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风险防控分析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风险防控分析

摘要: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常规工作,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应该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理清学生管理工作的风险点,把握学生管理工作风险防控的关键,全面做好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辅导员;风险防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制造业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占据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随着高职学生来源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而风险防控管理,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全面分析风险防控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动力不足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诚然,大部分高职学生有着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真学习,锻炼自己,约束自己,遵守纪律,尊重师长。但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把技术应用型人才摆在和学术研究型人才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和尊重。因而,很多高职学生及其家长并没有做好未来成长为一名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准备,而是心心念念想成为一名学术研究型人才,这样对学生未来成长就不可能有一个明确定位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同时,一些高职学生职业方向不清晰,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目的不明确,也就使得他们学习的内生动力不强。学什么和怎么学,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困惑。

(二)心理特点

毋庸讳言,就高职招生现状而言,高职新生的录取分数线较低。这表明,高职学生大多数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进入大学阶段后虽然他们也努力学习,但因为各种原因,学习成绩提升较难。同时,高考成绩不理想,即使复读补习也难以考出更好的成绩,不得已而进入高职院校。还有一部分是因为高中期间成绩本不算差,可以考上本科或者心仪的专科学校,但是因为高考一时失误丢了分,不得已而进入高职院校。因此,高职学生在心理上有着较大的落差。比如,或者是怨天尤人,或者是破罐破摔,或者就是得过且过。这类学生虽然只占少数,但是却有一定普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形成某种小气候而影响更多的学生。一些高职学生自我认可度不够高,有着一定的心理落差,缺乏自信,难以对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

(三)情绪特点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极度的自卑感往往以极强的自尊心为外在表现形式。这种矛盾的情绪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宣泄时往往会失去理智,特别是在遇到各种不易克服的困难时甚至可能会以某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同时,因为自卑而自尊,就可能在情绪上极度敏感。某些在平常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一句玩笑话,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甚至一个无意的眼神都可能造成误会。在常人眼里,这些误会即使是真的,也就一笑置之,最多也只是生一会儿气也就算了。但是,在一些情绪较敏感的高职学生的眼里,这种即便毫无恶意的玩笑或者误会,却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难以释怀而引发更大的冲突。

二、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定位

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份内职责。按照层级管理原则,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学校——教学院系——班级,其中,学校层面有专门分管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教学院系一般有分管院系领导;而基层的班级管理者便是广大辅导员。

(一)辅导员是管理者、指导者和组织者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条明文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换句话讲,辅导员应该具有教师、管理者、服务者三重身份,既要有高尚的师德,能讲授思政课,会组织班级管理,会给学生提供生活管理服务。

(二)辅导员是心理医生和学生的朋友

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中,优秀的辅导员还应该是心理医生、业余律师等角色。学生从中学毕业进入大学,看上去是从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成为大学生(成年人),而实际上他们也仅仅只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在这个新的环境里,一切都与中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大不一样。在学习上,已经没有老师成天追着教,更没有人天天看着管着;在生活上,也没有父母帮着打理。很多学生习惯了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一去不复返了。他们一下子感觉学习上轻松了,生活上自由了。但随之而来的却往往是不知道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有些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这种环境和生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但也有不少学生不适应,于是生活上追求享受肆意放纵,学习上放任自流不思进取。这就需要辅导员的介入。而这种介入,就不能仅仅是批评说教,更不能是靠行政手段来压制。辅导员的介入除了管理者和组织者外,更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引导这部分学生逐渐熟悉新的生活环境,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疏导他们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又要从他们的生活状态、学习习惯等方面去引导他们走向正常,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逐步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高职毕业生。

三、高职学生管理的风险点梳理

(一)政治风险

高校辅导员全称为政治辅导员,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使辅导员的政治引导作用更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事实上,有的辅导员“讲政治”时候不多、效果不好。究其原因有四:一是辅导员有不少不是学思政专业的,思政理论缺乏,加之所学专业与学生的专业不对口,师生专业认同感不高;二是辅导员几乎都是年青人,因阅历有限而对意识形态上的一些问题缺乏政治敏感;三是高职学生普遍刚刚成年,涉世不深,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当遇上重大政治事件时基本上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四是一些高职院校还有少数民族学生或外国留学生,由于文化风俗不同,成长背景迥异,辅导员缺乏相关经验,有可能引导处理不当而引发民族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甚至上升为重大政治事件。

(二)法律风险

经过多年的全民普法教育,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随之而来的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诉讼也逐渐增多。具体而言,学校方存在以下三个层面的法律风险。1.制度层面。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必然会制定相应的校规校纪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或专业法律知识,有的只是纯粹为了给学生“有效”惩戒,可能会“自定小规矩”,比如少量罚款、没收违规用大功率电器、扣发毕业证等国家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的东西。殊不知,这些行为中有的就可能违犯了法律相关规定,从而就不可能走到教育的良好效果。2.操作层面。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时有发生:或因为学习基础差,对学习兴趣不高,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旷课等学籍管理问题而被学校纪律处理;或因为无视校规校纪,夜不归宿、不假外出、打架斗殴、酒后滋事被人所伤或伤害他人,引起民事或刑事诉讼;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个人能力不够,争抢各种“补助金”而“造假”而被其他学生投诉等。在以上问题处理时,可能由于经验不足,或责任心不够,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与学生对峙,以致被个别学生或学生家长抓住不放,甚至被投诉。3.意识层面。毋庸讳言,辅导员个体不可能都是全才通才,解决学生问题,首先靠说服教育,其次是行政管理,最后迫不得已才是法律手段。虽然现在的学校聘有常年法律顾问,但学校法律能力依然不强,对学生的法律援助不够专业或不够全面。在不得已使用法律手段时,辅导员常常也是力不从心,抓不住工作关键,可能规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不够,不仅自己不能用法律自我保护,而且在帮助学生维权时有可能不自觉触碰了“法网”。

(三)安全风险

从总体上看,高职学生都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但他们也有一些不足和问题,而导致安全问题产生。1.公共安全。首先,高职院校不少学生或因为人生目标比较模糊,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差,在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少,容易无事生非,通常的人身、财物、食品、交通安全发生率更高;其次,由于个别高职学生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或因为对校规校纪不了解或抵触情绪,而出现问题,比如喝酒打架、晚归翻墙、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女生意外怀孕、传染病、性病、吸毒等安全管理问题,一些辅导员忙于应对,一些新辅导员甚至惊慌失措。2.专业学习安全。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理论学习外,实践课程占了很大比例,几乎有一年左右时间的校内外实习实训时间,期间则面临多种安全隐患,尤其是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训期间的操作安全事故,稍有不慎,可能出现各种“工伤”,而学生作为“跨在门槛上的人”,“工伤”理赔问题又涉及法律问题,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都应小心谨慎处理并认真做好安全防范。

(四)廉洁风险

今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规范办学行为。其一,一些过去看来是所谓“尊师”的行为会被他人投诉、被纪委约谈,比如组织学生毕业聚餐、参加“谢师宴”、收售学生或家长的各种礼品、购物卡等等;其二,一些家长或学生因为个人私利,按照社会上的做法,可能会直接给出一些“好处”进行诱惑,辅导员则不知不觉被拖下水;其三,“利”字当头,违规向学生推销或摊派教辅材料、纪念品,或搞不正当交易,违规办理相关学生评优、奖助学金评定、学籍管理等。

四、学生管理工作风险防控的关键

(一)认清形势

首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下,高校对辅导员政治素质要求应该越来越高,辅导员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党性,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关键时候要有政治敏感。其次,当前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去行政化”改革,强调“必须在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权适用边界的基础上转变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以平等代替专制,以服务代替管理,以和谐消除对立。”因此,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成为管理能手,遇到问题要有解决办法,而不是束手无策,慌了阵脚,甚至被不怀好意的人牵着鼻子走。再次,基于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风险的大量存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有担当,要有创新精神。

(二)加强学习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的学习,个体的能力才能提高。一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高职学生“自尊需要”,让学生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二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激励”理论,哪怕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哪怕一次平常作业或操作,但凡有进步,都及时提出表扬,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得到满足感,从而来正强化这种“文明素养、遵章守纪、积极学习”等态度、行为。三是斯金纳“强化”理论,运用好“强化”的四种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和负惩罚,有语言上、行动上、物质上、精神上的不断正向“强化”,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正向震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在行动上有良好改变,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三)勇敢面对

因为风险的存在,有辅导员可能会在“积极作为”与“消极不为”之间纠结。常言道,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风险点梳理,心中有数,以关爱为出发点,以法律法规为护身符,规范处置,必要时寻找社会、领导、同事、家长等“外援”力量,自然会“逢凶化吉”。因此,不用纠结或害怕或逃避。立足工作职责,勇敢面对,提升“危机处理”能力,实现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升华,获得“双赢”。

(四)找准着力点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辅导员做学生工作有麻烦苦恼的时候,也有轻松愉快的时候。凡事要抓关键使巧力,方能事半功倍。学生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学生网络言论自由的尺度、学生违纪处分类型及处理流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法律困惑、学生兼职求职法律风险与维权、民族学生的“特殊照顾”与严格管理之间“度”的把握等方面都是辅导员工作风险防控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5-20,2017-08-31.

[2]张全喜,张敏.高校学生工作法律风险控制路径探索[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

[3]谢芳.高校学生工作中法律风险防范方法探讨[J].法制博览,2016(3).

[4]孙海星.非民族院校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N].中国民族报,2018-02-05.

[5]张轩.论“双一流”和“双高”背景下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的形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作者:夏鹂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