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论文范例6篇

文化翻译论文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1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意义的交流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而每种语言都是一个独特文化的部分载体。在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时,也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各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等文化的各个层面均反映于各自的词汇系统中,并形成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词汇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什么?各国学者定义不一。八十年代,我国学者对语言作了这样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符号系统(刘伶,1984)。后又有学者指出: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刑福义,1993)。西方语言学家一般把语言视为“人类特有的、具有任意性的符号系统”。笔者倾向于这样一种较为全面的界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认知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许国璋,1987)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特殊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体系。陈宏薇和李亚丹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并根据《文化语言学》的文化分类法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由于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即它又是文化其他组成部分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形成思想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比如“三生有幸”和“一尘不染”是反映我国佛教观念的词汇,“灵丹妙药”和“回光返照”则与道教有关。“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反映了我国的政策,“闹元宵”和“赛龙舟”则反映了我国的民俗。由于“贝”曾为原始生活的货、币,汉字中不少与“钱”或“贸易”有关的字都带有偏旁“贝”。如:贩、财、购、贸、贷等。“皿”是象征字,象征家用饮食器具,该偏旁出现在某些字中表示盛物的日用品。如:盆、盏、盘、盖、盂、盅等。这些字都承载着我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信息。

1.3 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先驱泰勒曾将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有一切能力与习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则将文化简明扼要地定义为“thetotalityofbeliefs and practices of a society”。 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就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 :语言有个底座,语言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格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植根于语言。

2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目前,我国翻译界新崛起的“文化学派”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张今曾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对翻译创作做过精辟的论述:“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因此,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传达活动,即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完整、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表面上翻译好像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事情,实际上译者的翻译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其使用方式与表达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与文化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之一,更是一个语言间文化传输与移植的过程。因此,作为译者,在恰当理解语言文字层面的意思的同时,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有效地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加以3 文化交际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3.1 音译。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或“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把这些特有的事物移植到译语中去。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例如:脱口秀(talkshow),酷(coo1),黑客(hacker),伊妹儿(e-mail),艾滋病(AIDs),色拉(salad),可口可乐(Coca-cola),阴(yin),阳(yang)等。

在介绍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事务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现在国内食品名称多崇洋媚外,但是洋人却用tofu来替代beancurd 作为豆腐的英文名称。同样,饺子就是Jiaozi,而非dumpling。 这类词语由于在英语没有相对应的同义词,以全新意义进入英语词汇,具有形式上独一无二性和表达准确性,反而不容易被英语词汇排挤,牢牢抢占一席之地;其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趋同性以及外国读者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和认可。

3.2 音译加类别词。由于汉字的表意特征,在音译英语词语时,汉语读者一开始可能不了解该音译词的确切含义,必要时可采用在音译词后面加类别词的方法,如:汉堡包(hamburger),高尔夫球(golf),爵士乐(jazz),桑拿浴(sauna),来福枪(rifle),芭蕾舞(ballet)等

3.3 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是移植文化的必要手段。翻译时为了避免疑问含义模糊不清,进行解释性翻译,将意思完整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从而实现跨文交际的目的。例如:“压岁钱”:Topresentchildrenwithnewly printed cash as Ya suiqian or gift money is one ritual of Chinese in celebrating Lunar New Year.

由于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而造成的词汇空缺,翻译时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因此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基本共识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加解释性译文的方法。

3.4 直译。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这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然而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例如:o1iverbrarich (橄榄树),纸老虎 (paper tiger),一国两制(one courtry with two systems)等等。

3.5 意译。意译法即着眼于传达原文意义的翻译(诠释),它舍去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在译语中,用跨文化的“语用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例如: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辛亥革命(the1911 Revolution against Qing Dynasty)等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2

【关键词】异化翻译 文化传播 关系 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25-02

一、引言

在如今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包括外国文学作品在内的大量外国语言文字材料引入国内,通过各领域翻译工作者的努力,国内民众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日益加深,人们希望了解外国文化的这种需要也在不断上升。这便要求我们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将外国的语言、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等展现给国内读者。从翻译策略上来讲,异化翻译策略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良好途径,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异化翻译的涵义及其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一)异化翻译的涵义

谈到异化翻译,便不得不提到归化翻译。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两者主要是在语言和文化的层面划分的。归化翻译是指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而异化翻译则是指在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上倾向于源语的翻译策略。

(二)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的内容表现出来的活动,以沟通两种语言文化。使一种语言的读者通过本国文字了解他国文化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翻译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使命,翻译的真正价值也在于文化传播。可以说,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两种主要策略。

另一方面,异化翻译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这是由异化翻译的特点决定的。异化翻译强调保留源语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文化意象和语言表现形式,译文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及再现原文的异域性。韦努蒂把异化翻译定义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因此,异化翻译避免了归化翻译造成的源语文化的缺损,将译语蕴涵的外国文化尽可能完整地展现给了国内读者,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三、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异化翻译的理论依据是语言的开放性与渗透力,因为语言文化不是封闭的,它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吸纳、包容能力。因此,异化翻译可以将大量的源语表现形式引入本族语之中,充实和丰富本族语的表现形式,在本国文化中注入异域文化,使本国民众和译语读者感受异国文化和风土人情,并且增进文化间的了解、缓和文化冲突。

(一)异化翻译能够极大地丰富本族语的语言

异化翻译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处理原文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因素时,必然会将一些不同于母语的新的表现形式引进到本族语之中。而这些新的表现形式蕴涵着原民族的文化内涵,一旦被社会接受,就会使这些本民族原本不存在的新兴语言进入到本族语之中,丰富本族语的语言和增强其生命力。

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外来语在本族语之中都很难找到与之对等或文化意义匹配的表达,尤其是英语习语。译者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习语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这时,采用异化翻译就可以尽量保留源语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例如,早年“honeymoon”一词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林纾将这个合成词的两部分分别按字面意义译出(honey“蜜”,moon“月”)构成“蜜月”一词,指“新婚后的一月”。如今,该词已从最初的洋味十足变得人人皆知,完全融入本族语体系之中。

(二)异化翻译有助于拓宽读者文化视野

翻译负有文化交流的使命,即尽可能把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习惯介绍给译语读者。鲁迅先生就特别强调译文要“保留原文的丰姿”。而且,越来越多读者希望通过译文欣赏外国作品特有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底蕴,了解中外之间的异同。因此,从促进世界文化交流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在翻译时,应着力于全面、完整地向译语读者介绍源语作品的全部文化意蕴。异化翻译更强调保留源语作品的语言表现风格和文化蕴涵,并且使译文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异域特征,因此能在文化交流和拓宽读者文化视野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实,中国文化本来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五四之后,中国文化始终善于甚至急于接受异质事物”。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谚语、习语通过异化翻译进入汉语,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窗户,例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

对于英语谚语翻译,“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套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包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套译英语谚语”。因此,像那些在汉语之中根本没有对等或者类似表达的英语谚语,异化翻译能够把原文所承载的有关异域历史背景、民族传统、社会习俗等文化信息如实地传达给译语读者,从而有助于通过丰富读者的阅读经验,拓宽其知识面和文化视野。

(三)异化翻译有助于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

由于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广泛交流,各国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地球村”、“全球化”正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熟悉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异化”翻译便架起一座桥梁、搭起一个平台,不仅有益于向外国介绍本国历史文化,也能让读者有机会熟悉了解异域风情,直接接触西方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树立文化差异意识,通过了解进而比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改变对策,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

例如在英语和汉语一些谚语中,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同一个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指代意义也完全不同。如英语谚语“as timid as rabbit”,按归化译法可以译为“胆小如鼠”,但是这样就会造成文化上的减损;而采用异化翻译将其直译为“胆小如兔”,就能够使中国读者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可以将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和汉语中的形象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间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文化传播是翻译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任务,而异化翻译是源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的翻译,异化翻译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异质,从而有助于丰富本族语的语言和文化体系,使译语读者了解更多的源语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并有助于缓和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际、实现文化多元化。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异化翻译必将涉猎更多的领域,为文化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张南峰.特性与共性――论中国翻译学与翻译学的关系[J].中国翻译,2000,(2)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文化战略;文化转向

Abstract: Translation as a main mean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ural strategy for China to become more integrated with the world.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turn and cultural strategy,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cultural strateg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s culture,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cultural strategy plays in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soft power.

Key words: cultural strategy,cultural turn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翻译从来就是一种以文化―政治为目的的语际交流行为,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刘宓庆,2007)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非功利的翻译事业,翻译作为一个整体总是服务于某种特定的文化战略目的。纵观中西翻译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无不具有鲜明的文化战略色彩,罗马帝国(公元前27 年- 公元284 年)从古希腊进行文化输血以补充其匮乏的文化资源; 中世纪教会为加强其宗教统治对《圣经》的翻译; 文艺复兴时期源于思想和文学革新的翻译;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汉代佛经翻译给沉闷衰退的西汉带来了新的精神慰藉和诉求; 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为起义的奴隶搬运军火”(陈福康,2000)的翻译则是直接为革命服务。因而,对翻译的考量应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我们“应该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刘宓庆,2007)。

一、文化转向与翻译文化战略观

中国历史上大抵有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第四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西学的全面翻译。这四次翻译高潮无一不是配合着当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国情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古以来翻译就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文字转化过程,而是文化交流、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对外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正成为中国新时期新的战略发展点。刘宓庆教授所提出的“翻译文化战略观”正是顺应当前历史潮流,反映时代使命的翻译理念。在《中国翻译界要树立文化战略观》一文中,刘宓庆向中国当今翻译工作者提出了如下若干问题:翻译界是否对当前的历史大势和现实要求有充分认识?中国的翻译队伍是否站在文化战略考量的制高点来观照中国的翻译事业?中国的翻译从业者是否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把握住了文化战略考量这个中国翻译思想的价值观核心(刘宓庆,2006:7)他认为,翻译作为一种以文化一政治为目的的语际交流行为,从古至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生存、发展战略,而文化战略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提出,中国人应该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翻译。翻译文化战略观的内涵定义主要分为四个层次:首先,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定位中国翻译事业;其次,要心系国运盛衰,继承发扬译界先驱精神,将个人事业心与忧国感时之志密切结合;第三,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学;第四,要正确对待西方翻译理论,将中国翻译理论紧贴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翻译工作的作用之于外交、外宣、外贸以及所有的对外交往与合作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下,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可以说,刘宓庆教授将翻译的文化观上升到国家战略角度,正切合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翻译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二、 中国翻译文化战略的原因

首先,中国译学孕育于丰富的中华文化母体中,无处不留下中华文化的痕迹,这就与西方译论迥然不同,二者在社会组织形式、物质生存方式和人文地理环境三大方面都有所不相同:前者发轫于宗法分封制,长期属于农耕自然经济,地处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周边文明发展相对滞后,而后者发轫于城邦共和制,长期属于农商――农工相结合的“领主经济”,地处开放性海洋型认为地理环境,文化交流如百川交汇。以上三个大的方面的差异派生出汉语和西方语言在语言文字结构、语言流通版图和语言流通形式上的不同,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差异是汉语和西方语言分数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不存在语源上的“同根联系”这一基本的语言,文化现实决定了中国翻译理论必须十分重视“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并将我们的语言转化理论描写建筑在“语言-文化比较描写”的基础上。这是中国译论和西方译论的重大差别之一。

其次,中国久远的人文哲学传统历来重视“意义”(概念、思想、意念等)。古代义理之辨可以追溯到魏晋时代的王弼,他提出了著名的重义命题“得象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将孔墨时代的主题意念进行深化,表现为“命题三维化”(意、言、象)。汉语总是将意义实体和语义承载糅合在一起考虑:意义和形式都不要诉求“单打一”的手段,中国人总是双管齐下,关注意义,兼顾审美。后世的很多翻译理论都没有离开“重意义”这条主脉。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原则,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钱钟书的“化境”以及刘重德的“信达切”原则,都强调了重视意义。由此可见,中国翻译十分重视意义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文本理解理论,并将译学意义理论建筑在广泛的基础研究,如与决定形式的意向研究,话语结构研究,句法转换机制等。中国传统译论一贯重视意义,这是中国翻译意义观的一大特色,这个源远流长的特色是十分可贵的,应该加以阐扬。

中国翻译也与美学有很密切的关系。汉语历来重视感性,突出整体意境和美感,富于结构美、符号美、韵律美、抒情美、意境美等。符号美指它的高度形象化和意象化,同时又及语音提示性和语义提示性于一身,几乎每个汉字都有一层又一层的语义涵蕴,汉语的语义涵蕴常常与物质感性相联系。语言审美感性也深深的参与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的斟词酌句过程。汉语这门感性的语言,与视觉感性和听觉感性密不可分,而中国翻译传统意义观中感性把握、重体悟的思想源头,这种体悟本身来讲就是一种美。中国人倾向于以一种美感心态来掂量语言的立意、抒情、遣词、造句、谋篇(起承转合),这种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美感心态”被刘勰叫做“文心”。中国人的“文心”成分体现了黑格尔的一句名言“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与形态语言想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汉语独特的美学素质:重意念、重形象、重感性、重神合、重了悟。汉语的美学素质是气质性的、结构性的,同时又是功能性的,属于审美形态的语言。汉语表现出与其他语言不同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

三、 结语

南京大学许钧教授在其文章《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中提出“要进一步树立翻译的文化观,认识翻译的文化本质,从文化交流与发展这个高度来理解翻译活动,对翻译活动做出正确的历史定位”(许钧,2002:224)。在中国“经济大国”和“政治大国”形象日益在国际上得到彰显的今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大国”身份的迫切性也愈加突显。翻译作为对外交流的桥梁和重要手段,理应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担起重任。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是一项神圣而艰苦的大业,任重而道远,绝非一蹴而就即能完成。这需要国家和政府广泛而长期的关注,需要翻译界从翻译文化战略观的高度进行全局考量,在未来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工作。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才能获得发展,中国当代文学才能在对外弘扬中华文化,建立文化大国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历史大业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 翻译文化战略观考量[J]. 中国翻译,2007(4).

[2]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86.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化背景;思维差异;文化意象;翻译理论

一、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一)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汉民族的综合型思维方式,使得中国人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以多归一”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动,归纳总结。形成“流水型”句式结构。西方民族的分析型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注重分析方法,惯于“由一到多”的思维方式,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树权形”的句式结构。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句子在霍克斯(david hawks)和杨宪益两种英译本中的译法。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霍译:the first girl was of medium height and slightlyplumpish,with cheek as white and firm as a fresh lychee and a nose as white and shiny as soap made from the whitest goose-fat.she had a gentle,sweet,reserved manner.to look her was to love her.

杨译:the first somewhat plump and of medium height. her cheeks were the texture of newly ripened lichees, her nose as sleek as goose fat, gentle and demure. she looked very approachable.

仅从两个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就可以证明上述观点。再比较两个译者的不同,霍译在第一句中仅用了一个with引导的伴随状语就一气呵成地将迎春姑娘的外表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之后他又用一个简单句表达了她的性格。而在杨译中,他用了两个句子,按照由大方面到小方面的顺序描述了迎春姑娘的外表特征。可以说这两种译法只是译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习惯的不同而已。由此可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审美情趣,对原文的表达形式作相应的调整,以使译文通顺,语意畅达。

(二)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意象是凝聚在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结晶。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与龟、凤、麒麟合称四录,龙代表帝王,象征吉利的动物,如:“龙眼识珠,凤眼识宅”、“龙投大海,虎奔高山”。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人的动物,应予消灭。龙被称为怪物,恶龙。中国画上的龙没有翅膀,西洋画的龙却是有翅膀的怪物。如“dragon’s pond and tiger’s cave;dangerous place”(龙潭虎穴)。在文学翻译中也有这样的翻译,如《红楼梦》中有一句: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个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霍译:“...and now this new cousin come here who is as beautiful as an angel and she hash’t got one either,so...”

杨译:“? even this newly arrived cousin who is lovely as a fairy hasn't got one either,...”

在这里,当宝玉指到美丽可爱的林妹妹时,他说是个“神仙似的妹妹”。在汉语文化里,当指及某人漂亮时,我们会说真是“美若天仙”。这里杨宪益按照汉语文化中的意象将其译作“lovely as a fairy”,准确地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色彩。霍氏将其译为“as beautiful as an angel”.我们知道西方文化的主源是希腊神话和圣经,angel在这些文化中是智慧与美丽的象征。霍氏考虑到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民族心理,采用了意译的手法将原文中文化转移为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来源造成了他们译文的不同。以上的翻译中,两位译者由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采用了不同的译法,杨氏虽忠实地翻译了原文,而且在译文中采用与原文同等的文化意象,但由于面对的是译语读者,因此,相比之下,还是霍氏的译文更地道,更易于接受。有时一个文化意象是无法译出的,在翻译时,需要加脚注注明,或给予必要的解释。如: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霍译: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t 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杨译: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kan [1],more delicate than hsi shih[2].

[1]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2]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对于我们汉语读者来说,都知道“比干”是智慧的象征、“西施”是美人的象征,然而对于译语读者来说,却不一定知道他们是何许人,杨氏以加脚注的方法介绍了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让译语读者充分了解到“比干’’“西施”等人物传说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信息的转移,而霍氏的译文只会让人得知bi gan是martyred,xi shi是“beautiful”,而不知道其文化来源,因此,使原语的文化信息不能完全传递。

二、文化背景及语言表达差异中翻译的基本技巧

在汉英互译过程中,除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外,如能对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有所了解,对于提高翻译技巧将会大有裨益。

(一)意合句转化为形合句

属于不同语系的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各有特色,差异甚多。当代美国著名翻译家nida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1983)一书中提出:就英语与汉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形合与意合的差异。英语重形合(bypotaxis),句中各意群、成分之间一般都用适当的连接词(connectives)组成复合句,形式上比较严谨,但缺乏弹性;而汉语则重意合(parataxis),即更多地依靠语序直接组成复合句,由于其句子成分用逻辑意义贯穿起来,结构灵活、简洁,不会引起误解。在汉英翻译中如果了解了上述差别,翻译在构句上就有了基础。例如:if one does not enter the tiger's den,how can he get a tiger's cu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隐含“条件”从句的汉语意合句,翻译时,这个if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违反了英语的表达习惯。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意合旬转化为形合句。译者头脑中的形合、意合的意识是否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句的质量。

(二)力求避免词词对应是汉英翻译技巧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故在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摆脱原文字面的束缚。例如:

第一,翻译注意词与词的机械对应。在汉英互译技巧上,要力求摆脱汉英两种语言原文字面的束缚。因为只有在少数情况下,两种语言中才有完全相等或近乎完全相等的对应。例如,“不要碰它”(“don t touch it”);“请填表格”(“please fill the form”)等等。但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不正确的或机械的对应。例如,“精神文明”被译为“spiritual civilization”,单从表面上看,似无懈可击。问题出在“spirit”一词。longman dictionary第一解释为:“a person apart from the body;one's mind or sou1.”是指与“肉体”相对立的东西,除“精神”外,尚含“心灵”“幽灵”等意思。另外,在强调“spiritual civilization”时,仿佛只注重心灵的净化而不求身体力行。

第二,注意词与词的搭配。受到汉语字面影响而搭配不当的例子经常碰到。例如:“grasp manure”——“抓紧施肥(应译为pay close attention to or attend to the question of manure);“提高英语水平”——“to raise the level of english knowledge(应译为to improve one's english)”;“啊,好票子!”——“ah,good tickets”(应译为ah,good seats!)。搭配不当是逻辑上的问题,但大多数还是语言习惯问题,因此在学习汉英翻译技巧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去熟悉哪些为惯用,哪些为很少用或不能搭配。否则,必然会出现上述“想当然”或“在意乱套”之类的翻译错误。

第三,汉英翻译中对修饰词的处理一般说来,文章中有修饰词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外,但目前汉语里似乎用得较多。例如:不管大小会场常说“隆重开幕”,不管什么工作性质常说“胜利完成”等等。这里确实存在许多汉语修饰,改进文风的问题。因此,翻译时应加以推敲,决定取舍,不一定非全部照译,如果全译,既不符合英语习惯,反显得画虎不成反成犬,对原文的修饰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晓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j].中国翻译,2003,(05).

[2]李红满.回眸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百年历程[j].中国翻译,2001,(05).

[3]tymoczko, maria. translation in“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化预设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对于预设的研究起源于Frege在1892年发表的《论意义和指称》,但是直到目前对其本质的研究还举步维艰。从事预设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预设的观点各异。笔者倾向于以下观点:预设有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之分。语用预设是在特定语境下,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有知识。它与使用语句的语境、说话者、听话者息息相关。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所以影响预设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文化是宏观意义的语境,是影响预设的非语言因素。

文化预设是语用预设的一部分。文化预设是长期潜移默化地储存在记忆中的反映一定文化客观现实的原型,是作品的作者和其意向读者之间共有的、不言而喻的知识。文化预设的内容通常不在文本内,而以隐蔽的、潜在的、被动的形式存在。这些预设往往是不言而喻的,不须另外描述的。文化预设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生态、语言、宗教、物质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文化预设共享程度高,几乎涉及所有共同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群。

文化预设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但要熟悉自身文化,尽力摆脱自身文化的束缚,还要进行原文作者和目的语读者、译者三者之间的对话。原文作者与原语读者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在双方共享知识基础上的。当原文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对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文化预设,他总是凭借过去的文化积淀和知识积累,使文本内的信息与文本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重组和整合,进而顺利完成对作品的理解。而译文读者特别是只掌握目的语的读者,他们对作品原语及其文化的陌生使得他们无法用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预设知识去阅读作品。此时译者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译者一般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处理隐含在文本中的文化预设,总的来说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其中前者包括如下方法:

1.意译

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意思内容来进行翻译,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应用的一般前提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出现较大的文化差异。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运用相应翻译方法以调整原文结构,用规范的目的语加以表达,这才能真正做到“意译”。

例1:

原文:话说杨执中向两公子说:“三先生、四先生如此好士,似小弟的车载斗量,何足为重!我有一个朋友,姓权,名勿用,字潜斋,是萧山县人,住在山里。此人若招致而来,与二位先生一谈,才见出他管、乐的经纶,程、朱的学问。(吴敬梓,《儒林外史》)

译文:“A man with humble capacities is not good enough for gentlemen like you, who admire worth so much,” Yang Zhizhong told the Lou brothers.“But I have a friend called Quan Wuyong from Xiaoshan County who lives in the hills. If you invite him here to talk with you, you will see that he has the wisdom of ancient statesmen and the learning of scholars of old, which make him unrivalled among contemporaries.”(杨宪益、戴乃迭译)

我们知道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乐毅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程颐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译文中两位译者将“管”(即管仲)“乐”(乐毅)意译为更笼统的“ancient statesmen”,将“程(程颐)、朱(朱熹)”意译为“scholars of old”,避免目的语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学历史背景知识,缺乏相关的预设而产生对文本的误读。

2.替换

替换法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其他修辞格翻译某种修辞格达到原文具有的效果,二是保留修辞格,但是在内容上做少许变动,而不影响效果。

例2:

原文:“Dick,”said the dwarf, thrusting his head in at the door,“my pupil, the apple of my eye, hey, hey!”(C. Dickens:The Old Curiosity Shop)

译文:“狄克”,矮子说着,把头从门口伸进来,“我的心肝,我的宝贝,嘿,嘿!”(cf.包惠南,2001:230)

原文中“my pupil,the apple of my eye!”被翻译为“我的心肝,我的宝贝”。在不同的语言中,人们通常使用不同的身体器官或物品来表达各种各样的情感,诸如心脏、肝脏、腹部、舌头以及肾等。在英语中,人们通常用“apple of the eye”来表达所喜爱的人或事物。而在汉语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它作为食物的一面。因此,译者将它译成“我的心肝,我的宝贝”而不是“我的瞳孔,我眼中的苹果“,以避免译文虽简单却难懂。

3.省略

原文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他的意向读者往往不包括外国读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作品中被本族语方视为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东西,对于其他文化体系的读者而言可能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不可思议。在大多数情况下,文化之间的现实差异和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某些相同的现象或象征物会有或产生不同的文化预设,因而容易出现文本理解上的误差。译者有时就会故意不翻译原文中文化预设相差太大的那部分内容。

例3:

原文:他说孙先生在法国这么多年,全不知道法国的迷信:太太不忠实,偷人,丈夫做了乌龟,买准中头奖,赌钱准赢……。

(钱钟书,《围城》)

译文:Mr.Fang just laughed at him for having been in France all these years and not knowing anything about the French superstition.Mr.fang said that if the wife is unfaithful and has an affair,the husband is sure to take first prize if he buys a lottery ticket,and he is sure to win if he gambles.

在译文里,译者有意没有翻译“乌龟”。在中国,乌龟或王八总是与“戴绿帽子”相提并论,堪称中国“国骂”。而在英语国家它则是长寿的象征。所以译者绕过这道文化预设差异的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也不无道理。但是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看,译者删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单词,而是原语的一片文化。

异化策略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是以原语文化为认同的翻译原则进行翻译。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语的民族色彩,而且能够使译文读者在不受译者任何“干扰”的情况下接触和接纳原语的文化特色,品尝“原汁原味”。像这种直译成功的例子很多,是二元文化成功的融合,像酸葡萄(sour grapes),榴莲(durian),wampee (黄皮),litchi (荔枝)都是直译的产物。但是有时直译很容易造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误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4:

原文:Joe,a clumsy and timid horseman,did not look to advantage in the saddle.“Look at him,Amelia dear,driving into the parlour window.Such a bull in the china-shop I never saw.”(Thackeray: Vanity Fair)

译文:乔斯胆子小,骑术又拙,骑在鞍子上老大不象样。(奥多太太说道:)“爱米丽亚,亲爱的,快看,他骑到人家客厅的窗子去啦。我一辈子没见过这样儿,真是大公牛到了瓷器店里去了。(杨必译)”

对于原文中的“a bull in the china-shop”,在译文读者中会激发同样的预设。这是由于两种文化的人对公牛的习性有共同的认知。所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文看起来简单明了,不会产生误解,同时又引进了新的表达。

2.直译加注

翻译中,译者为了译文读者更充分了解作品的需要而编写注释。从传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来说, 加上适当注解是非常必要的。注释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译者在翻译原文时所下的工夫,学养和态度。笔者认为加上注释可以,但不可过分。鲁迅说,关于好的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必须兼顾两面,既要力求其易解,又要保持着原作的风姿”。

例5:

原文:“But Joan Durbeyfield must mind that she doesn’t get green malt in floor”. It was a local phrase which had a peculiar meaning and there was no reply.(Hardy,Tess)

译文:“不过, 琼恩・杜伯菲尔德, 你可要多加小心, 不要让绿油油的种子钻进地里了”。

这是一句寓意独特的土话①。没有人接茬。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受孕。译注(孙法理译)

例句中的“she doesn’t get green malt in floor”,译者力求直译,但考虑到如果单是直译的话,译文读者可能会很难理解其真正意义,译者将其以注释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助于读者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3.直译加文内解释

有时欲向译文读者解释一些背景知识和文化常识,若极少字数就可说清楚的,可以直接放在文内。这样可避免打扰读者正常的阅读速度和注意力的转移。这种作注的方法,实质上是将预设语境具体化,补足语句中省去或要特别说明的内容。

例6:

原文:How could I offend a man who was charitable enough to sit at my bedside a good hour and talk some other subjects other than pills, and draughts, blisters and leeches?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译文: 我怎么能得罪这么一个人呢?他好心地在我的床边坐了足足一个小时,除了药片、药水、药膏和(治病的)水蛭之外,还讲了些别的事。 (宋兆霖译)

“leech”对英语本族读者来说,有前面的“pills,and draughts,blisters”很容易将它和水蛭的药用功能联系起来。译者在文中用( )补充说明其用途,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此“leech”是药用的,而不是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吸血的动物”。

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预设不仅仅是以上几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时代性。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其它行之有效的方法。译者作为沟通语言障碍的桥梁,应该既是熟练的双语使用者,又是两种文化的习得者。翻译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其实,后者在更大程度上揭示了翻译的重大意义。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人们在语言学习方面越来越关注将文化教学导入课堂,更多的人越来越具有文化敏感性,目的语读者对他国文化将会有更多的了解,那时两种文化间的预设将会向最佳的结合点迈进。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和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何兆熊.语用学文献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载郭建中主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文化翻译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人类的共性决定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共性,只有重视文化内涵,才能克服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真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这里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地理环境的差异与翻译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生产方式的不同选择。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牛耕是主要的耕作方式,因此汉语中有很多词和牛有关。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古时主要以马为耕作工具。牛和马在两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上很清楚地表现出来。例如汉语中说“吹牛”,翻译成英语就成了“talk horse”;汉语中的“牛饮”到了英语中就变成了“drink like a horse”。由于我国西依高山、东临大海的地理环境,故素有“东风送暖”、“ 西风凛冽” 之辞。与此相反,在英国,east wind 是指从欧洲大陆北部袭来的寒冷的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感觉。英国西临大西洋,在春天,凉爽惬意,西风从海上徐徐吹来,带来万物复苏,恰似我国的东风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在西方文化中,西风是和春天、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东方文化中的东风。此外,由于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 大手大脚,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而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 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 , 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等等。

2 英汉思维的差异与翻译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经说过:“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西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在哲学上,汉民族主张“天人合一”、“ 物我交融”、“ 和谐”、“ 悟性”, 对事物不讲究分析, 重视个人分析,重视个人感受和心领神会;而西方哲学则主张“人物分立”,重形式论证和逻辑推理。例如:

january 8, 1976 saw the death of zhou enlai, premi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p. r. c, member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 p. c.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于1976 年1 月8 日不幸逝世。

3 宗教信仰的差异与翻译

众所周知,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世上的一切有上帝主宰;而在中国人心目中,只有主宰一切的“老天爷”,上帝和老天爷的含义并不相同。在我国的文化里,有道教的“玉帝”,有佛教的“ 阎王”, 有神话中的“ 龙王”, 而这些概念在西方人的心里都不存在。尤其是“龙”的含义,在英语中,dragon是一种长有翅膀、身上长鳞、有爪子的能够喷火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它常常跟邪恶联系在一起,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凶恶而丑陋的象征。而在汉语中,“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龙”自古以来就是“神圣、高贵、吉祥”,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子孙被称作“龙子龙孙”, 还有“ 龙袍”、“ 龙床” 等词。我们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但是翻译成英语应说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person, 并没有出现dragon 这个词。汉语中的亚洲四小龙到了英语中则成了“four asian tigers”。 在颜色方面,由于中国人信神,受佛教、道教影响,所以中国人大都崇黄尚红,轻黑忌白。中国人以红色为贵,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 红蜡烛、红盖头,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而且希望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所以我们翻译汉语的“红”时要选择喜庆的词。比如:

开门红 get off to a good start

满堂红 success in every field

但是在西方,至今新人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新娘总是身披白色的婚纱,取其圣洁美好之意。葬礼也由牧师主持,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以示对逝者的哀悼,有悲哀、绝望、死亡之意。如:

a white day吉日

black sheep害群之马

此外,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汉英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 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人们信奉基督教, 相关的习语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

4 文化象征的差异与翻译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有不同的文化象征,引起不同的联想。比如在基督文化里,绵羊是驯服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老鼠是胆小懦弱的象征。英语中把bat 看成是邪恶的象征,因为它外观古怪丑陋,居住在阴暗的角落,而且还有吸人血的vampire bat,提起来就令人恐惧。因此,英语中有as crazy as a bat, as blind as a bat 等。然而,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英语中完全不同:“ 蝠”与“ 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蝙蝠作为一个吉祥物,经常出现在民间的许多图案上。红蝙蝠的“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更是象征着大吉大利。

另外,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它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 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 “累极了”是“dog -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十分喜爱猫, 用“馋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份, 而在西方文化中, “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5 特定政治文化的差异与翻译

政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举例来说,meet one’s waterloo, waterloo是比利时首都布塞尔城南13公里处的一个村庄。1815年6月18日由威灵顿指挥的英、德、荷、比等国联军六万八千人曾在此大败拿破伦军队, 导致拿破仑第二次流放。后来就用此指“ 惨遭失败”或“困难、棘手之事”。

综上所述,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确切的翻译。认识到中英文化中地理因素,思维因素,宗教信仰方面,文化象征及政治文化的差异,才能帮助理解中英文化内涵的差异。总之, 要想译文通顺、贴切, 必须要掌握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 这样译出的东西才能达到传神的完美标准, 才能忠实无误的传播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