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当前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群建设、多专业融合、打造平台、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对策,更好地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人才;专业融合;问题;对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新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这对中国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推动着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课程体系、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为此,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计划,并指出了“新工科”要体现五个“新”,即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2年来,许多高校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大多着眼于宏观层面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缺乏对具体实施的指导,高职院校如何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

1当前高职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定位模糊,脱离区域产业

高职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必须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分布和发展,部分高职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定位前,虽然都进行了企业调研,但是由于在调研范围、调研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产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不是十分清晰和明确,以致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产业发展需求不对应。

1.2知识陈旧,落后技术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知识的更新也更加迅速,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普遍落后于产业技术发展,特别是在工程教育领域尤为突出,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十几年来不做改变,把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知识当作重点传授给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严重脱离产业岗位技能需求。

1.3专业壁垒,窄化知识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实行高度统一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分类较细,培养的人才适应面较窄,知识体系单一。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兴专业,如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复合型专业,但课程体系逻辑性不强,只是多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积,学生看似样样都学,但样样不精,融合贯通更是一句空话。而新一轮科技发展对高素质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当前的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养。

1.4通识淡化,轻视素质培养

随着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对高职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求“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即在掌握某项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个人修养、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社会担当、历史眼光、国际视野等,但当前很多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过分追求专业课程,弱化了通识教育,使得学生发展过于单项,知识体系不完备,可持续发展和岗位迁移能力较弱。

1.5项目质差,偏离工程应用

推动项目式教学改革是我国高职院校重点任务,但由于受到师资、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限制,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项目的技术层次低、项目实施与产业不一致、项目评价流于形式等,导致学生学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离了实际的工程应用。

1.6师资偏弱,缺乏工程经验

高职院校当前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理论研究能力较强,但没有经历过企业实践,实际工程经验严重缺乏。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但是由于企业缺乏热情,学校缺乏监管,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当前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这为我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是在技术层面上超越发达国家的捷径,但是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面适宜、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创新型技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

3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人才培养对策

从当前高职院校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必须对现有的工程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从而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1组建基于产业链的专业群

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学校基础,面向“服务域”组建专业群,通过专业调研、查阅政府报告等手段分析专业群服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岗位和核心技术,准确及时的把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明确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定位。同时,建立专业群随产业变化的调整机制,保证学校人才输出和产业需求的动态一致,实现促进学生培养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双重贡献[3]。

3.2构建“专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的知识有所认识,从而实现将人类知识融会贯通。专业教育是培养在一个专门领域能够从事专门职业或专门岗位的专门人才教育,两者都非常重要,高职院校应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相成的培养模式,即同时设立通识和专业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在第一、二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和通识必修课,两类课程共同构建专业群平台课程;在第三、四、五学期开设专业核心课、专业综合课以及基于专业的通识必修课程,同时,开设专业和通识类选修课,以便融合和拓展;在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把专业能力和通识能力进行融合实践,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科人才的培养。

3.3完善多专业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多专业融合不应仅仅是增加不同专业的课程门数,而应该是课程内容融合、学生融合、教师融合等全方位的融合。基于专业群的多专业融合课程体系可采用“合+分+合”方式,第一个“合”是指专业群的基础平台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群内各专业完全一样。“分”是指各专业的分方向课程,根据各专业的定位和岗位技能需求开设;第二个“合”是指从专业群各专业中选取学生组成混编团队,共同完成跨专业综合项目,各专业学生通过对项目进行讨论和评估,不仅能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及工程工具的灵活应用,还掌握了项目管理、沟通和团队合作等技能,最重要的是学习了其他专业的知识,实现多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项目完成后,通过组织对项目成果的评估与展示,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同行与竞赛)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激发了学习热情并提升了自学能力。

3.4搭建产教协同工程人才培养平台

高职院校应充分把握国家《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的机遇,分析企业在招工、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等方面的痛点、难点以及学校专业师资、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等方面的现状,寻找行业领先企业,通过试行现代学徒制、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产业学院等方式校企共同搭建产教协同工程人才培养平台,按照双方的共同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和资源、建设实训中心等,推动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共建、共享、共赢。

3.5打造工程经验丰富的“双师”团队

一名合格的工科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较为完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用工程实例来充实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得到具体的应用。一是根据专业的定位和发展,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带动师资、教学内容等和产业的对接;二是建设“双师型”教师员工培养培训基地,定期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来校做培训,为教师们讲授当前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三是和行业领先企业合作,建立企业教师实习实践基地,制定并不断更新学习内容,实现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的校外实践;四是建立完备的教师实践能力激励、评估和考核机制,激发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4结束语

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创新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高职院校科学的顶层设计,配以深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再利用创新创业实践来持续改进和优化系统设计,同时借助国家“校企联合,产学合作”的助推政策,打造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全生态的创业孵化平台,必将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技能人才,为所在地区新经济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助推引擎。

参考文献

[1]李晓娜,黄灵芝.新工科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科探索,2017(11):56-57.

[2]董晶.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8(6):8-11.

[3]李秀红,李文辉.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36-38.

作者:邓志辉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