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机管理饮水问题分析

城市危机管理饮水问题分析

一、青岛自来水建设沿革

自来水出现以前,中国人用水多直接取自河湖或掘井,供水以民间自为的方式解决。青岛“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百户,大都以渔为业。章高元驻兵而后,渐成为小镇市。”尽管境内河流众多,但由于东北部为崂山主峰,地势向西倾斜坡度较大,涓涓溪流难存地面,淡水取得较困难。故开埠之前当地居民的饮水以河水、泉水为主。开埠后,随着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加上每天0.4-0.5金马克的较高工资,“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从山东各地聚集青岛”。由于“人口多了,井太少,实在困难,况且青岛是个刚硬的地质,地底下的涌水,又不旺盛,所以各区常添凿新井,越添越多,后来竟掘了160多个,仍然还是不够用的”。另外,这些人未改变随地大小便的习惯,最终将井水污染造成大肠伤寒流行。因此,寻找稳定、优质的水源成为当局当务之急。从1901年9月起,总督府经过长期卫生调查和技术准备,通过地下管道将海泊河谷的地下水引到了市区。1905年日耗水量最高可超过800立方米。由于水的消耗量持续增长,1908年12月李村水厂建成。在地下10米处的岩层上修建过滤机井,经过长11公里、内径为400毫米的铸铁管道将水压入位于毛奇山山顶的水塔可融水2000立方米。李村水厂的修建,最终解决了当时青岛的城市供水问题。日本第一次侵占期间(1914-1922)人口增加,自来水供不应求。1919年当局在白沙河仙家寨附近开辟了白沙河水源地。北洋政府时期(1922-1929)对其逐步改造,1928年白沙河水源地每日送水量增加至6000吨。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统治时期(1929-1937)城市供水需求日益扩大,为此1930年建成白沙河西厂,日送水量约3500吨。1933年夏建成蒙古路升水机室,增强白沙河水源地的电动输水能力。至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1937-1945)当局又建成了黄埠水源地和四方山水池,日供水1.2万吨。总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青岛“水质之优良素负华北盛名,且设备完善,应用普遍,足为全国之模范。”

二、战后青岛饮水问题的出现

战后,由于后方机关及人员纷纷东迁、工厂大部分复工,“房荒”、水荒、“电荒”、“煤荒”、“粮荒”等问题。青岛城市饮水安全问题的突现,就与这种情况密切相关。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涵养林等被破坏

涵养林、涵养砂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战前,青岛市政府设立专门的法规予以保护。《青岛市水源涵养林规则》规定禁止民众随意砍伐,对违法者处以惩罚。战后二者被破坏之事却频频发生。1946年,海泊河水源地的涵养林被人盗伐,“不法之徒多深夜潜入盗伐。看守人员被阻。涵养林荒凉狼藉,不堪入目。”1949年自来水厂向市政府报告称,驻防白沙河水源地的军队将该地涵养林“砍伐殆尽,余仅二百余株。虽属向该队劝阻,然该队环境困苦无法为炊,情难强制,着长此以往,恐只株无存。”私自挖取涵养砂之事亦时有发生。1947年,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四十四工厂称,因“修制军品,需用黄砂贰十公吨,经由包商鸿兴号在水源地附近一带采运”。

(二)水质遭到污染

民国时期,时人既已认识到,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日二十四小时,差不多很小时间可以离开水的供应,而更不能不十分小心,要不然,就有许多的传染病要从清洁的水传播了。”因此,优良的水质对民众健康至关重要。随着青岛各工厂相继复工,位于海泊河水源地上游的染织、制胶、造纸类工厂将含有灰泥、油腻、脂肪、胶质、和蜡等物质的污水任意排泄,遂使水质受到污染。这些废液通过自来水流入寻常百姓家,民众不无担心甚至惧怕。台东镇居民反应称,各水龙头流的自来水都呈黄绿色,咸滋味,洗衣做豆腐都不堪应用。曹县路一带居民疑惑地说,像这样的饮水卫生却不知检查合格能否,饮了以后对于身体有何影响。民众的不良卫生习惯,也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因素之一。1947年,鱼山路贮水池附近的居民向自来水厂投诉说,“金口三路五号所羁押之犯人常将粪便倒入于该贮水池内,污秽满地,殊于市民饮用之水卫生,有碍卫生”,请求速予制止。

(三)管网故障频发

早期工程设备年久失修,管网时常发生故障。据统计,战后青岛市配水管共15万公尺,其中修建于20世纪40代的约8万公尺且多锈蚀。断水或供水不畅之事每每发生。1947年9月,台东镇水管年久生锈且直径过小,时常断水。市民称,“台东镇的水流很慢,流出一桶水要四五分钟之久。一区镇在八月下旬还闹过一次水荒,忽然没有水了。现在台东六区的马路水龙白天没有水,附近居民提水必须熬夜工作一天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多困苦啊”。1947年10月,台西镇居民也声称,“福山支路、金口路、湛山、太平角一带以及观海二路、济东路、观象山一带俱为青市最高之地,敌伪时期终日无水,水压过低之处现均有水可用,绝无缺水之虞。惟用户之专用水管,多有因锈塞而用水不便者”。战后青岛城市饮水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在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工业化进程迅速。1891年,青岛城市建置后开始吸纳农村人口来此从事建筑、服务等行业。德租、日本占时期,营建大批企业。1937年,青岛工厂已达150多家。随着国民政府对敌伪企业的接收、工厂回迁,全国工业生产特别是纺织企业恢复、发展的速度较快。1946年底青岛日夜班共开纱锭568,000枚、织机12,424台,较2月份分别增加10倍及66倍以上。至1948年青岛拥有纱布厂470户,洗衣补染厂85户,橡胶厂29户,化学颜料厂62户。这些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且任意排污。其次,青岛近代都市化的发展造成人口激增,使得饮水供不应求。开埠之后的十余年间,市区人口尚不足4万。之后,由于山东地区军阀混战、兵匪横行,农民多弃农事而就食都市,青岛市区人口陡增,1936年已有居民50余万。1937年日本第二次侵占期间,人口变化起伏较大,1941年为626,234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侨民撤离,工厂企业大量倒闭或停产,工人大批失业,1943年市区人口减少了16余万人,降至441473人。与此同时,战后随着流离的百姓返城,国民党军政人员、地主、还乡团等携家带口涌入使青岛人口剧增,1946年达到753,369人,1947年达到7,776,905人,1948年则突破100万。这些必然给市政设施的使用带来压力,饮水问题即是连带效应产生的后果。城市的发展吸引人口的集聚从而形成移民浪潮,人口既是生产单位,也是消费单位。因此,居民的增加必然对城市设施的使用带来压力。饮水问题即是这种连带效应产生的后果。再次,战后国民政府致力于内战,无暇顾及城市建设,青岛的供水基础设施无法适应工业化及人口增加带来的压力。

三、官方的应对举措

自来水是市政建设的重要方面,其不仅事关民众日常生活,且与其他各种重要事业有深切关系。一言以蔽之,饮水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时人对于战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早已提醒当局:社会建设的目的在于社会组织的巩固与秩序安定,“而欲达此目的,又当注意人民生存问题的解决”。青岛市政府面对饮水问题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凿井开源

战后青岛市自来水厂认为,1945年送水量为32,000吨,预计9年后日送水量为47,000吨,须扩充15,000吨。为此,决定改造黄埠水源地、开辟大沽河水源地。但“该项之工程计划所需之各种材料,绝非内所能购置。”所以,自来水厂请市政府转呈善后总署鲁青分署青岛办事处给予资助。另外,市参议会代表孙方锡等还提出修建水库的方案。即,在“劳山白沙河上游谷深而挟如骆驼头,附近南北两山相去不远数十公尺,择以适宜地点,筑一横堤则上流可成一堰塞湖,亦即为一大规模之贮水池,迨湖水填满时无论本市如何发达,用水当无不给之虞。除湖中水产可以利用外,又可利用外溢之水作一发电厂,于是煤费省而电价低。数十年以后,其利益当不可以数字计矣。”寻找新的水源地或修建水库固然有益,仍需十年之功。故,凿井成为可行之法。1948年6月青岛市政府召集自来水厂、卫生局、警察局集议后,决定“拟先就敌伪时期所勘测而尚未添凿之水井,令各区保自行添凿,调查并整理旧有公私水井。各公共场所、学校、工厂等均应自设水井。”并“聘原计划人德籍工程师葛伦普自沪来青协助。”7月,葛伦普在青岛各处空地及人行道上共勘定26处水井。除了开凿新水井外,还检查市区原有水井的水质、水量。并积极整顿破坏自来水设备、倾倒垃圾将井口堵塞、井口低矮致使污水流入井内等问题。

(二)保护涵养林和贮水池

针对涵养林被破坏之事,市政府相当重视。1946年9月市长亲自函电青岛警备司令部,希望制止砍伐事件,将犯罪者依法严办,并派遣军、警协助保护水源地。如李村河水源地配有警察10名、军人30名;白沙河水源地配有警察70名、军人60名。1947年,青岛警备司令前往张村河水源地视察认为,“该处无军警防卫,颇不安全。查照酌派军警数名前往张村河,以资防卫而策安全,”并希望四沧区警察也给予保护。

(三)修配旧有管道

青岛市供水水管或因自然原因,或因人为原因,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堵塞,严重影响供水。特别是德租日占时期安装的水管历年既久,诸多锈塞腐烂。为此,政府大力保养水管、更换水管、检修漏水处,以便提高供水能力。如,白沙河送水管经过西流庄河底,该河原有保护管道的石桥被洪水冲毁,水管堪虞,为此修建木桥12座并加砌石墩保护。又如,汇泉路由正阳关路口至山海关路口配水管年久锈塞,水流不旺,住户饮用困难,更换直径3寸的铸铁管500公尺。有些水管因直径过小,输水不畅,工务局予以更换大口径水管。如,张村河升水机室系补助李村水源地送水设备。该处含蓄丰富潜水且升水机能力尚有余,但至李村水源地的送水管管径狭小,阻力过大不足以输水,故更换为直径200厘米水管,以畅水流。另外,水门、水龙头等或有保护不周而被损害,常有漏水一事。自来水厂派工逐日按户检查,将漏水处修复完好。

(四)加强水质检验

由于水质良劣事关市民健康,为此青岛市自来水厂十分重视水质化验,成立了水厂化验室暨市立化验所并制定严格的化验制度,以保安全。各水源地的供水用漂白粉消毒,每月化验二次,必要时增加次数;春秋二季通刷水管、水池;洗涤送水机器。1947年8月29日驻青盟军化验水质后竟发现其中含有大肠菌。因,“大肠菌是饮水不合卫生的标准。大肠菌寄生人的大肠内,参差粪便中,自来水里有了大肠菌,就是自来水里含了粪便或同类之物质。”自来水厂得知消息后,立刻逐处取水检验。待确认一部份水质发现该菌后,随即购买杀菌效力较大的漂白粉,每日逐时在各水源地及升水机室适量掺放,以资消毒。治标于一时,不如治本为长策。随后对此事进行彻查,发现“该细菌来源,实出自李村水源地。因该水源地之涵养林,被地政局放租于农民耕种,其所施粪质肥料经雨渗入水井所致。”经过交涉,自来水厂将该地收回。同时,市政府也下令,“禁止在水井地面耕种以清水质,农民倘真不遵令仍行耕种,是以个人之利益妨害八十万市民之生命,将依法办,绝不宽容。”之后,自来水化验次数由每月二次变更为每周一次。后来,水质不洁之事又有发生。经过调查系自来水厂接收敌伪所遗的漂白粉日久效力变微所致。为求水质良好起见,向“云华行采购英制含氯百分之三十五之标准漂白粉使用。化验结果,水质已无大肠菌、细菌数每立方米仅存六个,确为良好饮料。”至于海泊河水被污染一事,工务局装设了下水道以备排泄污水。除上述措施外,青岛市政府还发文要求用户节省用水。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饮水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面对饮水问题,青岛市政府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凿新井、修配管道、强化水质检验及消毒等措施,一度缓解了该问题。但是随着国共内战青岛人口激增,饮水问题愈演愈烈。1948年12月9日,青岛竟举行断水演习2天,当局通告市民想象水源地已完全失去控制陷入严重威胁中。可以说,此时青岛的饮水供应已经捉襟见肘,随时崩溃,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达到极限。时人带着忧虑口吻的说:“青市人口逐日增加,工厂逐渐复工,盟邦及本土海军、空军之用水量有增加。故送水量日益不足,捉襟见肘。此等情形日甚一日”。

四、结语

饮水安全问题是国民政府战后社会重建中遇到的众多问题的之一。随着人口回流、工厂复工、固有供水系统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作为战后国民政府重点接收的城市之一,青岛饮水安全最大的问题是缺水,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工程性缺水三种。资源型缺水指,因青岛人口激增、工厂复工等原因导致现有水资源总量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用水需求而形成的供水紧张。水质型缺水,即由于纺织、橡胶等工厂任意排放污水,加之居民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水资源遭到污染,致使水质恶化不能使用而造成的缺水。因管网建设与设计落后于时代、社会的发展,常导致输水能力不足,引发工程型缺水。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威胁城市稳定。为此,当局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总体方案。市政府、自来水厂、工务局、青岛警备司令部等对此问题相当重视,采取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凿新井以备水荒、修配管道以供输水、强化水质检验及消毒等措施,使得饮水问题得以缓解。但是,受制于其他因素,青岛饮水安全情况仍不乐观。例如,接收之初,市政府虽制定开辟新水源的方案,无奈因战后特殊环境,无力进行大规模建设,只能修修补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标本兼治;对战后人口突增带来的市政压力,始料未及,准备不足,疲于应付,而无法根本解决;对于织染等企业的排污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饮水问题产生的缘由,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外,更为重要的是政府缺乏危机管理战略。城市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也是其战后社会重建的重点。但是,国民政府对此缺乏良好的顶层设计以致诸如水荒、煤荒、粮荒等社会问题频发,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换言之,国民政府并未将危机管理纳入政府的长期战略及日常管理之中,导致较难发现危机发生前的种种特征。待危机发生之后,处理过程仓促,多是被动式的反应模式。抗战胜利后,忙于接收,对大量的社会问题没有很好的预判,缺乏相应的准备。这是出现饮水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暴露出青岛市政府城市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其他城市也面临类似的状况。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饮水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乃至生存。当一个政府无力解决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时,意味着它将失去民众的信任、拥护。饮水问题的恶化,逐渐由社会危机转变为民众的心理危机,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崩溃,从而构成了其败退大陆的重要历史合力。

作者:刘亮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