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技术创新范例6篇

基础性技术创新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1

护理操作中的问题

安瓿吸取药液法操作烦琐:此方法教材中的操作程序为先消毒安瓿和砂轮锯安瓿再消毒安瓿折断安瓿抽取药液。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过之后,进行消毒1次。两种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证明,进行1次消毒效果可靠,省时省力,经济方便。以我院急诊输液室1998年度输液量统计,平均每天输液235.5人次,共用安瓿628个,如按教材要求操作,以每个安瓿比实际操作多花10秒计,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时间需增加104分。通过科学研究与多家医院的长期实践证明,1次消毒可以取代常规的消毒方法。

皮试、肌注等单个治疗,铺无菌盘意义不大:此方法的常规操作程序要求为单个患者进行注射时也要铺无菌盘。在实际工作中,单个患者注射吸药后将针筒放入治疗盘中,然后即行注射,尤其目前一次性注射器已较广泛的用于临床,空针的原针头帽、空安瓿或空药瓶有较好的保护针头的作用,针栓部分虽然暴露在外,但对针筒内药液无任何影响。集体注射可铺无菌治疗盘,其目的在于针头套入安瓿内,在安瓿的口部有针头暴露的可能,而且放置的时间也较长。

口腔护理操作步骤太教条:口腔护理规定棉球的个数,规定上、下、左、右的先后顺序,致使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普遍感到困扰。

观念上的保守:有些细节书中虽然没有要求,我们有的教员却自行加上。如对注射操作之前的清洁台面和治疗盘,也规定了很多烦琐的步骤,并且往往加得过于复杂化,认为保险系数越大越好,步骤规定的越细越好。

问题分析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而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仅负责临床实习带教。护理教材内容过于烦琐,而临床实际则简便有效。以致操作考试成绩优秀者往往不能按时完成繁忙科室的临床治疗任务,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和技术熟练的老护士为了操作考试能达标,不得不像护生那样去反复练习基础的操作步骤。护理教学现有的不科学、不切实际削弱了护理教学的效果和操作常规的权威性,易误导年轻的护士产生不按规范操作没什么关系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将本应严格的规范行为也随意起来,而产生严重后果。

护理教材和操作常规滞后于临床实际,硬性要求照此执行,则会限制护理学科的发展,限制护士的业务才干、进取心和创造性的发挥。

改进意见

重视护理内涵建设:建立一种激发和调动内在潜能的新机制,将护理技术的改进和护理知识的更新作为护理管理部门和权威性护理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纳入护理质量考评体系。对护理技术和护理知识更新有贡献者可予以奖励。区分不同层次护理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是提高护理群体自身价值和社会信誉的重要环节。对教材和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护理教学人员参与护生实习带教,参与在职护士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要组织由护理教育者、临床教员和护生共同参加的护理教学评估。

要求护生掌握操作原则:基础护理操作应知应会要求护生、护士掌握原则,而不要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致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如口腔护理可要求上下左右,牙齿内、外、咬合面、口腔黏膜均护理清洁,无遗漏,动作轻柔熟练,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2

关键词:日本;技术创新模式;演化;中国;启示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02-04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仅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战败国一跃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人们在总结和分析其创新成功的奥秘时,都对其以技术引进、学习、改良为主的技术创新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及评价,这种以模仿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日本原有的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并促使其在创新模式和政策上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调整。Saneh Chamari和Susantha Goonatilake将这一演化过程概括为前期的对于高级技术的引进模仿过程以及后期的从模仿到自主性创造的转型过程[1]。作为后发国实现技术创新的成功典范,日本的秘诀就在于其能够根据本国国情,适当地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

一、模仿创新模式的萌生

1.推行“倾斜生产方式”。所谓的“倾斜式生产方式”,是指在资金、原料不足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对于煤炭、钢铁、电力、化肥这四大基础工业及海运、铁路等运输部门进行重点扶持,由此来为其他部门提供廉价的动力、资源、资料以及运输手段,从而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复苏。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从1945―1955年期间,日本技术引进重点为电力、钢铁、煤炭和造船等基础产业,而其引进的方式则以成套设备的购买为主,在此技术上,通过对于这些设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仿制和部分改进,以此来实现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1956―1973年期间日本广泛而大规模地进行了技术引进,并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而展开,在这一时期,这些领域中涌现出了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大企业的规模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其发展路线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开始从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增长至上路线转化到以知识密集型为中心的灵活增长路线[2],技术发展的重点也逐步转向为许可贸易以及为节约开发能源、环境保护、集成电路、计算机、原子能工业等对研究工作以来程度较高的尖端技术方面。

2.强化行政指导和积极干预。在上述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及技术引进规划中,日本政府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其有计划、保重点、高效率的引进,保证了日本能够用极短的时间、花费较少的成本来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日本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干预及影响主要表现在:(1)制定创新政策,引导创新方向。如前所述,日本在不同时期根据自身国情的需要,会扶持不同的产业,从而对市场进行调控和引导;(2)技术引进的统一指挥。这一时期日本的技术引进通常是由政府统一掌管的,通过对于引进技术的筛选,其目的就在于能够引进到易于消化和吸收的技术,并能够有效地防止重复引进和不适当的引进;(3)进行研发投入,组织重大项目研发。尽管日本的研发主要来自于企业的自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政府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一定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重大项目的研发上,进一步地,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研发,日本政府往往还会牵头各个大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以保证项目研制的有效运行;(4)鼓励企业之间的技术、信息交流。积极推动技术创新的扩散。

3.依赖技术引进的渐进创新。在战后资源奇缺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选取了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其主要为通过购买国外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完善和创新为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其目的是使得技术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因而在此过程中,渐进创新就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这从日本研发投入的比例上也可以看出来:美国企业将研发资金的2/3用于提高产品技术,即进行产品创新,而另外1/3的研发资金用于过程创新,日本的比例正好与此相反,用于过程创新的研发投入占据了2/3,而只有1/3用于产品创新。这就使得日本更加擅长于对于工艺过程和管理的创新,而美国更加擅长于产品的创新。

二、模仿创新模式遭遇挑战

通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创新,日本利用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赶超,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环境污染逐步恶化、亮度石油危机的冲击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等等问题都使得日本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的影响;此外,技术差距理论将经济发展过程看做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非均衡过程,这两种力量是:(1)技术创新,其致力于增加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差距;(2)技术创新的模仿与扩散,其致力于较小国之间的技术和经济差距。而随着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技术创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1.日本长期的对于技术引进的依赖造成国内基础研究落后,独创能力较差。长期的对于技术引进的依赖及其所创造的巨大成功,使得日本对于技术引进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只习惯于对于技术的模仿,而对于独创发明及一些基础的研究兴趣较低且能力不足。这一点可以从日本专利的特点上看出来,尽管日本企业在申请专利的绝对数量上超过美国以及其他世界各国,但是其绝大部分的专利申请都只是针对目前技术的一些相对很小程度上的改进,在突破性技术的创新领域上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然而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水平是与其科学发展程度和基础研究能力直接相关的,而日本战后在对引进技术的改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体系,其致命的缺点就在于它太关注于应用和工艺生产的研究,而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基础研究。这也进一步地导致了日本的技术创新发展途径只能停留在对于成本的降低和对质量的提高上,而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和出现其通常能带来产业上的革命,如一个新产业的产生,因而对于基础研究的忽视将严重限制日本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日本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2.日本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创新模式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正逐步消失。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模仿创新将战后的日本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然而随着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这种模式的发展遭遇了较大的限制,这是因为日本在采用该种技术创新模式时比较关注于技术的工艺过程及其商品化的创新,其技术创新动力源也主要来源于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来源于技术本身的发展需求。我们都知道,市场驱动型研发模式是以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为目标,并以市场规模能够完全吸纳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前提的。然而随着日本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一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甚至达到了60%以上,这就使得单纯的依靠市场规模的扩大,并以此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变得很难。由此,原有的发展路线应该从对于市场的争夺转变到对于市场领域的拓宽上面来,这就需要有新产品的产生,即通过加强基础研究来产生新知识并使上述贡献成为可能[3]。

3.日本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模仿创新模式的导向性使得知识人才储备不足。在日本的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模仿创新模式中,强调对于工艺工程的创新,而对于产品创新的要求不高,这就使得日本的企业需要的更多的是在一线上工作的技术工人,而对于拥有科学知识的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则降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日本的教育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为了适应这种创新模式的需要,不断地强化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完备,这种为了就业而教育的模式,为日本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日本经济的腾飞,但是从长期来说,这种忽略知识型学者人才培养的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正如东京大学永井道雄教授曾经说过的,日本的学校教育具有短时性,其特征在于培养容易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人,而不要追求真实的事物,形成优异文化。因而该教育模式与废止培养自我思考能力的教育没有什么区别[4]。

综上所述,日本原有的技术创新策略已经不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技术创新路线的转型,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重新定位成为一种必然。

三、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变

正如青木昌彦所说,“失去的十年”对于日本来说,更意味着一个制度转型过程的开始[5]。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的技术创新除了面临上述诸多的问题之外,一方面,日本差不多已经吸收了欧美所能提供的全部技术,因而能够从外部引进的技术来源已经变得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日本通过自身长期的积累,在经济发展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上都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国内一些大企业无论是在资金、研发力量还是技术人才储备上都积聚了较强的实力,已经具备了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综合内外部各个方面的要素,对于新阶段的日本来说,其面临着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创造新技术的局面[6]。因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对于其以往的技术创新模式及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更加强调于自身的创造性,这反映了日本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模式,本文将其概括为基于技术研究的自主创新模式,为了保证其实现有效的转型,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推动措施。

1.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调整。20世纪80年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对其技术创新的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更加关注于基础研究对于日本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1980年举行的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上,会议发表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商产业政策》,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将提高创造性的自主开发能力确定为基本政策,并明确了“科技立国政策”。进一步地,1995年通过的《科学技术基本法》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结束模仿欧美技术的时代,1997年初,以“变革和创新”为核心,从“经济”大国迈向“科技”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被提了出来[7],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的调整与制度,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被提上了日程,并进一步地指导着日本的技术创新活动,即不断强化对于基础技术的投入及研发,并关注于基础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2.强化基础研发。在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模仿创新模式中,日本的技术创新通常是借用国外的基础研发成果来进行技术创新,而不太重视基础研发,尽管这样做实现了日本低成本的快速超越,但是从长期来说,其不利于培养本国的基础研发能力,也不利于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这一方面采取了较多措施,如日本制订并实施了以加强基础研究为目的的人类新领域开发计划和以生产世界先进水平软件为目的的国家Sigma项目,以期待在这些前沿的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并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相应地,这些领域的基础研发投资也获得了增加。

3.谋求国际合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本身所具备的高风险、高投资性使得单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显得较为薄弱,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技术的发展也应该通过多方的合作从而实现其突破,基于这一思路,日本在技术的研发上比较关注于国际合作,并通过长期的实践衍生出了一定的合作与发展模式。由图2可知,对于起始性上游工作中的基础性研究以及研究到商品化需要十年的长期研究工作,日本企业通常将人员派遣到国外的公司或者实验室中,以共同研发,实现缩短开发时间、控制成本的目的。此后,对于研究结果的开发及生产则往往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即通过技术与生产的密切联系实现技术源的快速商品化。

4.转变政府职能。在战后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在其原有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发挥了较强的主导作用,其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对技术引进及其创新进行了指导与协调。然而随着进一步的发展,这导致企业的主体地位被严重的弱化了,为了改变这一局势,在新的发展模式中,日本政府逐步淡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只是充当一系列的辅助作用,通过政策及相关措施来规划和指导企业的行为,而较少直接地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上述一系列战略及相应措施的调整中可以看出,日本技术创新表现出了更深刻和广泛的创造性,Odagiri和Goto在分析这一时期给日本带来巨大成功的创新模式的关键因素时还强调了以下几点,即日本管理者对大型研发活动的投资很大、有效率地制成产品、快速地吸收研发成果、顺利地投入生产与营销活动所发挥的效用[8]。通过这一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日本在新一阶段的技术创新中取得了较多举世瞩目的技术成就,自主创新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高。

四、日本技术创新模式演化对中国的启示

1.关注模仿创新的基础性地位。日本在战后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模仿创新,实现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来说,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极为有限的,然而基础性技术的研发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风险太大,所需要花费的精力也较多。相反,如果通过对于国外的技术进行引进,则可以节省很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风险也比较低。此外,对于中国诸多企业来说,还普遍存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紧缺、技术人才缺乏,这也是中国许多企业独立创新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性,是实现低成本的技术进步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

2.重视自主创新的前瞻性效用。我们在谈到“日本模式”时都会很自然地想到模仿创新,特别是其对于应用研究和商品化过程的关注,日本的工艺过程创新也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都是日本在战后实现快速经济赶超的重要支撑,在此过程中,长期的对于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模仿也使得日本的企业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然而在这些方面的过多投入及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日本在基础研究上的严重落后与匮乏,长期以来,在这些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其他国家,这也是其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诸多问题的源头。因此,从这点就可以得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应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随着技术差距之间逐步减小,对于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将逐步提高,而技术创新能力的建立通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说,目前有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已经具备了进行自主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此外,由于技术间断具有必然性,在一些新兴的科研领域已经萌生出较多技术创新的机会,这为中国在技术创新上进行突破提供了较多机遇,因而这就要求中国在进行基于技术引进的模仿创新阶段就应该关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够忽视对于基础科学的投入及研究。

3.实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纵观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过程可以发现,两种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其各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模式都不是孤立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在前期的基于技术引进的模仿创新模式中,日本一直强调对于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这一思路始终贯穿于日本的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对于技术引进进行筛选时,其通常引进的是一些关键技术、中间技术或者核心设备,这就为自己进一步的进行技术创新留下了较大的空间。进一步地,在后期的技术开发的自主创新模式中,日本也并没有极端地强调完全的自主创新,而是关注于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融合,只是在这一时期背景下,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更加侧重于自主研发。对于中国来说,单纯的依赖技术引进将会限制国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单纯的依靠独立的技术研发也存在太多不现实的因素,因而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即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实现两种创新模式的有机融合,走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将是实现技术快速有效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之一。

4.强化政府的指导性作用。在日本战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不论是前期的模仿创新模式还是后期的自主创新模式中,其取得成功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方面就在于政府在其中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从日本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在前期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政府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并积极地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去,有利于集中利用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而在新的形式发展之下时,这种主体地位却有可能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因而日本政府及时有效地采取了弱化自身作用,而是运用一些政策体系进行指导与调控的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针对这一点,OECD组织的专家也认为发展技术创新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将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形成一个整体[9]。因而对于中国来说,通过强化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不断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也将会是政府对技术创新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

五、结论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局势比较复杂,因而不能够孤立地来确定是选取基于技术引进的模仿创新模式,还是选取基于技术研究的自主创新模式,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选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国在现阶段的技术引进中可以借鉴日本当初的模仿方法,从而加快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但在此基础上,日本模仿方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应该时刻警示着我们,需要不断地强化对于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以及对于基础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而有效地实现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融合,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Saneh Chamarik,Susantha Goonatilake.Technological independence:The Asian experience[M].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1994.

[2] 张椒英.战后日本工业结构变化浅析[J].现代日本经济,1983,(1).

[3] 吉川弘之.日本制造――日本制造业变革的方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4] 约翰渥洛诺夫.日本管理的危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5.

[5]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6] 饭沼和正.从模仿到创造――处于转折点的日本技术[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陈欣荣,蔡希贤,庞述佑.技术创新的“日本模式”[J].软科学,1995,(1).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3

关键词:创新政策;政策体系;十三五

中图文献号:G322.0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1.001

1 创新驱动的政策体系:理论框架

创新政策是经济、科技、教育等政策的综合体。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看,十三五创新政策将着重技术创新的两头,即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综合分析我国创新驱动的主要困境,关键在于以创业为基础的需求政策、以核心科技为重点的供给政策、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连接面政策。

Rothwell与Zegveld将一般性的创新政策进行了归纳,如图1示,创新政策可以被分为三类,而这种分类方法被广泛引用,成为一种经典的理论研究思路。

图1 创新政策工具

从创新过程看,供给面政策、需求面政策和环境面政策都会对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1.1 需求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需求面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采购与贸易管制等做法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积极开拓并稳定新技术应用的市场,从而拉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在此方面的重点是进一步发挥市场的优势,特别是企业家对创新的独立判断,由企业决定技术创新的成果采纳,进一步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随着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强,技术创新成果只有当其实现产业化甚至规模经济时,才表现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源泉。因此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及规模生产与经营阶段也必须进一步加以重视。因此,需求面的政策应是十三五驱动创新的政策关键:着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创业促进创新资源的整合,应予以重点关注。

1.2 供给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供给面政策工具是指政府通过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等的支援直接扩大技术的供给,改善技术创新相关要素的供给状况,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进一步推进原始创新、积累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也是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基础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科学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基础研究从深层次上探求解决办法。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引发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其中,自主引领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积极推动源自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的原始性的自主创新,是十三五的供给面政策的核心。

1.3 环境方导向的政策工具

环境面亦可称连接面,其政策工具指政府通过财务金融、租税制度、法规管制等政策影响技术发展的环境因素,为产业界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间接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十三五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营造创新成果整合的大平台。

继续加强产学研的开放与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打破创新资源孤立配置,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国家创新系统中资源的高效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破解我国当前遇到的创新困境,成为创新驱动的连接面政策的重点。

2 驱动创新的核心的需求政策:持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弘扬创业环境,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工作重心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新范式。微创新主要是一些技术和商业化的小改进,它可能带来巨大的变化。自组织创新一般需要自组织的管理模式,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更多地开放,特别是产业的一些空间要向微创新开放。即过去我们主要是突出了国有大型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的创新,现在要逐步转向关注民间、个人等草根组织的创新,包括鼓励来自非研发的创新。特别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过程,这既包括用户创新,也包括劳动者的创新。创新从专家学者向劳动者转型非常重要,因此劳动人民参与创新,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实现这个转变,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应纳入个人或民间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全社会所有人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市场是创新的主导核心机制。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要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让市场真正成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的决定力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发挥大企业的创新骨干作用。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具有更强的对技术、人才、资本、商业模式等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大企业不仅要成为本行业的创新骨干,更要能牵头带领中小企业一起干,做好领头羊,以此带动形成创新集群。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更要为国家工业安全、信息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控制力是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点。为此,围绕创新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抓创新资源整合,更要关注企业的核心能力建设。 突出技术性、前沿性的研究。推动技术创新由跟踪式向自主式转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大投入力度,按主题,成体系梳理关键技术,重点布局基础性、前沿性以及边缘性、渗透性比较强的技术,保持较高的科技投入力度,不断优化科技投入的方向。

第二,以创业促进创新,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创业是打造市场主体的行动,创新创业更是打造能够响应和引领变革的主体的行动。从历史经验看,微软、谷歌、华为、阿里巴巴等今日创新巨头都是从初创企业成长起来的。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关键在于通过创业促进市场主体的繁荣。

美国、以色列等十分重视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要积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提高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回报,引导形成公平、普惠的政策环境。

第三,积极探索激励利于创新的技术交易市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环境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在科技成果的展示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要素配置等各环节释放市场潜能,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商业模式的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流动、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3 驱动创新的供给核心政策:强化核心技术、重投基础研究,实现全面创新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

重新认识和提升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过去三十多年,模仿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制造经验以及合作进行产品开发,我国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然而产业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合作已然越来越困难,必须对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调整与重构。随着美国政府实施“制造回归”战略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先进技术的封锁限制,对实现全面技术追赶战略和推动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和危机。尽管中国处于全球科技资源获取和技术引进的优良机遇,但核心技术不能自动获得,产业核心技术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产生。因此,鼓励大学、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从事前瞻、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唯一没有实现的目标是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将技术对外依存度控制在20%-30%以下,是十三五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领域创新成果进入世界前列。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实施全面技术追赶和局部技术赶超的创新战略,保护和放大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创新成果,并在局部相对优势区域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关键路径。

加强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是实现自主原始创新的根本。其中,科学作为技术的前端基础,要进一步获得重视,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投入中的比例,是科技投入结构优化的关键。 围绕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以发展原始创新能力,迎接 “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的挑战,也必须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和融合,更好地实现原始创新。工程技术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需要进一步持续投入,不断发挥其优势。要进一步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世界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以稳定经费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科技的队伍。

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结构布局、战略重点和政策举措等方面,既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遵循科技规律,又要紧密结合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选择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即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是要坚持全面创新为基础的自主创新,不仅强调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且也强调需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增强全员创新、全时空的发展力度。加强战略研究、深化科技创新、提升商业创新力度,是加速创新与发展的关键。

4 创新驱动的连接面政策的核心是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聚合发展也是新时期科技创新的重要范式。新形势下促进协同创新,设计协同创新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强化国家科研能力,面向科技前沿。国家科研能力是指以学科前沿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心,具有公共科技特性的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中国现有的研究机构存在规模小、重复建设、与企业功能趋同等弱点,不能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有的反而无谓地耗费了珍贵的科技资源。在进行未来的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创建能够支撑各个产业发展的产业研究院所,为产业技术的重大攻关提供稳定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应集中资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规模的国家实验室,从事基础性、长远性和前瞻性、公益性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前沿工作。

第二,要促进产学研组织研发与创新资源优化协调。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美国的“硅谷”把创新型企业、研究型大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服务型企业等紧密连在一起,演化出扁平化和自治型的“联合创新网络”。我国的TD-SCDMA产业化专项的成功,也是源于官、产、学、研之间的高度协同创新。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实施协同创新要注重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建。结合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未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就要建立与发展具有公共科技性质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的开放式合作创新组织体系,而这些新型的研发与创新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公共科研机构和面向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组织, 建立由各大部委领导、科技专家、企业家、投资家、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等参与的决策委员会制度、强化实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科技与社会进步等的更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Rothwell, R & Zegveld,W. 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M]..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4

关键词:自主创新;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全面创新

中图文献号:F279.2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1.00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是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部署、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也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和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一方面,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直接面向市场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具备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先天优势,更能敏锐识别和避开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无论是作为知识生产主体的大学与科研院所,还是作为制定决策主体的政府等其他机构,都无法有效把握市场导向。因此,企业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核心,而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关键所在。

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基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基于核心能力,强调技术集成、组织集成、知识集成的集成创新模式;和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及全面协同为基本特征的全面创新模式。

1 基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二次创新模式

中国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被总结为从模仿到改进再到创新的“3I模式”[1](Imitation-Improvement-Innovation),或称为二次创新模式[2]。这种模式一是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模仿,学习先进技术,二是通过对生产流程或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中国市场,并结合国情在国产化改进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改造,并最终实现基于消化吸收的再创新。二次创新是建立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的,但受限于已有的技术范式或技术能力,只能根据引进的技术轨迹,进行渐进式的创新[3]。

二次创新模式对缺乏技术能力且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关键技术,在创新过程中先集中于生产流程的创新,之后在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实现产品创新并逐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缩短技术赶超所需的时间,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不可避免的阶段。我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二次创新模式,快速提供了科技进步水平,也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4]。但是,二次创新模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基于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创新缺乏核心技术,很大程度上收到国外现有技术范式的制约;二是许多企业在技术引进之后,并没能对其有效消化吸收和利用,始终停留在模仿生产阶段,在下一个技术发展阶段仍然需要再次引进国外技术。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以下简称京东方)是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代表。京东方创立于1993年4月,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2015年,京东方全球首发产品覆盖率39%,年新增专利申请量6156件,累计可使用专利超过40000件,位居全球业内前列。

在京东方的发展过程中,早期通过技术并购实现技术引进,并在引进和模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技术的消化,结合国内市场做出改进并实现合作创新。具体说来,京东方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以技术并购和生产线模仿为主的模仿阶段(1993-2003);二是以基于国内市场的改进和自主建设为主的改进阶段(2004-2010);三是以建立技术联盟、实现合作创新、开发国际领先产品的创新阶段(2011-至今)。

而京东方之所以没有陷入引进――没有消化吸收――没有创新――再引进的怪圈,而是成功从模仿实现创新,关键要点在于:一是保证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二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三是在发展之余,积极带动上游厂商共同创新;四是强调从干中学;五是高度重视人才培训与学习;六是强调技术并购过程中的学习和产学研合作[5]。

由此可见,基于技术引进的二次创新模式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为发展中国家广大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主要模式。而要通过二次创新模式实现自主创新,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不是要不要引进先进技术,而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怎样实现消化吸收,并最终完成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

2 强调技术集成、组织集成、知识集成的集成创新模式

集成创新是在二次创新基础上,研发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成创新需要将各种技术要素创造性地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经过主动优化、互相匹配,从而使各种要素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实现一个由各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有机体、实现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性产品和产业[6]。

在强调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的集成创新过程中,中国企业在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将知识集成、组织集成也作为集成创新不容忽略的方面予以关注[7],从而使企业通过系统集成知识资源和活动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基础,并实现跨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作为集成创新的典型代表,中国中车株洲所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式技术驱动创新模式值得关注。中车株洲所是1959年成立`属于铁道部的专业研究所。2015年,中车旗下领先的高科技产业集团,实现收入300亿,使中车株洲所成为中国高铁核心技术的驱动力量。在技术集成方面,中车株洲所首先强调科研的核心地位。近年来,株洲所坚持将销售收入的7%~8%作为科研经费,进行大规模投入,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到3倍。同时,中车株洲所强调技术驱动的创新,一项技术从创意与机会开发,到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再到技术应用与扩散的整个科技创新流程都强调多种现有技术的融合。在知识集成方面,中车株洲所通过对文化、制度、规划设计等方面产生的新知识予以快速总结,跨部门的学习,实现了部门之间有效的知识流动和交流应用。在组织集成方面,中车株洲所更是强调从制造、设计、到产品的闭环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组织内各部门之间系统合作和集成的优势。

但总体来说,集成创新模式主要还是强调从技术集成和技术层面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而在全球化背景中,全面创新作为新的创新模式,即是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切合时代的要求。

3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全员创新、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及全面协同为基本特征的全面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创新管理(To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TIM)强调培养核心能力,以提高持续竞争力为导向,以价值创造/增加为最终目标[8],以各种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9]。

全面创新管理范式的内涵概括为“三全一协同”,即:全要素创新、全时空创新、全员创新,全面协同。

(1)全要素创新是指创新需要系统观和全面观,需要使技术、战略、文化、制度、组织、战略等与创新绩效有密切关系的要素达到全面协同才能实现最佳的创新绩效。

(2)全员创新是指:创新不再只是企业研发和技术人员的专利,而应是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从研发人员、销售人员、生产制造人员到售后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人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出色的创新者。广义的全员还包括用户、供应商、股东等利益相关者。

(3)全时空创新分为全时创新和全空间创新(全球化创新或称全地域创新)。

全球化创新通过与企业外部的联结机制以及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和配置资源来突破企业内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充分借助企业外部网络和资源来扩展、提升和创造企业能力。

(4)全面协同是指,各创新要素(如战略、组织、文化、制度、技术、市场等)在全员参与和全时空域的框架下进行全方位的协同匹配,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2+2>5”的协同效应,从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

全面创新管理根据环境的变化突破了原有的时空域和局限于研发部门和研发人员创新的框架,突出强调了新形势下全时创新、全球化创新和全员创新的重要性,使创新的主体、要素与时空范围大大扩展。全面创新观与传统创新观的显著区别是突破了以往仅由研发部门孤立创新的格局,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创新生态观,并使创新的要素与时空范围大大扩展。

海尔集团是实现全面创新管理的典范之一。2009年,海尔设立“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 HOPE”来为全面创新管理整合全球资源、并提升海尔品牌形象和全球知名度。海尔的HOPE平台鼓励各类参与方,包括企业、发明者、学者或任何对技术感兴趣的人都参与到海尔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来。

海尔集团通过HOPE平台,一是通过开放的创新平台鼓励价值链上各类技术跨层级的合作,并在产品生产的全流程整合了各类资源以加速创新进程,从而实现了全流程和全价值链的创新。二是通过大众创新实现全员参与的全时创新。HOPE平台由两个模块构成。一是技术要求的需求部门(NEEDS),在这里不仅仅是海尔,而是所有感兴趣的企业都可以提交自己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随后由技术部门(TECHNOLOGIES,包括用户、研发中心、技术合作方、在孵初创企业),为这些技术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为产品和服务创新献言献策。三是通过全球化参与实现全空间创新。海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海尔的研发中心”。HOPE平台鼓励全球各地的用户和资源提供者都参与到研发进程中来,吸引了各类大学、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的参与。

4 从渐进到突破的原始性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先后经历了以技术引进为主的二次创新模式,到以集成各类技术要素的集成创新模式,再到强调各方面全方位的全面创新管理。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中国企业还大多停留在渐进性或变革性创新,而在“从无到有”的原始性自主创新方面,中国目前的情r不容乐观,大多数企业仅能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做出渐进性的改进,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实现“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性、原始性自主创新。科大讯飞是少有的成功实现了技术上的原始性自主创新的企业之一。

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也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被原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2003年、2011年,科大讯飞凭借突破性、原始性的自主创新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科大讯飞的自主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建立初期被认定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的政策扶持到2004年期间的政策扶持阶段,这一阶段科大讯飞与中国科大、社科院共建实验室,对核心源头资源整合战略初见成效;二是从2005年科大讯飞建立研究院到2008年的基础研究布局阶段,在这一期间科大讯飞的基础研究进入黄金时期,以前期的学术研究积累作为后期专利申请的基础,并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实现了成熟的智能语音技术,完成基础性研究布局;三是从2008年之后的专利井喷式发展的厚积薄发阶段。这一阶段科大讯飞凭借其前期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收获了专利和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10]。具体说来,科大讯飞实现突破性、原始性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以基础研究为先导+专利后向设立壁垒;二是集中发展语音识别这一核心能力;三是强调产学研合作;四是基于行业地位制定标准,从而成功成为智能语音行业的领头羊[11]。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5

关键词: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戴宪滨(1964-),男,辽宁朝阳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4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13-02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迫切需要。因此,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高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将相应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的人才。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及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著名化学家施开良结合几十年的教育实践提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应表现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维构成”、“培养过程”四个方面。[1]应用型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全面体现创新性和应用性。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应用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也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度要求。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自身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专业面宽,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其培养的学生应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基础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文工、理工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使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宽广的知识面及一定的知识深度。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技术开发及科技成果转换等技术创新能力。也应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合作意识、健康人格等方面的素质。总之,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宽与厚”的知识结构、“应用与创新”的实践能力及“独立与合作”的良好素质。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现代创造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个分支。[2]创新教育包括发明创造的技巧与经验、创新能力训练及创造性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四年各个阶段,其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要充分体现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的生存能力。

2.创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基础课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课按年级设置,专业方向课预留学分新型的结构模式。专业方向课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灵活设置,逐步实现学术课程、技术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相结合。因此,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如下构成:

(1)公共基础课平台。它由文化类课程、工具类课程、能力培养类课程构成。本课程平台注重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能力;注重和加强课程的基础性和广博性,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所必需的知识和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2)专业基础课平台。它由强电类课程(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弱电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类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信息类课程(信号处理技术)构成。主要养成学生的基本学术素养和行为能力。

(3)专业课程平台。它由专业方向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拓展课构成。专业方向课为本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有理论、有实验、有课程设计;专业必修课针对本专业方向所需技术开设的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拓展课不再按专业方向设课,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选修。

3.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教学、创造性研究和服务性工作”等领域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引入并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组建教学团队,加强跨学科、跨专业教师间的协作,优势互补。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工作,根据各专业及学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和调研,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使教师及时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成果;另外,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积累工程经验。

4.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3]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实验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多层次、模块化的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由如下部分构成:基础实验模块(大学物理、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等基础课程实验和基本技能实训)、应用实验模块(继电保护、高压、自动装置、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变电站设备装配实习等专业课程和工程应用能力实训)、综合实验模块(电力系统、变电站仿真、电网仿真)、设计实验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实验模块(学科、科技、技能竞赛、学生研究计划等各项创新活动)及社会实践模块(军事训练、公益劳动、思想政治实践、文化艺术实践等)六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实验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验模块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设计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个性与专长为出发点,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科学探索的精神;创新实验模块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模块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及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借助课程实验平台、集中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社会实践平台,使课内、课外、社会三大课堂有机结合,并始终贯穿于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5.走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企业、高校、政府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做中有学、学中有做”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能源电力行业和输配电装备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坚持实践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建立校企联盟,将产学研合作打造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实现从大学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6.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

(1)教育观念评价。包括院系创新教育的定位与规划;培养目标是否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课内外创新教育途径、方式设计与培养模式构建等。

(2)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评价。课程结构、内容评价包括创新课程数、各类创新型实践环节开展情况、实验项目的综合性、设计性比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学科跨度等。

(3)学生科研能力评价。承担科研课题、参加学术活动、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4)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教育学术成果、开展创新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生的就业、创业情况。

(5)对教师的评价。框架由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三项构成。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教师的责任感等等。

7.其他方面

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开设高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给学生以学术智慧的启迪。举办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为学生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做准备。资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的科学实践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通过资助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结论

现代电子科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的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美、日、欧发达国家重视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国家、社会和大学三个层面制定了完善的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的科学体系。这些对于我国当前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劲松,朱蓉蓉,洪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原则·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5.

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6

关键词:企业;研发;体系;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1技术基础管理

技术基础管理是企业建立良好生产技术秩序、促进科研生产科学、有序、优质、高效运行的保障。近年来,随着产品由过去的单一机种变为多机种生产、研制、修理,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和制造工艺越来越复杂化。强化技术基础管理,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是有效控制产品技术状态的基础。

1.1 优化技术业务流程

组织对产品研制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深入优化技术业务流程和制度体系。通过分析业务活动输入输出的内在联系、引用文件的逻辑关系、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业务的执行力等方面,将技术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查找出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夯实技术管理的基础,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2 开展制造成熟度评价

为降低型号研制风险、消除制造能力瓶颈,公司组织开展了制造成熟度评价方法探索工作,并不断扩大评价试用范围,以某发动机为载体,对其材料、技术、过程控制等六方面涉及技术的条款进行了评价,制造成熟度评价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制造成熟度评价工作地开展,初步为公司自主评价产品或工艺技术开发项目的制造成熟度、梳理项目风险、查清能力短板、健全管控体系提供了一套实用、适用的方法。

1.3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公司紧紧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持续提升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这一目标,持续升级技术创新评价标准,不断补充和完善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内容。目前,公司评价标准由以往的“晋级达标”改为“达标晋级”,新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由否决项、技术基础管理能力评价、专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三部分内容组成。否决项是对各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允许触碰的底线,是技术基础管理能力评价和专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技术基础管理能力评价包括技术基础管理 、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3方面内容,采取扣分的方式进行评价。专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包括工艺技术水平及产品制造能力2方面内容,采取加分的方式进行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各单位技术创新积极性。

通过开展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评价,公司将进一步提高技术基础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制造技术能力将得到持续提升,同进可以加快技术人才队伍培养,拓展产学研工作,促进公司综合技术实力地全面提升。

2 技术能力提升

2.1 建立“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图谱”

公司按照发动机部件和支持技术梳理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图谱”。技术图谱具备多维立体的制造技术展示功能,能够按照“部件—零组件—制造技术”的方式展现制造技术以及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可以快捷、准确地为科研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能够系统识别专业技术短板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并对制造技术实施过程进行动态跟踪。

公司还将在技术图谱建设中体现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体现技术规划与实施发展,体现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使技术图谱成为技术研究发展决策的依据和产品进步的技术指南。

2.2 建立技术瓶颈问题库

为扫清型号研制技术障碍,公司围绕科研服务生产,定期组织开展技术问题梳理,系统收集偏移技术要求动态信息,建立瓶颈技术问题库,形成了问题“自下而上”、立项“自上而下”的课题管理模式。通过采取严格课题立项要求、开展立项交流、制定课题成果应用原则等措施,增强了技术立项的挑战性,引导公司技术攻关和科研立项的方向,实现企业有限资源与科研生产的有效匹配。

3 科技人才培养

人才企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是科技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要素。多年来,公司不断拓展、创新和丰富技术人员队伍的内涵,实现了“企业效益、员工效率和技术人员工作效果”的同步提升。

3.1 搭建技术人才双重培养通道

多年来,公司一直在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人员成才模式,先后启动了“双百”工程、“高新技术”工程,设立专项津贴,初步建立了技术专家队伍,率先打破了分配制度的“大锅饭”,开创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新局面。通过实施“长家分离”政策,形成了技术管理干部和技术专家双重人才培养通道,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彻底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为技术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优化技术专家结构树

公司在专家岗位设置、专家发展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通过对技术队伍专业构成、职级分布、学历层次、年龄架构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系统建设为主线,以专业发展为支线,逐步形成了独具黎明特色的技术专家结构树。并持续对其数量结构、专业结构进行优化,技术专家队伍建设与公司发展的契合度得到了持续提升。

4 聚智平台建设

公司立足“面向技术瓶颈、面向价值创造、面向行业制高点”,坚持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做实做强“聚智”平台。成立了国有大型企业首家院士工作站,并高度重视对院士工作站内涵的拓展。通过开展邀请院士做学术报告、技术指导和联合攻关等活动,实现了院士发挥专业才智和助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双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十年来,始终坚持有计划地招收博士后入站从事高端技术研究工作,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并为公司培育了一批优秀的科研项目团队。通过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科研课题攻关,公司基础研究能力及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结语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站在新的起点,航空企业要扎扎实实开展研发体系建设,迅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新时期的航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