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范例

初中数学教育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1

关键词:数学化思想;初中数学;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数学思维的教育。让学生掌握数学化思想,可以有助于学生解决面临的数学难题,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学习规律,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会面临多种数学思维运用与学习的难题,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思维特点,让其逐步地掌握数学思维的特质。

一、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学中,繁杂的知识体系需要一定规律做有效串接连通,而数学化思想就是其中的关键之处,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多样化、变化多端的数学问题。初中学生其思维属于一个上升成长期,在数学思维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纯熟的训练熏陶。数学化思想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数学问题,更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数学化思想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相对专业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提升。数学化思想其实质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思维能力,能够在变化性的数学问题面前抓住问题解决的实质,从而逐步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由于掌握了数学思维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多种数学问题,在学习上也会更有信心,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强的愉悦轻松感,避免学习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讲述解题结果,更是让学生了解这种解题思路与技巧,掌握这种思维脉络后,可以更好地应对相同情况的题目,即便题目如何变幻,只要精髓相同,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应对。

二、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1.提升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意识

从教师层面来说,在知识的讲述中,需要反复强调不同的数学化思维情况,让学生对数学化思维有纯熟的掌握识别,这样才能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应对多种数学问题的解题需求。此外要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数学化思想就是掌握数学问题解决与观察的要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这种数学化思维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学,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数学化思想学习的动力,让其对数学化思想有充分的关注度。

2.丰富教学形式与内容

教学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变化中掌握多种规律。例如具象的可以有数形结合等,大范围的有抽象思维、概括思维、逻辑思维、数理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各方面数学思维能力训练。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具体应用,让数学思维能够得到实际的操作实例训练。要减少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例如小组讨论学习、分层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能力。依据实际情况做差异性的教学安排,从而优化实际教学效果。教学中不可能是一种方式的单纯教学,更多时候需要做联合运用,让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个性化处理,贴合学生实际情况所需。

3.注重学生日常草稿的运用

要让学生做好日常草稿处理,要保持草稿内容的条理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通过草稿来观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分析思维问题与优势,从而积累经验。甚至可以让学生做专业的草稿本,日常要对学生的草稿情况做回收检查,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规范操作行为,避免草稿用纸“中间开花”,要保持如作业本一样的相对规范,但是不需要过度的严谨,主要是让草稿过程条理化。可以针对学生的草稿情况进行对应分析。在上交作业本的同时也需要上交草稿,让学生重视草稿行为的规范化,养成良好的草稿习惯。日常讲题则需要让学生回顾草稿情况,做对照分析,这样可以有效地针对学生日常数学思维情况做了解,避免盲目地做习题分析。

4.注重学生学习归纳工作

要强化学生做好学习归纳工作,要对每个知识点与习题做好回顾总结。例如设立错题本,学生要依据错题进行对应的修改订正,同时要在题目旁边注明考点、题型、解题思路与解题注意事项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数学思维,做好知识的巩固总结,让学生对不同的数学化思想有更好的掌握,让数学思维教学落实到实处。同时错题本的设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弱点去分析题目与理解题目,是一种相对高质量的总结工作。初中数学中数学化思想的应用较为广泛,甚至是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充分依据不同学生情况做差异性的处理,尤其是要抓住每个学习环节,做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渗透数学思想教学,让数学化思想得到纯熟、优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90.

[2]丁桂珍.浅谈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4):1-1.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2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初中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课堂时,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开展数字化思想在初中教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开发自身的数字化思想,提升自身的数学化能力。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从而收获更好的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果。在数学学科的发展道路上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数字化思想;初中数学教育;拓展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创新精神的思维开拓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1]。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掌握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化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日后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

数学化思想的建立人是荷兰数学家汉斯。汉斯所倡导的数学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当中,并且应用数学的理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数学化思想是一种较为理性客观的思想理念。由此可知数字化思想的应用更加注重理性思考能力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思想,可以更加客观性、有序性以及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数学化能力的掌握过程中,得以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重要性研究

将数学化思想应用于初中数学教育中,可以使得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良好的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将所获得的逻辑能力应用于生活当中,从而更加理性、有序的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全面的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2]。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育过程中的,数学化教学思想应用时,可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学化思想的引导和培养。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养成以及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数字化思想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引导初中生以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促使初中生对于现实世界,也能够产生更加理性的社会认知[3]。因此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教学课堂上的引用十分有益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知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中课堂教学时,也可以着重的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经常应用的知识理论,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充分的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

三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方式研究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以较为完善的逻辑性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应当尽量的引导学生在解答初中数学问题时,尽量应用数学化思想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初中教学课堂上,开展初中学生的数字化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字化意识,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字化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之前,在教室的黑板上,尽可能的高的,绘制出一个,能够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的卡通图案,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这个图案的好奇心理。随后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绳子或者是软尺测量这个图案在黑板上的高度以及老师的高度,并且进行数据的记录。在记录下数学教师的高度以及初中数学教师在黑板上所绘画出的卡通图案的高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去黑板上,尽可能高的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图案,并且测量自身的高度,同时也进行准确的记录[4]。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数字化思维,对于这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和思考,探究自身能触及到的最高高度和身高的关系。此时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两个同学为一个小组。互相测量对方手臂展开之后,两臂之间形成的宽度,并将这一数值和自身的身高进行对比,有效的锻炼的学生的数学测量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的同时,也良好的引导了学生应用数学化思维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化意识,可以在加深学生对于初中数学课堂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的同时,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发散性、客观性思维和数学化能力。但是开展情景教学模式下的数字化初中教学课堂的过程,需要教师对于课堂内容有足够的数学化认知,并且能够运用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生活常识,将数学化思想与生活知识相结合,良好的引入到初中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当中。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偏小,因此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都十分有限,因此初中教师在利用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开展数学化思想与生活知识相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学生在情景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化思想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应当给予及时的、有效的解决,从而引导初中学生,在初中数学化思想的教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提升自身的数学化能力[5]。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初中教师在应用数学化思想开展初中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化能力。锻炼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初中学生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得初中学生的数学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不同的初中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同,物质教育资源的具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初中教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初中数学化思想的初中教学课堂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校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同时教师在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掌握能力和思想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差异。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应用数学化思想的初中数学化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自主的进行初中课堂内容的探索和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应当采用引导教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也能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的同时,有效的培养自身的数学化理念以及锻炼自身的数学化能力[6]。

四总结语

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首先应当思考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内容就是将数学思想应用于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世界观的建立当中。通过理解数学化思想的基本概念,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重要性研究:引导学生充分的将数学化思想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形成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实现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形成了更加理性[7]。科学性的思维。最后探究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的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化思想应用意识以及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通过开展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拓展应用研究。可以引导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堂内容的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开发自身的数字化思想,收获更好的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形成了更加理性、科学性的思维,从而为学生日后的良好的、全方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耿粉云 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来宾镇来宾一中

参考文献

[1]李明振.基于模型思想的初中数学教学[A].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华人数学教育会议论文集[C].论数学化思想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2014:3.

[2]孔凡哲,严家丽.基本思想在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的研究[A].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年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C].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2012:24.

[3]梁晓燕.论数学化思想在数学学发展中的作用[J].以“数学化”思想为指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3:65-66.

[4]王应标.以“数学化”思想为指导——《参数方程》教学分析[J].推进数学化思想进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05:21-24.

[5]廖水源.谈初中“数学化思想”的实施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2,11:12.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3

新课改之后,提出了许多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将许多不太适合现在观念的传统规定作出了调整与修改,当然在改变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会出现,很多老师不能够及时的适应新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模式,面对社会、学生、家长、学校于是会出现一些分歧,例如在初中数学教育上原本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培养“三大能力”,但是在新课改后会加入“四大学习领域”的培养,教师本身对这些概念不太熟悉,所以也没有办法做到对学生的能力新的培养,下文就着重对初中数学的教育研究以及数学教育改革模式进行阐述,希望可以对初中数学教育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育;数学改革

初中教育是尤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初中的基础打好了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优势,舍生学习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更多的还应该是一种学习数学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影响则还是主要由教师来引导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培养也尤为重要,此外MM教育实验时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改革中的重要产物,下文便对此教育模式以及数学教育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数学改革现状与问题

(一)数学改革的国内外的现状研究

1、国外数学教育现状与改革

对于国外的数学教学观,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绝对主义数学观,其二就是可误主义数学观。前者主要强调的是数学知识的真理性,是绝对正确的且没有异议的,而后者则较为灵活,认为数学知识是可以被推翻的,不具有绝对正确的一方,可以是有错误存在,并接受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被更正。而对于国外的教师教育模式与教师数学观上的要求主要是被分为两种,其一是形式主义数学观,而另一种则为非形式数学观。而大多数的数学教师都更倾向于后者的数学观,且倾向于后者的数学教师在对于课程的认知上、教学过程上以及数学课上的结构模式上都会有更多的掌握与认知,在教学上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2、国外内数学教育现状与改革

对于国内的数学观与数学的教育改革,有许多的研究者对此进行研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作品,可见数学初中教育在教育界的重要性。在数学界对于数学观的研究主要是依据欧内斯特的前任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增加与修改的,主要认为有4种形式:问题解决数学观,柏拉图数学观,工具主义数学观,文化主义数学观。其中最后一个是从国内的性质上进行添加的,其理论注重的是理性的数学思维模式,且需要重视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而对于数学改革前的教师的数学观,主要是柏拉图式的教育观念,但是这样的教育观念并不是最为理想的模式,甚至是不够符合当今教育发展的动向的,因为教师传授的观念就是———数学是准确、严谨且不可改的。而这一思路会使得学生出现创新与质疑的能力下降。

3、数学改革中数学观的价值

数学观看似是一种数学理论上的教育观念,但是对于初中数学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数学观可以有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对学生的指导有更好的作用,且可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影响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改革后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模式上的,更多的还有观念上的潜移默化。

(二)数学改革中的问题

1、教育区域性不平衡

在较为发达的地区,教育也会相对的更为优异且普遍,但是在较为贫穷的西部以及某些山区,教育是一种奢侈且不被重视的行为,因此全国来看,教育分布与接受程度并不均衡。

2、教育模式单一

数学教师往往会认为由于初中数学教育过于基础与简单,因此在教学上主要是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进行,且没有对学生的数学兴趣以及基础的数学观念进行培养,教育模式也非常单一且不符合当展,因此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育改革方式概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最新的教育模式,而多媒体以及各类的先进设备应用在教学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应该主动的学习多媒体设备,并进行有效的运用,在数学模型的动态图、影像资料以及各类知识百科上都可以有更多的渗透,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的兴趣。通过本文的简要叙述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教师的引导方式,数学一直是一门较为重要且基础的学科,无论以后学生想要走哪个方向的路,都需要一定基础的数学能力,而数学思维又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教师的引导也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的数学素质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观,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才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数学的环境,且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改革后的新要求创新出适合教学的模式,将学生的基础教育打好,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未来蓝图。

作者:刘畅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4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现状

本文以人教版为例,选取了人教版数学教材7年级上册—9年级下册,通过翻查,检阅并一一记录,发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在数学史的使用数量上有73处.内容上多集中在几何与代数上,如“勾股定理”“七桥问题”“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名人名著上,本国数学名人名著的介绍要多于外国数学名人名著的介绍.史料来源上,多集中在古代,少有近代及现代的介绍.在材料类型的分类上,选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汪晓勤教授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将材料类型分为点缀式、附加式、复制式、顺应式、重构式五类,每类的标准见下表。在上述数学史材料的分类标准下,本文发现,人教版数学教材7年级上册—9年级下册中,附加式的材料有35处,顺应式的材料有22处,复制式的材料有13处,重构式和点缀式的材料分别有2处.建立饼状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数学史材料以附加式为最多,为47%,不利于将数学史融入实际教学当中;点缀史与重构式所占比例很少,对直观教学的帮助不大;顺应式占比为30%,在将数学史融入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不突出.总体来说,教材中数学史教学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数学史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同时也不利于将数学史融入实际教学当中.

二、数学史对数学思考的价值

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当然也就离不开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从哪里来,从数学教育中来.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传承和发展人类优秀的文化,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审美智慧和创新精神,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数学思考包括的内容[3]:1.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2.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3.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4.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基本上是融合在数学思考内容里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多么重要.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才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史中,有丢番图的墓志问题[4]:“他的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十二分之一,颊上长出细细须.又过了生命的七分之一才结婚.再过5年他感到很幸福,得了一个儿子.可是这孩子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活了4年,结束了尘世的生涯.”这个问题很容易转化为方程求解的问题,这个数学史的经典例子来源于生活,具有直观性,对于启发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来求解无疑有极大帮助.又如,如图2所示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4]:“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如图2右所示).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通过一个直观又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而延伸到一笔画问题———拓扑问题等数学问题.不但加强学生的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数学史对情感态度的价值

情感态度的内容包括: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3].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既是认知活动的过程,也是情意活动的过程.而直观性、启发性的原则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要求要以具体材料为依据.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上不能起很大的作用,而数学史在直观材料上起到很好的补充.以三次数学危机为例:第一次数学危机是由希帕索斯发现数学史上第一个无理数槡2而导致的.小小槡2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所有数都能以整数或整数比的形式表达),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实际上,这一伟大发现不但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致命打击,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例子在初中无理数教学中,让第一次接触无理数的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对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次数学危机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伴随着人们科学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提高,17世纪几乎在同一时期,微积分这一锐利无比的数学工具为牛顿、莱布尼兹共同发现.这一工具一问世,就显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许许多多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易如反掌.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经过柯西用极限的方法定义了无穷小量,微积分理论才得以发展和完善.这一例子展现了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思考方式,树立起求真求是的价值观.第三次数学危机是由于“罗素悖论”使得康托尔的集合论出现矛盾,现代数学的基础受到挑战.数学基础问题第一次以最迫切的需要的姿态摆到数学家面前,而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完美解决.“理发师悖论”是介绍第三次数学危机的一个浅显易懂的解释.这以例子一下子就极大地拉近了学生与最前沿数学的距离.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让学生对数学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起学生对待科学问题上“学无止境”的态度.

四、数学史对德育的价值

(一)数学史有助于国际主义教育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阿拉伯数字的起源,这种由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阿拉伯数字.这表明数学的诞生与成长不仅是数学家们努力的成果,同时也是国际交流的成果.对于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思想无疑有重大启发.

(二)数学史有助于爱国教育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祖冲之因此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祖冲之还给出圆周率(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4].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值,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这一例子无疑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对激励学生勇于探索,为国家的数学发展做贡献起到榜样作用.

(三)数学史有助于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客观上揭示了数学的矛盾运动过程,它表明数学不是完美无缺的,不是停滞不前的.数学的发展是其矛盾运动的结果.

(四)数学史展现了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高尚情操与伟大人格

希帕索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着迷于数学研究而死于罗马士兵剑下,伽利略、哥白尼因坚持日心说而遭教会迫害.许多数学家因为坚持真理,追求真理而遭受贫苦、不公和迫害,但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与努力,才有了现在数学大厦的辉煌,才有了现在人类文明的伟大.他们的高尚情操与伟大人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追求真理,勇攀科学的高峰.

五、总结

数学史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是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数学教育上,数学史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数学思考的习惯,严谨认真的情感态度.在其他方面,如德育上,能让学生领会到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道理.

【参考文献】

[1]张小明.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宋乃庆,徐斌艳.数学课程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为核心创造的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增多,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不可估计的力量。本文着重讲述现代教育手段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方式和方法,希望对初中数学教育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数学建模;数学思维

现代教育手段可以高度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不管是多媒体演示,还是互联网远程交流,都可以具体直观地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创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数据变化对数学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由于小学到初中知识内容的巨大转变,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适应,觉得初中数学非常难,从而引发恐惧心态,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再加上初中数学庞大的知识量和知识点的抽象性,为学生的正常学习产生了巨大阻力。这一系列的原因就要求必须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科学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奥妙,为学生直观具体地展示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产生探究数学的渴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数学模型观,增强学生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师所教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施行,将有利于学生树立敏锐的数学意识,帮助学生提高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同时对教师的提高作用也是不可忽视,在不断分析和改进中,教师将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

2.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包括教师传授数学知识,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两个方面。我们必须从传达和吸收这两方面着重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首先,教师在讲授新的数学知识点时,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的内容。教师要想办法利用多种方式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意识,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深入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程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合理的知识网络,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复习

很多学生不重视数学知识的复习,即使在复习课上也不能够做到认真听讲,因为他们认为复习课上讲的都是自己学过的内容,没有必要十分认真地学。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变得很繁重,同时也是考验教师能力的时候。教师能否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复习教学,是能否把复习课上得精彩的关键。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学生产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敏锐的数学意识,所以在复习中教师应该着重锻炼学生的这两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知识,并且让学生自主进行数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在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完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整体意识。

2.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利用数学解决各种科学或者生活中的问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学建模。但是在现实中,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如果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就要经过复杂的转化过程。在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把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具体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但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非常具体直观地展示抽象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渠道,使学生能够迅速构建科学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学精数学,所以教师应该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3.结语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6

一、在建立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发展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倡导下,各小组间的学生起到了互相帮助与监督作用,目的是形成良好的班风,使各小组成员在相互的活动或比赛中形成团队的力量并增近师生情感,为设置课堂情境提供了可操作性,为课堂高效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加强了师生间的合作,从而在形成宽松友好的课堂环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参加活动竞争讨论,挖掘学生的优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针对数学来自生活实践,多次开展数学与生活的课上讨论,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的平台,在各小组间也要开展活动,如竞选数学小组长,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活动和自身的教学时间,及时参与和学生打成一片。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针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提问与解答,从而展示出学生的才能,挖掘出学生的优点。在不断鼓励学生高效参与探究过程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来保障学生良好的成长。让这些所有的活动方式,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也对我感兴趣,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得到提高。

三、针对更新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师生合作的作用

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每节课我都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限定适时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检查,以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在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同时,采用男女生对抗赛、小组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求学生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师生合作的作用。在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优点,老师就要随时的鼓励,因为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有经验的老师都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这是学生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完成高效率任务的保障。

四、总结

总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要有明确的目标而因材施教,又要有灵活的方法和收效显著的教学措施。不仅要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打造出高效课堂。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那就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作者:刘岚 单位:河北省滦南县倴城初级

第二篇:初中过渡高中数学教育方法探究

一、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过渡问题的原因

数学教学中,高一与初中存在的衔接问题及其成因,主要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没有衔接意识;即便教师有衔接意识,也因为初中时期知识点和高中知识点之间衔接策略不合适。教育改革之后,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教育负担,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循教育部“少、易、浅”的指导理念,删减了部分原来的内容,即便是一些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内容也被删去。

二、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衔接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过渡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材的删减造成的,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做好这部分知识的衔接,学生才有可能完成初中和高中数学学习内容的过渡。进入高一的学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是根式(高一数学必修1第二章),但是,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删减了根式的运算等学习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高中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根式的分子和分母有理化,而让人头疼的是初中课本的教学要求中对分母有理化这个知识点不作要求,这与高中的正常教学严重“脱钩”,因为不仅仅在根式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分子和分母有理化,在指数运算和一些复合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运用到这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正常的高中教学之前,有必要补充根式和分子分母有理化的知识。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知道,为了顺利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初中和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比较其异同,全面了解两个时段数学知识体系,才能找出衔接点,从而指导教学。除此之外,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高中一年级数学教师在进行正常教学任务的时候,虽然往往会存在一些过渡问题,但是,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通常可以减小或者消除初中过渡到高中数学教育的“脱钩”问题。

作者:杨思萍 单位:江西省宜春四中

第三篇:数学化思想下的初中数学教育

一、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目的是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同样学习数学知识也是为了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将知识进行数学化来表现出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跟数学有关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我们就很难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计算并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后,帮助学生提升其数学化的能力,会对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比如:苏教版教材大多被使用在邻水的城市中,同样学习该教材的学生对水运也不陌生,但是学生对于这么常见的现象并不会联想到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数学知识.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中,有一个跟抛物线有关的数学问题就涉及到了水运:.已知在河面上有一座抛物型的拱桥,当水面距离桥顶3米时,水面宽度是6米,那么水位上升1米后,水面的宽度是多少?这道题是根据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来实现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利用二次函数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又引导学生通过建模型的方式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在苏教版的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在“有理数的乘法”这一章的内容设置上就存在明显的数学化的应用.教材在开始时先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面以及水位的变化来进行思考,然后把平时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的问题设置为一道数学题.由于跟自己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的兴趣就会很高,但是仅仅凭借学生们目前掌握的数学知识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有理数的乘法等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会对知识的讲解格外的注意,并且会根据自己的方式来记忆这个知识.这样就创建了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也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

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数学化思想

1.发展学生的数学化应用意识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的数学化的发展创造一些具体的情景.比如,有位教师就曾经在比例的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的教学例子.这位教师在讲课前一天晚上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很大的手掌印,第二天学生们来到教室便对这个手掌印起了好奇心,很多同学都在想“这么大的手掌印,那该是多高的人才能拥有呢?”.随后这位教师将自己的手放在黑板上并画下了自己的手掌印,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大的手掌印是老师手掌印的四倍,然后这位老师又拿了一条绳子,这个绳子的长度是这位老师身高的四倍,那么学生们就觉得绳子的长度便是巨人的身高.随后学生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巨人的鞋子、衣服、书桌的高度.通过这种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认识.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教师在对数学知识有着深入认识的同时还具备广泛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经过数学化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数学化思想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努力,初中学生虽然具备一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经验不足还不能很好地实现数学化.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说,一定要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化意识,让数学化思想成为学生思维方式的部分之一.从上边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初中学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跟老师的课堂讲授方式以及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数学老师要知道虽然讲授知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必须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前提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化意识.

2.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由于目前很多的初中学校在师资、生源和教学用具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所以初中数学老师更需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与自身情况相符的教案.另外,由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能力上各自不同,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在制定教案的时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采取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学习能力有些不足的学生则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化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式的不同对于初中生数学化思想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就初中学生的发展来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较高,但有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就有些不足.数学化思想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比较注重,如果数学知识不能跟生活经验有个很好的结合,那么数学化思想就没有达到其真正的意义.多元化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达到数学化的效果.多元化教学就是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将理论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对学生的启发性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元化教学不论对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获取还是知识认识上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总结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7

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发展,素质教育提上了日程,面临着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要求,从前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严重影响了教学理念。

关键词:

初中;数学;现状;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学教育方向,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经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发现,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希望教师能够借鉴经验进行改革,将学习效果提高到一定的程度。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在课堂教学这一方面,教师只是简单地利用教材讲授知识,并没有利用多种丰富的形式对复杂的知识进行详细解释。讲课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引起学生预习和研究新知识的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

(二)目前的初中生对数学的教学方式缺乏激情

在初中阶段,学生放肆、无拘无束,容易叛逆,所以这个时候的家长和教师都不会太过严厉地要求学生,生怕激起学生内心的叛逆情绪。所以初中生还是喜欢学习自己能够做好的学科,对于数学这样比较抽象、比较深奥的学科,学生一般缺乏兴致,这就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和态度,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影响数学教学。

(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他们需要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学习的便捷方式,了解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白学习的重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师生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减少沟通,学生就会很难了解到老师的解题思路,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也会加大老师的讲课难度,拖累讲课速度,影响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交流,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教学氛围,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四)缺少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的教学活动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没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完全脱离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学生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外界压力,教师和学校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校和教师主动进行素质教育。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师生同为主体的观念。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有益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培养素质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坚持师生同为主体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给学生出几道难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然后老师让不同的学生依次上讲台讲解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老师和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答案讲得更详细,也可以平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二)要提高教师素质

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有利于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还会影响学生其他的方面,例如:学习积极性、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这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素质,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能够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观察和研究数学。所以它有利于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既重温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实,在进入实践活动后,学生就会发现越来越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也会不断地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思路,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再将新的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创新和改革。例如,学习环境可以由课堂转移到课堂外,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大量的事物等着学生去开发,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有利于学生创新开发新的事物。

三、结束语

面临新课改的背景,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努力研究出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者:龙兴文 单位:江西省永新县永安中学

参考文献:

[1]邓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2]李求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策略分析[J].读书文摘,2015,(18).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看法

一个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才能更富创造力,学习力也是最强的,因此在教学当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自由宽泛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展现学生的个性特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的目标,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课堂上民主的互动方式能让师生间交流和沟通更顺畅,彼此都能愉快的进行知识的探讨与交流,便于教学理念的深入。教师引导的身份更能增添亲和力,从而使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学生做朋友,感情融洽,交流顺畅,为学生学习增强了动力。

二、把课堂让给学生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接受者。课堂上学生潜质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同时也愿意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主动去参加实践活动,潜在的学习热情才会被激起,创造性才能展现出来。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增强了,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监督课堂环节和过程,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探研,教师成为引导者,把课堂主宰权还给学生,使课堂形式焕然一新,学习效果凸现出来。

三、让学生的数学兴趣,得到保护和培养

学生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才会投入,并能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首先让学生尝试成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的过程中要获得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才会更浓厚,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由此产生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去实践探索,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尝试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学习中成功的快乐,学习也会更加有信心。其次,找到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及时的评价,这样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同时进步也会更快,所以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及时给予评价,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老师用表扬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再次,动手实践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比如通过制作、书写等实践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适合于中学生的教学情景,让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学习逐步深入,由感性到理性,总有新的兴趣引领着学生。传统教育长期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习乏味枯燥,教师也只能用填鸭的方式强灌,使学生不能开动脑筋,更谈不上有创造力,而动手实践的方式,折一折、拼一拼、涂一涂等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和发展。

总之,数学课堂要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课上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懂得合作交流,对数学兴趣不减,使课堂更具活力。

作者:陈明礼 单位:长春市九台区第八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导图研究

【内容摘要】

初中的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数学的学习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有正确的数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的思维导图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数学这门课程在非常大的一定的程度之上会提高初中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和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肃”的、严谨的学科,是一门非常有逻辑的学科,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能够都是非常严谨的、严密的,符合逻辑的,这都表现在他们的做事情上甚至是语言之上。既然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如此的重要,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教授初中学生数学知识的方面要一定保持做题的逻辑一定要足够的严密、足够的紧密。在我们使用了新课标之后,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数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的训练的方法、那就是思维导图方法。这个方法能够把初中学生的思维的思考的方法、过程变成一种非常明显的图示来展现出来。图形具有非常形象、直观的有点,因此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就会越来越更加的严密严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因此这种思维导图的方法在对初中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数学课堂上频繁使用的思维导图的特点优点

思维导图可以在学生进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面辅助进行对问题的分析、推理、整理以及学习。初中学生对于数学题的方法的记忆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学生们对图像的记忆是非常容易的,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形象具体的、直观的形式。思维导图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直观的把学生对数学题的思考方式表现了出来,这个图像就是学生思维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个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和吸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知识的方面上变得非常的容易,这样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思维导图能够突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重点和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关键点。因此,思维导图在初中学生课堂上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种让学生非常容易接受的方法。

二、在初中课堂上思维导图的应用

在初中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的能力,思维导图解决了非常多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非常可行性非常高的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

1.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的深刻理解

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在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的理解上得到了加强,这也就间接的促进了学生解决各种数学中出现的难题的能力。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能力的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但是在数学能力培养的时候不能够忽略对数学基础的训练,只有拥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提高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瓶颈。思维导图应用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非常好的避免了最初的死记硬背各种数学公式概念,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不少,之前一味的死记硬背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大的降低了。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数学中的概念公式等等的理解更加的深刻和坚固,思维导图的存在让学生能够明确的看见,从而主动的去学习。

2.教师通过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古至今,数学都是一门非常能够培养人们的逻辑能力的学科,初中的学生开始需要有一定了思维能力,这个时候的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的重要的。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系统了,让学生能够形象的、直观的看见自己需要的思维方法。初中的学生需要渐渐的培养出一个非常完善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思维导图的时候,学生在进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面,可能是非常的杂乱无章的,因此很多的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思考了非常的时间,但是没有思考出来一点点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当时的学生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的数学成绩非常的好,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可以一直持续的,因为学生对问题的思维思考的方式就是出现问题的,因此长期的这样杂乱无章的思考最终就会遇到自己学习的瓶颈。因此,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非常清楚清晰的理解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方式。

3.教师在初中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做笔记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的学习,进行记笔记这是一个对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很好的训练的方法。学生通过运用图形的形式进行对课堂上教师讲授记下来的笔记,学生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清晰地理解。这样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一直用思维导图的模式的话,就会使学生慢慢的变成在进行思考知识而不是在记忆知识,因此非常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者:庄晓峰 单位:江苏南通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梅.论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93).

[2]龙明德.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速度(下旬),2015(2).

[3]刘向敏.思维导图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助学策略研究——以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D].南京师范大学,2009.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学习方式,既能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又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从被动接收数学知识灌输转变为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取过程,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应用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接受知识被动,缺乏自主学习、探究、实践的机会和能力;教师教学方式古板,授教模式陈旧,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方面的关注,严重制约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该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1]在新形势的发展驱使下,想要有效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就必须将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意味着初中数学课堂形态需要进行有效调整和转变。以下是笔者对初中数学中探究性学习应用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所谓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2]。探究性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多元且具有动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表面上学习地点和内容的解放,更是学习渠道、学习方式的转变,从简单的面向知识结论转变成为经历知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使用自己的知识系统、学习能力,倾入个人情感,他们的眼中、心中不再局限于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及对简单数学定理结论的记忆,而是更关注过程,在丰富复杂的学习过程中体悟知识、生成知识,体验发现的喜悦。此外,探究性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关心生活,用心生活,从而完善人格,得到身心全面发展。

二、创新探究性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教学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开放、自由、平等的探究性实践学习活动中,教师失去了原本的垄断性地位,从传统灌输者、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平易近人的参与者;课本失去了被马首是瞻的骄傲,从传统人类经验存在形式的唯一、知识的主要来源转变成为获取知识经验途径的其中之一。学生能够通过更多渠道,如互联网、报纸、电视等获取丰富多彩的知识;学生获得了参与、探索的主动权,从传统的受教者、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探究性的学习要求教师不仅仅是好的讲解者,精通“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教学能力,还是忠实的倾听者、友善的交往者,能够耐心细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体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更积极主动地消除学生的思想阻碍、紧张、害怕等消极心理。崭新、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学生探究天分激发。

三、合理设置探究性学习内容

初中数学课堂中,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探究,也不是每个探究问题都适合每一位学生,因此,探究性学习中教学内容选择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探究成败,而且关系到探究活动能否落到实处,能否达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重要目的。因此,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认真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实际能力、知识水平、认知差异、兴趣爱好及他们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背景,精心地、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既能充分适应学生的已有能力,又能兼顾学生未来发展价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实现学习目标,使探究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四、切实保障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整个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从计划的制订,资料、信息的收集,解决问题方案的确定,到最后探究结果的呈现,都能折射出学生积极的进步[3]。除了学习过程外,学习评价同样重要。探究性学习评价不能像传统评价那样僵化,评价标准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而应该让学生以自我为参照,只要比上次的自己有进步就该得到表扬和肯定;评价方式不能只局限于教师评价学生,而应该更多元化,应结合生生之间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实现师生、生生及学生个人之间的相互鉴赏和肯定,既能让学生发现榜样,又能让学生肯定自我。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时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数学教师在改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实现真正素质教育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

作者:孙岩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曲世杰.浅谈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应用的重要性.四川科技报,2010.9.

[3]于作伟.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学科探究•中学教学,2012.4.

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本文详细阐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换课堂角色,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转换课堂角色,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一味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受到遏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如学习完概率内容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你们知道中奖的几率多大吗?学生纷纷摇头,然后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概率知识计算。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利用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学生主动分组讨论,最后经过学生努力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不仅感到惊讶,中奖概率这么小。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还调动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改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有趣的谈吐和宽容大度在学生中竖起威信,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才能在学生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另外,教师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和学生平等地交往。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学中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笔者会动员全班学生谈论,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主动对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三、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普遍运用到教育领域,多媒体以其自身独有的技术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生动化、趣味化。再加上初中学生处在对计算机技术感兴趣的阶段,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转化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习数学知识。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和探索,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教学函数和图的关系这一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将抽象复杂的图形关系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现出来,线段图形都可以自由移动,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课堂引入开放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将开放式问题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数学开放式问题引入课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还能提出更多问题,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总之,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尝试和探索,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李强 单位: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艳梅.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J].中学数学参考,2013.

[2]曹学良.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观[J].学周刊,2015.

第六篇:初中数学教学互学互动运用

摘要: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主要科目。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深刻理解互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方式,重视优质课堂教学的作用,以互学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互学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互学互动;教学模式

1.引言

互学互动教学模式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合作与分享的方式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目标。互学互动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及理性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2.初中数学教学中“互学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2.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教材知识。初中数学逻辑性很强,是一门抽象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某些复杂的知识点较困难。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结合实际生活、自然环境、编排故事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动引出教材知识。因为初中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探究与创新精神,为此教师将所学知识与教材内容预设在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疑问中主动思考、认真解答,从而对课本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1]。比如,学习《认识概率》一章时,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举例身边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确掌握各个概念的定义。同样,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假如双十一买家回馈活动,S超市和B超市同时做活动,其中S超市是全场5折的销售方式,而B超市实行买一百送五十,在S和B两家超市商品标价相同的条件下,去哪家超市购物更合算?这样的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而且大大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

2.2加强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现师生之间互动的同时,鼓励学生沟通交流非常有必要,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各自经验,涉足未知领域并且对已知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让同学们通过合作方式解答问题,以此保障学习有效性。在小组式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引导学生利用高效思维分析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启示诱导教育,主动为学生搭建探究学习平台。合作交流式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而且可以通过同学间的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例如,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每组分别讨论一种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并让学生用虚线画出图形的基本变化过程,并配以文字说明。探讨结束后,教师可以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检验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初中数学教师备课时整理测试试题,在下课前几分钟对课堂知识进行当堂检验,是互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试题检验方式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容,又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同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教师检查试题后可以对典型错误进行纠正,寻找一些简便的技巧,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对《对称图形———圆》一节进行当堂检测时,要将涵盖知识点的题目都考虑在内:点与弦的位置关系、点与弧的位置关系、平行弦与圆心的位置关系、相交弦与圆心的位置关系、相切圆的位置关系。教师便可根据几个知识点设计相对应的题型,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当堂检测使学生以例题及时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

2.4归纳总结知识,强化思维逻辑。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思考,课上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知识概念讲解结束后以习题方式查缺补漏,还应当在课后对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重点知识,这是互学互动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将考试中容易考察的题型进行归类,并且鼓励学生总结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到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认识,帮助学生牢记并且熟练运用数学知识[3]。例如,学习《勾股定理》一课,此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相对重要的知识点,勾股定理诠释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当设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未知数,可以建立方程求解,实现形和数的有机结合,实现解题目标,灵活运用此定理能解答直角三角形中的几何问题。因此,结束课程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整理重点知识: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为A、B,斜边的长为C,能得出A2+B2=C2,即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长,可得出另一边的长。此概念看似简单,但实际应用时通常结合多方面知识共同出现,教师进行导学归纳,将知识精华部分进行总结,使学生为后期图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初中数学各节知识环环相扣,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互学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及独立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互学互动教学模式能加强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以达到大家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学习目的。

作者:于良 单位:高邮市界首初中

参考文献:

[1]林飞鹏.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105.

[2]唐荣方.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构建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07):220.

[3]孙国明.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04):110

第七篇:初中数学教学数形结合思想应用

摘要: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优质方法。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及数学思想的培育。文章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思维

现代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知识和方法的讲解,而是在于通过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学会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及数学素养的形成。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与“形”结合起来,相互转换,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

数形结合方法可帮助学生将复杂抽象问题简单化、直观化,让学生清楚题目的考查内容。初中数学的难度加深,题目种类复杂多样,尤其是抽象问题,仅凭借想象很难快速解决。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方法将数学题目中的条件放在几何图形或坐标系中,从而明确答案。

(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举一反三

数形结合思想可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课堂内容。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够举一反三。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和图形共同作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考形式,快速得出答案。同时学生在以后遇到复杂、难解的数学题时,能够利用该思想解决问题。

(三)活跃思维,激发潜能

数形结合要求学生将数字和图案结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数字是抽象的,图案是实际的。这促使学生在抽象与具体、数字和几何图案间进行灵活转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何思想、思维和能力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积累,需要随着知识、能力的深入而逐渐培养。数形结合思想的载体是知识,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逐渐深入的。教师要根据初中阶段知识点的情况教学,要有层次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一)在渗透启蒙期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此时期的学生对于数形结合的认识仅停留在通过线段来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同时理解能力也有限。教师要结合数轴、绝对值、有理数等知识来进行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启蒙。让学生把重点放在数轴上,分析数轴的相关知识,通过数轴将复杂问题变为直观化的位置问题,轻松解决难题。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具有针对性。此时期是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阶段,也是教师培养其对数形结合思想产生兴趣的有利时机。教师可设计能体现数轴知识的生活情境或现实问题,让学生先用以往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解决,再适时引入数形结合,使学生看到数形结合思想的优势。

(二)在体会感悟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初步有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后,教师要通过代数不等式继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他们意识到若没有数轴这个形式,那么不等式的解是很难得到的;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开始涉及几何知识。教师要教学生把图形数量化,将形转换为数进行几何的计算,让学生感悟到数形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此时期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很重要,应利用多媒体、课外教学资源等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合理的数形结合知识点的框架。该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教师应强化练习和训练策略。

(三)在形成试验期进行知识点的迁移

此时期主要通过平面几何这一载体来实现。教师的教学要进行知识点的迁移,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中隐藏的数与形。如勾股定理,它的数的特点在于一个代数的平方是另外两个代数的平方和;它的形的特点在于这三个数字分别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让学生形成“直角三角形—线段—方程”这一反射弧,找到解决数学难题的思路。在体会到数与形的密切关系后,学生就开始了逐步的探索性实验,教师要给学生选择易于理解、解决的相关问题,以平面几何为主。平面几何中涉及的面积、平行、正弦等问题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有利于学生在解决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四)在应用延伸期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巩固

该阶段主要通过方程、知识及函数这三个载体,突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指导意义,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数形转换,培育其灵活性思维。学生此时已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巩固,让学生学会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加深对数形结合方式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选择与生活有关的、较复杂的、涵盖知识点多的函数、方程等问题,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牢固记忆与掌握数形结合思想。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数字和图形分离开,要真正灌输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体会,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作者:李廷强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大坝教学辅导站

参考文献:

[1]刘红艳.高中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蔡文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3(22):44.

第八篇: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策略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基础能力,还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将其灵活运用,基于这种教学要求,逐渐发展形成了情境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境教学有效性的介绍

情境教学有效性是指利用教学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教学情境为核心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学习需求,明确情境教学目标,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方案的针对性;除此之外还需要控制好教学情境的难易程度,既能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锻炼其思维能力,又不会因教学难度过大打击学生的信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二、情境教学有效性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地位,通常会按照自己的思路以及固定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得不到锻炼;过于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初中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很多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并且知识点繁多,学习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设计有效性的教学情境,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准确定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简单形象的呈现出来,降低了学习难度,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策略

1.结合学生生活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有效性,就需要坚持“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载体,找出与数学知识存在关系的事例,对学生起到启示作用,引导学生联系身边事物找出与之相似的情景,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数学知识,进而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含义,做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层、全面理解.

2.融入数学文化元素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杰出数学人才以及有趣的数学故事,这些都属于数学文化,在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利用名人名事来展现数学文化魅力,在增加数学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可以以历史名人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事例为背景,以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其学习数学家的积极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对著名数学问题进行探讨,体验数学的乐趣.

3.依托教材构建情境

教材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需要依托教材构建情形,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更加切近生活.在编排教材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联系到自身经历,主动、积极地阅读教材内容,对事物的数学关系进行探析,针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因为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具体的场景为载体,融入相关的数学知识来实现的,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所以为了实现初中数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在课堂之上,老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可行的实践方式,使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学习素材,对数学理论和概念加以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了学生数学体验的价值.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教学方式,在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融入数学文化元素、依托教材构建情境、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推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作者:陶海英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初中

第九篇: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对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涯当中,逻辑思维能力贯穿其整个学习生涯。尤其是在数学当中,逻辑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例举了几条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思维逻辑能力;初中数学;培养;课堂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非常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对于数学老师来说,对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们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对学生们进行培养。在这个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进行长期的训练指导。除此之外,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当中都需要对学生们进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例如:讲课、练习、考试等等过程,都是需要加强训练的。而学生们也更是需要正确的认识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1]

一、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转变学生们的学习思维习惯

对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其学习思维惯性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数学教师想要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就需要从学生们的学习思维习惯入手。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们在数学当中的学习思维习惯都较为的具体,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们通过教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学习数学,例如集合和代数这两大部分当中,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改将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是需要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应该把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改变为抽象学习。因为抽线学习能够让学生们在抽象当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2]那么教师具体应该如何的做呢?教师们在面对课本上抽象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强化这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在抽象思维当中循环的学习,由此培养出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强化教学内容的逻辑性

在过去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就有要求: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材当中的内在联系,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那么在新教学背景下,教师们想要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话,其除了需要做到以上要求以外,还需要将数学教学当中所有的知识内容环环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强化数学教学内容当中的逻辑性,也能够有效的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和将新旧知识结合的能力。在强化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上,数学教师具体的做法为:第一,学生们在学习了数学当中最为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方面的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定期的帮助学生们会议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们将数学的基础概念、基本公式等等牢记于心。[3]根基打得越稳,未来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生们才能够轻松的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第二,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们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结合、联系起来。由此在学生们的心中形成一个全新的知识网,这样也能方便学生们更快更好的理解新知识;第三,这点是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甚至是可以在上课的过程当中例举一些实例或者说是模拟一些场景,让学生们去解决现实生活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越熟悉的东西其解答起来也就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几何知识的讲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几何知识是其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们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是教师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时刻。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对几何知识的讲解,这对学生们未来在生活学习当中的条理性和有序性都非常的重要。教师们在讲解几何知识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抽象思维来教导学生们解题的。[4]同样的对于学生们也是如此。那么教师在几何知识讲解当中,教师应该着重的从理论的逻辑上来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们在数学教学当中的条理性。换句话来说,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性非常长的学科,因此在数学学习当中,各类的数据的要求也都非常的高,所以对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非常的重要。

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启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

在适时的启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上,教师们首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们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应该着重的影响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而在教导学生们解题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则是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分析推理能力,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由于每一个学生所拥有的数学知识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们应该尽可能的以平均水平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适应教学进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去引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真的非常的重要。教师若是想要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教师们必须将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起来。转变学生们的思维习惯、强化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注重几何知识的讲解以及适时的启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复杂且长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们必须不断的加强对学生们的培养训练,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王艳丽 单位:长春市第七十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6,27.

[2]曾敏.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2.

[3]郭名旭.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5.

[4]王鹏鹏.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6,05

第十篇: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探讨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教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数学教学“生活化”应运而生。所以当学生对数学的情趣确实只减不增的时候,只要顺利的改变这个问题,就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主要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当下的教学现状,着重分析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初中;现状;作用;措施

0引言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数不胜数,这说明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不可分,数学具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它能帮助我们完美的展现生活的美好。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与“生活化”教学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1.1学生面对数学教学的表现:

新课改不断地进步,学习内容也不断的增加。这导致许多初中生面对着高深的数学知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不知道如何学好数学,不知道如何解决数学难题,最困难的是,有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当的匮乏,这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严重影响了课程的进度。例如,在学习沪科版初中数学“数轴”这一知识点时,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数轴的具体内涵,在画线的过程中需要数学教师一遍一遍的重复数轴应该包含的具体要素;又比如教师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在此之前需要将解题的步骤一一叙述清楚。但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授课速度,不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1.2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

初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大多数都采取了比较古板的教学方法。即他们在讲知识点的时候,只是将例题详细的解析,然后让学生按照例题中的步骤和思维方式自行的解决问题,却从不要求学生从别的角度进行解答。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教师不会调节课堂气氛,不懂得如何将学生们出走的灵魂及时的找回来,这样就不会提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初中数学教材的现状:

数学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影响”,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沪科版、人教版、苏教版等众多初中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当下数学教材都具有类似的编写规律,先是通过例题总结数学概念,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再去验证理论,最后通过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初中生一直都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养成提前预习知识点的习惯,也不会养成独立思考和研究的习惯,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和积极性的产生。

2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2.1能够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兴趣:

在学生的印象里,数学只是作为一门为其他科目服务的基础性科目,是为了更好的接受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为其他学科打基础,除此之外,学生再也感觉不到它的其他用处,感觉它距离我们十分的遥远。而“生活化”后的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现实用处,这就培养了学生与数学科目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积极性。

2.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生活化后,就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和想象,能够引导着学生们独立自主的去观察和研究数学。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生活情境相互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2.3培养初中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在经过“生活化”的教学以后,学生就对现实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产生了极大地兴趣,学生就会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索,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形成自己新的思路,创造出新的观点和想法。有了新的观点以后,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其次,学习的环境也由课堂和教材转移到课堂外,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大量的事物等着学生去开发,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有利于学生去创新开发新的事物。

3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培养措施

3.1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树立起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和树立师生都为主体的观念。坚持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有益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融入生活化的内容,潜移默化形成学生的思考方式;坚持师生同为主体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教师给学生出几道难题,让学生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来,然后老师让不同的学生依次上讲堂讲解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老师和其他同学在下面认真的听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对该同学进行提问。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答案讲的更详细,也可以更加的平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3.2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学生具有向师性,所谓的向师性就是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具有榜样性,所谓的榜样性就是指学生对教师的优秀行为会产生模仿和向往。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授课,即使在课下的某个动作或者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坚持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坚持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3加强教材的生活化: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内容严重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即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要加入一些生活化资料,展现数学生活化的一面,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特点,突出数学的实际作用。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觉得数学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学生对数学存在的偏见和讨厌,让学生懂得了数学的价值,更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动力和激情。所以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改善学生们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态度,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出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周先琼 单位: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屈鹏飞.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初中数学教育范文8

初中数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场所,赏识教育的运用为初中数学的教学营造出更富有情感的教学过程,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生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赏识教育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取得了诸多成就。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赏识教育

初中数学的教学条理性与理论性都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出现较多的困难。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较多、较杂,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全面地掌握知识,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厌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良好表现进行肯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赏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给学生以尊重和理解,尤其是学习稍差的学生,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学生得到很大鼓励,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增强。例如,我班里有个学生生性内向、不善言辞,在学习中也极少发言,走路都会低着头不敢直视教师与同学,但是我发现在一次数学习题的练习中,他的答题习惯非常好,运算的步骤清晰,有逻辑。因此,我抓住了这次机会对他进行表扬:“数学学习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保持答题步骤的清晰会对后续检查和学习有很大帮助,老师相信,只要你保持良好的答题习惯,就会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甚至超越其他学生。”这样的鼓励与肯定,使他发现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点,逐渐对自己产生了信心,摆脱了自卑心理,在后续的不断努力中,产生了数学学习的兴趣,上数学课时逐渐变得更加积极活跃,数学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耐心

数学教学因为理论性较强,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因此,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足够的兴趣和精神。根据学科特点,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垂线一课时,教师通过开设疑问:“经过直线L外一点N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挑战心理。对于这种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与同学进行交流、分析、讨论,能使自己的想法得到真正展现,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各抒己见,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对于学生各种形式的回答不要急于肯定或批判,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创新,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宽松环境下,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中,有时学生在不经意间迸发的想法是极具创造性的,富有大胆的认知以及出乎意料的想象,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赏识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与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善于因材施教,对每位学生负责。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教学和作业的布置。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教师布置作业时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完成基础的运算,学会运用方程式解决问题;对于中等生,则要求他们在一些常见综合题中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式,了解它的现实意义,并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优等生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满足优等生的探知欲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完成并掌握了学习知识后,教师要善于采用表扬的手法,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做错了数学习题时,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教育,要善于分析、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并认真指导,鼓励与安慰,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内心深处喜欢数学,从而增强自信,端正学习态度。此外,还有众多赏识教学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对学生长时期观察,抓住时机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此外,教师要注意将赏识教育与适度批评相结合,以防学生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无法端正态度进行学习。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赏识与批评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

作者:孟玉银 单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