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培训总结范例

预算培训总结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工作

引言

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可以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发生深刻变化,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会计工作改革策略,可以使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突出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主要影响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升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将具备更高的规范性,事业单位将可以有效地实现会计标准体系的统一化构建,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与此同时,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会对权责发生制具备更高水平的关注,使会计核算性质的工作具备更高的科学性,并提升盈亏计算相关工作的准确度。受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收入因素和费用因素受到了更高水平的关注,当期的会计事项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之下,会计核算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将发生变化,会计工作的可靠度与全面性将因此提高。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折旧摊销工作环境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衔接,使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促进了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改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固定资产的价值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确认。事业单位会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对初始确认和再次确认的差异进行了总结,以此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市场价值。此外,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支出信息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固定资产价值评估的相关工作也将变得更加复杂。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之下,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的情况下对固定资产进行入账处理,在公允价值缺失的情况下,会在合同的引导下处理入账工作。此外,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之下,固定资产的价值将会实现更加有效的评估,双基础核算模式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更加成熟的构建。受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将出现更大程度的分析,会计核算系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较大的变化,平行记账手段的突出价值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现金收支业务将会成为预算会计核算的重要参考依据,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的信息来源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生变化。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改变了会计核算内容。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国家财政改革政策的影响力会得到进一步延展,尤其在会计核算内容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收支分类与部门预算的重要性更大程度上凸显出来,会计核算内容也将与改革内容具备更高的统一性。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之下,会计核算的主体内容会发生变化,国内财政体制改革的有利条件将得到更好的显现,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性工作的运行效率会因此大幅度提升。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之下,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可以具备更高的准确性,尤其在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计要素可以实现更好的分类,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质量也将因此大幅度提升。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较差唯有切实提高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才可以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水平,并使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显现。但是,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虽然具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影响力的关注,但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多方面应用价值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预算管理收支情况的详细考察,导致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无法与平行记账方法相符合,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更加完整的开发,不利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化构建。一些事业单位在探索财务信息系统的改革途径过程中,对于会计记账和数据分析等基础性工作的特点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财务软件供应商业务特征的分析,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系统无法得到更加有效的调整,难以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高水平应用提供帮助。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对于财务信息报表的规范性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财务核算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总结,导致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无法顺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存在不足。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制定会计人员素质培训策略的过程中,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影响力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会计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构成情况的研究,未能对会计工作信息进行全面地收集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无法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提供指导,也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无法在明确制度变革相关影响的基础上,保证会计人员培训工作具备更高的有效性。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于兴趣因素在培训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缺乏有效关注,未能对高素质会计专业人员进行有效聘用,未能有效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改良,导致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优化,难以凸显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性价值。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复杂度较高。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专业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新会计制度的各方面影响力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财务核算工作运行方式变化情况的研究,未能对权责发生制的相关影响进行妥善应对,导致会计核算方式的设计与收付实现制的对接不够充分,无法在降低核算复杂度的基础上,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改革需要。一些事业单位在制定会计核算工作的具体改革策略过程中,对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差异分析存在不足,虽然具备降低会计核算复杂性的愿望,但对于不同类型核算方式的分离举措认知存在不足,未能对平行记账等手段进行充分应用,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引进无法在改良会计核算原则方面发挥更大的影响,也使得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复杂度无法借此得到管控。一些事业单位在处理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双重计算方法的价值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会计人员工作总量和工作难度的关注,导致新《政府会计制度》无法对基础性会计工作形成更高水平的引导,难以在预算功能得到完善的基础上,借助新《政府会计制度》进一步降低财务核算工作的难度。

(四)事业单位财税体制缺乏合理性。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在贯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会计工作的改革探索,但对于财税体制改革的相关需求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税收制度改良基础上纳税工作环境变化特点的研究,导致财税体制改革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需要,也使得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难以得到充分明确。一些事业单位在探索财税体制改革途径的过程中,缺乏对收付实现制相关影响的重视,未能对现代税收管理机制的重要性进行充分总结,导致财税体制改革无法充分适应税务管理机制的构建需求,难以在强化财务会计核算功能的情况下,保证新《政府会计制度》得到更加全面的贯彻落实。部分事业单位在制定财税管理体制的具体构建策略过程中,对于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情况关注程度较低,缺乏对预算制度透明度的关注,未能结合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实施特点,制定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方案,导致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制度的建设无法凸显出其价值,难以在提高财税制度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价值。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在尝试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于资产负债和预算收支等关键性信息的构成情况缺乏足够关注,未能对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行政机构权责体系进行改良,导致事业单位无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出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无法为财税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改良策略

(一)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质量事业单位在探索应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策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构建和使用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信息化技术所具备的多方面应用价值加以总结,使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关需求相符合,并保证在平行记账法得到合理应用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还需要对财务软件的多方面应用价值加以总结,尤其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具备足够了解,以便能够在会计信息系统得到改良的情况下,为会计记账和数据分析等工作提供帮助,以便能够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有力支持。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与财务软件供应商的联系,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影响,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具体改革策略进行有效构建,以便能够在财务核算工作具备更高可靠性的基础上,切实提升财务工作的运行效率。

(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质量。事业单位在创新会计人员技能培训方案的过程中,务必加强对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构成情况的考察,尤其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工作信息进行完整的统计和梳理,以便能够充分结合政府改革的相关需要,制定会计工作改革的具体策略,使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培育。在事业单位制定会计工作改革的具体方案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会计专业人员对培训工作的兴趣,以便能够在获得专业会计人员支持和引导的基础上,凸显出新会计制度的重要价值,保证财务专业人员具备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灵活应用能力,进而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降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复杂程度事业单位一定要将管控会计核算工作复杂性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要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差异进行有效区分,使不同类型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异可以得到进一步明确,保证为会计核算相关工作的改良提供有力支持。在事业单位贯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务必加强对平行记账原则的关注,尤其要对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需求进行考察分析,结合现金收支的实际情况,制定降低会计核算复杂性的具体方法,并保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会计专业人员工作量的有效控制。

(四)提高事业单位财税。体制的合理性事业单位在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务必加强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要求的研究,尤其要对事业单位的经济属性进行全面总结,使税收管理主体行为的影响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明确,以便能够为改良财税体制提供有力支持。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强对收付实现制的关注,尤其要对财务核算相关工作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特征加以总结,使财务体制改革可以使事业单位的税收管理机制与新时期的市场需求相符合。一定要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多方面影响加以总结,尤其要对财务会计核算相关工作需求进行完整的分析,使财务会计核算功能可以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便能够在有效改良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保证现代预算制度具备更高的透明度。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税体制改革各方面影响的总结,加快调整会计科目与报表制度,以便能够在维护事业单位财税管理稳定性的情况下,提高资产负债及预算收支管理质量,使事业单位可以在合理设置事权的情况下,保证财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并使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运行环境,也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幅度改良。唯有明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影响,才可以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更好发展。因此,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展开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影响力的分析,对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媛珊 .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难点分析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 (06):53–55.

[2] 田静 .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影响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 (05):72–73.

[3] 周红梅 .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研究 [J]. 中国产经,2021 (14):190–191.

[4] 王巍 .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J]. 会计师,2019 (08):62–63.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2

1.安排培训师资

根据培训项目的内容明确培训讲师,从中心内部师资库挑选合适的师资。如果是外单位聘请培训师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接送等细节问题,有些时候预约的培训师会临时有事,所以为了确保培训万无一失,也可以明确备用本单位培训师,以备不时之需。

2.拟定培训预算

当明确了上述培训项目要素后,就需要确认培训项目预算了。包括培训课程费、场地费、车辆交通费、培训考核费用、资料费等。如果培训是一周或者是多月的话,还要考虑安排住宿、用餐(早餐、中午或者晚上)的费用,总之培训项目预算必须要考虑周全,宜多不宜少。另外,做项目预算可以适当得乘上一个系数,确保项目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够用而不超标。

二、培训项目实施

培训中心项目实施也叫培训项目执行阶段,主要是培训资源(老师、课程计划、培训地点、收费)准备、确保培训学员做好受训准备、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等,其中最关键的仍然是教学计划的实施。培训中心项目执行阶段以《培训项目交接书》的下发为开始,到《培训项目总结》撰写为结束。一般可由培训项目长把握、由培训副项目长协助即可。但复杂的、大型的项目如人事处长培训项目可能要进行调整,甚至要资深培训项目长来进行组织。第一步为上传项目信息。培训管理部门上传项目信息,主要是让教学部门选派项目长,并组建项目成员。第二步为项目交接的过程。培训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将跟项目长介绍该培训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其培训项目所需要的各项要求,最后相互签收《培训项目交接书》。《培训项目交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培训方案、所需资料明细、会场布置要求和其他服务要求。第三步项目长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并联系课程老师,准备老师课程酬金。第四步项目长联系主办方,收集学员最终信息,并发给接站人员安排接站。第五步项目组印发相关教学资料、培训资料等,安排开班典礼、会场布置和其他服务。第六步项目长合理利用中心资源,尽量满足培训项目。另外,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项目长也需及时处理、汇报。最后,在项目结束后,项目长必须收集相关资料交培训中心培训处档案中心留档,并完成《培训项目总结》。

三、培训项目监督

培训中心培训项目的监督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课堂监督方面,培训班项目长需要跟踪课堂老师上课情况,保证课程的质量,另外,还需要登记学员考勤情况等。用车监督方面,主要是学员的报到及离校,学员的接送站方式需要按主办方要求,培训中心执行部门要严格控制接送站方式,派车接送站的时间必须按培训通知的时间段为准。还有聘请老师和主办方领导的接送方面需要安排到位。饭堂监督方面,主要是报到日的预报人数,到确定人数准时报到饭堂,为了避免饭堂接下来对饭菜分量的控制。学员用餐过程的跟踪,主要是监督非本项目的其他人员混餐和饭菜的质量、分量。

四、培训项目评估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绩效评价

一、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着政府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预算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收入、支出,怎样围绕预算目标而严格执行预算等,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都对预算绩效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要求通过绩效评价来评判出预算各环节的质量,梳理出财政资金的使用结果。国家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也在不断摸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在中央和省级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家提出的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大力加快现代财税制度的建立还存在着差距。行政事业单位尤其是县市级、基层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尚存一些不足,所以迫切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相应的对策建议,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让基层单位也能对预算绩效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形成自上而下进行绩效评价,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对预算绩效评价不重视。一方面,我国实行预算绩效评价时间还不是很长,单位部分人员对预算绩效评价认识不够,多数人对预算绩效评价内容及整个评价体系还处于模糊认识阶段,又没有接触或学习途径。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预算较多地注重支出而轻视管理,单位领导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在整个预算过程中绩效理念融入不够。单位把评价责任和任务统统推给财务部门,使得矛盾越积越深。最后多数是迫于上级要求,为完成任务而粗粗地进行预算绩效自评,缺乏严谨性,导致上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就失去了准确客观性。

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不足。第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指标体系中包含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比例不恰当。一般包含了较多的定性指标,而定性指标由于不能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衡量,只能是采用一些带有描述性的语句对目标加以表述和说明。因此,如果过多地使用定性指标,评价度及标准较难把握,容易受到评价人员对评价指标的个人理解及对评价对象感情等诸多主观因素影响,使得评价结果会大打折扣。另外,定性指标注重的是一种过程考核,对产出和结果的考核还是需要一定量的定量指标。第二,就是在制定个性指标时过于简单,指标缺乏自身特异性与相关性。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职能各异,涵盖业务范围繁多,需考虑不同评价对象特点进行指标设置。然而部分单位并不能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对项目缺乏更多的调研与沟通,难以制定科学、客观的个性指标,甚至出现个性指标与绩效目标脱节现象。

3.预算绩效评价在实际执行中易出现偏差。首先,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不合理,执行中缺乏监督和控制。绩效目标的编制有时候只是为了申请到资金,待真正执行时容易走偏,造成资金的浪费。如,某一乡镇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工程将近完工,发现预算资金尚未用完,便在没有施工设计等情况下修水库公路,财政评价时本该硬性否定,但考虑到资金确实用在相关民生工程,也只能适当进行补救。这种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监控,导致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其次,对项目支出总体目标分解后的执行中出现偏差。由于项目过于分散,基层缺乏专业人员,职责不明确,很难准确理顺分解后的具体对象,还可能出现资金未按用途规划使用,财政部门执行评价时也很难掌控。如某水利建设资金,考核资金可能是整个一笔,但实际是分散到各个乡镇各个村,可能是几十上百个点,在进行绩效自评时各个点水平参差不齐,汇集形成的结果不够真实准确,绩效评价时很难准确对应。

4.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绩效的考核主要是用来衡量项目本身优劣,考核结果对预算执行部门相关人员职位,经济收入的分配没有设置在考核范围内,相关人员对预算评价结果会抱无所谓态度。当然有些县市级单位,财政资金本身匮乏,财政部门用于行政事业单位或个人的绩效奖励有限,经济激励措施较难制定实施。第二,绩效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应用到单位预算管理中。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不够及时,部分项目完工后,单位不能及时对项目进行评价与考核,导致预算绩效考核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显现不出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绩效管理学习,全员积极参与绩效管理。(1)加强学习、培训和宣传,增强绩效意识。通过培训、考试、竞赛等途径让全体人员加深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单位可以定期自行组织员工学习,或邀请有关专家讲座,并进行考试,把本项工作作为部门工作任务的一部分。如某省财政部门组织各市州县级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短期的绩效评价培训,再由培训人员向单位宣传、组织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督促单位职能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并将绩效理念深切融入预算的全过程。(3)沟通协调各部门关系。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协作,不相互推托,避免排斥绩效评价。目前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主要是财政部门牵头,预算单位进行自评。各预算单位可成立绩效评价小组,负责与相关单位或部门沟通联系。

2.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定性和定量指标比重适宜。在绩效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定性与定量指标比重。对于结果能用数据进行计量的尽量设置定量指标,如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土石方开挖,砼浇筑,水利灌溉面积等;对于只能使用定性指标评价的,指标描述一定要详细、具体并有区分度,力求保证定性和定量指标有机结合。(2)个性指标切合评价对象。充分考虑预算绩效评价的不同对象,分析出其个别性和差异性,从多个不同维度,制定切合项目实际的个性指标,把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很好地结合使用。对于基层项目,要与当地民众加强沟通,尽量多地获取项目相关详细信息。如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从分析水的质量、用水取水往返距离、达到标准供水居民的范围等方面设置指标。

3.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执行力度,及时纠偏。(1)加强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充分发动员工积极完成预算执行基础上加强预算绩效的执行力度。单位绩效评价相关业务部门应随时跟踪监控预算的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加以整改。对于新增项目或是改变资金对象时应暂停实施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2)抓责任落实,对大项目的分解具体化。预算绩效评价专业性要求高,行政事业单位应将绩效自评工作具体分配到各职能部门,并明确各部门岗位职责,指导具体实施。在绩效总目标确定后详细分解好细目标,加强对细化目标的落实与管理。对拨付到乡镇的考核资金从严控制,要求基层单位确立项目具体负责人,有些项目进行验收评价后再将资金全额拨付到各乡镇。

4.建立合理评价结果应用机制。(1)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将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考核挂钩,与个人绩效考核相联系,对于绩效奖励分配金额有限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如增加学习培训机会、职位升迁加分制等。(2)及时整理、分析、总结评价结果。绩效评价工作是否能够在实际中取得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在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如果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应用,就会反作用于预算执行,从而更有利于预算目标实现。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从重视单位自评结果入手,平时注意及时把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做得好的方面或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然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预算管理。(3)借鉴优秀省市相关经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已在多省多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相应地借鉴优秀省市经验,把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报政府、人大,财政资金的使用公开、公平的透明性政策,让社会公众能够了解到财政资金为社会公众利益投入的规模、取得的效益。对绩效评价结果按程序进行公示,评价结果不好的单位负责人要被进行问责,并要求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如没有按期进行整改,可以进行罚款或减少单位预算,甚至采取取消该项相关项目支出措施。

四、结语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更好行使单位职能、做好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预算绩效评价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县市级实际工作中仍面临较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快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丁玉.新预算法视角下绩效评价探讨.中国商论,2020(03).

2.杨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9(29).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及相关财政政策不断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在2014年不断修订完善,2015年正式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引领意义。新《预算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时间和过程、预算编制、预算监督与执行体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政府收支、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弥补了旧《预算法》的不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学习新《预算法》的思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能力,把预算管理改革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政府社会服务水平可持续发展。笔者结合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现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一、某行政事业单位背景某

交通行政事业单位是负责全市水上交通行政执法和行业管理的全民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水路运输管理,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港口、航道管理,船舶检验,港航规费征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规范和维护水运市场秩序。该单位现有财务科,其工作职责:组织编制全市水路交通专项规划、中长期规划;参与编制全市水上交通建设发展规划;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港航事业规费收支预算;负责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负责国有资产的财务监管;负责水路规费的征收与管理;负责票证票据管理等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系统的财务预算编制体系

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是预算控制和执行的基础,同时会影响到预算工作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在新《预算法》的指导下,应建立科学、完整、公开透明的预算编制体系。通过调查分析,该单位在预算编制上存在以下问题。(1)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在编制预算时仅仅在往年的预算额度的基础上做增量预算,没有结合实际的条件需要和工作计划分析,也没有结合上年的项目实施情况调查,预算编制的时间和精力花费较少。编制预算的时间很短,从下级开始编制到上级汇总,没有层层把关,失去了准确性,可能会存在超额预算,容易造成资金浪费。(2)在预算编制中,参与的部门沟通交流不够,造成了编制过程中收集的信息不完整。各部门的预算往往由部门领导自行测算,或者只由财务部门编制。由于预算编制的信息不全面,也没有全员参与,无法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真实性。(3)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和统一标准。预算程序存在问题,预算科目的分类没有体现科学性,编制内容不够详细具体,更没有细化的分类,预算的结余没有体现在预算中,每一种类别的预算缺乏定额标准。

2.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精细化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管理制度没有有效增加新《预算法》的内容。这导致在各个预算环节存在缺陷。(1)没有专门的财务预算部门来管理,预算编制人员参与度低,如果仅是财务部门编制,没有征集其他部门意见,预算与实际情况就会偏差较大。参与的相关人员承担的具体的预算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所以单位的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容易产生纠纷。(2)管理制度没有达到要求,主要是因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落后,没有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完善,预算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增加了内部管控的难度。(3)以项目建设为基础编制的预算,没有制定实际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可能导致下级管理人员未经上级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挪用预算款项、更改资金用途等。(4)无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和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

3.缺乏完善的预算执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在上级部门审批过预算之后,预算的高执行力才能发挥预算的真正价值。在项目预算上对预算执行力的核算一般是预算金额达到总预算的百分之多少。由于缺乏财务预算方案的数据分析和实际调查研究,没有实时的动态管理,也没有合理的预算审核机制和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使得执行力的评价不全面且预算执行的约束力下降,可能出现预算浪费。此外,也可能出现随意更改项目方案,不严格执行预算的现象。

4.预算监督评价体系不健全

预算的监督是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但是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专门负责预算监督的人员或者部门。由于管理者对预算监督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单位内部财务预算和审核监督没有独立分开,无法落实预算资金管理监督责任,以及追究预算执行的责任。新《预算法》要求体现公平、透明的原则,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实施的相关数据没有对外公布,无法让大众监督。该单位在预算评价制度上认知度低,仅有一些指标考核如经济指标和社会评价指标等,绩效考核侧重于事后评价,没有充分体现项目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和部门业绩关联,从而没有对部门的预算管理起到激励作用。

5.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且缺乏数字化预算管理平台

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工作水平不高,缺乏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没有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对新《预算法》的工作程序学习不够,预算工作能力不足,在预算工作中的问题有时难以解决,导致财务预算工作效率下降。在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化的财务管理平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规范有很大帮助,但是该单位没有使用线上智能化云财务平台,预算管理平台的缺乏造成了预算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环节的数据信息不完善,没有数据的动态变化和财务分析,经费审批流程缺乏高效性等,同时也不利于预算的实时管控和监督。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策略

1.建立合理完善的财务预算编制体系和云财务预算管理平台

(1)新《预算法》提出全面预算的理念,参考“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预算体系,优化预算编制方法,在合适的范围内采用零基预算,将预算准备时间加长,保证预算投入充足时间精力,而不是每年年末仓促决策。通过对项目的深入调查和听取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把立项评审项目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序,把预算资金花在刀刃上。各部门的日常开支可由基层人员逐级上报汇总之后对比以往的实际支出再做合理的安排。最终总结出符合单位实际需求的预算方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有利于节约资金。(2)单位管理者也需要学习财务预算相关知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尽量全员参与预算编制。(3)在流程上统一预算编制程序,由本部门编写,协同其他部门,参考多方意见后,再由财务部门审核。将所有收支算在预算内,编制科目有具体化分类,设置定额标准,做到编制的全面具体,包括预算结余。(4)建议根据自身条件建立云财务预算管理平台,实现动态数据库的规范运行,业财融合使工作更加高效,利于部门合作管理,各项预算支出范围和标准准确合理,也方便数据的及时更新调整,更有时效性。

2.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1)修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预算编制管理和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预算工作。(2)制定财务预算的责任制度,划分相关人员责任,预算执行追责到个人;培训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促进各部门共同合作,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3)将预算管理目标分解到各个环节,加强预算控制。参考新《预算法》按照经济分类与功能分类实施预算编制,编制内容具体化,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机器设备等资产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线上平台跟踪监管,管控超支预算。(4)优化审批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使用云财务预算平台可以在线上完成审批,使预算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内部控制实时跟进。(5)根据新《预算法》优化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和预算绩效考核制度,定期检查下属单位执行情况,对国有资产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审计与绩效评价工作的联系。

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单位的预算支出一般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需要根据不同标准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1)对于基本支出,可以参考历年部门的支出数据,利用云财务平台进行财务分析总结出基本支出的规律,根据当年实际需要再调整,严格按照预算标准来执行,统一分类,科目分类细化,规范内部财务核算。(2)对于项目预算,可以多角度地采用项目预算的执行力评价指标,需要参考财务预算方案的数据分析和实际调研,全面分析项目执行效力。利用云财务平台将项目预算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数据采集进行全流程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全程了解预算执行的进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完善风险控制系统,加强预算审核,内部控制和预算执行责任制,严格根据预算编制约束项目支出,建立动态监控系统,如果出现预算执行问题可以有效追责到项目管理人。(3)科学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保障核算账目的真实完整和公开透明,避免擅自挪用等现象发生。

4.完善预算监督评价体系

(1)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培训预算监督人员,在单位内部组织培训,提高全员预算管理理念。(2)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批、审查,支出管理制度。明确预算责任,精细化和动态监督管理资金使用的环节,本着公平、透明的原则对外公布预算执行情况。利用云财务预算平台,将内部控制贯穿到各个环节,明确各部门人员权限,平台按照基本预算管理,项目预算管理等分类,各类别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实现平台化内部控制和审计。(3)优化预算绩效管理。项目预算可通过多个角度评价公共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多样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根据不同类别的项目增加补充说明的指标,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将预算核算与管理结合,体现预算使用的全面绩效水平。通过智能云财务平台上的预算管理,将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贯穿到整个预算工作,实现全流程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奖惩措施,根据云财务平台的数据分析,将预算管理的绩效和项目负责人业绩相关联。将预算的绩效评价与部门的业绩考核挂钩,激励各个部门合理使用预算,将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将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作为下一年申报预算的数据参考,调动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5.提升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对预算管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全面学习新《预算法》的管理制度,提高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和道德素养,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学习如何把新《预算法》融入单位制度中,掌握预算工作各个流程。(2)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学习智慧云财务平台,增加培训和访学交流。(3)定期考核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评价考核不断促进相关人员的素质提升。

四、结语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街道办事处;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理念

引言

预算绩效是新的预算管理方式,它使用的基本观点是,保证预算与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紧密融合,把预算合理分派到多个活动中,评价结果。它在街道办事处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使用,是根据办事处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中遇到的情况,给出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

一、街道办事处预算的工作内容与基本情况

(一)工作内容

预算工作的进行,是由相应的工作部门编制预算方案,完善方案后在工作中全面落实,给出最佳的执行效果,而预算工作结束后,会根据工作的完成情况分析它的工作绩效,从中总结出工作存在的问题。另外也会整理办事处的财政收入与支出,根据收支情况的变化,分析预算执行中出现哪些问题,完成核算并编制报表。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①在工作中全面落实预算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科学,让预算工作有序进行。即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要求和自身的财政任务,以及相关法律与部门提出的要求,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根据办事处下属多个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分配资金。②定期整理财政收支的财务数据,编制报表,根据报表进行分析。根据收支的数据编制报表,是报表内容的体现,确定资金的使用情况,得到最终的结果,并从中总结出方案执行的不足,以此为参考,办事处领导可以制定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同时,也要每月检查办事处的预算执行情况,协调关系,根据工作进度,支付预算金额。③做好预决算工作,是根据办事处的基本情况,以及上级部门下发的关于预决算的文件,编制科学的预决算方案,并将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

(二)基本情况

从新预算法实施后,约束了政府的财政行为,特别是对于收支的预算,由此,政府实施按月通报预算的方案,并构建了约谈机制,并对预算绩效的判断给出了明确的指标———项目支出执行率,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但办事处下属单位对于预算绩效不够重视,表现为不想多要资金,也不想多做事,不论工作完成多少,得到的都是一样的薪酬,如果多要预算会很难支出,资金支不出去又要被约谈,所以,不要多出的资金是最佳选择。零基预算是政府常用的预算编制方式,它的理论具有可实践性,仔细分析后,仍可以发现很多不足,包括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过程的操作具有主观性,把预算上报给财政部门后,会增加审核使用的时间,所以,通常会用总额控制最终的金额,与零基预算的要求不一致。同时,由于工作需要也会在年中追加预算资金,如果选择在月底追加,会增加整个月的预算金额,资金下达后一般需要2、3月才可以把预算支出,而因为每月通报与约谈机制的实施,每个月的中旬到月末的时间段内,都忙于把支付预算资金,会出现各单位、部门工作不一致的情况,而各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或是兼职完成工作,也会影响工作顺利进行。基于上述内容与基本情况的阐述,可以得出,街道办事处的预算工作的进行有待完善,同时也有各单位财务人员(报账员)素质偏低的情况,未达到预设的管理绩效,管理能力较低。而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预算执行人员(报账员)对绩效管理缺少认识,在编制预算中虽会参考绩效管理的理论,构建体系,但体系内有很多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为优化街道办事处的公共预算,实现绩效管理,需实现绩效管理的长期渗透,并加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二、优化街道办事处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

基于上述内容,要求应根据街道办事处当下预算工作的的基本情况,在工作中加入绩效管理理念,注重对项目的管理,并加强对办事处下属各单位财务人员(报账员)的培训,只有如此,才会优化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

(一)长期渗透绩效管理理念

它包括三点:其一,强化认识,注重绩效文化。单位内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可体现出内部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工作的引导者,所以工作理念是否先进,决定了这项工作是否向预定的方向发展,因此,深度观察绩效管理理念,是开始绩效管理的基础,如果预算进行中缺少理念,对它的管理也只是形式。绩效管理是管理的方式之一,它运用的目的是提高预算资金的利用率;其二,树立新的绩效理念,预算资金的使用,是把得到的效益作为考核结果,让效益和责任挂钩,故绩效管理的本质,是用管理得道实际效益,把实绩作为最终要求,对结果的任意一种考核方式,都必须把效益放在首位,不会受其他规章制度影响。因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较为复杂,随时都可能出现突发情况,故确定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不只要求遵照规范,也要办事处的实绩作为判断的标准;其三,建立对民负责的责任意识,街道内的居民会缴纳公共资金,同时享有知情权,即需明确资金的使用,监督资金的具体使用,在可享有的范围内使用资金,所以,预算进行中必须落实为民负责的意识,提高居民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

(二)注重对项目的管理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需把项目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实施,把关注点放在项目的预算资金上,所以,提高街道办事处对项目预算的管理水平,是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力度,减少财政资金的使用。即项目的进行,应按照从简单到困难的等级划分,把支出绩效管理作为考核标准,统计项目的绩效。随后,正式立项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街道办事处的所有项目都与居民的生活直接相关,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街道办事处完成每年的实项后,会用剩余的资金,根据各街道处现有的建设情况,为居民提供服务,而不论是实体项目还是服务项目,都可以从居民的参与度了解到它是否符合居民日常所需,为后续项目的规划提供参考。项目确定后,街道办事处可以把街道现有的资源整合,用少量资金完成项目建设。街道办事处选择多个项目后,需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项目具体的分析方法,比如某个项目涉及的科室、使用的资源、场地等,对这些给出详细的分析后,在实施方案中写明选择的场地与资源,按照方案实施。

(三)加大对财务人员(报账员)的培训力度

对财务人员(报账员)的培训,是从领导、执行和财务人员入手,给出培训的具体内容。而加强培训,可以为预算的绩效管理提供辅助,打好人才基础,并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其中,对于领导的了解,是让其对绩效有新的认识,了解绩效管理有哪些方法,并在工作进行中,确定绩效管理的目标。街道办事处每年都有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重点以及其愿景,是所有工作进行的核心,最后工作完成后是否达到愿景的要求,是考核的基本标准,故培训领导层,是让其基于对绩效管理的正确认识,确定项目预算的金额,并在项目结束后,判断投入的预算与实际情况是否超支,给出最终的考核结果。而对于下属各单位财务人员(报账员)的培训,是财务人员会因为对业务内容不了解,或是缺少操作经验等原因,出现操作失误,导致财政收支相关的数据录入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对他们的培训,财政部门作为培训的负责部门,请专业人员根据财务人员现有的工作能力,选择适合的培训内容与方式,让其用新的方式完成账目核算,填写绩效表格,他们根据给出的数据分析,把评价结果填入表格,所以,培训内容的选择是根据指标的概念与统计口径,找到大数据包含的小数据,从所有数据中筛选出有效数据,完成分析,保证绩效结果的准确。

三、结束语

当下,绩效理念已经深入到政府管理的多个层面,而公共预算管理也逐渐受到社会学者的关注。即从街道办事处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是基于预算工作进行的基本情况,全面渗透绩效管理的理念,加强项目管理,并优化对财务人员(报账员)的培训,以此提升管理效率,提高预算的利用率,最终提升居民对街道服务满意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玉玲.我国城市街道办事处绩效评价:一个分析框架[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09):58-64+123.

[2]杨宏山.街道办事处改革:问题、路向及制度条件[J].南京社会科学,2012,(04):59-63.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企业;管理会计

引言

管理会计工作是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工作,在当前财务共享模式得到创新性构建的情况下,实现对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调整创新,是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很多企业的工作人员都将深化管理会计应用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存在不足。管理会计工作的处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会计系统的构建成熟度,但是,从当前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运行情况来看,财务共享模式的突出价值无法得到有效认知,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难以在运行方式设计方面取得进展,无法为管理工作组织群体满足信息披露形式创新需要提供帮助。部分管理会计专业人士对于财务共享模式构建的具体影响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预算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衔接情况的研究,导致管理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衔接存在不足,无法为管理会计系统的构建提供经验支持。部分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者对于预算管理工作实际成果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预算执行工作各环节构成情况的有效研究,导致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开展无法与企业增值目标保持一致,不利于管理会计系统的创新性构建。

(二)管理会计组织体系建设不够成熟。部分管理会计专业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工作成果的变现条件总结存在不足,没有将会计组织体系建设的突出价值进行有效分析,导致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实施难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得到有效构建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会计组织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难以为财务共享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全面调整创新提供必要支持。一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人员对于现有的会计工作组织架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现有会计工作流程构建情况的研究,导致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突出建设价值难以得到体现,无法在管控管理会计业务运行复杂性方面取得进展。部分管理会计专业人员虽然对管理会计组织体系建设的需求重视度较高,但缺乏对管理会计岗位设置合理性的分析,尤其对于现有管理会计工作各机构的组建情况缺乏必要重视,难以在会计分析报表等重要文件制定方面取得进展,也使得企业管理层难以在决策制定方面满足管理会计组织工作的处置需要。

(三)管理会计团队培训方案缺乏有效创新。从当前管理会计工作的运行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管理会计团队培训方案的建设工作缺乏有效的创新,管理会计团队在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对管理会计人才框架建设情况的研究,难以在人才激励机制调整创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不利于管理会计团队培训策略的调整创新。部分管理会计团队的培训策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对于现有的人才框架设置情况重视度较低,缺乏对人才激励机制应用效果的总结,导致管理会计岗位成员无法在明确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对培训方案创新策略的有效构建,也使得财务共享模式的优势无法得到会计专业人士的有力支持。部分人才培训方案的设计缺乏对管理会计团队成员资格考试情况的关注,尤其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重要培训资源缺乏灵活应用,导致培训活动只能局限于管理团队内部,无法凭借对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的调用提升管理会计团队成员的专业素质。

(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质量较差。从当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服务中心缺乏对管理会计工作信息资源需求的有效研究,在处理原始数据供给等工作的过程中,未能对信息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导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服务效率难以得到改进,无法在多元化原始数据的帮助之下实现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支持。部分管理会计人员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缺乏有效反馈,未能将多维立体数据供给作为管理会计的主体工作,导致数据录入等工作的处理无法具备足够的规范性,难以凭借原始数据的分解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科学性,也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作用难以得到体现。

(五)管理会计工作相关目标的设置存在不足。在管理会计相关工作进行目标设计过程中,虽然对于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工作具备一定的重视,但在进行财务共享相关服务创新设计的过程中,缺乏对管理会计体系主要构成因素的重视,没有从企业价值开发的角度制定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调整创新方案,无法为内部管理相关工作决策的制定提供必要支持。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深化管理会计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水平。在管理会计人员制定系统建设的具体方案过程中,一定要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价值进行总结,尤其要对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之后的具体作用加以分析,使新型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更加充分的适应财务共享模式建设的具体需要,并保证管理者所需的决策资源可以借此得到满足。在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过程中,要对管理会计体系的组成情况具备足够的关注,尤其要对预算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基础性工作的构成特点加以分析,使财务共享模式之下的基础性业务可以实现有效融合,以便能够为管理会计工作的创新提供帮助。在管理会计系统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对企业管理活动的运行情况进行考察,使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与财务共享模式实现更加完整的结合,充分满足预算执行效果的管控需要,为规避预算差异现象提供支持。一定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各环节构成情况的研究,并保证企业管理活动可以借此满足增值目的设计需要,为管理会计系统的高质量应用提供更加完整的支持。

(二)提升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构建质量。在制定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具体建设方案过程中,务必要加强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现状的分析,使财务共享性质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的适应扁平化会计组织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为组织架构的创新提供较为具体的支持。在探索管理会计组织体系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对当前组织体系建设难度加以总结,并对不相容职务分离特征加以总结,使符合管理会计岗位设置需要的举措能够得到调整创新,更加有效地满足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实施需要,并保证管理会计的相关组织工作可以更好地符合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及应用需要。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将会计报表的设置和应用作为主体工作内容,按照月度和季度两种方式实现对会计报表的创新,使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具备更高的规范性。

(三)提升管理会计团队培训方案的创新质量。在管理会计团队探索新型培训方案过程中,要加强对人才框架构建需求的研究,尤其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团队激励机制构建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使符合财务共享模式建设需求的举措能够得到合理设置,充分满足财务共享模式的普及需要。管理会计团队要加强对财务工作者管理水平的重视,并对财务团队成员综合能力建设的各方面需求加以研究,使符合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及应用要求的举措可以得到创新优化,更好地适应人才激励机制建设的具体需求。在进行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必须加强对财务工作者综合能力构建情况的研究,并对管理会计行业的各类有利条件进行借鉴应用,使满足会计资格考试等举措运行需求的策略得到合理设定,更加充分的满足会计专业资格考试方案的构建需要,使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措施能够在管理会计团队培训举措设计方面发挥更加有利的作用。

(四)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质量。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过程中,务必要结合管理会计工作的需求,对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细节进行探索创新,使符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和使用的各类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调整应用,充分满足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处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供给相关工作过程中,务必要对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进行完整的分析,尤其要对信息资源的供给价值进行全面总结,使原始性信息数据可以得到全面有效的供给处理,并保证财务贡献服务中心的具体建设工作可以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五)提升管理会计工作相关目标的设置合理性。在管理会计团队成员进行工作目标探索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当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成效的分析,尤其要对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运行原理进行研究,使目标的制定可以与决策设计需求相符合,为管理会计工作充分满足发展需要提供帮助。管理会计工作目标的制定还必须实现对信息资源深加工管理需求的研究,尤其要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效果加以分析,为管理会计工作满足财务共享模式运行需要提供精准支持。

三、结语

财务共享模式的构建可以为企业提升财务工作水平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运行现状的研究,并制定符合财务管理模式特征的管理会计工作改进策略,对确保管理会计工作在新时期的优化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斌.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1):67–68.

[2]张衍斌.财务共享模式下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探讨[J].财经界,2020(04):181.

[3]刘宗富.新形势下财务共享模式与财务人员转型研究[J].会计师,2017(04):3–4.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7

一、工作目标

按照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全面强化绩效理念,建立管理机制,硬化责任约束,将各级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单位收支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延伸到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把绩效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运行。2019年在乡镇和区直部门、单位全面推进,2020年全面落地,在全区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二、工作任务

(一)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1、制定综合管理类制度5项。区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区级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区级预算绩效目标设定规范、区对乡镇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区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管理办法。

2、制定预算绩效监控制度3项。区级部门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办法、区级部门预算执行进度监控办法、区级中期绩效评估管理办法。

3、制定预算绩效评价制度4项。区级部门绩效自评价管理办法、区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区级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区对乡镇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4、制定其他方面制度3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面绩效管理办法、政府采购方面绩效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债务方面绩效管理办法。

以上综合管理类、预算绩效监控类、预算绩效评价类等三个方面10项制度力争在2020年完成。其他方面5项制度力争在2021年上半年前出台。

(二)科学制定预算绩效标准体系

5、制定共性绩效指标框架体系。参照省级模板和市级绩效指标框架体系,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分别制定培训类、宣传类、购置类、修缮类、执法监督类、管理类等共性绩效指标框架。

6、制定分项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系统梳理区级专项资金项目,参照省厅模板和市级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和目标体系,分项制定区级各项专项资金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

上述工作力争在2020年全面完成,实现与区预算部门共享,以后年度动态调整、持续完善。

(三)全面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7、深入推进事前绩效评估。从2020年开始,区级各部门凡拟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重大专项,都要积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重点论证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评估结果报区政府作为决策依据,并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未开展绩效评估的,不予安排预算。区财政进一步扩大重点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范围,必要时组织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2020年对下年财政预算拟安排的重点民生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数量不少于5个。

8、全面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从2020年开始,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在编报下年度预算时,全面落实绩效目标编制要求,科学设定年度项目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绩效目标;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部门申报绩效目标指标的审核,对投资数额较大、涉及民生等重点项目引入相关专家进行审核。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并同步编入部门预算,同步批复下达。

9、实施绩效运行“双监控”。从2020年开始,区级对城乡建设、社会保障、节能环保、扶贫等部分重点项目资金开展绩效监控,并全面实行支出进度监控,监控结果按相关规定办理。

10、开展各层级绩效评价。按照“全覆盖”原则,2020年区级各部门对所有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绩效自评价,区财政组织对部门自评价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必要时组织对部门绩效自评结果实施抽查复核;区财政部门选择上年度3个以上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部门下年度预算挂钩。2020年下半年开展对区级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和乡镇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并将评价结果提请相关部门纳入区直部门和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

(四)实现预算绩效管理重点突破

11、区级部门支出项目实现专项突破。2020年,在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举措的基础上,有专项资金的区级部门分别选择1项重点专项资金,没有专项资金的部门选择1个重点支出项目,项目选择尽量与市级部门一致(重点专项清单根据2020年预算安排项目另行印发),重点探索本领域、本系统、本部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经验,力争实现突破。推进过程中,区财政局要加强对部门推进落实工作指导,及时了解掌握部门推进工作情况,帮助解决存在问题,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确保2020年年底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决定性成效。2021年,总结完善,并向其他项目推广,全面提升整体资金绩效管理水平。

(五)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支撑

12、健全工作机构。区财政部门要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力量,厘清工作职责。各乡镇财政所和区直各部门单位也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力量,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人力支撑。

13、强化信息支撑。依托财政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将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全部纳入,实现资金流、项目流、绩效流“三流合一”,完善财政与部门间信息共享,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4、推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第三方机构培育,加强第三方机构库管理,规范选用程序,加强执业质量全过程跟踪监控,有效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组建涵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学者智库,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15、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开展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单位项目主管人员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对全过程预算绩效工作进行安排落实;组织开展区级部门和乡镇主管领导理论培训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要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科学安排部署,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研究制定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部门内部绩效目标设置、监控、评价和审核的责任分工,并加强本行业和系统内的工作组织推进。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强与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牵头组织、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具体实施,审计参与监督,专业机构支持配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推进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要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部门财务与业务工作的紧密衔接,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业务培训。除积极参加省市培训外,2020年上半年,组织区直部门和乡镇主管领导绩效管理理论培训及财务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全面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理念,讲解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知识和业务要求,系统培训绩效目标指标设定、事前绩效评估和事后绩效评价具体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等。

预算培训总结范文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总和各级党政机关根据中央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一系列规定,对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根据工作特点,综合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水平,制定了不同地区的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各级工会组织应严格按照中央和全总有关文件精神,会同纪检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执行细则,并通过财务会计制度予以规范。在制度宣传和实施方面,有些地区工会把修订好的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经费开支范围、标准及报销程序等印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严格按此执行。在财务报销过程中,还根据不同事项,要求报销人提供由纪检人员参与的主席办公会议纪要等有关文件说明,让每一项支出更规范,手续更完备。这些做法值得提倡和借鉴。

二、细化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工会经费预算是经一定程序核定的工会经费年度收支计划,是工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各级工会预算编制要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压缩行政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1.推行部门预算,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各部门应根据下一年度工作安排,对每一项经费支出列出详尽的预算说明,并明确地分配到具体项目上。在工会经费预算安排上,要面向基层,重点向服务职工群众、维护权益、推动发展等方面倾斜,对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些突出问题,要加大工会经费投入予以解决。要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工会重点工作的资金需求,分管领导要对每一项预算的合理性、准确性把关确认,最后形成详细的预算支出明细,并在今后工作中按照“支出明细”严把支出关。

2.做好规范、科学的预算编报,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约束。

工会各部门在经费支出报销时,应提供年初该项业务的预算支出明细,在预算范围内报销。要建立预算执行进度检查制度,根据各部门年初工作安排,及时督促各项业务经费报销,严禁年底集中报销。对年初无预算或超预算的费用一律不报,因上级机关、政府临时工作安排发生的费用,要有纪委巡视组参与的主席办公会研究同意,并附上级机关、政府的相关通知或文件才能报销。要加强各部门预算管理,使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有目标可寻,有制度可依,减少资金支出的随意性,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

三、探索工会经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