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教育范例

执业医师教育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1

【关键词】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教育安置

退役军人安置是军人从军队退役、融入社会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前,政府主要通过指令性安排,将退役军人指派到企业等单位任职;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就业资源开始由市场配置,政府无权以行政命令直接要求企业接收退役军人。[1]这意味着指令性安排逐渐不再适用,退役军人安置需要寻求新的方式。在地方实践探索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等部门于2010年12月了《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2]开始实行退役军人(主要包括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复员干部)教育安置;2018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3]退役军人教育安置是指通过专门针对退役军人的技术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军人习得就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使其顺利完成从军队到企业的过渡,重新融入社会。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释放教育培训在推动退役军人安置方面的巨大潜力,有助于退役军人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就。智能技术在缓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军事系统和民事系统各自运行,形成了“军民二元分离体制结构”;[4]学校和企业因“壁炉现象”的存在而合作程度不足;培训机构、网络学习平台与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整合不足,处于碎片化状态。这种割裂状态的存在阻碍了智能技术赋能我国退役军人教育,也阻碍了释放职业教育安置退役军人的巨大潜力。为此,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的变革,需要立足实然样态与应然愿景,整体推进各系统要素的重组。

一、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主要理念

1.教育理念

我国退役军人教育在发展初期较为粗放,以教育机会扩张为主要目标。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培训项目种类单一且以理论内容为主;教学方式主要是大规模教学或者让学生自学,缺乏个性化指导。这种大规模的教育培训虽然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但其本质上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规模化教学,而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为退役军人提供适合的个性化教育。为此,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应作为退役军人自由发展的肯定性存在,“以人为尺度”,在教育理念上应坚持“以退役军人为本”的价值核心,致力于为退役军人融入社会服务。在教育目标上,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要从以教育机会扩张为主要目标的“粗放”阶段迈向以帮助每个退役军人实现职业过渡为最高追求的“精准”阶段,充分考虑退役军人的个性特征、先前经验等,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不断开发其内在潜能,使其先前经验能为“民”所用,帮助退役军人学习行业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顺利就业,最终实现退役军人从军队到社会的过渡。

2.学理支撑

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的框架构建,应将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作为学理支撑。一是包容性发展思想。军人在服役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自我牺牲,退役后往往在就业方面存在困难。包容性发展理念基于公平正义思想,以实现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为其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5]为退役军人教育坚持“以退役军人为本”的价值核心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二是因材施教理论。“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6]从孔子对“因材施教”的诠释不难看出,“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已有经验等进行全面了解,创设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使学生接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应关注退役军人的个性特征与先前经验,为其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机会。三是技术赋能思想。技术赋能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一种新的方法或手段,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的变革。[7]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在数量上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在质量上为退役军人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理论逻辑

1.宏观层面的军民融合

2017年6月20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8]在军民融合中,“军”是指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是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9]军民融合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将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军事和民事两个领域内的人才、技术、资源等互相流动、彼此共享,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政府职能聚焦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职能更多由军队代行,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彼此独立推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由民口和军口各自运行,军事系统与民事系统处于二元分离体制。[10]在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的理论设计中,宏观层面的理论逻辑体现为军与民的融合,即在退役军人安置过程中,军事系统与民事系统(包括学校、企业、政府等)通过资源共享和利益驱动的制度安排等,彼此之间加强交流、积极互动、高效合作,实现两大体系的需求统合、资源聚合、能力融合,共同服务于退役军人军事人力资源的转化与使用,使退役军人可以在“军”与“民”的转化中实现无缝衔接、自由流动。

2.中观层面的产教融合

退役军人由军队过渡到社会的关键在于接受职业教育、习得行业急需的技术技能。理论上,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学校的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与在企业里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操作相结合。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我国产教融合尚不成熟,学校与企业之间存在隔阂,退役军人教育仍以基于网络课程的理论学习为主,缺乏基于工作过程的企业培训。可以想象,这种理论化的教育模式很难使退役军人真正习得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教育安置效果自然大大降低。在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的理论设计中,中观层面的理论逻辑体现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企业与学校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壁垒得以打破,双方资源共享、协同合作,可以极大地提高退役军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产教融合,一方面,企业作为人才需求主体,与学校密切合作,可以实现退役军人技能学习的供需对接,从而使退役军人所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企业作为人才供给主体,与学校密切合作,可以在基于网络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开发信息化教学平台,增加虚拟仿真实验室学习等实践学习机会,进而提升退役军人教育质量。

3.微观层面的教育融合

退役军人由军队士兵到社会人员的角色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政策、心理、技能、求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相应地,针对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也应该是一个经过设计的、系统化的、结构化的有机整体。在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微观层面的理论逻辑体现为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即通过职业院校、广播电视大学、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微观层面的教育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课程的融合,也就是将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的内容与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课程进行统筹优化、整体设计,消除其中的重复性内容,使教育培训的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二是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在线教育虽然可以解决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但同时也有临场感不强、缺乏实践教学等弊端。比较而言,线下教学一般在面对面的环境中开展,真实情境下的体验与交互,契合了人的社会参与和情感交流的需求,能够弥补线上教学的缺点。[11]

三、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力求体现上述三大理论逻辑的协同与优化,使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与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为此,该模式需涉及“智能指导”“智能培训”“智能沟通”“智能监测”四个关键环节。融合模式的运行需要在四大关键环节上体现出动态性、一体化的“联动”机制。

1.智能指导:利用画像技术进行项目选择指导

项目选择指导是引导退役军人正确认识自身个性特征、先前经验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等,合理定位其职业角色,促使其选择到合适培训项目的过程。[12]其中,退役军人的先前经验能否得到科学识别与有效利用是关系军事人力资源能否转化为民事人力资源、为“民”所用的关键。为此,要充分利用军队与教育机构之间搭建的沟通“桥梁”,建立起共建共享的退役军人军事人力资源数据库。退役前,军队可以将军人平时训练的各项技能考核情况及时上传数据库,形成军人军事人力资源个人档案;退役后,军事人力资源数据库就成为项目选择指导的重要数据来源。具体来说,在项目选择指导环节,项目选择指导人员可以依据退役军人的军事人力资源档案等数据信息对退役军人进行画像。画像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大数据应用技术,指的是主动或被动地收集用户的各种数据,用于对用户进行精准刻画。[13]对退役军人进行学习者画像,可以详细了解到退役军人的年龄、教育背景、先前经验等一般特征,为其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提供精准指导。

2.智能教学: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持的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需要以真实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换言之,技能培训中连接退役军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媒介变得更加复杂,凡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如与工作相关的物品和过程等都属于学习的媒介,它承载着创造这些媒体的“实践专家”的意图、知识、经验和技能。[14]在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通过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借助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设计成一个指导性的工作系统,帮助退役军人习得相应技术技能。例如,德国支持实施了题为“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学习”的典型试验项目,建立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并开展教学。[15]为此,在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还应该利用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学术支持,帮助其完成理论学习课程。例如,美国利伯缇大学(LibertyUniversity)就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完善的学术提升支持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16]

3.智能沟通:5G等技术支持下的供需双方沟通

学校与工作岗位之间还存在着需要跨越的鸿沟。倘若在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过程中,学校与工作场所之间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退役军人安置效果也将“大打折扣”。现实中,我国退役军人安置效果欠佳就与校企之间存在的隔阂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在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要利用学校教育系统与企业工作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借助5G、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沟通机制,有效加强人力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对话与沟通。第一,在线沟通。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17]借助5G技术,退役军人可以与企业人力资源代表实现在线实时沟通交流。第二,借助校企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企业人力资源代表可以到退役军人实训现场,直接在技能学习过程中了解退役军人的技能学习成果。第三,借助与企业建立的联系,退役军人可以直接到企业内部,在实际工作中展示自己的技能水平。

4.智能监测:借助智能监测机制持续跟踪监测

实现就业并不意味着退役军人教育安置过程的结束,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宣告“一次性”学习时代的终结。退役军人需要及时更新技术技能,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然而,我国退役军人教育基本止步于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缺乏对退役军人就业状况的持续跟踪监测。按照“以退役军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关部门应该持续跟踪监测退役军人的就业状况,为其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此,在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联系,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退役军人就业状况进行评估,收集有关退役军人工作的数据,监测其就业状态。这样,既能及时了解退役军人的工作状态和对在职技能培训的需求,又能实时发现培训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优化退役军人的培训项目。例如,在美国社区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的教育培训中就包括持续跟踪监测机制,社区学院利用与企业建立的联系会定期对退役军人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以及时改进培训项目,使培训项目更好地为退役军人职业过渡服务。[18]

四、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职业教育融合模式的目标框架

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应该立足于当今退役军人教育安置的应然愿景与实然样态,着眼于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力求构建“适应性培训”“观念改变”“技能提升”“数字素养”四位一体的目标框架,助力我国更好地实现退役军人教育安置。

1.适应性培训:了解安置政策和就业形势,适应社会生活

军人长期在封闭的军事环境中进行训练,刚刚退役时完全不能适应军队外的社会生活。这使得军人在退役初期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需要通过适应性培训逐渐熟悉社会生活的特点、社会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安置工作的具体过程等。当前,我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时间较短,一般在5天左右。如此短暂的培训时间既不能让退役军人充分了解有关退役安置的政策内容、确定自身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也难以使其从心理上真正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重在借助军民之间的联系,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帮助退役军人适应角色转变。具体来说,要增加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的时间,可将适应性培训由退役后提前至退役前、由军队之外改为军营之中,在军人退役前的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开始进行职业过渡的准备工作,让其及早了解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社会就业形势,进行职业规划,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心理调适以适应社会生活,在军营与社会之间实现“无缝衔接”、顺利过渡。

2.改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

文化资本是指在文化生产场域中积累的劳动成果。退役军人在军队中形成的文化资本也是影响其职业过渡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安置过程中,由于退役军人原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会与社会场域发生冲突,这就可能造成退役军人在过渡过程中产生自卑心理,职业过渡积极性消退,甚至产生“等靠要”思想。在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要积极引导退役军人改变依靠政府直接安置工作的价值观念,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第一,军人在军队中形成了意志坚定、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等优秀品质,可通过引导帮助退役军人将这些品质转化为在就业过程中敢想敢干、创先争优的意识;第二,通过心理疏导,强化退役军人个体的主观意识,让其具有通过习得技术技能实现自我就业的主体意识,以自己的努力与实力来实现职业过渡。第三,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退役军人教育,使广大退役军人具有“匠心”“匠艺”“匠魂”的崇高劳动境界,充分激发其追求劳动“真、善、美”的思想信念与精神品质。

3.技能提升:提升技术技能,谋得合适职业

职业是基于市场化交换,以人的生计需求为目的的、连续的、制度化的社会活动。[19]对退役军人来说,职业有着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双重意义,不仅是满足退役军人物质需求的来源,也是给退役军人带来情感满足,使其获得自信与尊重,实现自身理想与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为此,在智能时代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要帮助退役军人掌握劳动力市场所需的相关技能。新技术浪潮以强势力量倒逼退役军人的技能学习要实现“双向对接”:一方面要与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相适应,与知识的需求方相对接;另一方面要与人才培养主体占有的知识、技能等教育资料相适应,与知识的供给方相对接。唯有如此,才能使退役军人习得胜任其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实现生存与发展。如果说技能学习体现的是退役军人教育的工具理性,致力于培养退役军人的技术技能,提高其专业劳动的有效性,那么破除退役军人“等靠要”的思想,唤醒其主体意识,助其树立自主择业的观念,培养其对专业劳动的认同,则体现了退役军人教育的价值理性。可以说,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融合,使退役军人在“成事”与“成人”上实现统一。

4.数字素养:培养数字素养,适应终身学习

要求快速的技术变革要求教育和就业机构重新审视技术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为此,退役军人不仅需要习得特定领域的技术技能,还要具备数字素养。数字素养是人们在访问或创建数字资源过程中,应该具备的了解、理解、诠释和使用数字资源的能力,对退役军人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保持未来学习动机和职业适应能力、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此,在我国退役军人教育融合模式中,要融入数字素养的学习内容,鼓励退役军人通过制作数字作品,学习数字作品的创作方法;参与数字技能和知识应用的实践,具备数字素养的意识、能力与责任感;从事数字研究与探索,发展应用数字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通过培养数字素养,退役军人可以解释大量信息的含义,了解如何使用在线资源,这将使退役军人教育由“他教”变为“自学”,使退役军人安置由“被动等待安置”变为“主动自我安置”,可以极大地提升退役军人的教育效果和退役安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罗济.我国退役士兵安置制度面临的矛盾及其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8(6):74—78.

[2]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EB/OL].(2010⁃12⁃09)[2022⁃05⁃04].

[3]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8⁃07⁃27)[2022⁃05⁃04].

[4]钟新.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2017⁃11⁃16(13).

[5]任保平,王新建.论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生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1):78—86.

[6]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7]万昆,任友群.技术赋能:教育信息化2.0时代基础教育信息化转型发展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20(6):98—104.

[8]中国政府网.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EB/OL].[2022⁃10⁃17].

[9]肖凤城.军民融合的概念和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08(7).

[10]张建卫,乔红,陆云泉.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现实挑战与突破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7—13.

[11]祝智庭,胡姣.技术赋能后疫情教育创变: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样态[J].开放教育研究,2021(1):13—23.

[12]肖凤翔,马钰.对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选择指导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5):21—27.

[13]余明华,张治,祝智庭.基于可视化学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画像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36—43.

[14]赵志群,黄方慧.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73—79.

[15]赵志群,陈玉琪.德国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8(4):109—121.

[16]童莉莉,周伟,张鹏.5G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理论模型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131—135.

[17]LibertyUniversity.CollegeofAppliedStudiesandAca⁃demicsSuccess[EB/OL].[2022⁃05⁃17].

[18]InstituteforVeteransandMilitaryFamilies.AdvancingVeteranSuccessInHigherEducation:CaseHighlightsofVocationalAcceleratorProgramsatDelMarCollege,Tar⁃rantCountyCollege,andWakeTechnicalCommunityCol⁃lege[EB/OL].(2018⁃02⁃28)[2022⁃10⁃17].02.28.18.pdf.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课程目标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的发展,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给予特殊教育学校以诸多便利,从而促使学校为社会培养诸多中医按摩人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方面还面临较大困境,这对视障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进一步推进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促进该项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

一、特殊教育学校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困境

1.课程目标设置不合理。当前视障中医按摩职业课程目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层次分明的视障学生群体。在大众养生及保健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顾客群体更加多元化,其具体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不少视障学生有从事保健按摩工作的意愿。也就是说从视障中医按摩的就业发展趋势看,视障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以保健按摩师为主题。从按摩职业教育效果来看,只有少数视障学生可在三年职业教育下充分掌握医疗按摩技能,而且就算具有良好基础的视障学生,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也只能掌握保健按摩技能,对医疗按摩有一定的了解。2.课程内容组织不到位。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始终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现阶段国内盲人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是五年前编订的,不同章节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现象,并且一些内容衔接不够合理。例如,保健按摩学随着保健市场的发展而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与以往按摩学基础衔接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按摩手法以及基础理论内容重复较多。同时触诊诊断学为充分发挥视障学生在触摸诊断方面的优势,增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相对弱化了临床指导方面。另外,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在合并成中医学基础的过程中,同一本教材中的两科内容仍然被明显区分开,相互间的内容融合性不足。3.教学实施改革缺乏整体性。在视障中医按摩教学方面的改进与创新,主要是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探索,以促使视障学生克服视障的不良影响,增强视障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仅靠教师或优化单门课程是无法有效解决某些关键性问题的,比如在课程计划安排方面,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全面改革等都必须通过全体教师讨论决定。还比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临床经验不足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增加视障学生的临床经验是当前该课程教育亟待落实的首要任务。4.课程评价主体与方式较为单一。在评价方式上,特殊教育学校对视障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侧重于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而没有将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引入进来,评价方式也不够多样化。在评价所实现的功能上,特殊教育学校对视障学生的学业成就更为关注,也就是更侧重于对学生的评价,而对于教师的教学与专业课程方面的评价机制不够健全,这导致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功能涉及面相对较窄。

二、特殊教育学校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对策

1.合理设置课程目标。第一,在进行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设置之前,特殊教育学校应对本地区保健按摩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效把握本地政府对于保健按摩相关领域的支持政策。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应全面分析中医按摩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要点,以深刻认知该行业市场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实际要求,从而立足于就业市场具体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业人才。第三,在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设置方面,特殊教育学校应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以实际、实用与实效为基本原则,将视障学生可从事的相关职业技能作为主要课程目标。2.促进课程内容细致化。第一,国内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任意删减、增加课程内容或随意拼凑课程内容等现象,不过在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对课程内容细节方面进行有效处理,更加重视内容表达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第二,课程体系中对于人体学解剖内容的介绍方面,应在突出内容重点的基础上,高度重视相应线索的有效呈现,以防止贸然出现以往未曾接触过的知识与词语等。第三,在删除中药与方剂学内容时,特殊学校要同时对课程体系中与中医用药相关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第四,对于触诊诊断学内容的选择,应将该门课程为临床服务的目的充分体现出来,可减少或适当替换检查试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音译词语,并相应调整课程考试与资格考试的内容。第五,特殊教育学校在设计大字版教材的过程中,可将教材中的插图彩色化,为低视力学生进行学习提供便利。3.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第一,对于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特殊教育学校可充分借鉴以往的经验,同时鼓励视障学生积极参加按摩技能大赛、行业交流活动等,并把视障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归入评价考核范围之内。如此,不仅能够对视障学生相对乏味的学习生活进行适当调节,并能为视障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专业能力提供良好机会。同时,此类与奖励合理挂钩的评价方式能够进一步激发视障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热情。第二,对于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评价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不仅要充分尊重专业教师的意见,还要把视障学生之外的客户、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等都作为课程评级的主体。用人单位可根据特殊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来考量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师课程的质量,从而将课程评价信息与社会实际需要充分结合在一起,为各个用人单位提供直观明了的实用性信息。4.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第一,现阶段,在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不但要对具体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还应进一步探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应从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规律以及视障学生的学习规律、特点出发,积极开发或合理选用满足视障学生具体学习需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视障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第三,特殊学校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对视障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以及课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的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第四,特殊教育学校应以视障学生的就业为基本导向,以增强学生职业幸福感为基本思路,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培养能够自谋生计和自主创业的视障中医按摩专业人才,以充分满足市场具体需求。第五,特殊教育学校应从整体上加强校内化改革,有效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方面的各项难题,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

三、结语

总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对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充分了解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设置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内容细致化,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实践,从而全面促进视障中医按摩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业清.构建“以生为本”的中医推拿临床实习模式[J].现代特殊教育,2017,(15):77.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教育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新一轮生育与入托高峰已经来临,社会对幼教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幼教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幼儿入学教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接受更高质量的“幼有所育”已成为千万家长的共同心声和时代诉求,这对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质与量的双重要求。近年来,一大批有为的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瞄准幼教人才市场用工要求,及时开设幼教专业,致力幼教人才的培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教师资的不足。但相关资料显示,总体上职业院校培养输送的幼儿教师出现了学历偏低、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薄弱、艺术素养不高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改革,改进幼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专业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过程中,突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不断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幼教队伍用人需求,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幼教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院校幼教专业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1.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是以多种方式和途径,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传播、推广艺术的相关基本知识,培养人们对艺术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育人,它是美育的核心,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在学校可分成三块:一是课堂教育;二是课外、校外文化活动;三是校园文化环境。

2.职业院校幼教专业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职业院校幼教生综合艺术素养发展的需要。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教育对于幼教专业学生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可使幼教生了解、继承、发展、传播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是专注现实的价值,提高其在未来幼教生涯中能够娴熟有效地运用艺术方法和手段并以自身的艺术素养开展儿童教育实践的能力,塑造儿童心灵、陶冶儿童性情,促进儿童精神世界的和谐与人格的完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是幼教专业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和体现形式,在此过程中幼教生通过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逐步积累审美经验,丰富审美情趣,对其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是个有力的推动。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特殊意义。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具有可塑性强、模仿力强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情感发展也较为迅速。艺术教育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而艺术教育生动活泼的特点往往更能“圈粉”更能吸引人的“围观”,激发人学习的情感,这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教育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基于儿童正常生长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特征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以其直观形象性,开发儿童大脑的形象思维,释放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和身心和谐发展。

二、构建适合的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课程目标体系

1.目前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主要指的是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体验、感受、认知和表现能力。艺术教育,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是基础,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关键。幼教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在未来幼教生涯中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艺术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幼教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幼教专业培养的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一些艺术技能的掌握,一般达到实用、够用的标准即可。幼教学生艺术素养与教学水平能否提升、未来能否胜任幼儿艺术教育领域工作,这取决于学校能否制定并实施好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当前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幼儿教育专业的时间不长,对于专职教师的培养尚未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忽视了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养,存在着重技能、轻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中更倾向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人文知识等通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这也导致培养的幼教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背离了教育规律,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2.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构建思路

党的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次提出实现“幼有所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幼教,职业院校幼教专业需强化责任意识,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充分遵循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紧密联系当前幼儿园教育办学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幼教专业艺术课程目标体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应侧重丰富幼儿的经验以及对艺术的感悟、体验和情感表达。构建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首先要走出重技能学习、轻理论素养培育的认识误区,面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知识技能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为侧重点,以提升艺术素养为导向,将艺术教育充分融合、渗透到幼教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艺术知识和实用艺术技能,不断丰富艺术审美与创造能力,最终达成能自如地把自身所形成的艺术素质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目标。

3.加强艺术类课程的综合集成

艺术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目,艺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是对艺术学科具体内容的综合,还是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关乎心灵与使命,本着艺术教育要为其内在价值而教的宗旨,当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需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不断探索并进行综合性改革,促进“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发展。要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综合集成。纵向上把课程分为美术、音乐、键盘乐器和舞蹈表演四大模块,横向上分为基础、核心、综合和拓展四个能力区间,形成一个集知识、能力、素养一体的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为贯彻实施好此方案,既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更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三、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助推艺术教育落地

艺术需要实践和生活,艺术教育的另一途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样,课堂上掌握的艺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艺术素养,进一步有效促进幼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的生成发展。为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更新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在培育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工程,不断彰显校园文化品牌影响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贴近校园生活的艺术活动,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以德润身、以文化人,使他们在参与艺术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启迪,不断形成和谐和睦、向善向上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的心灵中深深植入崇尚文化、欣赏艺术、追求美好的文化基因。第二,强化管理,以生为本,营造浓厚的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格局。抓好师资、经费、组织、场地、设施等的保障工作,量身打造适合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节、演唱会、影视沙龙、话剧戏剧表演、模拟配音、讲座研讨及各类艺术社团等活动阵地和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要加强课外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视活动为课程,把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拓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空间,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内容打通,作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要精心设计艺术活动,认真制订活动计划与方案,确保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能够通过艺术力量的推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精进提高。要加强对高水平艺术教育设施的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予以保证。要把人人、班班常态化参与艺术社团活动纳入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目标考核体系中,把学生参与课外艺术活动的过程与取得的成果作为艺术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保证课外艺术活动常搞常新,丰富多彩,形成系列,成为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要秉持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举办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地方有影响力的高校及社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宣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受艺术熏陶,感受高雅艺术的震撼之美。同时要积极主动推出学生艺术活动的成果,组织学生艺术团队开展送节目下乡、入园、到社区、进企业等展演共建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固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价值与实践[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6).

[2]张晓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困境与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4

从调查结果显示,确实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人堪忧。主要表现在:

(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调查中,在问到您的学习目标时,257名学生中只有103人的回答是贯穿大学整个阶段乃至更长时间的,而近46%的学生没有长远的学习目标,仅是一两个月或一两周的,甚至还有31名学生直接回答没有学习目标。在问到您会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吗,答经常的只有40名,仅占15.5%,而回答有时或很少的则有206名,占80.2%,还有12名学生回答从不。

(二)学习兴趣不浓,对专业前景感到渺茫

调查中,只有16.3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劲头比高中时更大了,而65.76%的学生则认为和以前差不多或者比以前劲头小,还有46名学生表示越读越没劲,后悔当初考大学。在问到对自己专业的兴趣方面,有115位学生回答有意义、有兴趣,占44.75%;有90位学生回答有意义、无兴趣,占35%;还有25位学生选择入学时无兴趣,现在有兴趣;有27位学生选择入学时有兴趣,现在无兴趣。此外,在对专业前景的看法中,只有75名学生表示乐观,占29.18%,表示一般或悲观的有165名,占64.2%,另有17名同学表示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前景是什么。

(三)自我约束能力差,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

调查中,问到你旷过课吗,只有143名同学表示从未旷过课,占55.64%,其余学生都或多或少旷过课。问到旷课的原因,有41位学生回答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24位学生表示不喜欢老师的讲授方式,有22位同学认为上课学不到有用的东西,还有7位同学表示因为上课老师不点名。问到上专业课时的学习态度,有96位学生表示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占37.35%;122名学生回答不记笔记,只划出书中有关段落或纯听老师讲课,占47.5%;还有21名学生表示上课主要是做自己的事,比如玩手机,看其它的书,与同学聊天或睡觉发呆。此外问到上课前后有无预复习,有28位学生表示所有功课都会预习,占10.89%;重点学科预习和偶尔预习的学生都是109位,分别占42.41%;还有11名学生表示从来不预习。另外回答课后及时复习当天功课的有43位同学,占16.73%,而有63.8%的学生表示只在测验或临考前才复习。问到课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有94位同学表示主要是学习拓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有153位同学回答主要是上网游戏、看新闻、购物、聊天,体育运动或者其他兴趣爱好,占59.53%。综上所述,尽管艺术类学生越来越多,但学生的学习素质却未有明显提高,学生对学习普遍缺乏动力,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迷恋上网甚至厌学等现象,不仅制约着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使得高职院校因为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的艺术设计人才而影响专业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学习动力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有了学习动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积极探索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职业生涯教育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的关联性分析

学习动力是指各种力量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对个体的学习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的系统合力。根据其对学习的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由学习者自身需要而驱动学习的一种力量,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情绪、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外部动力则是由外部的激励或压力所推动的,包括社会、家庭、学校、课堂等环境因素诱发的一种学习力量。其中内部动力起主导驱动作用,外部动力起推动促进作用。职业生涯教育,是依据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及个人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它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得到普遍的推广与实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生涯教育也逐渐提上了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日程。从表面上看,职业生涯教育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提升似乎没有太多交集,但仔细分析艺术类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以及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两者是密切相关的。首先,从内部驱力来看,由于艺术类高考所需文化分数较低,艺术专业成为一部分考文理没法上大学的学生的选择,这些学生对艺术设计学习没有初始动机,大多是在高二临时转道突击,入学时无论文化基础还是艺术功底都相对薄弱。笔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并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今后职业方向的关系,大多数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而填报,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第一志愿考分不足而转专业过来的。所以说这些学生入校后有一个共同点,即普遍比较自卑,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较低,自信心不足,对所学的专业及今后的职业发展不清晰等,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学业和未来职业的探索规划,其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更在于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正确认识自己和所学专业的特点,职业岗位的需求,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其次,从外部动力来看,随着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加上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焦虑、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中,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艺术专业学生张扬奔放的个性和一些非规范性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使得他们在面对压力时往往采取两极分化的态度,要么积极面对,化压力为动力时刻激励自己,要么采取消极、逃避或沉溺于虚拟网络世界等行为,很多学生只看到了就业竞争的表象,忽略了其实真正有实力素质高的人才很多企业行业还是求之若渴的,以至对未来无信心,对学习无动力。另外从学校层面看,部分高职学生习惯了中学时期传统教育模式,即重施教主体、轻受教主体,重外部灌输、轻内在引导,在进入高职学习后未能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大学以自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加之高中时期还有个考大学的目标,家长和教师在身边不断盯着,上大学后离开了家乡来到陌生的环境,许多学生会觉得一下子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没有近期和长远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导致学习劲头相比中学反而降低了。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除了有助于学生加深自我认识和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还可以强化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生涯目标和职业理想目标,促使学生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在对职业生涯目标强化和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有序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职业生涯教育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动力提升策略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高职学生,还是高职院校,都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积极意义,从一入学就加以重视并将之贯穿于学生三年学习的全过程。而在调查中,问到您是否觉得一个较为系统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加强学习动力时,数据显示87.56%的学生表示认同,仅有32位学生认为其作用一般或没有实质性帮助。但在访谈时,许多学生均表示学校目前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有些片面,实施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另外学生十分希望学校能提供专业有效的个性化生涯辅导。可见学生对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还是迫切希望的,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在培养时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将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全员、全过程、多形式地开展。下面笔者就加强职业生涯教育,提高艺术设计学生学习动力提出几点策略。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阶段实施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教育

大一阶段,学生刚入校,面对新的环境、生活和学习方式,新生们往往会感到迷茫,找不到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此阶段可通过专业介绍,优秀学长座谈,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开设职业理想与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指导学生科学认识自我,了解所学专业及其职业适应范围,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初步确立未来职业目标。大二阶段学生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处于生涯探索期,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职业目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阶段学习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同时指导学生征求家人、朋友、专业人士对自己职业选择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职业目标和自我规划。这阶段还要引导学生在明确思想认识和找准奋斗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努力提高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加强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一年是职业准备、就业冲刺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锻炼、素质培养,在前两个阶段基本完成,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帮助学生参照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果断抉择,克服心理偏差,加强自我调节,掌握就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可通过人才素质测试以及模拟演练、实践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辅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职业工作环境及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

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往往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从思想上中重视,也具有可操作性。首先,院系要更新育人观念,坚持职业生涯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和日常管理中,融入到各学科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其次,专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学生设计科学的、个性化的课程模块和知识体系,依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指导他们分时间、分阶段地学习某方面的课程模块,并指导他们处理好主修、选修或辅修的关系,分清学业成绩、专业素养与就业的关系。

(三)开展个性化测评、辅导与咨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5

关键词:思政视角;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实践路径

医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应将德放在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医学生职业素质是他们为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医生品德及人文素养,因此,也同样需要将德放在核心位置。在教育部、卫生部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中,就针对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明确提出了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要紧密结合,其中包含遵纪守法、正确的“三观”、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热爱生命、关心病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对此,医科学院应将广大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视为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要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安排。曾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和改善思政工作,利用日常课堂这一重要阵地,思政基础理论课程应始终坚持在改善中加强,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充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其他课程应努力守护好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让每类课程都能和思政理论课程协同向前、共同进步。”为优化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面临着全新挑战。在全新形势下,从思政角度出发,探讨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研究怎样挖掘并充实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思政教学资源,将思政教育全面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让每节课、每次实践、每名教师都能切实发挥育人作用,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育人质量[1]。

一、当前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现状

(一)思政课程孤立存在

医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是结合专业设计的,按照教育学科种类大致可划分成集体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思政课程只是公共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对医学生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覆盖力以及影响力还不够。思政课程教师以文学、历史、思政等专业为重点,对医学专业不够了解,日常教学无法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思政教师以及专业课程教师没有及时沟通,彼此单独作战,思政教育以及专业教育呈现出“两张皮”的状况。

(二)思政课程功能减弱

常规状况下医科院校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是由能力和知识共同构成的,应知以及应会的教学目标比较清晰明了,思政教学通常仅停留在柔性指导层面,浅显地渗透专业知识、有关技能训练等相关环节,并未真正纳入到教学规划及教学纲要中。专业课程教师作为日常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缺少育人意识,很多人认为只要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即可,育人以及思政教育则属于思政课程以及学工部门的工作任务,这种思想和教学方法导致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功能日益减弱[2]。

(三)实践育人课是短板

医学专业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大多数医科院校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重是4∶6,同时还安排了为期一年的临床实践,但医学生日常实践教学受到高年级实习的限制,并且正巧是学生考研以及就业相互冲突的时期,学生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来提高个人的职业素质。此外,许多院校低年级学生并未安排他们进行临床实践,无法直接接触患者,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无法进行合理规划,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二、思政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职业素质培养是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我国院校学生培养的主要定位是技能型、应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工作岗位是管理、服务以及生产一线,优秀的职业素养是广大学生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的重要基础。对此,院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建立切实可行的医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模式,精心挑选、凝练医学生思政基础理论课及实践课程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政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他们个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的发展需要将个人发展预期、职业愿望及社会实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必须要从职业素质培养入手来强化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下,医学生只有结合社会需求努力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基于思政视角的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路径

(一)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作用

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教育是当前职业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树立他们正确的“三观”是为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科学思想基础,同时也是扣好他们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思政教育基础理论课程是思政教育的核心渠道,对医学生认知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观念,理性分析、客观判断历史及现实、社会及个人问题等多个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思政课程构建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以往思政课程的模范作用,体现其作为主要渠道、核心课堂的积极能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改善,构建学生内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政特色化理论课程[3]。

1.丰富课程内容

思政课程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方针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医学专业现实开设政策教育课程与职业素养课程,引领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个人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增设医学史、文学史以及科学史等方面的通识类课程,为医学生有效提供认知、交流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纽带。设置《生命教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道德学》等人文类特色化教育课程,指导学生自觉形成积极、健康的认知,调整思政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间的比重,贯彻并落实思政基础理论的实践学分,创建完善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具有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的经历。

2.创新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有效方法,在探讨式学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网络深度交流、翻转课程等多种教学方式中,强化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形成情感、理性和行动的认同,提高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同时,还要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建立课堂+网络+实践的立体化综合教学模式,构建混合式教育示范课程,实施大班讲座+小班探讨、自由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还可邀请当地领导干部到院校为学生讲述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地区领导干部在党员基础理论宣讲以及重要政策体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及吸引力。

3.重视团队建设

院校应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思政专业教育人员从思政教学不断向思政工作方向转移,兼职担任班主任、班级辅导员、院校党员指导教师等相关工作,将个人工作成绩融入到年度考核、职位评聘、评比评优体制中。构建思政实践教育阵地,选派教师参加挂牌训练,蹲点调查研究及志愿者服务等,让思政课程教师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了解国家发展形势、社会情况、民众情况,帮助他们树立群众情感、社会责任、国家忠诚意识,同时将这些情感和意识渗透到实际教学中,传进每名学生的心中。

(二)深化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

专业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要结合医学专业的主要特征,深入探索提炼每门专业课程所蕴藏的德育要素,具备的德育功能,从而丰富专业思政内涵,真正实现在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传授及能力实训中,潜移默化地融入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等要素,全方位开展职业素质教育。

1.重视教学战术制定

院校应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科的优势,全方位地设定专业课程,根据赋予学时以及学分等多种形式,将德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规划及教学纲要中。医科院校要努力完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革新专业课程,深入挖掘不同专业课程蕴藏的丰富的育人资源。以眼视光专业为例,在必修课程当中增加了学生必须要参与的盲体验内容,将学生的双眼遮住,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视觉障碍病患的痛苦,提高学生治病救人的职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此外,对于急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训练课程,院校应在附属医院急诊科室增加相应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到真实的急诊科工作环境感受医生日常的工作状态,从而让他们意识到急诊医生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应付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要抓紧一切时间救治病人,充分将育人和救人紧密结合在一起。

2.遵从教书育人规律

想要促进思政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覆盖,就需要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的递进式成长特点和学生碰到社会问题的整体复杂程度,构建循序渐进的育人路径。比如在临床专业教学课程开展进度和学习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院校可将具备医学特征及内涵仪式文化融入到医学日常课堂教学中,在新生群体中举行医学生宣讲仪式,在低年级学生群体中举行解剖课程开讲仪式、动物实验悼念仪式、遗体捐赠者默哀仪式,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举行护士授帽仪式以及成医礼等等,将极具医学特征与内涵仪式文化融入到专业课程日常教学中,让广大学生深切体会到医学职业的伟大,进而促使他们逐渐形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的自觉意识,逐渐从学医术、感悟医学品德转变成行大爱。

3.增强专业教师意识

全国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研讨会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育人作用,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学、以德实施教育、以德立身,通过教师的人格修养、专业学识来更好地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应努力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以及价值教学能力,发挥教师品德榜样、名师大家以及学术引导的积极示范作用。医科学院可根据名医真实案例及师说新语等多种方式让精英教师、医学教师走上专题讲坛,讲述自己真实的育人故事。院校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度、成立教学与科学研究团队等方式让学科引领人等学术明星走进日常课堂,或是让广大学生直接参加他们的研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此外,院校还通过各种名师名医的肖像来建设校园文化,召开教师表扬大会,进行教师品德标兵以及三育人先进评比等树立及弘扬教师典型,宣传师德文化。

(三)加强实践课程价值传递

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持续加强和升华的教育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而实践教育则是有效实现这种高度统一的关键途径。医科院校的实践教育体系应从专业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学生临床意识培养、实践技能训练以及职业素养的提高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价值传递的重要功能。

1.整合资源,推动医教协同

基础教育和临床教育要密切结合在一起,让专业人才培养从最初阶段就和行业实际需求紧密衔接,比如医科院校在日常管理体制中可实施院校合一,将附属医科学院与临床医科学院实施院院合一,院校专业负责人也担任医院科主任等。此外,院校根据区域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具体需求,努力构建相应的非直接管辖附属医院,为广大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有效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基层医院直接接触各种常见病症、多发疾病以及区域病例等等,直接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树立他们服务基层的良好意识,进而增强服务基层的整体能力。

2.逐层递进,健全教育体系

院校应提倡早临床、不断临床、多临床,构建以临床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将第一课程与第二课程紧密衔接在一起,推行模型、仿真、动物、大体分层次、分阶段的循序渐进式的临床能力教育培训,将广大学生临床意识培养及实践技能训练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一年级到当地基层卫生诊所、二年级到县级卫生机构、三年级到当地城市三甲医院的以临床为指导的递进上升三级专业实践训练系统,以此来让医学生逐步走向社会,逐步接触病患,逐步形成治病救人、医者大爱无私的职业自觉。

3.基于专业,建设育人品牌

从专业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社会实践以及志愿者服务,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真正进入医学岗位之前拥有一段难忘的志愿者服务经历,充分培养广大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比如,某医科大学主要以白血病、神经病、盲和低视力以及唇腭裂等病患群体为核心,打造并创建了亮眼工程、血液银行、微笑协会以及特奥志愿者服务中心等社会影响力较大、贡献程度较高的实践品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主动帮助别人、为社会做贡献、体验个人成长及自我价值,对身患疾病的人感同身受,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及使命感。

四、结束语

加强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紧急需求,同时也是实现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思政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核心”变革的日益深化,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政素养提升已成为他们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医科院校的教师及管理人员,应总结当前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思政角度出发,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不断提高广大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宏.网络环境背景下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99—103.

[2]李琴.职业院校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20—21.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6

按照目前我国学科目录设置,逻辑学为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逻辑学具体学科一般也设置在哲学系或哲学学院下的某个二级学科教研室或研究所。我国高校中哲学系(院)开设逻辑学硕士点或博士点也并不多,逻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时获得的学位是哲学硕士(博士)。另有少数高校曾经或者正在招收逻辑学专业本科生,主要由哲学系或数学系执行,学生毕业时获得的学位是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近些年,随着国内逻辑学者学科背景和学术经历的丰富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多,逻辑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变得越发活跃,主要体现在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学、语言学、法律、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中。

二、以逻辑为核心的相关课程通识

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逻辑通识教育虽较之以前被重视了很多,但以普通逻辑为核心的逻辑通识教育仍存在较多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逻辑通识教育内容和逻辑学专业研究脱节。目前国内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涉及的多为普通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很难作为授课老师自身逻辑学专业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这使得逻辑通识教育和逻辑研究在授课老师那里成为两件不太相关的事情,极容易造成“教学科研两张皮”。于是,在面对科学研究、职称晋升等较大压力的时候,逻辑学者尤其是青年逻辑学教师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去承担逻辑或批判性思维此类通识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次,逻辑和批判性思维通识教育未能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只是某种必要的理性能力训练,未深入到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逻辑通识教育往往作为高校的全校选修课进行开设,选课学生来自各个学院,他们的学科背景复杂,学习需求大相径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逻辑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难度。而另一方面,由于授课老师很难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兼顾到各个学科,也使很多学生学习逻辑通识课程时会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他们期望能学到更多逻辑学与其专业结合得更为深入的内容。再次,逻辑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需求严重脱节,逻辑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往往无法在逻辑通识教育中体现出来。而同时,一个具有很好逻辑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却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逻辑学通识教育的承担者。除上述原因之外,我国对批判性思维这一以逻辑论证为核心基础的重要通识课程存在较大误解,且成为认知障碍,使得批判性思维教育要么不能得到推广,要么成为抽象、空洞和教条式的课程,不能起到激发思维和创造性的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现阶段缺少的可能正是处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逻辑教育和素质训练。

三、专业逻辑研究和教育的定位分析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逻辑研究的学科交叉主要体现在哲学、数学、计算机、语言学、法学、心理学等领域。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逻辑学研究成果如何能得到交叉学科领域的认同?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逻辑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如何发展?逻辑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如何?上述种种涉及专业逻辑研究和教育的定位问题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以数学和计算机两个与逻辑学研究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为例,简单分析目前专业逻辑研究和教育的定位问题:在数学方向上,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数学本科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也很多,每年毕业的数学研究生数量庞大,整体上可能已经供大于求,尤其是基础数学专业。一般情况下,哲学背景的逻辑学研究生如果从事偏向数学基础的研究,比如以传统四论和两个演算为基础的数理逻辑方向,学生整体上学术水平较难跟数学专业的研究生竞争;更何况这样的研究在数学界也只需要较少人来从事,工作岗位稀缺,此方向的就业前景受到一定挑战。所以,除了那些特别有研究天分和能力特别强的数学基础爱好者,逻辑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慎重选择在哲学系背景下从事偏向基础数学方向的研究。在理论计算机方向上,国内由于逻辑学是设置在哲学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学院较少设置逻辑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在哲学系更是几乎不开设计算机的相关课程,想从事理论计算机研究的逻辑学研究生很难得到专业的训练。近些年,虽然基于逻辑的理论计算机的研究,和面向计算机应用的逻辑研究都引起了较多逻辑学者的关注,但对于学生而言,如没有计算机专业背景,或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即使其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研究内容为逻辑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领域,由于其最终所得学位为哲学学位,想进入高等学校计算机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难度依然较大。不仅仅是数学方向和理论计算机方向存在这种逻辑专业教育困境,其他交叉领域,也存在上述问题。事实上,逻辑专业教育虽然在许多专业训练和研究中有很强的应用,但随着各个学科专业化的深入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扩张,逻辑专业的研究生在就业出路等方面受到较大挑战。各个专业可能仅仅把逻辑看作一种必要的工具,相关领域通常也设置一些准入门槛,最常见的即是所谓的专业性。这样,国内哲学学科背景下逻辑专业的学生就很难有机会真正进入数学、计算机、语言学或法学等领域。正是由于对上述各种问题的反思,我们提倡一种上有专业理论和技能、下接“地气”的,不可替代的中间层次的领域逻辑教育和素质培养。领域逻辑教育研究是指在现代逻辑基础训练之下,进行某个领域的特殊逻辑训练和研究,然后再应用于相关领域,促进相关领域本身和相应逻辑学的发展。我们期望接受过领域逻辑教育的学生,既具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又具有某个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可以成为相关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领域逻辑教育和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哲学系和哲学背景,它甚至应该从各相关专业领域或机构中直接培养。只是,按照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现状,各相关专业领域一般缺乏既具有逻辑学专业能力又具备相关领域专业能力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考虑,哲学中逻辑学或相关专业教育应该承担起这一领域逻辑和相应专业素质培养的社会功能。

四、领域逻辑教育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领域逻辑教育既能突破逻辑通识教育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在逻辑学专业教育和研究受众较少的困境。我们对于这种中间层次的领域逻辑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训练后的毕业生能够在其相关领域的工作中成为佼佼者。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逻辑和具体专业领域的深入结合。这对逻辑、对其他学科和社会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除了现在已经具有一定发展的逻辑学与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研究之外,通过领域逻辑教育,我们也期望逻辑学能进一步地和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结合,在更多层面体现领域逻辑的价值。下面以医学逻辑学、社会选择理论等领域来说明这种领域逻辑教育和研究实现的可能。与医学结合的领域逻辑:医学院校的学生,尤其是非综合性大学的学生,逻辑学知识相对欠缺。事实上,逻辑思维在医学诊断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医学史上消毒问题的提出,青霉素的发现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其研究过程中都闪烁着逻辑的火花。目前国际上,基于逻辑的医学诊断、医疗专家系统等主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无疑为逻辑学在医学界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不妨设计这样的培养模式:招收具有医学背景的逻辑学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小组按照学术基本要求以及医学相关领域独特的逻辑需求,在对学生进行现代逻辑基础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基础上,要求学生专攻医学领域某些独特的逻辑方法和应用。这一独特的医学逻辑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逻辑学研究内容的,它建立于现代逻辑基础理论和方法之上,但又与相关的医学研究领域紧密结合。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可以直接回到相关的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践中。我们期望这样的毕业生在医学研究领域的成就总体上超过没有专门经过医学逻辑训练的学生。理想结果的实现可能还需要在现阶段增加一条“双学位”的标签,即经过上述程序培养后的研究生既获得哲学学位又获得医学学位,包括硕士和博士层次。

  但从目前来看,从制度上实现这种双学位的培养模式,还任重而道远。与社会学、经济学等结合的领域逻辑:费舍尔(A.Fisher)和斯克里芬(M.Scriven)曾提出批判性思维定义是“对观察和交流,信息和论证的有技巧的和主动的解释和评估”。而这种判断信息真假、质量评估、进行有效论证等工作,在信息时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决策、理性选择等研究领域中。因此,在逻辑通识教育和逻辑专业教育之间也可以考虑进行社会学相关领域逻辑的研究。实际上,社会活动领域中很多问题均涉及到现代逻辑的工具和方法。例如,计算性社会选择领域,涉及用逻辑学等形式化方法去处理基于信息集合的社会群体中的决策、选择等过程和规律研究。在社会选择研究中涉及的领域逻辑可能包括动态认知逻辑、决策逻辑、博弈逻辑、联盟逻辑等。这一研究领域也可进行更为广泛的学科交叉研究,比如和经济学、管理学、政治科学等结合。进行社会学相关领域逻辑研究的研究生则可以考虑招收经济学、管理学、情报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当然不管是面向哪一具体领域的领域逻辑教育和研究,其学生的培养都涉及到所授学位的问题,而双学位或许是最为理想的方式。

五、结束语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7

【关键词】执业医师;通过率;教学改革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生成为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医师资格考试由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组成[1]。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作为医师行业的准入考试制度[2]。目前执业医师数量已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卫生事业现状,医疗机构面临临床执业医师严重短缺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师资格准入门槛的逐年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68.4%,下降到2011年的22.4%[3-4]。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医学教育改革要适应执业医师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5-6]。据资料报道,实践技能考试失分率最高的项目是基本技能和体格检查,而基本技能里大部分是外科技能操作[7]。如何提高外科学基本实践技能操作,关系到执业医师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的通过率问题。因此我们提出: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对今后的执业医师考试有无促进作用?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对于临床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医学生只有经过刻苦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反复的临床技能操作,才有可能具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能力,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作风,养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掌握临床诊疗规范与操作要点,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锦州医科大学2009级252人、2010级120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全日制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实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期接触临床学生两届总人数97人;对照组:非早期接触临床学生两届总人数275人,两届共计372人。

2.研究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由相同教师授课,所选教材、PPT相同,理论与实践的学时一致。第一,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即导入新课、讲授新课、重点小节、目标检测、布置作业。第二,实验组采取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早期接触临床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与带教老师沟通、讨论,了解临床的沟通技巧及相关法律法规;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参与临床技能操作及外科手术,锻炼操作技巧;参加院内学术会议及技术讲座,了解学科前沿。第三,调查方法。在2009级、2010级同学执业医师成绩完全确认后,按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登记信息(生源、性别、民族),执业医师考试过线率情况等,根据预留联系方式收集资料,整理。

3.统计学方法。收集整理锦州医科大学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合格者,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u检验,合格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学生考试通过率。参加2016、2017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的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两届考生数为372,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数356,通过考试人数268,考试通过率为75.28%。

2.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两届实验组早期接触临床学生97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92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过关率为96.73%。对照组非早期接触临床的医学生考生人数275人,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264人,考试通过的考生176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过关率66.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国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考试,属于全国统一考试,医学专业毕业生需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真正实现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身份转变[8]。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引导医学教育、规范医师培养、评价医学教育质量与严格医师准入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9]。在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逐年下降的大背景下,针对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进行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医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与实践经验至关重要。国内外很多研究都发现,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从多方面影响学生,掌握前沿理论和技能发展动态。本项调查结果可得出,早期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执业医师考试过关率明显高于非早期接触临床的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早临床对于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早接触临床过程中,可以与各个级别的带教老师充分接触,学习中的疑问可以及时、有效地与任何老师沟通后而得到解决。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看带教老师的操作、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早进行医学生的身份转换,激发同学们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习的良好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前提,亦是其保障。执业医师考试中,存在部分法律、法规、医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点的内容,早临床过程中,可以接触到相关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例如:医疗文书的书写要求时限;不同种类传染病上报时限;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分类等等。其次,早期临床实习,可以做到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示范模式,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及临床病例分析能力。执业医师考试中大部分临床部分题型为病例题,通过早期的相关训练,对学生执业医师考试具有较大的影响。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环节教学目的要求,选择学生应知应会的技能,根据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以组为单位,实行“团队式”比赛。比赛中同组选手之间允许讨论和询问,以实验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和发挥临床专业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及团队的协作意识。通过考核评价及时反馈教与学的问题,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首先,要从改革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教育理念:通识课以讲授和启发式教学为主,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实行小班授课,引入案例教学,主要采取启发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归纳总结能力、临床思维与判断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加强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鼓励并推广线上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其次,重视职业素质培养,实行专业导师制,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专业,培养专业意识。将职业素养、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把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要求作为课程考核、综合考核、实习出科考核、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扎实、视野宽、能力强素质高,能从事卫生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因此,在保证教学及诊疗秩序的前提下,临床医学专业同学们的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相关院校推广。

【参考文献】

[1]皱德伟,赵龙,刘瑞,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本科临床教育浅谈[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36(S2):444-446.

[2]张晋湘,吴丹桂,刘世明,等.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构建临床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26(1):7-8.

[3]冯修猛,周雪,王俊林,等.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本科医学教育改革探索[J].医学信息,2010,(8):2215-2217.

[4]石云霞,毛广运,余青,等.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比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11,(1):34-35.

[5]陈自强,颜伟,孙梯业,等.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65-68.

[6]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2(6):1085-1086.

[7]郑福祥.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开展外科实训学[J].卫生执业教育,2016,34(5):95.

[8]黄星,潘小炎,范丽萍,等.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广西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J].医学与社会,2017,30(7):84-86.

执业医师教育范文8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

引言

我国自开展新课改工作以来,各个高校越来越重视将新型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之中。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工作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软件的使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个高校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逐渐将计算机软件运用到了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之中。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们成绩的提升,但是这也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电脑进行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就会导致自身使用手工设计时所进行设计的作品质量和自身的手工绘制能力的下降,不利于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1]。

1.2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我国进行了教育方面的改革,并且各个高校教师逐渐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但是部分教师依旧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师生之间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方面的探讨,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课程的学习时,对于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由于这一问题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团队协作的能力,对于学生们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2]。同时教师对学生们进行的教学在内容方面过于单一,学生们所进行设计的作品也很少面向市场,设计构思也就没有为大众服务的意识,不利于相关课程的持续开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想做好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逐渐将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运用到教学之中,以推动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的应用

2.1进行工作室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在进行工作室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必须以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提高设计兴趣为目标进行课程的设置工作。因此为了构建合理的工作室课程体系,必须制定出拥有一定空间的工作室教学大纲,同时对于目标方向需要更加细化的要求,以做好相应的工作。由于学生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此在不同时期进行课程内容的制定时,必须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好相应的调整,以便学生们在接受教师的教学时,能够更加深入其中。而在对学生们通过工作室制模式进行内容的教学时,还要发挥出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符合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个性和以后的发展规划也要拥有足够的重视。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防止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对学生们进行教学,避免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2.2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如果高校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就能保证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工作拥有足够的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为了促进高校学生经过教学之后的持续发展,教师就需要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提升自己的教学素质,并且在外界沟通能力方面也有着很强的能力[3]。而在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工作之中,必须做好现有教师队伍的选拔工作,并且根据教师自身能力的强弱,选择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培训工作,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要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培训,接受最新的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促使教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3进行更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的建立。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们自身的创造性,就需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教师能够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安排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学生们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并且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期间,可以适当缩短学生们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课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并且工作室专业课程的范围要不断向外延伸,使平面艺术设计教育能够拉近与国民生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促进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有利于学生们的进一步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是对新形势下艺术设计教学的积极探索,它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一个反复研究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创业教育模式能够顺利进行开展,就需要进行工作室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做好教师培训方面的工作,以及进行更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的建立。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努力发挥新的教学机制的优点和长处,实现新的教学运行机制的最大效益,以促进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清丽.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18):29-30.

[2]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9(28):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