实质是背后思想内涵的不同,该时期课外体育运动项目选择以活泼个性为主的球类和游戏为主,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寄希望课外体育运动能担负起个性解放和祛除愚昧的使命,也体现了理性精神在课外体育运动的投射。显然,对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质疑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课外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动因,这当然与理性精神的兴起有关。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体育课程; 运动技能; 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1-0085-03

Abstract: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ntradiction that the quantity and level of the motor skills the individuals master are not corresbonding to the needs of them in the future. The exterior value of the exercise skills’ formation in the sports curriculum lies in the individuals’ outward changes of activity while its profound value lies in implicit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emotional experiences. The argumentation on the guidance significance of this viewpoint is made in the research.

Key words: sports curriculum;motor skill; value

1 研究的缘起

尽管课程理论界没有将运动技能的形成排除在体育课程之外,但是在对其价值的论证多是以它们可以强身健体、增加兴趣、愉悦身心[1]、以及“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2]等实用性为依据,即以它们在被运用时所具有的功能为依据来界定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价值。

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是以一定事实为根据,然而稍做分析就会发现,将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价值建立在未来的被运用这一逻辑起点上是不充分的且有缺陷的。因为当我们从课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立场出发,将不同个体的学生与他们各自在未来的需要结合起来时就会注意到以下事实:

其一,体育课程中的内容(含运动技能,下同)与每个学生未来需要之间并非构成必然性关联。因为尽管某些课程内容也许能够为某些学生在未来之所用,但是,体育课程不能保证――实际上也没有必要保证――诸如“跳高”、“铅球”以及“篮球”等所有课程内容是学生未来的职业或生活所必需。也许有人对此有些迷惑不解――如果是这样的话,体育课程何必设置学生在未来很可能派不上用场的内容呢?实际上这是由普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普通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在该阶段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并非要求与每个学生的未来(职业或生活)具有必然关联,也就是说,这种将课程内容与每个学生在未来需要之间直接挂钩的认识与现代课程教育理论的假设不相符合。

其二,如果将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价值建立在它们被运用这一逻辑起点上,那么体育课程就必须对以下两个问题予以回答:A)未来的需要在运动技能的达成度方面对体育课程是否提出了具体要求;B)体育课程能否保证全体学生达到那样的程度。

就第一个问题来说,现代社会确实要求每个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借助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来参与终身体育,但是这并非等于说终身体育的实现在运动技能的达成度方面存在最低程度的标准,因为即便采用散步、跑步、仰卧起坐或俯卧撑等简单方式同样可以参与终身体育。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参与终身体育是一个相对私人化的或者说是属于个人生活方式的范畴,那么就更没有理由认为未来的需要在运动技能的达成度方面对体育课程提出具体要求了。

就第二个问题来说,由于每个学生的生理条件及运动经验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体育课程中所形成的运动技能水平不可能相同。比如以前滚翻为例,有些学生只能达到在垫子上以手掌支撑的姿态下勉强完成动作的水平(可能还未必能够保证滚翻的直线性),而有的学生则不仅可以用拳头为支撑完成动作,甚至可能达到在落差为30cm的条件下完成该动作的水平。再比如以篮球为例,在某一具体场面的状态下,能否知道自己应该向哪个位置跑动这一基本篮球技能的达成度方面,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大的。很显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它决定了体育课程实际上在运动技能达成度方面无法确定一个既统一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未来需要的具体尺度。

由此可知,即便体育课程在课时、场地器材以及教师水平等诸方面能够得到保障,即便体育课程的基本形态能够表现为运动技能的形成,即便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形成了运动技能,但是如果仅仅以它们在被运用时所具有的功能作为价值判定的依据,就无法对未来需要与运动技能获得的数量或水平的对应关系给予合理的解释,因为按照这样的逻辑,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未来需要的满足之间仅仅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以此作为体育课程价值的逻辑起点,势必在课程水平上动摇了体育课程存在的价值。

2 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从课程的基本性质出发,对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伴随情感体验的认识过程这一观点进行论证,从而为体育课程与未来需要之间具有确定性价值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的方法:1)以体育课程的性质在于运动文化的传承以及运动文化(含运动技能)是凝结着前人情感的认识成果为先决条件,就运动技能的形成这一外显的行为变化是体育课程的表层价值,而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体验的获得这一内隐的变化是体育课程的深层价值这一观点进行论证。2)在以上论证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展开说明。

3 考察

3.1 缺陷的分析及观点的提出

对于以运动技能形成为基本存在形态的体育课程来说,如果对运动技能价值的判定是以它被学生掌握之后的使用为其逻辑起点,则势必出现不同个体在运动技能的水平和数量与未来生活之间的非对应性,而这种非对应性又反过来动摇了体育课程存在的必要性,这显然是与设置体育课程的初衷相违背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为了使体育课程存在的价值在理论与现实之间能够自洽,必须要弥补不同个体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水平和数量与未来生活之间存在非对应性这一缺陷。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这一缺陷呢?

笔者以为,单就“不同个体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水平和数量与未来生活之间存在非对应性”而言,它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实际上自义务教育诞生以来,这一事实始终伴随着课程教育存在着。就体育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诸如sports这样的运动文化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属于教养性的或余暇性的,它们并非是未来职业或生活所必需,而且每个学生在未来都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身体条件、兴趣和客观条件等)来选择和参与运动。因此,真正的缺陷产生于那种将运动文化的价值限定在未来被使用这一逻辑起点,而缺陷的弥补则应该建立在对不可改变之事实承认的基础上,对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价值予以重新界定。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如下观点:运动技能形成的价值在于其过程本身。因为一旦将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作为逻辑起点予以把握,那么不同个体运动技能的水平和数量与他们未来的需要之间将不构成直接关联。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围绕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与全体学生的未来需要之间具有怎样的价值关系予以论证。

3.2 观点的论证

从体育课程的性质在于运动文化的传承的立场上说,意味着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学生获得满足需要的工具,从而使学生有可能在未来以文化的方式与世界形成对峙,这当然属于“文化化”的范畴。但是体育课程在使新人“文化化”的过程中,并非仅仅表现为运动技能的形成这一外显的行为变化,同时还包含着非直接显现的内隐变化。

内隐的变化得以发生的根据在于文化是凝结着前人情感的认识成果,笔者在《体育课程性质辨析》3一文中从人与文化具有对等性关系的立场出发已经对此进行了论证。简要的说,人的存在得以证明的根据不是人自身,而是与其具有等价关系的价值体,而文化――且只有文化――才有资格充当该价值体,因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尽管文化显现为相对于人的对象化存在,显现为具有某种满足人需要的功能性存在,但是它能够等价于人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人性之间具有某种共同的非直接显现的属性,这种共性即人性。也就是说,人借助隐含着人性的文化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文化则作为人性的显现化使自己成为人的对象化存在。

从本研究的立场说,情感与认识属于人性的范畴,属于运动文化的内隐性存在。考虑到任何运动技能都必须依附于具体的人才能够存在,这意味着任何运动技能的获得者在其形成时都必然表现为一定的认识过程,意味着必然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伴随着情感体验的认识过程,使得运动技能的形成从内隐性方面体现出了体育课程在“文化化”方面的价值。比如学生在形成“抖空竹”、“倒立”、“跳箱”、“网球”或“篮球”等各种运动技能时,不仅是外显的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而且在围绕如何控制身体、如何使身体与器械相互协调以及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预期目标的实现,构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认识过程,以及对挫折、疑惑、苦恼、痛苦以及获得成功后的欢欣愉悦等情感体验的感受这一内隐过程。

很显然,一旦将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价值定位于过程本身,就使得全体学生无论在将来是否直接运用这些运动技能,无论学生在身体条件方面存在怎样的差异,都能够通过体育课程发展认识能力和获得情感体验,而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所具有的价值普遍性,决定了运动技能形成与未来需要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价值关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从表层价值和深层价值两个方面来把握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价值:外显的行为变化――即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构成了其表层价值,内隐的认识能力提高和情感体验的获得则构成了其深层价值。

3.3 本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

对运动技能形成的价值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来把握的观点对于理解体育课程具有如下指导意义。

首先,本研究从课程价值的立场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走向提供了理论支撑。

体育课程的价值是隐含于教学设计中的灵魂,它左右着教学设计的基本走向。如果将教学设计理解为教学实施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就内容的展现形态和组织方式等具体操作所进行的构想。那么,教学设计与体育课程价值之间就构成了如下依托关系: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把握构成了衡量这些操作是否合理的尺度,而这些操作所指向的终极目标则是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是以他所理解的体育课程价值作为其底线,至少不能使教学设计与体育课程的价值构成否定关系。

从本研究的观点出发对于教学设计可以形成以下判断:

1)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达到怎样的目的、以怎样的形态展现内容、以怎样的组织形式安排练习的次数(即练习密度)或强度等这些构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都应该围绕运动技能的形成而展开。很显然,如果仅仅重复为学生已知的运动文化是不足以体现运动文化的传承这一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2)既然体育课程的价值存在在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之中,那么,形成怎样类型的运动技能――比如是竞技类的还是非竞技类的――在教学设计中则并非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也就是说,无论是形成诸如“滑轮式帆板”――那种需要特殊器材――的运动技能,还是形成诸如“30人31足跑”那种几乎不需要任何器材的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作为内容都是无可非议的;

3)为了体现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深层价值,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内容的具体特性出发,来选择或确认是采用直线式还是曲线式4,是在小组讨论与个人反省结合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学习还是采用探究式学习,是采用统一的还是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4)在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同样应该围绕运动技能的形成而展开……。

其次,本研究在重新确认课程价值的立场上为实施个体化教学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就一般而言,任何评价的发生都是起于价值的实现而终于价值判断的形成,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同样如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教学的评价之所以在甄别性和等级性评价的泥潭中难以自拔,与如何定位运动技能在体育课程中的价值有密切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运动技能达成度的高低应该在价值判断(即评价)上表现出差异”几乎成为了我国体育课程界的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发生来自于仅仅将文化传承所具有的外显性价值或工具性价值纳入视野,而没有注意到文化是人性的凝结,是人性的对象化产物,没有注意到在文化的传承――这一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中――存在着人性的形成这一内隐价值。也正是由于没有注意到体育课程在运动文化传承中所具有的这一内隐价值,才使得体育教学评价在理论认识上难以摆脱以运动技能达成度的差异为中心进行甄别性或等级性评价的束缚。

本研究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方面的指导意义,直接表现为摈弃和否定在运动技能达成度方面设置统一标准的那种着眼于运动技能差异的评价,从而为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彻底的个体化评价这一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提供理论支撑。只有当个体化评价得以实施时,教师在体育教学时才能够做到在统一要求――即方向性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或确定与其对应的个体化教学目标、内容及条件,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自己原有经验和水平出发,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在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这一深层价值得以实现。

当然,从操作性的角度说,这种个体化的评价方式虽然在诸如英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实,但是在我国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来自社会和习惯的抵制。即便在短时期内个体化的评价方式的推行还可能不太现实,我们至少在理论上必须认识到,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不仅表现为某种操作方式,更重要在于它与课程价值的判断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任何种类的课程教学评价实际上都隐含着对课程价值的判断,是课程价值的折射。只有当我们能够将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升到课程价值判断的高度,才能够获得判定评价方式是否合理的尺度。

4 结语

本研究从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体育课程的基本形态这一立场出发,基于运动文化是凝结着前人情感的认识成果,提出了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形成的表层价值在于外显的行为变化,而深层价值则在于内隐的发展认识能力以及形成情感体验的观点。如果说前者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标志,那么后者则作为课程的普遍价值使得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共有性或共通性,从而为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和对话,以及如何从课程价值的立场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齐. 体育课程性质辨析[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7, (3).

[2] 贾齐. 主客体二重性视野中的体育课程[J]. 体育与科学(南京),2005, (4).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5

问:我今年53岁,以前很喜欢运动,今年夏天刚被确诊患上了痛风。请问我还能像以前一样进行运动吗?

答:运动虽然不能直接降低尿酸,但痛风病人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内脏脂肪生成,减轻胰岛素的抵抗性,从而有利于预防痛风发作。在运动前,应接受专科医生指导,先做有关检查。即使已有痛风结石,只要表面皮肤没有破溃,肾功能良好,没有明显心血管并发症,关节功能正常,也可进行身体锻炼。

但是痛风患者运动是有讲究的,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过度也容易引起痛风。运动时,新陈代谢加速,因此尿酸产生就会增加。同时激烈运动使流汗增加,尿量减少,由于尿酸是随尿液排泄的,因此尿酸排泄就会减少,存积在体内的尿酸就会增加。此外,运动后体内会产生过多的乳酸,而乳酸会阻碍尿酸的正常排泄,而使尿酸不易排出而存积在体内引起尿酸高。痛风患者本来血尿酸就高于正常值,剧烈运动会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或者使血尿酸更高。

痛风病人应该选择什么体育项目?

问:痛风病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呢?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痛风病人应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确定运动强度、时间。例如游泳。因为游泳不需要关节受力,而且是全身肌肉的协调运动。其他运动如:骑自行车、慢速短程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快步走、乒乓球等项目,较适合痛风病人。而竞技性强、运动剧烈、消耗体力过多的项目,如快跑、足球、篮球、滑冰、登山、长跑等,皆不适宜。运动量一般控制在中等量水平,50岁左右的病人,以运动后心率达到110~120/分钟,轻微出汗为宜。每周运动3~5天,每次约30分钟。

痛风病人体育锻炼先从轻活动量开始,随着体力增强,逐渐增加活动量。清晨起床时,人体肌肉、关节及内脏功能低下,不能很快适应活动,此时锻炼容易造成急、慢性损伤。同时,一夜睡眠未曾进食、喝水,血液浓缩,如活动出汗失水,血液更为黏稠,有诱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外,摸黑锻炼也不可取,最好选择在午睡后至晚饭前这段时间。

碧根果的营养价值如何?

问:我很喜欢吃碧根果,请问它的营养价值高吗?

碧根果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原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仁营养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功能,是世界著名的干果。碧根果也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产,现在浙江省也有开始少量试种。

碧根果壳薄仁厚,香酥可口,营养丰富。据美国农业部2001年的测定结果,碧根果含脂肪 71.97%,蛋白质9.1 7%,碳水化合物13%,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A、维 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 维生素 E、核黄素、烟酸、泛酸,还含有丰富的磷 锌、锰、硒、钙、铁 、镁 钾、铜等多种矿物质成分,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另外,碧根果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类似于橄榄油,长期食用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所含的抗氧化剂类似红葡萄酒,长期食用,能明显提高人体血液中的γ-生育酚 (维生素 E的一种 ),有抗衰老、抗氧化、健胃、预防前列腺癌的功效。此外,碧根果还具有补脑、补肾、润肺、黑发,养颜和止血收敛的功效。

什么是餐后2小时血糖?

问:医院在诊断糖尿病时,为什么要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个指标的正常值是多少?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整2个小时后测血糖。测量时应按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射胰岛素和吃饭。餐后2小时血糖受所进食物的种类、胃肠蠕动快慢、饭后运动量和餐前血糖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为4.6~7.8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是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4.6~7.8毫摩尔/升。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诊。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完全反映的。另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餐后2小时检测不会引起血糖特别大的波动。

胆石症术后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问:我爱人因为患胆石症,马上要做胆囊切除手术了,请问术后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胆结石病人术后第1天需禁食,因为肠胃尚处于麻醉状态,第二天,等排气后,病人可以喝米汤等流质,胆管结石手术后的病人有时需要禁食3天。

在术后1个月内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类和煎炸食品。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

体育运动的价值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分析;研究

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换挡减速”,由高速发展逐步过渡到新的均衡增长[1]。经济转轨必将带来各类社会热点和社会矛盾叠加出现,社会冲突和风险事件更加频繁,传统思维观念和主流价值观念受到严峻的挑战。研究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握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特点,探索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的内化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创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新格局,拓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途径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必须承担“新常态”下新使命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潮传播激荡的重要场所。201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将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工作全过程。[2]高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教育工作,不再仅仅是一项身体运动教育,而是承载着特定历史和现实背景下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知识、轻体育”。我国教育体制“重知识、轻体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各种文化课程的考试压力使体育锻炼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中,高校对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课时等方面让位于其他文化课程,忽视了培育思想品德的功能。2、体育教育中“重技能、轻品德”。日常体育教育中,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将教学重点放在技术战术、动作要领等训练方式和提高身体素质上,本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有限,认为体育课和思想教育毫不相干,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蕴含着的思想教育价值,忽视了体育精神对学生人格成长、全面发展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3、课程设置上“重分工、轻融合”。高校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互相独立。思想教育仅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承担,体育课只承担体育活动的开展。虽然分工清晰,但却忽视了身心的同步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割裂了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联系,限制了体育教育在发挥思想教育上的巨大作用。

三、高校体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的可行性分析

1、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的一脉相承。“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锻炼人的体质素质,陶冶人的性情精神,锤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的理想信念。两者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为两者的互相嵌入提供了理论依据。2、教育内容和学科属性的高度契合。体育是促进人格全面自由发展、道德水平提高、价值观念形成的有效手段。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团队意识、纪律行为规范、公平公正规则等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高校中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为公共基础课,同隶属于基础课教学部门管理,便于两门学科的教师交流探讨,创新理论,这为在两者的交叉融合创造了便利条件。3、思想观念与实践活动的相辅相成。高校“两课”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模式基本是灌输式、表态式的集体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使一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产生漠然、反感甚至抵触情绪[4],这种强迫式的教育忽视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灵活性强、趣味性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托体育活动这种载体,将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内心”,锤炼其自我人格和价值体验,这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途径保障。4、理论灌输与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理论灌输[5]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社会意识不会自发产生,需要外界输入,使民众接受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简单集中的输入忽略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体育活动基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满足学生追求愉悦、优胜、自我价值的情感需要,更容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和认同。相比直接输入,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循序渐进,效果持久[6]。理论灌输和隐性渗透的有机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嵌入高校体育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创新。

四、高校体育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方面契合,同时相互补充,互相嵌入的空间很大,为解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1、与体育运动精神相嵌入,筑牢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平台。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灵魂,它在体育运动中孕育并升华成一种心理意识、价值观念、信念追求。以篮球运动为例,整体配合打得越好,越容易得分。如果只想着自己的技术数据统计,把其他伙伴晾在一边,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学生在品尝胜利的喜悦时,也体悟到了团队凝聚焕发出的力量。在观看国际篮球比赛时,将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直接通过体育赛事展现出来,这种自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根本无需思想教育调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篮球运动也彰显了队员独立自由的个性,提高了队员的积极进取品德、组织纪律规范、职业道德水平、服从大局意识、拼搏奉献精神和协作配合能力。这些恰恰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平等参与、追求公平竞争、追求法治规范、追求敬业奉献、追求诚信友善”的内容环环相扣,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导向。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结合点,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在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运动时亲身体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及对人的巨大激励引导作用。2、与高校体育活动创新相嵌入,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连接桥梁。体育活动是高校抓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最好时机,常规教学应借助体育运动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争先协作、维护团队、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还应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借助体育题材纪录片或历史影像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讲述新中国运动员为国争光的历史,形成爱国主义的内化力量。二是重视课余活动,组织各种运动竞赛,比如迎新比赛、班级联赛、院系友谊赛等,增进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依托每年一次的学校运动会,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营造奋发拼搏和集体主义的氛围,加强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是设立学生社团协会,比如篮球、足球、长跑等协会组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社团规范、会员守则和发展规划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依托同一种的体育爱好,凝聚特有的运动精神和团队氛围,从而对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自我规范和成长,促成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3、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相嵌入,搭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人文载体。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在体育实践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7]。一是改善高校运动场地和场馆设施,创造运动氛围。高校要合理规划和开发大型运动场、体育馆等运动场地;合理利用空置土地开辟小型运动场地,安置小型运动器械,如乒乓球台、单双杠等,充分满足师生运动需求,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二是建设体育主题建筑和运动雕塑,展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凝固体育运动精彩瞬间,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获得力量、信心、鼓舞和激励,用艺术的方式弘扬和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举办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节和体育会展,在“奥运”“亚运”“足球世界杯”“世锦赛”等国内国际大赛时间节点,挖掘体育文化传统和历史资源,宣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展示运动员成长道路,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一些体育征文、体育现象讨论、运动员访谈等活动,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让核心价值观渗入到学生日常校园生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4、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相嵌入,畅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渠道。高校体育教学遵循“以人为本”。一是明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寓“价值观教育”于体育运动乐趣,切实承担起体育教育的使命。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和承担者,教师的知识储备、言谈举止无一不在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观察并培育学生的兴趣,以身作则,以真诚的情感投入和亲身的经历体验来感化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上引发共鸣。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寓“价值观评价”于体育考核体系,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以“育人”而为导向,而不是以“培养运动员”为目标。综合考核体育教师工作成绩,将教师在思想道德教育、体育社团建设、运动会、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工作也纳入到考评体系当中;同时,综合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将学生的体育考核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精神状态、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将主流价值规范逐步内化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

作者:于昊田 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J].经济科学,2014,04:5-13.

[2]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党建,2015,02:11-13.

[3]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嵌入式存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29-131.

[4]曾秀芳.浅析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及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63+67.

[5]徐飞.列宁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广西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