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理论范例

高中教育理论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1

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当今的地理环境问题,对人与地理环境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师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资源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有全面的提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深化,对地理现象与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成因、深入分析地理环境的要素、地理事物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活动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环境教育”主要包括对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社会进步以及对优化环境所形成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概括地说,地理教育是增长对人地关系的了解。通过地理教学了解人口动态、资源动态、环境动态与其存在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对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最后使学生在意识与行为上都能够自觉保护人类环境,协调生态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新的时代赋予了高中地理教学新的使命。当今的高中地理已不是单纯的地理知识课程,高中地理教学经过改革与发展,已经逐步发展为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课程。所以,高中地理教育成为了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学科,使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理念达到一致,构成学校地理教育的大框架。

二、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

1.高中地理教材有很多讲述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版块。

2.高中地理教材告诉学生,人类自然资源不是用之不竭的,如果对人类环境的自然资源无节制使用,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会遭到威胁。

3.高中地理教学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高中地理教育对学生展开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重要的教育渠道。

(二)高中地理教育可以对人们展开全面的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学科的教材,主要是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内容的,而且把人地关系的理论作为环境教育的指导,这也是高中地理学科的特色。虽然在理、化、生等学科也有涉及到环境教育的内容,但仅限于局部的教育,这种局部的教育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是不可取的。在我国,高中地理教材已经纳入了比较完善的保护地理环境的内容,给予学生详细的地理环境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如何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是把地球在宇宙作为开端的,最后的归纳深入到如何协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高中地理的教材。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与发展观,在对学生情感与观念的教育方面,高中地理学科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环境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对社会的使命感;对学生深化国情、国策以及国立的认识。”

(三)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念

通过高中地理学习,学生知道,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仅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可以是建设者,也可以成为破坏者。科学技术呈现出空前发展,加强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但也有不合理的利用,使环境遭到了日益加剧的破坏。例如,工业“三废”的排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国家,极不道德地把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至其他国家。在高中的地理学科中,对学生宣传环境伦理,可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三、在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环保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实际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的特征。因为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所发生的环境问题也不一样,教师利用差异法,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辩论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理环境问题本身是有争议的,所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没有完全确定。教师运用辩论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

(二)因地制宜开展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开展地理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对环境有更深的认识,所以,选择开展课外活动的环境很重要。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地理环境进行考察,也可以让学生对陌生的地理环境展开调查。例如学生居住的城市、所在的学校都可以。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所以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展开交流,互换环境,使学生了解的环境更加全面。环境问题因为地区的不同,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不一样的环境可以使学生对环境问题认识更加全面,使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更强。

四、结语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2

近年来,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英语口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应试教育及实际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的缺乏,使得大多数的高中生口语水平普遍较差。而互动学习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促进学生主动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互动理来论指导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互动理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发展,对人们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的要求会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法、阅读、词汇永远是教师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高中阶段,在“题海战”中老师为了学生能“听懂”,汉语讲解占了很大比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也非常有限。众所周知,高中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巩固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能力的时期。因此,在高中时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互动理论就被广泛的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研究表明:交互理论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互动理论概述

互动理论是指导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Gass&Mackey在其《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视角》中描述了语言学习者的进步是感知世界——参与互动——得到反馈——语言输出这样一个过程。互动理论的主要功能有构建、推理、选择和组合。例如:当教师把SpringFestival的这个主题引入课堂,并通过PPT或者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了春节的语境。学生就应该在互动理论的驱动下迅速在头脑里构建出一副关于主题的情景,并思考一些可以描述情景的语篇,比如:春节的习俗。为了表达流利,更好地和老师互动,学生还应该预知更多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按照逻辑顺序来记忆、处理各种信息。最重要的是,互动理论是确保学生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始终充满自信的有效手段。

二、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根本原因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由于高考压力、课时紧张等原因忽视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由于缺乏信心、缺少语境、害怕出错等原因而不敢开口,从而造成了很多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还有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学生过分依赖外教,认为只要上了外教的口语课就能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1、教师忽视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方面,由于现在高考(除过英语相关主业),英语考试中没有英语口语的测试,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英语语言学习及口语表达环境,所以大多数老师和学生认为练习英语口语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经常把高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Speaking”给省略了。除此之外,学生总是只重视语法、阅读、词汇,这也导致了即使有些老师布置了口语练习,学生往往也是敷衍了事。正是由于学生缺少练习口语的时间、机会、语境,导致了高中生普遍英语口语水平低下的窘境。而单纯的英语早读,对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作用甚微。

2、过分依赖外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目前在一些条件好的高中,纷纷聘请一些外教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外教的课堂上,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来感受纯正的英语,但是很多外教并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因此他们的教学内容主要停留在基本的语法、句子结构和一些日常用语。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英语口语课变成了简单化、愉悦化的“游戏课”。众所周知,英语口语课应该强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不是学习语言知识。所以,过分地依赖外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

人们普遍认为高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低得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英语口语不感兴趣,学生对英语口语有一种畏惧感。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互动理论教学方式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互动情境、丰富的语言信息和充足的表达方式。

1、语言信息不足

语言信息包括词汇、短语、背景等,他们是英语口语的基础。很多学生存在词汇量不足、语法不牢、阅读量少、背景知识积累较少的现象。这种缺失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够流利的用英语表达。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总之,互动学习和语言信息同等重要。一个是手段,一个是内容,二者相辅相成。

2、应试教育的压力

由于高考没有口语测试,因此导致了教师忽视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讲解高考模拟试卷上。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在功利性的驱使下,口语教学环节就被“省略”了。

三、互动理论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无定式,将互动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基于互动理论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具体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设计问题

在口语课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归纳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有关课程元素的问题,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这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基于互动理论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通过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来判断正误,而不是早早给出一个结论来影响学生的探索。

(三)多元性思维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讨论甚至是争辩中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多元性思维,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更多地去说。

四、实施基于互动理论英语口语教学方式的要求

(一)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同时帮助他们构建更多的语境

1、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民主的课堂气氛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感,鼓励他们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真正观点。而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英语口语课的顺利进行。

2、提供精心设计的互动问题

互动问题可以让学生与学习互相合作。而在一定程度上,合作学习将会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更能鼓励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3、使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是一种节省时间的高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当谈到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老师可以很容易地选择两张关于东方和西方图片,并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然后学生通过观看两张图片表达自己的观点、探索新的单词。因此,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二)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

1、培养兴趣和信心

培养学生的口语兴趣,纠正学生只重视语法、词汇、写作的错误观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鼓励学生不要害怕犯错,教师应多使用激励和表扬。

2、关注英语口语

学生应该关注英语口语,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口语表达中,学生可以通过平时阅读的积累为自己提供口语表达的语言背景和语言知识,从而实现对特定主题“有话可说”。

五、结语

从传统上讲,语言能力分为四个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英语口语表达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然而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无法用英语流利表达的现状。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互动理论的定义,分析了当前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互动理论英语口语教学的探析,笔者认为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作者:佘甲波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3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融合

德育与心理健康于当代教育价值观中成为新阶段中的新态势,德育是有着潜移默化性质的教学,不仅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为学生人生观的树立指明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则更注重学生的本我,主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的融入各类教学活动之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的内在与外在相连接,在求同存异中有效融合,深化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1.1两者的相关区别

首先,引用理论出处各不相同,教学领域有差别。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基础,而德育教育以思想道德规范为基础。其次,针对的主体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本我关注较多,运用多种方式将探究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进行良好观念的传授和不良意识的阻止,而德育教育面向于社会以及相关外部环境,促进学生通过自身的改变与社会形成稳定的联结,让学生于不同的层面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最后,教学立场的差异,心理健康教学时,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平等,两方以对话交流的模式,对各种主题的现象、论点予以表述,在此基础上,教师才可以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但是德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专业知识传输给学生,在权威教学中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不断进步。

1.2两者的相关联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在一些形式上也略有区分。但是两者之中存在内部联系。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各类社会性观念树立风向标,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本我进行研究探查,通过个人差异的解读来寻找教育方法。其中相联系的是德育教育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心理健康是德育教育成果的展现,二者互相促进。同时这两者的出发点都是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的提升综合素养。两种教育模式在相互辅助的作用下指引学生设立健全的人格,学生在德育中形成正确的心理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德育的发展方向,最终学生能够对人生、社会和自我有清晰的认知,在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其他学科的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策略

2.1.家校结合社会角度,针对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所学校,家庭教育不可或缺。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无法将两者有效融合。因此,学校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需要与教师相配合,学校要与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公益性团体等合作,共同组织开展高中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邀请社会道德先进人物进行公益演讲,学校建立心理专业组织针对不同学生类型进行辅导,学校带来学生参与社区帮扶项目,例如保护树木,探访孤儿院,文明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其中领会到德育教育的核心,并通过观察和理解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经过不同方面的支持培养优良的品质,提升思想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设立家长委员会使家长合理参与到教学中,并及时转达学生的情况,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并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并与教师共议方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有效的融合。

2.2学校创设实践情境,融入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教育融合的基础上,要创设实践情境,激励学生参加社会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在其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进行自我检测,审视当下自身的道德品质是否端正,心理是否健康,结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知识,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鼓励将社会道德需求转化为自身拥有的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与道德素养共同进步。教师需要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细化到各类实践情境中,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时,加深对德育核心知识的感悟。在实际情景中教师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夯实基础,指明方向。

2.3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双向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双向整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德育教育中,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教学并成为重要内容。德育教育能够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相关方法,比如根据心理学的教学原理以及技巧来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了解,以反映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导学生心理行为走向正确的道路,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其次,德育教育激励心理学教育更快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最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融合点在于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建立人格的桥梁,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人格特质,进行不同层次的影响,从而慢由外在特性转化为内在品德。双向整合的过程就是相互融合的过程层层递进,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道德。

3.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内在机制的平衡,站在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自我意识反复强调,这种特质难以改变,这就需要德育工作在学生成长阶段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的心理达到健康状态,人格不断升华,继而道德层面也趋于上升,不但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后,也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核心素养。德育教育作为外部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结合,能够顺应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程度,从学生的内在角度出发,在规范行为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方向,有助于敦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心理状态,在自省中前进。

4.结束语

上述观点表明,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因此,高中阶段教师在探究两者的联系时,也要找出相应的结合方式,在不断实践中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补互助,将中心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何文元.浅议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德育工作的融合[J].新课程(下旬),2017(03).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4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教学实际反馈可知教学效果非常理想,这足以看出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显现出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更集中的学习知识点,强化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现状阐述

从目前情况分析,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很多的教学困境,导致其实际教学效果较差,学生成绩难以得到提升。从本质上分析,语篇教学中具有很多的知识点及词汇,比如重复、同义、互补、同现等等,是通过上述语义连贯起来。语篇阅读需要基于整体的层面展开阅读,借助语篇学习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观点及意图,使其能够具有统揽全篇的能力,也就是语篇能力。但是现阶段很多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学习上的障碍,他们在整体上的理解存在欠缺,语句之间的理解难以纵观全局,在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上还是捉襟见肘,与此同时,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关联,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组织教学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促使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在语句的连贯上存在极大的歧义。从长远角度分析,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更是通过于此提升交际教学法的一种手段,展现素质教学思想,在今后的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尤为注意。

2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学软件,其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是全新的教学尝试,这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优化教学效果,是相对有效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教学涉及到以下内容:词汇、图形、数字、逻辑等等,让学习成为相互交流的过程,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将枯燥的教学变成彩色生动,且极易记住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1总体把握课文,进行教学导入

思维导图应用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整体角度去把握教学内容,总体上认知课文,通过教学导入引导学生。例如:以GoodFriends为例,在这个单元中,关于朋友的词汇涉及到很多,不仅有名词动词,而且还有形容词,教师可以将上述词汇连起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去展现给学生。根据研究显示,人的记忆容易是“7+2”,借助组块能够达到提升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词汇进行重组,借助思维导图软件具体分为5个组块,这样能够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去展现思维导图,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快速回忆本课单词,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词汇,并且让词汇记忆显得尤为轻松。GoodFriends这个单元的思维导图具体如图1所示:图1中,在本单元中出现了9个形容词,7个名词,还有8个动词,借助上述思维图,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记忆词汇,比如:在形容词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将其细分成物与人的,修饰人的词汇有:honest、brave、smart等等,教师可以将词汇进行叠加展开,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具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倘若教师想要深化某个单词的教学,就需要逐层展开,更好的复习单词,在进行英文例句展示时,可以先英文,然后中文。

2.2学习词汇,课前阅读,进入阅读学习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以往词汇进行复习,讲解该单元知识点与目标,再进行对话练习,这对学生课文的理解能够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诱导,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情境,比如荒无人烟的岛上,如果没有朋友帮助,也没有日常生活用品,该如何进行生存。在进入阅读教学部分之后,思维导图可以再次发挥其作用性,首先,学生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抓住文章大意。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章,提出简单的教学问题。对于快速浏览文章环节需要引起重视,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能够获取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出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故事情节,从故事开端直至结尾都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文章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就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深入的学习,也就是展开精读,确定每个段落中心思想,让学生能够领悟文章主旨。

3结语

总体来说,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借助其特有的视觉效果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自然就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玉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6):311.

[2]宁建花,苗莉珺.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2):75-78.

[3]韩莹,鲍继平,吴爱华,沈荣.思维导图在艺术特色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87-88+93.

[4]韩莹,鲍继平,吴爱华.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J].价值工程,2013,(30):266-268.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5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积极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往往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灵活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主动探究知识,提升能力。比如,学习《向心力》时,笔者首先借助Flash动画模拟了这样一个情境:为了避免危险,一个驾驶员采用紧急刹车方式,另一个则采用急转弯方式。当动画播放到中途时,笔者进行了暂停,然后询问,启发学生思维:你觉得上述两种刹车方式哪种更安全?此时,学生热情高涨,思维碰撞,各抒己见。接着,教师播放动画,结果采用紧急刹车方式的那辆车安然无恙,另一辆翻了车。这样,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呈现实验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由于条件的限制,某些演示实验难以直接演示出来,有些演示实验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学生观察。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演示物理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课题,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又可以弥补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演示效果,为新课实验探究做好铺垫。比如,教授《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演示实验的动态图景:①一细绳一端拴着一小球,拉着小球沿球面上升;②将悬挂在竖直绳上的小球靠在向右缓慢移动的光滑斜面上向右缓慢移动;③小球夹在光滑斜面和可以转动的木板之间,转动木板;然后要求学生结合屏幕演示情景,分析三种情况下小球的受力情况。这样,通过动态图景的呈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和浓厚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呈现物理实验情境。

3.再现生活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生活情境,往往可以给学生留下直观、真实、深刻的印象,刺激学生的脑、眼、耳等多种器官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架起现实生活与物理学习的桥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经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物理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讲授《力的合成》一课时,笔者事先用手机拍摄了一组有关生活实际的图片,如“车陷入泥潭、晾衣绳、利斧劈柴”等,并用摄像机录制了相关片段。在进行新课学习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上述拍摄的照片,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分析其中的力学原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又达到激活学生思维,体验新知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复杂的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学生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理解透彻。这时,巧妙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适时指导和点拨,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关键点,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深化知识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把握物理本质特征。

1.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中最具概括性的知识,它是教学的中心点和关键点,突破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前提,传统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的突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复杂为简单,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为教学重点的突破,教学效果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例如,在《机械波》教学中,机械波的传播是学生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然而由于其传播过程过于复杂,光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此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不同情境下波的动态过程,并把动作分解放慢,这样,通过观察思考,学生自然就能轻松地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把握机械波的本质特点,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教率。

2.化解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精华,化解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的限制,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难以理解和掌握,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一些复杂过程的细节或瞬时的现象生动地再现出来,形象地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模拟演示,有助于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分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化知识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学《圆周运动》时,用绳子拉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进行圆周运动,球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普遍认为球的最小速度可以达到0。为了增加学生的深切体验,深化知识理解,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慢速演示这一运动过程。

三、巧妙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教学,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大便利,而且打破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生学会搜索、查询、分析、鉴别、筛选、归纳、整理各种信息资源,并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增强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学习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课堂教学的迁移延伸,知识的拓展应用,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融合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开展物理学习活动,多方位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查阅搜集与此理论相关的理论体系、物理学史、物理学家传等,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开展相关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或借助网络查看我国发射火箭或宇宙飞船的实况录像和模拟视频,了解我国空间利用及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课件,自己输入不同的初始速度,模拟发射过程,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仿真物理实验室”等软件虚拟仿真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或通过网络建立QQ聊天室、贴吧、论坛,让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或利用微信、微博,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在物理学习当中遇到的障碍与困惑,以便寻求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不断完善自我。

四、结束语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6

一个轻松的课堂是学生希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完全放松,可以任思维分散,这种轻松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并且将对每个学生的理解信任都表现出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关心。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人文性,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在社会环境要求培养全方位人才的要求下,人文素养越来越受重视,所以,我们都在大力发扬和提倡人文教育,语文人文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该是相统一的,人文教育更具有感情色彩,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步骤。因此,在人性语文教育下,语文教育者已经将人文教育作为共同期许的目标。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2.1参悟社会美。

自然美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是天然的赏赐,而社会美却是后天形成的,人为塑造出来的,但是它有可能是实际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一种精神状态,所以,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中心思想,都会激起对美的向往,因为这种感情是高尚的,是令人尊敬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引导学生探索社会美。例如教师在讲授鲁迅的《拿来主义》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人格之美;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引导学生探索里面的亲情之美;通过这样的文章,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通过这些课文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真善美,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让学生追求真美,摒弃真恶,让学生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

2.2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

高中生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情景教学更要尽量贴合实际,通过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实际,只有这样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品格,使语文教学更加轻松、高效。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搜集整理荷塘的图片及月下荷塘的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演示,再配上溪水流动的清澈声音,时而插入几声蛙叫,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意境,从而爱上这种荷塘月色的美景。这样的情景设置,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心情,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正确看待事物。所以,语文教学的课堂情景设置在语文人文教育中是起到好的作用的,让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成长,真正提高精神文化素养。

2.3营造有趣的课外活动氛围,彰显人文之涵。

实践出真知往往是不变的真理,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就要让学生栖身于社会,了解社会。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必要,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中,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展现自我,并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不足,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人文素养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还要适当开展一些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搜集整理知识,提高知识储备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人文性其实才是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灵魂,事实上,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这门学科对于审美更加重视,人文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而且能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好和优美的情操。通过一系列古文欣赏,让学生能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这个年代是公平竞争的年代,不论是否出身名门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展现自己,所以,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中,让学生能够心系国家、家庭,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确立宏观目标。

3结语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7

在高中英语学科教育中,听力教学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始终是一大难题。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注重英语知识讲解,忽视听力练习,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对高中生进行有效地听力训练。而把“图式理论”应用到高中听力教学之中则将起到显著效果。文章简要概述了图式理论,并着重对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提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增强高中生的整体英语听力能力。

【关键词】

图式理论;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应用

引言

图式隶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德国哲学家康德最先提出“图式”这一概念,即一种先验领域,而英国著名心理学家Bartlett把图式迁移到心理学领域,并在实验基础上,将它定义为对以往经验的正面组织。众所周知,高中英语听力部分占据较大比例,而且其学习难度较大。由于教师在实际听力教学中注重在词汇、发音和语法等方面的讲解,忽视听力练习,加之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背景知识不足,所以很难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但是,将图式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行为,而且还能够强化他们的记忆力。由此可见,本文对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图式理论概述

现代化图式理论(SchemaTheory)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由心理学专家用来阐述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论。图式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应以知识单位形式所构成,这样的知识单元即为图式。Rumelhart将图式界定为“以等级形式长时间储存于人类记忆中的认知结构砌块”,而Widowson则指出图式作为认知框架,其使得信息长期储存于记忆之中。根据上述理论观点,笔者认为图式是特殊的记忆结构,其主要涵盖了语言、民俗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神经反应方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图式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预测听力材料,激活与之相关的事件,而且也可以有效提取听力内容中的隐含信息,帮助学生对全篇听力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图式,减轻高中生的听前负担

大多数高中生在历经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的知识积累之后,已对英语本身以及英美文化和思想形态等形成初步认识,而这些认识和了解都以图式为主要形式长期储存在高中生的思维记忆中。在实际听力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已学过的图式知识,减轻冗余信息负担;听力播放前,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或方法使得听力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图式知识之间达成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来激活既有图式,不仅加快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反之,倘若高中英语教师在播放音频前不激活与实际听力内容相配套的图式知识,直接要求学生去听,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极度恐惧感和紧张感,进而影响了整个听力效果。所以说,在播放音频前必须激活高中生的既有图式。

2.积极引导高中生构建新图式,增强听力效果

所谓“构建新图式”,就是指人们的大脑在认知行为中形成并固定新模式的过程。大部分高中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大脑内的图式并不完整,亟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以此构建新模式,弥补学生先前图式的不足,进而使所学的新知识更具完整性和系统化。全面的图式知识能够引导高中生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集中,也就是采用从上到下的教学方法,让高中生自主形成新图式。此外,教师可在听力实战前要求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搜索、翻阅和掌握与本节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以用作支撑他们构建新图式。例如,在以“BoxingDay”为话题的听力文章中,很多学生会误解成与“拳击”相关的内容,倘若学生在正式听力前不考虑任何背景知识的查阅和掌握,势必听力效果不尽人如意。依据图式理论,学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识越丰富,那么就越容易理解各种话题的听力文章。因此,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听力背景知识,掌握更多的新图式,从而强化听力效果。

3.不断丰富并完善现有图式,实现图式的有效迁移

人类大脑所储存的现有图式并非静止的,而应随者学生视野的不断开阔以及知识经验的快速累积,现有图式逐渐得到发展与丰富,进而形成新图式。所以,要想稳固既有图式或者构建新图式,就必须要求学生对图式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样一来,现有的或构建的图式将得到系统完善,而且还可以有效迁移各个图式。对高中生而言,图式既是共性的,又是个性的。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听力主题讨论活动,同桌之间彼此交换信息,将听力主题与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来联系,进而丰富高中生大脑内的图式。另外,在英语听力播完后,图式还具有在结合记忆要点、语义关系等基础上储存核心信息的重要作用,以此方便信息的提取。由此可见,通过总结英语听力主题以及背景知识,可以最大程度上地弥补学生大脑内图式所缺乏的关键信息,同时又可以完善和稳固自身图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英语教师应巧妙激活高中生既有的图式知识,减轻他们的听前负担;积极引导高中生构建新图式,不断增强听力效果;丰富他们的听力背景知识,稳固学生的现有图式;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方法,实现图式的有效迁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增强听力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

作者:贾秋雨 单位:昆山文峰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立荣.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03).

高中教育理论范文8

一、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词汇图式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词汇图式构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建立图式应略高于学生的认知体验水平,应通过学生最近的发展领域推动学生图式的不断完善,一步步走向另一个高度。当然,循序渐进不是简单的机械积累,其本质是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的飞跃。因此,教师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在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体验水平和身心特点制订教学计划。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教材的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词汇图式的构建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构建。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一系列词汇图式,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建构才能内化为自己的图式系统。根据学生英语词汇掌握的情况与现有的英语学习基础来调整图式教学,保证整体英语教学的灵活性,不能采取“填鸭式”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构建词汇图式。

(三)激发兴趣原则

兴趣是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的专业性,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爱好。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择都应体现兴趣,使学生不仅善于参与,而且更愿意参与。学生在图式学习中的收获变得更多,还提升了英语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激发兴趣原则保持教学的活泛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始终保持极大的英语学习热情。

二、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图式,帮助记忆词汇

单词的发音和记忆是词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词汇学习的开始。当教师根据图式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文本内容的图式,帮助学生通过图式形成词语的理解,建立词语与句子之间的关联,找到语言学习的规律,体会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内涵,在学生头脑中完整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对词汇的高效学习与记忆。

(二)借助图式引导理解词汇

准确理解词义是词汇学习的重要目标,是学生学以致用的前提。目前,部分学生对词义理解不准确,同义词也难以区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设计的英语词汇活动基于图式理论可以创造所用词汇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与语境结合,进而激活学生头脑中保留的英语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词义的理解,学会用头脑猜图式的意思,掌握词的意思。教师通过创设高中生所熟悉的特定语境,使学生在语言信息的刺激下唤醒学生已有的图式,帮助学生合理推测词汇的意义,辨别词义的细微差别,从而提升英语词汇学习的实际效果。

(三)依靠图式补充和完善词汇

很多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只是把教材中词汇中的词句背诵了很多次,缺乏在现实生活中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和词汇锻炼,使英语词汇学习机械化。针对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图式理论和词汇学习任务,激发合理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力。适用于补充相关词汇,引导学生总结整理词汇,不断完善词汇知识结构,加强词汇之间的关联性。总之,图式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图式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构成与含义,提升学习与记忆的效率,提高对英语的敏感度。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构建图式,寻求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还要借助图式实现对词汇的精准理解,区分同义词之间的区别,提高英语学习的质量,还要依靠图式强化词汇记忆,完善词汇知识结构,加强词汇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王维东.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2021(7):143-144.

[2]胡红梅.图式理论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