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例6篇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国有农场城镇管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摸清了新形势下城镇管理规律,为了发挥城镇管理的职能优势,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出了城镇管理具体对策。

城镇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自身的发展也能反哺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国有农场城镇管理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摸清城镇管理规律,发挥城镇管理的职能优势,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服务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现就国有农场现阶段城镇管理的各个因素进行剖析,为国有农场今后城镇管理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定位、争取良好的氛围提供参考。

城镇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起来。农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城镇管理的发展水平,农场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为城镇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但有时农场城镇管理水平相对落后于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在农场提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之后,我们对农场城镇管理的意义、内容、发展水平更有了清醒的认识。城镇管理是农场发展“城镇化”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保护农场城镇现有两个文明建设的成果,为现在和今后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内容涉及农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它的影响力也已扩大到城镇及全农场所有居民,当然,农场城镇是从农场场部发展起来的,城镇管理也是在农场场部城镇建设发展起来之后才逐步产生的。农场的城镇管理相较于农场内部的其他职能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中不成熟,不规范问题的存在有其必须的原因,这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作为农场的城镇管理职能部门,在认清规律的同时,还应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勇于在城镇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农场自身实际,符合农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城镇管理办法,才能真正履行好职责。

回顾农场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特点,在农场特别重视城镇管理的时期,正是居民要求高、反映大的时期.这个时候城镇管理的环境不会太好,只有在稍后一段时期农场城镇建设管理才会出现一个较好局面。分析其内在的原因,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现实,农场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期之后,往往会伴随一次城镇建设的大发展,而城镇建设的发展也必将带动城镇管理的一次飞跃。城镇环境的改善又会刺激城镇居民投资、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善,带动城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城镇亮化、美化、净化、绿化水平提高,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又会反过来刺激城镇居民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人们对城镇管理要求更加规范、更加严格、更加合理。

国有农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农场城镇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领导的重视程度、广大居民的素质、以及城管人员队伍的建设等也是影响城镇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城镇;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理论对区位与城镇问题的研究是在认定城镇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的进步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这一共识的基础之上,由此引申出不同类型区域推进城镇化和 完善城镇体系的政策含义,即强调各地区应基于不同实情科学慎重选择适合本区域特色 的发展模式和基本路径实现城镇化,从而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 充分就业和破解长期困扰社会发展的其他重大关键性问题。但是,经济理论始终并不十分关 心城镇的起源及城镇化的成长机制,也没有基于某一个核心概念构建经济学分析城镇发展这 一经济社会现象的解释框架,而使以城镇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探索存在缺陷,并且出现与 城镇及城镇化相关研究陷入混乱的局面,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以城镇发展基本条件、推进城 镇化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等关系不明、界定不清为典型。

不仅如此,发展经济学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论是对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抑或是对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都是以既存的城镇 具有诸多优势为假设而推论,往往忽略了对其研究赖以成立的本原基础的考察,加之经 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城镇化发展而非城镇的产生这一基点开始分析问题的倾向,由此凸现了 理论界不仅要给城镇的性质提出分析框架,而且要弄清楚城镇与现实存在的和正在进行的城 镇化的不同之处进行科学解释的必要性,特别是,究竟是何种力量推动着城镇的产生、发展 和 演变,以至于城镇已经超越国家意义而进入到全球都市圈和连绵带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在这 一不可逆转的自发秩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中,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核心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梳 理现有对城镇问题的相关研究。现实表明,任何制度都是人们为追求和维护其不同群体的利 益,在 财富最大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创新空间;如何设计好一个制度体系是各国城镇发展必 须解决的最为紧要的根本问题,城镇化过程就是要借助于制度的重新安排降低交易费用以提 高 资源配置效率。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 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的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突破不完全知识和对城镇发展的无意识后果所 造成的研究困境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的主旨就是试图找出城镇在一个特定经济社会发展中 如何出现及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城镇长期广泛演进的根本原因。对于城镇化的定义,本文认为 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镇集聚的过程为代表的各种不同的表述并不重要,因为 城镇化的定义问题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城镇性质的深入考察。

二、理论解读: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一)新经济地理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经济学说史发展表明,主流经济学似乎对空间问题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以外,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属于非空间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知道很难把空间 因素模型化。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忽视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关于城镇性质问题的 研究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廖什(August Losch)在《经济空间秩序》开创性地指出,城 镇的存在必须以一定的非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为支撑, 基于此,要么形成农业主导型的城镇,要么是工业型的城镇、第三产业主导型的城镇,抑或 是其 他特殊类型的城镇。[1]这一论述表明,没有企业的形成,进而没有由企业组成的 产业聚集和支撑,城镇的存在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由企业集聚式发展在改变企 业自身组织发展 形式的同时,会极大地影响区域城镇发展的动力基础,使得企业形成与城镇发展之间产生良 性互动关系。这种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可以从实践层面得到实证检验。换句话说,企业组织程 度较高和企业聚集发展的区域,恰好是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 企业发展的加强有助于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构成城镇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企业的 不断发育和发展――更进一步吸引着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城镇积聚,并促使新进入企业在原有 城镇 中和已有企业形成更为密集的网络和更为发达的城镇经济,最终导致区域发展城镇化、企业 发展网络化和城镇发展区域化现象。

令作者感到兴奋的是,这种现象正好是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 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日本经济学家藤田昌久(M asahisa Fujita)以及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维纳布尔斯(Anthony J. Venables)为代表的新 经济地理学派,以垄断竞争市场模型和冰山成本假 设为基础,对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累积因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迁移驱动模型和投入 ――产出联系驱动模型,这些模型对于以交易费用节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资源集中和分散机 制等问题的关注,给理解城镇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启发。[2]自克鲁格曼开创性地以 迪克希特和斯 蒂格利兹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利用萨缪尔 逊的“冰山”型运输成本(Iceberg trade costs)理论,历史演进及计算机模拟技术,把 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 ,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此后,经过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 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 的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新经济地理(NEG)。新经济地理学在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 比较清晰的展现了集聚区位决定的微观机制,精巧的解释了各个层次地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 现象及其集聚力的来源,从而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提供了一个思想和经验的实验室 。[3]自新经济地理革命以来,空间经济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是亨德森 (Henderson)的“城市 系统”模型(Urban-system model),以传统的地方外部性或城市外部性为核心对此进行理 论与实证研究;二是沿着新经济地理的思路,通过市场关联的形式化处理对城市经济与区域 经济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近年来这两条主线开始逐渐相互影响并不断融合。基于这一基 本分析框架,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城镇的产生本质上在于与城镇相关的企业、政府、家庭 和其他组织有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与企业组织数目有关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的成长在于由非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 群的支撑,因此某一城镇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不管种类如何,都有在一个共同选择的区位进 行共同利益实现的冲动。这些利益表现为诸如交通的更加便捷,基础设施系统的不断完善, 低廉的发展成本以及较大的劳动力市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和相互学习的外在效应,如此 等等。

第二,是与经济波动有关的子系统的利益。若在某一个区位,集中对于那些季节变动或周期 变动时期不一致的非农产业部门是有利的,则各经济主体所形成的城镇子系统的聚集既可以 缓和这些不利影响对共同利益波动的影响,而且缓和了其他地域空间对直接有关的产业所加 的过大的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放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城镇经营者对各子系统进行自发扩展 式秩序的协调。[4]

第三,是与经济构造有关的变化引起的利益。当城镇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活动 和子系统品质有着多元化倾向时,经济构造的变化可以引起城镇构造的变化。所以,恰当的 均衡化的文化制度因素,不但其本身有价值,而且对于相对独自发展的子系统和对城镇系统 新环境的适应也颇有益处。

第四,是与一般化理由有关的利益。城镇系统内从事并不与特定地点拴在一起的职业和事业 的理性主体,能够在它所乐意的区域居住,而且一般地说,它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有意 识地担负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对于业已形成的“游戏规则”的维持与创新,有着它们之间相 互吸引、相互协力的倾向,因而能增加他们的收益。最后,是相互接近等有关的利益。在这 里,必须对为形成城镇而存在的组织和因城镇已在那里存在的组织加以区别。前者是由于利 益的驱动使其自觉地对城镇的邻近或边缘地域提供服务而获益,这就引发城镇更小组织将各 种生产要素诸如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传递到城镇为“乘数效应”,从而引 发城镇的进一步发育;后者是为前者而存在,后者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把它们的组织与前者组 织相联系。

从以上诸种利益的分析中同时可以看出,工业化作为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和机制之一,仍然 需要制度创新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介入。但是,若要探寻这一结论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 因,即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工业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着城镇的发展时,我们又必须回到本 文企图得出的结论上来。至于构成城镇的子系统的逐步聚集,不论是由于自然力量抑或是历 史的必然,均是因为这些子系统对利益的追求和由此聚集到城镇而对交易费用的节约。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科斯(Ronald H. Coase)在《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一书中,以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提出,在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并不免费,交易费用为正;企业组织正是由于节 约交易费用而存在。[5]按此逻辑推论,如果将城镇看作是一个不同等级规模的组 织系统,则城 镇的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组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诸如企业、政府、家庭 及其他组织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换句话说,城镇和企业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相互 可以替代的手段,其根本区别仅在于城镇、企业二者的规模及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不同 ,特别是城镇会有单个企业所无法企及的更大规模效应,城镇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城镇需 要更为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去经营城镇赖以发展的各类要素。在企业内部,与城镇经营管理 相类似的工作是通过权威关系完成的。在城镇内部,由于城镇的存在为各子系统实现交易费 用的节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途径和空间,即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因此,城镇更是一 种巧妙的交易组织形式,它在由非人格化的价格调节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市场上可以把其子 系统内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入城镇间的等级分工与合作,同时又可以避免对这类活动 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在这一过程中,距离起了主要的影响作用。由此以来,城镇的经营 者则是那些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和对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运行做出明智决断的城镇 决策者。

基于此,我们现在至少可以认为,城镇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表现为对城镇系统内部 各子系统之间完成交易的所有费用的节约,也可以表现为发挥城镇经营者和各子系统经营者 的能力或利用管理而进行协调的优势。简言之,城镇就是另一种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组织化的 、制度化的契约组织系统;城镇体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契约结构在空间层次的表现;城 镇系统便会自发地由以往的治理或管理理念向城镇经营理念转变,城镇系统及其演进也因此 由无序走向有序。由此,交易费用视角中城镇发展的效应可以分解为三种:

一是聚集经济效应。强调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它有两种表现 形态:同类企业的聚集效益――同类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相互促进 ,给企业间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创造了优越条件,通过同类企业的竞争与 合作,有助于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多类企业的聚集效益 ――多种类型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首先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 结构体系,彼此之间互为对方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使用者,从而缩短了运距、减少了运费、 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收益;其次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源、开 拓更大的市场;最后,还可以协调生产中的不安定因素,克服由于偶然性、季节性、周期性 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正是各种各样的企业、众多的劳动者和雄厚的资金都在一个城镇中聚集 ,才使城镇职能更为完备、城镇市场更为丰富、城镇经济更为强大。因此,集聚是城镇最本 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

二是规模经济效应。该效应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效应,企业 最佳规模点存在临界值。对一个城镇来说,规模过小,则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 利用率较低,城镇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城镇最佳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在 某一时点是最佳规模,另一时点可能就不是最佳规模。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依据其 不同的发展条件,存在着某个较为合理的人口规模,高于或低于这个规模,城镇都处于相对 不经济中。

三是区位经济效应。即因城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世界上的各种资 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镇总是在那些地理、气候、土质、矿藏条件和原有经济基础较好 的地区产生和发展,并不断吸引人口与资本向其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好的城镇聚集, 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效益差别来。所以,河流的两岸、铁路的沿线,不仅城镇数量多,而且规 模大、发展快、效益好。

三、几点补充:城镇性质的进一步讨论

制度通过决定生产总成本的数量及其构成影响区域城镇发展的综合绩效。交易费用概念的引 入是分析城镇性质进而也是城镇经营的关键理论工具,同样是由于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才导致 了城镇的产生。对经济利益的共同追求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理是城镇不断演进的动力 源泉,人口、资本、技术和企业加管理才能等因素之所以会在城镇实现集中,就在于这些要 素在聚集过程中能够带来巨大收益,从而使城镇的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趋 于合理化。

城镇的性质如果表达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城镇系统通过各子系统之间为节约 交易费用和追求最大化收益而产生自组织协同和放大效应,并在自身集聚扩散力量的推动下 达到新 的动态稳定和均衡,形成新的时空有序结构。那么,城镇系统一旦形成,它必然会要求其因 自组织扩展秩序性质而使城镇本身和纳入其中的各子系统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运行规律改 变自身结构和行为参数,从而形成一种均衡态的、稳定的、相对有序的动态结构系统。这种 结构的演化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城镇体系和等级规模及其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城镇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行为的优化和高级化。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另一层意思,即城镇系统 越是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变化性,便越容易发生规模和空间拓展以及对其他类型组织的集 聚。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启示我们,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决定伴随城镇发展 中的贸易、集聚和专业化远比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更为重要。城镇发展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形 式的经济循环,或互为因果,或相互作用,并且都是累积的,从而也是失衡的。城镇化与工 业化中一系列互为因果的事件,在经过一次波动之后,可能会迅速收敛达到最初的稳定均衡 ,或收敛到其他稳定的均衡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引起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聚集引起的城 镇发展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如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是由报酬递增而不是比较利益的驱 动,则什么样的产业聚集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城镇并不确定,而呈现路径依赖特征。[ 6]报酬递 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性以及这三者之间通过市场而传导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我们 形成对于城镇性质新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所进行的这种分析,并未否定城镇形成的物质 基础,如作为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资本问题,城镇面临的环境状况,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通达与便捷程度,文化传统、制度因素等等对城镇的性质的作用和影响。更进一步,特定 时空区域的城镇发展根本上说具有某种“自然的方式”,它是自发的聚集、扩展、合作而形 成的。如果人为地滥用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等其他强势力量对城镇发展进行干预,设定其发 展途径、发展规模、发展形式,就会导致城镇发展的失范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的产生,如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城市发展的摊大饼问题、城中村改造中的搬迁问题,等等。 同时, 城镇系统的效率标准最终取决于各子系统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与交易成本的节约程度,只有组 成城镇系统的各子系统经济产出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性质的变迁,城镇的发展才是有效 率的。从历史较长时期来讲,城镇发展及城镇化扩展至今,物质形态的经济利益型、合作形 式的经营管理型、知识形态的数字信息网络型,可能构成城镇化在不同阶段演进的基本类型 。

主要参考文献:

[1]勒 施.经济空间秩序[M].王守礼译校,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5.

[2]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M].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05.

[4]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

[5]科 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盛 洪,陈 郁译校,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1994.

[6]谭成文.经济增长与聚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On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Area: Introspection and Self-criticism

Li Qua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real world enli ghtens us that th e cost of transacting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the very important c oncept to analysis the towns and c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the new econ omic geography gives us a new analysis frame to understanding the cities develop ment. It is the reduce of the cost of transacting that makes the enterprises, go vernments and the consumers to realize their economic profit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ifferent conducts. And that is the motive power to make the towns and ci ties develop well in the world, and also that is the reason to promote every reg ion to better its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3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城市化 模式 创新 大镇设市

“大镇设市”: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农民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自己转移自己,相应地城市化主要不是农民转向现有的城市,而是农民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就地发展乡镇小城镇,于是城市化被改为城镇化,并进一步被发展为小城镇化”(洪银兴等,2000)。应该看到城镇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城镇化也只是农业人口进入城镇,由原来从事农业转向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非农行业,是农村人口向农村区域内的小城镇转移和积聚的“镇化”过程。而城市化的内涵决不是简单的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根据近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理论,城市化的内涵既有农村人口“洗脚上田”进入城镇,由从事农业转向从事非农行业,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这样的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和城镇数量增加的数量城市化过程,更有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质量的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的和把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等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域推广和延伸的质量城市化过程,最终消除城乡差别,达到城乡一体化。也就是说,城市化不只是人和物的数量的城市化,更是人和物的质量的城市化,要让进城人员真正融入城市,接受城市生活,享受城市文明。由此来看,城镇化只是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是整个城市化体系中的一个底层部分,它不仅涵盖不了城市化的全部内涵,也体现不了城市化的最重要内容。因此,城市化的发展也必然由以发展小城镇为特征的城镇化走向以强化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质量为内容的城市化。

在我国,城市往往是与“市”的行政建制相联系的,有“市”的行政建制的称为城市,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则称为城镇,通常指县城及中心城镇。根据我国现行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只有行政建制的“市”才有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等城市行政管理权,没有“市”的行政建制的镇则没有城市行政管理权。因此,“大镇设市”,并不是指镇的行政级别的提高,而是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高度,赋予其城市定位和相应职权,以使小城镇由城镇化转向城市化。其实质是一种强镇扩权的镇的城市化运动。“大镇设市”打破了我国现行城乡区划对镇的限制,改“镇”设“市”的乡镇,有望改变以往在土地、财政等各种要素资源配置上缺乏的窘境以及镇级行政机构在城市行政管理权限上的限制,从而发展与完善镇的城市功能,增强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福射能力,带动周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镇设市”与推进城市化

“大镇设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推进方式。

“大镇设市”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城市化发展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城市化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与深化而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并不同步,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导致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这也表明我国还会有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人口、规模还会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的增多并不是一个自然吸收农村人口的过程,我国城市的发展与扩张,是靠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而得以实现的,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李浩等,2011)。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城市人口结构不合理,外来人口大于城市户籍人口,而且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跟城市实际功能的增强并不同步,最终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拥挤、上学就医难等我们称之为“大城市病”的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城市本身的建康发展。“大镇设市”,赋予了乡镇城市定位,消除了乡镇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限制,必将极大的促进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而随着乡镇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改善,乡镇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了投资生活环境的美丽乡镇必然会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人才的吸引力,使农村人口在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有序地分流,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发展城市本身现代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促进城镇城市化。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涌现出一大批超级大镇,这些超级大镇无论是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城区面积、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几乎与城市无异。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乡镇行政执法权的缺乏导致其在行政管理上缺乏成效,对很多社会事务管理力不从心,使其对众多的违法、违章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以致这些乡镇尽管有现代城市的雏形,却呈现出“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过了一城又一城,城城似农村”的景象,无法摆脱“乡”的形象与心理。“大镇设市”,将使这些乡镇获得更多的行政管理权限,有了行政执法权,能使这些乡镇合法、有效地解决违法、违章行为;土地使用权的扩大,将使这些乡镇城市建设得以合理、科学规划;扩大财政支配权,将会使这些乡镇在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服务的建设与投入上得到更多资金支持与保障。“大镇设市”,让农村居民在城镇享受到城市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必能极大地消除小城镇“乡”的形象与心理,使农村地区的群众改变旧的农村生活方式,接受新的城市生活方式,享受城市文明,促进城镇城市化。

“大镇设市”有助于推动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江浙等经济强省的发展表明,省域经济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强弱又取决于镇域经济。而现实是:一方面,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致使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事务更加复杂,城镇功能多样,需要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另一方面,现行城乡行政区划的约束,乡镇管理部门又无相应的财权、公共服务能力、管理机构,导致乡镇管理部门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上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乡镇“小马拉大车”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镇设市”一方面使乡镇获得了更多、更为直接的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权,增强了乡镇对其行政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综合治理,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有了一定行政审批权的乡镇,就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间,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再加有了相应的财权,乡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产品将得以不断建设和完善,乡镇的投资环境将会极大提升。环境的改善,行政效率的提高,再加上乡镇的独特魅力和现实发展前景,必将带来镇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而乡镇经济的繁荣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镇设市”: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镇级市”的试点改革使“大镇设市”由理论构想走向了实践操作。然而,要使“大镇设市”由试点走向全面推行,还需要解决好其在实行过程中所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大镇设市”所存在的诸多政策体制方面的障碍,需要在最高层次和全局立场上进行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在统领城市和城镇共同城市化的最高层次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和城乡规划修订的问题。“尽管我国城市化道路方针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在不断调整,但总体上遵循了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2006年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2008年1月新实施的《城乡规划法》中取消了‘控制大城市规模’规定”(王佃利,2011)。因此,我国现行城市化发展思路,概括起来讲就是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即实行城市城市化和乡镇城镇化。由于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发展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城市和城镇发展工作的依据和指导。因此,推行“大镇设市”就必须要调整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为“大镇设市”取得在城乡规划上的指导与政策支持。调整我国城市化发展思路,修订城乡规划,就是要把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城市建设高度,以现代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发展乡镇,在城乡规划中明确提出由发展小城镇(城镇化)到推进城镇城市化。

在兼顾基层政区设置改革的全局立场上考虑“大镇设市”在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就要涉及到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行“县辖市”的问题。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我国《宪法》中规定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分为省、县、乡三级,但在实际中,省县之间却存在着一级建制―地区或地级市,并逐渐形成了市管县的行政管理格局。“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在城市化的初期,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现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再靠“撤县建市、市管县”的办法来推进城市化发展,已是弊大于利。因此,改革市县管理体制己是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法国等国家设置了“县辖市”,日本也实行“县辖市”,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县辖市”。由此,“可把中央、省、县、乡这四级作为行政管理的机构不变,增加‘县辖市’(即‘镇级市’)这一全新(但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建制”(连晓鸣,1999)。推行“县辖市”是对我国长期实行的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照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层级管理做法,再加上我国小城镇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改革需求及小城镇长期发展建设所奠定的物质基础,都为推行“县辖市”,变现有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为四级城市管理体制提供了良好的实行条件和基础。“县辖市”将消除“大镇设市”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障碍,使“大镇设市”有了体制上的保证。

从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角度来说,“大镇设市”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改变城市观念,修改设市条件。城市,从其发展演变过程来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多了,经济活动的场所固定了,自然就形成了城市。因此,要尽量淡化城市“市”的行政概念,破除“城市”神秘观点。“城市只是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中心’即是‘点’,或者称之谓‘结点’”(连晓鸣,1999),城市既然只是大大小小的结集点,能大则大,该小即小,不要过多去考证它的行政级别和设立条件。根据国外经验,如法国,只要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就可以划定为城市,所以国土面积仅为55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只有5000多万的法国就有3万多个城市;再如美国,以2500人口为划定城市的最低标准,只要人口数达到2500人以上的乡镇,都可以设为城市。而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一个复合标准,不仅有较高的人口状况、经济情况和基础设施要求,而且设有不同的行政层级,最低行政层次为县级市,乡镇被排除在市以外。如果我们能破除对城市的“迷信”,取消城市的行政层级限制,不设置过高的城市设立条件,或是参照国外设市作法,只把人口数量作为设市主要条件,那么这既与城市化发达的国家的成功经验相一致,也使“大镇设市”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J].经济研究,2000(12)

2.李浩,朱文武.镇级市:城市化进程中的新选择[J].人民论坛,2011(24)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5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农村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984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

总结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 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医院?Y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a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后现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b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c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d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e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理论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中国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编制;措施

一、当前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规划编制的依据不足或不准确

当前,我国的小城镇规划编制往往存在基础资料匮乏的问题,上一级管理部门没有下达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无从做起。另外,一些主管部门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地方性的资源、环境差异,从而使得规划编制标准与地方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小城镇规划编制中对自身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定位不够准确,存在盲目的跟风现象,无法突出自身的特色性发展。

2、小城镇规划编制滞后性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不论是城镇经济发展方面,还是总的社会环境上,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很多地方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规划编制一直沿用以前的东西,不及时进行更新,无法发挥总体规划调控的目的。

3、城镇规划设计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不足

在小城镇的规划编制过程中,从事规划编制的设计单位和个人,能够自由的进出规划设计市场,而且他们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往往会有低资质单位承办高资质规划、没有从业资格的人员参与规划设计的现象发生。小城镇整体上的规划设计市场混乱,相关队伍水平及素质不高的现状使得,小城镇规划编制设计常常出现设计特点模糊不清,模仿城市规划的现象严重,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4、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程序化管理有待加强

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有很多地方管理部门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有的直接跨过某一程序,甚至是前后程序颠倒。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很多规划设计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审查、审批步骤就已经付诸实施,也有许多好的规划设计被束之高阁,从此无人问津,规划设计工作的严肃性不复存在。

5、小城镇人口及城市化预测难度大

在小城镇规划编制中,人口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常常较为困难,因为,规划编制是面向一个较长时间的,而在这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受到很多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人口规模的预测常常会使相关工作人员感到头疼。此外,一些用来预测人口增长数量的相关数据可靠性有待提高,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本无法真正体现实际增长水平。人口规模与城市化水平及规模又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这一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

二、小城镇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城镇新区

“以人为本”是小城镇新区规划编制、管理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首要原则。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到镇区居民和周围村庄的农民们各方面的需要,针对老城区中显现出的各种弊病,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全面的人性化的规划方向。

2、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具内涵、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因此,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新一轮的小城镇新区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不要把小城镇新区规划仅仅当成规划去做,而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在对小城镇新区进行规划编制之前,要全面考察、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树立超前意识,构造灵活的格局

现今,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将增长1%,这十几年中,中国将有大约3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十年内,小城镇的规模还会持续地增长,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在这种形势下进行小城镇新区规划,就要求规划师们树立超前意识和发展观念。

三、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具体措施

1、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现代化

城市规划编制必须本求实际,有目标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切实把握好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根据城市现有的资源、地形、商业环境、经济水平制定出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蓝图。城市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依据城市环境境遇地理位置进行的,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发展,每一项城市规划举措都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与城市的基本构建水平,规划重点应该从城市经济发展方向进行长远考虑。着重建设改善民生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使城市功能向着人性化、现代化的方向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目标方面,需要制定短缺目标、中长期目标,使城市的规划有步骤进行,使城市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高起点规划,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的规划编制除了本求当地实际情况之外,还需要充分运用科学的城市规划技术,借鉴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做到“取长补短”的城市优势互补型发展模式。城市的规划编制应当放在高起点上。在规划初期就应该对城市未来建设水平、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分配上进行科学规划。所谓“高起点”不是城市不切实际地追求速度与形象的快速提升,而是城市规划需要站在长远的角度去看待规划布局,以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模式作为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硬件的革新,对于城市精神内涵的发展也需要站在长远与社会主流的方向进行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必须使城市切实发挥出服务人民,改善民生的水平,先进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城市科学规划、建设的充分理论依据。

3、高标准建设,创造现代化城市的物质基础

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本求“又好又快”地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所谓“好”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中保证高质量,高要求;所谓“快”,是在保证质量第一的原则上,坚持效率原则,使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具有真实的效果。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需要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推进工程监督、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工作,优化城市布局结构,合理发展城市功能空间。在民用设施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当做城市发展的核心来做,基础设施不是摆设,也不是面子工程,必须本求实际,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同时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市民的根本需求。比如城市交通方面,需要预留路基宽度,为城市扩建的道路拓宽留好发展空间,同时城市主干道的施工质量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发展后期的地铁、立交多维立体化城市建设上,能够保证城市道路的主体质量的完备。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加强质量监督,以高标准来规划城市发展的长远未来。

4、高能效管理,促进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城市的功能发挥主要体现在城市服务职能的发挥方面,城市的管理水平制约着城市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市的管理中应当本求人性化发展思路,以城市服务职能来引导城市建设与功能的全面发挥。高效能管理需要结合科学性整体规划与以人为本的反战思路,为全方位城市管理创造新条件,在城市软件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5、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城市建设投入

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如果仅仅依靠国家扶持和地方经济的援助,城市的发展是不可能全面的,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资金投入方面应该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增加城市基础建设的资金支持。所谓拓宽资金渠道,是需要城市管理者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与地方企业、民政部门共同筹集城市发展资金。在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民间资金筹集的成功范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商业化资金筹集模式,城市通过设立高新区以及工业区,以独特的区位来筹集相关企业的资金投入,如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依托人驻企业来优化和管理基础设施,对现代化生活、生产设施的管理可以与企业联合,在企业所属区域进行区域联合建设,一方面节省了政府财政的开支,减小城市建设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与企业联合资本,也间接为企业树立了形象,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在另一方面是城中村的改造,目前很多城中村的改造采用集资经营的方式,对地产以及区域经济结构进行合理调配,以农村的自行改造升级为建设基础,形成了由内而外的城市现代划布局。

参考文献:

[1]佟淑青 浅议城镇规划建设及管理的方式[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12(23)

[2]马春笋 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构思 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