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例6篇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1

[关键词]税收筹划;企业集团;风险

[DOI]10.13939/ki.zgsc.2015.07.069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企业的客观理财环境之一,如何依法纳税并充分利用税收杠杆,最大限度的节约资金成本,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组成部分。企业集团下辖多个企业及分支机构,经营多种商品,横跨多个行业,企业集团可充分发挥各成员企业的自身优势,平衡各成员企业间的税负,通过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分析研究,进行正当合理的税收筹划来减少税金支出很值得我们去研究。

1 税收筹划概述

税收筹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税收筹划是指在遵循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企业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行或委托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安排和策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对多种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税收筹划对于企业集团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增强企业法律意识的过程,是规范企业集团设立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并促进税务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财务人员税务知识水平的必要过程。

2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的必要性和前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集团只有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寻求提升竞争能力的渠道,来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而降低税负意味着增加利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集团通过改变一些经营方法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减少应纳税额,提高公司利润,提升资本回报率,增强企业集团经济效益。

税收筹划应当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条件下进行,依法合理纳税筹划,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集团健康持续的发展。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合理避税,增加集团的整体效益。企业集团应意识到税收筹划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税收筹划时应该充分考虑避税收益和避税风险。税收筹划方案要保持相当的灵活性,实时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修正筹划方案,使得方案达到最佳,确保税收筹划目标实现。

3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

税收筹划给企业集团带来经济利益,但其中蕴藏着相当的风险,企业集团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缺乏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税收筹划人员对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缺乏重视。之外,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存在以下问题:

3.1 税收筹划人员及风险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税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频变性的特点,税收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从事税收筹划的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企业集团在税收筹划工作方面的人才并不多见,同企业集团的发展需要不相符合,而且,在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方面的人员,除了要掌握税收筹划本身的技能外,还要精通风险管理知识,要求会更高,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风险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整个税收筹划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

3.2 企业集团运用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灵活性对于企业集团来说,税收筹划主要是通过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资本回报率;或通过晚缴纳税款,获得资金时间价值。两层含义从根本上都是以减少税款为目的。而作为组织架构比较复杂的企业集团,应该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统一的管理,将各项政策与企业集团的各阶段业务如重组、并购、组织机构调整、融资、投资及资产运营环节等进行充分结合,确保税负在整个企业集团内部各个单位之间进行协调和平衡,从而降低企业集团整体税负。而目前,企业集团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更是缺乏一个系统性。

3.3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统筹规划和前瞻性不足企业集团所涉及的行业法规和税收法规比较多,加上会计准则的变更和新的税法的颁布,加上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团队人员素质不够高的现实状况,势必影响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的全面性考虑以及最终效果。目前,企业集团在税收筹划时没有从全局考虑,税收筹划人员也没有纳入集团运营模式中,需要在纳税义务实际发生之前就要有意识地对各项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以获取可观的节税收益。

4 完善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的建议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税务筹划应在企业集团现行产业结构、经营范围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通过会计记录对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过程选择合理的记录方法,达到减轻税负的作用。并利用现行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转移、企业投资、债务重组、分立合并、破产清算等方式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为确保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树立合法的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文化,以合法的税收筹划方式,合理安排经营活动,同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4.1 组建专业税收筹划团队是税收筹划的重要保障目前税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频变性的特点,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进行税收筹划是不够的,此时将筹划工作委托给具有专业性资质的人员或机构,能够更好地制定出税收筹划策略。企业集团应该建立税收筹划团队,该团队应该由具备掌握财务知识的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公司资产运营环节的业务人员、掌握经济、法律和税收等知识,且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与协调的人员组成。企业集团应该加快税收筹划专业团队的建设步伐,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集团税务管理水平。

4.2 综合利用税收政策是税收筹划的重要前提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经常性变动使税收政策也随之变动,这促成了税收筹划的多变性,纳税人只有及时获取税收政策变动的信息才能及时改进税收筹划策略,达到筹划预期效果。企业集团应加强财税新政策学习拓展与应用,不断加强税收政策基础管理,针对企业集团现有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标准化管理;实时掌握税收政策,并将最新最优的税收政策在集团范围内推广。企业集团应该指导所属子分公司用好、用足现有优惠政策。企业集团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最适合当下税收政策的税收筹划方案,并确保该方案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国家税收政策出现变化时,方案能够迅速做出调整,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4.3 建立提前介入机制是税收筹划前瞻性的重要体现企业集团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务必重视税收筹划的前瞻性,推动财税管理提前介入机制,加强业务源头税务管理与跟踪。在纳税义务实际发性之前就要有意识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以获取可观的节税收益。同时,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要纳入到企业集团运营模式中来,将资产运营和税收筹划充分的结合起来。

税务筹划作为企业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财务人员所认可并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我们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税务筹划观念,深入研究税法规定,充分领会税法精神,做到合理筹划并纳税,以达到合理运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2

(一)关联易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风险控制现存问题

1.关联易税务风险的成因。由于“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经济交易的实质性判断就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对于企业集团来讲,并不是所有的大量交易在税务上都视同为企业正常交易,例如大量的交易量达到交易总额的50%及其以上,或是在经营方面具有垄断排他性等交易在税法上就将被划归为关联易。现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税务风险。集团内部小法人之间若存在无限期、无偿性使用固定资产的情况,对于资产所有方,企业会正常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而税法上认定该类折旧不容许扣除,就会使得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要求纳税调增,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资产所有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2.关联易中风险控制现存问题。对于关联企业来讲,内部间购销交易并没有按照企业正常对外业务间的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定价,或没有向税务机关提供往来交易报表,在这项管理上,内控制度应更深入的实施,才能使企业集团规避风险。

(二)股权收购交易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风险控制现存问题

1.股权收购交易税务风险的成因。由于集团企业间的股权收购具有高度复杂性,税务部门对其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在集团的会计处理上股权交易又具有相对不确定性,因此,集团就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

2.股权收购交易中风险控制现存问题。企业集团间股权收购分为控股式和非控股式收购,由于股权收购会涉及大量的资金交易,其表现形式又有异于传统业务,因此,内控的制定并不全面,也不具体,特需深挖股权收购交易的内在,抓住关键,适时做好内控管理工作。

(三)全面税务规划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风险控制现存问题

1.全面税务规划税务风险的成因。集团基于整体利益的出发,首先要进行税务筹划。但毕竟税务筹划是企业的个人行为,策划的方案是否得当,是否能带来税收筹划上的收益最终还是取决于税务机关的认定。如若设计不得当,还会让税务机关认为是有意偷漏税,这样不仅会涉及到补税并交纳滞纳金及罚款,还会让集团声誉受损,进而会出现股价下跌,融资困难等经济困境。

2.全面税务规划风险控制现存问题。内控管理在税收筹划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税收筹划方案的最终选择。但由于制定内控管理和进行税收筹划有可能是分开进行的,其最终制订方案有可能与现实脱节,因此相关制定人员要及时做好沟通工作,保证各项管理的实效性。

二、企业集团税务风险内控制度的加强建议

企业集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税务风险内控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内控管理,积极做好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

(一)人事安排及岗位职责方面

企业集团可采用直接委派或垂直管理的方式对财税人员进行直接任命,并建立一条与财税人员直接、有效沟通的通路。另外,在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下,可对任职期间的财税人员随时调换岗位,实行轮岗制可以提高财税人员的自身素质,使其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制度管理方面

集团内部要执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税务风险内控管理业务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实行统一管理,可以增强企业间的整体意识,在同一规程下,各企业就不能完全考虑各自的效益而置集团利益于不顾,会增强集团内各企业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相互监督与相互制约。

(三)集团内部会计业务方面

1.关联易。内控管理要有效的控制关联交易中的自行定价问题,要严格遵循独立交易定价,并且对企业间的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把好定价这一关,发现异常问题,应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使内控在关联易方面发挥积极地作用。

2.股权并购。集团间股权并购方面,内控要全面贯穿始终,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税收预测,事中积极地组建税务监督团队,事后主动的找到管理缺口及时弥补,并在并购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税务机关取得联系,以获得税务机关对并购中税务处理的认同。

(四)税收筹划方面

企业集团在税务方面要做好筹划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税务方面各项损失和支出。税收筹划内控管理应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在符合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全面性的考虑集团的成本效益原则,使税企之间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以便保证企业集团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总结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集团企业 税务管理 对策 体制 构建

一、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概况

(一)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集团企业是现代企业的高级组织形式,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强大的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若干在资产、资本、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为层,通过产权安排、人事控制、商务协作等方式形成稳定的多层次经济组织。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应符合税法规定,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在日常经营中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及资料管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纳税筹划结合企业实际及集团特点进行。

(二)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特点

由于集团企业是由若干个独立的个体组成的大型多层次的经济组织,其运营背景差异化、经营范围多元化、内部治理结构复杂化、财务核算规范化,这些特点使其在税务管理上有别于单独个体。通常,集团企业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更强,制度化更高,分工更细化,管理上强调计划性、一致性,有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内部管理运行机制。这些特点要求其对税务管理更系统、细致,同时要关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纳税人个体的差异性问题,提高纳税遵从度,做好纳税筹划,节约税收成本,降低纳税风险。

(三)加强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及财务管理水平。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税收筹划和管理工作,集团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税务培训,并对资金及经济业务活动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从而推动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及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有助于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国家的税收法规往往和政策导向挂钩,在一些新兴产业,扶持产业有较大的税收优势,企业根据不同的税收政策可以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尤其是面临转型的集团企业,能够根据产业政策,合理配置资源,依靠税收政策导向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大有益处。

再次,有助于降低集团企业的税收成本。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归根到底就是降低税赋,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筹划与管理,合理避税不等于偷税漏税,这就需要企业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二、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现状

(一)税务风险意识不足

首先,集团领导对税务风险的整体认识程度不高,在机构设置上,通常设一税务主管管理全部税务事务,无高级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税务问题,相对于资金、预算等,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重大涉税事项很少在领导决策层讨论;其次,由于集团总部的税务意识淡薄,下属公司更加不注重控制税务风险,对中介机构依赖程度高,不易构建集团自己的税务风险管理团队;再次,目前大部分集团企业缺乏系统化和制度化应对、控制税务风险的机制,面对税务风险基本上是被动的、应急的,经营筹划中很少主动的去规避税务风险,只是被动的跟着税务机关的评估检查而疲于应付。

(二)信息化税务管理不健全

随着集团企业规模的扩大,为提高效率,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广泛地应用于集团,但由于税务管理的行业性和地域性,以及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目前的ERP系统设计中很少有与财务核算直接相关的税务信息,更无法依靠其进行税务管理。故在信息化管理日趋广泛的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化税务管理系统成为制约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的瓶颈。

(三)税务管理人才不足

目前,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集团企业通常安排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俗话说的“老会计”)进行税务管理,这些财务人员通常年纪较大,由于精力所限,可能只熟悉某些常用税种,其他所学已经忘记,也无暇钻研。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的税制改革,税收相关政策法规变化很大,需要所有财务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新政,制定相应对策,做好新旧政策衔接,这就要求税务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当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够将税务与财务管理融会贯通,做好纳税筹划。

三、集团企业税务管理对策

(一)防范控制税务风险

科学的设置税务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税务管理制度,将税务风险的控制纳入到集团企业全面风险控制中。建立健全涵盖集团企业设立、采购付款、生产运行、销售收款、并购重组、公司注销等全业务流程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建立集团内部税务检查和审计机制,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及奖惩办法,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挂钩。决策层应重视税务筹划,在投融资决策、生产经营过程中就重大事件征求税务人员意见。建立集团内的及时沟通机制,下属公司对于重大的涉税事项,及时上报集团,必要时征询税务部门意见。

(二)建立税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充分利用ERP、网络通信等技术将集团企业的涉税事项进行整合,建立一体化综合性税务管理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整合集团企业的税务资源,实现财务与税务信息互联;建立税收核算系统,根据最新的税务法规实时更新系统设置,对新政策、新问题有统一的标准化解读,建立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实现日常税务业务可以标准化处理;风险自动预警控制;实现与税务网站的信息对接,及时获得外部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三)税务管理人才培养及储备

集团企业应重视税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招收会计人员时要注重考察其税务能力,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业务培训,税务管理培训应涉及全体财会人员,不能仅仅针对税务专管人员开展,因为公司几乎所有业务都涉及税务事项。在进行税务管理人才培养时要注重专业性和全面性,对于某一公司来说,处于特定行业、地域,其税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深钻专业性,但对于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来说,要求税务人员全面了解不同行业、地域、税种,能够综合考虑,进行纳税筹划,对税务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日常工作的不断积累,组织适当的专业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

四、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构建

针对上文对集团企业税务管理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笔者认为,构建完善的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明确税务管理原则

税务管理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事前筹划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风险防范原则等。集团企业应严格遵循税务管理原则,将控制税务风险、注重纳税筹划、合法合规纳税、提高税管效益纳入到集团企业税务管理体制中。

(二)设立税管专门机构

集团企业应在集团内部设立专门的税管机构,税管机构应有专业水平高,具备职业素养的人员负责。税管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为集团提供最优的税务筹划方案,同时,指导下属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在企业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主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中都应涉及税务内容,而不能仅仅依靠税务管理部门。

(三)加强日常经营税务管理

税务日常经营管理内容应涵盖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纳税评估、税务档案保管等内容,这些内容应在税务管理制度中明确处事原则及方法程序,特殊事项及时上报集团税管部门。

(四)重要及重大涉税事项处理

企业发生的重要及重大经营事件,包括重要的购买、销售货物;购买处置资产、投资与被投资;融资;债权债务重组;担保事项;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等,都将会对企业的税务产生重大影响,属于重要及重大的涉税事项。集团企业对于重要的涉税事项应订立预警、汇报、筹划、管理体制,建立沟通渠道,重大涉税事项应报领导班子集体决策。

(五)税务人才培养

建立税务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要培养熟知税务法规,合法合规纳税的普通人才,还要注重引进与培养精通税收政策、掌握企业财务、金融、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等知识、掌握国际税收知识、熟悉税收领域国际惯例、能够进行纳税筹划,合理节税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六)税务管理考核

将税务管理纳入公司考核管理体系。首先:集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将税务工作进行划分,按不同内容设定考核指标,比如可以将税务管理内容划分为基础税务工作,重点税务工作,重大涉税事项处理,税务检查及评估,其他涉税事项等,不同内容设定不同的基础分及比例分,将考核成绩纳入集团企业绩效考核中。其次,对于考核指标无法涵盖的内容,应定期进行定性分析,比如税务风险控制及税收筹划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吴娜.浅谈新形势下的集团税务管理工作,财务审计,2016年4月上.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4

【关键词】现代;财务管理;税务筹划;概念;原则

建筑行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转时间长等特点,所涉及的税目有营业税、城建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多个税目,税收负担比较重。因此,建筑企业应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的降低,结合建筑企业行业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最大限度的做到节税增收,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的增长。

一、税务筹划的概述

1.税务筹划的概念

税务筹划,是指在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针对一些资金实力并不是很雄厚的建筑企业来说,开展税务筹划是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国家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基本手段。

2.税务筹划应该遵循的原则

税收筹划虽然对征纳双方都有好处,但若使用失当,却有可能引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问题严重时还可能给征纳双方带来经济负效应。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开展税收筹划时,不能盲目跟从,因此,税收筹划在实践中应当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合法性原则,进行税收筹划,应该以现行税法及相关法律、国际惯例等为法律依据,要在熟知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利用税制构成要素中的税负弹性进行税收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税收筹划的最基本原则或基本特征是符合税法或者不违反税法,这也是税收筹划区别与偷、欠、抗、骗税的关键。

第二,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税收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构建合理的事实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符合行为特点,不能构建的事实无法做到,也不能把其他行业的做法照搬到本行业。行业不同,对构建事实的要求就不同;二是不能有异常现象,要符合常理;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问题。

第三,事前筹划原则,要开展税收筹划,纳税人就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准确把握从事的这项业务都有哪些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我国现行的哪些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所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中存在着哪些可以利用的立法空间?掌握以上情况后,纳税人便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也可以利用税收立法空间达到节税目的。

第四,成本效益原则,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的方案。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第五,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这就意味着其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性。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的具体方法分析

1.经济合同与税务筹划

在进行营业税的税务筹划时,我们一定要严格把握好合同的签订关,对于签订不同的合同对企业的税负水平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举例进行说明一下:假如一施工企业利用自己的架空顶进设备为另一施工企业负责箱涵顶进作业,负责顶进方要完成箱涵内的出土、架空、顶进作业,另一方负责箱涵预制作业。假设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签订合同时没有经过财务部门的会审,签订了一项设备租赁合同,按照营业税法的规定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10000000*0.55= 550000元,实际上述合同性质属于劳务分包工程合同,应采用建筑安装企业3%的营业税率,如果将合同变更为分包工程合同,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10000000*0.33=330000元,可以少缴营业税及附加220000元。印花税:签订设备租赁合同使用千分之一税率计10000000*0.001=10000元;签订劳务分包合同适用万分之三税率计10000000*0.0003= 3000元,可以节省7000元。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就可以得知,签订与工程相关的合同时,应避免单独签订服务性合同,同时,在签定总包与分包合同时,应注意合同条款的严密性与完整性,这样,利用不同税目的税率差异,可为纳税筹划提供操作的空间。

2.融资方式与税务筹划

建筑企业的融资管理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即对建筑企业相应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职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对建筑企业各个项目的成本控制,企业承担的税负水平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黄河建筑施工集团拥有控股企业近10个,基本上都属于建筑、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过去都是由集团公司统一向金融机构贷款,然后转贷给各控股企业,向各控股企业收取利息(在金融机构利率基础上加收1O%)。该集团2003年向银行融资6亿元,支付利息3600万元,应向各控股企业收取利息3960万元(3600×11%),这里就有两种涉税处理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由黄河集团向控股公司收取利息3960万元,因为黄河集团总部收取的利息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故应按金融业对其收取的利息部分征收营业税,应纳营业税=3960×5%=198(万元),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98×(7%+3%)=19.8(万元)。黄河集团向各控股公司收取的利息超过金融机构法定利息,故应对其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360-198-19.8)×25%=37.55%(万元),黄河集团纳税总额=198+19.8+ 37.55=255.35(万元)

方案二:由黄河集团与各控股企业签订转贷款合同,该集团收取与金融机构一致的利息3600万元;黄河集团再向控股公司收取管理费360万元(假定主管黄河集团的税务机关已同意各控股公司在税前扣除)。由于黄河集团总部按金融机构利率向所属企业收取利息,集团总部不缴纳营业税。控股公司向黄河集团总部缴纳的管理费可在税前扣除,向黄河集团总部支付的利息不超过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息,因此其涉税金额为零。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可以得知,如果黄河集团选择第二个方案可节税250多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体现了税务筹划的重要性所在。

三、总结

建筑企业在运用税务筹划时,要先熟悉税务筹划的内涵、特征,避免走进纳税务筹划的“误区”,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注重税务筹划方案的综合性与现实性,选择最适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的筹划方案。

参考文献: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企业集团;纳税管理;现状;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整体税收制度逐步完善、税收管理更趋于成熟,就目前我国税法中的相关规定来看,很多方面尤为企业集团提供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的节税空间。随着企业集团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将涉税风险管理及纳税筹划提升到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高度,加强涉税风险管理、合理纳税筹划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但是,现代企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如果不能熟知税法相关规定与常识,很可能出现违反税法规定的情况,最终导致企业集团的纳税筹划不仅没有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合规的收益,反而被认定是违反了税收法规的要求,轻则被要求补缴税款、多交罚款,重则将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带来重大打击。对于企业的管理层而言,应该审时度势、认真窥见和理性对待纳税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及时对纳税筹划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管理,从风险的识别开始,一直到对风险的应对,必须进行完善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在保证纳税筹划给企业集团带来节税效益的同时合理规避由此带来的风险或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企业集团纳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税收的统筹策划

企业集团进行纳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合理筹划纳税、减轻税收负担、降低涉税风险,这也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完善的纳税筹划将为企业集团带来现金流出的减少、企业收益的增加。企业集团的纳税管理工作体现在企业的投资、经营运作、项目选择等不同的环节中,渗透到企业集团的每一个经营活动中。但是,很多企业集团在纳税管理方面缺乏统筹性安排,各子公司只关注自身利益,总部也未站在集团层面进行全面规划,从整体的、系统的、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下面各子公司的税收环境、财务状况。比如,某集团主要产品的销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下属的营销子公司在销售季度未到时,就将产品从集团生产子公司购进,这将会造成生产子公司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在转变为营销子公司进项税后,至销售季节到来前一直处于留抵状态,从集团而言在销售季节到来前均属提前缴税,增加了集团的资金占用量与占用成本。

(二)企业集团在设立组织机构时未全面考虑税收影响因素

关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设立,我国《公司法》中早有规定:分公司和子公司同属于母公司的下级单位,但是二者在纳税主体上存在明显的不同,简单而言:分公司是母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具备法人资格,分公司作为分支机构独立核算、经营部分或者全部业务,对于这样的分公司,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应该与其上级公司合并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子公司则不同,是母公司以控股方式管理的企业,它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是一个独立的纳税主体。例如:某集团企业,其下属有多家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这种公司构架在集团企业成立之初能够帮助企I迅速扩大规模,实现对企业固定资产规模扩大的重要作用,随着该集团的不断扩张,各独立法人公司盈亏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能互抵,这种集团组织模式在纳税中存在的弊端逐渐凸现出来。

(三)缺乏对税收新政策的准确把握和运用

国家层面的税收政策和各地税务机关在国家税务总局授权下出具的税收政策和通知等,都会对企业的纳税管理带来影响,各企业集团必须准确把握国家税收新政策,合理规避涉税风险。如:某企业集团2015年度的研发费用情况如表1统计:单位:万元。

从上述表格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企业集团的研发费用中有574.96万元并未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批准,究其实质主要是由于该企业集团并未遵照该省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操作指南的相关要求。有的人员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中,不符合加计扣除研发费关于项目研发人员的规定,再加之该集团提供的相关合同、付款凭证等资料不完善,导致该集团造成将近一百多万元的企业所得税损失。

(四)企业集团缺乏专业的纳税管理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集团必须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并对其进行培养。纳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知识性强、理论性强的工作,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熟知国家的税收法律和政策。但是,目前我国企业集团中在各子公司的人员配备、人员管理等方面更新换代速度慢,人员能力跟不上企业变化的要求,财务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导致子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失真,集团公司无法及时了解并掌握各子公司的财务动态状况,更无法以核算结果为基础来进行纳税管理。

二、企业集团纳税管理方案的优化设计

(一)企业集团在设立之初的纳税管理方案的优化

此时的纳税筹划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分公司和子公司的设定来实现的。根据税法相关规定表明,纳税管理可以通过分公司、子公司的有效设置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例如:某企业集团可以将那些存在跨区域经营、五年内并不太可能实现扭亏为赢的子公司通过重组、吸收合并等方式,将该企业集团控制下的子公司转变为分公司的形式,这样将实现分公司与总公司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分公司出现的亏损将与母公司获得的利润实现合法化冲抵,从而减轻集团的税负。

(二)企业集团在投资时纳税管理方案的优化

企业的投资可以分为现金投资、实物投资、无形资产、股权投资等形式。我国税法对不同形式的投资项目进行了明确的税收规定,各企业集团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法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投资方式,并进行纳税管理,从而实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例如:某企业集团以无形资产、不动产等形式进行对外投资,双方可以共同参与到利润分配中,当投资的一方以土地或者房产作为投资条件共同参与经营过程利润分配的,可以暂时免缴土地增值税。

(三)企业集团在经营中纳税管理的优化方案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可以进行纳税筹划的环节,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纳税管理。例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集团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涉及签订经济合同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分歧和利益上的冲突,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国家认可的、统一格式的合同文本、法律文书中的表述方式,但是,这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企业集团忽略了合同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在纳税管理过程中签订合同的作用十分明显。企业集团可以在签订经济合同、发生经济交易前提前灵活地、合法合规地选择交易的方式,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与对方进行友好协商,并提前展开纳税管理工作,在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这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纳税风险,更为企业利润的增加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实现了企业纳税筹划的目的。

(四)企业集团供应链结构视角下的纳税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供应链环境、纳税管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在顾客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指引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使得企业的功能出现了分化,企业的生产规模得到发展,逐渐向着集中化协作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全球各国的税务机关更加看重企业纳税管理中利益与风险的相互匹配问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集团的纳税管理活动一定要实现更加精细化、整体化的发展。而供应链结构安排和纳税管理之间所存在的共通性、相互支持性正好满足了新环境的要求。

总之,企业集团在进行纳税管理时,一定要将最终目的――企业价值增加与风险控制放在首位。完善的纳税管理要求企业集团在做出决策时一定要具备全局的认识和理念,在整体思想、系统思维的支撑下实现不同的纳税管理目标,为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家媛.总分公司与集团公司纳税管理的利弊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51-52.

[2]吴春雨,李喜云.企业纳税管理的风险控制研究[J].商业会计,2013,05:73-74.

集团企业税务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报业企业;税务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随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有上千种经营性报刊完成转企改制,40多家报业集团实现事企分开,面向市场经营,在整体转企和上市融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应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2010年10月,大众报业集团将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进行股份合作,以资本为纽带,合作经营沂蒙晚报,控股经营鲁南商报,报业资源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开始向实力雄厚的优势报业集团集中,报业集团也开始从单一的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的报业延伸产业迈进。如何充分地利用市场资源,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做大做强,就必须降低企业的成本,实现最大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报业企业税务筹划,将税收杠杆的制约导向功能有机地融入企业财务决策和战略选择中,优化集团市场价值取向,已成为广大报业管理者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报业企业纳税筹划现状

1.报业企业的纳税筹划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报业改革的进程中,报业管理者逐步认识到了税务筹划的重要性,但是对纳税筹划的概念和操作还显得很陌生;我国税法法规在逐步规范中,具体操作规则具有灵活性,一种筹划方案今年是优秀的,明年就有可能能违背税收法规,不易学习和有效的把握;目前,我国纳税筹划成型的理论不多,研究较为肤浅;优秀的税务会计人才匮乏,企业的会计对税收法规掌握的不是很系统,而税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知道的不是很深,这就造成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显得困难;社会舆论特别是一些税务机关对纳税筹划的误解,认为纳税筹划就是偷税、逃税及避税,致使企业不能正确的纳税筹划,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纳税筹划的正常开展。

2.我国报业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忽视纳税筹划

企业的财务管理最基本的是企业对资金筹集、投资和分配的规划安排,其主要内容是对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利润分配决策等财务决策的筹划。在这一系列决策中无一不受到税收的影响。纳税筹划必须围绕“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中,不能只考虑当前利益,而要具有长远和战略的眼光。在运用筹划策略的过程中,必须对设计的筹划方案进行追踪考核和预测,适时对筹划方案作出调整。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报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我国报业企业纳税筹划的技术处理手段欠缺

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需要专业技术的工作,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众多方面,尤其要求从事税务筹划的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并且对相关税法熟练掌握,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具备实际的技术操作经验,在税法及有关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进行合法操作,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选择能够节税的最优会计政策,这就需要企业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的会计人才。

二、我国报业企业纳税筹划的原则及对策

企业纳税筹划是企业集团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手段。为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具体操作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合法性原则

报业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严格遵守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是在完全符合税法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在纳税义务没有确定,存在多种纳税方法可以选择时,所进行的策划,但必须保证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及时足额缴纳税款,不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合规合法。

2.整体性原则

报业企业在进行一种税收筹划时,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策划,综合衡量,以求整体税负最轻、长期税负最轻、防止顾此失彼。应当树立长远的战略筹划意识,既要看到当期的好处,也要照顾未来的利益,要兼顾整合当前和长远利益,使之实现最优的配比。税收支付的减少不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也就是说,税务筹划要算大账、算总账, 全面考虑,综合衡量。

3.风险性原则

在无风险时,企业的收益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存在风险时,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等因素不断变化使得纳税筹划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出现筹划方案失败,筹划目标落空,偷逃税罪的认定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和成本支出。因此,报业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应充分考虑筹划的风险后,再作出决策。

4.合理利用税法中有关文化企业税收优惠的规定

从2009年开始,我国出台了关于文化企业转制的税收优惠政策,并表示成功转制的文化企业将享受自转制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极具诱惑力的财政税收政策。目前诸多文化企业都在转制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探索,转制成功的企业享受到了国家带来的所得税免征的极大优惠,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因为种种原因仍然未能切实完成企业转制改革而无法享受这一重大税收优惠,对于尚未完成转制的文化企业来说,未能实现转制也只是暂时的问题,所以想要切实提升企业税务筹划效果,首要问题还是要尽最大努力让企业今早的完成制度改革。这样才能切实享受国家提供的最大税收优惠政策。这是目前尚未完成改革的企业的最大目标也是首先必须树立起来的积极税务筹划思想。

5.企业应对筹资、投资、经营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积极税务筹划,以期获得预期财务收益

税务筹划涉及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作为股份制经营的报业合资公司,要特别注意纳税筹划在利润分配中的运用。作为股份制公司,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到其股东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而且也影响到股份公司的现金流量。常见股利的分派形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若发放现金股利,企业须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股东个人须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发放股票股利,便可将盈余留在企业内部,股东虽未得到现金收入,却可以从股票价值增加量中获取收益,也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由于不用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增加营运资金,还相对扩大了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增加了今后发展的潜力。

三、税收筹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经济原则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就为了取得效益。但是,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为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必须综合考虑。一方面,企业税收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不能只盯在个别税种的负担上;另一方面,企业的税收筹划不是企业税收负担的简单比较,必须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因为一个能降低当前税收负担的纳税方案可能会增加企业未来的税收负担,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放在统一时点上来加以比较。

2.建立诚信和谐的税企关系

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四、结束语

在税种单一、报业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纳税人权利不受重视的情况下,报业企业纳税筹划的空间比较狭小。随着报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和报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尢其是经济全球化和税制改革的深入,为报业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报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积极筹划,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尤其是国家政策的变动,在报业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中应用纳税筹划,从而促进报业行业及国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铁军.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分析[J].财政与税务,2003(11).

[2]黄黎明.税收筹划理论的最新发展[J].财政与税务,2004(05).

[3]梁方风.试论市场经济下税务筹划的存在性[J].财政研究,2002(08).

[4]董海霞.关于企业集团纳税筹划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6(25):30-33.

[5]张菡.新时期我国中心企业纳税筹划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