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建设应急安全管理

地铁工程建设应急安全管理

1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建立过程

1.1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

首先,在评估体系框架构建之前,可对国外的应急管理办法进行借鉴和参考,并以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作为构建标准,通过比较研究,将整个评估体系划分为四大应急管理模块,依次为预警及应急措施、风险监督及报告、处理机制与救援、事后恢复及重建,这四大模块可作为整个框架的第一层级;其次,在四大基本模块的基础上,应构建框架的第二层级,即对应急管理机制进行细化,从而明确其应急管理职能。在对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考证的同时,应认真听取有关专家的看法,并综合资深管理人员的意见,将其作为进一步归纳并得出结论的基础,从而使第二层级得以科学地确立;最后,对各项应急职能分门别类之后,还应从具体流程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最后的细化与完善,从而使评估体系能够全方位的覆盖。预警及应急措施模块下,共包括制度标准与办法、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控、应急资源保障系统以及应急预案与宣传培训演练四个部分,其中,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控部分又可分为识别与评估、减缓与控制两个具体环节;应急资源保障系统又可分为机构队伍培养、资金物资供应以及通讯设施准备等;应急预案就宣传培训演练则分为预案内容体系构建及宣传培训演练两个环节。在风险监督及报告模块下,共包括应急信息监测、应急信息报送及突发事件预警三部分。在处理机制与救援模块下,共包括指挥协调、检查评估、抢险救援以及信息四部分。其中,抢险救援部分又可分为现场救援、人员疏散安置以及维护区域安全四个具体环节。在事后恢复与重建模块下,共包括善后处置、事故调查、表彰惩罚及恢复原有秩序四个部分。

1.2科学评估方法的选择

为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风险情况,保证风险评估体系的良好效果。应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既要确定好主观类评估条款,同时也要对客观评价条款进行准确把握。设置主观类评估问题,可得到对具体条款的反馈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可将这些待评估条款加以定义,使其达到应急职能的理想状态,从而给出对该职能的满意程度。评估时共分为五个等级。即针对具体评估条款,分别作出“是”或“否”的客观评价。例如以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为评估项目,如果参建单位能够根据施工安全管理原则,出台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则选择“是”,反之则选择“否”。在正式实施并推广评估体系的过程中,为得到真实有效的评估结果,最好以自评为主,第三方评估可作为补充。

2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论证过程

2.1评估体系科学性与系统性

在评估体系正式实施之前,应展开严格的体系论证。主要方式为:向应急管理专家进行咨询,对相关学者的著述展开调研,与专业人员交流合作等,广泛征求意见,从而确定合理的评估指标权重。通过建立整个工程应急管理体系的数学模型,可对其不同应急职能的权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得出体系本身科学性与系统性的论证。一方面,参考各项职能权重,根据各项职能得分,可对应急管理总得分进行统计,使统计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可对各项职能权重进行排序,并将其作为管理内容的指导,确定不同管理模块的工作重心。此外,由于明确了各项职能权重的序列,因而对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完善,突出其中的侧重点,最终将重要内容补充完整。

2.2评估体系实用性与可行性

评估体系不仅应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应体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对地铁工程主要车站、重点区间进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哪些职能运行良好,哪些职能运行不畅,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首先,在制度及措施方面,对于施工单位来讲,目前尚未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施工登记制度仍需改进;其次,从演练方式上看,多为单项演练,一年完成1~2次,夏季组织防洪演练,冬季组织消防演练。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项目,未组织专项演练;最后,从应急队伍的人员构成来看,多为年轻的兼职人员。人数通常不固定,可根据不同地段灵活掌握,其中救援人员比重处于10%~20%范围内,但在保险上仅限于工伤险。抢险设备简陋,缺乏防护衣物,仅能配备普通的劳动保护用品。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可以发现,无论对于建设单位,还是监理、施工单位,其软肋都在于预警及应急措施这一模块。在应急宣传方面,尤其表现出明显的劣势。其中,施工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应在应急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提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地铁工程建设应急安全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和探究,指出为保障城市地铁的安全运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应积极建立科学的地铁工程建设应急安全管理评估体系。本文分别对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工作评估体系的论证过程展开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说明了完善应急管理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作者:秦宏霄 单位: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