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贸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国外贸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国外贸易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我国与外国企业的接触合作逐渐频繁,但是其贸易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规避国际贸易风险,提高际贸易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是企业对外发展的关键,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探讨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改进策略,旨在为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提供参考,帮助其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改进策略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以及贸易的频繁度在不断的加深。在此基础上我国企业的贸易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同时各种客观存在的贸易风险也在很多程度上威胁着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控制贸易风险对自身发展到来的影响,不仅会对自身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会带动国内、国际整个贸易市场动荡,所以企业必须有效的识别潜在的贸易风险,采用科学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文章就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如何解决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改进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方式。

一、国际贸易风险管理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对贸易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是企业在国际贸易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其经营规模的拓展,贸易量的提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对于多外贸易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盲目的扩展国外贸易市场和资源,抬高贸易成交量,忽视了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导致其难以维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2.没有完善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机制

阅读全文

国际物流成本国际贸易探讨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国际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开始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由于国际物流成本的增加使企业支出成本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成本的分析,阐述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针对物流成本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企业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国际物流成本;国际贸易;影响;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越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我国加快国家化进程,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为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物流业向前发展。一般而言国际物流业务主要包括:运输、物资管理、消费、派送等消费费用,它作为企业对外贸易中重要的支出部分,对于企业发展都造成重要的影响,高额的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促进企业对外发展,全面带动国际贸易进程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包含的内容

阅读全文

商务局工作思路

(一)全心全意抓好外经贸工作

工作目标:争取2020年外贸出口增幅指标在全市前列。

工作举措:

1、加快拓展市场。支持企业大力拓展境内外市场,在目前中美经贸摩擦的环境下,鼓励企业保有美国市场,巩固欧洲、日本等传统市场,并下大力气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通过多元化发展,规避单一市场的风险。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企业留驻发展,坚决防止为规避关税而盲目转移导致新的生产和贸易风险,坚决防止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产业链高端关键环节转移。同时,精心安排组织好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各类重点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创新贸易方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推进跨境电商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企业在国外贸易集散地设立海外仓和体验中心;吸引跨境电商平台商、服务商、物流商以及中小网商入驻,逐步形成以海外仓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场的格局。

3、做好外贸企业精准服务。深化“三服务”工作和“五心”“妈妈式服务”理念,全面推广应用稳外贸防风险“双十法”(党委政府帮扶十法,外贸企业应对十法),做好中美贸易摩擦应对工作,深化商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发挥全省“订单+清单”系统平台作用,做好数据分析研判及风险防范。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统一投保平台,为企业出口提供保障。深化外贸大讲堂活动,加大对企业的培训力度,提升我县外贸企业综合水平。

(二)集中精力抓好内贸工作

阅读全文

资源环境逆差下农产品贸易进展趋向

 

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1年的279.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6亿美元,增长了3.4倍,年均增幅17.8%,农产品贸易总额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从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都是土地密集型的粮油产品,排在前几位的产品有:大豆、豆油、棕榈油、棉花、小麦、羊毛等。出口产品构成中,水产品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11年1至10月,我国水产品出口量316.1万吨,出口额140.0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75%和31.45%。总体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自2004年开始出现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持续六年逆差并日益明显扩大的趋势,逆差额由2004年的47.7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231.4亿美元。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出口中保持着增长优势,在出口中比重呈稳定上升趋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在进口中比重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使农产品的产量下降,无论是由于国内供求缺口扩大还是各国农业普遍减产导致市场价格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大幅扩大。农产品的进口有明显增加,但出口增幅不大。人口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加之气候变暖将使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农产品进口势必快速上升,未来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差额还将拉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效率低下,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小,形成“产品输出国外、污染留在国内”的尴尬局面。中科院《201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绿色经济转型》对“环境逆差”有了定量的结论,即外贸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很大。如净出口隐含CO2排放量占CO2排放总量比重在2002年为18.86%,这一比例到2005年增长到31.91%,到2007年增长到30.82%。同时,净出口产品隐含SO2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5%以上,净出口产品COD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0%以上。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存在资源环境的“逆差”。应对气候变化,绿色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逆差影响很大,同样也成为我国在农业贸易领域环境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因环保水平的不足而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绿色壁垒成为继反倾销之后,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我国资源环境与农产品贸易双逆差问题已成为农业生产和贸易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资源环境与农产品贸易双逆差加剧的原因   以往对农产品贸易的度量主要以价值量来衡量,而很少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度量,忽略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成本的计量。如果对外贸易使本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产生正面影响,存在资源环境顺差;如果对外贸易对本地的资源环境状况有所恶化、产生负面影响,则存在资源环境逆差。已有的研究对“环境逆差”有了定量的结论,外贸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很大。同时,造成我国资源环境逆差的主要原因已被指出:一是进出口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走的是一条以量取胜、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效率低下,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小,所以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在价值量上是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二是出口产品的环境效率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小。目前,在我国出口的绝大多数产品中单位出口产品的污染强度均比发达国家高。三是出口总量增速快。我国出口总量大约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一)农产品贸易中资源环境逆差的产生   近年来,由于国内粮食产量波动、粮食库存量下降和粮食需求的上升导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国家在采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证耕地面积的政策基础上,对粮食进出口采取限制出口和大量进口的双管措施。同时,国内供需状况变化导致的农产品进口需求激增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加剧了农产品贸易逆差。而对于农产品贸易中的资源环境逆差问题,大多数研究指出面源污染是造成资源环境逆差的主要原因。农业贸易中的大宗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施用的面源污染严重,其中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致的污染形势严峻。目前我国化肥使用量达4124万吨,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而且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大约只有30—40%,其余的则以各种形态进入到环境中。玉米和大米的贸易量为顺差,而从化肥、农药施用的面源污染造成的资源环境逆差看,实际上玉米、大米以及蔬菜贸易造成的资源环境为逆差。因此,我国长期保障粮食安全的农业出口贸易战略承受了沉重的生态环境成本,引致了农业对外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不仅阻碍了农业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对农村环境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这一视角出发,未来应进口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粮食、畜产品、海水养殖产品等),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实施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相互协调的农业贸易政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抓住农业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机会,采取农业贸易与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措施解决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技术标准与环保标准贸易壁垒的提高   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一方面,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化肥、农药等现代工业性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所造成的污染。全国耕地的17.5%受到了农村工业污染而被破坏。这些污染破坏的耕地意味着一亿多农民生计受到威胁。土壤污染不仅影响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国民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为了出口创汇,将传统粮食生产转向有利于创汇的经济作物,如烟草、蔬菜、水果以及园艺产品,从而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金融危机后,国外绿色壁垒的波及、仿效和扩散效应越来越明显,不断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提出新挑战。日本进一步修订《肯定列表制度》,并在2010年度进口食品监控计划中,增加1600个监控检查样品;农药残留检测涉及的农产品由130种增至135种,被检测允许存在的残留农药由724种缩小到229种,农药残留标准由9000个增至2.8万个,这意味着进入日本市场的农产品几乎不允许存在任何农药残留。韩国自2010年6月1日起,对进口水产品实施6种药物残留检测。欧盟通过《欧盟新型食品修正案》及多项技术标准,并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反海洋渔业非法捕捞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美国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案》也已陆续实施。此外,碳关税、劳工标准、动物福利、环境标准等正逐渐成为新的贸易保护形式,出口门槛的提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障碍。逐步恶化的农产品贸易环境,阻碍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更加剧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的形成,使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出口的空间越来越窄。#p#分页标题#e#   二、资源环境逆差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逆差对农产品贸易影响凸显:   (一)国内农产品出口空间遭受压缩   例如,“食物里程”运动通过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引导人们购买和消费本国甚至是本地农产品,减少购买和消费远渡重洋的进口农产品。原因在于产品的隐含碳是否高于本地产品。因此,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份额将会减少,这对以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表明,欧洲的“食物里程”运动的受害者主要是那些最贫穷的国家,尤其是依靠空运向欧洲出口农产品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如马拉维、马达加斯加)和新西兰。“食物里程”实际上成为一种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与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非歧视性国民待遇条款的自由贸易规则相悖。G.Edwards-Jones在2009年分析了碳标签的引入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到英国的园艺产品脆弱性的影响,指出距离英国遥远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可替代程度高的产品受到的影响最大,如肯尼亚的四季豆、以色列的西红柿和辣椒、危地马拉的豌豆等;而出口热带产品或在英国缺乏替代品的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小,如印度的茶叶和葡萄、菲律宾的芒果、中国的茶叶等。因此,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仍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国内农产品贸易逆差短期内继续扩大   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气候变化导致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研究表明,如不采取任何措施,未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也会加大。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在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畜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会减少。   在林业方面,气候变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导致森林树种及木质变化,火灾及病虫害的风险增加。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气候变化使农产品更加容易腐烂变质,增加了贸易成本。许多农产品要求冷链物流,尤其是易腐食品从产地采摘、收购或捕捞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气候变暖,使农产品更加容易腐烂变质,给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贸易成本。另外,飓风、冰雹、暴雨等恶劣天气容易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更多的风险,甚至遭到买方拒收或拒付款,增加贸易风险。   三、资源环境逆差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从根本上讲,解决农产品贸易领域的贸易逆差,要以农业生产中资源环境逆差的扭转为基础,由“农产品出口导向政策”转向“绿色贸易战略”。“绿色贸易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求我国单位净出口产值的碳排放强度、净出口拉动的SO2排放量及COD排放量等指标的不断下降。我们可选择的绿色贸易政策手段包括出口政策与进口政策。在出口政策方面,包括资源环境出口关税/退税、补贴政策等;环境标志产品出口;实施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实施出口企业绿名单、出口企业黑名单、环境审计。在进口政策方面,包括资源环境进口关税、免增值税/补贴政策;鼓励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进口等进口替代政策。强化对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补贴政策予以制度支持。   改进国内农业环境补贴政策变得尤为重要。对种粮农户实施直接补贴政策具有生态与环境效应,但近年来贸易争端大多将矛头指向政府“补贴”。如果直接补贴的粮食是以一定的环境管理标准下的数量为依据,农业生产过程就会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环境管理标准进行,既可以保证粮食产品的环境质量标准,也维护了生态环境质量。对那些有着明显环境正外部性的农业生产,如生态农业,给予大力支持和保护,以实现有效的进口替代,促进农业清洁生产方式的进行。鼓励农业生产技术的进口和创新,提倡实施节水、无土栽培技术,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正外部性明显的农业生产进行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限制环境负外部性明显的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生态农药和生态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促进这些产业部门发展的同时降低生态农业的成本。完善退耕还林、还草和还湖等“一退三还”补贴政策管理机制,提高补贴效率。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全球视野制定新型农产品贸易战略。既要努力扩大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也要重视从国外进口资源环境密集型农产品,缓解我国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同时,加强农业科学研究等公共投资的强度。增加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投资,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和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政府应增加农村的财政支出,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农业、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以及海岸带及沿海地区等脆弱区,积极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研究行动。   (二)严格实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修订后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于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提高了与多双边规则的一致性,对于保护我国产业的合理贸易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2条规定“商务部负责对国外贸易壁垒的调查工作。商务部指定进出口公平贸易局负责实施本规则。”当农产品出口企业遭遇国外环境贸易措施阻碍时,可以通过这条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   (三)制定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保障法。由于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破坏就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因而产地环境质量的优劣十分重要。我们常看到国外进口的水果上表明产自某地,这就使消费者产生了信赖感。产地环境保障法的目的就是使得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有所保障,从而为产品质量提供最基础的保障条件,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境监测,减轻生产加工企业的经济负担。这就需要工商、环保、国土、规划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严格控制有污染源排放嫌疑企业的审批和设立,从而在根本上杜绝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破坏。#p#分页标题#e#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将遭遇更多的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检测体系,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技术标准较少。加快制订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分级和专业标准、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卫生安全标准、农产品包装及储运和标识标准等尤为重要,尽快制定与修订符合国际标准、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减少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将“比较优势”变为“竞争强势”。

阅读全文

国贸专业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我国各地区进出口贸易交易的发展,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就业提供机遇。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开展的英语课程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商务英语的掌握情况以及不同社会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商务会话、外贸翻译、函电写作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商务贸易知识储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探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背景下,如何对国贸专业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促进实践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贸专业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不同国家与中国开展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包括电子商务、物流、医疗器械、电子技术等多个门类,需要大量掌握口语翻译、商务表达的专业人才,才能完成一系列国际结算、商务管理、市场营销与外贸跟单等活动。在这一国际商务贸易人才培养要求下,高职教师应构建“学做一体、仿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商务贸易的岗位需求,对学生开展商务谈判、外贸翻译、英语函电的教学,提高学生在商务会话沟通表达中的职业素养。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定位

1.“一带一路”国际商务贸易对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商贸活动的日益频繁,对外投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采购等新型贸易业态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商务贸易英语会话人才、翻译人才。根据中国社科院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市场需求报告》得出,2018年我国对国际商务贸易的人才需求为180万以上,且商务贸易专业人才缺口在100万左右。因此高校对国际商贸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能够为有效推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1)多元化商务贸易对英语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发展战略提出后,我国开始逐渐加强与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这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也提出较高要求。比如,以上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商品为水果、水产、服装纺织品、木材、橡胶、手工艺品等产品,高校英语学生在商务英语词汇、句式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与农业、轻工业相关的词汇表达。“farmproduce”“handicrafts”“rubber”“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discount”“redemption”“inflation”等词汇,在东盟、东南亚地区贸易交流中的使用频率高,商务英语人才应熟练使用这些词汇,与外商开展经济贸易交流。(2)具备跨文化口语翻译、商务交流、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国贸专业学生在进入国际商贸企业后,需要从事一系列诸如商务谈判、外宾接待、同声翻译、产品推销等工作,因此学生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语言表达习惯、文化传统,选择合适的英语词汇、句子表达方式,与对方展开商务贸易事务的会话交流,按时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事项,包括组织发言报告、贸易细节协商、电子邮件回复等贸易任务的执行。

2.“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定位

阅读全文

肥牛养殖技术分析

1肥牛养殖现状

1.1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有3~5种气候类型。

所以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环境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我国的肥牛养殖多为散户,其缺点就是不利于养殖信息的沟通和育肥管理,优点是小户养殖内牛的数量少,牛间竞争压力小、资源分配充足。

1.2肥牛的养殖以精料搭配粗粮的喂养方式为主。

我国的肥牛养殖方式是在国外养殖技术影响下发展来的,国内肥牛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虽然有进步,暂时略有停顿。同时肥牛的贸易量也受限于疯牛病等疫病,国外贸易肥牛市场低迷,影响了出口的销量。

1.3肥牛养殖多为放养。

但放养的肥牛,运动较多脂肪消耗很快,肥肉所占比例下降。所以肥牛不适合长期放养,在育肥阶段需要拴养,搭配好饲料的调配比例,开展高精度的拴养。

阅读全文

试论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潜在问题与风险

摘  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外贸形势,而我国现有的贸易救济制度又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的目的是恢复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主要包括制度缺陷风险、经济冲击风险、贸易摩擦风险和资金风险。我国政府需要科学、有序的制定实施方案,以防范风险,实现政策实施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贸易调整援助 制度缺陷  经济冲击 贸易摩擦   资金风险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含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含义及作用

    贸易调整援助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政府对因贸易或产业转移而遭受利益损失的本国产业、企业及其工人实施相关援助措施的一项公共政策工具。其基本理念是通过对因市场开放而遭受进口竞争损害的产业、企业和工人提供资金、技术、咨询服务和政策援助,帮助其帮助恢复竞争力,重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帮助受损产业的工人重新就业,以确保整个国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1]。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的目的是恢复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从理论上来看,贸易调整援助制度是一套满足帕雷托最优理论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

    (二)我国实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对我国国内经济带来了一定冲击。我国加入全球和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需要相应削减贸易保护措施,开放国内市场。快速开放市场带来进口量的快速扩张,2002年至2008年,我国的年进口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1.2%、39.8%、36.0%、17.6%、19.9%、20.8%和18.5%,年均增长超过24%(2009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13.9%)。在如此快速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我国尚处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初期阶段,国民经济体系、工业体系发展并不成熟,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众多行业缺乏比较优势,存在高能耗、低附加值,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绝对竞争力等问题,此时市场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对外开放,为很多企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为不少与国外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有成本比较劣势的行业和企业带来了困境。

阅读全文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探讨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增多,内外竞争局面激化。同时,中小企业发展受资金制约严重,贸易融资问题已然成为企业的重要改革方向。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帮助中小企业打破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切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0引言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系的重要一环,对国家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深远影响。自21世纪初期,我国正式成为全球贸易舞台的核心角色,但中小企业已然受资金制约,贸易融资渠道单一,难度更大。因此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及问题症结所在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新途径势必成为各企业管理部门的重点关注话题。

1国际贸易融资理论研究

1.1国际贸易融资概念

国际贸易融资属于贸易融资中的一种金融方式,主要是以国际进出口贸易及有形商品国际贸易进出口加工为主要活动[1]。同时,国际贸易融资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信贷形式,进出口贸易企业在办理国际结账业务期间,由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提供的短期资金融资,帮助企业顺利开展国际进出口生产经营活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