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例6篇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1

关键词: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持续健康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被挪威首相首次提出,并迅速成为全球各世界的共同遵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概念,强调科学持续的发展是既要满足现代人的发展需要,并且不能够损害后代人的发展权利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因为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作为大自然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挖掘林业潜力,发挥林业资源作用有着积极意义,笔者试图在分析当前林业发展状况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1 林业的内涵和外延

一般而言,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是指,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实现各种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事业。林业部门主要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一般而言,它们的主要职能是科学合理而有计划地绿化相关的荒山荒地,有力有序地扩大森林资源;同时科学经营好和管理好现有的天然林和人工林,并在适时适度适宜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林业开发和森林资源的利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林业治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有计划地提高我国的森林资源的覆盖率,积极增加森林木材和相关林副产品的质量,从不同方面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同时,研究和加强林业建设,运用林业资源和天然性能,发挥森林的气候调节、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农田保护等综合功能和效用,确保农业的高产稳产;林业经营主要包括森林树木的采伐、更新、森林保护,以及森林再造和抚育间伐,城市森林的建立和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发挥林业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就当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来看,我国林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为初期发展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时间大概为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属于我国传统林业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林业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积累;第2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林业发展的核心活动集中表现在集体林区和其他非国有林区开始探索落实林业“三定”政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等3个方面,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林业生产责任制得以确定;第3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林业发展不再局限于国内,而在发展的思想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加强林业发展,管理扼制环境恶化的状况,我国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在这一时期,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当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确立了战略方向。

2 影响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

所谓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指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以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为中心,通过科学合理的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从而向社会提供持续化、健康化的服务,而不仅仅是提供以木材为基础的某种或某几种的物质产品。要实现此种功能的维护,不仅仅是人类最大限度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前提,还是林业使用价值持续性、健康化的保障,更是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条件,同时,这也是林业价值的根本。

比较共同的认识为:要保持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经济实力,也即是社会资源能源、资金信息使用率和增长率、人均收入情况和资源储量等;二是重视林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合力,包括人口容量、素质、意识、道德等诸多的方面;三是对关注生态健康发展而获得的支持力。

3 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与对策

3.1 培育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往往对事物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落实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林业,必须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培育为基础。首先,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重构适应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纯正的思想意识,通过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领悟林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实现林业转型发展实现高效优质的工作方法和路径。其次,教育培养要以面向林业健康持续发展为需要,以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前提,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材拓展人的潜在能力。

3.2 注重综合评价

3.2.1 林业的生态效益。人类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同时带来这3种效益,其中,经济效益在过去往往是最受关注的,但如今生态效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效益可创造经济效益。

3.2.2 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势必会引起环境恶化而最终阻止经济的增长。在当前这个既注重生态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时期,不仅要使当前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还要使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所以如果采取单纯只注重生态效益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最终要导致经济效益滑坡,从而使生态环境建设也失去了物质保证。

3.2.3 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一是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为主;二是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三是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大力推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兼作方式,如林草兼作、林药兼作、林灌混植。

3.3 加大科技投入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因而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如今的“数字林业”已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使林业经营和管理逐步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

3.4 健全运行机制

从法律角度来讲,要加大林业立法进度。在充分遵循“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持续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原则基础上,加大林业健康持续发展立法力度,充分考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条件,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加强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重点突出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协调平衡。

从防范角度来讲,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类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建设,增强对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效果,确保林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林业执法方面讲,要加大执法力度,为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保障。一是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确保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二是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占地的违法行为;三是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林业执法队伍建设,从源头上控制破坏森林行为的发生。

4 结论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尤其在当前科学发展观一贯强续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口,要想加快推进林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务必要着力从提高务林人员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工作业务技能水平入手。首先要树立人才兴林观,努力培养符合现代林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其次,要注重评价系统的建立,科学评价林业发展的效果与实绩;再者,要坚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为林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总之,要形成合力地推动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积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途径的探索[J].林业经济问题, 1999(3)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2

一、HSE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由于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在石油开采作业时,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伴随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然而,企业生产经营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几项指标,其与企业经营管理及未来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将健康、安全和环境等指标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是提高现代石油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60年代企业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装备技术安全性能的改善,以此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来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逐渐对生产经营环境、人员行为状态及健康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提高,注重研究人员健康、思想行为、工作环境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和质量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节能环保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继推出,使得企业认识到员工健康、工作环境及节能技术应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员工健康,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企业也意识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系列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HSE这一先进管理理念逐渐形成。

现今,HSE管理体系已经将企业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经营目标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生命健康、环境保护的重心上来,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最终目的。

二、我国石油企业全面推行HSE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第一,可减少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来,石油行业的安全事故、污染事故等持续出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包括石油生产阶段的火灾爆炸事故、开采作业阶段造成的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及环境污染等,发生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石油企业管理不到位所致。对此,在石油企业全面推行HSE管理,将大大提高石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各类事故的预防控制能力,避免各类事故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当事故发生时,能采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措施和解决措施,从而将损失降至最低。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危害评价和风险控制,通过具备高素质的安全技术人员运用科学先进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风险评估,从而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第二,减少投资成本,节约资源及能源。

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及健康问题均与企业管理体系息息相关。在石油企业实施HSE管理,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从而降低企业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促进石油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经调查表明,我国石油企业的投资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一点是造成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的重要原因,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这一现状不仅与我国石油开采形式、石油蕴藏及地质结构等因素有关,更多的是与我国石油企业的资产分配、人员状况、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第三,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安全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石油企业如果接二连三的发生安全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石油企业技术落后、管理不到位、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形象也将成为社会舆论的话题。石油企业通过实施HSE管理,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为社会和员工谋福利,满足其在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为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高。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HSE管理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也得到充分证实。例如,壳牌石油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公司高层领导曾说:“通过降低投资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优势已经逐渐弱化,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后来,壳牌公司开始实施HSE管理,不仅降低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了优质的工作环境,保护了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同时在环境污染的控制方面表现优异,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结语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3

一、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对医疗卫生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重要论断,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不仅深刻揭示了医疗卫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健康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民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上个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以健康为首要内容的“人类发展指数”,并发表了第一份《人类发展报告》。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千年峰会,189个国家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了八项千年发展目标。其中,有三项是卫生指标(即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妇幼卫生状况和抗击艾滋病、疟疾及其它疾病),还有三项与卫生有着密切联系。这表明,卫生发展已经处于人类发展的突出位置。

鉴于健康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维护国民的健康公平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人民的健康公平问题,并把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人民的基本权利。十七大报告关于健康的重要论断,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符合党的一贯主张,与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相一致,与国际发展趋势完全吻合,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认识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健康权益,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把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效的基本标准,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促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卫生事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与我们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忽视了政府对于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导作用,责任和投入不到位;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卫生体制,靠市场解决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照搬到卫生领域,实行“承包”、“分成”,淡化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化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加重了群众的负担;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公平原则,导致优质卫生资源过多流向大城市和大医院,造成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我国国情和卫生发展规律出发,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绝不能脱离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经济水平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夯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不能盲目追求高端服务;必须坚持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障的协调发展,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又要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转变卫生体制机制,加强卫生监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必须坚持保基本、广覆盖、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以有限的资源争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和健康公平。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对维护和促进国民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体制不仅难以实现国民健康的公平,也容易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政府应该在规划、调控、准入、监管、筹资、基本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增加政府投入,引导和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坚持公益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必须坚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从维护全体人民健康的全局出发,统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卫生监督体系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科学界定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权利与义务,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维护医疗卫生人员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卫生人员参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是全国600万医疗卫生人员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的根本目标是以维护居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必须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妇幼保健、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体系建设,健全职能,落实责任,转换机制,保障经费,增强能力,改善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卫生环境,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首先,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其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预防保健在社区,疑难重症到医院”的医疗服务格局,最大限度地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结构,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责任,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探索建立职责明确、权责一致、治理规范、监管有力的医院管理制度。加大政府投入,规范财务收支管理,改革以药补医政策和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有责任、有保障、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医药费用,忠实为群众服务。第四,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在严格技术准入的基础上,鼓励国内外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机构,支持有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依法开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第五,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强化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疑难病症的联合攻关。发展现代中药产业,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三)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是确保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减轻疾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医疗保障制度要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居民、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逐步缩小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保障差距。同时,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四)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药品是维护人民健康的特殊产品,保障基本药物供应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要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为重点,确定基本药物的目录和品种,实行定点生产、政府定价、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使用等办法,保障群众享有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基本药物。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严格新药审批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改革药品价格管理,提高药品定价的科学性,纠正虚高定价,减轻群众负担。

(五)建设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健全技术准入、执业规范、质量考核、日常监管、信息、患者权益保障等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保证其安全、有效;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职业卫生监管,严肃查处损害职工健康的不法行为,保护职工健康权益。

(六)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卫生管理职能,重点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卫生监管。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原则,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卫生行政管理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为保障全体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逐步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鼓励公民有序参与卫生事业管理,推进卫生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使卫生政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使医疗卫生服务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

四、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以“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实现《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规定的各项目标,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第二步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第三步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的指标和措施,包括: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的指标,重大传染病和重大慢性疾病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指标和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卫生服务规模和卫生投入指标等,以实现卫生制度建设与健康促进目标的有机统一。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4

关键词:组织健康;道德化取向;中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1-0072-05

一、组织健康研究的背景和内涵

20世纪90年代,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急剧变迁,诸如全球化竞争、知识经济、企业并购、组织扁平化等,给企业及企业中各类工作者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使组织心理学家与组织行为学家意识到组织健康研究的重要性,将对企业中员工健康的研究扩展到具有更广泛意义的组织健康研究。

Newell曾强调“组织健康”的概念必须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当作文化或社会模式的表现来看待。也就是说,组织健康的内涵会随着时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内涵的不同,正好反映了组织健康研究的阶段性发展。

在1990年前的非正式研究阶段,组织健康着重强调企业短期的财务成功,不考虑员工也不考虑道德、法律要求。正如McNamee所言,组织健康只与财务绩效相关,财务绩效是企业的生存本质,只有高额的财务回报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他将组织健康简单分为两个方面:财务健康和财务不健康。Clark强调了组织规范对于组织健康的重要性,认为组织健康就是企业成员一致把组织规范所要求的行为视为正常的事情来行动,而忽略这些行为本身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企业所有层级都以组织的维持和发展为目标。

第二阶段(1990年至2000年)兴起了正式的组织健康研究,强调企业财务成功和员工健康并存。这是由于人力资本在组织中地位的提升和与日俱增的重要性,迫使企业把重视员工健康提上议事日程,把单纯的财务成功作为衡量组织健康的标准已不合时宜。Cooper&Cartwright率先提出健康的组织既要有成功的财务(如利润),也要有身心健康的员工队伍。Jaffe则不仅提出组织健康包括组织绩效(利润、生产率等)和员工健康,还进一步明确员工健康应包括客观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主观满意(工作满意度)两个方面。Sauter,Lim&Murphy强调健康的组织要能够最大化整合员工健康目标和企业盈利与生产率目标。McHugh&Brotherton的实证研究为上述推断提供了证据:组织健康首先表现为财务成功,但财务成功并不必然意味着组织健康,财务成功只是组织健康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组织要同时关注财务健康和员工健康。

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组织健康内涵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研究者把更多的相关者利益纳入考核范畴,这将成为未来组织健康研究的方向。虽然不同学者包含的利益相关者范围不同,但都超越了员工(健康/满意)和股东(财务绩效)层面。Vicenzi&Adkins认为组织健康有赖于组织拥有一个能在组织内部和下属公司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共享的广泛一致的前瞻性网络。Nadkami&Lovey强调,组织健康是组织同时高度满足了六个主要标准的整体状态,这六个标准是:平衡组织主要目标、创造归属感、最小化熵、创造满意顾客、组织成长、与环境和谐。Corbett指出组织健康在于企业领导人理解存在于员工、顾客和股东间的动态关系和平衡。Zwetsloot&Pot认为组织健康与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健康的组织不仅要有成功的财务,还要有健康的员工和健康的环境。因此,健康的组织应该重视、利用和支持组织成员及利益相关者的各种不同类别的健康。

组织健康内涵的逐步演变和丰富,是与企业实践和经营环境要求一致的,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因此,综合各学者的研究,顺着组织健康研究发展的方向,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将组织健康定义为:一个组织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个概念同时兼顾企业、员工和社会三方收益,通过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和外部环境适应过程,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组织健康表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组织健康研究的道德化取向

组织健康研究进展表明,组织健康的标准从单纯的财务绩效到财务绩效与员工健康/满意并存再到同时关注股东、员工、顾客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健康内涵具有了更多的人性化、道德化取向。理论研究作为实践的反映和提升,又用以指导企业实践,综合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健康的企业不仅要有经济上的成功,还要对员工、顾客、社区乃至自然环境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道德化取向在组织健康研究中日益明显,道德成为组织健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一)组织健康研究道德化取向的原因

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道德逐渐成为组织健康的衡量标准,其内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外因则是源自员工、消费者、投资者、社会舆论等给企业产生的强大压力。而外因之所以能起作用是由于企业所处环境的逐渐变化:员工价值在组织中的地位提升并逐渐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以及消费者、投资者对企业道德责任的偏好,改变了企业的市场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市场壁垒;社会舆论批评则形成了非市场力量的约束机制。市场压力和非市场压力迫使企业改变经营策略,不得不把道德责任纳入组织健康的考核范畴。

1、组织健康研究道德化取向的内在动力

90年代以前的组织健康研究,把财务成功作为组织健康的唯一标准。财务成功,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就是组织健康,反之组织不健康。这与传统经济理论和传统企业理论是一致的。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经济人”假设,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传统企业理论将企业的功能简单归结为经济功能,经济价值是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标准。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所以利润最大化目标归根结底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主张,通过“看不见的手”的引导,每个商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过程中,能不断促进公共利益。因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Friedman也强调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获取足够的利润来弥补将来的成本。如果这个责任没

有实现,其他责任也不可能实现。”

长期以来,在企业与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中,企业总是处于主导地位,因而企业利益的实现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的影响。这时,企业利益实现的机制表现为单纯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成败取决于生产经营的竞争力,以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就成为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企业仅凭“道义”来经营,也不能指望企业在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可以对其施加足够压力之前会自觉地去维护别人的利益,并把它作为考核自己组织健康性的标准。企业归根到底是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是其合理的目标。在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没有对企业施加充分压力的情况下,企业自然而然奉行的准则是维护所有者利益,组织健康的标准也只有财务绩效。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活动的经济外部性导致的负效应如员工过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实质是将企业成本的一部分转嫁到社会,并对社会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现实和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了超越于利润最大化的道德期望。随着员工、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影响力量的与日俱增。企业利益实现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优先满足相关利益群体的合理要求,否则企业将被取消市场准人的资格。道德和经济成为组织健康的两个并重标准。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企业创造最大化的社会总价值,而不仅仅是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决策和行为对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2、组织健康研究道德化取向的外在压力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国际劳工运动、消费者运动、环保运动等,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与企业形成新的利益关系格局,企业利益实现只需面临单纯市场竞争的局面改变了来自员工、消费者、投资者和社会舆论的市场和非市场压力,使企业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虑股东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组织健康内涵逐渐增加了道德元素。

(1)员工健康对企业的影响。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等人力资本要素,在组织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体和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劳动雇用资本”得到了理论认可和实践验证。另一方面,员工不健康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如美国各行业由于员工工作日生病缺勤损失约55亿美元;企业由于压力等不健康因素产生的总成本包括缺勤、生产率降低、赔偿、健康保险和直接的医疗费用等,加起来每年超过1500亿美元。这也是企业雇主开始倾向于创造一个更为健康、更少压力的工作环境的直接原因。而关心员工健康带来的收益是明显的,如美国纽约电话公司用于改进心血管适应性的健康计划使公司1年节约2700万美元在离职和治疗方面的成本;通用汽车公司报告他们EAPs计划使公司的时间损失减少40%,意外事故和疾病福利减少60%。员工以其自身价值对企业利益实现产生强有力影响;而显而易见的健康投资收益,使企业日益自觉把员工健康纳入企业绩效的考核范畴,并成为组织健康的新要素。

(2)消费者选择。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决定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的选择。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关注意识的增强,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价廉物美的产品,还希望得到“负责任”的产品,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合理保护员工权益、保护环境等。如2000年,Environics International组织了全球性的“新千年调查”,访问了23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25000人,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值升高,其中79%认为企业应对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负全责,73%的认为企业应对环境保护负全责。消费者把“拒绝购买”作为手段,用“货币选票”对企业进行“公共选择”。当消费者的诉求转化为影响企业的联合行动,并通过法律和市场力量予以表达,就会对企业形成实质性压力,迫使企业为了市场份额不得不听取消费者的声音。中国最近发生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导致消费者对一系列国内知名奶粉品牌的唾弃,他们用“拒绝购买”和“抛售股票”的方式对其进行惩罚,国内奶粉业经历全面改革,开始认真重视消费者利益,就是明证。

(3)投资者选择。在投资方面,西方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作为投资考察的对象,发起了社会责任投资运动,倡导“道德投资”。社会责任投资是指投保人从环保、劳工标准、人道以及是否违反自然规律等角度出发,仅支持那些被视为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目的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来修正企业的非道德行为,其主要形式是设立“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专门支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融资。比如,2001年,美国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市场规模已达到2.34万亿美元。而一些非政府机构相继建立了一系列衡量标准,如FTSEGOOD金融时报道德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全球指数、多米尼社会指数等,供投资者筛选投资企业,并对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施加压力。

(4)社会批评的压力。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人权组织、工会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在约束企业行为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组织针对企业的不负责任行为,经常发起声势浩大的批评行动,他们向政府施压要求加强对企业的规制,组织各种反对企业的运动等,通过各种渠道向企业施压。其中,新闻媒体在这些批评运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顺应社会要求,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

由此可见,股东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以生产者、消费者和投资者三种身份出现并且形成与企业命运生死攸关的巨大压力集团,在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这三条企业的生命线上与企业博弈。劳工利益、消费者利益、环境利益三大公众利益成为博弈的焦点。而且,这三大公众利益通过社会运动激荡升华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背离这种道德要求,就会被社会大众唾弃,要么产品失去销售市场。要么企业失去融资活力。内外因共同作用,组织健康的道德化倾向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组织健康道德化取向的表现

组织健康内涵的阶段性演变是组织健康研究道德化取向的最好体现;企业对员工、顾客、社区、环境等相关者利益的兼顾是组织健康道德化的直接体现,也是新时代组织健康的必然要求。“关于员工、客户及普通人群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在信息日益开放透明、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道德和经济成功问的联系日益紧密,也即企业经济成功需要道德,企业道德也会获得经济回报。而且逐渐地,诚实、公正和品德等道德因素成为杰出企业应有的内在因素,而不只是偶然驱动因素。道德本身成为杰出的组成部分。柯林斯和波拉斯在对18家高瞻远瞩企业(至少有45年卓越经营的经历)和18家对照企业进行长达6年的比较研究后发现:利润不

是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发现利润最大化是多数高瞻远瞩公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它们倾向于追求好几个目标,而赚钱只是其中一个……它们追求利润,但也追求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远的理想。追求利润不是最主要的,但高瞻远瞩公司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得到了利润。”企业名誉研究、最佳企业调查、最受尊敬的企业评比、雇员义务调查等,都是组织健康道德化很有说服力的指标。包括“道德准则”在内的评判尺度越来越成为评判组织健康的依据,而绩效优异的企业必须在财务和道德两个方面都表现出众。

Verschoor专门强调了健康组织应具有的道德特征:组织从上到下具有开放和谦虚的心态;组织自觉承担环境责任和个人责任;对“正确做事”的强烈认同;愿意接受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勿庸置疑的正直和诚信;追求合作、整合和整体思考;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以及开放互信的管理风格、对行为规范的认同和价值观导向的道德规范等。作者指出,具有上述特征的企业,能为股东带来高效的绩效回报,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社区和社会公众等维持良好的关系。Kriger&Hanson则详细罗列了真正健康组织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价值观:诚实、信任、谦虚、宽容、同情、感恩、服务和和平等,并强调这些应成为企业永久的经营哲学。这些学者都论证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背景下,道德健康对于组织健康、长久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组织健康道德化取向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组织健康道德化取向对中国企业的启示,首当其冲的是对企业经营和价值理念的冲击。中国经济用三:十年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两百多年才取得的成就,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下,一些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取向,呈加速度发展,忽视了很多经济以外的因素,如员工健康、产品质量、社区义务、生态环境等问题,各种不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不健康因素越积越多,消极结果日益突出,已经开始影响和阻碍到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是企业员工面临空前压力,员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工薪一族亚健康状态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约有70%的工薪阶层处于亚健康状态,抑郁、焦虑、苦闷、无助、失眠等不良心理因素常常如影随形,工作倦怠、缺勤、离职、磨洋工等现象滋生蔓延,“过劳死”、“不老死”等事件屡屡发生,给企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企业逐渐认识到健康又满意的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本和财富。关注员工健康,构建健康型组织成为中国企业不能再忽略的课题。

其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现实要求。当前中国企业处于竞争激烈、变化快速的全球化市场中,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关税性壁垒的取消。非关税壁垒日益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处于全球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日益受到来自西方等先进国家企业非经济因素要求的限制,如劳工权利、安全与健康、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这些因素成为约束中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新时代健康企业应遵循的标准。以往单纯关注股东利益的企业健康理念已经不合时宜。组织可持续发展体现为永续经营、健康发展、协调运行,就要处理好与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顾客、社区、媒体等的关系,实现各方多赢的局面。新时代组织健康倡导关注并平衡各方利益,这是许多中国企业急需培养的理念。

第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不容忽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子孙的利益,简而言之,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重视生态平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的满足,粗放经营,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危及到了人类以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再漠视的自然环境危机要求组织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强调经济利益满足的同时,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是新时代组织健康对中国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5

论文摘要:企业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企业和谐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为目标。文章针对企业的和谐发展,从企业文化、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环保效益角度,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1.前言

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源,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和则兴,乱则败”,人力资源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先决条件。可以说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则是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催化剂,因而研究人力资源和企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可以使员工具有较多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企业文化业是员工之间联系的扭到,使企业员工促进沟通,增强交流的向心力。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延伸[1]。因而在进行和谐发展中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公司文化的教育,是员工融入公司文化、继承公司文化、发展公司文化。

2.1树立企业和员工均能接受的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和谐地发展。例如定义企业的价值是促进社会繁荣,促进公司和全体员工的富裕,将是企业和员工都可以接受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

2.2营造团队精神

和谐发展中,政治的影响是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员参入。因此需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和谐的团队精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多渠道、多部门沟通渠道,促进爱企业、爱集体、爱个人的企业文化建立。

3.企业和谐发展目标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3.1经济效益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利润,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和谐发展中,经济效益是根本出发点。

(1)绩效考核管理[2]

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多种形式的系统化的激励机制,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能很好地在人力资源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与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激励机制最重要的部分则体现在奖惩制度上。

(2)测评与评估管理

人力资源之间的良性竞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管理者通过测评与评估,可以对员工有针对性的进行智力投资,从而更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3.2社会效益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通过做“事”,促进社会的发展,创造社会效益。

(1)强化人员的培训教育

人力资源培训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以适应和谐发展的需要。人员的培训教育是许多经济学家所强调的除正规教育以外的另一种实现人力资源增值的重要形式。

(2)完善社会保险体制

员工有较高的人身保障,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险体制是合理运用社会保险中各个方面的保障手段,从而维护并推动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转贴于

(3)动态管理,开发人力资源的最大潜力

企业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不断地扬弃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人力资源的管理要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规范人力资源的内部流动机制,最大化开发员工的人才潜能,需要实行竞争机制,给其一种使命感和危机感,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3]。

3.3环境效益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既是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主导的发展。因而,管理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不断挖掘人才,使人发挥出最大潜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2)对员工的身体健康管理

打造可持续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首先要考虑的是员工的健康管理,这是员工爱岗敬业,保证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指标。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有效地调动了个人及组织预防疾病的积极性,从而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健康改善效果。

(3)对员工的精神健康管理

①提供较好的福利与待遇

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不仅需要身体健康的人力资源,还需要精神健康的人力资源。因而,提供给员工较好的福利与待遇以及充分的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是必不可少的管理。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能够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促进其主动工作的积极性。

②提供人文关怀

注重对员工关怀,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做到让职工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具有充足的自信。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需要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帮助、人人平等友爱的公司文化和氛围。

(4)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只有热爱、理解员工,做到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得到真诚的关心和重视,才可能产生共鸣,从而成功营造员工和企业共同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4.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的和谐发展,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管理,需要兼顾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力资源的个人利益,才能做到二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健康管理经济效益范文6

【关键词】工商管理 经济 经济效益 市场金融 宏观调控

要想求得社会发展秩序的稳定、保持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持续有序发展,除了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法律法规外,就一定离不开工商管理,它是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强力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

工商管理部门能强有力地规范市场的主体行为、促进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以及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资格,就必须到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办理一系列手续,包括申请注册、进行登记,在这个过程中能否避免不合格企业的生产和运作,能否从源头控制小黑作坊,就要靠工商管理部门发挥职能。他们必须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对申请的企业进行审查,规范整个审批程序,从根本上提高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质量,不遗余力培育优良的市场经济主体而毫不留情地遏制不良经济主体的命脉。只有工商管理部门积极有效地在市场经济的主体准入制度上作出大作为,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才会得到规范化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也才有可能健康有序地发展,最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才会实现。

二、有效强化市场的监督

除了能从源头上规范市场主体的准入审批程序外,工商管理部门在市场监督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可以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加大对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营造出一个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投资环境,从而使我国的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充满活力,有力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可以大力保护企业的商标权。一个企业和商品的重要标志就是商标,它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企业的商标权能否受到强有力的合法保障决定着这个企业以后的经营和发展情况以及市场经济秩序是否能得到有效地维护。而商标权的保护就要靠工商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通过严厉打击那些侵犯他人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违规行为来有力保障企业商标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保障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再次可以进一步完善行业分类的监管体系。最后还可以净化广告市场的环境。工商管理通过严厉打击违法的虚假广告,采取相关的一系列整治措施,从而有效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广告行为,净化市场的广告环境,最终营造出一个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大环境,有效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工商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市场经济过程中,通过有效发挥自身的行政管理职能、积极培育和有力监督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从而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工商管理能够使经济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确保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和闲置,这是决定市场经济能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借助市场这一只无形的大手,利用价格这一市场调控手段,引导稀缺的市场经济资源流向那些最需要、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从而有效地大幅提升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切实保障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其次,工商管理能够帮助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很好地实施并且起到引导作用。国家运用宏观调控的一些手段和方式来直接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并且运用价格政策形成一定的机制来间接引导和调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向,以此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

四、完善法律监督机制,维护消费者权益

工商管理在行政上的权限和职责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得以明确,这些法律明文规定是工商管理监督市场时的行为标杆和准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工商管理部门严格依照行政执法的相关程序进行市场监督,在工作中遵循行政处罚和行政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规范和引导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经营行为,有效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转秩序。工商管理部门能够起到有效规范经济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确保商品质量,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工商管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它能强力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准入、有效强化市场的监督、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它的这些作用和职责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工商管理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工商管理部门完成自身职能的转变,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积善.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