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下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探究

全面预算下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探究

摘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虽然已经在很多国有企业中得以实行,但由于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相关实践经验也有所不足,其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这也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造成了不小影响。基于此,本文对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的实施控制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

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协调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虽然能够在预算成本管理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具有全方位、全过程的特点,因此在实行阶段,也同样会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阶段的国有企业来说,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实行更是面临着很大困难,而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前提,对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问题及实施控制策略展开研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不受重视。当前很多国有企业虽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但在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并未能够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企业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也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中层管理人员甚至会对此产生抵触情绪,认为全面预算管理使自身工作职权受到了限制[1]。在这样的工作理念下,各项预算管理工作很难得到企业内部员工的支持与配合,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自然也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其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必然较大,全面预算管理虽然能够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支持,但在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要求却比较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并不能够在短期内得到体现,而这也正是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重视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预算人员素质偏低。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对于预算人员来说,要想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为各项成本支出的控制提供有效指导,不仅要了解会计、税务、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掌握预算编制、宏观政策分析、计算机操作、软件工具应用等方面的相关技能。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重视,在相关专业人才引进上未能给予足够支持,因此其内部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高,有些甚至无法满足最基本的预算成本管理工作,如财务预算说明书编写错误、预算数据与市场情况不符等问题时有出现,这不仅影响了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效果,同时还可能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2]。

(三)预算目标不够合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仅具有全过程、全方位特点,同时还需要企业内部员工的全体参与,只有对企业内部所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合理配置,同时合理分解预算目标,将预算目标具体落实到人,才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势作用最大化发挥出来,保证预算成本管理的有效性。然而在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虽然名为“全面预算”,但却并未将所有费用支出纳入预算范围中,除常规的管理、销售等方面费用外,如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等都十分保守,并不具备应有的预测性,对于预算目标的落实也比较随意,这显然是不符合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要求的。

(四)预算执行缺乏实效。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预算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对预算的执行,只有严格按照预算目标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分配、控制,同时完成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协调,才能够使企业经营目标真正得以实现。但由于当前很多企业都并未将预算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相关内控制度并不完善,因此在预算执行阶段,经常会因执行随意、部门间配合不到位等问题而导致偏差,进而使决算收入与预算收入出现较大的差距。另外,部分国有企业为保证预算成本管理的合理性,通常还会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设立预算调整空间,但在缺少相关制衡机制的情况下,预算调整很容易被高层领导所滥用,而预算执行也会因此变得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五)预算松弛现象严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企业预算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同样很容易导致预算松弛问题,如果国有企业为了达到预算目标而刻意夸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源消耗预算,或是主动压低预计产出水平,那么即便预算目标能够实现,但由于实际预算水平与最优预算水平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并不能够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反而还会导致企业运营效率下降,并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造成影响。此外,由于预算控制标准很容易达到,因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即便存在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很难通过预算目标的达成情况得到体现,预算成本管理同样失去了意义[3]。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国有企业预算成本管理的实施控制策略

(一)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对财力、人力、物力等进行全面规划,在设定明确、合理预算目标的基础上,将这些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人,以此实现各方面的预算控制目标,使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提升。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虽然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支持,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想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还需针对企业内部展开宣传教育,帮助各部门、各岗位员工了解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意识,愿意按照企业预算目标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同时将自身预算管理责任明确下来,以保证各项预算目标均能够实现。另外,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比较复杂,因此国有企业还需针对预算执行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根据各岗位员工的预算目标执行情况对其进行奖励或惩罚,使每一位职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预算成本管理工作中来。

(二)重视预算队伍建设。面对专业预算人员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还需从人才引进、预算人员培养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预算队伍建设工作,以提高企业预算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为预算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例如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还需充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加大相关资金投入,依托自身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来展开人才竞争,以吸引具有高专业素养的预算人才,壮大企业内部预算队伍。而在预算人员培养方面,则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培训体系,组织预算人员对法律、税务、会计、计算机等各方面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同时熟悉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保证其能够适应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顺利完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项工作。

(三)以战略规划为主导。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必须要为企业整体发展而服务,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而在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工作中,为保证各项预算目标的合理性,国有企业同样需要遵循以战略规划为主导的基本原则,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长期发展战略展开分析,之后再以贯彻企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长期发展为前提,制定合理的预算目标,为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四)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为避免预算执行偏差,国有企业还需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针对资金调度、物资采购等预算执行的全过程展开跟踪监控,同时按照细化预算目标展开对比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事前控制措施,将预算执行偏差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另外,为保证预算执行监督的约束力,国有企业还需在明确预算执行情况的前提下,建立多层化与预算管理体系,同时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将预算执行责任明确下来,如因经营管理需求必须要建立预算调整制度,则应将与之相配套的预算调整制衡机制建立起来,由独立部门或多名企业管理人员负责对预算调整进行监管,制定合理的预算调整标准,确定满足预算调整相关条件后,方可对预算目标做出调整。

(五)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当前国有企业之所以会出现预算松弛的情况,主要还是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统一,部分管理者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过多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利益。针对这一情况,国有企业还需对当前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加以完善,一方面由企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掌握预算成本管理的监督权,同时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全权负责预算目标审批、预算管理协调等日常预算管理工作,并对企业在预算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进行直接处理与汇报。另一方面则需要将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来,针对企业实际经营发展情况对最优预算水平进行合理计算,并通过与实际预算水平间的对比来判断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是否存在夸大资源消耗、压低产出水平等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支持下,国有企业的预算成本管理工作虽然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但只要能够强化自身预算管理意识,正确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在预算队伍建设、预算执行监督等方面采取合适的预算成本管理实施控制策略,就必然能够实现企业目标,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英.全面预算管理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5):157–158.

[2]吕小静.浅析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以ZY公司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4–5.

[3]柴慧萍.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8(07):76–77.

作者:叶青 单位: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