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下高校办学探究

城市文化建设下高校办学探究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应立足于地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服务,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有所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努力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底蕴支撑,成为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应该对地方优秀文化进行坚守,成为地方文化呈示中心;课程教学中渗透城市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流布中心。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服务于城市文化建设,同时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课程建设;城市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地方行业类型高校,以服务驻地及行业为己任,依托驻地及行业而发展[1];另一类是综合性地方本科高校,主体是以所在城市命名的学院。本文言说的地方本科高校指的是后者。这种类型的高校,理应成为所在(多数也为所属)城市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心、城市文化呈示中心和城市文化流布中心。

一、底蕴支撑: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2]。从城市的功能角度来看,城市一般是所在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更是文化中心,而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功能由地方本科高校承担,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使命。

(一)历史的选择。前文我们说过,本文所言说的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指多科性地方本科高校,主体是以城市命名的本科学院。从办学历史上看,这类学校多是在原来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管辖下的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校的基础上升本组建的,与城市文化之间有着血脉上的相通之处。由于办学与城市经济和文化建设具有贴合度上的紧密性,往往对于城市文化建设高度关注,成为城市文化研究的重镇。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当地教育的最高“殿堂”,不仅人才、技术、设备、信息在当地处于一流,其知识、学术水平、人口素质堪称当地之首。地方本科院校最靠近基层,最易接地气,也最了解和熟悉地域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深入开展城市文化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3]。例如,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分领域推进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积极参与哈尔滨城市精神凝练,成为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的智库类型的研究中心。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哈尔滨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意见,也促进了学院自身的发展。

(二)现实的使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托于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应该是系统的,应立足于城市的历史,着眼于城市的未来,这一愿景的变现离不开城市文化研究。缺少历史指认的城市文化建设是盲目的,没有学理支撑的城市文化建设是混乱的,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智库的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隶属于地方的最高学府,在地方的教育以及文化发展布局中居于金字塔塔尖的位置,对于城市文化的研究,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具有其他非地方性质的本科高校以及地方的城市文化研究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一些“双一流”高校,也设有城市文化研究机构,但是研究的视点往往是宏观的城市文化,关注的个案也往往是国际化的大都市,缺少对于地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的研究。隶属于城市的专门文化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城市文化的研究,但由于过于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部”的定位,研究视野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本科高校,具有“高校”和“地方”双重属性,所从事的城市文化研究,一方面具有“高校”的宏阔视野,视野的宏阔保证了地方本科高校城市文化研究的高屋建瓴;另一方面具有“地方”的生命活力,贴近城市,贴近田野,保证了地方本科高校城市文化研究的有血有肉。

二、文化坚守:城市文化呈示中心

城市文化体现的城市精神通过人的精神面貌显现出来。城市精神是笼罩在城市之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影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促成城市的文化品格;反过来城市中的人的生活状态彰显出的就是城市的风貌和城市的品格,城市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互动关系的具体呈现是地方本科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及传播城市先进文化的重任。

(一)城市对人的塑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中的人有着不同的精神面貌,地方本科高校中的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概莫能外,城市的文化品格一定意义上促成了地方本科高校的精神状态。例如,武术和杂技是沧州市的两张城市名片,均拥有悠久的历史。沧州师范学院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有“河北省武术电化教育中心”,开设有传统武术专业,凝聚了一批优秀武术教练,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成为沧州地区武术传承的高地,促进了沧州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同时,学校武术气氛浓郁[5]。

(二)人对城市的彰显。人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同时也影响着环境,改变着环境。地方本科高校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另一方面是人对城市精神的彰显,具体体现为地方本科高校引领着城市文化。地方本科高校占据地域科研优势和区位优势,一手牵引地域文化、一手聚拢乡土情结,为地域性质城市文化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天然条件和便利[6]。近些年来,很多城市都建有大学城,促成了“学生经济”的繁荣,而大学城的文化品格某种意义上也彰显出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三、课程融入:城市文化流布中心

地方本科高校是城市文化的研究中心,同时也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中心。地方本科高校强化城市文化流布功能发挥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城市文化特质,这样就能够保障传播城市文化的常规性。通过课程设置传播城市文化,主要依托于三种课程形态:具体的城市文化专题课程、常规课程教学的城市文化渗透以及公益性质的面向社会的城市文化课程。

(一)外显化的专题课程。专题课程的开开设,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识性质的城市文化课程,另一种是形成体系的城市文化课程。在初始阶段,可以开设一些与城市文化相关的通识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课程应立足于城市的重要特色,着眼于学生的兴趣。高校所在城市历史底蕴深厚,可以开设城市史课程,并将其置于大的历史框架之内;高校所在城市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特色,可以开设某一方面的专题课程,如着眼于城市的建筑专题、音乐专题、文学专题、美术专题,等等。具备人力、物力条件的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考虑建设城市文化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应力求做到共时与历时结合、宏观与微观兼顾。既要开设城市历史研究性质的课程,也要开设某一方面城市文化专题性质的课程;既要有微观的城市文化现象的捕捉,也要有宏观的城市文化理论研究。这样,既有利于通过课程建设推进学科建设,也有利于特色办学的目标的达成。

(二)内隐化的教学渗透。利用课程教学平台传播城市文化,除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外,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城市文化资源,是更加重要也更加有效的城市文化传播方式。例如,文学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凸显高校所在城市的文学镜像;历史类课程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历史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透视。文史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进行城市文化的渗透。例如,建筑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结合对于城市地标建筑的个案分析,呈示出城市文化的独特面貌。

(三)社会化的公益课程。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需要培养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终身学习意识的培育,需要社会化的学习资源的充分供给。高校为社会提供公益性质的课程,是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意识,进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而重要的举措。在这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由于与所在城市的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在通过提供社会化的公益课程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大有可为。从具体实施途径上来看,首先,可以采用开放高校课堂的方式。近些年来,世界上诸多名牌高校纷纷将自己的品牌课程面向社会开放,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既扩大了自己学校的影响力,也回馈了社会,可以说是双赢。地方高校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开放城市文化课程的课堂,允许市民来旁听。其次,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走进社区、老年大学、图书馆报告厅等,举行公益性质的城市文化讲座,传播城市文化。第三,是借助于信息传播技术,为社会提供网络化的城市文化课程资源。

四、结语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职能,做好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基本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其中,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是达成这一目标追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与“双一流”建设基本“无缘”的众多的普通地方本科高校来说,国家鼓励向应用型发展,目的是使得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更能够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应用型地方高校,在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中,应着力凸显的是社会服务职能,而积极参与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建设,是发挥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综合性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占东,宁掌玄,张瑞平,等.地方行业应用型高校“金课”建设路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20(3).

[2]杨志卿.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探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3]黄莺,黄守星.地方本科高校与所在城市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

[4]龚宏,杜家和.哈尔滨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视点、视域和路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9).

[5]张胜广,郭鑫钰.地方高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

[6]张宏.地方高校对所在城市文化引领与辐射的路径选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杜家和 单位:哈尔滨学院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