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

〔内容提要〕在经济市场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越来越关注会计信息质量,以方便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一直被社会和公众所关注,而现在许多ST公司为了规避退市风险,通过粉饰其财务指标、运用盈余管理来美化财务报告,使公司管理层作出不客观的决策,进而降低了投资效率,阻碍公司的良性发展。随着政府监管部门的严厉打击与控制,越来越多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也在“水涨船高”,这无疑于加大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因此,对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大到监管部门、中到企业自身、小到投资决策者都有着研究意义。

〔关键词〕ST公司;盈余管理;投资决策

一、ST公司盈余管理概念与理论

(一)基本概念

1.ST公司。ST公司是指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根据1998年实施的股票上市规则,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2.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主要是指公司管理者在不违背企业会计准则下,对公司的经营利润进行调整,使公司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本文认为,虽然盈余管理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但是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二)ST公司盈余管理的特点

1.调节幅度较大。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公司将会在特定时期内进行盈余管理,使数字更加美观、利润更加合理。ST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净利润进行美化,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实现扭亏为盈就会失去上市资格。而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运营能力非常困难,因此ST公司通过盈佘管理手段虚增企业利润,这意味着调节财务数据的幅度也较大。2.识别难度较小。在经济市场上,盈余管理被诸多上市公司所使用,但没有退市压力的公司调节幅度相对较小,难以被发现。而ST公司不仅被监管部门严格监管,而且在外部审计时也格外小心。其通常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幅度很大的财务数据调整,通过查阅ST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和利润构成就可以看出异端,识别难度较小。

二、ST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一)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政策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不同的应对措施,这为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主要是受收入和费用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在公司经营不善时,公司管理者可在会计政策的背景下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公司净利润的虚增。

(二)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债务重组又称债务重整,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境时作出让步的行为。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计入损益,并在“营业外收入”科目中列示。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与其子公司等关联方串通起来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使得盈余管理手段变得更加迷离,从而加大了识别和监管的难度。

(三)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关联方之间关系密切,利益相通,因此交易双方可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金的相互传输。关联交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公司与其关联方在业务与财务层面都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能方便地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该行为在ST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进行交易时现象频发,具有易于操作、较为隐蔽的特点。

三、ST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模糊

不同公司有着不同的特点,会计准则无法把所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都逐一界定。有些ST公司会钻制度的空子,在会计制度的空白处大做文章,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提供了较大的调节空间,公司能够在准则规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为盈余管理的产生带来了机遇。有些公司会借此机会“摘帽”,但是有些ST公司会因此滑入深渊,后果不堪想象。因此,应针对ST公司存在的会计制度模糊问题加以改善。

(二)公司内部管理缺失

公司规模越大,需要协调的部门越多,涉及的事项也越繁琐,这需要管理者统领全局,管理好领导团队。大部分ST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结构疲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不明、责任“一肩重”。

(三)加强关联交易披露和市场监管

如今,我国准则中关联交易定价不够规范完整,缺乏统一的标准,政府监管部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监管,因此公司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定价目标,选择最有利的价格。这就失去了市场的客观性,市场监管没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公司,导致整个市场监管部门到公司出现市场的混乱。

四、ST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许多ST公司即使能够顺利扭亏为盈成功“摘帽”,但其未来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公司内外部加强管理。

(一)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对企业会计准则不断进行完善,也就是对盈余管理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会计准则中提出的重要性原则,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阶段要求对这些重要事项进行合理地披露,才能有助于投资者作出客观的投资决策,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市场秩序。

(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治理结构是指在宏观背景下运用企业会计准则制度进行制约,在微观下运用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平衡公司的权力与义务。公司在管理中,应注意公司管理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管理者受所有者聘请并对其负责。完善管理者的薪酬制度,避免使用单一利润总额考量其经营业绩,要考虑企业长期利益和未来发展,促使管理层避免为谋取自身薪酬利益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更客观的投资决策。

(三)加强关联交易披露和市场监管

如今,我国准则中关联交易定价不够规范完整,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应加强外部市场定价原则和市场监管,内部公司都要遵守统一的定价方法,且不得随意进行调整。另外,部分注册会计师为了谋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与公司高管串通的事件频发,因此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应加强教育、增加考核力度,明确责任意识,规范外部审计质量,为准备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审计报告,对规范治理ST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五、结语

随着经济市场发展,公司盈余管理也变得更加难以识别。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越规范,内部控制质量越有保证,出现盈余管理问题的概率就越小。这说明,通过增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公司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发生的动机、手段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允性提供保证。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致使财务报告失真,本质上是借助于会计的数字游戏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导致财务报表使用者受到误导,这种行为会阻碍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发现其动机、手段,并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提出建议和启示。

作者:李丽鹏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