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管理范例

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1

公共服务的主体主要指的是为提供相关公共服务或产品的部门及组织,即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创新。传统上认为公共服务是由政府负责提供的,但由于受政府失败的缺陷影响,公共服务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而民族地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有更多特殊性。因此,在研究公共服务管理的主体时,研究者们更倾向于根据民族地区公共需求的特殊性出发,从不同方面阐述服务主体的创新。有的研究者从逐步转变政府的职能,强化政府服务供给的主体地位,如廖晓明、黄毅峰强调政府应当从不同方面理清自身的职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素养和行政能力,从而创新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有的研究者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如张序针对不同的公共服务问题而采取不同的供给管理模式,在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下,既要求政府发挥在公共服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和承担主要责任,同时又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还有研究者倡导建立良好的政民关系,提高供给主体的服务能力,如霍晓英主张民族地区政府应当重视民间组织的作用,主动了解公众的需求,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

二、公共服务的政策创新

政策创新指的是用一种良好的或经过调整的政策去取代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政策制定的目标而采取一系列价值理念和手段方法。而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政策创新就是在根据民族地区实际状况,在社会结构变化和行政理念变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各项内容,以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目标,体现公共服务公平及以人文本的理念。政策价值取向研究。价值取向是公共政策活动的基础,目前学界对公共服务政策的价值取向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公共服务凸显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各地区人民的基本权利;政策过程的研究,李俊清从民族地区的公共产品的供需现状出发,阐述公共政策选择带来的种种结果,高建华则从政策执行的视角出发,指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各种特性;政策环境的研究,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民族地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在政策环境方面也呈现出许多特点。有的研究者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指出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四项因素,有的研究者从原有的政策环境出发,探讨公共服务的创新。

三、公共服务的技术方法创新

技术和方法创新是公共服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服务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技术方法创新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性的建议和研究成果,以构建新型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者们对于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技术方法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公共服务财政体系,优化转移支付制度。有的学者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指明财政在公共服务中的关键作用,如成艾华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供给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滕明兰、庞娟对5个自治区和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等6个多民族省份和直辖市所作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等等;第二,提升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程度,拓宽民意收集渠道,信息化时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抓住有益于公共服务的相关信息,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法和能力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升民族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了解公众真实的公共需求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第三,利用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有的研究者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民族地区政府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实际状况。有的学者则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应对投资领域进行分类界定以及着力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从而营造公平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环境。

四、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1.研究总量不足,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目前关于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管理创新的研究虽然对公共服务管理过程的不同层面都有所涉及,但从总体上来看,研究总量仍然比较小。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服务供给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从宏观上比较分析民族地区和一般地区公共服务管理的差别。

2.研究指标繁杂,缺乏科学客观的界定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2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组织

一、香港地区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沿革

19世纪中叶,香港开始开展各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性质的慈善救济活动。二战期间,随着难民涌入香港,海外慈善机构也开始开展在香港的慈善活动。20世纪6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政府拥有充裕的财政能力对香港的公共服务进行投资,香港殖民地政府在1968-1969年之间给予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大量津贴,这直接促成了香港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历史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使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无法持续,致力于公共服务的社会公益组织作为填补“需求空白”的中坚力量,越来越受到香港政府的重视。过去香港的义务工作较局限在社会福利范畴,配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期望,现阶段义务工作已由“补救性”转移至“预防性”和“发展性”的领域。香港是小政府大社会的类型,行政长官负责下的司—局—署的三级管理模式,政府结构相对简单高效,在香港,社会福利署负责提供社会服务,实际上,大部分的社会公益服务都由社会公益组织提供,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关系更倾向于伙伴关系。香港的社会公益组织是提供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如今香港具有超过15000名注册社工,其中社会公益组织的成员大约占据了8成。整个香港的大部分的社会服务由本地的300多家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服务,其中,“社会福利服务”涉及的范围有家庭及儿童福利服务、医务社会服务、康复服务、安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和违法者服务等。1995年,社会福利津贴制度建立后,社会公益组织受“整笔拨款”制度的管理,它们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社会福利署的经常性津贴。香港的公共服务实行“民办公助”的资助方式,即政府为社会公益组织提供资金,用于其租赁场地,购买设施,雇佣员工,这更加促进了社会服务的发展,香港的公共服务在政府财政的资助下,更是迅猛发展,欣欣向荣。

二、深受新公共管理意识形态影响的香港公共服务提供模式

僵化的官僚行政体制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使得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侵犯个人的自由,效率低下,且严重地浪费公共资源。因此,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放权,将部分公共服务交给市场提供,这就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出现提供了契机。由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政府部门能够客观公正的评价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调整对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投入,赋予其灵活性,使其可以更好地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满足公民的需求。受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香港政府决心按效果对公共服务项目进行拨款。从2001年起始,香港社会福利署实施了“拨款津助制度”,政府用整笔拨款的方式给予志愿者组织包括津贴、薪酬、公积金在内的补助,该制度的初衷是吸引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社会活动,为香港的民众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截至到目前,有170家志愿服务组织接受了政府的资助,该制度的推行大大促进了香港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新公共管理致力于改变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以及官僚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应当抛弃传统公共行政的垄断性和强制性,政府应当担任导航而非划桨的角色。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呢?第一,需要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化,由顾客自由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二,引入内部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运用,通过在公共部门内部模拟市场机制,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可以鼓励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进行竞争,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同时,可以实现新公共服务向“效率、绩效第一”的转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香港政府也在身体力行地进行改革实践,新公共管理旨在改革过度膨胀和臃肿低效的公共部门,香港政府通过政策规划(如社会福利白皮书和五年规划)和财政支持,对公共服务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从而改变了以往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不足,供给效率低下,回应比较慢的弊端。新公共管理理念对香港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贡献在于,政府转变观念,通过政策行动和资源投入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培育了大量崭新的社会公益组织。

三、香港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的缺陷

受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影响,放松规定管理,进行权力下放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推行,这种公共管理手段渗透到了香港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香港的公共服务管理实践中,问责、服务使用者为本、公共开支物有所值的理念获得了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乃至社会工作者的支持。但是在“整笔拨款”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实践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因为各自立场的不同,对公共服务的管理体系具有不同观点的解读,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回应策略,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产生了与权力有关的摩擦和冲突。首先,行政和管理分离,政府部门对社会公益组织缺乏监管协调。一方面,政府部门利用福利资源和服务标准等政策工具,引导主流的社会公益组织跟从其政策和主张,这也导致政府部门逐渐垄断政策制定的政治权力。其次,政府的行政权力下放到社会公益组织之后,被公益组织的管理层掌握,因为社工与社会公益组织是合约雇佣的关系,他们难以对实权掌握者施加影响,政策和管理措施的推行与社工的专业和社区的需要脱节,这严重影响了社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香港社会公益组织的公共服务管理的教学实践比较欠缺,社会公益组织的行政人员主要从社工晋升而来,由于传统的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主要来源于实践,他们很少接受涉及行政管理方面的专业训练,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屑于或者不擅长于行政管理工作。最后,缺乏问责制度,绩效评估模糊。按照表现分配资源是香港公共服务监察系统的核心理念,能否完成服务和津贴协议的规定关系到香港社会公益组织能否生存,然而,“数目字管理”并不是行之有效的问责制度,这反而使得社工压力巨大,对政府信任不足。从今天来看,香港的社会福利署和社会公益组织分庭抗礼,社会公益组织五花八门,行政管理严格的社会公益组织可以做到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组织松散的社会公益组织则难以保证公共服务的素质。政府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监管仅能通过补助拨款机制来进行,但是缺乏有效的问责制度,这导致社会公益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素质和质量让香港政府难以衡量,没有量化的服务效果,这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四、针对香港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缺陷的对策建议

1.、平衡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之间的权力,避免公共权力侵蚀社会空间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香港在公共服务领域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角色定位应当更为明确,是划桨者而非掌舵者。政府的权力边界也应当有较为明确的划分,在政府购买社会公益组织的服务时,要注意调适两者之间的权力边界,避免出现公共权力的过渡扩张,侵蚀社会公益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注重权力的下放,鼓励社工在遵循合理的工作流程下,用自己的方式向受助者提供帮助

首先,要给予社工更多的权力,避免政府政策和管理措施与社工的公共服务实践脱节。社会公益组织的行政领导人员要加强同前线社工的沟通对话,将后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其次,加强社工上岗前的专业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公共服务管理的教学实践,提高社会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公益组织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规划、执行、协调和控制好自己负责的服务项目,锻炼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3.政府应强调以服务使用者为本,强调承诺和问责,加强评估公共服务者的绩效表现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3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管理它是相对于建立在韦伯官僚制和威尔逊政治行政两分法两大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行政而言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各国在全球化、信息化、政府财政赤字的背景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并迅速波及全世界。尽管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起因、议程,改革的范围、规模、力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具有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取向:那就是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追求“3E”(经济、效益、效率)目标,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是以此为取向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它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2]。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3]:更加关心公共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机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且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办法,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的战略能力,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能,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作出反映。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和市场导向,注意从私人部门管理中借鉴理论和技术,强调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经营技巧和市场导向的行为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在公共选择理论、管理主义、现代产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的推行提出各种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产出和结果,这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二)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实践内容

1.把公众视为“顾客”,公共服务坚持“顾客导向”

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决策(掌舵)与执行(划桨)职能分开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为:部--若干司(局)--若干处,或厅(局)--若干处--若干科。它的基本特征是职能部门化,决策与执行职能划分不清。新公共管理推行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分开即是在行政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政策制定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执行;设立相对独立的政策执行机构负责政策的执行与服务的提供。执行机构依法设立,业务相对独立,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序列但归口政府部门管理。执行机构负责人在人员任用、工资、财务等方面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并对工作结果负责。最为典型的就是英国的以《伊布斯报告》为主要改革内容“下一步”行动方案,这一改革被学者称为中央政府全面转换管理责任机制的重大成效。

3.打破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的观念认为,私营企业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而公共部门则限定在公共服务领域。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政府用垄断的方式进行管理活动。管理主义与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理论相联姻,构成了新管理主义其标准范本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4]。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如同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的基本行为假定是。是关心个人利益的,是理性的,并且是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每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公共选择理论家基于这个出发点,首先分析了政府组织的行为,他们认为政府组织与官僚并不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充满公益心的.相反他们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追逐自己的私利;他们没有控制政府成本的激励,因此他们拼命的去扩大自己的预算:他们首先追求个人利益和机构利益,然后才会照顾公众的利益。这正是产生政府失灵的根源。公共选择理论主张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主张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取消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性,在私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相互之间展开竞争,从而缩小政府规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采用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主义与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委托—理论相联姻,构成了新管理主义其标准范本就是新公共管理理论[5]。管理主义者认为私部门和公共部门管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公共部门的良好的管理可通过引进私营部门中好的商业实践实现。管理主义者主张引入私部门管理的经验、原则、方法和技术,用私部门管理的模式重塑公共部门管理。基于这一认识,西方各国在新公共管理中广泛采用私部门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如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绩效评估、顾客至上、结果控制合同雇用制、成本—效益分析等。例如[6]英国梅杰政府时期对企业行业的《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使私人部门和工商企业间的竞争机制的确立等竞争措施都对公共服务管理的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政府直接参与竞争产品的经营,广泛参与私人产品的提供,造成公私角色的错位;而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却长期短缺,如政府社会保障水平不足、科技教育投入不足、市场秩序维护不足等。

(一)公共服务职能定位不明,供给结构不合理

从公共支出的领域来划分来看,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维持性公共服务,指维持国家安全、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的公共服务,国防、外交和公共行政服务等;二是经济建设服务,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服,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建设如,道路、供水、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三是社会公共服务,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从公共服务职能的供给范围来看,社会服务提供的主要是纯共产品即基本公共产品;经济建设服务提供的主要是混合公共产品。保罗•萨缪尔森认为[7]: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由于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产品,且对于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具投入大、非营利性的特点,决定了只能由政府加以生产和提供。而从我国的公共支出结构来看,带有很浓厚的“建设财政”的特点。用于诸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农村公共服务等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一方面采用“卸载”的方式推向市场,从而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本该由市场、社会发挥主要力量的混合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却过多地介入,甚至不惜采取政府垄断、行业垄断的办法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二)公共服务供给决策难以有效反映公民需求

公共决策是社会公共组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公共问题,制定行动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8]。作为一切公共行为的先导,公共决策的正确与否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共活动的效力,有效利用公共资源,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公共利益本是公共决策的最高境界。[9]现在,许多公共服务并不是根据公民的真正需求提供的,而是根据各级政府部门的意愿和利益来决定,由公民外部的各种因素来决定公共服务的需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不能反映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来决策中。加之,我们的决策偏重经验决策,缺少现代决策的手段和方法。所导致的结果便是对公共服务需求判断不准,公共服务供给方案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公民的需求,出现过度供给与供给不足的局面,致使公共服务资源浪费程度加剧。

(三)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分配有失公正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失衡。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不仅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大,而且农民所能享受到得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一些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农民难以获得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了因教育返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其基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得不到保障。

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为例。1993年,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和恢复重建,至2003年,合作医疗计划的覆盖面仍只有10%多点,农民受到的医疗保障还比较薄弱,绝大多数农民被排斥在现有的医疗保障制度之外。据有些学者的估算,占全国70%以上的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国大约30%的卫生资源,而占全国30%的城市人口却拥有全国70%以上的卫生资源。少数人过度的医疗保健消费,而相当部分农民甚至还难以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1个成员国医疗卫生公平性的评价中,中国排在倒数第四位。二是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失衡。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可支配财力相对丰厚,公共服务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和《中国财政年鉴(2005年)》计算。2002年、2003年和2004年东部地区的国家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是12.52%、12.5%和12.51%,这一比重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对公共服务投入4%的目标,由此可看,东西部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很大。

(四)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偏低

我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经济建设忽视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财政支出带有建设财政的特点,国家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致使我国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在公共服务的投入比较:我国的公共服务支出占GDP的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公共服务的效率偏低。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对2006-2007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的调查[10]:24.8%的公众认为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比较高,41.5%认为一般,25.9%认为比较低或很低。从我国公共服务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方面综合评估显示[11]: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整体处于偏低的水平。除基础教育北京达到A级,一般公共服务上海、北京达到A级以外,其他各地区各类公共服务绩效等级都处于B级以下。

三、公共服务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可分为三类[12]:消费者、生产者和提供者。服务的消费者比较容易理解,服务的生产者是指直接从事生产,或者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部门,它可以是政府、私营企业和非营利部门等。而服务提供者(又叫服务安排者)是指安排生产者给消费者,指派消费者给生产者,或选择服务生产者的人;服务提供者通常是政府。因此,区分服务的生产者与提供者是界定政府角色的基础。可以看出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有两种基本角色:一是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生产者;二是作为服务提供者。而不是服务生产者。据此。为了扮演好前一种角色,政府需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在“纯公共物品”(基本公共服务、维持性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高效率和公正性;而扮演好后一种角色,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在“准公共物品”供给中推进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

同时我们必须认清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和职能:一是制定公共服务规划与政策,营造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保障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二是监管公共服务的行业生产与供给,保障公共服务质量;三是通过付费购买公共产品,保障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四是直接生产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基本人道生活的公共需求。综合以上看法,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可以有以下措施[13]:一是政府有责任以高效、公正地提供纯公共产品,完善公共服务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供给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二是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有责任搞好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从而开拓公共服务的优质资源;三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防止私营部门弄虚作假和公私勾结;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私部门、非营利组织涉足公共服务领域,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五是打破非营利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降低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非营利组织,为公共服务社会化提供制度基础。

(二)以顾客为导向,提供回应性的公共服务

以“顾客”为导向就是把公众视为顾客,它要求政府官员由“官僚”转变为“服务者”,增强服务意识与公共责任感,并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追求的目标和评价的标准,以公共利益为中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了解社会公众需要什么,要求政府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如何有效提供服务,并对这些需求做出及时的回应。因此政府必须扩大和完善政府决策的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为了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考评机制。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应该从等量的资源消耗或劳动时间中获得最大化的产出。因此,公共服务要谋求政府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改革绩效评估制度也是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比如新西兰政府绩效管理,因此我们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加大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考核影响权重,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以提高我国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

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是新公共管理的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国公共服务的的现状,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与公共服务理念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让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掌舵”的作用,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划桨”的作用,从而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升公共服务的绩效。灵活采取合同出租、公私协作、凭单制、公私协作、公共服务社区化等多种模式提供公共服务。把能够进行经营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服务项目,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交给私营企业经营,如煤气、供电、交通等;对那些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则采取承包的方式,将一些公共服务项目承包给私营企业管理,如城市垃圾处理、街道环卫、社区管理等。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4

(一)有效加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多年来,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从防范式管理到综合管理就能够看出,各地政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与此同时,不少区域正在对流动人口管理中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式。虽然政府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从实际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政府管理部门在流动人口问题方面并没有承担良好的管理职责,在管理中存在不少的不规范现象。在此过程中,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将有助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二)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流动人口远离家乡,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以及教育等方面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在实际管理中,由于流动人口处于弱势的地位,使得其连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获得保障,还经常受到侵害。现如今社会表现最典型的就是拖欠工资。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不能按照相应的规定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正是基于此,导致不少的劳动者基本的权益无法获得保障。如果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服务进行一体化,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有效实施,还能够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服务。在保障流动人口各项基本权益的过程中,保证其获得良好的公共服务。

(三)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流动人口管理中的各项问题逐渐的体现出来。过去防范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如今庞大的群体。在此过程中,管理模式转变为综合性的管理,也就是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以及人口计生委等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不少部门对管理对象了解的缺少,导致其在实施综合管理的过程中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在面对此种情况下,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促使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有效的衔接。

二、制约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是其一项重要的特征。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在为劳动力区域和行业提供充裕劳动力的过程中,促使社会劳动力市场形成,优化了人才的配置,同时对二元经济向医院现代化经济的转变具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导致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理念尚未形成。

从上个世纪开始,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该群体也为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流动人口向城市涌进同样滋生出了较多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实施的过程中,这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全面化以及复杂化。防范的管理模式就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登记和社会治安的管理。但是在对流动人口施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流动相关行为进行管理,导致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是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管理难度增加的过程中,政府逐渐加大力度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服务与管理逐渐趋于一体化。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管理与服务中并未体现这样一种理念。

(二)跨区域服务管理机制存在脱节现象。

在现有的社会管理架构中,流动人口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以流入地为管理主,但是流出地并未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也就是在现今流动人口管理中,流入地与流出地服务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例如表现较为显著的地方有,计划生育工作流入低不愿对管,流出地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管不住。现如今的超生现象较为显著的一个原因就是管理体制缺乏协调。针对流入低和流出地缺乏有效的衔接主要表现在管理机制设置的不统一。由于区域的差别,导致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常设机构不尽相同。其次就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正是基于这两点,导致跨区域服务管理体制出现脱节的现象。

(三)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不足。

政府在对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通常都会由几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多头管理。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才能够对流动人口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现如今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存在多方面的缺陷。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在对流动人口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管理领导小组,并且管理领导小组普遍以临时机构的形式而存在,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常态化的管理。同时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同的部门和机构依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管理,而并没有与其他的组织机构进行协调合作。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中流动人口跨部门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构建。

三、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措施

为更快推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就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的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笔者认为针对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完善政策与相关法规。

为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相关法规,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在此过程中因大纲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同时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在政策方面推进户籍制度,渐渐剥离依附户籍制度的各项公共服务。在此环节中一旦获得政策的保障,也就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对保障流动人口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管理职责。

流动人口的管理还需要相应的体制保障。通过体制保障能够明确相互之间的职责。首先,在机构设置方面,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综合管理和服务办法,有专门的人负责流动人口事务。在明确区域职责的情况下,将其工作分散到不同的服务管理工作与职能中。其次,建立与之相应的工作协作机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因而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针对流动人口相关事务进行详细讨论,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提到日常的行为工作中。

(三)加强信息保障。

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应当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这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因而,就目前而言,流动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就应当加快流动信息的建设,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掌握流动人口的来源地、流向区域以及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对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导流动人口的合理分布。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就是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应当加强网络系统的建设,同时各个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加强信息交流,这样对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化,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管理模式不仅仅体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其还存在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促使其更好地管理。同时为服务对象提供完善的服务。

四、结语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5

内部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内容的一部分,是实现高校教育整体目标的关键,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当前,由于传统行政管理的落后,导致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将公共服务理论应用到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工作中,既符合时展的趋势,同时又可以为解决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公共服务;高校;行政管理;服务理念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在高校管理运行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与作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定措施,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在高校中的职能作用,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对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研宄,结合公共服务背景,探讨提升其管理水平的路径与对策,使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得以实现。

一、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运行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一系列高校教学改革文件的出台,我国高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急需调整以适应学校整体改革的步伐。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不仅要协调学校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校、院、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高校各项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培养人才目标,推动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然而,由于行政机构冗余、管理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仍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不全面

高校的行政机构大多是参考政府部门进行设立的,人员编制也是参考政府进行配置,导致其存在许多与政府机构同样的问题,即机构冗、人员多、领导多、虚职多。由于机构设置不合理,使得高校各个部门职能不全面,且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部门只能参与行政管理的部分工作,部门利益观念较重,存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严重降低了办事效率。

(二)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服务意识

高校内部的机构多是参考政府部门进行设置的,这在无形中滋生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官僚意识。一些管理人员以领导自居,将职位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在执行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人浮于事、态度浮躁的情况比比皆是。再者,由于高校的公共性质,导致工作人员缺少竞争及忧患意识,加上考核制度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

(三)管理效率低,行政成本居高不下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高校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与此同时高校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高校行政管理。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复杂,职权不明确,审批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此外,由于涉及多个部门,一旦出现问题,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很难追宄责任,容易导致部门矛盾,无法形成合力,甚至出现抱团、分帮立派等不良现象,导致行政工作人员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二、公共服务理念与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关系

传统的政府行政理念主要把政府当作工作核心,近年来提出的新形式的公共服务理念,则是将公民当作工作核心,重视政府的服务职能。在这种新形式的公共理念下,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在工作中重视政府机构、集体、公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治。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及教育政策的转变,如果高校仍旧采用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模式,领导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极有可能导致学校运行秩序出现问题,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基于此,需要在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改革权力化管理的现状,及时转变角色,从管理者、掌控者转变为服务者,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才能与新形式的公共服务理念相契合。?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可以分成显性管理和隐性管理两种形式。其中隐性管理强调的主要是观念与意识,通过对工作人员观念及意识的影响,间接改变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这种管理方式将传统的上级指派任务或下达命令变成了注重组织协调、指导、支持和相互配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说,公共服务背景下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更具有人性化特色,对“人”的本性更加关注,更重视人的权益,使管理者的管理措施更加人性化,也让被管理者具有更强的主人翁感受,从而促进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更加和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顺畅。从表面上看,强调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会增加管理工作量,但在实际工作中,以服务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可以有效磨合服务和管理之间的冲突,使行政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公共服务背景下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提升与完善

公共服务背景下,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提升路径需要从服务角度出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实行服务责任制

高校的正常运转依托的是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既需要有组织也需要有工作方法,如果高校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那么高校的发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首先,要建立服务制度,合理设置职能。高校设立行政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在设立行政机构时,首先应建立一套内部遵守的服务制度,在职能设置、服务流程上尽可能地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便利性。其次,要明确服务责任,优化服务质量。过去,高校内部的行政机构一直处于无竞争状态,市场嗅觉不敏锐,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也需要与外界环境共同竞争市场资源。在这种情景下,高校想要在市场上占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要明确服务职责,树立起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理念,优化服务质量。最后,要加大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监督考核力度。高校过去一直缺少一个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与监督管理制度,导致高校行政管理一直处于温水状态,工作效率低,管理水平差。为了提高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尽力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加强监督力度,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新形式的管理观念

公共服务,提倡的是为公民、为大众的利益进行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从意识角度着手,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广大师生的利益服务。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形式的管理理念,把学生与老师的利益当作首要目标。公共服务背景下的行政管理就是以服务管理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行政工作。其次,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公共服务背景下的服务意识,指的是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使公民可以自由参加公共管理活动,确保政府政策可以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在此背景下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就需要在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把目光放长远,使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他们不仅是在为学校的师生服务,更是为整个社会的公民进行服务。最后,建立互助共赢的服务环境。公共服务理论认为,想要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对公民提供良好的服务,首先政府要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树立服务共赢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自觉提供更加完善的行政服务。

(三)健全激励制度,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在公共服务背景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发挥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工作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使高校的行政机构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首先,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在公共服务背景下,集体文化、道德约束对于工作人员具有相当显著的激励作用,因此,对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讲,需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激励制度。通过激励制度,工作人员可以得到充分的自我发展,使潜能得到发挥,参与感及成就感得到增强,从而推进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积极运行。此外,通过激励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正向地促进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实现了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绩效指标考核体系。高校内部管理阶层较多,人员构成复杂,管理成本高、难度大,加之高校内部许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还抱有旧观念,缺少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公共服务背景下,高校不仅要追求成绩效益,更要注重师生的公共利益。因此,高校需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工作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学校的行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做出评价,优胜劣汰,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机感及服务意识。此外,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杜绝“关系户”,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结合定量的考核指标,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使结果更加客观,使所有工作人员信服。最后,提高高校行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公共服务背景下,行政工作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执行能力,能够帮助师生实现其公共利益。因此,要想有一支工作效率高、管理水平强的行政管理队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并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工作是整个高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的水平、工作效率、服务意识等因素都切实影响着高校的运行与发展。在公共服务背景下,优化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层次结构,执行服务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树立新形式的管理观念,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提高绩效考核水平,才是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有效提升路径及完善方向.

作者:袁维松 单位:南华工商学院清远校区

参考文献:

[1]李雪.新公共服务视阈下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完善[D].沈阳:东北大学,2010.

[2]王景云.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高校内部结构重构研宄[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2.

[3]白晓宁.高校行政管理公共参与之研宄一一以法国的经验为参照[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7.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6

关键词:茶文化;新形势;卫生服务公共管理;改革

客观来看,医疗卫生服务它是构成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别于一般的社会服务项目,医疗卫生服务兼具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两种属性,换句话说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两重特性。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改革不是从近期才开始的,早在1985年已经医疗卫生服务趋向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改革已经初见端倪。具体到我国来看,最初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代单一化的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的模式转变到逐步扩大市场化、民营化医疗的服务范围,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也从最初的分工协作转变为开展竞争,这些年来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站在供给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服务基本上形成了市场化、竞争化的商业服务模式;站在需求的立场上看,医疗卫生服务慢慢具有更多的私人消费属性。现有的成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整体医疗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医疗改革初见成效,然而由于区域间的经济水平等客观差异造成了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在这种背景之下,多角度的分析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研究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是现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下文就此展开论述。

1茶文化在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茶文化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茶事风俗习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德育价值及历史价值,其在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的应用会引领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理念的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茶文化以茶德茶品为中心,倡导无私奉献,主张义重于利,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而且,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注重修生养德,这利于保持人的心态平衡,解决人的精神困惑。所以将茶文化引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家团结合作。茶文化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其应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中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品质与文化素质,引导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变不正当的行为习惯,更好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进行。

2竞争不足的单一化医疗服务的弊端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市场竞争不足的单一化医疗服务呈现出许多弊端,这种单一化体现在供给和市场模式两个方面,下文从这两个方面就单一化的弊端展开叙述。一般来说,目前世界上存在两种形式的由政府提供的单一化的卫生医疗模式,一种是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将医疗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组织结构,由国家出资投入,由政府统一规划,实行免费医疗。另一种是像瑞典等福利国家,由政府直接管理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国家财政支付公民的医疗费用。这种由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导致了诸多问题。首先,直接导致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对人民群众需要的倾听,只是一味的实行等级制管理。在这种单一化的供给模式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的一部分,这样的医疗服务机构运行起来完全依靠指令,而非患者的需求。因而进一步导致医疗机构的运行依赖于政府的决策,医疗机构不具备自主经营权,另外,从医疗机构的内部看其自身也是依赖于等级管理的,进一步导致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差。就此,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属性难以发挥,公众对医疗服务私人化、个性化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其次,缺乏竞争的单一性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使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缺乏激励刺激,这就导致了系统本身难以获得活力。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服务被视作一种公益性的服务,缺乏生产的属性。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作为政府的一部分,医疗服务机构的日常运营受到政府的管理,政府的财政预算决定了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自主权。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里面的从业者是在编人员,其薪资待遇与编制相关。这种局面导致了,医疗机构自身日益进取,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长此以往缺乏竞争的活力。在次,这种局面也导致了,医疗服务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低效率。缺乏市场这个无形手的调节之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反映人民群众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造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不足。

3市场崇拜带来的弊端

上文已经想到由政府提供的单一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缺乏市场竞争活力,会带来一些弊端。然而盲目的市场崇拜作用之下,完全的市场化医疗卫生服务同样也存在许多弊端。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是社会大众应当普遍享有的社会性服务。其公共服务性在计划生育、疫苗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体现。其社会公共服务的属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公平,尽管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领域有着高效的作为,然而市场调节不能以破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基本健康权利为前提。因此,如若仅仅依赖市场调节医疗卫生服务,势必会诱发多方面的社会问题。首先,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美国是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发展的历程似乎验证了医疗卫生服务经营性的目的越强,医疗费用的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医疗卫生服务费用支出的增速均高于其GDP的增速。尽管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上涨可能和人口老龄化、物价上涨、技术更新等多种因素相关,这一问题仍需引起高度重视。从消费的角度来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公众是买方,然而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买方并不拥有对市场上医疗服务的价格和质量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如若在购买发生之前,买方收到了诱导,这种局面会更加严重[1]。其次,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会加剧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市场成为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政府势必会减少对公共医疗建设的投入。在这种前提之下,优质的医疗资源、优秀的医疗人才势必会向大中型城市聚集,小乡镇及农村能争取到的医疗资源势必有限,资源的有限也进一步导致了农村医疗机构收入的下降,收入下降造成了进一步投入的资本减少,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低下。另一方面,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高价药,这也势必会导致低价药逐渐被市场淘汰。从现实情况来看,大中型城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在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占比很大,偏远小型城市、乡镇、乡村的医疗服务机构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之下也造成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在这种不平衡之下乡村医疗机构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越来越差,也驱动着城市边缘的患者需要到大中型城市满足自身的医疗需求,这样不仅造成了大中型城市医疗资源的紧张,也造成了乡镇、乡村医疗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医疗运行的效率,损害了群众享有社会服务的利益。再进一步来看,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医疗服务系统,势必会出现低收入者无法收到很好的医疗服务的状况[2]。由此可见完全依赖于市场进行调节,会导致费用支出的增长,医疗服务发展的两极分化,医疗服务的不公平。

4医疗卫生服务改革

整体来看,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两重属性,有选择性的多元化供给机制相比于单一化的供给机制能够提供更高的运行效率。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之下进行,这种主导并不是政府事无巨细的决策,而是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政府采购,这样保证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增强了市场竞争活力,有保障了资金来源,保证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政府设立的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也做出了限制,仅限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的资金投入模式也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注重投入于供给侧,转化为注重需求侧的资金投入。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政策还会适时作出调整,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

5整体化的协调发展

5.1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的重新构建

所谓构建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指的是充分运用便捷的互联网技术,优化政府的职能,明晰政府和市场的职责,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的流程。从政府管理的层次来看,通过重新整合卫生系统的决策机制,逐渐形成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政府决策部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反过来也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的关系,保障了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机制[3]。从中层管理的层次来看,在政府顶层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之间应当设立非营利性组织进行协调管理,这些非盈利组织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性管理,主要包括督促卫生、技术指导、资源配置,从业者培训、行业评估等内容。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层次来看,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依赖于卫生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依据其支持资金的不同可以分为公立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服务阶段区分,能够分成三级、二级和初级。整体来看,医疗卫生机构是向公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为公众提供不同的医疗卫生服务。

5.2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

整合的医疗卫生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医疗信息、医疗技术、人才、设备等内容。整合资源指的是打破不同机构之间的壁垒,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化流动。当前,服务阶段不同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体现出科学性缺失,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有重合的情况,导致了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竞争,造成了严重的医疗资源的浪费[4]。更加科学的划分医疗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服务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化流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患者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重视城市优秀卫生服务人才向农村的合理流动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农村的医疗水平,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提升,对遏制两极分化的恶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从根本上来讲要确保农村初级医疗卫生机构有充足的财力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总之,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加强卫生服务从业人才的流动性,注重人才的教育培养和待遇保障。

6小结

新形势下,医疗卫生服务改革面临的局面更加的复杂,相信在政府、医疗机构以及公众的持续参与之下,未来我们能够享有更优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袁锦贵.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赵亮.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区域差距与政策优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李壮.某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7

[关键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管理;大数据

2009年“新医改”提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到2016年“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再到2019年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2009年的9项增加至2019年的14项,人均经费由15元增加至65元。但由于经费拨付政策、户籍制度以及流动人口自身流动性等问题,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与痛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管理提供了契机。

1精准管理的概念

精准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其核心是通过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在大数据时代,精准管理更强调通过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更强调政府、公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1]。本文的精准管理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准确地发现、识别和处理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并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流程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精准管理,加强服务供需匹配,提高服务效率,在有限资源下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最终实现流动人口健康。本文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利用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精准管理的实施路径。

2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服务需求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端和依据,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是流动人口个性化需求与普遍性需求的总和,是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决策和服务供给的基础。当前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管理的难点:一是服务需求的多样性,相比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健康需求不仅受学历、工作类型等个人特征的影响,还受流动时间、流动范围、以往流动经历等因素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2];二是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其健康损耗往往更严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较高;三是人口流动性较大,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连续性不足[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者必须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充分认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个性化需求,鉴别和分离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类型,进行精准管理。

2.2服务供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资源投入不足。理论上,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是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卫生机构,但由于缺乏相应设备、技术等,许多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目前在基层卫生机构无法开展。二是基本公共卫生资源区域配置不合理。往往只是根据服务流动人口数量配置公共卫生资源,但不同地区流动人口的需求是不同的,粗放式管理导致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三是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在基层卫生机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人员普遍短缺,专业素养、工作能力较低,无法胜任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薪酬发放往往与其工作量脱钩,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五是缺乏信息共享机制。跨部门、跨地区缺乏信息共享,存在平台功能、数据接口、数据结构不统一等问题。

2.3服务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流动人口面临的传染病、生殖系统疾病、职业危害、心理与精神疾病等威胁更大,而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却远低于户籍人口[4]。在一定供给水平下,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意味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对过剩,也意味着对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管理还不到位。一是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流动人口需求,较少地区采取上门服务等多样化服务形式。二是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根据流动人口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尚未形成以健康结局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大多以任务为导向,导致健康档案等许多工作流于形式,服务效率偏低。四是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缺乏主动性,以被动接受为主[5]。

3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管理的实施路径

3.1服务需求管理

第一,社区工作人员等通过移动端、流动人口服务平台,采集流动人口健康相关信息,同时汇总公共卫生机构、通信、电力、交通等部门数据。第二,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大数据分析机构利用云计算等分析技术,精准识别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类型、数量、变动趋势等,并将结果告知政府部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第三,运用大数据,精确分析人群聚集热点分布、人群跨区域流动等信息,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轨迹,确保流动人口不会因流动而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

3.2服务供给管理

大数据分析机构将流动人口健康相关信息与通信、电力、交通等部门数据相结合,明确流动人口的运动轨迹、聚集状况以及服务需求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云计算等分析技术,精准计算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资源的类型、总量和变动趋势;政府部门据此精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流动人口的满意度、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等绩效考核指标,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

3.3服务利用管理

第一,通过移动端、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监测和识别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以及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第二,审视当前流动人口服务流程的不足和缺陷,排除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障碍。例如,对于有特殊服务需求的人群,可以采取预约上门服务的形式或适当增加服务项目的种类等。第三,通过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判断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对效果欠佳的项目查找原因,提高服务质量。第四,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知晓率较低的流动人口,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提高其主动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

4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保障机制

4.1提高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大数据的应用需要政府加强资金、人才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大数据的采集涉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等公共卫生机构以及通信、电力、交通等非公共卫生部门,因此需要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可以在统一数据结构、数据接口标准的基础上,构建“政府-服务机构-流动人口”的多元协作、统一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享平台。开发手机APP等移动端,并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的推广,构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需求反馈机制,并将数据汇总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享平台。

4.2加强大数据分析人员培养

解决大数据人才缺乏问题,需要出台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政策。首先,完善高校相关专业设置,系统培养更多符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大数据分析人才。其次,对大数据分析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考核,对通过考核者颁发相应资格证书。最后,充分利用当前大数据分析领域专家,为公共卫生大数据分析提供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

4.3完善信息安全制度

建立分级分类管理、采集和共享开放等相关法律制度,保证服务过程的信息安全。一是限定不同地区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的数据收集和使用权限,明确哪些数据可以共享,如需获取相关数据,需要向主管部门备案数据内容和获取目的。二是建立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数据使用审查制度,强化数据使用监管。三是大数据分析机构、公共卫生机构等相关机构根据审查制度,制定大数据信息使用规范,并严格根据规范利用大数据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4.4全社会参与

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除了政府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外,还需要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依托信息系统,社区工作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可在日常接诊、服务中进行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企业具备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并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场景有更多创新思考。社会组织可利用其组织和技术优势,协助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如数据收集、分析、评估等[6]。此外,针对年龄较大的流动人口,其互联网利用水平偏低,需要依靠社区、社会组织等对其进行相关指导。

参考文献

[1]宁靓,赵立波,张卓群.大数据驱动下的公共服务供需匹配研究———基于精准管理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9,20(5):35-44.

[2]周小刚,陆铭.移民的健康:中国的成就还是遗憾?[J].经济学报,2016,3(3):79-98.

[3]宋月萍,李龙.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现状调查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5(3):84-88.

[4]宦华敏,祝志军,张友.关于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11):1346-1348.

[5]郭静,杨洪玲,刘凌琳,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1):63-66.

公共服务管理范文8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电子文件的管理方式也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本文在结合当今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数字签名方式以及校验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相关在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借鉴,在工作生活当中通过应用现代化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构建至上而下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当中生活于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的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服务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效率也提出了更高水平的需求内容。为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开始不断革新自身的发展观念、采取现代化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力求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全面优化和完善我国社会公共事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1简析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逐渐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发展进程中时产生的一项新生词汇,是一个现代化的分布式高科技应用管理系统。在现代化的新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同时具备着众多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不同服务体系之间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服务功能。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内,经过同行业发展领域当中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开展的研究和分析,发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分为近十种不同的服务类型。进程间通信、命名服务体系、异常操作服务、信息安全服务以及电子辞典信息查询服务等,都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共服务体系的安全保障服务

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众多服务内容当中,立足于PKI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之上而实现的数字签名,是最具代表性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又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中PKI签名的这一安全保障性服务功能称之为数字签名服务。数字签名通过电子信息的展现和记录形式,应用于识别或者记录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数字签名安全服务技术能够将人们的签名笔记作为信息识别的解锁钥匙,将指定个人的信息内容进行总结和记录。通过利用PKI的电子记录功能,将信息内容与相应的签名笔记进行一一对应。在保证签名者个人身份信息完整性的同时结合加密解锁的技术应用手段,全面提升网上签名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我国现今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当中的安全数字签名技术,在数年时间里已经发展成形了多种不同的应用类型。单位签名、设备签名以及个人身份签名等,都是安全数字签名当中主要包括的内容。单位签名主要可以根据签名主体发展地位的不同而进一步划分为机构签名以及部门签名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部门签名主要用以证明相关单位的法人身份,而机构的数字签名相比单位数字签名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数字签名可以根据使用的电子设备的不同而划分为安全鉴别服务器的签名、VPN虚拟通道的签名两种主要的组成形式。无论是哪一种数字签名的存在形式,其在扩大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影响、提升经济效益以及提升社会服务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3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实施的意义

3.1扩大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

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应用效率,让社会上相关的企业以及用人单位实现了业务管理系统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全面转化。相比传统的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将相关工作人员向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的方式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OA系统的在线传输管理功能,向接收方发送印有单位机构数字签名信息的电子文件数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对单位的数字签名信息进行验证。只有验证有效的元数据管理信息才能成功发送至接收方,工作人员在得到接受确认信息后才能开展正常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相关文件信息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脱机载体机进行离线归档的管理。将单位或者企业的数字签名信息导入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进行离线归档管理,以保障信息验证以及文件接受的准确性。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简化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信息验证管理流程,添加了信息文件归档和传输的途径,有效扩大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范围。

3.2提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社会经济收益的发展水平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剧,全国范围内的各大中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当中的经济局势日益严峻。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带来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成为了广大社会成员热切关注的焦点话题。随着社会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方面有关的法律条文也在不断的优化。在法律约束力不断提升的带动和影响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可信度和规范度逐渐提升。无论是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数字签名信息移交,还是在电子文件信息的存档管理方面,相关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和保密度都得到了提升。将更加可信的公共管理体系引用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社会成员对数字签名信息传递技术应用的支持和信任。随着数字签名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帮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在社会各行业之间收到的经济收益,也将呈现出飞速提高的发展趋势。

3.3突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服务价值

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着更加便捷的服务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突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社会服务价值。相比传统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区别,在公共服务提及的影响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网络用户被细致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用户类型。其中一种是在网络在线的应用状态下利用全部开放的电子文件,不需要申请个人独有的数字签名,被称之为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普通用户。另一种则是分布在国家电力网络建设公司当中的特殊服务用户,这类用户有权使用电子文件管理当中不开放的电子文件。这一类公共服务对象因其拥有较为特别的使用权限,相关专家学者将其称之为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特殊用户。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推动下,电子文件管理以及数字签名信息认证的过程当中,所有涉及到网络在线传输的信息内容都能够得到适时的加密处理。只有指定的数字签名用户本人,才能解开信息加密钥匙读取其中的信息内容。全新的管理模式使信息传输的保密工作深入落实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运作的始终,让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能够更好的被社会成员利用,从而突出体现出了其重要的社会服务价值。

4结论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一项现代化、高科技的数字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支持。在广大社会成员个人生活节奏以及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关工作人员要将相应服务管理系统的构建严格遵循国家认证系统构建的法律法规。只有拥有较高可信度的服务系统,才能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殷文杰.基于WebGIS上海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动态管理系统研究[J].科学发展,2014(10):89-95.

[2]张正欣.应用于公共电子医疗领域的SOA服务组件管理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4(02):19-21.

[3]黄小平.依托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文学界(理论版),2012(05):337-338.

[4]肖秋会.中国电子文件中心的功能定位、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12(03):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