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旅游管理创新能力提升

高职学生旅游管理创新能力提升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包括创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创新考评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方式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产教融合

从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从《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从第一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的20万人到第四届的265万人,创新创业的浪潮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蓬勃的力量[1]。没有创新的创业,只能是简单的重复和恶性的竞争,政策、导向背后直指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的问题,即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历史重任[2]。创新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从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到高技能、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操作简单机器到大国工匠,每一份职业都是能力、素质的考验,都是人才培养结果的体现。未来无法预知,高职学生需要快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思维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一)旅游业发展需要创新能力

旅游业从它诞生之初就冉冉上升,一直被称为朝阳产业。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通讯科技、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3]。在线旅游平台、自驾游、私人订制、在线导游、民宿等很多新鲜事物不断地涌现出来。快速增长的客流更是给旅游业注入了变革的力量。刚刚过去的2019年“五一”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达1.9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3.7%;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6.1%。在2019年3月22日国务院的“五一”休假政策出台后的几个小时,携程旅游高铁游频道访问量较前一个小时激增5倍以上,有近3成用户直接下单,下单用户中年轻人占比超过50%,19~29岁的游客占比超过4成[4]。去哪儿网平台也显示,国际航行机票搜索量上涨10倍。自驾游、周边游、高铁游、出境深度游,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要旅游从业人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运用创新思维,结合行业特点创造出旅游体验度高,游客乐意买单的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旅游从业人员,快速把握市场行业变化,是专业对接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人才发展需要创新能力

早在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并在教育界引起了一次对创新能力内涵、影响因素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2010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到了重要高度,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提出了以职业院系为基础,多措并举,构建人才发展的良好机制[5]。在旅游行业,从传统的带团清单到自由行的个性化旅游服务项目,从导游背导游词到讲解中华文化,都离不开创新型旅游人才。创新能力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从知识输入到能力提升,从人才培养到人才评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创新的思维开拓,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正如天津市职业大学董刚教授在《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中提到的“在一定程度,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高等职业教育使命重大,任务艰巨。”

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途径

创新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众多能力中非常重要,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兴起,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其需要更加全面地与市场对接,与行业共发展,以培养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助力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制造2025”。面对美好的蓝图,教育者需要思考如何做。目前高职学生生源的主要来源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自主招生的学生,这些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只需要参加学院自行组织的面试考核。此类学生基础较差,但是沟通表达能力较强[7]。第二部分为高考不理想的学生,没有达到本科录取分数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专科继续学习,此类学生的基础较好,但是动手能力较弱。第三部分学生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对口的学生,此类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专业水平较强,但是学习的动力不强[8]。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育者应当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笔者认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课程内容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和半年的企业实习实践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学校开什么课程,教什么内容,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9]。对接市场,研究旅游者的消费趋势,是行业所需,也是教育者所求。面对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前沿用本科教育的知识型讲授课程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带团过程中的“三件套”、“亘古不变”的导游词、“一视同仁”的服务流程已经很不合游客的“胃口”。教师需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创新,开设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课程,如旅游新媒体运营、导游词创作、手绘景区地图、文化创意设计等课程,给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打开思路,培养其创新、创作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迎合旅游者的新需求。进而像乔布斯一样创造出游客都想不到的新“苹果”。

(二)创新课程体系

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旅游行业的快速变化,也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思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就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来说,大一专业课是“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大二专业课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导游实务”;大三专业课是“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等。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服务和管理人员,而不是能抄笔记,会背导游词的导游[10]。正如一位旅游公司的招聘人员所言:“学生能力提升还有很大空间,需要在岗位锻炼3~4年,才能独当一面。”由此看出,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和市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当务之急,教育者需要重新调整并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大一学基础,开设旅游类基础课程,打好基础掌握理论知识;大二提能力,开设实践类课程,可以把课堂搬到实习实践单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总结经验;大三创市场,可以开设创新思维、产品设计等设计类课程,让有理论基础、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在行业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要切实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传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三)创新考评机制

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指挥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挥着教师的工作方向,更影响着学生的教育质量。目前,传统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笔试和考察为主,学生对笔试的重视程度很高,对考察课则不以为然,这和考察课的考核机制有关。实践类课程的考核则是以参与程度有关,缺少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因此,教师要构建多元的考评机制,以能力考核为方向,将创新能力纳入考核评价,以工作场景考核为载体,以“过程+结果”考评为重点,推动360度的考核方式[11]。真正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从“好进、好出”向“好进、难出、求质量”转变,让职业教育出质量、出水平、出人才。

(四)创新产教融合方式

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的特色,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通过创新产教融合这一方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良好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要围绕“理论+技能”“环节+过程”等方面形成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先根据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相关技能,再依托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成立相应的组织与实施机构,通过专业设置与改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以及科研平台的建设,持续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环境。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技能找到锻炼场所,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劳动者。因此,构建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课程、创新的育人体系、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和校企深度合作的育人途径是高职创新教育的重点。

作者:苏健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