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规划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城镇发展规划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城镇发展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1

(一)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黄河三角洲地区成陆时间较晚,处于大气、河流、海洋和陆地的交接带,是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该区域物种资源丰富,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在此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来沙量减少,给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湿地淡水资源的补给,打破了湿地土壤水盐平衡,植被覆盖率降低,使河口湿地面积减少和生态系统退化。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呈现较强的脆弱性。这给生态城镇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一直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脆弱,历史欠账较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目前,该地区仍然缺少与周边区域贯通的干线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尚未完全形成,港口规模小、吞吐量较低,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很完善,特别是绿色、低碳型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少。由于地势较低,不少城市夏季经常出现内涝现象,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破坏。

(三)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地区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7.59∶66.79∶25.62调整为2012年的7.33∶61.27∶31.40。但是这与山东省8.6∶51.4∶40.0的结构相比,产业结构层次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与城镇化息息相关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二产业中仍然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纺织、造纸、铝业制造、盐化工、皮革制造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又是污染性较强的产业,对环境影响较大。从总体上看,资源消耗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科技创新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导致经济增长代价日增。

(四)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区域内各市、县(区)采取了有力措施,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了大幅度减低。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节能减排的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据2012年山东省政府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中期评估显示,经济指标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指标完成情况呈现不一致的状况,涉及生态建设与节能减排的指标完成情况不够理想。[2]仍然占有较大比重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影响,雾霾天气增多,PM2.5浓度在多个城市处于“严重污染”或“危险水平”。这些无疑给该地区的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很大挑战。

(五)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偏低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黄河三角洲城镇化水平为46.6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各个县(区)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4个市辖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超过50%,而利津、阳信、高青、庆云、乐陵等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在35%以下。从黄河三角洲对人口集聚的能力来看,尽管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净流入人口到达了21.1万人,但城镇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却由10.69%降到了10.57%,19个县(区)中有11个县市区对人口的吸纳力有所减弱。[2]而对人口的集聚能力直接体现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从人口密度上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人口密度仅为全省的61.2%,城镇密度亦相对稀疏,是全省城镇密度的79.4%。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形成显著的空间聚合态势,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二、黄河三角洲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以人为本,树立生态化发展的新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为此,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运行必须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生态城镇化的建设过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因此,生态城镇化要把人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主体要素,并实现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一方面,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增强城市建设者和市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要倡导绿色低碳的城市生活方式。在适度的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城市市民养成健康绿色的良好习惯,低碳家居、低碳消费、低碳出行,将资源节约保护意识融入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领域。

(二)科学规划,以现代化理念构建生态城镇建设的新格局生态型城镇化的重点不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展,而是城镇的内涵式发展,生态化转型。要从战略的高度理解生态型城镇化的任务和目标,要注重城镇功能的完善,注重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好生态城镇发展战略的制定,做好整个区域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中都非常注重编制城镇建设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建设也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为此,要结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地市、县(区)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等先期规划来科学制定生态城镇化发展的蓝图。既可以把生态城镇建设纳入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也可以专门制定生态城镇建设的具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生态优先的方针,统筹本地生态城镇建设的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明确各自生态城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全面考虑涉及生态城镇建设的人口、土地、产业、生态、环境、设施等各方面因素。在规划中应该以新城区为规划主体,以行政中心、绿色居民区、湿地公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为重点,在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

(三)加快载体培育,积极推进高效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生态城镇建设必须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生态产业是生态城镇发展的载体和基础,生态城镇化又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黄河三角洲日益发展的高效生态产业为该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效生态产业是具有典型的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产业体系,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有力载体。2013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7985.2亿元,增长10.9%,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成,可以和生态城镇建设相得益彰,协同发展,构建产城互动的新格局。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产业生态化与城镇生态化的互动发展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与老城区相联系的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对污染较为严重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它们对城市的破坏,重构它们与城市的生态联系。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城市中和城镇周边大力发展具有绿色低碳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在传统城区之外建设生态新城。主要包括两大载体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区是承载生态产业生态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空间场所,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形式。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建设了众多的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绿色产业经济区,这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了产业基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镇空间中承载人类生活、居住的载体,是构成生态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生态社区建设是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社区建设可以使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化、生态化,为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生活支持。

(四)遵循生态规律,优化城镇发展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生态系统是物质基础,社会生态系统是精神、灵魂。生态城镇建设不仅需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更需要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本身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二是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但无论哪种生态系统的优化,都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符合生态城镇建设的实际需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自觉行动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明确系统优化的主体。企业是生产方式转变、产业园区建设的主体,居民是生活方式转变、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无论是在生态保护和修复、城市自然景观的建设与维护方面,还是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维护方面,都必须有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属于人文生态系统,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人的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社会生态系统更复杂,更具有脆弱性。因为社会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社会生态系统的优化既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要遵循自然演变规律。社会生态系统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此,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崇尚公平正义,大力推动和谐城市、和谐企业、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构建良好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

(五)以科技为支撑,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生态型城镇化需要产业、科技、体制、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动力推动。在所有的动力要素中,科技起着决定性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生态化转型、资源的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支撑已经成为影响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核心要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水平与全国、山东全省及其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机制创新,全面提高生态科技水平,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生态城镇科技是生态城镇与生态科技的有机结合,是专门服务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手段。”[3]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生态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一是要构建与生态城镇适应的多元化的生态科技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建筑技术、绿色交通技术、生态工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等方面。二是构建一体化的生态科技合作创新机制。由于受行政区划和行业限制,黄河三角洲区内各县区之间、各行业之间的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发挥科技创新的整体竞争优势。为此,要打破行业和区域的限制,处理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应用的协调发展,建立生态城镇科技研发体系,构建“产学研”或“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三是加大生态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政府和企业都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作为政府要在财政拨款、减免税、优惠贷款、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风险投资等方面,对生态科技发展给予政策支持,作为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四是加强培育生态科技创新人才。科技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是生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6市共有科技研究人员100522人,博士毕业2657人,硕士毕业9154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区内唯一一所211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移居青岛。吸纳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为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层次开展生态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健全生态城镇建设的科技队伍。高等学校要开设相关学科和专业,为生态城镇化以及生态科技创新培养一批善生态管理、懂生态技术、会生态经营的人才。

(六)加快制度创新,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的考评机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创新制度建设,为保障城镇化按照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首先,要构建生态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要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各市城镇化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差异,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方面制定具体的生态城镇化衡量的指标体系。并依照制定的指标体系,以县区为单位进行生态城镇建设的考核。其次,健全生态导向机制,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态建设成效纳入干部考核的评价体系中去。生态城镇化离不开生态建设的整体推进,必须使各级干部、群众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树立绿色、生态政绩观,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经济;建设;发展

我国现正大力推行全民小康政策,力争消除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努力做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在这方面建设中,小城镇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当小城镇发展起来,就能加快一个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想要一个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将每个小城镇的建设做好,但现如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发展滞后的小城镇,这就影响了一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一、发展滞后的因素

(一)资源与资金问题

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根本依赖是资源与资金,但是小城镇缺乏的正是资源与资金。一个城市的崛起需要大量的资源与资金,这是每个小城镇建设中的最大难关。以湖南省的小城镇建设为例,在建设初期,大量的资金缺乏,自身资源贫乏,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到位,所以很难引进开发商投资,从这一方面来看,资金与资源是小城镇建设中的第一道难关,所以解决资源与资金问题使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

(二)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在小城镇建设中,管理问题也是一大难关。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管理权威机构,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传达上级指令,又要向下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由于受到多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很多权利受到制约,不能及时根据现状对建设计划作出调整,这就需要上级政府对每个小城镇单独设立一个独立管理城镇建设的机构,使这个机构高于一切地方政府机构,拥有独立的管理权,这就大大提高了建设工作的效率[1]。

(三)地区特色问题

很多小城镇在发展建设时,都没有认清自己目前的发展情况,没能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而是一味地跟随大城市全面发展的发展道路,导致自身发展时产业结构不合理,自身的一些地区特色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与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很严重,虽然花费了大量资金搞建设,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建设的效果不是很好。这就需要管理机构规划自身建设战略,努力开发自己的特色经济。

二、发展对策

(一)发展观念的转变

其实我国城市发展现阶段,存在着很多大中城市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大,产业密度大,这些大中城市很多由于过快发展,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后,很多城市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此刻就需要人们转变以往以大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传统发展观念,原因就在于小城镇能够缓解大城市的压力,一些大城市过度密集的产业可以相对向小城镇转移,这就能起到带动小城镇发展的作用。一些小城镇存在着很多例如农产品缺乏销售渠道,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快城乡经济交流步伐,尽早完成城乡经济一体化,使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

(二)科学的发展规划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首先进行全方面地规划,做一个全方位的实施计划,在建设过程中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比如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在发展建设中就出现大量难关,首先是规划不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经济体制落后等一系列难题。对于这些问题来说,科学的发展规划是尤为重要的。首先城镇建设管理层要引进一系列科学的发展观念,将小城镇的建设道路引入到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来。比如:小城镇建设要与大城市相接轨,要以扩大小城镇市场经济,转变小城镇的产业结构为健身的核心任务,认真分析地方资源环境,然后结合自身特色进行建设规划,做到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经济规模[3]。

(三)完善市场机制

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经济得到了发展,许多的农民放弃了自己的土地转而进入了城镇谋生,导致了农村大量的土地搁置甚至荒废,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非常急迫的。在面临这一难题时,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承包转让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市场让一些承包商进行承包生产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地搁置这一问题。这样一来土地得到了使用而不至于荒废,农民还能得到一定的收入,这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四)积极引进多方投资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过去,这个资金常常是依靠国家和集体投资来引进资金,但是国家和集体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实实在在地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地方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引进多方投资,首先需要改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后地方政府建立一些优惠政策,给予来投资的开发商一定程度的优惠,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引进投资的工作[4]。

三、总结

在建设与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资金与资源是发展的基础,资金与资源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后一个不被其他因素干扰的独立管理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涉及到建设的方向是否始终一致以及发展的效率的问题。地方的经济特色是一个很好的开发点,这是每个城镇崛起前的经济依赖。建设小城镇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希望本文能给广大地方政府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孙兆明.王宝海.城乡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城镇建设——基于青岛市的调查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韩雄.“占一补一”政策应调整[J].中国土地,2010年01期

[3]许经勇.值得反思的我国城镇化体系与小城镇建设[J].学习论坛,2011年03期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贺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探索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贺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2014年11月24日,贺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贺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确定了贺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标志着贺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始启动。

一、新型城镇化启动的经济基础和城镇化水平

(一)产业经济

贺州市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448.38亿元,较2013年增长6.1%,年均增长超过8.5%。2014年工业增加值134.23亿元,增长5.6%。主要支柱产业电力、林产、矿业、电子、碳酸钙和新材料、食品药品等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其中2014年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落地西湾(平桂)工业园区,发展大理石板材及工艺品加工、碳酸钙粉体加工、人造岗石、复合材料及制品生产、机械制造、配套物流等6大产业,初步形成了“大理石原料——大理石板材和工艺品加工——大理石边角废料回收加工——重质碳酸钙超细粉——合成人造大理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石头纸等)”循环产业链,2014年当年即完成总产值49.33亿元,占贺州工业总产值的14.5%。2014年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总收入129.64亿元,占贺州生产总值的20%以上。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占贺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20%。截止至2014年,贺州有八大工业园区:旺高工业园区、西湾(平桂)工业区、电子科技生态园产业区、粤桂县域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钟山工业园区、富川工业集中区、昭平工业集中区。其中,旺高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开发区,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西湾(平桂)工业区、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钟山工业园区属于自治区A类产业园,富川和昭平工业集中区属于自治区B类产业园。这些工业园区集中了贺州的主要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贺州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

(二)基础设施建设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全线通车,贺州到桂林、南宁、广州等地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贺州加入广州、南宁四小时经济圈。2014年,景观大道、西南环路、贺州至姑婆山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贺州至富川一级公路、富裕至马江二级公路、三合至马江二级公路、昭平至黄姚二级绕城路、南乡至广东福堂二级公路;国道323线改造、洛湛铁路扩能改造、贺州至来宾高速公路、贺江扩能工程、桂江航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华润电厂二期、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规划建设水电、风电、光伏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成苍梧—贺州、贺州市内天然气专供管道等一批天然气项目,推动城市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望高至担杆岭水厂第二条原水输水管道、路花水库第二水源工程正在建设中,中心城区及各县城的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污水收集处理率逐步提高。望高至担杆岭水厂第二条原水输水管道、路花水库第二水源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中心城区及各县城的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污水收集处理率逐步提高。

(三)城镇化水平

2014年新型城镇化启动时,共有4个街道办事处,45个镇,12个乡,206个属性为城镇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和8个产业园区。近年来城东新区、江南新区、火车站新区纷纷崛起,加快桂台(客家)文化合作示范区、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区、信都工业区、贺州高中新校区、绿洲家园、太白湖新区、贺州大道南出口至旺高工业区等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形成“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和“贺八平钟一体化”进程,将黄田、沙田、鹅塘、莲塘、贺街纳入城区建设管理框架,逐步实现与主城区“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发展,积极促进平桂管理区望高镇和八步区信都镇两个扩权强镇试点的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主导的,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城镇体系。2014年,贺州市城镇人口83.72万人,城镇化率为41.58%[1]。

二、国家和自治区的相关规划、举措给贺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贺州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实际,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引导贺州新型城镇化更具特色地向更高水平发展。2014年11月,国务院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贺州市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试点城市,“多规合一”试点,有利于贺州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进行整体统筹规划。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在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提出与东盟携手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2013年10月,在访问东盟国家期间,为进一步实现同东盟国家的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构想。2014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3月“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广西被确立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贺州位于西南、中南、华南的衔接点,区域位置绝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贺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战略机遇。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同意批复,意味着珠江—西江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贺州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作为该规划延伸区城市的贺州,积极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在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获得良好发展。自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推进桂(林)贺(州)区域一体化以来,桂贺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桂贺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经开始实施,桂贺旅游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区域互惠互利,借助旅游资源共同招商,发展低碳工业,打造便捷交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全线通车。桂粤黔三省区在贵阳召开建设高铁经济带工作会议,签订贵广高铁经济带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三省区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序幕。协议决定加强在交通、产业、环保、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把高铁经济带打造成全国内陆开放发展的新高地、区域合作发展的示范带和面向泛珠江流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先行示范区。加快构建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共同谋划和推进高铁沿线产业优化布局。贺州是贵广高铁从珠三角进入大西南的第一站,贵广高铁的开通,必将带动贺州地区的人流、物流和商流,推动贺州新型城镇化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贺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三、贺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

贺州市建市较晚,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其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上在广西还处于相对靠后的位置。截至2014年,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所占比重(20%以上)较高;工业以资源型为主导,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2014年仅为29.94%,工业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且呈下降趋势;服务业发展缓慢,在GDP中所占比重2010年为31.5%,2014年上升至35.3%。从“十二五”以来经济增长数据来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仅为6%,低于广西和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贺州由于经济总量较小,对于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难以投入大量资金。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可支配财力和造血功能有限,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现象明显,导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与产业整体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影响招商引资以及项目的进一步推进。立市较晚,城镇化人口基础也比较差。2014年,贺州市城镇人口83.72万人,城镇化率为41.58%,比广西平均城镇化率(46.3%)[2]和全国平均城镇化率(53.7%)[3]低很多。贺州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空心村”现象普遍;农村人口仍有部分居住山区的散户,新型城镇化就近转移农村人口比较困难。贺州城镇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园区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引导,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与城镇建设规划、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得到有效衔接,园区与城镇的交通配套及生活配套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城镇建设与园区开发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尚未形成。城镇人口集聚和园区产业承载能力较弱,城镇建设与园区开发分割现象明显。园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供水供电、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排污设施等亟待完善,公共交通、商业网点、餐饮娱乐、教育医疗、员工宿舍及廉租房等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弱化了园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导致园区人口集聚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偏弱,园区企业在招工用工和人才引进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园区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示范带头作用有限,科技创新型企业缺乏,资源消耗型企业占据主导,园区整体产业链条不长,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过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工艺水平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园区总体产业结构仍处于中低级水平,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高附加值产品偏少,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规模。在新技术革命和制造业革命背景下,我国发达地区大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贺州市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城市,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尚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发展总体层次偏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园区开发、城镇建设和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用工难、用地难、融资难“三难”问题。

四、贺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措施

贺州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2014年11月24日《贺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2014—2020年)》制定伊始,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一)总体思路

以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全面建设“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为契机,城乡统筹、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彰显文化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建设好市区、发展好县城、扶持重点镇”,加快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文明水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造“生态良好、风情浓郁、宜居宜商的美丽贺州”[4]。

(二)主要目标

城镇人口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实现城镇人口比2013年增加55万人,促进3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市中心城区人口45万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镇模式集约高效。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和城建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结构。城镇化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到2020年,围绕贺江和桂江流域,规划建设沿江新型生态城镇体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发展县域中心,积极培育重点镇,构建新农村综合体,努力实现各类城镇和新农村社区协调发展。钟山发展成为15万人以上的城市,富川和昭平发展成为12万人以上的城市,信都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的城市。建成一批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重点镇。城镇综合承载力提升完善。城镇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环卫、生态和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交出行比例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实现所有县城半小时通高速公路,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通达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到2020年,市区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30%,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7%,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5%,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50兆位/秒,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8%。生态环境尽善尽美。绿色发展、节能环保成为城市生活主流,有效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城乡风貌大为改观。市区达到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其他县达到自治区级园林城市标准,新型农村社区全部达到生态村标准。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9%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10平方米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40%,生态用水水源水质在III类以上。城镇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覆盖城乡和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全面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城镇化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在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就业社保、住房保障等方面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使财税体制、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城镇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保障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自治区给贺州下达的完成3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的要求[5],规定到2020年各县、区完成农业转移人口的任务:八步区5万人,钟山县6万人,富川瑶族自治县5万人,昭平县5万人,平桂管理区6万人。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首先,建设好市区。具体措施:一是加快新城区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建设好生态新城,连接八步城区和平桂城区,建设城区一江两岸、城市高铁换乘枢纽站、现代农业物流基地、客家颐养城、广西(贺州)园博园、城市体育中心、产学研中心等项目。继续实施和推进城东新区、平桂新城和八步区文化旅游新城建设。二是重视旧城区改造。坚持新、旧城区发展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路网优化、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景观改造等工程同步推进,将旧城区改造成为多种社会功能相对齐备的城区。三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加快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钟山县城为副中心的贺(街)八(步)平(桂)钟(山)区域一体化发展。围绕贺江、马尾河、大宁河的“三江六岸”综合保护开发,在城乡结合区域建设新农村综合示范区,将贺八平钟一体化区域打造成为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6]其次,发展好县城。对钟山、富川、昭平、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发展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再次,扶持重点镇。将信都、贺街、桂岭、清塘、莲山、黄姚、望高列为自治区级重点镇。到2020年,信都建成工业、商贸重镇,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0万人;贺街成为旅游重镇、山水宜居城镇、中心城区卫星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万人;桂岭建成桂粤湘交汇区重要商贸集散地,镇区面积1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5万人;清塘建成特色农业、红色旅游重点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5万人;莲山建成集工业、农业、旅游、民族文化、宜居宜业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特色示范镇,富川县县域副中心,镇区面积10.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6万人;黄姚建成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名镇,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4.3万人;望高服务于旺高工业区的发展,园镇联动,打造成镇中园、园中镇,镇区面积1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5万人。莲塘、公安、回龙、麦岭、朝东、富罗、马江、公会、沙田、黄田等10个镇列为市级重点镇,到2020年,莲塘建成八步区现代商贸服务产业园所在地,山水宜居生态城镇,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5万人;公安成为钟山县旅游、手工业、资源型加工业重镇,钟山县县域副中心,镇区面积3.1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万人;回龙建成钟山商贸物流中心,农耕文化宜居地,镇区面积2.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万人;麦岭成为农业、湘桂边商贸新城镇,镇区面积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5万人;朝东成为富川县西北部经济中心、旅游强镇、生态名镇和休闲新城,镇区面积8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万人;富罗建成生态名镇、旅游重镇、温泉名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5万人;马江成为生态宜居城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2万人;公会建成集贸重镇,镇区面积3.5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8万人;沙田成为生态旅游强镇、人文重镇、特色农业强镇,镇区面积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5万人;黄田服务于贺州市生态新城建设,成为中心城区的一个组成部分,镇区面积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5万人。推进特色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突出贺州生态、人文特色,深入实施贺州市市容市貌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突出贺州山林水文、地形地貌特征和城乡原生态保护,充分利用和发挥山水优势,打造显山露水、城水相依、城山相依、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山水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镇。注重人文城镇建设,发掘城镇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相关城镇建设成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加强贺街、黄姚等历史文化名城(镇)传统格局、历史街区整体风貌、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周边环境保护,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镇和特色文化街区。强化城镇文化中心功能,推进城市“三馆”建设,实现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场馆设施免费开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城市供排水和防洪涝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燃气发展。加快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镇发展。推动特色工业集聚发展。立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贺州生态、区位、资源优势,“以产兴城、以城出产”,把城镇化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以旺高工业园区、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和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为产业支撑带,辐射带动周边城镇的产业发展。创新园区管理的体制机制,出台鼓励园区先行先试的各种激励政策,把园区建设成城镇发展的新区,带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强园区的招商工作,围绕碳酸钙、生态健康、铝电子、林产家具、新材料、建材五金、食品药品等七大产业,建立市场化招商新机制,引资与引智、引技、引管理联动,实施产业链招商、基地化招商、网络化招商并举,着力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以特色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完善和落实支持政策,以加强自主创新、依靠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加快推进传统服务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以自治区推进实施桂贺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为契机,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精品名牌”“资源整合”战略,打造桂林贺州旅游带,东联粤港澳,西联桂林。沿着桂林贺州旅游带,建设旅游带与各个旅游景点、景区的道路,打通旅游“大动脉”和“毛细血管”。打造华南生态旅游名城和“粤港澳后花园”。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名胜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加快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同时保护开发古镇、古村落,积极推进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力争把黄姚古镇、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做大做强机电、建材、汽车、农产品等一批专业市场,提升商贸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商务会展、信息咨询、文化教育、家政服务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桂东城市综合体项目、贺州市建材市场、钟山泰兴广场、贺州高铁火车站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贺州市旺高物流商贸城、广西贺州大型农产品竞拍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资金、人才、技术、文化等优质资源下乡,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扶特”的思路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到2020年有2家以上企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新增10家以上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巩固发展30家以上市级龙头企业。完善鼓励机制,大力发展现代农庄经济。充分依托贺州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资源、长寿养生资源和毗邻珠三角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各异的现代农业庄园;重点依托粮食、果蔬、茶叶、油茶、畜牧水产、花卉苗木、中草药、林下经济等优势产业,有机融合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建设集产业开发、休闲度假、产品展示、生态体验、文化旅游、科技示范、健康养生等功能各异的现代农业庄园,实现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景观化。加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广西(富川)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同时启动八步、钟山、昭平、平桂管理区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力争形成5个广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发展动力。认真研究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各种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抓住贺州市作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市的机遇,先行先试,在土地利用、资金投入、行政区划调整等方面创新机制,为城镇化发展注入活力。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对农民的土地承包经济权实行量化入股,以股权形式实行有偿流转,搞活土地存量资产,提高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拓宽投资融资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为城镇化建设积极落实配套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每年对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额度的专项贷款,探索由县、区(管理区)对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进行打包,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实行统贷统还。进一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和管理创新。一是因地制宜推进县改区、乡改镇、撤镇改街道和乡镇合并等工作,全力完成平桂管理区升格为平桂区和信都新区的设置工作。二是转变服务职能。实行管理权限、服务职能下移,扩权强县、强镇,减少管理层级、减少审批环节,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健全社会组织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注意培育社会组织,扶持和引导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及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发展。综上所述,贺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薄弱,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发展之路也比较艰难。贺州市政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详细规划,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有方法、有措施。尽管有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完善,但只要逐步完善、认真落实,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贺州市产城互动发展规划(2015—2020)[R].贺州: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8.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14[N].广西日报,2014-01-22(1).

[3]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M].//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2014):第29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63.

[4]贺州市人民政府.贺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R].贺州:贺州市人民政府,2014:2.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4:4.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4

关键词:城镇化;泾川县;建议

近年来,泾川县把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重要途径,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城镇化速度和质量相统一、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以县城建设为核心,以乡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着力在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集中用力,泾川县城镇化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1)城镇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县城综合功能进一步健全。大力实施城北综合开发。坚持县城“北扩、东展、西延”的发展思路,以“三纵三横两桥”为重点的路网框架,建成泾州大云寺博物馆、体育中心为标志的旅游休闲区,以花样年办公楼、人社局、武装部等为中心的行政办公区,以职教中心、泾川三中、县委党校为代表的科教区,初步形成了以泾河为轴线、南北对称、合二为一的县城新格局。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指导重点小城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配套,大力实施小城镇排洪渠修建、市场改扩建、街路延伸、罩面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着力构建以小城镇、中心村为支撑的小城镇建设体系。集中建成了城关凤凰、泾明白家、汭丰郑家沟、王村完颜等一批具有陇东民俗文化内涵和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形成了产业相互关联、基础设施配套、区域联片突破的发展格局,全县小城镇和中心村聚集、辐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2)城镇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积极创新城镇管理工作机制,加大整治力度,集中解决影响城镇环境的突出问题,县城和中心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建立健全公安、综合执法、新闻媒体等协调联动管理机制,全面建成了“数字城管”和覆盖城乡的视频监控系统,各乡镇成立小城镇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小城镇管理,聘用专职保洁员,按天清扫,不定期巡查,实现了常态化保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六大行动”,2019年新建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5609座、村级公厕150座,配套垃圾清运车辆33辆,建成清洁示范村55个、人居环境示范村6个。(3)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紧紧抓住群众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吃水、行路、上学、看病等问题,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主体、以村组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改扩建校舍1.94万平方米,第四幼儿园全面建成,第五幼儿园实现招生,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命名,不断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效改善了城乡教育基础条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补”、城镇困难职工脱困解困等政策,健全完善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力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4)城镇产业聚集效益不断显现。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在聚集产业、引领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市人口、提升城市承载功能的重要途径,全力推动城镇率先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助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居民转变的重要平台,大力建办农产品销售市场,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有效带动了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的增长。工业经济方面,8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中盛建材二期10万吨活性石灰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力度,2019年新增规上企业1户、私营企业216户、个体经营户946户。文旅融合方面,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培育城市名片、增强城市软实力、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景点体系,着力提升景区质量,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完成布展,百里石窟长廊保护、南石窟寺修缮二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建成了王村完颜、城关凤凰、汭丰郑家沟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泾川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3元”,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6∶1,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仍然较低,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体事业覆盖不全、质量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2)城市功能还不完善。近年来县财政增收困难,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欠账较大,供水供电、排洪排污、道路交通、绿化亮化、卫生保洁等投入不足,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障,消费、交通、用工、中介市场建设比较滞后,加之城镇容量小,城镇化水平低,拉动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3)产业结构不够合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0.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45亿元”。由此可见,全县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1.1%,工业对城镇化建设的带动支撑能力不足;旅游、物流、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起步晚、规模小、基础差,对城镇就业贡献水平比较低。(4)城镇管理相对落后。由于我县城镇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城市管理还存在漏洞和盲区,加之市民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使全县城镇管理工作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严重影响了全县城镇化发展步伐。

3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抢抓政策机遇,激发城镇产业聚集功能。近年来,国家积极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加快绿色崛起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为泾川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政策机遇。同时,泾川县区位优势独特,位于秦陇交界处,312国道、银武高速、西平铁路横贯全境,是西兰银三大中心城市交汇处和全省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为产业聚集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所以,泾川县要利用交通便利、历史遗存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等自身优势和国家政策叠加的机遇期,加强项目规划和储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果品产销、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增强产业的聚集功能和辐射效应。(2)注重规划引领,提升城镇综合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引领的思想,科学把握、积极顺应城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突出泾川浓郁的文化特色,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提升规划的前瞻性,增强城镇规划的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镇,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完善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设施,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加大拆违控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拆后重建、私自新建等违法行为,严厉整治店外店、店外棚、乱搭、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可以将镇村环卫工作外包给物业公司,着力消除全镇各边角、各区域“脏乱差”现象;加强交通秩序和路域环境整治,重点整治“十乱”现象和“五小”行业,清理道路沿线“三堆五垛”,整治流动摊点。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前达标”、错时督查等管理制度,实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同时,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时要注重保留乡土元素,达到“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共同发展。(3)加强培训指导,增强城镇人才聚集功能。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还必须不断引进培养人才,加大人才对城镇建设的支撑作用,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在人才问题上要提前谋划,主动适应泾川县产业转型发展规划的需要,积极引进在良种培育、旅游推介、智慧城市等方面紧缺人才,不断提升城市造血功能,同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组织专题辅导、集中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加大泾川本土人才培训指导,培养更多的优秀规划、管理、经营人才,致力形成集聚人才的新“磁场”,培育造就一支符合泾川县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从根本上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使人才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

参考文献

[1]胡艳凤,丁伟.县域以产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J].当代县域经济,2015,(02).

[2]廉圣花.深刻认识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举措[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2).

[3]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实破[J].地理研究,2015,(08).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5

新型城镇化强调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功能完善、资源节约、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不再以城镇人口比例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不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是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更加侧重城乡的集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由注重外延发展转为注重内涵建设,由片面追求城市规模转为注重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的品质。其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是有利于集约发展、整体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优化城镇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要想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就要完善城市群规模和结构,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注重城市群之间的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的衔接,统筹制定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资源高效配臵和开放共享,谋求共同发展。

2.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由过去的注重速度转为注重质量,强调生态文明、绿色低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植入城镇化发展的思维,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具体体现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最终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

3.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人的发展和幸福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真正要义。过去的城镇化过程中,过多强调了经济增长,却忽视了人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了城镇化过程中对“人”的关照,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由单纯的追求GDP转向“人”的回归。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把农民从农村移到城镇,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实质性转变。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这应该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特征。

二、冀中南经济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作为我省区域经济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最大的经济板块,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潜力巨大,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大力推动冀中南经济板块的成长,发挥这一区域经济的优势,对加快实现沿海经济强省意义重大。河北省委、省政府已将区域经济发展确定为河北省“四个一”战略重点中的“重头戏”,指出要举全省之力抓好“四个一”战略重点,形成区域间竞相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其中的“一区”,即冀中南经济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结合过去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的发展思路:

1.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做好区域整体发展规划

冀中南经济区包括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四个地市。区域经济的核心是联系和互动。既然是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就要注重一体化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设计,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否则,各人自扫门前雪,区域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而事实上,冀中南经济区各市都是独立发展,各地市政府没能从“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度来统一规划。这从各市经济发展规划中纷纷着眼于“对接京津”,而着眼于冀中南经济区较少即可看出。这种行政壁垒、“诸侯经济”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区优势的发挥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四市的密切合作,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梳理。各市政府在规划时,要注重“一揽子工程”,统筹考虑整个经济区域的特点,形成以石家庄为龙头,京广、京九铁路沿线城镇为龙身的城镇体系,带动整个经济区域的发展。

2.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之一是优化城镇格局,加强城市群建设,探索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同成长。而冀中南经济区的薄弱环节就是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中心城市对其他地市带动能力差,次中心城市对县级市镇带动能力差,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发展。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交通便利,产业定位明确而成熟,在四城市中企业规模也是最大的。所以,应该发挥其中心城市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强其龙头城市的拉动作用,加大规模化发展,以带动其他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同城效应”和聚集效应。

3.提升龙头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产业集群程度

冀中南经济区的企业数量多,门类广,但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偏小,真正大规模的企业少、优势企业少,外来企业少,缺少大企业、大项目的引领和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性强,但彼此之间缺少必要的协同合作,各自单打独斗。有成功经验显示,成熟的产业集群,其内部构成必然是一个或几个巨型企业和无数配套企业形成复杂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企业间彼此分工合作,谋取效益的最大化。而分散的块状经济借不上力,规模小、产业链短,产品的附加值低,会阻碍其做大、做强。冀中南区域的企业另一个特征是小型的民营企业众多,这些民营企业多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都分散在村庄、乡镇,其技术水平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虽然“死不了”,但也“长不大”。我们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单靠少数企业的繁荣难以形成经济支柱,需要依托产业集聚,由龙头企业带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间的合作和产业链的延伸。为提高产业集群程度,可由政府出面规划形成工业园区。这方面较成功的实例,如邢台的清河县,其主导产业是羊绒产业,为进一步提升羊绒产业的经营水平,清河县政府以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建立了工业园区,并在工业园区先后建设了羊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物流中心以及3家担保中心、1家村镇银行、1家典当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等服务机构。当企业向园区聚集,不仅会因产业内部协调发展而带来成本降低、资源高效配臵等优势,同时也易使政府集中提供各种服务。

4.倡导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新型城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生态文明。所以,加快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河北省要实现绿色崛起,重点是城市的绿色崛起。冀中南主要以钢铁、煤炭、化工、铁矿石等资源耗费型产业为主。特别是近几年来,雾霾程度在全国最为严重。这给冀中南乃至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迫切性更强。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之中,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作为“重于泰山、造福后代”的大事来抓。首先要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企业由资源能耗型向循环经济发展型的转化进程。坚持减法、加法一起做,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要提高集约循环水平,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大力推进污水和垃圾的循环利用,大力推动工业排放的循环利用,大力优化城镇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居民绿色消费。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将大气、土壤和水作为污染治理的重点,督促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清洁生产模式,使生产污染大幅降低。第三,要树立大生态理念,改善城市生态空间,结合山水林田湖整体修复工作,统筹考虑整个区域的山体、湿地、森林、河湖水系,在城市间构筑生态隔离带和绿道绿廊。大力建设森林城镇,各涉区市和各县都要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

5.更新落后观念,实现人们思想的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观念革新、体制革新、技术革新和文化革新,强调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仅人要进城,更根本的是人的观念和思想要跟上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步伐。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河北的区域文化理念相对保守,勤劳本分、小富即安、故土难离。所以,跟南方人相比,河北人少了无畏的闯劲和创新精神。这些比较保守、封闭的人格特质反映在企业经营中,很多企业存在技术老化、设备陈旧、新产品研发少、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仅靠低成本来维持,开放性、创新性差,国际化经营程度低。无论大小企业,统统只瞄准国内市场甚至只是华北的市场,走向国际的品牌和企业少。一些企业以维稳为目标,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所以,要想实现冀中南的经济发展,首先要解放人们的思想,树立现代的开放的理念,敢于“走出去,领回来”,才能让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对于外来人才,应积极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提供相关优惠政策,留住高校的优秀人才。对于本地人才,应选拔具有较大潜力和可塑性较强的优秀员工进行岗位锻炼、专业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主力军。

6.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促进人的无差别发展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6

该镇按照内涵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优势产业,积极编制昆仑中心镇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技术改造,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链条延伸、产业配套、集群发展。一是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科学编制机械制造、陶瓷文化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不断壮大提升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且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三大主导产业。目前,三大聚集区年产值已占到全镇经济总量的90%以上。二是集聚平台逐步完善。全面推进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了集陶瓷展示营销、仓储物流、加工生产为一体的国瓷文化城,建筑面积32916平方米,营业店铺300多户,年营业额5000多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已有35家陶瓷商家、5名国家级和省级陶瓷艺术大师入驻,二期工程即将竣工。三是人口集聚步伐加快。在“扩权强镇”政策带动下,昆仑中心镇人口加快集聚,特别是2010年实现原来的昆仑镇、磁村镇和城南镇的5村1居的合并,中心镇人口迅速集聚,形成现有48个村居,总人口达9万人的规模,加上外来务工人口,昆仑镇现有人口将超过10万。

注重特色,城镇品味与风格不断提升。该镇以抓好城市景观带建设为突破口,不断丰富文化广场内涵,重点实施主次干道“绿化、净化、亮化、功能化、秩序化”五化工程,按照“提升品位,体现特色,品味与风格并重”的总体要求,精心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成为该镇特色风貌建设的新亮点。

民生为先,公共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统筹抓好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养老、救助、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基础设施向中心社区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所辖区域覆盖的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扩大与完善。

二、中心镇建设中的难点和问题

(一)管理权限逐步下放,政策还需进一步落实。

下放部分管理权限,是中心镇试点的重要举措。为推进中心镇建设,淄川区委、区政府初步确定区直部门、派出机构、派驻机构共下放管理权限43项,在昆仑镇设立双管单位7个,其中新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3个分(支)局,局长兼任镇相应部门机构副职。目前,三个分(支)局机构已经成立,人员已全部到位并正常开展工作。但在具体工作对接上,派出(驻)机构与镇政府的关系上,管理权限下放的衔接上,各项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程序、办理权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各项扶持政策也需要进一步落实。

(二)建设资金不足。

可支配资金相对较少,对基础设施、城镇配套、产业扶持、重点项目投入力度不足。虽然淄川区委、区政府出台了扶持昆仑试点中心镇发展的财政措施,但远远满足不了中心镇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土地、环境资源的要素制约比较突出。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加大,各级对土地、环保、能耗等容量指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项目与土地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调控的手段日益严格。虽然,上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试点中心镇建设的扶持政策,但短期内还不能有效显现,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心镇空间布局调整和集聚区优化,制约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

(四)建筑特色得不到体现,城镇自身魅力展示不足。

对生态环境、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筑元素、人文环境等问题的研究仍显缺乏,长期建设结果容易导致“千城一面”,自身的特色和魅力会逐渐被湮没。

三、推进特色昆仑中心镇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龙头和灵魂,只有超前的思维、完善的规划,才能指导城镇建设健康发展。一要进一步突出抓好近期建设规划、各功能区的详细规划以及交通、供排水、供电、环保、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专业规划。要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镇区五年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城镇重要地段、重要节点要做好城市设计,做到细微处见精致,以有效控制其平面布局、建设容量和风貌特色,提升建设品位和档次。二要强化规划管理与实施。要做好规划管理与协调,认真编制落实中心镇辐射区域范围内全覆盖的发展规划,努力做到城镇总体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

(二)注重城镇特色,提升中心镇的档次和品位。

一个城市要有优势,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加强文化对特色中心镇建设的重要作用,这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智力支撑。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四个突出做好”,努力编制有特色的规划,挖掘和保护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实现文化内涵的延伸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打造与中心镇发展相协调的区域文化。一是突出做好“山、水、林”文章,使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相协调,构筑起伏有致,环抱自然的城镇形态和空间景观;二是突出做好生态文章,以“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作为城市建设的追求目标,使有机景观和无机景观相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努力创造和谐宜人的城镇环境;三是突出做好人文文章,使历史人文景观和现代景观相协调;四是突出做好标志性建筑文章,在编制规划时要特别注意对建筑风貌的研究和人文习惯、当地建筑元素的提取等,确定好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使重要地段、重点空间的艺术性建筑和一般的实用性建筑相结合。

(三)做优做强产业支柱,增强中心镇发展后劲。

中心镇建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进而全面促进各类发展要素集聚。一要继续抓好工业经济。注重产业引导,对已入区企业,要着力扶持主导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培育行业龙头。要严格准入制度,对生态影响严重,不符合镇级主导产业发展的必须从严控制。二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商贸、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对于加速人口集聚,促进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专业产品市场的培育发展,加快文化娱乐公司项目建设,不断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三要培育提升特色产业。依托特有资源、人文、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打响中心镇产业品牌。

(四)积极广开渠道,缓解土地供求矛盾。

土地是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一大“瓶颈”。面对土地指标紧张、存量土地少、发展空间受限的实际,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要立足自身,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建设空间。一是要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盘活利用,变“废”为“宝”;二是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势推进工业功能区块建设、企业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增强土地综合利用率;三是要用好用足上级对中心镇建设的各类土地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城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允许城区内集体土地使用权采取作价入股、出让、转让等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开发。

(五)转变思路,拓宽中心镇建设资金筹集渠道。

针对中心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结合投入量大、建设任务重的实际,必须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争取各级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扶持资金。比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二是通过财政“挤”一点、土地“生”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群众自愿“投”一点的原则,组建投融资公司,吸收社会投资和外资搞投入、搞建设。三是制定出台房屋拆迁、城镇管理、投资优惠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在供水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上,可吸纳民间资本或综合运作的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做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环境共保。四是对城镇建设中所产生的冠名权、广告权、道路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相关收益,可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合理定位、有偿出让的方式来筹集建设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中心镇建设的积极性。

(六)切实下放管理权限,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7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建设;问题;建设策略

在新时期,城镇化建设是以均衡呈现发展态势,提升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首要目标。在此目标下,乡村建设工作应积极更新理念,引入新型科技成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传扬农村传统艺术,建设城市化和特色化的农村。为保障乡村建设过程中各项方针政策的合理性,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以人为核心,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逐步缩短城乡差距,最终提升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一、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下,乡村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带来了诸如发展粗放型农业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房屋和土地闲置、农业工业化发展速度减缓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三个问题,也对乡村建设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1.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乡村在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大多是以向城市盲目扩张、增加城市人口数量的形式呈现,缺少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作支撑,导致乡村产业规划中,发展模式单一,各类资源的配置也不合理。具体在两方面呈现:一方面,各地区政府部门在制订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时,没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从所在辖区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地区的乡村产业建设存在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当地各项资源、特色文化等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综合发展指标的过度重视,使各单位在布置乡村建设任务时,未能对产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准确的定位,导致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产业建设较为单一,乡村工业化发展因此受限。

2.缺乏健全的政策体系保障。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建设工作须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保障。目前,我国现有的乡村建设政策体系无法对建设工作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乡村建设也无法快速进行。以农业人口转移为例,在朝着城市居民转移的过程中,由于政府部门制定的户籍改革制度缺乏灵活性,城乡户籍制度差异较大,使部分转移后的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导致小城镇产业发展期间劳动力供给缺乏。农村宅基地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原本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针对宅基地建立配套管理准则和科学的规划要求,导致一些“小产权房”产权不清问题频频发生,农用地做住宅使用、宅基地变为商用地等行为也是屡禁不止。上述问题影响了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集约化使用需求。

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受过去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政府部门将大部分财政都投入建设城市周边地区,很少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投入资金,农民无法享受到同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城市周边地区相比,农村经济水平不高,农民平均收入较低,无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的资金,这也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我国乡村建设中还未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明显落后于城市,乡村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偏低。

二、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方法

1.更新乡村建设发展模式。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通过资金投入、政策优惠等方式积极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缩短同一辖区内的城乡差距时,也要考虑乡村建设工作。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带动乡村建设,不是强制性地将城市文化和建设方案“移植”到农村地区,或者是将城市搬到农村地区;而是以城市为中心,逐渐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1]从乡村的角度看,在国家大力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传统建设模式必然会受影响,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等也会发生改变。为保障乡村在城镇化影响下“不走歪路”,在编制乡村规划建设方案时,相关单位应当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传统乡村建设模式,在尊重乡村原本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制订拆迁改造方案,使乡村传统建设中的空间格局得到再生和延续。城镇化只是现阶段国家的发展要求,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是国家的终极发展目标。相关单位必须慎重面对乡村建设,因为每个乡村都是其在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长久磨合之后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和民俗文化特色,也是乡村本身的地域特色。如果全部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必然会损害地域特色。相关单位应着重规定基础性内容,即划定乡村建设的大方向,对于建设的细节,可以不给予明确要求。[2]为保障制订的乡村建设方案具体内容和最终呈现效果满足城镇化建设目标,相关单位可以通过提高审核规划建设方案难度,对规划建设方案进行等级划分的方式,帮助提升各地区乡村规划建设方案的编制水平,从而确保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利益得到保障、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短。

2.保护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是将乡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区分开来的关键因素,也是乡村文化、特色的体现。同城市社区相比,一些村庄中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农民,已将自己生活的环境变成了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空间。也就是说,对部分乡村来讲,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3]在乡村建设中,如果贸然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可能会让当地居民生活出现巨大的变化。乡村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类聚落,因此,相关单位制订规划建设方案时,应考虑村民的情感、生活习惯和当地历史文化等因素,慎重对待农村拆迁与合并问题,不能机械化地执行乡村建设要求,要注重建设中的社会人文。在设计乡村建设细节时,必须先详细解读村庄的社会结构,对社会成员的构成、村民生产和劳动习惯、公共生活方式等展开细致分析,慎重考虑村庄社会人文中较重要的因素,保障制订的规划能够尊重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促进乡村地区良好发展。

3.积极利用传统技术建设乡村。作为规划建设人员,应当重视乡村传统技术的继承,学会利用古人智慧的结晶,借助传统技艺辅助现代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农村居民来讲,在其生活需求依靠传统技术已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则不需要再进行统一的规划处理。如某村庄淡水资源足够,农业生产污水处理方式合理,就不需要再规划给排水系统,只需要对原本基础设施进行简单改进。[4]对当地几代人保留下来的住宅建设技术,也可以酌情保留,尽可能沿用或对原建筑简单改造,不要采用“大开大合”的方法。在乡村地区,传统技术的应用已经涉及方方面面,应尽可能保留有历史人文意义和传承价值的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适合的区域推广和普及。

4.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模式。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辖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储备情况等条件,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借助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产业形态,促进乡村地区的健康发展。其次,根据乡村地域特色培育特色化的产业链条,借助城市的力量延长这一产业链条,在产业建设上尽可能做到城乡融合,避免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情况。再次,带动乡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通过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方式,让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充分发挥出产业集聚效用,让乡村的各类资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合理的配置,以达成建设美好乡村的目标。

5.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做保障。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建设工作来讲,健全的政策体系是相关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先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土地利用和财政投入政策保障体系,以此为基础,促进乡村地区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有效应用。在土地利用方面,政府部门可以从规范乡村地区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流转、使用要求入手,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部门一是要增加在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方面的专项投入,有效解决乡村产业建设发展中缺乏资金支撑的问题;二是要增加产学研究合作方面的资金投入,使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创新,提升农业工业化发展水平。在户籍制度方面,政府部门应不断弱化城市和乡村在户籍制度要求方面的限制,通过推行“居住证”,让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以此来保证城镇化发展中劳动力供给数量。[5]

6.提高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库、颁布优惠政策的方式,增加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其次,政府部门应单独设立监督部门,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确保专项投入资金能够以合理、切实的方式运用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滥用的现象。[6]借助监督部门的力量,还可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和不定期核查,确保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资金都可以得到科学使用。

7.尊重乡村建设中空间格局布置的艺术性。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乡村原本空间格局的艺术性。乡村的形成都是没有统一规划设计的,其空间布局多样且富有情趣。在生活形态上,乡村和城市有本质的差异,乡村广阔的田园、错落的房屋、参差的树丛,在空间格局上都有艺术价值,因此,可以借鉴乡村原本的空间格局,将村庄原本的世俗文化、地域特色、人文信仰等保留下来。确保建设之后的乡村不会成为“缩小的城市”,也不是城市外围的社区,而是“原汁原味”的乡村物质景观。[7]

三、结语

城镇发展规划范文8

关键词:水库;地质灾害;避险;移民安置

水库建成运营后,受降水、洪峰等不可控自然因素以及库水位影响,水库库周岸坡地质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改变,从而出现库周岸坡塌岸、滑坡、湿陷等地质灾害,给库周附近村民生产、生活带来影响。这类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问题,移民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根据已有水库工程移民理论和实践,水库移民安置的侧重点逐渐由“重搬迁”转变为“重发展”,并从单一安置转向多方式安置。

1小浪底水库库周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实地调查,小浪底山西省库周地质灾害类型为水库黄土塌岸、黄土滑坡、水库浸没、黄土湿陷、采空区塌陷等。库区黄土塌岸主要分布于山西省垣曲县境内黄河主河道及其支流沇西河、亳清河、西阳河、闫家河、板涧河两岸土质岸坡处,岸坡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至上更新统粉质壤土及壤土。多数岸坡较为高陡,坡脚受库水浸泡,抗剪强度降低,引起黄土岸坡塌岸,库岸线后退,危及库岸两侧耕地及周边建筑物安全。根据地质勘察,综合分析山西省库周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按地层岩性将研究区内库岸岸坡分为一元结构(C类)、二元结构(B类)、三元结构(A类)3类,其中一元结构主要由黄土状土组成,二元结构主要由砂砾石层和黄土状土组成,三元结构由基岩、砂砾石层和黄土状土组成。A、B类岸坡砂砾石层为弱胶结至半胶结,具有一定抗冲刷性,对塌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库区塌岸范围有限;C类岸坡为均质岸坡,是库区塌岸发生的主要岸坡,也是需要搬迁的村庄岸坡的主要类型。山西省库周多位于黄河及其支流附近阶地上,地形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黄土状土,具有典型黄土的特征。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第四纪大陆松散堆积物,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性能即湿陷性。湿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黄土以粉粒和亲水弱的矿物为主,具有大孔结构,天然含水量小,在干燥时可以承担一定荷重,变形不大,但受水浸湿后,土粒连结显著减弱,引起土结构破坏产生湿陷变形。黄土湿陷性会造成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墙体开裂与倾斜,影响建筑物安全。山西省库周库岸为低山丘陵地形,是黄土台塬的前缘及垣曲断陷盆地的地缘,地势低平,同时覆盖层上部为几米至几十米厚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状土,具有一定透水性,受库水影响后会产生浸没现象,浸没将对农田带来危害。滑坡主要分布在库区左岸垣曲县境内,分别为南坡村滑坡、赵村滑坡、申家庄滑坡等,南坡村滑坡分布于亳清河右岸南坡村上游约200m,申家庄滑坡沿申家庄一带分布。这些滑坡具有面积大、发育深、地表破坏明显、方量大等特征,对附近村庄威胁很大。采空区塌陷也是小浪底库区典型地质灾害之一,其中采空区分布范围、开采深度、开采厚度、埋藏深度、煤层情况、开采方式等决定了采空区塌陷灾害的影响范围,也是采空区塌陷灾害搬迁避险的依据。

2避险搬迁安置规划

2.1避险安置任务及安置意愿调查

山西省小浪底库周地质灾害影响避险安置主要是近期目标拟定的地质灾害处理区人口。根据规划目标和地灾影响调查结果,山西省小浪底库周地质灾害影响近期避险安置处理任务:基准年(2017年1月)需避险安置居民涉及1个县3个乡镇、12个行政村,需避险搬迁安置总人口1497户4366人,其中农村居民1476户4291人,城镇居民21户75人。结合当地人口增长情况,确定避险搬迁安置人口自然增长率采用山西省规划指标0.477%,至规划水平年(2019年12月),避险搬迁安置总人口1497户4409人,其中农村居民1476户4333人,城镇居民21户76人。对居民安置意愿进行初步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22%的居民意愿在本地集中建房安置,78%的居民意愿外迁县城或乡镇自主安置。显然,自主安置为主要方式。

2.2避险搬迁安置规划策略

(1)坚守安全底线,降低移民工作风险。风险主要指自然灾害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首先,库区地质灾害与其他地质灾害一样具有渐变性、突发性、不可控性等特点,在渐变性阶段,历时一般较长,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地表变形与形变量不一定很明显,往往并不出现大的灾难性危害,所以会给人们造成库区地质灾害并不可怕的错觉,但是当暴雨、洪水、库水位急剧变化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带来地质灾害威胁的时候,灾难往往呈现出突发性的特点。例如2018年“10•17”西藏雅鲁藏布江林芝地区米林县山体滑坡造成河流堵塞,形成滞蓄水量约1.5亿m3的堰塞湖,堰塞湖对河流沿岸村民带来很大威胁,此次滑坡造成米林县、墨脱县避险撤离近7000名受灾人员。平时该滑坡变形并不明显,区域监测技术很难发现,灾难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因此,对于处在库区附近有可能受到库区地质灾害威胁的村民,坚持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原则,克服不必搬迁、不急避险的侥幸心理,安全第一,划定库区地质灾害红线区,对于红线区内村民必须做到搬迁安置。另外,做好、做细移民工作还需要认真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调查,科学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有效规避、预防和控制在移民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做到平稳搬家、高兴迁居,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

(2)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移民工作中,要摒弃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单模式、简单化、一刀切的安置策略,尊重移民工作中的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开放思维,多模式、多方法、多渠道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尽可能满足村民安置意愿,把移民安置办成村民愿意搬迁、高兴搬迁的工程,做成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通过移民搬迁与安置,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爱护。

(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想,发展好“水经济”。对于愿意当地安置的移民,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等,规划搬迁后当地安置村民的持续发展问题,激发移民自强不息及不过度依赖政府的内在动力和创造精神,在原有传统移民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移民今后可持续发展规划,引领移民勤劳致富、绿色发展。当地安置的移民往往采取后靠后移的方式进行迁建与迁居,这些区块往往围绕在库区不远地段,针对意愿当地安置的移民,在充分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水库经济”“傍大河-傍支流湿地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乡村水生态旅游经济”“乡村水生态养老经济”等富有当地特色的“水经济”发展规划,构建“水经济”大布局,实现迁得出—住下来—能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4)结合工程移民,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一部分转移到城镇,这是必然趋势。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工程移民搬迁与安置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机遇,也是实现多模式移民安置的基础,要结合移民工作,制定相应政策,进行住房安置、货币安置等,解决好移民县镇工业安置问题和自谋职业问题,以有限的移民项目安置资金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5)贯彻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小规划与县域发展大规划相结合原则。移民工作不仅关系到移民的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涉及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多边界组成的复杂系统问题,边界条件是解决好这一系统问题的关键要素[1]。因此,在进行移民安置经济发展规划中,要把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规划背景下,正确处理好谋一隅与谋全局的关系,结合全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规划中的农业布局、工业布局、现代商业布局、现代服务业布局、交通布局等未来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寻找移民安置与开发机遇,把移民安置转化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移民安置方案

根据地质勘察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终确定受库区地质灾害威胁而需要搬迁1497户合计4409人。依据避险搬迁安置规划策略,采取本村后移后靠当地集中安置和进城进镇自主安置两种方式。

(1)集中安置。依据库区地质灾害威胁红线区域划定,最终确定受库区地质灾害威胁而需要搬迁并集中安置341户合计994人。按照避险搬迁安置规划,在综合考虑土地资源潜力、交通便利性、县域生态旅游度假规划等要素的基础上,选定了既满足现今避险安置需求,又具有未来发展空间的适宜安置点8个,完成了集中安置任务。

(2)进城进镇自主安置。依据库区地质灾害威胁红线区域的划定,最终确定受库区地质灾害威胁而需要搬迁且希望进城进镇自我安置的共计1156户3415人。根据当地政府近期和远景城镇化进程计划、县镇产业发展布局,城镇化后需要大量劳动力资源,这些劳动力主要流向县镇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进城进镇安置人员对于这些急需大量劳动力的扩张性行业是一种劳动力资源的及时补充,当然,需要在上岗前对进城进镇自主安置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4结论

在识别和评估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周淹没范围附近以及水库运营后新产生地质灾害类型的基础上,划定库区地质灾害威胁红线区域,统计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红线区域内移民人数及相关财产数量,提出适宜的移民搬迁避险安置规划策略,制定科学的移民搬迁安置方案,把移民工程做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暖心工程和富民工程,把被动的纯粹移民安置转化成主动地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新生人力资源力量,以有限的移民项目安置资金换取最大的社会安置效益,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