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范例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范文1

关键词:经济;建设;发展

我国现正大力推行全民小康政策,力争消除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努力做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在这方面建设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当小城镇发展起来,就能加快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想要一个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将每个小城镇的建设做好,但现如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发展滞后的小城镇,这就影响了一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发展滞后的因素

(一)资源与资金问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根本依赖是资源与资金,但是小城镇缺乏的正是资源与资金。一个城市的崛起需要大量的资源与资金,这是每个小城镇建设中的最大难关。以湖南省的小城镇建设为例,在建设初期,大量的资金缺乏,自身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到位,所以很难引进开发商投资,从这一方面来看,资金与资源是小城镇建设中的第一道难关,所以解决资源与资金问题使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

(二)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在小城镇建设中,管理问题也是一大难关。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管理权威机构,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传达上级指令,又要向下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由于受到多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很多权利受到制约,不能及时根据现状对建设计划作出调整,这就需要上级政府对每个小城镇单独设立一个独立管理城镇建设的机构,使这个机构高于一切地方政府机构,拥有独立的管理权,这就大大提高了建设工作的效率[1]。

(三)地区特色问题

很多小城镇在发展建设时,都没有认清自己目前的发展情况,没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而是一味地跟随大城市全面发展的发展道路,导致自身发展时产业结构不合理,自身的一些地区特色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很严重,虽然花费了大量资金搞建设,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建设的效果不是很好。这就需要管理机构规划自身建设战略,努力开发自己的特色经济。

二、发展对策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其实我国城市发展现阶段,存在着很多大中城市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产业密度大,这些大中城市很多由于过快发展,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后,很多城市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此刻就需要人们转变以往以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传统发展观念,原因就在于小城镇能够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一些大城市过度密集的产业可以相对向小城镇转移,这就能起到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作用。一些小城镇存在着很多例如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快城乡经济交流步伐,尽早完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

(二)科学的发展规划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首先进行全方面地规划,做一个全方位的实施计划,在建设过程中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就出现大量难关,首先是规划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经济体制落后等一系列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来说,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城镇建设管理层要引进一系列科学的发展观念,将小城镇的建设道路引入到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来。比如:小城镇建设要与大城市相接轨,要以扩大小城镇市场经济,转变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为健身的核心任务,认真分析地方资源环境,然后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建设规划,做到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经济规模[3]。

(三)完善市场机制

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发展,许多的农民放弃了自己的土地转而进入了城镇谋生,导致了农村大量的土地搁置甚至荒废,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急迫的。在面临这一难题时,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承包转让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市场让一些承包商进行承包生产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地搁置这一问题。这样一来土地得到了使用而不至于荒废,农民还能得到一定的收入,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四)积极引进多方投资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过去,这个资金常常是依靠国家和集体投资来引进资金,但是国家和集体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实实在在地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地方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引进多方投资,首先需要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后地方政府建立一些优惠政策,给予来投资的开发商一定程度的优惠,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引进投资的工作[4]。

三、总结

在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资金与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资金与资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一个不被其他因素干扰的独立管理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涉及到建设的方向是否始终一致以及发展的效率的问题。地方的经济特色是一个很好的开发点,这是每个城镇崛起前的经济依赖。建设小城镇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希望本文能给广大地方政府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兆明.王宝海.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城镇建设——基于青岛市的调查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韩雄.“占一补一”政策应调整[J].中国土地,2010年01期

[3]许经勇.值得反思的我国城镇化体系与小城镇建设[J].学习论坛,2011年03期

城镇建设范文2

[关键词]乡镇规划;小城镇建设;重要作用

1  前言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镇建设中,小城镇规划内容比较关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理的乡镇规划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其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还可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乡镇规划建设理论知识不断深入研究的背景下,实践技术逐步完善,有针对性地改善了乡镇基础设施。但由于乡镇规划建设难以保持统一且具有较强复杂性,为进一步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经济、文化建设,必须采取科学的对策对乡镇规划建设进行全面的优化。

2  乡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在小城镇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乡镇规划管理可以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确保小城镇建设的规范性,为小城镇建设指明方向[1]。在小城镇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吸引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在资金方面支持小城镇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下,小城镇可完善交通、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通过对小城镇各项建设布局进行全面的整合,将先进的服务设施设备应用到小城镇中,发挥不同设备的优势,可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服务水平;同时,在管理方面能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规划,对环境整治更加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民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整体魅力,使其具有特色,必须将历史文化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实现不同产业的稳步发展,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产业。

3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建设中的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已陆续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目前国内经济状况发展良好的态势,为小城镇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这一阶段需要有效管理乡镇规划,将小城镇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加快经济发展。但就目前而言,规划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只有自身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促进新时代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1乡镇规划管理缺乏专业性人才。目前,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非常有限,很多大学生更向往在城市工作,而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匮乏[2]。当前,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乡镇规划管理中缺乏规划设计人才,乡镇规划始终无法科学地开展。而且,当前政府官员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主体,其自身对专业的规划管理知识缺乏了解,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难以科学地、正确地、指导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专业人才的匮乏对小城镇建设的前进步伐产生了阻力。因此,针对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开展,须更加关注和重视对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实施提供稳定的人才保障。

3.2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主导具体的工作,其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乡镇规划管理者仍然沿用以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思想观念有待创新[3]。具体而言,在实际的乡镇规划过程中,规划者并没有详细考察小城镇,无法科学布局城镇;在建设过程中,规划管理者没有全面监督全施工过程,也没有制定科学的标准,无法有效促进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只有具备先进的思想观念,才可以正确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工作的规范性,因此必须对现有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创新。

3.3在规划管理过程中忽视环境建设。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人类生产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当前,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由于当地官员的规划管理理念不够科学,看重经济效益,而轻视环境保护,导致很多地区仅一味地发展经济,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难以保证,与小城镇建设的初衷相违背。

3.4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是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其可以有效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规划建设城镇的过程中,如果当地官员忽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对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受到当地财政的限制,许多地区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的困难,严重制约着城镇发展的步伐。

4  在小城镇建设中发挥乡镇规划管理作用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延伸的背景下,乡镇规划管理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乡镇规划管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规范化的规划,才能确保小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对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

4.1提高乡镇规划管理的水平。建立稳定的小城镇建设目标,持续性地发展小城镇,是提升乡镇规划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第一,只有坚持小城镇本地的发展,才能抓住良好的机遇,实行全面改革,以保证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第二,制订总体规划方案,准确把握相关风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此外,需要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农村中推广清洁能源,以可持续性发展农村。第三,需要进一步推动管理人员思想创新,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相关工作,积极支持新兴产业。对城镇的治安管理环境进行全面优化,使地方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4.2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管理。在进行乡镇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地方领导人员必须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方法建设和规划乡镇,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全面统筹,在促进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还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丰富规划管理知识。同时,政府需要主动考察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积极总结经验,将先进的规划管理理念及发展模式合理地应用到本地特色城镇化建设之中。

4.3提升小城镇形象建设。只有建设好小城镇,才能将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在群众心中扎根,使群众对城镇规划建设更加关注,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第一,必须及时加强绿化建设,正确处理垃圾清扫回收,进一步美化环境,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促进城镇化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第二,带动基础管理建设,设置管理委员会,增加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有针对性地管理环卫人员与城管队伍,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打造干净整洁、设施齐全的农村居住环境,将文化道德与基层文化广泛推广到农村地区,使农村居民可以对小城镇建设有清晰的了解,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最大支持。

4.4将自身发展与城镇发展相结合。为了科学规划乡镇,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必须将城镇发展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将环境建设人员与内部人员结合在一起,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第一,需要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关注,使基层组织的管理意识得到有效创新,结合具体实际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制度为依据履行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该制度约束内部人员,确保按照法律规定开展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及时了解并解决民众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第二,还需要加强重视民众生活环境优化,为民众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为小城镇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第三,完善乡镇规划中监管和巡查制度。与此同时,必须高效利用土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第四,科学安排各项管理工作,为规划的精细度提升提供保障。第五,合理优化城镇的资源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第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定期培训相关管理人员,组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使各级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保证人才的专业性。

5  结论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具有直接关系,其存在可以有效促进国家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政府对于乡镇规划管理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关注和重视,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对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应有准确的认识,通过科学规划管理乡镇,推动小城镇的科学发展,带动农村地区整体水平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维峰,刘成玉.城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中国商论,2019(11):206-207.

[2]荣西武,文辉,郭建民.完善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小城镇建设,2010(1):74-76.

[3]张岩青.我国乡镇规划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6):66-67.

城镇建设范文3

(1)城镇色彩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载体。

城镇个性是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城镇的自然与人文特点,而城镇色彩因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直观亮丽地彰显了一个城镇的内涵和价值追求,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有机结合,形成浑然天成的统一体,充分展现城市个性和特点。因此,城市个性离不开城镇色彩的表达,城镇色彩是体现城镇性的重要载体。如南方建筑多用黑瓦白墙的元素,北方地区市民就未必感到舒适,因为北方民族的粗犷豪放,更需要灰黄色来表达他们内在的文化要求,反之亦然。所以,城镇色彩在表达城镇个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城镇色彩体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

过去,由于思想观念和材料、技术等限制,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选择大多被动的,即使有好的创想,也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发展与普及,人们可利用的材料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完全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建筑的色彩。新型城镇化是一项造福百姓的利民工程,既要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和满足百姓生活、生产需要出发搞好规划设计,更要以城镇形象为主导,注重规划及建筑设计的细节和特色,通过城镇色彩的规划设计,将现代文明成果吸收应用到中小城镇建设中来。因此,城镇色彩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

(3)城镇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符号。

新型城镇都是以原有城镇或乡村为基础而兴起、发展,或者根据经济建设需要拓荒开垦的,即都有城镇兴建和发展自身独特的历史缘由。同时,生活在一起的群体,也必然因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人文故事等而形成一定的文化背景,构成一个城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是城镇建立、发展和壮大的内核和基础。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是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职能和任务。传承这些历史文化的方式很多,其中城市色彩就是最直观、最有特点的一种载体。比如,哈尔滨以米黄、黄白为代表的城市色彩,表明了其受西方建筑影响、兼容中西文化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成都以复合灰为建筑主色调,代表了当地休闲从容、兼受并蓄的城市风格,等等。因此,中小城镇应以自身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来规划设计城镇色彩,让色彩来诉说自身的历史文化故事。

(4)城镇色彩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色彩不仅装扮了城市的美丽,同时对居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协调、亮丽、养眼的城市色彩,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赏心悦目。反之,杂乱的色彩则会使人产生不安、烦躁情绪,甚至暴力倾向。据报道,日本东京的市民曾因对公交车、出租车、霓虹灯以及玻璃幕墙等绚烂的色彩感到反感,而出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等症状,最后导致群体集会示威,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纠正城市色彩乱象,安抚市民的烦躁和不安情绪。由此可见,杂乱的色彩对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能够产生不良影响,反之,和谐、美好、悦目的色彩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城镇色彩设计原则

(1)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城镇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城镇色彩的协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的协调。就哈尔滨等北方城市而言,春天的翠绿、夏天的深绿、秋天的五花山色、冬天的皑皑白雪,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美色。与之相适应,哈尔滨城市的米黄、黄白色彩,与大自然的天然色彩相互衬托、照应,显得十分和谐、自然,给人自然舒适、温暖的感觉。因此,城镇色彩一定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和谐,实现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2)彰显城镇历史文脉的原则。

一个城镇色彩的形成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当时的人们之所以选中某一色彩作为城镇的主色调,必然有其历史文化的原因。也许这种选择附带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深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城镇色彩逐渐印入这个城镇人群的脑海和记忆之中,成为这个城镇不可代替的一个重要记忆符号,一种城镇文化的载体。远离家乡的游子,离不开对家乡城镇色彩的记忆,一旦这种色彩改变,游子归来,就有找不到记忆中家乡的感觉。城镇色彩和舌尖上的味道一样成为人们对家乡最深刻的记忆。因此,城镇建设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新兴城镇选定主色调后,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改变。

(3)服务城镇功能区分原则。

城镇功能是城镇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失去城镇功能,城镇色彩也就失去了依附的主体。城镇色彩再重要,也要服从城镇的功能的需要。作为中小城镇,因其功能过于单一和简单,可能不需要更多层次的色彩变化来体现城镇功能的区别,但是,城镇色彩仍然有其鉴别和表现意义。应遵循城镇色彩选择的通行原则,如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要凝重;商业区的色彩要活跃;居住区的色彩要静雅;旅游区的色彩要醒目。同时,城市单体建筑的色彩也要服从其功能,如立交桥等大型基础设施,要保持混凝土质朴本色;高层的办公写字楼,既要彰显个性,又不宜采用轻浮、跳跃的色彩;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则以亮丽、明快,引人注目的色彩为主。

3城镇色彩设计方法

(1)开展当地色彩调查,分析地域色彩特色。

开展城镇色彩规划设计,首先要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当地色彩特点,找出色彩形成变化规律,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一是做好进行实地色彩调查。色彩是一种具有地域特性的视觉现象,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要进行色彩设计,首先要从田野、山河、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的自然色,取得色彩数据,为进行色彩设计做好准备。二是,调查当地传统色彩。每个地方的色彩都有鲜明的当地特点,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一定要从调查当地传统色彩入手,以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企业产品等为重点,着力寻找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色彩,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

(2)搜集地理气象资料,分析当地季候变化。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一定要对当地地理气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参考各种色彩的自然属性,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以追求理想的色彩效果。比如,成都市因常年有雾霭萦绕,空气湿度较大,日照时间短,宜于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而哈尔滨气候干燥、寒冷时间较长,选择米黄、黄白的浅色调,则给人温暖的感觉,等等。这些都说明,当地地理气象条件对城镇色调具有重要影响。

(3)掌握最新建材信息,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在不同的建筑材质上会产生不同色彩感受。目前,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材料、新技术给建筑色彩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要全面掌握最新建筑材料发展动态,利用最新的材料和技术,为城镇色彩设计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有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属性。因为建筑材料产地不同,所用材质往往来自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因生长和形成地域不同而具有相应的独特性状,在异地使用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导致色彩出现偏差。因此,最好采用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使城镇色彩与建筑材料更好地融合。

(4)关注色彩流行趋势,做城镇色彩的引领者。

应该说,传统城镇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地区和城镇的色彩主流,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但是城镇色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在发展变化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当今社会发展很快,各种新奇事物层出不穷,城市色彩亦然。要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城镇色彩发展动态,学习和借鉴最新的城镇色彩流行趋势和创意,用来丰富城镇色彩设计的规划与实践。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城镇色彩规划与设计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彰显个性的必然选择。

(5)精心编制色彩规划,科学论证力求完善。

在通过调研、搜集资料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要组织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对城镇色彩进行全面深入的规划设计。要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城镇色彩规划设计文件,报请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论证分析。编制色彩规划要科学、周密、严谨、细致,组织论证全面、深入、广泛、客观,力争使城镇色彩规划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

4结语

城镇建设范文4

[关键词]城镇建设;建设建筑工程;土地开发;用地规划

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城镇化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城镇化建设速率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目标,了解建设土地的资源分布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开发出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阻碍

1.1人地矛盾增加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需要提高种植率,保证农作物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的耕地面积往往比较多,分布较广,农业土地多,相应的城镇土地就比较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城镇人口数量的激增,人均用地十分有限,从而产生了人地矛盾。城镇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影响城镇化建设规模,不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一些城镇居民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人员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与经济矛盾,对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城镇居民不想将已有土地资源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而城镇建设建筑工程需要加大土地资源数量,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在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国家提出了生态退耕的政策,生态退耕需要减少土地用量,而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土地用量,人地矛盾不断加剧[1]。

1.2土地利用率不高

土地利用率不高是城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城镇用地的扩展工作需要有付出相应的土地使用资金,这笔资金是由国家来承担的。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的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来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随意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但实际的建设项目有限,导致一些土地被搁置,没有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优势与作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盲目开发新区,出现新区多、发展差的局面,导致新区经济水平不高,新区发展落后,没有对城镇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影响城镇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周边一些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往往重视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对小型土地进行规划以及利用,导致小型土地的利用率不高。

1.3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为了加快城镇建设速率,保障城镇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调整土地运用结构,促进城镇一体化,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城镇经济收益。同时,随着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提高城镇建设的科学性,促进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没有以这一战略方针为建设依据,随意扩大大城市建设规模,将建设重心放在大城市建设上,尤其是在城市密集的地区,建设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反观一些中小型城市地区,发展规模有限,发展速率缓慢,这也说明了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土地无法衔接使用,出现发展规模差异,不利于实现城镇一体化。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居民的使用土地逐渐减少,导致用地结构不合理,产生用地矛盾,不利于实现城镇的和谐发展。

1.4用地政策有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用地政策是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与保障。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用地政策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用地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用地政策来开展工作。但不同城镇的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不一样,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结合实际的用地需求与建设目标,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满足当地城镇的建设需求。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随意扩大土地建设规模,项目建设不合理。这不仅影响着城镇的发展,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城镇建设工作不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发展目光比较短浅,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认为扩展的土地资源越多越好,不重视居民的土地使用需求,没有将居民土地使用需求考虑进去,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居民用地方案。导致居民对城镇建设的配合度较低,造成城镇建设效率低下,城镇建设进度缓慢[2]。

2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不同城镇建设方案需要以实际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为依据,以当地的城镇规划目标为建设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使用,加快城镇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并不意味着破坏耕地面积与生态环境,城镇建设也需要结合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施建设工作,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同发展、完美整合。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考虑较少,不具备大局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看见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的长远利益,随意扩张土地,建设工程项目,力求城镇建设达到高标准。这种发展思想会给城镇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建设负担与运营负担,不利于城镇居民维持正常的生活品质。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在扩张土地的同时,没有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将大量闲置的土地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然后中饱私囊,增加自己的私利。

2.2客观原因

城镇建设缓慢、建设效率不高,不仅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不具备大局意识有关,还与城镇本身具有的一些发展问题与土地管理制度有关。因此,要想实现城镇一体化,加快城镇建设效率,保证城镇建设质量,需要了解影响城镇建设的内外因素。针对不同的建设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目前,影响城镇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些因素阻碍着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目前,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制度虽然比较多,例如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土地租税费政策、乡镇企业用地政策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比较迅速,对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相关土地政策不能满足城镇的发展需求,无法给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不利于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分布不一样,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多,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少。当城镇土地资源比较少,不满足发展需求时,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向土地资源拥有者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资源数量,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一般来说,新增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低,存量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高,但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成本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的新增土地利用成本比训练土地利用成本高。且不同区域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这为土地购买者带来了现实困难。最后,城市的形态变化与城镇人口数量变化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与阻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办公楼、超市与步行街逐渐在各个城镇中得以分布,成为城镇发展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与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城镇发展速率越快,城镇建设需要不定期进行调整,来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这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及应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口数量的激增也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会更加的频繁与密切,城市交通工具逐渐增多,需要加大土地的开发以及利用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3]。

3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可行建议

3.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

不同区域的城镇建设工作内容与建设规模不一样,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规划城镇用地资源,需要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的支持。第一,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城镇的土地增量与土地存量,处理好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增量与存量比例来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对增量与存量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第二,为了扩大城镇的规模,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适当向土地资源拥有者来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城镇的可利用土地数量。但不同城镇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赔偿方式来购买土地,满足不同售卖者的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为了扩大城市建设规模,时常扩张土地资源,然后将其搁置。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城镇建设成本,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可以将一些地形偏僻的土地售卖出去,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城镇建设资金,提高城镇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第三,需要保证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对建筑工程加强监管。为了防止一些建筑工程不以建设目标以及用地制度为依据,随意扩张土地,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一方面,建筑工程需要实时更新用地情况,及时向社会建设用地情况,让社会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监督者,防止土地滥用。另一方面,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为了保证土地交易活动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激活市场调控机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指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共同调节土地市场。

3.2落实法律法规

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落实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使土地规划与土地运用保持在科学、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首先,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与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城镇建设目标与法律法规为建设依据,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凭证。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城镇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城镇建设的思想认识,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为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做出努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不以眼前的利益为建设动力,同时,还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严谨选择建设项目,防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除了要知晓法律法规,还需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工作人员能够以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为工作指导,科学使用工作方法与工作技能。在城镇建设工作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需要考虑“金山银山”,也需要考虑到“绿水青山”,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使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落实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与工作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4]。

3.3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

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作为保障,因此,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增加土地收益,保证土地合理利用。通过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年检制度实现以证管地、用地,对城镇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征收、出让、管理,确保建设规划用地能够有效发展、调控,进而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土地资源。土地管理部门需要依法履行论证土地开发可行性、承办建设用地征用等审批等等管理职能,县区土地管理部门积极与乡镇政府合作论证共同开发土地。同时,需要规范供地,加大力度审批管理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不仅需要明确法律规定,还需要做好划拨工作,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统一规划办理农用地专用,根据项目件划拨、使用,若是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土地建设项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协议出让的土地,其金额不可低于国家规定价格。为了落实项目,保证开发资金,城镇建设用地可以通过预售出让金方式进行建设,审批权限和流程需要符合规定。此外,需要对集体土地以及行政划拨土地进行严格的市场管理。乡镇驻地内的一些集体用地可以根据其价值以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隶属于集体的土地可以由乡镇政府负责统一回收处置,收益也是归属乡镇政府,用于政府建设乡镇。

4结论

城镇建设范文5

关键词: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意愿;管理缺失;社区规划;全过程管理

1 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了存量提质阶段。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一再登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 号)明确提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在新时期,老旧小区改造做得好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更新、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件要求按照国家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并且构建社区治理体系,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进行城市既有建筑、既有社区的功能提升。国家“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并将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和建设放在城市更新与发展的核心位置。总之,在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下,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府、规划、设计、社区管理者、各方都要重视这项惠民生的工作。从产业角度而言,建筑业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城市更新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中的老旧小区量大面广,实为关涉民生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不同地区已经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往往不易单独克服和解决。

2 老旧小区改造难点与问题

2.1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整体上存在着面向主体多、需求分散、工作难度大的突出问题。第一,国家政策关注的需要改造的住宅小区需要满足几个要件:(1)建成时间较早,一般指2000年以前;(2)公共设施落后,且到了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的程度;(3)回归到居民的选择权利,要改造意愿比较强烈的。这部分社区建成年代不一,但是往往基本设施不全、管理缺失,甚至建筑老化有安全之虞。除了共同点之外,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1],居民诉求的千差万别就从起点上造成了改造工程上需求的分散。第二,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一旦采用传统建造模式,将工程分割开,由不同环节的单位负责不同的项目块,就会失去工程总体统筹,在新建工程中不存在的扰民问题会非常突出,即施工环节、负责单位的分散也是造成居民反对声音最大的因素。第三是工作思维的分散,我们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往往会遇到让社区管理者非常头痛的情况,就是在居民的选择自由和公平公正之间难以抉择,例如该不该补贴加装电梯费用,补贴比例是多少,反对加装电梯的居民利益如何均衡,老旧建筑需不需要加固结构,是先加固结构还是先加装电梯,这些问题反映出的就是一种单点式的改造思维。虽然归根结底,老旧小区改造的问题多数是受限于改造的现实条件,但是单独讨论这些两难问题通常是不会产生较好的解决方式的[2]。以上三大分散因素,导致老旧小区改造后的评价往往不高,甚至引发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登上新闻版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水、电、气、热等管网改造时,统筹协调多个部门不力,就会出现“拉链式”改造,让惠民工程变成“扰民工程”。在居民呼声最大的配套设施方面缺乏改造力度,如加装电梯和增设停车位,如果没有确定的出资方,建设方就往往推脱不愿涉及,因为虽然有其迫切性,但是居民的协调、动员以及资金缺口,并不是企业能够承担的。改造过程中很多难以量化的因素,会造成建设管理不规范,以致影响到造价,甚至是工程质量。重建设,而轻管理,改造后由于没有长效管理机制的引入,环境恶化快,在硬件上、外观上的改造成果很容易就流失掉。在政府出资所主导的改造工程中,居民也常缺乏参与感,对修缮后的小区缺乏维护意识。由于资金由财政拨款,对企业吸引力小,PPP融资方案难以落地。巨大的资金缺口让居民的改造意愿更低,让改造提升的空间更加有限,如此恶性循环。

2.2 老旧小区改造难点分析

老旧小区的建筑构造、管网设施十分复杂,改造工程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要求实际上比新建建筑工程更高,技术方案和出资方案甚至可能需要“一楼一策”。即便由政府主导出资、组织推动,也可能因为物业缺失、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等因素,让改造成果白白流失,不具备可持续性。同时,在新形势下,老旧小区改造既要达到基础性目标,即通过改造完成改善居住环境的目的,更要承载起新型治理理念,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有机更新,焕发内生动能等。以北京为例,在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城市的总体目标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仅要满足民众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更要符合城市规划对区域的具体定位。同时,还要平衡高标准改造所带来的财政负担和资金来源问题,没有好的前期规划和一整套工作方法论是难以解决这些困难的。

3 规划落地需掌握方法论

与城市规划相比,社区规划更强调居住条件的实际改善和居民满意度。社区规划要做到能落地,需要充分认清当前老旧小区改造的新特性。其既受到“自上而下”的框架制约,又要充分反映“自下而上”的居民的呼声和需求,只有做好两大特性的结合,以方法论指导具体的社区规划,才能技术性地解决这项“有难度”的工作。老旧小区改造量大面广,以社区、街道为单位,做好这项工作最终要回归到基层工作层面上。目前,北京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逐步建立社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但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工作还有很多待破的难点。首先,社区规划应对照城市规划的蓝图,找准区域的具体定位。要对应上位政策和规划的分解实施,而传统设计单位往往不具备这种系统规划思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广泛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拉链式”改造,根本原因是和上层设计脱节,因此一个基于社区层面的中长期规划在小区改造中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规划要以科学、充分居民需求调研为基础。准则是保证专业、科学的数据采集、分析,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群众工作经验。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各种门面工程,引发民怨的形式改造,往往是由于缺乏前期调研。从安全方面考虑,首要是对建筑进行体检,采集建筑基础信息和人口数据,搭建建筑数据管理平台,以SWOT态势分析法分析人、物、资金,查找重点问题和工作瓶颈。按要改造的范围以及政策、标准要求,将小区分为不同星级,以对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并且分出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五芳园小区为例,项目改造前期不仅对人口及业态等进行详尽调研,且以需求群体特征,结合区域商业设施布局作为改造基础,最终实现了功能分区及业态落位合理、整体规划高精准的效果,有效助力于区域经济赋活。利用数字化工具,既保证了居民意见调查工作的高效、客观、充分,又积累了大量用户需求数据,为更多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提供数据参考。

4 运用系统化理念打造全过程咨询

国务院于2017年提出要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全过程工程咨询可以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满足业主多样化需求,以市场化为导向,正是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的良方。老旧小区改造一个整体性的、持续的综合性工程,在一个符合区域规划、充分反映民众需求的社区落地规划的指导下,引入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其资金来源、风险评估等也就有了解决的依据。以系统化思维通盘考虑工作,才能摆脱只见物不见人的传统规划方式,不仅可以整合碎片化整体治理,更可以将建设与运营相结合,实现项目增值。全过程工程咨询涵盖了项目前期调查、科研、招商、筹资和设计、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资产管理、物业运营、人群服务领域,其核心是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无缝隙、系统性问题一站式整合服务,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全过程工程咨询思维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后,可以数据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引入长效管理机制,将有效增强老旧小区的造血功能,以文化复兴赋活社区,将有序地、阶段性地推进区域性改造。

5 多渠道解决资金需要多元化主体参与

资金缺口大,常常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制约项,前期规划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灵活筹措资金的可行性源于精准、合理的社区生态规划定位。同时,社区规划还需要为合理的分步实施计划、社区业态和商业服务模式的选取等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对于大部分物业缺失、管理缺位的老旧小区来说,是又一大难题。社区规划起始阶段宜引入管理理念,社区改造完成应作为管理运营工作的起点,而不是这项工作的终点,轻物业、重运营才能重新审视和处理好小区的硬件改造和以人为核心的软件管理提升的关系,长效管理工作意味着,要引导和培养居民的良好行为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紧密的社群关系,改造不是施工队的改造,而是居住者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改造,有这样的思路才能将各种解决方案有机整合,有效提升和赋活老旧社区。例如对居民采取“谁收益、谁出资、谁使用、谁付费”原则,就可以提高他们对电梯等配套设施日常维护的责任感;对企业则可以采取特许经营等方式。根据社区的不同情况,灵活组合改造工程外包、公共空间特许经营、居民协商自筹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政府、居民、企业三方的共建共赢。例如北京石景山区计划对全区存量自行车棚进行系统改造与开发,整改项目依据前期对街道、产权单位意见及居民需求的充分调研分析,灵活规划资金方案,基础改造部分资金仍由市区两级财政统筹规划。闲置空间的利用,包括居民活动室、图书室、老年活动驿站等功能性改造项目,由企业进行投资,围绕“党建公益+居民自治+商业运营”的模式进行开发式改造。

6 结语

本质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最终要满足的是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日益提升,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因此离不开群众工作。项目前期,社区和项目组工作人员要坚持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张贴公告等方式结合,与社区群众近距离沟通接触,充分告知和说明,就相关事宜积极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施工期间要协调好施工负责单位,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设置必要的警示牌为居民提供便利。后期,老旧小区要实现改造后的长效管理,还要培育居委会、居民的自我管理和决策,实现居委会、企业、居民共治,同时只有后期运营架构起来,老旧小区改造后成果流失的痛点才能被攻克。改造老旧社区无疑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环节,这项工作的起点是为了惠民生,终点同样要以民生福祉为依归。

参考文献:

[1] 梁传志,李超.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主要做法与思考[J].建设科技,2016(9):20~23.

城镇建设范文6

[关键词]城镇建设;建设建筑工程;土地开发;用地规划

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城镇化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城镇化建设速率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目标,了解建设土地的资源分布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开发出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阻碍

1.1人地矛盾增加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需要提高种植率,保证农作物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的耕地面积往往比较多,分布较广,农业土地多,相应的城镇土地就比较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城镇人口数量的激增,人均用地十分有限,从而产生了人地矛盾。城镇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影响城镇化建设规模,不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一些城镇居民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人员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与经济矛盾,对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城镇居民不想将已有土地资源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而城镇建设建筑工程需要加大土地资源数量,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在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国家提出了生态退耕的政策,生态退耕需要减少土地用量,而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土地用量,人地矛盾不断加剧[1]。

1.2土地利用率不高

土地利用率不高是城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城镇用地的扩展工作需要有付出相应的土地使用资金,这笔资金是由国家来承担的。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的思想认识不足,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来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随意占据大量土地资源,但实际的建设项目有限,导致一些土地被搁置,没有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优势与作用,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单位随意扩大建设规模,盲目开发新区,出现新区多、发展差的局面,导致新区经济水平不高,新区发展落后,没有对城镇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影响城镇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城镇土地利用率不高,周边一些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往往重视大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对小型土地进行规划以及利用,导致小型土地的利用率不高。

1.3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

为了加快城镇建设速率,保障城镇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合理规划土地资源,调整土地运用结构,促进城镇一体化,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城镇经济收益。同时,随着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提出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提高城镇建设的科学性,促进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没有以这一战略方针为建设依据,随意扩大大城市建设规模,将建设重心放在大城市建设上,尤其是在城市密集的地区,建设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反观一些中小型城市地区,发展规模有限,发展速率缓慢,这也说明了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土地无法衔接使用,出现发展规模差异,不利于实现城镇一体化。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居民的使用土地逐渐减少,导致用地结构不合理,产生用地矛盾,不利于实现城镇的和谐发展。

1.4用地政策有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用地政策是城镇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与保障。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用地政策对城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将用地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用地政策来开展工作。但不同城镇的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不一样,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结合实际的用地需求与建设目标,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满足当地城镇的建设需求。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用地政策,随意扩大土地建设规模,项目建设不合理。这不仅影响着城镇的发展,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城镇建设工作不满足实际的发展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发展目光比较短浅,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认为扩展的土地资源越多越好,不重视居民的土地使用需求,没有将居民土地使用需求考虑进去,也没有制定有效的居民用地方案。导致居民对城镇建设的配合度较低,造成城镇建设效率低下,城镇建设进度缓慢[2]。

2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不同城镇建设方案需要以实际的土地资源分布情况为依据,以当地的城镇规划目标为建设目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使用,加快城镇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效率,保障建设质量。城镇建设并不意味着破坏耕地面积与生态环境,城镇建设也需要结合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施建设工作,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共同发展、完美整合。但目前,一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城镇建设工作的考虑较少,不具备大局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看见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的长远利益,随意扩张土地,建设工程项目,力求城镇建设达到高标准。这种发展思想会给城镇建设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建设负担与运营负担,不利于城镇居民维持正常的生活品质。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在扩张土地的同时,没有将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有的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将大量闲置的土地作为城镇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然后中饱私囊,增加自己的私利。

2.2客观原因

城镇建设缓慢、建设效率不高,不仅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不具备大局意识有关,还与城镇本身具有的一些发展问题与土地管理制度有关。因此,要想实现城镇一体化,加快城镇建设效率,保证城镇建设质量,需要了解影响城镇建设的内外因素。针对不同的建设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目前,影响城镇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比较多,这些因素阻碍着城镇的发展与建设。目前,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制度虽然比较多,例如小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土地租税费政策、乡镇企业用地政策等。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发展比较迅速,对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越来越高,相关土地政策不能满足城镇的发展需求,无法给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不利于城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分布不一样,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多,有的城镇拥有的土地资源比较少。当城镇土地资源比较少,不满足发展需求时,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向土地资源拥有者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土地资源数量,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一般来说,新增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低,存量土地的利用成本比较高,但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成本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的新增土地利用成本比训练土地利用成本高。且不同区域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这为土地购买者带来了现实困难。最后,城市的形态变化与城镇人口数量变化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与阻碍。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办公楼、超市与步行街逐渐在各个城镇中得以分布,成为城镇发展不可缺少的建设项目,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与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城镇发展速率越快,城镇建设需要不定期进行调整,来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这对土地资源的规划以及应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口数量的激增也为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会更加的频繁与密切,城市交通工具逐渐增多,需要加大土地的开发以及利用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3]。

3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可行建议

3.1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

不同区域的城镇建设工作内容与建设规模不一样,为了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合理规划城镇用地资源,需要建立健全土地市场机制,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的支持。第一,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城镇的土地增量与土地存量,处理好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增量与存量比例来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对增量与存量土地进行开发与利用。第二,为了扩大城镇的规模,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适当向土地资源拥有者来购买土地资源,增加城镇的可利用土地数量。但不同城镇的土地赔偿制度不一样,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赔偿方式来购买土地,满足不同售卖者的需求。同时,一些建筑工程为了扩大城市建设规模,时常扩张土地资源,然后将其搁置。这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城镇建设成本,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可以将一些地形偏僻的土地售卖出去,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增加城镇建设资金,提高城镇建设效率与建设质量。第三,需要保证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平性,对建筑工程加强监管。为了防止一些建筑工程不以建设目标以及用地制度为依据,随意扩张土地,需要使用一定的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管。一方面,建筑工程需要实时更新用地情况,及时向社会建设用地情况,让社会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监督者,防止土地滥用。另一方面,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为了保证土地交易活动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需要对土地市场加以监管,激活市场调控机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指导,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共同调节土地市场。

3.2落实法律法规

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落实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使土地规划与土地运用保持在科学、合理、合法的范围内。首先,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与政府部门加强合作,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以城镇建设目标与法律法规为建设依据,为城镇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凭证。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城镇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城镇建设的思想认识,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为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做出努力。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具备长远的发展目光,不以眼前的利益为建设动力,同时,还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社会发展形势,严谨选择建设项目,防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除了要知晓法律法规,还需要大力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使工作人员能够以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为工作指导,科学使用工作方法与工作技能。在城镇建设工作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既需要考虑“金山银山”,也需要考虑到“绿水青山”,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使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积极落实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在满足人民群众生活与工作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4]。

3.3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

城镇建设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作为保障,因此,需要建立规范的土地管理秩序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增加土地收益,保证土地合理利用。通过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年检制度实现以证管地、用地,对城镇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征收、出让、管理,确保建设规划用地能够有效发展、调控,进而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土地资源。土地管理部门需要依法履行论证土地开发可行性、承办建设用地征用等审批等等管理职能,县区土地管理部门积极与乡镇政府合作论证共同开发土地。同时,需要规范供地,加大力度审批管理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不仅需要明确法律规定,还需要做好划拨工作,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统一规划办理农用地专用,根据项目件划拨、使用,若是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土地建设项目,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协议出让的土地,其金额不可低于国家规定价格。为了落实项目,保证开发资金,城镇建设用地可以通过预售出让金方式进行建设,审批权限和流程需要符合规定。此外,需要对集体土地以及行政划拨土地进行严格的市场管理。乡镇驻地内的一些集体用地可以根据其价值以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隶属于集体的土地可以由乡镇政府负责统一回收处置,收益也是归属乡镇政府,用于政府建设乡镇。

4结论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广泛,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应用率,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发展进程。因此,土地资源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发展利益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的数量以及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发展规模的大小,城镇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持与运用。为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土地资源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科学运用土地资源,提高城镇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继昌,郭贯成,陈添悦,等.重点开发区域“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以山东省德城区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45-53.

[2]杨丽英,王红梅,谢芊芊.国土空间规划下产业转移园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格局重构——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区为例[J].城市观察,2021(6):88-98.

[3]谢海良.关于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问题的探究——以合肥市长丰县吴山镇为例[J].现代农业,2021(6):96-97.

城镇建设范文7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建设城镇文化。

关键词:

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优化配置和提升城乡资源,使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城镇居民往往有产业“无生活”,文化气息缺乏,文化生活贫乏,居民邻里生活被高楼大厦所阻隔,逐渐出现人际隔膜和阶层隔膜,缺乏相互信任,拜金主义成为主导观念,社会普通公众信仰缺失。这些不良现象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来,是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城镇化建设的不良后果。文化是支撑和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是否形成了先进的、有强大生命力的城镇文化。只有形成了包含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城镇文化的城镇,才会潜力无限,焕发城镇的魅力,才是“人”的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与城镇文化

城镇,包括城市和城镇,意味着筑城守民,设市易货,置镇守边。古代的“城”“市”和“镇”基于全然不同思维逻辑而出现,功能上有显著差异,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演进,逐渐走向融合。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更大程度上体现为乡村城镇化,即同时包含“城”和“镇”两个发展模块。其中“城”代表城市,而“镇”则处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环节,属于城市的范畴。健康、有序的城镇化应当实现城市和乡村同步发展,而不能在发展城市的同时阻碍、牺牲农村的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有了文化,城市才有了鲜活的生命和意义。城镇和人是城镇文化的两大要素,同时处理好城镇和人的关系,才能铸就健康、有意义的城镇文化。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在强调城镇建设数量、规模和速度等指标的同时,更关注城镇建设质量和文化内涵等指标。坚决摒弃传统粗放式扩张的发展思路,坚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转变。改变传统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建设理念,转而实施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同步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乡村经济的改善和发展。以高收入、低消费等经济指标衡量城镇建设的同时,更关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等发展目标。简单来讲,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本,“新”在彻底摒弃“土地城镇化”,真正实现人口或居民城镇化,“新”在努力实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同步协调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摒弃陈旧发展思路、推行科学发展方式的线性过程,更是多方位、全方面“文化创新”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强化文化记忆,延续文化的传承。

二、城镇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城镇文化同时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代表物质方面的或者是有形的生活器物,如居民建筑、基础设施、公园和交通工具等;而非物质文化则代表居民的生活习俗、社会价值观念、宗教、法律等。城镇文化是城镇的灵魂,显示着城镇人群整体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以及城镇的气质和品位。城镇文化是城镇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共同缔造的,主要由形态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构成。形态文化,主要指地理和生态方面的特征,城镇整体的布局和相关规划,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和文化遗产等,是有物质实体的、有形的文化事物,有可感知性,是城镇文化的外在方面的体现;经济文化,指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特色、经济资源优势、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等,代表了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体现了当地的现代化程度;社会文化,指所居住居民的族群结构和状态,整体社会所体现出的关系和结构,国家政治关系和法律制度等,社会文化体现的是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该城镇中的社会团体和结构关系;精神文化,指哲学、宗教、道德、文艺和社会心理等,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是城镇文化的核心部分。城镇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兼具开放包容的地域性。人类的出现是分地理区域的,因此伴随人类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对城镇来讲,其形成也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积累和历练,地理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最终经过不同阶段相对成熟的文化状态而形成特殊的城镇文化。地域差别对文化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地域性特征也确保了城镇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自然简易的传承性。另外,城镇对居民的吸纳本就体现出无差别性,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需寻求城镇的庇护,也因此随着多个民族和文化风俗的碰撞和交融逐渐形成新的种族和文化风俗,形成新的社会形态。这种开放包容的地域性特征实现了城镇文化的存异求同、多元共生。集聚性和辐射性。城镇文化是一种以城镇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因此城镇的部分特征自然便成为城镇文化的重要特征。城镇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庇护场所,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汇聚中心,集聚是城镇的突出特征。马克思曾指出城市本身便代表了人口、资本和生产工具以及各类需求的汇聚。城镇从诞生起便成为创造文化和传播、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镇之中,物质财富、各类生产和生活信息、政治权力,甚至不同族群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相互依存和碰撞,自然成为各类资源的汇聚中心。城镇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所具备的凝聚力不断强大,相应的也造就了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文化沉淀。而同时,城镇的高度发展也必将通过发散传播的方式将地域优势与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先进的制度和政策辐射出去,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和演进。因此,城镇文化同时具备这种集聚性和辐射性。延续性。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是历史的、渐进的,在历史的维度下,城镇的建设发展在漫长的过程中扬弃与继承了历史文化,留下了历史的印迹,沉淀出今天的城镇文化。顺着城镇文化的历史往上追溯,就可见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脉络,这就是一个城镇的文脉,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与延续。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建设城镇文化

城镇建设范文8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黄河三角洲地区成陆时间较晚,处于大气、河流、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该区域物种资源丰富,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在此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给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湿地淡水资源的补给,打破了湿地土壤水盐平衡,植被覆盖率降低,使河口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系统退化。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较强的脆弱性。这给生态城镇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直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脆弱,历史欠账较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目前,该地区仍然缺少与周边区域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完全形成,港口规模小、吞吐量较低,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很完善,特别是绿色、低碳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少。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城市夏季经常出现内涝现象,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破坏。

(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地区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2年的7.33∶61.27∶31.40。但是这与山东省8.6∶51.4∶40.0的结构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仍然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纺织、造纸、铝业制造、盐化工、皮革制造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又是污染性较强的产业,对环境影响较大。从总体上看,资源消耗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科技创新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导致经济增长代价日增。

(四)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区域内各市、县(区)采取了有力措施,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了大幅度减低。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节能减排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据2012年山东省政府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期评估显示,经济指标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呈现不一致的状况,涉及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2]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雾霾天气增多,PM2.5浓度在多个城市处于“严重污染”或“危险水平”。这些无疑给该地区的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五)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黄河三角洲城镇化水平为46.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各个县(区)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4个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超过50%,而利津、阳信、高青、庆云、乐陵等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在35%以下。从黄河三角洲对人口集聚的能力来看,尽管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净流入人口到达了21.1万人,但城镇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却由10.69%降到了10.57%,19个县(区)中有11个县市区对人口的吸纳力有所减弱。[2]而对人口的集聚能力直接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从人口密度上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人口密度仅为全省的61.2%,城镇密度亦相对稀疏,是全省城镇密度的79.4%。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形成显著的空间聚合态势,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二、黄河三角洲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以人为本,树立生态化发展的新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此,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运行必须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因此,生态城镇化要把人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主体要素,并实现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一方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增强城市建设者和市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倡导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活方式。在适度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城市市民养成健康绿色的良好习惯,低碳家居、低碳消费、低碳出行,将资源节约保护意识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领域。

(二)科学规划,以现代化理念构建生态城镇建设的新格局生态型城镇化的重点不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展,而是城镇的内涵式发展,生态化转型。要从战略的高度理解生态型城镇化的任务和目标,要注重城镇功能的完善,注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生态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做好整个区域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中都非常注重编制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为此,要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地市、县(区)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等先期规划来科学制定生态城镇化发展的蓝图。既可以把生态城镇建设纳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也可以专门制定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生态优先的方针,统筹本地生态城镇建设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明确各自生态城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全面考虑涉及生态城镇建设的人口、土地、产业、生态、环境、设施等各方面因素。在规划中应该以新城区为规划主体,以行政中心、绿色居民区、湿地公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在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

(三)加快载体培育,积极推进高效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生态产业是生态城镇发展的载体和基础,生态城镇化又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黄河三角洲日益发展的高效生态产业为该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效生态产业是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有力载体。2013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7985.2亿元,增长10.9%,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成,可以和生态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协同发展,构建产城互动的新格局。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生态化与城镇生态化的互动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与老城区相联系的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它们对城市的破坏,重构它们与城市的生态联系。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城市中和城镇周边大力发展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在传统城区之外建设生态新城。主要包括两大载体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区是承载生态产业生态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空间场所,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建设了众多的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绿色产业经济区,这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基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镇空间中承载人类生活、居住的载体,是构成生态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社区建设可以使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化、生态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生活支持。

(四)遵循生态规律,优化城镇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是物质基础,社会生态系统是精神、灵魂。生态城镇建设不仅需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更需要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本身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二是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但无论哪种生态系统的优化,都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城镇建设的实际需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明确系统优化的主体。企业是生产方式转变、产业园区建设的主体,居民是生活方式转变、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维护方面,都必须有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属于人文生态系统,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社会生态系统更复杂,更具有脆弱性。因为社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社会生态系统的优化既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自然演变规律。社会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崇尚公平正义,大力推动和谐城市、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构建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

(五)以科技为支撑,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生态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科技、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动力推动。在所有的动力要素中,科技起着决定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资源的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支撑已经成为影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核心要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水平与全国、山东全省及其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机制创新,全面提高生态科技水平,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生态城镇科技是生态城镇与生态科技的有机结合,是专门服务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手段。”[3]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生态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一是要构建与生态城镇适应的多元化的生态科技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生态工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等方面。二是构建一体化的生态科技合作创新机制。由于受行政区划和行业限制,黄河三角洲区内各县区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发挥科技创新的整体竞争优势。为此,要打破行业和区域的限制,处理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协调发展,建立生态城镇科技研发体系,构建“产学研”或“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大生态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作为政府要在财政拨款、减免税、优惠贷款、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生态科技发展给予政策支持,作为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加强培育生态科技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6市共有科技研究人员100522人,博士毕业2657人,硕士毕业9154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区内唯一一所211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移居青岛。吸纳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为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开展生态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健全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队伍。高等学校要开设相关学科和专业,为生态城镇化以及生态科技创新培养一批善生态管理、懂生态技术、会生态经营的人才。

(六)加快制度创新,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考评机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新制度建设,为保障城镇化按照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首先,要构建生态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要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市城镇化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生态城镇化衡量的指标体系。并依照制定的指标体系,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的考核。其次,健全生态导向机制,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态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的评价体系中去。生态城镇化离不开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使各级干部、群众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树立绿色、生态政绩观,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