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批评艺术的运用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批评艺术的运用

【摘要】文章从三个维度分析了高职班级管理中批评艺术的运用:理解批评艺术,明确批评目的,认为最终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对错,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道道路;坚持主体性、技巧性、人文性、适度性的批评原则,渗透批评艺术;探索先抑后扬、因材施教、将心比心等批评方法,体现批评效果。

【关键词】高职;班级管理;批评艺术

高职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冲动感性,容易犯错,且多数学生在之前的学校教育中属于“学困生”,教师常常忽视对其的理解与管束,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这些学生经常为教师提出一些难题。批评是辨别是非,提供建议的方式,也是教师班级管理的一种教育手段。在高职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为树立权威性,在学生犯错时经常大发雷霆、紧紧相逼,甚至公开说出一些侮辱性的话语,否定学生的未来。学生在这样的批评氛围中,要么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重塑自我;要么在心理上筑起一道防线,对教师产生抵触、反感,甚至“破罐子破摔”,放任自流,失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动力。从当前的教育观察与分析来看,后一种情况是主要的。针对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批评,将批评艺术融合到学生的自我发展中来,让学生在批评中体会到善意的理解与殷切的期盼,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知耻而后勇”的目的,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具体来讲,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理解批评艺术,明确批评目的

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但是批评并不是简单地指出错误,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对学生提出批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基于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批评艺术,理解批评内容,明确批评目的,进而采取有效的批评方法。在渗透批评艺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批评的含义,简单来讲教学管理中的批评专指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加以指出,并提出意见。由此可见批评不是指责、也不是抱怨,其最终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对错,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明道道路。因此,教师应基于批评的含义,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接受批评,从而为高职生的自我发展提供建议指导。其次,从艺术性探究批评的目的,理解批评的价值。批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艺术,是因为其在人与人的互动交流中需要呈现出一定的美感。简单的指责、无节制的抱怨只会激发双方的矛盾,难以体现人文情感沟通的艺术性,因此,高职教师应注重提升人际沟通技巧,用巧妙的语言、得体的行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批评用更舒适、更有效的方式感染、影响学生。

二、坚持批评原则,渗透批评艺术

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在批评教育中,教师应且是围绕着学生主体进行,根据学生的客观实际,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一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谓的“为了学生好”,在实际批评中就转变成了发泄情绪,这对于指出学生错误,帮助学生改进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犯错误的过程,确定批评对象和事情经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采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让学生在批评中得到充分尊重,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以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态度。(2)技巧性原则,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技巧性,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语言技巧表达出来,收获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对批评艺术的运用应坚持技巧性原则。如灵活组织语言,清晰指出批评对象所犯的错误;保证和蔼真诚的态度,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理解与期望;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自我思考,将教师的意见潜移默化地发展为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与规范。(3)人文性原则。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教学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向另一个同学的时候及时制止,并要求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在批评教育过程中,陶行知先生先后送给该名学生四块糖,分别奖励其“严谨准时”、“尊敬师长”、“富有正义感”、“敢于反思”。这样的批评教育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仅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也保护了学生的情感心灵。因此,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渗透人文情感,让学生在批评中获得的不再是恶言恶语,而是殷切的期盼和满满的温情。(4)适度性原则。批评只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适度使用,同时配合赏识、引导、激励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逐渐认识自我价值,并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提高自我发展。

三、探索批评方法,体现批评效果

所谓“忠言逆耳”,批评作为“忠言”的一种,会在情感上刺痛被批评的对象,因此,并不容易被人接受。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批评方式简单粗暴,更多的是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学生年少气盛,自尊心强,被“踩到”痛点后,本能的反应是否定或反抗,而非平心静气地反思自己,接受教师的批评意见。这样批评就会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师生之间交流的隔阂、矛盾会不断积累,最终影响班级管理的整体效果。针对此,高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方式方法,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渗透批评,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刺激学生的自我反思,进而提高批评教育的实际效果。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可采用的批评方式有:(1)先扬后抑。为了缓解学生对他人批评的抵触与误解,教师在批评之前,可以先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优点进行分析,如能够自觉维护班级卫生,对班集体有责任感,这样能够为学生带来惊喜,让学生知道教师看到了他的努力,同时也能够从心理上占据上风,让学生对自身错误产生内疚,确保学生顺利接受接下来的批评教育。这样的批评方式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提出了期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批评中提出的建议,并对自我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2)因材施教。学生个体差异对批评方法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学生性格直率,有的学生性格内敛稳重,有的学生敏感脆弱等等。教师在运用批评艺术的过程中,不应该“一刀切”,而应因材施教,如对于性格爽快的学生可以开诚布公,指出学生自身问题,并推心置腹地给出建议;对内心敏感脆弱的学生应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听出教师的“弦外之音”,并激发其自我反思;针对沉稳内敛的学生应以谈话教育为主,引导学生主动交流,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认识到自身错误。(3)将心比心,任何事都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教师在运用批评艺术的过程中不应该只看到学生犯错的结果,还应该深入剖析学生犯错的原因,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思考自己身处当时环境下会做出的选择,并批评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体谅学生,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并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意识。总之,在高职班级管理中,教师应深入理解批评艺术,根据高职生的全面发展确定批评的目的;结合班级管理实际,确定批评原则,并与学生沟通中渗透批评艺术;注意方式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体现批评艺术,保证学生能够自觉接受批评,并规范自身行为,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军.艺术化批评:班主任育人的有效方法[J].辽宁教育,2017(14).

[2]刘文采.批评的功效及其艺术[J].教书育人,2016(11).

[3]汤淑兰.浅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J].当代教研论丛,2017(01).

作者:杨传民 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泰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