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的运用

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的运用

摘要:预算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计划具体行为、协调组织活动、调节资金收支来确定可行的目标,使管理者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从大局出发考虑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规避资金风险的目的。然而,如何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仍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初期的一大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大难题,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预算管理;制造企业;应用

一、制造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的认知不足

在制造企业中,产出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一环。合理进行预算管理可以控制产出方向和产出率,保证企业各项指标的不断优化和提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制造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定位过于片面。许多企业只有预算编制而没有完整系统性的规划整理,甚至有些小型企业不进行预算编制。这些情况大都归结于企业领导者的观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他们认为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利益,预算管理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在短期内不能获得回报。这样的思想阻碍了预算管理在企业间的普及进程,减弱了企业与外界的竞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仍对全面预算管理知之甚少。在预算管理中许多人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有些部门人员把预算管理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和升迁的手段,在编制预算中投领导所好,所设的预算只关乎领导的看重点而非企业的整体利益,没有切合实际;有些人在编制预算的实施过程中害怕失败,一出现差错便出现编制无用论的念头,让编制成为摆设。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需要多方参与的活动,只有个别人的重视是不够的,它还要求各个部门人员对全面预算保持热情。因此,企业人员缺乏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预算执行困难。

(二)缺乏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

制度是企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可以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和项目决策的可靠性,企业全面预算主要描述未来企业的工作方针和发展动态,但是某些环境或是客观条件中的变化因素是不可控的,这些因素不管是正面的亦或是负面的都会对企业预算的理想状态产生影响。因此,为实现企业预算目标,就要建立有效的预算管控制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人员合理安排。但是许多企业都没有专门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或是制度不切实际成为摆设,在预算管理出现问题后没有合理的制度进行调控,造成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失败告终。并且许多企业在实践中缺乏预算管理相关的奖惩办法,企业人员工作量增加而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员工工作中相对懈怠,为预算管理的执行增加阻力。

(三)预算管理过于孤立

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规划的量化与细化的说明,是一项企业经营战略。当然,这样的策略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它要求企业高管将预算管理与其它产出、加工制造、经营销售有机结合,进行多维度对标分析测算,提出个部门预算指标,设置不同的目标方案,从而对不同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再完美的计划没有制度的支撑也只能成为空想。然而在一些企业预算的实践中,并没有对企业现状分析,而是直接制定一些理想化模式的高目标高要求,缺乏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分析,没有与企业其他方针进行结合,致使企业发展走了不少弯路。同时,由于预算管理包含多种多样管理体系的特殊性,许多企业只侧重于财务预算,将全面预算粗略的交由财务组管理,而非单独成立相关组织机构,许多预算管理活动只有一个部门单独执行,使预算管理不够严谨,相关组织较为涣散。

(四)缺乏科学的监督体系

预算编制只是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的第一步,实施全面预算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推行。只有过程实施合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优越性。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合理的时间空间计划,执行人员不尽职,全面预算难以取得良好成效的已并非个别现象。这些现象的症结都在于缺乏合理的监督体系。许多企业对监督的定义仅为防止企业高层腐败现象,而没有更加深入的进行管理监督,没有在推行预算管理时落实责任在人的基本原则,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纰漏互相推诿,办事不力未能进行追责,资金管理过度集权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企业经营不善甚至模式僵化的根源。如何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是当前制造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的当务之急。

二、关于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

合理定位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是实行预算编制的前提。明确预算管理对企业重要性,懂得企业为何要进行预算管理,才能完成对预算编制的实施过程。预算管理在项目实施中有三项职能。在项目投资前首先进行风险预算,是一种引导企业发展方向战略保障工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预算管理根据不同的工作现状进行不同的分析,有力的支撑了决策的可靠性;在项目完成后,结合活动具体内容,将完成结果与开始制定的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预算的科学性提供借鉴。当然,为避免头重脚轻,在强调编制预算的同时,也要注意预算的执行情况。因此,企业高层需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带动各部门人员参与预算,为后面预算执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以极大程度上纠正“预算无用论”的思想,保持企业发展的先进性。

(二)健全制造企业预算管理的控制制度

国无制不立,族无制不兴。制度在企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根据市场做出符合企业的预算制度,就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企业人员需明确企业发展“责、权、利”三个方面的信息。责即责任人,任何一个项目都应落实到人头上,而非草率的分配到一群人身上,在出现问题时找不到负责人,同时,责也意味着负责,做人做事要秉持负责的态度,在组织活动时积极参与出错时勇于担责。权即负责人在执行各项任务时应被全面授权,以便在做决策时更为果断,避免因请示上级而延误时机。利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此外,在推行制度时应内外兼顾。企业内部应建立相关平台进预算管理,鼓励员工在平台上畅所欲言,为预算管理建言献策,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办法,对新颖有效的预算方法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在企业外部应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系,协调合作伙伴的预算管理,与其他企业预算管理相结合,可以考虑和外部企业合作建立相关组织机构,保障预算实施流程的顺畅。

(三)与企业内其他管理相结合

要做到预算管理与其他管理相结合,首先要摒弃预算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错误思想。只有明白预算管理是每个部门的任务,才能意识到预算管理是重要性,才能做到将预算管理与其他部门任务有机结合。比如说,一个制造企业的外联部门在进行销售时,先要考虑到今年的业务预算,明确自己此次任务的目标数,再与现有的销售方案进行比对,若存在不合理处再进行修改。在进行销售过程中,再将方案执行程度反馈给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当年市场环境特点,偶然误差分析以及预算与实际的偏差对预算进行改进,由此做到预算与销售方案齐头并进。这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小步骤,若要真正做到预算与企业方针相结合,就要利用预算将各项业务串成关系链连接成关系网,这张关系网甚至可以覆盖到企业外部,从而提高项目成交率、实现经营目标。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

为更好地推动预算执行,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监督机构的主要任务有监督预算执行程度、落实项目与预算的结合、失职人员进行追责等。监督员应定期抽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并进行估分公示,将部门的得分与人员利益挂钩,奖罚分明,将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审核部门项目的执行情况,与预期进行比对,对偏差较大者进行责任追究。而对于监督人员自身也要保持机构的严谨性,应由企业全体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机构不会滋生腐败现象。进行预算考核分析也是监督组的任务,监督组应用发展可持续的眼光对目标任务进行审核。

三、结语

总之,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社会中企业实现企业愿景的良好工具。企业可参照本文所述方法进行合理预算管理,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观,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与企业方针策略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监督机构,从而完善企业内部价值链,增加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与管理研究[J].财经界,2016(09).

[2]吴华.论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的应用[J].财务管理,2016(06).

[3]高玉真.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清查与管理[J].对外经贸,2013(08).

作者:王营 单位:辽宁远大诺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