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成果范例6篇

档案管理的成果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1

一、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1. 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的价值

医学科研档案可以有效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价值,可以指导医药卫生单位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减少因低水平造成的重复工作,为医学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避免管理者出现决策失误;同时,还可以将科研研究领域中获奖科研成果的档案加以整合和调配,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与含金量的新成果,使科研档案在提高我国医疗水平方面发挥重要的意义。同时,医学科研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会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申报,一份完整的申报资料可以直接影响评审对整个研究成果的态度。根据往年的申报情况来看,有的科研成果很有价值,但由于申报人的资料不完整而遭到淘汰,导致科研成果的严重浪费。一套完整的科研档案可以准确的表达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使评审员对成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大大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2. 有效推动科研成果管理,助力社会发展

医学科研档案信息的开发可以很好推动科研成果管理,科研成果的形成与发展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业务环节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对医药卫生单位的要求,加快科研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成为医学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医疗卫生与科研机构对医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科研成果不仅对医疗卫生研究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对档案的管理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我国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

医学科研涉及方面较广,它涵盖了多种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体系。医学科研档案除了具备一般档案所有的特性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档案形成的连续性与周期性较长。科研档案的形成与其研究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科研研究项目与课题从开始到结题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研究课题将陷入瘫痪状态。

2.档案的专业性较强。与其他科研档案不同,医学课题的研究一般都是按照专业来进行研究的。比如,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基础医学研究的:病理、药理、生化等多种专业。在医学科研活动中不同的专业有其不同的特点,往往不能相互影响,它们会在专业范围内进行较为严谨的课堂研究。因此,医学科研档案在管理中经常体现出不同的专业特征。

3.完整性强。医学研究通常是以专题来进行研究的,每一项专题都需要一整套完整的研究过程,从开始到结题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才可以形成具有较强专业性与完整性的科技文件材料,促使研究过程的每一步都紧密相连。

4.学科的综合性较强。医学科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科学设备与新兴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当中,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多种学科联合研究下,帮助研究者更好的完成医学科学科研成果。目前,由于专题档案学科的综合性增强,医学科学研究各单位间协助项目数量也有了较快的增加。

5.档案的数量大、形式多。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一般研究结果数量大,记录形式多样,研究者通常会根据各种病历、标本、化验单、检测结果以及音频与视频等资料进行数据说明,造成了医学档案的数量庞大,形式较多的特点。

6.保密性较强。科研文件及资料会涉及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相关部门的保护,尤其是医学科研档案。医学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一些特殊的临床资料与疫情统计报告,国家会根据保密法对其进行相关等级的保密措施,从而减少资源外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危害。医学科研档案的管理是对与本单位相关的资料、成果进行系统的收集、分类与编研,保障医学科研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只有管理好医学科研档案,才可以提高其整体管理水平,为医院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三、新时期下我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归档意识较弱

目前,在我国医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大多数的工作人员的归档意识较较弱,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拿到档案的第一时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归档,造成诸多科研档案存放混乱,经常出现遗失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是科研档案缺乏严格把关,当计划任务与文件资料下达时,管理人员在接收后未能第一时间进行检查,造成文件材料的遗失与错误;新的药品报批、科研成果鉴定和验收未能与科研档案同步进行,造成药品登记出现遗漏、科研成果遭到淘汰。此外,医学科研档案的收集与管理会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申报,科研成果有关的的档案包括:成果的鉴定资料、申报资料、推广资料以及诸多附加材料,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具备一整套的档案依据,但往往在研究中很多科研工作者容易忽视对原始资料的收集,认为只要完成研究就可以了,这就造成研究的原始资料混乱不全,甚至出现严重的信息遗漏,导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

2.技术分布不均,管理手段落后

在我国目前归档的医学科研资料中,部分材料缺乏系统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这就导致档案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真实有效的依据,可用于参考的意义降低;在传统的归档中,档案多为纸质材料,对于音频、视频和图像等电子资料,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和设备未能进行有效的归档与存放,严重的影响了医学科研档案保存的质量。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通讯与管理开始逐渐取代了传统管理模式,自动化办公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医疗救治与科研档案管理中去。在我国发达地区,管理人员文化水平较高、技术设备较为先进,但也有少数医院和医疗机构仍使用手工管理模式,尤其是在部分基层医院,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和档案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较差,仍然采用落后的传统的手工记录模式,导致工作效率、技术含量、信息的使用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当地医疗事业与档案管理的发展。

3.缺乏完善的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对于科研档案的管理认识不够,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现阶段医院内部管理体制不协调,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少数单位还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就很难找到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医学科研档案进行管理。有的医院和医疗单位是由办公室或图书管理员对档案进行监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造成所有的工作都趋于形式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4.医学科研档案的开发和利用较少

医学科研成果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只有一少部分可以用来开发和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源的使用,导致一些重大医学研究成果很难受益于人民。医疗单位与机构由于规模不同,在科研成果上的取得结果也大不相同,很多的医学科研成果可以为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负责人就会要求对核心技术与资料进行严格的保密,使得其可开发的资源严重减少。

四、加强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对策

1.转变观念,加强对科研档案的重视

医学科研档案真实的反映着科研工作的进度,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加强对医学科研档案的重视,是医学档案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充分的认识科研档案不仅是医学活动所需的重要资料,也是体现医学科研成果价值的标志。在研究工作中要让专人对其进行记录与保管,从开题之日起要随着研究工作深入不断的记录各种原始数据,直至研究结束所有的数据报告、成果鉴定材料都要收集齐全、规范整理。这样一来即使是档案中有所遗漏也可以通过原始资料进行查询和补救。从而保证医学档案系统与完整,特别是在一些新药品的研发与管理上,更应该加强档案的管理。此外,还要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服务形式较为被动,严重的影响了档案资源的利用率。通常档案管理工作是将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来完成档案归档工作,目的是为医疗事业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资源。但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通常只是坐等借卷,缺乏主动服务与管理意识,因此,要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将被动变为主动,强化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发展上,主动整理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料。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本单位的所有相关的科研项目,主动向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准确性高的医学科研资料,减少科研劳动成果的浪费,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作用与价值,为医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务。

2.加强医学科研档案制度的实施

建立和完善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和网络系统,制定严格的档案工作制度。第一,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手段进行统一管理,推行档案工作标准化。在医院和医疗机构中建立综合档案室,设专人进行全面负责。同时,加强档案管理网络机构的建立,由医院或机构设专职管理人员进行归档与保管工作,医院或机构各部门领导及时进行监督与指导,让档案室成为职能部门,做到统一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对医学科研档案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管理,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的作用。第二,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一个好的管理模式与奖励制度可以更好的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中添加激励制度,将管理人员的奖惩与单位、机构的综合管理目标、年度考核、人员晋升、职位晋升进行直接挂钩,从而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医院或科研机构要定期召开档案管理评选活动,对档案管理中归档率与合格率高、服务意识与责任感较强的人员给予大会表彰,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第三,对医学科研成果归档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为了更好的保障医学科研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超前的控制意识,加强对科研成果资料的检查以及归档过程的监控管理,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式,对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做到严格把控,对入库的成果档案进行及时的补充,加强将科研成果转化成阶段性材料收集与整理,细化每一步归档流程,从而确保医学科研档案的齐全完整与规范。

3.加强医学科研档案数字化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单位都开始进行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加强档案网络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利用网络对资源进行汇集建立庞大的资源库,为医疗科研档案的开发创造有利的条件。网络更新速度快,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开阔视野,了解和掌握市场发展的新动向,避免传统管理模式中数量大、更新慢、归档难、储存占地空间大的弊端。未来的时代中网络将会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网络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资源,还会发现更多的机遇,为医学科研开发创造出良好的发展条件。

4.加强医学科研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当今的社会竞争实则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中高素质人才越多发展越快。而医疗机构关乎人的生命安全更需要具有高学历、专业性强的人才。因此,医疗科研机构和档案界更应该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重视人才的培养与挖掘,建造一批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与档案管理人才,是整个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力量。高素质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与保密素质,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管理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能力,提高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质量。此外,加强基层档案管理建设。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规范化分配与管理。对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与人员的支持,定期的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下基层的管理模式,增加和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通过借鉴与学习逐步建立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方法,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5.在实际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四同步”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2

[关键词]农机;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174 ― 02

一、农机科研档案的内容和特点

农机科研档案是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研课题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研仪器管理、科研统计管理,都与档案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立完整的农机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而农机科研档案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直接影响农机科研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农机科研档案是在农机科学研究管理和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计算机软件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农机科研档案是开展农机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科研人员知识与智慧的积累,是科研储备的一种形式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其本身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等特点。农机科研档案从内容上划分,包括科研准备阶段中科研课题申请书、项目立项文件、经费下达文件、项目合同书、审批文件、任务书、项目计划书等文件;研究实验阶段中的项目实施方案、试验设计书、试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项目进展报告、专利申请的有关文件材料;总结鉴定验收阶段中的试验工作总结,科研报告、论文、专著、技术鉴定材料、科研投资情况、成果和奖励申报中的成果和奖励申报资料及审批材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阶段中的推广应用方案,转让合同,科研成果中间试验计划;科研产品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材料等。从载体材料上可分为: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计算机软盘光盘档案、实物档案等不同形式。

二、农机科研档案的内涵和作用

1.农机科研档案是进行积累科研经验的重要准备。

农机科研发展的延伸,要求有农机科研经验的积累,而积累农机科研经验的最重要形式,就是把农机科研活动经历及其成果真实的记录到农机科研档案中,这就是说,农机科研档案是记录科研思维、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达和存在形式,它对于促进农业机械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2.农机科研档案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佐证材料。

农机科研档案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佐证和参考材料,农机科研人员在制定科研计划、编写课题任务书时,都必须要进行查新,对过去的农机科研档案中的同类成果,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借鉴已有的成果,为己所用。要想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大量地阅读和占有可靠的资料,这些都要以完整、准确的农机科研档案作为依据,同时,它还是判定科研成果归属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农机科研档案不仅是进行农机科研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还是农机科研活动的必要依据,所以说,农机科研档案同农机科研活动的关系密不可分。

3.农机科研档案是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

学术交流是农机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机科研档案既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学术交流的有力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对高端农机产品需求不断加大,产品更新换代不断提速,这就促使农机科技人员要创新研发理念,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农机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在不断扩大,国内外同行间的交往不断增多,但即使是信息交流高度发达的今天,农机科研档案作为学术交流工具的作用仍然不可代替。

三、农机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农机科研档案现代化管理是以系统论为基础,以数学方法为工具,借助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组成最佳的结构体系,并充分发挥管理的系统化、定量化、智能化的需求,充分的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1]。建立健全现代化农机科研档案是为农机科研事业发展服务的,多年的实践证明,我省农机科研档案采取的多是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或部分电子管理方法,在当今电子信息化形势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档案管理上手段、上水平,实行现代化管理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实现农机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才能适应农机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

1.认真查阅各类农机科研档案。

农机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农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装备、田间管理、种子包衣、种植收获、畜牧养殖、土壤改良、农村能源再生利用、农产品加工、运输、及农技推广服务中,农机科研作为一个重要科技系统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技术资料, 这些资料是农机科研工作的直接记录,也是重要的科技资源〔2]。

认真查阅各类农机科研档案,是实现农机科研档案分类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的首要工作。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自1961年建所以来,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82项,获国家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为我所科技人员尤其是青年科技人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农机科研成果和相关各类设计图纸、光盘影像资料及样机、实验设备等物质资产,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未建立计算机管理的电子档案,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复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进行认真查阅,除去那些过时的无用的资料,保留适应现代农机发展趋势的资料,才能保证今后在全所实行高效的计算机管理的电子档案。

2.对农机科研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

加强农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建没,应制定农机科研档案管理的中长期规划,这是转变目前农机科研档案管理薄弱状况,不断提高农机科研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建立现代化农机科研档案,用现代化手段保存档案,目的就是更好地为社会为农机科技人员提供有效的利用空间。规范化的农机科研档案,能够推动农机科研事业为“三农”服务,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在农机科研事业发展进程中,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也会实现对农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检验和推动,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助力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机科研档案这一信息资源变成活的物资财富,还要树立农机科研档案利用的创新意识,把档案利用由静态保管,变为动态利用〔3]。

3.真实录入农机科研档案数据。

农机科研档案的数据录入综合性强,有科研课题立项申报档案、科研课题执行计划档案、科研成果鉴定档案、科研成果各类奖项申报档案、科研成果国家专利申报档案、各类科研成果图纸、农机科研成果推广、转让档案、技术服务档案、科技人员专用研究工具设备档案、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档案、农机科研成果中试加工设备档案等等几大门类。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农机科研不同研究方向产生的各类档案和各类技术资料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加工、鉴定、立卷,使之成为有参考利用价值的科技信息资源。档案工作人员既要熟悉档案业务又要熟悉农机科研专业知识,还要深刻领会和掌握农机科研行业标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真实做好档案数据的录入工作,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农机科研档案人员肩负着为“三农”服务,为现代化大农业助力的历史职责,有义务将经手的所有档案资料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电子档案,丰富科技信息资源,推动农机科研事业发展。

4.对农机科研成果进行规范化分类。

农机科研档案管理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安全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标准化、规范化既是对农机科研档案科学管理的一种控制手段,又是管理的基础,是提高农机科研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机科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我们要在农机科研单位推行档案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在搞好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农机科研档案工作规律和特点的档案标准化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环节按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对农机科研档案工作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在一定的原则下进行规范,对农机科研成果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分类,共分大类、小类和品目三个层次。其中大类分以下十四种: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农用搬运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和其他机械。小类和品名在在大类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分。这样分类进行计算机检索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从而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4〕。

5.对农机科研档案进行科学整理和命名。

农机科研档案必须经过科学的整理和编目,才能系统化、条理化,才能揭示农机科研档案的内容,为提供利用创造条件。如果农机档案整理得比较粗糙,没有规范农机科研档案的标题或命名不科学,组卷过大以及案卷题目不能揭示卷内文件内容,造成部分档案有目难查,使不少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被埋没,这就给农机科研档案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档案管理人员只能凭经验扩大查档范围。其结果既加大了查阅者的工作量,又浪费了利用者的宝贵时间,更重要的是许多本该提供利用的档案因此而未能被利用,体现不出科研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传统的农机科研档案管理模式中,科研成果、档案资料作为信息实体被单独保存着,各个档案信息资源都是相互独立的,既没有按照农机行业相关标准命名,也没有体现出农机行业特点,不利于分析、使用。而建立农机科研资源信息库,通过电子档案数据中心把农机科研档案资源整合起来,集中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利用平台,通过准确查询农机科研成果分类号或者相关农业机械的全称,进行检索,从而保证了所查询资料的准确率。

运用计算机对农机科研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不但具有快速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等优点,同时计算机还具有判别、诊断、筛选、鉴定等功能,关键是转变了农机科研档案工作人员以往的工作观念。可以说,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是农机科研档案管理上的一大飞跃,实现农机科研档案管理现代化,须加速实现科研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如果科研单位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农机科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农机科研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农机科研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农机科研档案管理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大农业中起着提供信息、推动发展的作用。所以,农机科研档案工作者要熟练运用计算机做好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归档工作,提高农机科研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让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科研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增产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张红梅.浅谈档案现代化管理〔J〕.档案管理.2011,(05).

〔2〕 郝丽娟.浅述科技档案在农机化工作中的作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1996,(02):35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3

[关键词] 档案管理;企业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淡化,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无用论在本部门滋生蔓延到整个企业。不利于形成企业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 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论文网 LunWenData.Com]

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改造。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立卷时间上,有时会累积起来一次立卷,既不符合事毕立卷要求,又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现在综合档案管理室以一个班组存在,在行政上无法对各大部进行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汇报,但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本身的各项工作时间都较紧张,档案人员要想向领导说明一项工作较为困难,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现在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4

关键词:档案管理;企业管理;现代企业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淡化,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无用论在本部门滋生蔓延到整个企业。不利于形成企业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 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改造。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过程中有的没有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立卷时间上,有时会累积起来一次立卷,既不符合事毕立卷要求,又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现在综合档案管理室以一个班组存在,在行政上无法对各大部进行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汇报,但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本身的各项工作时间都较紧张,档案人员要想向领导说明一项工作较为困难,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现在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5

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有相当长一个时期是处在以机关和企事业档案管理为主的状态。这样一来自然形成了一个档案管理研究服务的中心面向政府,面向企事业的档案运作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由实体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升级,随着国家建设和人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日新月异,档案管理的研究和服务中心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和转型。

大量有关档案管理范式研究成果的纷纷涌现充分印证了档案学研究和管理的转形成果。如档案管理研究的视角转换不断增多并逐渐成熟,档案管理研究价值取向的合理适时调整,档案管理研究与教育的领域拓展以及方向的延伸,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和渗透,以及档案学术交流媒介平台的进一步扩大等,都是这些年来我国档案管理和档案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

尽管我国档案管理科学已获得巨大发展,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一定要明了我国在档案管理范式的引进研究方面起步晚基础差的现实。在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体制改革和社会遗留的原任,我国档案研究队伍很不健全,管理队伍也不完备。

高等学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队伍成了我国档案和档案管理研究的主力团队之一,他们的研究多侧重“理论”;另一支研究队伍应当是庞大的档案管理队伍,他们富有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他们却意外的成为了一支单一的管理队伍,他们很少去从事档案研究工作,档案管理队伍中的研究力量自然越来越贫乏。这样以来我国档案研究的主力军也就只剩下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师这一支“理论”团队了。进入21世纪这种研究队伍单一化趋势更加明显。这样的结果就是研究成果往往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易形成“纸上谈兵”的状况。

档案管理的成果范文6

[关键词]档案管理 科学 规范

中图分类号:C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28-01

档案是指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领导决策的依据,是对工作查考的凭证,也是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可靠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档案基础设施设备、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不断改革深化的管理工作。一是资料收集手段落后;二是管理方式落后;三是服务方式单调。只满足于工作需要,缺乏将工作与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意识,电子文件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影像、声音等各种信息形式加以有机结合,这种文件称为“多媒体文件”。多媒体文件图、文、声、像并茂,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况,从而强化了文件对社会的记忆和再现功能。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不断提升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做好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不但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身价值,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下面,就从重要性、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这三个方面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档案记载着这个单位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本单位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单位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单位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单位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单位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单位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坚持依法治档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

2.1 立足于法,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法制化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日新月异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管理操作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依法治档的道路。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应运而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地方要充分利用地方的立法权限,建立一整套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法律法规,是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各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向制度要管理,向制度要效益,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有效

2.2 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档案利用

档案运用的合理有效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档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要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加强档案基础管理。档案员除了在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等方面下功夫外,应着重做好档案的编目、检索、编研工作,编制较适用的检索工具,建立健全检索体系和档案文件汇编等参考资料,及时、系统、完整地提供、满足档案利用工作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的保管工作,随时准备为利用者提供所急需的档案。重要、珍贵的档案要备有微缩或复制件,以代替档案原件提供利用。同时加强档案库房设施建设,减少外界条件对档案造成的损害。在管理好档案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以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把“死”档案变成“活”档案,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只有全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3 档案工作对单位建设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3.1 技术档案的形成及作用

随着人们对档案信息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只有迅速掌握信息,才能及时掌握市场和技术动态,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1)技术档案的形成: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全面管理各级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信息及全院性技术信息,在技术档案的管理中主要将技术分为两类:一类信息主要以个人来组卷,主要内容包括:技术人员技术考核情况、技术职称变更情况、继续教育、进修、培训、发表的论文、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带教情况;第二类信息以单位技术活动组卷,主要包括进修人员信息、科研成果、新项目及设备信息。(2)科技档案为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单位管理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由单纯经验型、粗放型向科学型、集约型转变,增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实力。

3.2 充分、科学地开发利用

合理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科研管理中的作用。由于个人技术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技术科研经历、能力等,因此它在单位管理中对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各部门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人才培养、职称晋升、人才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梅.浅析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