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针对“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互联网+”所带来的“双刃剑”效应,提出高职院校应在管理理念、体制机制、资源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机融入“互联网”基因,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改革发展路径,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双刃剑”效应;教育变革;教学管理

0引言

“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教育”也在持续发展、深化和演变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文件中指明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和要求[1-2]。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3]。高等职业学校应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机遇,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

1“互联网+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巨额资本的助推下,各类在线教育类APP、网络课程等层出不穷并得到广泛应用。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自2012年以来在线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基本保持在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在2017年超过了50%[4]。“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2012年“MOOC元年”为标志性事件,“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同教育相结合的产物,给高校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更是涉及办学理念、培养模式、组织功能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教育”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5]。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也积极顺应在线教育发展浪潮,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尤为突出。高职院校直接对接、服务于地方产业布局和行业企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办学育人的根本路径。从其办学定位、功能属性来看,高职院校实施“互联网+”是大势所趋、社会需要。同时,高职院校存在的教学资源薄弱、工学结合不紧密、技术技能更新慢、培养管理模式僵化等发展难题亟需破解,实施“互联网+”也是内在动因和创新举措。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机遇,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促进以开放、平等、分享和创新为特征的“互联网+”与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相融合,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办学内涵特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

(1)“互联网+”促进资源优化与配置

相较于行业企业的技术更新和发展速度,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存在滞后性,加之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问题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作为,充分借力“互联网+”的平台和资源,与相关行业企业特别是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加强合作,在保证学校主体的公共性、教育性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成本分担、风险分摊、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各主体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弥补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实训基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切实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互联网+”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MOOC、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智慧课堂、AI(人工智能)教育等模式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认知,并引发了教学方式、组织形式、评价方式等全方位、多环节的深刻变革。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泛在、开放、平等、共享、协同的特点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分享不再是教师所独有的权利和话语权,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应用知识,更多地扮演了引领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认知特点、过程及效果等内容将更容易分析和把握,学生自主化、个性化、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将成为主流,基于“互联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

(3)“互联网+”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竞争加剧、社会需求多样、改革任务繁重等诸多挑战,教学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繁琐,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架构、方法手段、运行机制已不完全适用。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管理的理念和互联网平台,将教务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实训管理等软件系统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数据来源唯一、数据逻辑关联、数据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共享,有效整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数据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为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分析、管理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智慧校园建设、智能化管理将是高职院校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和核心所在。

2.2“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高职教育”的不断推进,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自身的局限性及其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学生自身信息素养较弱、甄别判断能力有限,“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化、负能量的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塑造、道德自律等构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享乐主义、虚无主义、颓废思想充斥其中,在很大程度上销蚀了学校教育的正能量[6]。“互联网+”背后隐藏的“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主义也值得警惕,教育活动、评价方式、管理模式呈现数字化、程式化的特征,海量数据的积累和应用有一定意义,但不能完全表征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人才成长规律。线上教育由于突破时空限制、灵活便捷等特性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同时线上教育对线下教育造成了严重冲击,线下线上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补充还需要很长时间。

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路径

3.1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理念

理念创新是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倡导的是信息共享理念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激发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传统的教学管理更多强调的是权威、服从、规则、效率,管理组织为金字塔式的高耸型组织结构,实行的是自上而下、层级分明的刚性管理模式,师生的角色一般都被定位为管理的对象。“互联网+”的去中心、无限连接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传统教学管理的抵触和消解。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实质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运用辩证、创新、系统、中道等管理思维,充分、合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资源优势,推进管理组织扁平化、管理模式柔性化、管理主体扩大化、管理方式民主化,最大限度地提升“互联网+”的实效。

3.2完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体制

规范、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态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复杂多变,高职院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更加专注于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创建灵活多样、个性化、弹性化的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及时应对校内外教学管理环境变化。要做好“互联网+”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明确所要达成的目标、路径、时间节点和具体内容。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管理组织变革,优化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优势,积极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社会精英智囊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以专业(群)为单位,打造集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行业企业专家等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群)教学共同体”,强化专业(群)的主体地位和职责权利。

3.3推进基于“互联网+”的管理资源建设

资源环境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高职教育”深度融合提供极大便利和可能,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将是关键所在。在教学领域,各种新型的教学平台、软件等工具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好帮手,VR、AI技术不断拓展应用,海量教学资源经过筛选、优化和自推送,为学生高效学习、个性化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教学的精准性、可控性、共享性、自主性均得以提升。在管理领域,随着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类软件的应用推广,诸如学生学籍管理、教务管理、课堂教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都会实现智能化、科学化转变,借助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问题,引导教学和管理方式变革,为学校重大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4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特色、历史的积聚和凝练,也是学校管理软实力的突出表征。互联网文化的介入和影响,深刻地改变了学校行为主体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一方面促使形成了校园文化中所特有的网络文化,另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对传统校园文化也造成了冲击和销蚀,在师道尊严、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方面产生了很多问题。学校管理者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阵地,构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高职校园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提供更多更好、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理性的网络行为,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人才教育培养规律,努力形成基于“互联网+”的高职校园文化发展新模式,保证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结语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迈入新时代,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更加突出,高职院校应牢牢把握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和优势,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和特色,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者:王刚 王青 戎静 单位: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