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教育范例6篇

安全应急教育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1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规范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市教育系统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校车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安全事故种类

本预案所指突发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紧急事故。

(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灾害性事故。包括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校舍安全、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等重大工程基建安全事故;危险物品主要是化学药品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锅炉、燃气、电梯等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体育课、实验课等校内意外伤害事故;校园水面溺水安全事故;校内外重大交通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窃取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受计算机病毒侵害造成单机或网络瘫痪、数据丢失、失泄密等重大影响的事件。

(5)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地质、海洋、生物、地震灾害等。

(6)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包括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国家和省、市统一考试,在试卷的命题、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阅卷评分、考分统计、考分公布、考分复查等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泄密事件。

上述几类突发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故同时发生,或引发、衍生事件,应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1.5安全事故分级

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6工作原则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按照“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总原则,在*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指挥下,所有教职工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但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抢险救灾。

1、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合法、公正处置的原则。

2、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2.1.1*市教育局设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总指挥:诸培国

副总指挥:严鼎生

郭志明

王新荣

朱新华

张春潮

钱卫东

2.1.2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位于*市行政中心综合楼十三楼,主任由王新荣同志兼任。

副主任:张黎明

陈益明

成员:曹志荣

刘新

秦金泉

吴建飞

崔学文

张卜水

2.2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全市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请示报告。及时与市相关部门协调联系、协助处理、妥善应对。

2.3应急处置办公室职责

负责传达指挥中心下达的各项指令;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报指挥中心;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经验和做法;督导、检查各学校落实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情况;督促各学校根据突发安全事故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4*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及应急处置办公室由*市教育局领导及机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有关具体分工见11.5。

2.5各学校参照市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结合本校实际,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指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建立处理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机构。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和预警信息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有关要求和规定按11.4执行。

3.1.1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和市教育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3、续报。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并报告后,对后续变化情况,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对动态情况实行边处置边报告。

3.1.2信息报送机制

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各学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市教育局应急事故处置指挥中心,并按相关预案迅速开展工作。

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突发安全事故执行紧急电话报告后,各学校应当立即书面报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指挥长的意见,将重大、重要信息迅速报告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

3.1.3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2、事故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事发学校及已采取的措施;

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初步反应;

5、事故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3.2预防和预警行动

1、在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局机关各部门、科室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指挥能力和实践能力。

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开支。

4、具体的预警行动详见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相关内容。

3.3信息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工作由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或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统一对外。详见11.3。

4应急保障

4.1信息保障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4.2资金保障

各学校要确保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的保障落实。

4.3人员保障

各学校均应组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和指挥部门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

4.4培训演练保障

各学校要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培训演练每学期至少应开展一次。

5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5.1.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等级标准,从教育系统比较敏感的实际出发,根据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引发其他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Ⅰ级对待的事件。

2、重大事件(Ⅱ级):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聚集规模膨胀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Ⅱ级对待的事件。

3、较大事件(Ⅲ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引发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Ⅲ级对等的事件。

4、一般事件(Ⅳ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Ⅳ级对待的事件。

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适时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1.2社会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

1、预防预警信息

各学校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排查教育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影响稳定的矛盾隐患,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发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

2、信息报送制度

(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

(2)实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各学校要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发矛盾、扩大事端。

(3)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和研究判断发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反应,掌握发展态势。Ⅱ级以上事件直报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并抄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等。必要时,局指挥中心及时向市委宣传部等新闻宣传机构通报信息,准确、及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市公安局等沟通情况,提请协助和支持,加强互联网监控,坚决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5.1.3应急响应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的处置

(1)若事件已超出事发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除按照Ⅳ—Ⅱ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向当地镇政府及其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市教育局立即启动预案,指导各学校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适时组成工作小组,迅速深入各相关学校,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同时抄报市维稳办、市公安局。必要时局指挥中心,派出专人赴现场指导、敦促和调查。

(2)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学校要派人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并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学校要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3)如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各学校要组织干部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如学校必须作出处理学生的决定时,要掌握好时机和程度,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学生,促使事件得到尽快平息。

(4)必要时,由局指挥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启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重大事件(Ⅱ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除按照Ⅳ—Ⅲ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指导、协助学校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校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班组、学生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必要时市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派出专人赴现场指导、敦促和调查。

3、较大事件(Ⅲ级)的处置

事件爆发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时,除按照Ⅳ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工作处置机构报告,学校应急工作处置机构立即研究决定启动工作预案并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并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及其学校主要领导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依法、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使学生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尽快实现思想转变,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决策和决定,与学校保持一致,并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恢复正常秩序。

4、一般事件(Ⅳ级)的处置

各学校要加强不稳定因素的监控、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出现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发现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对张贴者立即予以监控,确定其身份,分别情况予以处置。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清除,防止扩散。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5.1.4应急保障

1、预案保障

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2、队伍保障

不断壮大维护学校稳定工作队伍规模,改善队伍结构,形成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坚强有力的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队伍,并建立预备队伍。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管理,解决必要的装备和经费。

3、技术保障

加强快速维护学校稳定体系的基础建设,加强和完善以校园110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求助、咨询和服务,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防止因治安事件引发影响稳定的事端。

5.1.5善后与恢复

各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1、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2、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属于学校发展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制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及时做好落实工作;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好有困难的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审慎处理好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办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热点、难点问题。

4、事件平息后,各学校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局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局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撰写总结分析报告,经局指挥中心指挥长审定后视情分别报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教育局。

6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6.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和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出现的蔓延趋势,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6.1.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发生在学校的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市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及以上;

8、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市内一所以上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市内一所以上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50人,或者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5人以下;

7、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30—100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5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6.1.6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应在当地镇政府和卫生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6.2信息报告与信息

6.2.1信息报告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负责人。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及程序

A、初次报告

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市教育局、卫生局进行初次报告。

特别重大(Ⅰ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可以直接报告*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B、进程报告

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市教育局。

C、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各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市教育局。

(3)报告内容

A、初次报告内容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人数;

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B、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丢失的有害物查找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C、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6.2.2、信息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卫生局经*市卫生局授权向社会本市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2、各学校不得自行向社会任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6.3应急反应

6.3.1应急反应的总要求

1、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未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学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布置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本校发生。

4、学校所在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学校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及时布置预防控制措施,做好正面教育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渗入学校内,有效控制事态。

6.3.2Ⅰ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坚决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执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紧急启动学校应急预案。

6.3.3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各学校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有死亡人员的应做好死亡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安抚工作。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市教育局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情况,并按规定向市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报告;

协助学校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或到医院看望中毒或患病人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发展变化情况,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督促学校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学校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进行检查核实;

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困难;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6.3.4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学校的应急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联系当地卫生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检,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学校领导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同时,立即向市教育局、卫生局报告,按照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示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的适当范围内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2、市教育局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市教育局。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支持,协助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必要时邀请专家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工作;

及时向有关学校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督促各学校认真开展防控工作等。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指导学校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

协助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加强舆论导向,稳定家长及学校师生员工情绪,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等;

6.4善后与恢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应认真做好或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中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7突发灾害性事故应急处置

7.1应急处置原则

1、学校发生下列各类灾难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发生灾难事故的具体情况,立即实施自助救护措施并向“110”、“119”、“120”等社会救护机构报告。

3、立即向市教育局报告。

7.2应急处置措施

7.2.1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2、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抢救伤病员,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妥善安置伤病员。

4、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5、解决好教师、学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7.2.2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

2、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3、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

4、及时封锁现场,疏散无关人员。

7.2.3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处理办法

1、有水面的学校,事先要制定并落实救援措施,配备专用救援设备;

2、学校发生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

3、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进行落水人员防冻伤等应急抢救处置;

4、对于冰面溺水事故,要科学处理,有组织地救助,避免因冰面大面积塌陷造成继发性伤亡。

5、对事故现场、救援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新的落水、溺水事故。

7.2.4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

1、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学校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发学校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同时向市教育局报告;

3、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同时请求政府支援、帮助;

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7.2.5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在向上级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的同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2、学校要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迅速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好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3、如果发现肇事者或者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4、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7.2.6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

1、学校应根据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学校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市教育局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划定污染区。

3、市教育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并立即协同有关专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采样分析仪器,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检验,迅速查明危险品类型,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以及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4、初步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5、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由市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学校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市教育局及时报告市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必要时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7、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8、发生重大事故,学校应在1小时内向市环保部门报告。

7.2.7恶通事故处理办法

1、发生恶通事故,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市教育局报告;

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3、学校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7.2.8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群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安全保卫方案须报市教育局,并报市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求助卫生部门和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

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4、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病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并向市教育局报告。

7.2.9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施;

2、完善通讯体系,做好定期通讯联络工作,定期清点人员,及时沟通信息;

3、事件发生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首先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协调好学校和事故现场两部分工作,积极开展救助;

5、积极争取事故发生地党委、政府的支援、帮助。

7.2.10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处理办法

1、学校后勤各部门要做好食堂、食品仓库、配电房等重点场所以及供水、供电和通讯保障部门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漏等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3、食堂、餐厅等饮食供应部门以及蓄水池、供水塔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联系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7.2.11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2、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疏导师生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7.3学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1、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和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2、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凡是在事故灾难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还应及时向有关外事、公安部门报告;

3、凡是发生人员伤亡的,学校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

4、所有灾难事故发生后,学校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问题,妥善处理,避免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5、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

7.4善后与恢复

7.4.1、一旦直接的应急任务和生命救护活动结束,应立即设立恢复中心,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

7.4.2、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加强有关预防措施。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关注校园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反映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当地政府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8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8.1预防和预警机制措施

8.1.1预防预警信息

通过公安网络监控部门等安全组织的安全预警信息,即时地向各学校可能招致攻击的网络互联设备和计算机的安全漏洞、病毒的动态变化趋势等预警信息,并对异常流量来源单位实行监控及控制。

8.1.2预防预警行动

网络和信息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分析安全风险、准备应急处理措施,建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测体系,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先制定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的通报机制。

8.1.3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分类

校园网的安全风险,一般包括:计算机系统关键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病毒等恶意代码危害;人为的恶意攻击(包括拒绝服务、系统入侵、篡改主页、窃取敏感信息、散布有害信息等)。

8.2应急准备

市电教中心、学校等要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做出被管理对象和相关风险列表文档。校园网、校园网络中心由各级学校网络中心负责。各级信息中心(电教中心)要求安排应急值班,并将值班安排上报。确保到岗到位,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8.3具体措施

A.物理环境,建立落实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并落实以下预防措施:

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对运行关键部位实施节假日值班制度,禁止任何非授权人员进入;

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并定时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建立校园网计算机室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机制;

对所有人员进行防火、防盗等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B.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

禁止未授权访问,授予管理员不同权限,关闭非必要服务;

采用认证方式避免非法接入和虚假路由信息;

实时监视和监测,及时排除故障、处理入侵攻击;

保证足够带宽,防止灾发流量造成拥塞导致网络瘫痪。

C.计算机系统

重要系统采用高可靠硬件、稳定软件、进行备份等措施,落实数据备份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安装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最新补丁,并定期更新;

关闭所有不必要端口、服务和帐号;

安装有效的网络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升级扫描引擎;

严格限制内部用户的访问权限;

对用户和管理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对关键系统实施实时动态监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备份。

D、重要的信息系统

重要的信息服务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建立严格的信息上网审查制度;

对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建立每天24小时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E、各级网络边界控制

在各单位局域网边界建立防火墙,在重大安全事件爆发时可以实施访问控制;

在邮件服务器前配置反病毒和反垃圾邮件网关;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监测攻击、病毒和蠕虫的发展,及时发现重大安全攻击事件;

控制有害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建立网关控制、内容过滤等控制手段。

8.4报告

市电教中心所管辖范围内的管理对象发生事件后,立即启动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分析、定位事件的来源和危害程度。

市电教中心所管辖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时,一般事件在部门内报警并作相关处理。重大事件和影响超出本部门管辖范围时,向管理上级紧急报警。必要时逐级上报;

一般安全事件,可向入侵者所在的网络管理员投诉;严重安全危害事件(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涉及破坏国家信息安生的反动政治言论),应当及时消除、保留证据,并按应急组织体系向上一级报告,请示进一步处理的决策。

8.5应急响应

8.5.1网络中断响应程序

市电教中心负责本市范围内的教育网的正常运行,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本校网络的正常运行。当所辖范围内的网络,与互联网络通讯中断时,应敦促网络运营企业(或服务商)及时处置。

8.5.2网络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网络环境安全相关事件由市电教中心自行处置。对火灾、盗窃、破坏等紧急事件按照国家消防、公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影响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由*市和我市两级教育信息中心(电教中心)指挥处置。

遇供电相关紧急事件,市电教中心、各学校作紧急现场处置,应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停电时间、用电功耗、电池电能储备、供电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和信息运行情况等条件作调度,包括次要系统停电减轻负载等措施,密切跟踪参数变化并反馈调整控制,联系相关公司和人员作现场维护。

8.5.3网络运行事件处置

网络运行相关事件由网络中心运行部门负责,重大事件立即向中心应急工作机构负责人报告。事件包括: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等。

8.5.4网络攻击事件处置

由所属各级网络或信息中心按部门分工和应急流程处置。对于大规模、影响较大的恶意代码、拒绝服务攻击、系统入侵和端口扫描处置:

1、通知应急负责人和中心主管,决定上报或通报;

2、按预案通知相关管理员采取措施,或直接实施控制;

3、处置人员记录事件处理步骤和结果,总结报告。

8.5.5信息安全事件处置

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应紧急通知信息主管负责人,及时消除非法信息,恢复系统。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紧急上报。

8.6应急保障

8.6.1组织保障

1、市电教中心、各学校设立突发网络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处理所辖范围内的校园网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市电教中心负责与*市教育信息中心、市公安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3、市电教中心具体负责本市校园网安全运行保障和管理。具体按《*市中小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及*教育信息中心下发的《学校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管理评估细则》执行。

8.6.2通信保障

*市电教中心负责收集、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内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联络信息。

8.6.3环境保障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负责建立并保持本中心的电力、空调、机房等网络安全运行基本环境。并负责周期性检查所辖地区校园网落实运行安全环境要求的情况。

8.6.4技术保障

市电教中心和学校应根据《*市中小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建立起符合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持力量,并对接入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8.6.5流程保障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应建立起所管辖范围的网络和信息应急处置流程,负责应急处置各网络和信息突发事件。

8.7善后和恢复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对网络和信息应急事件,除在事发时按安全管理要求上报市教育局和其他主管部门以外,应急处置后还应作总结报告,上报各相关部门。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根据应急处置中暴露的管理、协调和处置不当问题,应及时改进和完善预案,并实施针对性演练;对实际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应及时更新、升级完善。

9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9.1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本市教育系统实际,及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Ⅰ——Ⅲ级。

1、Ⅰ级事件:是指学校所在地区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2、Ⅱ级事件:是指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3、Ⅲ级事件:是指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

9.2应急处置措施

9.2.1应急反应

1、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自然灾害预报后,市教育局即宣布预报区进入预备应急期。

预报市教育局的预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A、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

B、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躲避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确有必要时(如遇洪水即将暴发、强台风可能袭来、冬季严重冰冻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学校向市教育局报告并得到批准后可决定停课。

C、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

D、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保护工作;

E、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F、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社会安定。

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市教育系统的应急工作,并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A、Ⅰ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立即运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协助组织、指挥中小学自然灾害应急工作,并将灾情和应急情况及时报市政府和*市教育局。

视需要调用(组织)力量到灾区协助或具体组织开展应急救灾情况。

局指挥长迅速召开应急办公室人员紧急会议,通报灾情;局救灾指挥部开始运作,协助市救灾指挥部和*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工作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全市教育系统的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B、Ⅱ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Ⅱ级事件由市教育局根据灾情情况上报、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各级各类学校救灾指挥部向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迅速报告灾情。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根据报送的灾情情况汇总、分析后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并报*市教育局、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及其应急处置工作组。

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政府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妥善处置,同时了解灾情情况,及时向上一级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和工作情况。

市教育局在市政府领导下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工作;组织本市的非灾区的学校对灾区进行援助。

市教育局应急指挥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所报告的灾情,及时向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和*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灾情,并提出自然灾害趋势估计和应急工作的建议。市教育局有关科室和单位研究和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参加抢险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视灾害情况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根据灾情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单位。

C、Ⅲ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Ⅲ级事件发生后,市教育局负责收集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灾情,并及时报*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应急指挥部视灾区情况对灾区进行慰问。

9.2.2、灾害发生后应急措施的主要内容:

市教育局在市政府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协助组织力量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协助有关部门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3、粮食食品物资供应

协助有关部门调运食品与物资,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灾民安置

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5、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6、消防

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扩大蔓延。

7、次生及衍生灾害防御

协助有关部门对本系统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情绪,防治衍生灾害的发生。

8、灾害损失评估

协助有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9、应急资金

市教育局财务审计科做好应急资金调拨准备。

10、接受外援

协助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接受和安排社会各界为教育系统提供的紧急求援。

11、宣传报道

协助新闻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灾情等有关信息。

协助民政、外经贸、外事等部门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举行新闻会,介绍灾情,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援助,提出急需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援助捐款总金额。

9.3善后与恢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渎职而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调查工作。

10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按*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市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执行。

11附则

11.1全市教育系统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按照*市教育局有关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切实预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11.2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点

1、事故基本情况及事态发展情况。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种类,初步判明的事故原因、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事态控制情况及发展趋势。

2、领导人的指示。说明各级领导同志对事故及处置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以及贯彻落实情况。

3、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应急预案规定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调用情况,应急救援取得的成效及评价。

4、救援工作计划。包括计划调用的队伍、装备、物资,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加强指挥和管理的措施。

5、需要澄清的问题。对不利于抢险救援工作开展、不利于社会和学校安定、不利于党和国家形象的信息,对与事实不符的传言以及蓄意制造的谣言进行澄清。

11.3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规定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系统突发性事件信息报告规定》《学校重大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规定执行。

11.4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关分工

针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市教育局建立的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具体分工如下:

1、涉及到社会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承担,分管领导:朱新华。

2、涉及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校舍基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财务审计科承担,分管领导:王新荣。

3、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教育技术装备室(市电教中心)承担,分管领导:王新荣。

4、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依学校性质分别由基教科和职社科承担,分管领导:郭志明或朱新华。

5、涉及到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招生办承担,分管领导:郭志明。

6、对安全事故的事后调查由应急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分管领导:张春潮。

涉及安全事故监察对象的责任追究工作由纪检室承担,分管领导:张春潮。

在事故中涉及到人事政策、福利待遇以及奖励惩处等方面的工作时,由人事科承担,分管领导:严鼎生。

7、突发安全事故涉及多个科室、多位领导,处置过程中需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妥善处置。

8、其他未尽事宜,由办公室统筹协调。

11.6本预案是全市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各级各类学校应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制定本校的应急预案。

11.7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对有突出表现的学校和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8预案启动实施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长决定。指挥中心所有领导成员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急;安全教育;心理素质拓展

高职院校属于青年学生的求学场所,学生密集,校园内的师生和教学设施安全至关重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应急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对于增强学生应急心理素质,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确保各类教学资源、教学设施不受损,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等具有重要意义[1]。对此,高职院校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强化应急安全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工作,注重搭建安全教育平台,促进学生防范意识和保护意识的增强,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奠定教育发展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校内潜在火灾安全隐患

(一)属地隐患在高职院校中,教学和生活建筑众多,包含各类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办公楼、食堂、超市、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基础设施。而用于学习、工作的建筑,尤其是实验室、宿舍楼、教学楼等场所,相关装饰的阻燃性不足,一些电气线路复杂凌乱,部分实验室还存放有大量的化学试剂或备用燃油等。这些都是潜在的火灾源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或加大火灾的危害[2]。

(二)生活陋习隐患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学生、教师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率几乎达到100%,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众多。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这类设备的使用率都比较高。但有些学生随意丢弃这些设备的电源适配器、充电器等,存放不注意;有些学生习惯在床上给手机充电,在充电的时候无人看守,导致充电过度;有些学生喜欢一边充电,一边看电视剧,导致电池板发热加快。这些都是火灾隐患。

(三)违章用电或使用明火隐患现阶段,生活中的电气设备不断增多,小到充电器、“热得快”、吹风机,大到电热毯。学校,尤其是学生宿舍内的用电载荷是一定的。但总有一些学生抱着侥幸心理,违章用电,使用一些禁用设备[3]。比如,为了方便,他们在宿舍中使用“热得快”;冬天怕冷,他们在寝室里铺上电热毯;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直接用明火,在宿舍里煮火锅、煮泡面吃。这些情况都导致宿舍内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大提高。

(四)思想意识隐患目前,高职院校师生的整体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多学生认为火灾不是很可怕,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且一些小火灾很容易扑灭。这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注重学习消防知识,不懂如何应对突发的火灾事故,不知道如何正确逃生,对一些器材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也完全不懂。这样,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就很难自救,安全隐患比较大。

(五)设施自身隐患高职院校建筑的相关设计都是有一定标准的。学校会设置安全通道,在各个楼层设置消火栓、自动喷淋装置、感烟装置、警报器等。这些设备类型多样,功能不同,但都是基于校内安全而设置的,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而就高职院校相关设施的维护保养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工程在交付后,后期的设施维护得不到重视,缺少定期保养和维修。因此,即使有部分设施已经老化或损坏了,管理者都不知道。一旦发生火灾,相关设施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就加大了火灾的危害程度。

二、高职院校应急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的必要性

(一)维护学生生命健康的必然要求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安全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教育。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安全意识不足,对危险没有防范心理,在意外发生火灾时,多半手足无措,导致很多可以避免的危险发生,甚至会因为缺乏火灾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能力而在火灾中丧生。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应急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是保证学生生命健康的基础性教育需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引起重视[4]。

(二)和谐、安全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开放性也不断增强。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高职学生的活动范围都在进一步扩大,和外界的接触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学生和外界接触的增加,带来了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的增加。这些外来人员成分复杂,可能有不法分子混入其中,给校内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这可能导致高职学生的思想安全隐患增加,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不利的。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应急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能够进一步强化“三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社交,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生活和交往中遵纪守法,能够区分善恶,保护自己,同时,保护他人。

(三)促进应急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就可能快速蔓延,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学生如果反应迅速,掌握一定的逃生技能,就能临危不乱,将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应急教育,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使他们临危不乱,学会相关器材和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方法,增强正确逃生能力。这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们就能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来应对,并正确、顺利地逃生。

(四)保障学校资源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必然要求火灾的发生可能导致师生的伤亡,还可能导致学校的重要教学文件、资料及教学硬件、软件等遭到损失。较大的火灾事故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不好的社会舆论影响。开展学生应急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对于学校相关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及保证学校资源安全来说,十分重要。

三、高职院校学生应急教育和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开展应急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强全院教师的安全意识,切实提高教师自救互救能力,要围绕安全教育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和专题讲座,向教职工及学生传授安全知识。相关安全教育要结合近年来全国各类典型火灾案例,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呈现方式,剖析学校开展安全培训的重要性[5]。讲解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后,培训者要通过火灾事故案例,配合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一段段发人深省的视频,指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提高学生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讲述火灾事故发生时的灭火及逃生自救方法。培训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院全体教师讲授安全基本知识,重点讲解用电设备及天然气设备在使用中应如何预防火灾、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方法、初期火灾的扑救及人员该怎样疏散等知识,并示范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高职院校应通过有效的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无小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求全体教职工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确保防患于未然。

(二)做好学生心理素质锻炼,提升安全知识实践和应用能力高职院校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至于六神无主、手忙脚乱,通过积极开展学生应急心理素质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在意外发生火灾时能有效自救,内心保持平静,不慌不乱,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火灾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6]。高职院校应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和锻炼,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家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提升他们的应急疏散、自救逃生能力,全面检查学院的应急工作。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因此加强对中小学安全应急知识的普及,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在中小学建立常态化安全应急教育机制。把安全应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展固定数目的课堂教学和应急演练,推动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做好 “开学第一讲”等应急知识教学内容。

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创新教育途径。在学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通过晨会、班会、学校电视、学校公众号等形式,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安全应急知识,拓宽师生学习渠道。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4

根据《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对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落实了全市2008年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2008年全市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方案》,全面部署了2008年教育系统应急管理工作,落实了领导负责人员配置,明确了相关机构的职责分工,局行政办公室具体负责管理教育系统的应急事项,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重点做好了3项工作:一是完善了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置细则,整合了应急队伍人员配置;二是强化了日常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做好应急设施的维护和检测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三是做好了应急管理日常培训和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意识和应急实战能力。同时,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院校,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督促指导了各项制度建设,将应急管理意识融入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为止,全市教育系统未出现应急管理方面的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二、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在原有预案基础上,结合奥运安保实际,建立了《教育系统奥运安保和反恐工作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6个应急预案。要求各地校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并切实开展演练。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建立应急预案2356个,共举行各类应急演练8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突发事件风险排查整治情况。年初以来,我局5次组织各县(市)区教育局开展学校安全自查整改工作,重点加强了春节、两会、“五・一”、“十一”和2008北京奥运会等敏感时期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组织教育、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单位)3次对全市学校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联合检查。目前,全市共整改各类安全隐148个。

四、应急物资普查情况。对全市教育系统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进行了统计排查,按规定进行了经常性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保证了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5

【关键词】体育;安全;教育

学校作为典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尤其要抓好安全工作,要重视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行为训练,要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至上"的防范意识,要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和应急救人方法。体育教师作为学校的教育者之一,毫无疑问也肩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课顺理成章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最佳选择。

人类生存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更要重视安全教育,那么我们体育教师究竟该如何利用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呢?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供大家探讨。

1、利用理论课向学生讲述各种安全知识

目前,各个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但是却没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教育人员,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学生所接受的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安全报告会、橱窗宣传、新闻媒体宣传以及家长和老师们的点滴告诫,所以他们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很少、且不系统不完善。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征求学校领导意见的基础上,决定由我们体育教师兼职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我们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各种安全知识和安全素材进行搜集、整理和精加工,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讲述和演示或是配合学校政教处进行讲座、图片展览等。同时,我们在新生进校后首先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包括:上下楼梯靠右走,出操、用餐各班的队形和行走路线等。目前我们每年都进行宣讲的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主要有:"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方法"、"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和救人方法"、"野外遇险求生方法"、"传染病的防治方法"、"食物中毒急救方法"、"交通安全"、"防身抗暴自卫方法"等等,根据我们的教育信息反馈,学生对我们利用体育理论课进行安全教育之举大加赞赏,他们表示通过老师系统的宣讲他们不但学到了许多系统的安全知识,而且还知道了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和救人方法。

2、利用实践课教会学生多种应急逃生自救技巧

体育教师在利用体育理论课向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利用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因为面对灾难时,能够化险为夷的都是那些既掌握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又掌握了必需的逃生自救技巧的人。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善于利用体育实践课各教学单项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有意识的将一些安全教育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到一起,来帮助学生掌握那些行之有效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例如:在教学生练习引体向上的同时,我们有意识将爬竿、爬绳、爬墙和爬树等内容一并纳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在锻炼上肢力量的同时来提高他们的攀爬能力,使他们能很好的掌握多种攀爬逃生自救技巧;在进行技巧滚翻教学时,向学生宣讲突然摔倒或从高处落地后做滚翻缓冲的自救技巧;在进行武术教学时,我们选择了一些有防暴和抗暴作用防身格斗术来辅助教学,通过教学,不但强健了学生的体魄,提高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而且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了许多防身格斗技巧,增强了他们在单独对敌时与敌搏斗的信心和勇气,切实为他们的正当防卫、见义勇为以及逃生自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利用实践课教会学生应急救人方法

他人有难,谁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应急救人不但是道义之举更是英雄之举,但是应急救人必须讲究方法,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应急救人方法而去盲目救人,往往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不会游泳者奋不顾身跳进深水中去救人,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传授安全知识,教会学生逃生自救技巧之余,还刻意通过体育实践课来教会学生掌握那些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例如:面对灾难和事故中的脱臼和骨折现象,我们教育学生要掌握正确的紧急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迅速检查伤者情况,如果休克,应先做抗休克抢救(掐人中穴、胸外压放心脏法或人工呼吸),没有休克,要安慰患者不要乱动伤肢以免扩大伤情;二、根据现场条件和情况选择应急处理方法,如果现场已经没有危险,应该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万一危险仍然存在,则选择先简单处理(止血、固定和包扎),再快速逃离危险区;三、应急处理后要立刻将患者送往医院,将患者送往医院的方式有多种,我们首先支持学生能使用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120或110来运送伤员,在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我们要求学生要学会利用现有的东西来做担架运送伤员(门板、椅子、毛毯和强韧的衣类等)。

4、在课上组织和开展多种小型的安全运动会

安全应急教育范文6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区学校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编制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所称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若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应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要按照规定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由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各相关责任单位派专人迅速赶赴现场,积极协助指导处置工作。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紧急行动,各年级、各班级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火灾、地震、校舍坍塌等事故,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地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事故,在迅速报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受伤、中毒学生送往医院抢救;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中小学生参加。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食品药监局、区政府新闻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做出决策,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实施应急救援,并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定期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有关工作。

4.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5.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责任组织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查后适时予以公布。

6.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事机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任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局长和区政府总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担任,成员由教育局各科室科长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责:

1.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各学校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负责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当事故发生时,负责做好校园的秩序维护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负责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信息工作。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四个工作组: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校舍安全检查工作组、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及应急抢险队。

1.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安排局机关安全值班工作,加强对值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迅速传达安全工作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向区委、区政府及市教育局及时报送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险情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2.校舍安全安排检查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负责人担任,成员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全面排查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学校校舍出现的安全隐患,认真登记、统计房屋、围墙等校舍受损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勘察、鉴定、分析评估;加强陈旧房屋及损伤教室的管理,及时拆除存在严重险情的校舍,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受损校舍修复、重建等工作。

3.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引导师生正确面对学校突发性安全事件,做到提高警惕不慌乱,有力有序保安全;指导学校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适时开展疏散演练和自护、自救能力训练;当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组织学生分流,统筹调配师资力量,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上课,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4.应急抢险队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三、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预警。区教育局要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系统地长期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教育局要在各学校确定信息联络员,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由学校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突发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四、实施步骤

(一)突发性

1.信息报告

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性的苗头,学校应立即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接到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区教育局要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

2.应急处置

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区教育局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采取措施,有效处置,化解矛盾,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信息,并要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若突发事件已出现在部分学校且已激化,有串联、集会、到校外示威、游行的迹象时,区教育局要迅速深入事发学校,了解情况,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及时反馈给区委、区政府。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时,要派人劝阻和随队维持秩序,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各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二)突发性安全事故

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群体性伤亡事故。

1.事故报警

各学校若发生事故要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引导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报警。在学校内部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护工作的同时,立即报警并向学校领导及区教育局报告。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即刻赶到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各工作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稳定师生情绪,做好财务保障、人力和车辆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

1.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要迅速向区教育局报告信息。区教育局要同时向区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2.应急处置

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控制事态发展。卫生主管部门要迅速联系和配合医疗机构开展对中毒、患病师生的救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进一步扩大。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封锁和保护现场,排查致病因素,消毒污染区,隔离接触者,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教职工做好安抚慰问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在实施应急救援后,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清除,事发地人员和遇险对象已全部脱离险境,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五、总体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本预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学校要不断完善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学校安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按照突发性事件处置程序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工作流程。要做好处置学校应急突发事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

(三)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学校、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同时,区教育局要督促区属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管理。

六、奖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区总体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对参加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者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编制,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预案修订和管理

区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制定本部门的部门预案,并报区政府备案。

根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若本预案出现不能与上级或者同级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应急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发生变化;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者应急演练结束后,发现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情况,由牵头编制单位及时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