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材范例

初中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1

关键词:图像类比;初中物理;功能

图像类比是类比中的一种,而在物理教学中使用的图像类比往往是将学生们较为熟悉的生活场景与相关物理知识进行一定的联系,并且这一场景往往与相关知识点在表面、关系、结构或者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这样就可以使得原来较为抽象、复杂、较难理解的物理知识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场景的类比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一、图像类比的优点

1.图像表达直观

初中生的年龄以及身心发育制约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其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时由于其抽象思维的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在进行一些物理知识的学习时可能会感到存在一定的难度,而这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需要运用一些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对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而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图像类别就可以使得物理知识得以更直观的体现,这样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就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将相关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形成一定的对比,进而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物理规律有一个更加形象的认知,而且这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可以很好的降低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难度,进而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2.基于生活经验

学生往往是在初中才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物理学习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进行难度设置时往往较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并具有难度较低的特点,此外在教材中往往有很多联系生活实际的物理知识的运用,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进而使得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更好的实现物理学习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在苏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通过其对图像类比的运用就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简单易懂,而且通过图像类比学生可以将生活经验在物理学习中进行一定的运用,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物理素养的培育.

3.利用类比迁移

学习的迁移指的是当学生利用某种学习方法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时,那么就会对其他内容的学习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图像类比这种学习方法可以使得学生更加轻松的完成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就促使学生在进行其他知识的学习时也会尽量的联系到日常生活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将起着正面的影响.

4.加快信息处理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类大脑的分工中,左脑主要是用于处理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而人的右脑则可以对图像进行一定的记忆和加工,而且右脑对图像信息的加工速度比左脑对文字的处理速度要快很多,此外由于图像往往比文字有着更加生动、形象、表现力强的优势,所以大脑在进行处理时就会更加轻易的获得其中的信息.而将图像教学运用在学生的教学中就可以使得学生的右脑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实现更加轻松的学习.在苏教版初中物理的教材中,其通过一定的插图来进行图像类比,就使得学生在使用左脑处理文字信息的同时,其右脑也可以对图像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得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可以更加迅速,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更加高效的理解.

二、图像类比的功能

1.认知功能

苏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在进行图像类别的应用时往往是针对那些对初中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的概念,使得知识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能够拉近距离,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就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排斥心理.此外,图像往往具有更加直观形象的特点与文字相比可以更轻松的让学生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处理,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得到了一定的降低.比如在学习“磁体与磁场”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往往感觉到对磁感线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而且对其分布形态也感觉到较为抽象.而教材中就将蹄形磁铁周围铁屑的分布示意图以图像类比的方式对磁感线进行了一定的描述,这样就使得原本抽象概念进行了更加直观的表现,使得学生对磁感线这一概念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更好的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记忆功能

相比于文字而言图像有着更加直观形象的优势,而且很多学生在进行文字的背诵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还存在部分学生即使实现了对相关概念的背诵也并没有真正对其内容实现深入理解,而这时通过让学生对图像进行一定的记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例如,在学习“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这一教学内容时,教材中就分别展现了照相机与眼球的成像原理图,而其中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透镜和凸透镜的相关知识点所以学生往往对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而这时通过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比作成眼球成像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这一节教学内容产生有一定的熟悉感,进而可以使得学生对眼球成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以及更深刻的记忆.

3.解释功能

在对物理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如果想要使用文字来进行相关概念的表达,那么可能就会产生冗杂的表达文字,而学生对其进行理解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为学生的理解增设了难度.而如果使用图像类比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则可以更加简洁的实现相关内容的表现,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加轻松的学习.例如,在教学“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教材中就展现了水轮机在水流作用下转动的示意图以及闭合回路的电路图,学生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对水轮机的作用过程具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学生在看到水轮机的示意图时可能就会对其工作原理产生一定的了解,进而就会让学生对闭合回路中小灯泡发光的现象实现更好的理解.综上所述,苏教版初中物理的教材编写中通过对图像类比方法的运用将学生较难理解的学习内容以更加贴合生活实际的方式进行一定的表现,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的难度有所降低,而且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相关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阳.基于物理思维品质的高一物理教学策略及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2]董其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11-12.

[3]杨崴崴.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35-36.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2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对于初中物理知识来说,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指引学生结合生活元素来更为理性化地分析各种物理现象,对于教师而言,不但要重视讲述好相关的理论知识,也需注重将物理知识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进行完美的结合,这样才可显著提升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质量,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物理学习水平。

一、借助生活素材,丰富物理知识

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时,若教师仅将初中物理教材作为主要素材来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则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不利于丰富知识内容的讲述,所以对于此情况,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之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借助生活素材来丰富物理知识,也可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之中更为积极、迫切地观察和了解所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同时也十分利于增强其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欲和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其接触物理学科的时间并不久,而其在起初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通常难以深入理解相关的抽象名词,进而会阻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进步,而若想防范此状况的发生,那么也能够借助于生活化素材,如可利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相关物品,来促使学生更为充分和迅速地理解相关的抽象名词。例如,在讲述“声现象”的物理知识时,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即在于促使学生明确掌握到声音的传播介质,对此,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制作出“土电话”,而后指引学生之间以土电话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此不但利于活跃物理课堂的氛围,也能够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和富有趣味化,从而也可促使学生充分理解声音传播的主要媒介。同时,在真空环境之下,声音不能够进行传播,可利用玻璃罩来展开此部分的物理教学工作,但因在玻璃罩之中抽走所有空气的难度较大,教师则能够利用暖水瓶,将一个音乐芯放置于暖水瓶之中,而后盖好暖水瓶的塞子,之后声音会彻底消失。在开展此物理实验之后,不但可使得学生更为充分地感知到声音传播,也可使其更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科学。

二、应用生活素材,生动展现知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自控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还较为不足,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之中,易于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在产生此情况后,会影响到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和质量。对此,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可应用生活素材,生动展现物理知识,从而通过此方式来切实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可促使学生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如此不仅可促进初中生更好地构建出物理思维,也利于扎实其物理知识基础,提高其物理学习水平。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务必要做好相关的课前准备工作,将生活素材和物理知识之间进行良好的联系,使物理知识的展现能够更为富有趣味化和生动性,这样也可在极高程度上提起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述“大气压”时,那么教师则需应用生活素材,生动地展现整个过程,对于本节课知识内容的讲述来说,教师可利用“烧瓶炖鸡蛋”的实验,促进初中生更为充分地理解关于“大气压”的知识,在瓶子之中放进燃烧的酒精棉,之后在瓶口上放上已然无壳的熟鸡蛋,而后学生就会发现熟鸡蛋会被吸进瓶中,在开展此物理实验之后,可使初中生更为迅速地掌握大气压强差的知识,并切实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之中也包含着许多物理现象和知识。

三、运用生活素材,深化物理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之中,一些教师会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载体,而未能够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和延伸,这不利于深化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也不利于促进初中生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处在较为浅显的状态之下,针对此情况,在当前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时,教师也能够运用生活素材,深化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对此,教师能够以开展课外物理实验的方式,使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更为贴近,而在此过程之中,初中生的创造及想象的能力均会获得显著的提升。例如,在指引初中生学习“摩擦力”的初中物理知识时,教师先提前准备好几个塑料瓶,在装满水之后再盖紧瓶盖,之后让某名力气较为不足的初中生将其举起,在举起以后,在塑料瓶子外涂上洗洁精,再让学生去抓起塑料瓶,学生就会感到尤为的困难,在开展此物理实验之后,能够迅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以及好奇心,同时也利于提高其在课堂学习之中的关注程度,让其可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这样也利于实现打造出良好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可在开展此课外小实验之后,充分掌握和意识到现实生活之中关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以及摩擦力的关键性及重要性。

四、利用生活素材,具化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教师若可紧密联系知识内容以及现实生活,那么也可使初中生更为乐于学习和吸收各项物理知识,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务必要结合物理教学的迫切需求,以及学生的物理学习要求等方面,积极创设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而后吸引学生投身至此情境之中,让学生更为快速和直观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时,也能够发挥出多媒体技术所具备的作用,通过放映相关的生活化视频,将物理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这样可具化物理知识,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也能够获得显著的进步。例如,在开展《杠杆平衡》一课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时,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现实生活之中跷跷板的主要原理展现给学生观看,之后能够指引学生自主去制作出一个小的跷跷板,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这个小的跷跷板能否被拖起?而后指引学生开展相关的物理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让跷跷板处在平衡状态所运用的方式,学生很快就会想到通过调整距离来保持平衡,在此期间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有效指引,促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

五、结合生活素材,制作教学仪器

在现实生活之中的瓶瓶罐罐有许多,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若可将这些瓶瓶罐罐和物理学习之间相联系,对于这些资源加以运用及开发,不但能够丰富物理教学的资源,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也十分利于优化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结构,促使学生进行更为积极和迫切的物理学习,可使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充斥着生机盎然之感,最终能够从生活迈入至物理之中,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对此,一方面教师可结合生活之中的一些瓶瓶罐罐,指导学生制作相关的教学仪器。另一方面在制作完成教学仪器之后,教师还应将此教学仪器的运用方式指点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进行学习实践的过程之中,有效利用自身所制作的教学仪器来吸收和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如此则非常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进行“自感”知识的讲述时,由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所以在进行理解时较为困难,针对此情况,教师能够借助于干电池以及整流器等来制作出“千人震”这一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了解到瞬时电机并非利用一节干电池就可实现的,是受到电路之中大电流的影响而导致的,之后教师还应指引初中生深入探析其中所蕴含的奥秘。以此为重要的基础,教师还能够借助发光二极管等,实施自感演示仪的有效制作,这样则能够更好地探析感应电流的主要方向。另外,还能够利用饮料对失重状态加以展示,能够展现出饮料瓶的反流运动,或者是运用一次性纸杯,对“水流星”等物理实验加以充分的演示。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3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应用要求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物理知识又是抽象不易理解的,如果教师只运用教材进行物理教学,学生的物理水平、物理能力都很难得到提高。初中物理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注意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最初印象,以促进其后续的物理学习。教师如果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就可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初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进而理解学习物理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使用生活素材,还可帮助学生强化自己学习的物理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素材,可帮助学生明白物理的价值与作用,明白学习物理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很有用的,让学生知道他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非常有用。可丰富物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合理地运用自己学习过的物理知识。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一)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课前导入

许多的初中物理知识都与生活联系紧密,可在生活中找到与之对应的生活实例。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思考教授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列举出这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在进行物理知识教学之前,教师就可先用这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教师在课堂上,可先提出已经设想好的与本次课程相关的生活素材,或者是对这些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思考,来引入即将介绍的课堂知识,或是直接提出教师已经想好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去总结这些案例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也可直接向学生提问,调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思考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来发言回答他们想到的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最终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结果进行统一的整理,引出本次物理课程要讲授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这几种方式,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课前导入,使物理课程自然地开始。教师除了采用问问题的形式,也可做一些课前小实验,帮助学生进行更加生动的课前导入。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教师在进行正式的知识讲解之前,教师就可先准备好一个塑料瓶和两个瓶盖,一个瓶盖是粗糙的,而另一个瓶盖是光滑的,教师要先给瓶子盖上粗糙的瓶盖并拧紧,再从课堂上选择一个没有多大力气的学生,让他去尝试拧开这个瓶盖,学生可比较容易地就将这个瓶盖给拧开了,然后教师就再给瓶子换一个光滑的瓶盖并拧紧,再让这个学生尝试去拧这个瓶盖,这个学生会觉得很难拧开这个瓶盖,教师再从课堂上找一个力气大点的学生,让他尝试把瓶盖拧开,这时这位力气大的学生也会感到很难拧开瓶盖,然后教师就可让学生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拧比较粗糙的瓶盖就会比较容易,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就可,为什么拧比较光滑的瓶盖就会很费力气,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内的小讨论,总之最终引出本次课程的教学主题———摩擦力。此外,通过这项简单的课堂小实验,学生们也可更好地了解摩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利用生活素材增加实验机会,简化物理实验

初中的物理实验大多都是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实验,可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具体的实现。然而许多的初中学校实验器材都是十分有限的,很多学生做物理实验都需要几个人一起组成一个实验小组,一起用一套物理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这种时候学生往往都不能充分地参与其中,还有许多的物理实验,都是教师带进班级里一套实验仪器,为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而学生是没有机会自己去做这些实验的,这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于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尤其是在许多的经济发展不充分、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学校的实验器材更是十分有限的,甚至到了紧缺的地步,所以更是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挫伤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的热情,这是十分严重的坏影响。在初中的物理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努力的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喜欢上物理这门有趣的学科,这也是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追求的物理教学成果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书中的教学实验进行简化,充分地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物品的替换,从而降低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成本,简化物理实验,增加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教师可尽可能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实验的替代品,然后再将这个实验告知学生们,让学生去做这个实验,教师可组织学生自己准备生活素材,并带到班级里来,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直接对实验进行清晰的讲解之后,让学生放学后可在家自己进行实验,而且这种实验,学生可在家中进行多次实验,减少了学校资源有限的制约。同时,由于进行了实验材料的替换,所以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替换材料的实验之前,可自己先实际操作一遍,以便教师确认这个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以及易错点等,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实验讲解的时候,就可向学生指出这些关键的地方,以提高学生做实验的成功率,让学生更加热爱做物理实验。

(三)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是有很多应用的,在一直以来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是注重了物理知识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学习,却忽视了物理的应用性,忽视了物理的实际价值,学生自己平时也很难主动地将学习的知识真正应用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实践能力也比较差。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不能够自己发现学习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清楚自己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只靠学生自身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要想真正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让学生思考,为学生提供思路,教师也可多提问,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去发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去应用自己学习过的知识,让物理知识真正发挥价值,这样还能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一举多得,这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大气压,教师可先准备一个煮熟的鸡蛋,并把鸡蛋的皮剥下来。教师再准备一个烧瓶、酒精、棉花以及火柴。教师先将棉花浸入酒精,再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放入烧瓶中,再拿一个剥好了的鸡蛋,放到烧瓶口,再过几分钟,教师和学生就会发现鸡蛋正在被吸入烧瓶中,通过这个实验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压,也可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其实来自生活,运用鸡蛋、棉花这些简单的东西就能进行物理实验,巧妙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巧妙地将大气压这种无形的东西,转化成直观的可视化的东西,帮助学生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大气压。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4

兴趣是灵感的源泉。通过诱导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具,可提高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使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习的心理需求,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1.1利用物理学史、趣味故事创设情境

教学课堂上,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故事,让学生进入特定的人文情境,使学生在感觉有意思的同时领会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同时借助讲故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学“简单的运动”时,可以讲这样的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一个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玩意儿在游动,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顺手一抓竟抓到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想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愿望,把积极学习的潜力调动起来。经过学习和探索,知道原因,弄清了道理,学到了新知识,更感到了物理知识的奥秘。

1.2结合现实生活提升学习的兴趣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用现实生活创设的物理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为什么能看到火星闪烁?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都能通过物理知识来解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导入时设疑问,诱发主动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它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思维起着非常关健的作用。例如,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节的教学处理,我采用了边演示边设疑的方法。情境:将一块木头放入水中,则木块浮在水面上;将一只铁钉放在水中,则铁钉立即沉入水底。一边请学生口头描述刚才看到的现象,一边要求学生思考:这是什么道理?学生答:这是因为铁重、木块轻。紧接着创设情境:将一个瘪的空牙膏管放进水中,则它沉入水底。接着将同样的牙膏管整成鼓状,再放进水中,则鼓的牙膏浮在水面。设问:为什么同一个牙膏瘪的下沉鼓的上浮?这一问把学生先前提出的“因铁重下沉、木块轻上浮”的结论做出了否认。这样,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设置问题情境,设下疑点,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问题”所拦住,感到迷惑不解,形成认知冲突,造成心理上的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积极开动脑子,主动寻求答案,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下面的教学环节铺平了道路。

3创设实验情境教学以便形象生动直观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主体(即学生)和认识客体(物理规律、现象)的纽带。物理概念、规律首先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后通过科学的抽象使学生形成的。例如,在讲授“液体沸点与气压大小变化的关系”时,在做实验前,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提出观察目的,接着教师出色地完成实验,使原来停止沸腾的水浇冷水后重新沸腾,再让同学观察,对比想象的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教师再逐步解剖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原来沸腾的水离开酒精灯后停止沸腾是因为不再吸热且温度低于原来沸点,浇冷水后,烧瓶内热水温度会略降低一些,瓶内密封空气温度降低,压强减小,使瓶内热水沸点降低,实际温度超过现在沸点而重新沸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是让学生自己的观察水沸腾的过程。又如,在上电路课时。我让学生用2个电键与6个灯泡进行随意连接,同时还让学生画出相相应的连接线路图,结果学生们无拘无束的一共画出了十几种线路图。然后我再结合学们画出的电路图,针对其各种连接方式一一进行讲解并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同时对电路连接实验有生动而直观的感受,并且还能更好地掌握并联和串连的物理学知识。因此,做好物理实验,这是学好物理的根本保证。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针对某一内容设置一连串层次性的问题,通过追问,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热学中的液体沸点与压强关系时,演示将烧瓶中的水加热沸腾,然后移开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1)水为什么会停止沸腾?(2)如果水沸腾以后并不取去酒清灯,能否使水停止沸腾?(3)取走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能否不通过加热,短时间内使水重新沸腾?待上面的问题解决了,接着提出(4),问:如果瓶中的水刚刚沸腾,用塞子将瓶口塞好,倒过来而在瓶底上浇上冷水,水会不会又重新沸腾呢?这样,结合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再思考、再探索这一现象的内部规律。如此设置“追问问题”情境,犹如剥一只竹笋,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随着问题的逐个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也逐层地得到充分自由、主动的提高与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再如,在进行《热传递》课堂教学时,可向学生演示“纸中烧水纸不焦”的实验;在上《汽化》一课时,用酒精在黑板上写“液体”,用水写“气体”,很快“液体”两字不见了,一会儿“气体”也不见了。此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问:“液体”到哪儿去了?在这饶有趣味的事

实面前,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思维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好的调动。

4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情境中的作用

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一些实验课堂无法演示的过程(例如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而且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时间及空间的束缚,能够进行逼真的模拟,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将抽象转化为形象,不仅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还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物理知识。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促进学生更好的观察、理解、分析、思考物理现象的过程,从而优化教学课堂。

4.1多媒体教学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再结合物理学科的内容与特点,借助多媒体将声、像、字等结合一体呈现在学生眼前的特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让们在课堂上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于引导他们主动的思考、探索、学习。

4.2扩大课堂的教学容量

例如在讲解实验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课时,不仅要做大量的实验,还要画出和填写四五个表格,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则这些画表格的时间就节省给了学生。多媒体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的结合一体,突出重难点,化解重难点,如此的形象、直观、生动,同时容量很大,教师只需要轻轻的点击鼠标,就能打开想要的知识,不仅节约时间,还是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4.3视觉上的体验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事物、情境转移到屏幕上,让学生体验视觉美感,从而使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效果。如电流、电磁场的传播、电磁感应等物理现象,若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将这些“无形”的动态物理现象变为“有形现象”呈现出来。又如讲解万有引力时,利用计算机模拟动画技术表现太阳系行星的运动情况;讲解核外电子运动时,利用flash动画来演示电子绕原子核的高速运转等,都可以跨越空间的束缚,一展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风采。

4.4逐渐改善教学的方法

针对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总是习惯于静态的分析,但是对物理现象中,多数呈“瞬间”变化的状态,这就需要抽象的思维进行分析理解。因此,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它能弥补传统教学中不足。例如:在教学“抛体运动轨迹”瞬间变化的过程时,由于实物演示速度太快,一闪而过,所以学生往往看不清运动的详细情况,实验就结束了。而采用录像快拍、计算机控制慢放手段或计算机模拟技术,学生就可以通过屏幕清晰地看出每一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和整个运动轨迹的变化。

4.5借助多媒体课件,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物理教学中借助多种媒体的使用,可以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平抛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电脑动画程序设计问题:“猴子能否逃脱与猴子等高的汽枪子弹击中的厄运?”先让学生思考、想象,然后再演示子弹平抛运动的活动画面。通过观看动画的过程,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为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置轰炸机投弹轰炸地面目标的动画情境,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5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作用

5.1激发求知欲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敢想、善思的创造性学习氛围及情境。例如:在讲到初中(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学中,我首先提出问题:自然界中的神奇有哪些?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后,我通过电视中自拍摄的“浩瀚的天空,群星闪烁;夕阳西下、天边一片彩霞;黄河咆哮;雪山崩塌;龙卷风的威力无比”等图片,再配上相对应的音乐,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学生结合书本知识,一边观察,一边分析理解,看到一幅幅动静交替的色彩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了自然界中神奇无所不在、无奇不有,加上老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完全陶醉在美丽的自然界情景中,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当老师提出自然界中神奇除上述外,还有那些神奇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触景生情,纷纷举手发言,举出了如冰雹,时而像汤圆,时而是小豆粒;雨,时而又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云,有时似鱼鳞,有时像城堡……等等例子。这样,建造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氛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5.2把握情境教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相互讨论、讲评等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学中,我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钢笔在干净的头发上摩擦、靠近接触轻小纸屑,让学生观察归纳出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并同时结合书本知识,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两种电荷(即正、负电荷)。从而进一步掌握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最后,再引导学生观察验电器的构造及其应用。其次,详细的理解分析教材,利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诱导,以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光源定义的教学中,我将点燃一支蜡烛和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同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书本知识,理解什么是光源?学生们齐声回答: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接着我让学生指出桌上点燃和未点燃的蜡烛哪一个是光源的时候,学生们沉寂在了一篇寂寞中。紧接着,我让同学们结合实验和书上的定义,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光源下定义,我再结合电灯的亮和灭来扩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在情景教学中,要不断的让学生感到惊奇,产生怀疑,以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并主动的思考和解决。当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经过教师的点拨,使他们茅塞顿开,从而提升他们对物理的兴趣以及获得知识的喜悦。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5

一、导致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的原因

(一)初高中物理知识的不同

初中物理教材上的知识比较简单易懂,生动形象,课本上所列举的例子也与生活相接近,物理知识比较生活化。另外知识点比较少,课堂容量也相对高中较小,因此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比较直观,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形象,解决物理问题的逻辑相对简单,而且课后练习也符合教材的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解决问题也有信心。理论知识没有深度,问题也比较浅显,学生理解起来容易,这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待提高,对以后的高中生活必将产生阻碍,从而造成教学衔接的困难。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教材截然相反,知识点比较多且难懂抽象,教材中列举的例子也与生活不太接近。而且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严谨的逻辑推理,再加上课后练习脱离了教材内容,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物理也逐渐失去了信心。因此,知识点的跨度也成为造成教学衔接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物理实验从有趣到繁琐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不仅能简单易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轻松地参与进来,体会到实验的乐趣。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复杂繁琐,要求也比较多,而且实验的性质偏重于探究性实验,无形之中给学生们增加了难度。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考验了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意识,这些都增加了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难度。

(三)物理思想逐渐复杂化

初中物理思想方法的运用相对简单易懂,学生能很好地接受和掌握。然而,进入高中一年级学习后,发现物理思想方法开始变得复杂化,尽管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应用起来就比较复杂,学生很难做到熟练掌握,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再次产生畏惧心理,并加剧了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难。

二、解决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的策略

(一)根据初高中知识的特点,重视知识的衔接

第一,高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达到怎样的认知水平,然后根据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用初中的物理知识同化高中的物理知识,进而理解并掌握高中的物理知识,从而达到将知识迁移的目的,降低教学衔接的台阶。第二,学习是一个由浅至深层层递进的过程,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过渡阶段,让学生将初中物理知识和高中物理知识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紧紧抓住初高中的衔接点,从初中知识入手逐渐扩展到高中知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找出初高中阶段的差异点,从而正确引导学生重构初中的知识点,促进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二)利用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初高中物理实验由简单到复杂,但是都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这些能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的解决农村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的问题。

(三)以学生为本,提高其物理思想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课堂效率不高的现象。为了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加快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以下是有关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改善教学方式,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有效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完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具体的有效教学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式”的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物理教学主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了普通高中培养高素质的物理人才,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都应该重视学生理解能力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逐步加强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最新的课程标准出发,加强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联系教学,并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两者之间关系的认知。

2.“提问式”的教学方式

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学生回答———再次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特别重要的知识点,告诉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理论,从而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有效掌握,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视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1.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全面把握教材内容

提前预习能够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把握章节的重点内容。当前初中物理教材内的图片相对丰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提前预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应该布置预习的重点内容和预习题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2.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提问。另外,提问的内容必须紧扣教材重点内容,还包括疑难点。对于综合性较强的只是,应该采取层次的胡傲雪方式,逐步将知识点分解,应该注意有难到易的提问方式,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通过反问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3.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分组讨论,能够促使学生之间思维模式的互换,通过了解他人的问题和看法,从而获得新的启示,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应该通过积极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有关讨论,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互补。

4.重视对学生总结能力的培养

总结教材内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并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要求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把零碎的知识连接成一个知识网络框架。

三、科学合理的课堂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这要求物理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也就是备课的过程。第一,年级物理教师集体备课。通过引领———合作———交流———整合四个阶段,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堂设计。第二,促进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可以通过听课的方式,检查每位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从而更好的将研究课程与实践课程联系在一起。第三,反思教学过程,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能够对教育理念、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四,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同一套教学方案,由不同的教师实施,归纳总结教师的课堂教学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交流,根据每一班级的反馈结果,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并将此次试验的经验运用到下次教学方案的制定中,全面提升物理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依赖于两者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优化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娟.活动化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构建[J].数理化学习,2016,(11):26.

[2]高锋.初中物理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J].中学生数理化,2015,(02):26.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

步入初中教育阶段后,学生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由于物理知识本身具有科学性与复杂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推广多年,但在具体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物理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物理课堂。

1.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精神,使得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发展受到了影响,对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与创新理念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从长期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知识学习条件。

1.2理论教学为主

物理是一门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学习的学科,同时与我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关系,要想让学生掌握好物理这门学科,就要让学生进行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但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状况分析来看,绝大多数的初中物理教师都过度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物理实践教学。在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物理知识只能一知半解,难以实现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2.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2.1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切实有效的解决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要转变物理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有意识的转变传统教学习惯,接受新的教学要求与理念,并大胆的尝试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要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并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前对物理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为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与目标,设计出完善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师在讲授《凸透镜成像》一课时,可以为学生准备两块不一样的透镜,通过对两种不同透镜特点的观察与分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发现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并总结出透镜对光产生作用的规律。如此一来,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1]。

2.2培养学生创新观念

创新意识是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也是培养学生具备全面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理课堂,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课堂活动中。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提供基础保证。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师在讲授《声音的特征》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声音素材,让学生进行辨识,通过学生的辨识感受不同声音的特殊之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为物理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在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2]。

2.3通过课外实践拓展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物理课外实践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课外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参与物理学生的良好机会,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另外,物理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探究,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教师在讲授《速度变化》一课时,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对马路上同一时间里不同车辆的运动速度与距离进行测量,然后改变时间与路程,进行重复的观察记录。在课堂中派出小组代表总结实验得出的规律,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3]。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的分析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教学模式,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材范文8

对物理教育“特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并对该专业学生进行了生源情况、教学素质等方面调查后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实验技能类课程课时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某些教学类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语言基础的不同导致语言类课程需要调整;教学实践的质和量都无法保证,且形式单一;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教材等存在问题。

二、综合上述问题,对物理教育“特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动

1.专业课类

(1)对《高等数学》、《解析几何》课的改造:数学是物理的基础,但考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需求更高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应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简化和改进。内容应侧重于在力、热、电、光学中用到的矢量运算、微分、积分及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即可,可将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程:《大学数学》,且课时数不宜增多。具体安排如下:《大学数学》;目的: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专业识打好数学基础,能运用基本的高数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物理问题;内容:以矢量运算、微积分、概率统计的概念及运算为主,多结合物理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时间:第一学期;课时:72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重点考数学方法在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2)对《专业维语》的改造:在“特培生”培养过程中,要求语言教学不断线,因此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基础维语(汉语强化)》的学习后,第三、四学期应继续学习维语或汉语,并直接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维、汉语表达,即训练双语教学。为使学生打好基础,能全面学习中学物理知识的双语表达,应增加课时。随着生源的变化,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己选择学习专业维语或是汉语,以弥补自身在双语教学语言方面的不足。具体安排如下:《专业维语(专业汉语)》;目的:为实现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用维语及汉语表达物理专业术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细致讲解物理术语的维(汉)表达,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各64课时;考试形式:笔试口试相结合(笔试:闭卷,以物理专业术语的维汉翻译为主;口试:听力和口语测试相结合)。

2.专业技能课类

(1)对《课程与教学论概要》的改造:由于本课过于理论抽象,学生不宜实践,建议删除。

(2)对《教材分析与教学法》的改造:本课较理论,但涉及到对中学物理教材的详尽分析解读,是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中学物理知识并深挖教材的重要过程,因此非常有必要继续学习并加大课时,可设置为两门课。具体安排如下:《初中物理教材讲练》;目的:使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查漏补缺,对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熟悉到了如指掌;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详尽讲解教材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各个知识点、实验、习题等,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教学法》;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方法,明确中学物理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新课标及教学设计的要领;内容:以典型案例解析新课标及介绍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能力)

(3)对《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的改造:本课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模拟真实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应以学生训练为主要形式,是较好的教学实战演练。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如何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备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关技能,学生重点模拟训练课堂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能力)。

(4)对《中小学物理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改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教师讲解分析实验为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机会较少,关于实验的拓展也少,没有达到提升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能力的目的;且实验教学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另外,中学物理仿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作为现代物理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开设这两门课能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但课时量不宜过多。具体安排如下:《中学物理实验讲练》;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设计、重难点、操作等,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内容:对照各实验,学习实验的设计、内容、操作、教学等过程,学生重点模拟训练实验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32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能力)。《中学物理仿真及数字化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并能将其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内容:仿真软件制作物理课件的方法,数字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用两种办法模拟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时间:第六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重点运用两种方法模拟中学物理实验)

三、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课程设置的想法,建议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针对每一门课做好具体的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开始,逐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设计考核内容和形式等,以此充分体现每门课各自的特点且避免了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做好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工作。

目前,多数传统课程给学生及教师配备了教材,而一些新开的实践类课没有教材或仅为教师配了教材,即使有,教材的内容及编排也不完全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教材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出发,为师生配备最适用的教材。没有教材的要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

(3)提高物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