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摘要: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属于土建施工类的内容之一,其专业开展的目的是培养涵盖建筑工程运行各个环节与层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文件。本文从设立人才培养标准的必要性出发,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设立人才标准提出对应的建议,以期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人才培养;标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是我国建筑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明确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于满足企业实际运行的需要。但是在这些教育活动的指向中,对于相应的培养标准还没有形成专门的界定。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既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提高的需要,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完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必要性

1.1人才培养标准的含义

就理论意义上而言,人才培养标准是指学生在经过完整的专业学习之后所应当达到的水平。在这里水平包括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两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考量学生培养质量的准则。在实践意义上而言,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被认为是学生在进入对应的工作岗位之后,所应当发挥的基础性能力。

1.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是高等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双方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这不仅造成了其教育体系的缺失,也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细化的标准,影响了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1.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导向

有关学者认为,“培养标准”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出发点,其作用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课程标准的设立、教材编写和教学方式改革等起到科学的导向作用。目前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状态,偏离了高职教育设置的初始方向,由此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偏离了实际需要。从这方面出发,确立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4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有利于企业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能力差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传统思想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选拔人才过程中时通常对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1]。由于高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得企业无法建立对应的人才选拔机制,对高职毕业生的接纳程度也就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

2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设立存在的问题

2.1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发展历程比较短,并且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由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而来,基础力量比较薄弱。虽然经过国家数年来在各个方面的推动,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在整体水平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行业上而言,近二十年来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逐渐拉近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是相关的职业教育水平却没有得到同比例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由企业来承担了职业教育的功能。

2.2培养标准的导向性不明确

培养标准自身的作用是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依据,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得相关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一直在理论知识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之间漂移。这就使得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在设立过程中,自身都没有能够确立明确的导向,更无法对相关的教学活动起到指引作用。2.3高职教育缺乏实践环境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高职教育在目前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已经开始明确了自身职业教育的定位,并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对于大多数专业的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还缺乏对应的实践环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建筑工程行业对于质量监控的要求比较高,能够提供充分实践功能的岗位有限;二是由于目前高职教育阶段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较弱,无法达到实践单位的要求,进而造成死循环的状态。

3完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对策

3.1提升高职教育整体水平

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完善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措施,可以说二者是互为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来说,提高教育水平能够极大的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将人才培养标准的内涵不断完善,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来说,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能够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方向,在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的指引教学活动的开展[2]。就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既要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能够掌握相关的制图和识图技能,在工作和实践过程中还要养成良好的能源节约意识。这些培养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基础上的,而职业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在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3.2明确培养标准的导向作用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备安装和工程概预算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在学业完成之后从业一般性的建筑工程工作。但是在对专业目标进行解读时,其已经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最低目标的设定,这就造成在设定对应的培养标准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会存在严重缺失的状况,这与高职教育本身的既定目标是相偏离的。要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从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出发,明确培养标准的导向性,也就是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最终导向,这也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3.3提供全面的实践环境

高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核心标准,都是要求其实践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对应的岗位上完成企业设定的任务,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设定中,必须要有对应的实践能力评价方式。这就要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过程中,教育机构要能够与相关的企业进行结合,通过更加密切的方式来完善双方的合作关系。要求企业能够为职业院校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实践岗位,而院校方面则要能够提供综合素质能力更强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凸显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在未来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过程中,将会逐渐朝着“校企合作”的一体化培养模式转变,改变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分离的状况,逐渐加深双方的合作力度,由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企业的参与下设定专业课程,由技术人员和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实践活动[3],最终达到“校企一体”的合作模式。

4结束语

人才培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强化改革力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而言,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活动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运营的需要。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建立管理部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在内的综合性沟通平台,对目前教学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教学活动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而建立起完善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职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镇.基于BIM技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5):129-132+136.

[2]吴泊良.高职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困境与出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206-207.

[3]薛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提升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融合互动的逻辑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7-59.

作者:马琳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