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探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高级人才,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培育,更与学生自身努力有关。高职院校的管理具有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仅靠管理层很难面面俱到,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实行全员管理,使管理权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协调发展和有效运行。同时,通过学生的参与,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责任感,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管理的主要对象不同于初高中生,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更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以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学生可通过学校管理,体会社会参与的含义,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及各方面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宏观层面。

1.1法律保障缺失。

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虽然规定了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有关制度,但法律效力较低,没有明确具体参与的形式、途径及方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管理方面更是缺乏法律保障,导致学生参与管理的不可实践性,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操作难度较大,参与效果也得不到保证,影响学校发展。

1.2机构体制不健全,行政化趋势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传统的教育体制,处于多头领导多层管理多种机制之下,学校管理机构错综复杂,与学生有关的各种管理工作也都各自为政,目前的校长负责制,其总的办学方向也是由校党委决定的,使得学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政权力代替,造成各院校的模式统一,缺乏创新性,发展无活力。

1.3传统价值体系的影响。

从决策主体来看,主要以中央集权制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成为空想,导致发展中问题过多;从价值取向来看,要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就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

2.微观层面。

2.1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

学生自我意识较差,长期形成的依赖性过强,没有自我管理的观念,形成接受学校的一切安排的状态,缺乏思考的意识,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一部分学生碍于体制的限制,认为不会被学校重视,有领导摆架子等现象,不愿参与也不该参与学校管理,同时也缺乏对学校各项管理的了解。

2.2学生的个体特点,导致参与管理不被认可。

高职学生个体思想的不成熟性,社会经验少,容易激动、走极端 ,遇事不善于全面思考、无法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睿智处理学校管理上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引导教育;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在校时问短 ,对学校的认识多浮于表面 ,往往只会对自己眼前的利益感兴趣 ,无法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对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 ,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3参与内容、形式单一。

参与管理的内容大都与自身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方面有关系,很少参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规划、人事任命、改革发展等关键决策方面,参与的层次低,内容少,程度浅,方式简单,参与途径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如座谈会征求意见,通过学代表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现有的组织如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 ,伙食管理委员会 等行使其监督职能。学生参与校广播站 、宣传橱窗 、校报等校内宣传媒体的管理等,没有参与到学校的核心决策中,导致学校在最终决策上缺少对学生的考虑。

三、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相关措施           

1.宏观层面。

1.1引入有效机制,完善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保障。

随着民主日益发展的深化,学校规章制度能否有效落实,是依法治校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法律方面还有很多空白缺陷,只有不断适应实际情况发展,避开法律盲区,不断分析、调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对学校的重要决策和重大管理有知情权、发言权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加大学生工作的透明度,让学生自律和自治渗透到主体意识中,从而确定学生管理工作的身份地位,改变传统的行政模式。         

1.2完善学校组织机构,确保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

任何高校的运行都离不开一套合理的机构制度,作为领导层,要满足学生参与管理这一权利,各机构部门各负其责,党委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处以管理者角度出发,负责学习和学籍管理,团委建立以社团为核心的学生管理机构,促进大学生参与管理。

1.3转变多方观念。

首先,管理人员的观念转变,管理人员的个人知识和精力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性的参与,但是,管理人员要在实际的学生参与管理活动中传授管理经验、指导管理工作 、帮助学生提高管理水平 。 其次,教师观念的转变 ,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表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师者身份可以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教师的教学意图能获得学生的理解,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内容。 再次,大学生观念的转变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锻炼,为将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因此积极参与高校管理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参与应立足于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结合高校的实际需要,不能没有参与的界限。

2.微观层面。

2.1确立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强化参与意识。

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校的主体部分,并逐渐加强大学生的民主观念和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关决策者及管理者应逐渐改变“绝对权威”的形象,真正接受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使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内在创新性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好的进步。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以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汇总有制度可遵循,并给予一定奖励措施,这样才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使学生更好的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2.2完善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

高校发展中,学生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代表广大学生的利益,学生要通过其参与学校管理,学生会要参与学校高层的决策,校方领导层应赋予这一权力,但要明确参与的范围,发挥自身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学校的工作;学生会组织要参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因其能最大限度的了解学生需要和利益,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学校运行的有效性;并且要积极参与学生制度规范的执行。

2.3拓宽学生参与管理的渠道。

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培养有,利于提教职工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信任度 ,取得大学生们的广泛支持 ,重新认识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实践的平台。同时,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明确学生代表大会的职权,并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确保学生代表参与的积极性与真实性。

作者:庞博 单位: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