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人才评价问题研究

管理会计人才评价问题研究

一、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传统会计发展至今主要是以财务会计为主,并以此满足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由于管理会计记录的企业信息以较为符合企业自身的方式进行记录和加工,因此并没有企业对内部的管理会计加强建设,因此管理会计这方面的人才也是不完善的。众所周知,实践的进步需要理论作为指导,由于从一开始国内企业较为重视财务会计的发展,因此关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不是很多,这造成企业在实践中并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指引,所以管理会计在实践上也会体现出不足。例如,在《会计研究》刊发的文章中,2000年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有14篇,关于财务会计的文章有22篇、2001年有管理会计文章8篇,关于财务会计的文章有17篇、2002年—2013年关于管理会计的文章没有而财务会计文章共有346篇,在2014年二者各有19篇。并且理论会指导实践,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反过来促进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再反过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新问题。所以,以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人才理论和实践的现状可以看出二者的均不发达使得理论和时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国内企业乃至国家不重视所形成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管理会计的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会有所提升。

(二)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存在缺陷

就目前高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战略可以看出,它们比较重视对会计人才管理财务会计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并没有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比如说,现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关于财务会计教学任务的书籍分为基础会计、初级会计、中级会计以及高级会计,并将这些课时的讲解分为3—4个学期来进行讲解;相比之下,管理会计就只有一本教科书,并在一个学期内讲授完毕,这明显是不对等的。再从指导老师来看,讲授财务会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系里面乃至在国内会计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地位的老师学者,而管理会计的老师往往知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从而难以适应管理会计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课本知识来看,财务会计的书籍会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等要求进行及时的更新,而管理会计的知识较为陈旧,往往书上面的例子历年不变,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和创新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分享。由此可见,在高校针对管理会计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依然只重视应试的技巧,缺乏对基本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

(三)管理会计人才市场存在供需矛盾

财务会计的发展不论在理论还是在现实的工作当中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国际接轨越来越明显。但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有关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是缺乏相应的措施。这就使得我国管理会计的人才市场出现极其不和谐的现象。首先,需要管理会计人才的大型企业找不到符合相应岗位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其次,那些专业是管理会计的毕业生以及持有管理会计认证证书的人才,不能找到符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并且,我国管理会计人才是比较少的,缺口能达到300万,我们也可以预计财务会计人才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向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管理会计人才的供应以及企业对此需求出现了矛盾。

二、提升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丰富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2014年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的工作已经提升了日程,有了国家的支持和保障,会计主管的各个部门应当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从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理论来讲,主管文献发表的机构应当在每期的征稿中将对管理会计人才研究的提出要求,明确征稿的方向,刊登那些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优秀文章,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对于写作人来讲,在研究外来文献的同时应当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将那些比较适合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策略记录到研究的文章当中,因为这样的文章才有可操作性。此外,国家相关机构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学术讨论会,请那些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一起讨论并进行思想上的碰撞等,就关于如何培养我国管理会计人才提出对策和建议,并将讨论的结果形成一定的文献。从实践方面来讲,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建设管理会计人才较为成功的案例作为自己学习和仿效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当注意案例的适应性,即案例在自己公司的可行性,不能照本宣科、一层不变的运用。一旦我国的管理人才培养理论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可以对理论进行学习并将其运用到公司当中,并将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反馈,从而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完善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高校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由于我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还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完成的。基于此,高校在国家呼吁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应当采取积极的配合态度,在对学生们的教育中加以体现。具体措施有:第一,给予管理会计教学足够的课时,可以学习财务会计教学那样,从对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逐渐上升新的学习高度。第二,应当对管理会计教学的老师进行适时的培训。由于现阶段高校的管理会计任教老师对于管理会计实践和理论的认知并不是很透彻,因此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对老师加以培训等工作。第三,在对学生的考试中,应当侧重对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减少那些主要以书上例题的考察和背诵部分的考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学习。第四,更新管理会计书上的知识和案例背景。学校引进的管理会计教育书籍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及时性,摒弃那些陈旧的授课内容,并且将管理会计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引进其中,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培训。由于高校是大量产出管理会计人才的地方,因此应当不断完善其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策略。

(三)解决管理会计人才市场存在供需矛盾

管理会计人才市场上存在的供需矛盾需要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局面。从管理会计人才自身来说,他们应该将自身的管理会计学知识进行扩展,在充分学习现有的国内外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以外,应当着重关注我国管理会计最近的发展状况,将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具体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从社会上的培育机构来说,应当关注国家关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政策方向,将机构的培训内容和具体现实需求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管理会计人才才能满足国内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且也应当提升管理会计学习的高度,应为国家发展逐渐给予管理会计重视,原来的管理会计片面的知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相应的需求。这样可以打破“高端管理会计人才荒”的局面,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企业来说,应当将自身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变现出来,这样培养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满足企业的具体需求。再者,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这一方面能够节约人才成本,才财务会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企业较为熟悉,能够很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因此,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有质量地解决工序矛盾的问题。

三、结论

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我国管理人才的现状离打造中国会计“升级版”的要求还是相差很远。基于此,国内各个相关的主体应当担负起责任,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撑。

作者:赵新焱 单位:黑龙江省讷河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