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运营范例

安全运营

安全运营范文1

关键词:网络安全;企业安全;重要性;问题;措施

新时期,面对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开始在企业的系统内部进行网络信息化技术建设,以此来提高现代企业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综合竞争力,进而促进现代企业经济生产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种网络环境的风险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这对于现代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来说,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如何能够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高效、便捷的经济生产能力提升优势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成为新时期现代企业安全保障工作的重点发展任务。

1网络安全运营的主要内容

网络安全运营主要是为了在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各种功能网络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以及网络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等各个方面实行有效监管和把控,可以说具有十分广泛的含义。通常根据现代企业的经济生产模式和普遍发展需要,在现代企业进行网络电子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安全工作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网络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对各种现代化电子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因此计算机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保障设备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这样才能够有效实现对各种重要数据信息的存储、计算、传输以及处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系统运行故障导致重要数据信息资源的丢失和损毁。其次,能够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企业在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用户,在身份甄别、信息存取、操作权限、以及病毒防控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进而实现对网络信息平台安全的有效保护。再次,能够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电子数据信息的传输工作,信息传播安全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保障现代企业各类数据信息传播的准确及时,防止重要信息数据资源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损失。最后,能够保障信息内容的安全。通过利用密码指令等一系列的网络加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恶意非法软件对企业的重要数据信息进行盗取和篡改,保障各种关键信息数据资源的安全,防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济效益遭受损失[1]。

2企业在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网络安全意识。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极大提高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速度,促进了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电子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生产结构模式的优化转型。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将工作重心单纯的放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方面,忽视了对网络安全的建设工作。例如,很多烟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意识不足,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缺乏科学正确的认知,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网络安全工作建设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支持,导致烟草企业的系统内部存在很大的网络安全风险隐患[2]。

(2)企业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保障工作若要顺利开展,也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度,依靠体系完整的安全保障工作制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但是目前企业在安全保障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还存有较大的缺陷问题。以目前社会上一部分烟草公司企业为例,很多烟草公司企业在行政管理体制的建设方面,没有针对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安全保障管理工作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烟草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开展实际安全保障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少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宣传,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相应制度不够了解,导致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切实地发挥作用[3]。

(3)缺少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企业在利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现代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支持,关键在于人才。目前很多企业缺少专业化的现代信息技术人才,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较为缓慢,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建立起来的数据信息系统往往存在较多的缺陷和漏洞,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较大的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产生较大的威胁,尤其在烟草公司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严重滞后,各项实际业务难以进行线上开展,建立起来的信息化系统难以满足公司日常各项业务的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4]。因此现代化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迫在眉睫。

(4)缺少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互联网信息技术具有发展更新速度快的显著特点,基于此,现代网络安全运行工作也应当不断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实时进行更新与升级,网络安全运行工作应当处于相对动态灵活的发展状态。而目前在很多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体系内,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用于安全保障工作的建设,但是在后期对各种安全保障工作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缺少有效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方面,没有根据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信息化系统网络平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相应的升级和优化工作,导致企业的信息系统平台功能落后,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对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5]。

3有效应用网络安全运营技术的措施

(1)树立科学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充分重视网络安全运行对于提升企业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影响作用,在追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要加强在网络安全工作方面的人员和资金技术投入,建立系统完整的网络安全运行机制,并将之融进现代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体系之中,填补现代企业在网络安全工作方面的空白,杜绝企业系统内部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产生,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的安全保障工作[6]。

(2)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运营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不仅应当将网络安全运营技术,融入企业安全保障工作体系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网络安全工作问题制定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并且将所指定的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制度在企业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使每一位企业工作人员都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网络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规范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实现清晰明确的责任划分,切实将网络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安全保障体系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现代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7]。

(3)加强专业化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在开展电子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切实加强专业化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而为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和网络安全运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断加快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系统平台,使网络安全运营技术在企业的安全保障管理工作当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和利用,进一步实现企业安全保障工作发挥出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促进现代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8]。

(4)完善网络信息平台的运行维护手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环境,在网络安全运营工作方面,企业还应当不断根据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对自身的安全保障工作体系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升级,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措施,保障网络安全运行保障设备工作状态的有效和稳定,进而促进企业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平稳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安全保障的作用价值。

4结束语

安全运营范文2

1.铁路运营人员方面。

铁路运营的人员对于铁路运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国的铁路运营人员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我国铁路运营安全的隐患。我们有时会从各种新闻媒介上看到有关于铁路列车工作人员和火车站工作人员的负面报道,报道的内容大多是铁路运营人员素质不高、作风不踏实、思想情绪不稳定、工作态度不严谨等问题。当然除了这些以外,铁路运营人员还存在安全管理手段过于机械、少数铁路运营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这些都构成了影响我国铁路安全运营的因素。

2.列车和设备方面。

列车提速一直是近几年的热点之一,这说明铁路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首先,要保证列车和相关设备符合安全运营的标准;其次,列车和设备的操作人员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如果铁路运营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无法跟上铁路技术更新的速度,就出导致在操作设备时出现失误。此外,运载工具和设备如果没有定时进行检修和保养,也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3.外部环境方面。

外部环境方面包括了两点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气温、湿度以及其他的危害性天气状况会影响到运载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恶劣的天气也会危害到列车的运行。另外,也会有人为的或者社会的行为对铁路轨道、运载列车造成破坏,这些都会对铁路安全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

4.紧急情况救援方面。

我国的铁路运营并没有系统的紧急情况救援措施,无论是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还是列车上的乘客遇到紧急安全事故,铁路运营系统都没有比较完备的急救措施。这就导致铁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铁路运营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或者或者尽量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降到最低。

5.铁路运营食品方面。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日常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铁路运营的食品安全却被人们忽略了。我们经常见到在铁路长途运营过程中,很多人会自备零食或者方便面作为正餐,这是因为运营列车上的食品价钱贵,食品的安全也让人担忧。前段时间曝出的乘客在运营列车上购买的盒饭中出现黑色的小虫,应该得到铁路运营管理系统的重视。

二、对铁路安全运营管理的建议

影响我国铁路安全运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知识理论和经过筛选的实践经验完善我国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使我国的铁路线保持畅通。

1.加强铁路运营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铁路运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培训,提高铁路运营人员的综合素质,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化他们的安全操作技能。并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将铁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责任到人”,并且采取相互监督的措施,杜绝责任虚化的情况出现。还要对铁路运营人员的工作和责任做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2.保证铁路运营设备的检修。

及时组织铁路运营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以保证铁路技术的更新后,铁路运营人员在铁轨、列车以及其他设备的检修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修理和维护,而且在铁路运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同时,能在铁路运营中遇到设备的故障问题也能及时作出最正确的处理办法。

3.开发运用铁路运营新技术。

铁路运营系统总是会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为了积极应对这些不可知的安全隐患,铁路运营系统应该从自身出发,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证运载工具和各种设备的质量,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要提高对自然环境的监测技术和力度,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对铁路运营的影响和伤害。此外,对乘客的安全检查也要加大力度,最大化地杜绝人为的铁路运营安全隐患。

4.提高铁路运营的紧急救援力。

在全国设立铁路运营救援指挥中心,组建装备精良、救援能力强的救援队。组织铁路运营人员的紧急事故预防和紧急救援操作演练,增强铁路运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铁路运营人员的紧急救援实践能力,保证铁路运营人员在紧急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救援中心和火车站,并且采取正确的紧急自救方式,将安全伤害降到最低。

5.严格检查铁路运营的食品安全。

在铁路运营人员、设备这些大的方面降低了安全隐患后,还要注意到铁路运营中的食品安全,严格把控铁路运营中的食品质量检查,适当调整铁路运营中的食品价格,避免乘客因列车上的食品出现安全事故。

三、结语

安全运营范文3

(1)2014年10月,“沙虫”漏洞(CVE-2014-4114),攻击者利用WindowsOL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通过精心构造诱使用户执行文件触发远程代码执行漏洞,进而控制用户操作系统主机。

(2)2014年9月,“破壳”漏洞(CVE-2014-6271),攻击者利用Bash漏洞可绕过环境限制远程执行服务器shell命令,获取服务器当前用户权限。

(3)2014年4月,“心脏出血”漏洞(CVE-2014-0160),攻击者利用OpenSSL内存越界,可以远程读取存在漏洞版本的OpenSSL服务器内存中的数据。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运营商拥有信息系统资产具有几个特征:分布广、种类繁、数量多。这就带来了运维繁杂和管理困难等主要问题,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者无法从全局把握信息资产情况,存在信息资产孤岛,面对全网的信息安全风险,缺乏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能力。因此,本文重点从资产的维度对信息安全预警技术探讨,研究分析现有预警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模型的资产信息安全预警技术,实现运营商对信息系统的综合治理和全网防护等安全预警能力的提升,做到知己知彼、精准预警,从而保障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健康高效的发展。

2现有主要预警技术分析

现有的信息系统已经部署了大量的信息安全设备,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扫描器等,而这些系统主要的预警技术包括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等方式。

2.1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通过对行为、安全日志或审计数据或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进行操作,检测到对系统的闯入或闯入的企图。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按检测方法区分,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模型:检测与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偏差。如果可以定义每项可接受的行为,那么每项不可接受的行为就应该是入侵。首先总结正常操作应该具有的特征,当用户活动与正常行为有重大偏离时即被认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漏报率低,误报率高。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所以能有效检测未知的入侵。误用检测模型:检测与已知的不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果可以定义所有的不可接受行为,那么每种能够与之匹配的行为都会引起告警。收集非正常操作的行为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误报率低、漏报率高。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地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特征库必须不断更新。

2.2安全扫描技术

安全扫描:是一类重要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通过对资产的扫描,资产管理员可以了解资产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资产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配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安全扫描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按检测方法区分,安全扫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插件技术和漏洞库匹配技术。插件技术:由脚本语言编写的子程序,扫描程序可以通过调用它来执行漏洞扫描,检测出系统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漏洞。添加新的插件就可以使漏洞扫描软件增加新的功能,扫描出更多的漏洞。插件编写规范化后,甚至用户自己都可以用C、Python或自行设计的脚本语言编写的插件来扩充漏洞扫描软件的功能。这种技术使漏洞扫描软件的升级维护变得相对简单,而专用脚本语言的使用也简化了编写新插件的编程工作,使漏洞扫描软件具有强的扩展性。漏洞库的匹配方法: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关键部分就是它所使用的漏洞库。通过采用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对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可以形成一套标准的网络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扫描程序自动的进行漏洞扫描的工作。如上分析发现,现有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估的角度去分析资产的信息安全问题,但都有其局限性。入侵检测技术的安全预警方法由于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特征库的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很容易导致安全预警的漏报和误报情况,预警的精度不高,而且在性能上也有影响。安全扫描技术主要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法进行安全预警。以探测的路径和系统配置规则库为基础,但是,基于黑盒的方式进行探测很容易造成遗漏,而系统配置规则库也存在局限性,这样将导致预报的准确度不高。

3基于软件模型的信息安全预警技术

3.1技术方案

基于软件模型的资产信息安全预警技术主要针对软件资产进行元数据建模,对不同软件信息资产进行概括和抽象,不涉及各类资产资源的特征。在软件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各类资产的特性和相关规则可以生成专业资产核心模型。基于统一的软件模型,有效实现各类资产的归一化处理,通过资产建模和分析,为资产预警算法提供综合资源信息。通过对权威机构的漏洞信息进行整理及归一化处理得到特征漏洞库。通过模板引擎和预警引擎生成预警信息,由于借助资产本身进行建模和预警,本方法能够达到精准预警的目的,有效地帮助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防护,从根本上解决资产的信息安全问题。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采集组件、信息库(资产库和漏洞库)、预警分析和预警展示。采集组件:包含资产信息的采集和漏洞信息的采集,而资产采集又分为本地的资产巡检和远程的资产爬虫两部分。资产采集通过特征指纹库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资产使用的软件信息已完成数据的采集入库操作。信息库:主要维护底层核心数据库资产库和漏洞库。资产库是按照软件元数据模型进行资产信息的存储。预警分析:借助基于向量相似性算法完成资产预警信息的分析,并根据预警规则设置不同的触发条件。预警展示:依赖大数据可视化组件,可以实现多维跨域的信息呈现,以最直观和有效的方式告知资产运维和管理人员。主要依赖JavaEE的技术,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和REST风格,包括预警分析层、预警算法层和模型库。其中模型库由资产库和漏洞库构成;预警算法层由UX引擎、分析引擎、预警引擎和模板引擎组成;预警分析层由预警可视化、资产可视化、风险可视化和TOPN组成。

3.2主要功能及效果

基于软件模型的资产信息安全预警技术主要包含如下功能,总体态势:多维展示资产总体安全情况,健康值、历史趋势、数字地图显示等;预警分析:根据资产维度、漏洞维度进行精准和模糊预警;实时预警:支持以天为粒度进行预警,实时显示预警风险、重要资产威胁信息等;资产分析:资产明细数据、资产排行榜、资产分布及资产类型占比;漏洞分析:漏洞明细数据、漏洞趋势、漏洞分布及漏洞类型占比。基于软件模型的资产信息安全预警技术推动从信息安全治理工作从现有的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为主的机制转变,实现了平台化运营能力,为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运营、安全管控等方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撑服务。使信息安全治理工作基本达到资产可管控、信息可共享、安全可度量、预警可感知。资产可管控:整合信息资产,关注重要基础设施,实现管理集中化、运营专业化。信息可共享:实现安全漏洞、安全通告的集中共享,完成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的信息联动。安全可度量:实现现有安全问题多维情况的指标化度量。预警可感知:通过智能算法,结合历史大数据分析实现预警感知,丰富的可视化组件,友好界面。

4总结

安全运营范文4

1情绪预警、沟通、疏导有机结合管理

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件发生后,都江堰公交把及时做好公交驾驶员的负面情绪疏导,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公司加大了“关爱员工委员会”工作力度,组建了由62名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组成的“联动小组”,“联动小组”分成19个小队,分派到公司31条公交线路上,通过倾听、调查、辅导、沟通、学习、鼓励等多种工作方式,形成情绪预警、情绪沟通、情绪疏导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此外,还建立了19个“关爱员工委员会”联络工作微信群,对480余名一线驾驶员开展“一对一”的关心、关爱工作,让员工情绪舒畅,在工作中有幸福感,在生活中有归属感,在社会上有自豪感。

2建立台账,“情绪疏导员”联系互动

“联动小组”对联动线路的公交驾驶员进行基本信息采集登记,并依据员工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学历、是否服过兵役、婚姻状况、从业时间、居住条件、业余爱好等)进行梳理、分类,建立相关台账。信息采集、梳理、分类完成后,公司“情绪疏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走访与交谈,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召开小组分析讨论会,制定工作中的常态监管办法。针对个别较特殊人员,采取不定期的谈心、走访方式进行联系互动。公司“情绪疏导员”通过实时了解联动线路公交驾驶员的工作状态、身体状况、思想动态、家庭情况,切实做到知家庭住址、知生活状况、知困难原因、知患病情况、知子女就学就业情况。公交驾驶员许晓峰的女儿患尿毒症住进了医院,体检又查出许晓峰肺部阴影,经医院确诊为肺癌。公司得知后高度重视,要求给予照顾,多加关心,对许师傅病情进行跟踪了解。许师傅住院治疗,公司为他缴纳社保、购买工会互助险、发放病假工资,每逢春节,公司领导亲自到许师傅家中慰问并送去节日祝福及慰问金。此外,公司主动与都江堰市、成都市、四川省有关部门联系,寻求帮扶政策,减轻许师傅生活压力。市总工会先后给予了医疗、生活等相关补助,四川省总工会从“关癌行动”款项中给予许师傅专款救助,并将其列为长期帮扶对象。发挥好“情绪疏导员”的作用,做好员工情绪疏导和关心关爱工作,并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咨询、心理健康调研、情绪疏导员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互动活动等方式,逐步提升疏导员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从而帮助职工排忧解难,理顺情绪,减少焦虑、烦躁等常见不良情绪,让广大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这是都江堰公交加强情绪管理,确保运营安全的有效做法。

3制定工作目标,完善关爱长效机制

安全运营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地铁安全风险;管控;运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各地运营企业面临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而地铁运营中涉及设备检修、行车组织、设施监护、客运组织等多个专业,这些安全风险不断呈现多变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对风险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各专业、各工种的数据和信息源点,加快构建数据集中管理和智能分析平台,对实现风险预测、隐患识别、安全资源调配、安全关键画像、突发事件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1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地铁运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运营安全保障,客运组织改革和服务方式改进等工作重点,不同运营公司组织研发了诸多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对确保地铁运营安全、优化运输组织和提升客运组织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于开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导致目前各业务应用系统存在各自为政,信息孤岛众多、互联互通困难、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共享程度、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加之运营管理的各层级业务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各专业工种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对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支撑不足,信息智能化解析运用整体水平与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先进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对推动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大数据研究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

2存在问题

2.1信息共享程度不高

目前地铁运营企业各专业工种间运用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条块分割现象较为遍,产生了诸多“竖井型”系统和“信息孤岛”,基础编码不统一,数据标准不健全,各系统互联互通性不强,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如车辆设备的运维系统和信号设备的故障报警系统间系统制式不一、接口数据整合共享难度大。

2.2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

目前各地铁运营企业尚未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生产层信息化应用覆盖不全,管理层高效指挥管理应用较少,决策层发展战略应用基本未涉及,各层级数据存储分散,管理存在壁垒,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用数据驱动引领安全工作的轴向作用不强,数据资源综合利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各专业信息化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一业务应用和操作层面,系统数据运用功能大都停留于日常业务报单统计和常规统计分析方面,对安全形势的预测和分析基本未涉及。

2.3安全预警针对性不强

目前,地铁车站大量现场作业、外部环境等视频监控系统不具备智能分析和预警功能,加之与生产组织管理机构不匹配,没有设置专门的岗位进行监控和进行结构化数据智能转化工作,导致大量监控资源浪费,无法实现超前预控预警。同时,一些专业行车设备检测监测系统开发运用时由于技术上不成熟、系统预警“门槛值”调设不合理等原因,存在大量误报警、假报警,导致现场人员“习以为常”,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置,当真正发生危险事件时,往往错过处置阻断时机,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2.4信息处理投入不足

目前国内地铁部分老线区间、车站、偏远的变电所等设备保障处所还存在接入网络带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车站、场段、区间无线通信覆盖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地铁运营公司层面各专业数据备份中心尚未建设,计算、存储资源按业务应用分散配置,云计算、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处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现场动态、多维度的应用需要;部分地铁运营企业还存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薄弱、信息化保障体系欠缺等问题。这些硬件条件的制约对推动地铁运营安全生产大数据的研究应用,提升科技保安全水平带来较大困难。

3安全风险管控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思路

按照“互相互通、高效智能”的建设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成熟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目前既有的车辆运维系统、综合视屏监控系统、信号故障监测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系统,集成各专业安全监测监控信息,构建全方位、多维度、一体化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控大数据运用平台。

3.1安全动态监测大数据分析子系统

建立各专业动态监测数据指标评价体系和危险源辨识模型,对设备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预控管理,从而实现对现场安全风险状态进行实时智能评价,实时提醒报警,有效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生产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各专业的动态监测与智能管控,有效提升管理组织效能。

3.2安全决策数据支持子系统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事故、故障相关共性指向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通过大数据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技术分析和查找事故故障发生的季节性、周期性、关联性等规律,建立地铁运营安全事故、故障预测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智能分析安全隐患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提前区分时间、专业、事故等级、事故类别等预测出可能的发展结果,对安全资源调配、施加管理防范措施提供直接依据。

3.3事故调查分析辅助子系统

应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充分采集事故(故障)发生地点相关专业设备监测报警、监督检查、环境监测、舆情监控等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信息融合,自动生成可视化集成展示,实现事故调查处理自动追溯和综合辅助决策分析,提高事故(故障)分析的准确性、实时性和真实性,提升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为事故调查和安全监督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3.4设备维修处理子系统

充分利用大数据、5G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安全防护大数据平台,整合隧道线路结构重点防护情况、车辆专业设备监测报警、防灾减灾监测报警、轨道检测、沿线线路保护、重要设备设施的变化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应急救援资源配置情况等数据,全面分析各类行车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营品质,综合运营成本等因素,提前实施维护处理,推动实现固定设备从“故障修”到精准实施“预防修”的根本性转变。

3.5设备巡管智能分析子系统

利用无线定位、电子地图、5G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建立主要行车设备巡检人员巡视、检修情况评价体系,过程技术支撑保障追溯系统,实现车辆、工务、信号、供电、通信等巡检人员实时定位,自动记录巡检轨迹,自动提供故障处置技术支持,智能分析评价巡检状态,提升设备的维护保障能力。

3.6列车运行实况智能分析子系统

探索研究建立列车运行状态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通过对列车运行状态大数据分析,实时智能识别区间运缓、区间非正常停车、站内晚开、站内非正常停车等情况,及时提醒调度人员、站务人员采取人工干预措施,事后自动生成列车安全生产速报和安全状态分析,为运行安全监督管理、故障诊断和维修等工作提供决策技术支持。

3.7安全管理可视化展现子系统

基于GIS的可视化应用。基于可视化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安全风险警示、隐患排查、危险源分布、事故故障分析、专业设备监测报警、防灾监测报警、巡检全过程监控及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抢险物资、救援队信息化管理等安全态势的制绘,直观展示各项数据指标,提高日常监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控制安全态势、应急处置和联合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3.8安全预警信息精准推送子系统

运用大数据分析开展安全生产规律性、倾向性、关联性特征分析,通过应用平台研判变化趋势,实现预警信息精准推送(跨专业应用),逐步实现安全风险超前防范整治,提高过程管控能力。

4结论

安全运营范文6

[关键词]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引言

对于燃气工程而言,其施工与后期运行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施工质量也会对燃气工程运行的可靠性、运维管理工作的难度与成本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进行燃气工程的施工建设时,一定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同时要将各试验工作与监测工作做到位,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使燃气工程的运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1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的概述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燃气工程的安全生产运营工作与相关的设备水平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效降低了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城市燃气工程不仅十分特殊,还有着很大的危险性。现如今,所出现的燃气生产运营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城市燃气安全运营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需要针对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与安全生产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创建科学高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城市燃气工程的工程施工与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一定要符合绿色建设标准,进而促进我国城市燃气建设项目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与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不断丰富,相关技术与设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得该项工作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由于该项工作的安全性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同时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因此保障燃气工程的工程建设与安全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质量、安全性与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处理,对于其中的隐患与潜在问题也应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与应对措施进行解决。

2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与安全生产运营管理中的问题

2.1设备安全不符合标准。燃气在使用时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被称为一氧化碳,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气体,如果燃气泄露的话,接触的人就会燃气中毒,严重者窒息死亡。或者燃气如果在高温高压下存放,有可能爆炸,对人们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当前,大多数家庭在使用燃气时经常会将燃气管道用布包裹起来,致使燃气泄漏时,人们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不必要的燃气爆炸等后果。同时大多数家庭在装修房子的时候,为了美观会将燃气罐用木质柜子遮挡起来,导致燃气泄漏时人们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威胁人们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2.2施工现场管理不够规范燃气工程施工在安全问题上相比较其他工程施工要较为严格,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的环节中,要格外注意燃气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现阶段,往往因为施工人员的疏忽,致使燃气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燃气泄露的状况,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是施工人员对燃气施工安全意识较低,第二方面是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致使有人钻空子,谋取私利,第三个方面是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这些因素导致整体施工现场无纪律、无组织,混乱的施工现场不利于燃气继续施工,要不就是施工人员不负责任的行为致使燃气管道焊接处严密性不足,致使燃气泄露,引发燃气爆炸或者接触者燃气中毒。

2.3安全意识弱。通过对我国燃气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相关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由于城市燃气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社会关注,有人认为只要在燃气工程建设之初就做好建设工作,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就不需要对燃气系统进行安全维护,因此很容易引发一些安全问题,最终导致燃气系统安全事故频发。

3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

3.1制定合理的方案。一个工程在实施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方案来支持该工程的进行,对于燃气类工程而言,方案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燃气在给人带来一定好处之余,还存在着很多的隐藏性的、危险性的问题。例如,燃气在输送过程中泄露或因某一些原因引起事故,这些都会对人们造成很大的伤害。如何制定合理的方案就成了燃气工程施工的重要问题。在方案当中,相关人员要考虑到燃气运输管道材料的质量问题,因为运输管道的质量决定了燃气的使用寿命和工程的质量。在制定方案时,相关人员还要考虑关于燃气运输的工程的成本,将成本降到最低,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

3.2完善燃气工程施工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电是燃气工程施工中最不能缺少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安全风险中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对于燃气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运营而言,最重要的是将安全用电管理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燃气工程施工中发生漏电问题,进而充分确保燃气工程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此外,也需要将工棚的安全防护工作做好,尽量应用燃点高、绝缘性好的建材。在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就需要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保证燃气工程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3.3施工现场管理。(1)工棚管理:由于工棚燃气厂属于城市建设所需设施,使得在本地建设临时的工棚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于其中的一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高压电器产品临时管理棚屋屋顶覆盖物、火灾、电力、储存材料的加工、半成品等几个方面,所以一般选择在本地建设棚屋,进而远离高压线。例如,使用非易燃材料来搭建棚屋工棚装配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抗风、避雨能力的一体式棚屋,对于各种电器和建筑设备,需要由专门负责的人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性能的稳定性。同时负责值班覆盖物的电力与防火责任人要定期检查工棚电力、物料、半成品加工再利用系统,如果负责人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在梅雨季节,要严格的遵循安全措施,并由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另一方面,临时工棚的材料相对便宜,只具有一定的抗风、避雨保护能力,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火措施,临时工棚要配备灭火器,并建立检查点,加强巡逻,在管理过程中中要迅速采取措施保证排除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2)用电管理:从当下我国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状况的角度进行分析,用电环境问题和用电的稳定性问题是最为突出的。在燃气工程施工作业当中有着暂时性与开放性的用电特点,但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也使得工程施工用电受到了很多方面的约束。城市燃气工程可以说是比较有特殊性质的工程,安全风险系数非常高,如果电器泄露等事故在工程施工中出现,势必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会威胁到工程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此,城市燃气工程施工作业当中,强化用电管理,积极做好风险预警预案,保证施工用电安全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材料管理:针对城市燃气工程的整体施工品质来讲,其通常会被施工材料的品质好坏所影响。由于城市燃气工程的性质非常特别,所以,必须要严格管控好施工材料的品质关。在选择施工材料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遵循燃气管道的规范性要求,参考相关设计规范以及具体标准来选择出品质最佳的施工材料,并且还应该严格将检验施工材料品质的工作做到位,只有严格执行相关具体规范以及具体标准要求,才能够高效率地提升城市燃气工程施工的整体品质。

3.4施工质量管理。在燃气施工的进程中,施工质量问题是施工安全问题的前提,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后期燃气安全性问题。以管道建设与材料监管为例,在管道监管的环节中,做好相关质量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在管道开挖、管道安装、管道衔接的进程中,想要使燃气管道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做好管道质量问题的检测,对于管道设计与安装、衔接的环节要严格排查,对不同材质的管道进行严格管控。其次,燃气工程实施不仅要有施工人员的支持,在施工材料上也有相应的选择,同时要注意的材料处理等问题,燃气材料都是易爆物品,在存在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专门的燃气材料应尽量分开保存,例如乙烷、氧气瓶等材料,对化学材料进行妥善保管,多准备一些防腐工具,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对于一些露天的材料要设置固定的摆放位置,要做好防水、防火等措施,预防施工材料受潮,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有效的避免施工材料受明火而发生爆炸,进而防止造成施工材料与经济损失。同时对废材处理要恰当,贯彻燃气施工的遵旨,将废材交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处理,避免危害他人健康。

3.5建立健全燃气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燃气工程施工设备管理制度,既能够更好地防止发生由于操作失误而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又可以使施工人员的设备操作方式得到规范,促进燃气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应该把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责任落实到人,使施工设备能够符合相关标准与需求,进而保障燃气工程的施工效率。通过上述制度的制定,不仅能够提高设备的应用效果,还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推动燃气工程安全生产运营管理效率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相关企业应该对施工设备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同时落实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使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6强化燃气工程安全生产运营管理力度。在燃气管道投入运行之后,因为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作用,容易发生管道破裂问题,影响燃气的正常输送和使用,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爆炸,所以,在燃气运行过程中,需要全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强化生产运营管理力度,优化制度管理和技术管理,保证其安全性。众所周知,管道通常埋设于地下,为了更加精准的判断管道运行状态,要求利用先进的GPS定位系统对管道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进行实时监测追踪,利用专业设备能够对在用燃气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跟踪监测,实时了解其有无安全隐患,且GPS技术可以对周围2m范围的内的管道进行维护检修,效果良好。与此同时,要求各地政府管理工作部门,定期对燃气公司进行质检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居民了解认识到安全使用燃气的重要性,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保证运营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燃气工程建设不仅是为了国家发展,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对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与我国的社会稳定性与人们的幸福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确保我国燃气工程的施工与生产运营管理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如今,虽然我国的燃气工程施工与生产运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合理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使我国的燃气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俞强强.城市燃气工程施工及安全生产运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171.

安全运营范文7

关键词:城市地铁交通;运营风险;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居民出行困难成为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地铁因其能耗低、乘坐便捷等特点在城市交通中快速发展。自1863年伦敦首先建成地铁后,全球已有10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随着北京开通首条地铁线路,广州武汉等城市兴建地铁运营。当前地铁成为城市实力的象征,解决了客流量大的交通问题。地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地铁建于市区地下,具有通风不便、应急疏散难等缺陷,发生火灾等严重事故难以控制,易产生不良社会效应。国内大中型城市地铁系统每日工作人员有数千人,运送乘客上百万,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后果,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建立在对地铁运营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要全面分析地铁运营风险并进行控制才能保障地铁运营安全。

一、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一)我国地铁建设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明显,城市地铁轨道交通迎来发展热潮。北京首先对外开放地铁,随后天津广州等地建设地铁投运。2012年发改委批复18个城市地铁建设项目,住建部统计显示,我国建成开通运营地铁线路8000多公里。按照国家批准地铁建设财政收入指标,我国具备地铁建设条件的城市有50多个,据测算2050年地铁建成里程将超过9000公里。

(二)地铁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城轨交通主要有地铁、轻轨交通等类型,市郊铁路可连接城市与郊区等相邻地区,对城市中心人口起到疏散作用。部分地区地铁系统采用高架形式,由于地铁建设成本投入大,收益见效慢,建设地铁难度大。计划修建城轨交通应调查了解客流量分布情况,城轨交通要与地面交通结合,为后续建设做好准备[1]。目前我国地铁安防系统主要有视频监控、安检排爆等部分,地铁运营公司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如深圳交通委《深圳地铁公交应急接驳专项预案》等地铁突发应急处理制度。虽然国家重视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但目前地铁安全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地铁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火灾事故,如2011年广州地铁发生车厢起火事件;停运事故,如2009年上海地铁供电事故导致停运;列车相撞事故,如2011年上海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乘客坠轨事故,如2013年北京地铁13号线乘客坠轨。表明我国地铁运营中存在安全风险。地铁网络化运营管理经验缺乏,多起地铁城轨交通运营安全事故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城轨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城轨交通运营风险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前置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轨地铁交通运营风险分析

通过借鉴《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及分析地铁运营中出现列车延误、行车事故等类型,确定风险事故类型表现为列车与非列车事故、恐怖治安事件、火灾事故等。国外地铁修建较早,由于早期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发生事故较多[2]。统计表明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的主要因素,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地铁新建时期,设备配置处于不断实践中,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火灾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城轨地铁交通运营安全事故分析

城规地铁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没有规律可言,具有突发性特点。城轨地铁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企业在风险因素管理方面的情况有一定联系,且地铁安全事故具有隐蔽性,其发生征兆不明显,很难引起轨道交通管理保全人员的注意。城轨交通因其设施建设的特殊性,运行空间相对于其他交通工具运行范围较为狭窄,客流量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于整个交通线路的人员疏散活动和救援活动开展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对过往城轨地铁交通运营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发现造成运行事故的原因种类繁多,但人为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整体安全事故的比例较大,通过对人为原因事故案例进行调查可以发现,轨道交通部门在管理和维护上存在诸多待改进点。相比国外地铁发生事故的情况,我国地铁由于运营时间短,车辆设备等较为先进,运营后可能发生一些事故,但群死群伤恶性事件较少。由于运营子系统故障导致行车事故是我国地铁运营的典型事故类型,表明我国地铁运营设备先进,但在管理维护方面缺乏经验,地铁运营管理要完善落实制度。地铁事故中人为破坏较少,国内地铁未发生严重火灾事故,但针对火灾要时刻做好安全防范。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对事故发生机理的调查分析进行事前防范,管理人员可以做到事故发生前就将风险转移至可控区域或消灭风险,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对地铁运营风险因素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按照《企业职工伤亡分类》辨识,根据国内外同行事故资料分析,从引发事故基本要素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地铁运营事故统计分析,本文从人为原因、设备环境及管理原因对地铁典型事故进行风险因素分析。

(二)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因素

系统安全理论认为事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刺激引发,导致事故因素包括人机环境管理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人机环境管理要素任何环节发生异常状态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发生运营安全事故。地铁运营中涉及的人机管理环境系统包括系统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无法化解的风险,如自然灾害导致停电等带来风险、由于政府政策变动带来风险等,由于风险触发条件不同,不易为运营公司控制[3]。非系统风险是地铁运营公司因素引起风险,如由于调度人员操作不当引发风险等,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化解。地铁交通运营风险的人员因素包括工作人员与乘客;设施设备因素包括车辆系统、供电系统、通信设备、消防系统等;管理因素包括客运组织、工作人员的管理。环境因素包括车站所处环境、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等。地铁运营管理中除了不可避免原因导致存在地铁潜在风险外,一些可有效把握但尚未处理的问题也增加了地铁运营风险。目前地铁建设参考大多为强弱电等子系统标准,缺乏系统全面符合地铁建设需求的参考标准。地铁公司管理水平不高会进一步加大运营风险,部分运营企业管理经验不足,难以发现风险及时预警控制,地铁运营中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导致产生运营风险。

三、地铁运营风险安全管理对策

地铁系统是由工作人员、运营设备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对地铁运营风险因素的分析,加强对地铁运营风险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标准化系统,及时发现安全管理漏洞,根据人机环境管理方面反映合理设置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实现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优化。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可以从提高风险处理能力、优化风险管理环境、加强风险监管预警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一)建立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构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首先需要明确构建目标,即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应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固定岗位安全责任主体,落实领导责任意识,坚持安全关口前移理念,强化细节管理与过程管理。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安全运营设备系统标准化建设,必须落实领导者监督管理意识,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为保障地铁运营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在管理组织体系中构建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地铁运营公司设置监测指标风控体系,对地铁运营情况进行风险监测。风险监测体系包括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或者定量评价法。可以根据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事故选择对应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某一类型风险评价可以选取一种评价方法或几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例如,某市地铁运营公司根据自身运营经验对其他公司运营管理过程中常见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地铁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将风险因素细化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通过各指标权重值不同进行风险等级评价,设计对应风险检测预警方案。该公司一级指标主要分为四个因素:人员因素、设备设施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二级指标设立是一级指标的细化。人员因素的一级指标对应8个二级指标:地铁管理人员相关安全检查情况、驾驶员操作情况、调度员操作情况、监控人员监测情况、维修人员专业水平、站务人员执行任务情况、人员因素对设备设施的影响程度、人员因素对地铁环境的影响程度。设备设施因素对应7个二级指标:车辆系统运行情况、通信系统运行情况、供电系统情况、机电系统情况、线路及土建情况、设备设施对人员的影响、设备设施对地铁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应6个二级指标:自然环境、隧道环境、线路环境、站台环境、环境对人员的影响、环境对设备设施的影响。管理因素对应4个二级指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管理对人员的影响、管理对设备设施的影响。根据地铁运营公司实际安全管理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各风险因素的权重设置,进而测算出各风险因素等级评价。构建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通过软件程序等方式设置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发生安全事故触发预设条件及时自动报警,从而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迅速处理并消除风险隐患。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还需要加强对各组织层级的思想建设,保证城轨交通各部门深入贯彻安全运营管理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作用,定期举行安全事故演练活动,提前做好各风险应急准备措施方案,保证各层级具备应对地铁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事故能力。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各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加强地铁运营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强化管理层对于地铁安全运营各相关部门工作的了解与掌控。

(二)完善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要想切实提高城轨交通公司的安全运营管理能力,需要有完善的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作为制度指导。各部门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安全规定。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的管理。城轨交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地铁运行系统的维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管理工作的考查重点。要对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系统里的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再培训,增强在职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事故演练,考核各部门人员的专业能力。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规章条例,根据安全运营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度调整。在人员管理制度部分要明确规定不允许疲劳作业情况的出现。要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进行调查,然后适当调整,避免因工作人员疲劳作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增强管理制度的威慑力,将安全运营管理制度与各部门人员的薪资酬劳挂钩,让员工自觉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意识,发挥管理制度的指导作用。二是对设备的管理。安全运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明确运维工作对应责任人,管理层要定期对设备检修记录进行抽查,对相关负责人设备运行维护情况进行了解程度调查。通过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打好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工作的设备基础。三是对地铁运营环境的管理。安全运营管理部门要对地铁运营环境的工作进行内容细分,对站务人员进行责任落实。可以根据地铁运营环境实际情况设置监控,通过加强对各环境情况的监测管理实现对地铁安全运营情况的管理,充分发挥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制度的作用。我国城轨交通快速发展中行业总体安全稳定,但运营安全管理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抓住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配备责任心强的安全管理人员,行业相关人员要严守纪律,要提高思想认识与工作要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保障城轨交通运营安全思路,各地政府部门要按权限制定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地方性法规,完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城轨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要加强风险处理能力培训,地铁公司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处理方案。积极制定各种风险处理机制,地铁公司要明确发生运营风险应采取的措施,明确消防等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发生运营风险可得到及时处理。

(三)优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要全面考虑设备实施安全保障,行业要建立关键设备实施运营技术条件准入制度,实际设计工作中大量选用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设施,城轨交通运营单位要成立负责人牵头的运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在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中唤醒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城轨交通安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群众安全出行,促进地铁运营企业稳定发展。地铁城轨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完善风险管理环境,包括且不限于对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的硬件基础设备的引进和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形态上的转变。城轨交通公司要根据自身运营情况积极引进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地铁运营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地铁运营公司的技术标准安装相关设备设施,对新研发的硬件设备加强技术测试,保证现有硬件基础设施可以为本企业地铁安全运营提供硬件保障。优化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环境还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软环境,包括积极开展地铁运营安全相关的思政教育,帮助地铁公司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增设安全风险意识相关宣传牌,营造人人关注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氛围。

结语

安全运营范文8

关键词:大数据;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

1引言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大数据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以数据量大、真实性强和速度快等特点,受到了广泛欢迎。在大数据分析的应用中,应意识到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保障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技术能够发挥其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在电信运营商日常工作中,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大数据环境,人们日产生活的数据信息面临着恶意篡改和泄露的问题。当前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大数据新技术带来的客户信息挑战、客户识别困难和网络安全威胁等,都会对客户信息的安全性构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探索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的对策,保障在大数据环境,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够正常进行。

2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存在的问题

2.1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数据信息可能会因为网络安全的威胁遭到破坏,并造成严重损失。电信运营商在发展过程中,对客户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类型的扩增和攻击性的增强,电信运营商受到的威胁也逐渐增加,给客户信息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由于我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安全防护工作方面缺乏一定经验,这对电信运营商的客户信息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大数据环境中数据资产的增加,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大大提升了网络管理难度,是当前电信运营商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2.2客户识别困难

用户身份、用户数据、鉴权信息和服务内容信息等,均属于客户信息的主要内容,且客户信息又分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基本资料、使用数据、身份标识和消费信息等。对于客户信息识别的困难,会导致电信运营商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风险,且风险不易被发现,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加密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客户信息的安全性,但是还应不断完善。

2.3大数据新技术带来的客户信息挑战

在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存在着安全威胁,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大数据平台组件设计独立、数据量大和数据类型多样等。此外,客户信息衡量标准的缺失,会导致在电信运营商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这是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1]。

3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对策

3.1保障组织、人员和资产安全

在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工作人员是保障体系能够有效运转的关键,应不断加强管理者、维护人员和使用者及第三方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作用。为了保障信息安全体系的有效性,电信运营商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领导小组,设置相应的安全审计人员、安全管理员和安全顾问。保障信息安全的责任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环节,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责任矩阵,在外包的过程中应签订相应的保护协议。信息系统账号也应该在离职或者调动后及时进行清理,保障用户权限。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应进行分类管理。电信运营商应该对于客户信息相关资产进行等级划分,并根据重要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比如对于客户充值卡和客户资料等信息的管理应该加强重视。

3.2加强安全技术建设

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技术建设水平,是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加强安全技术的有效性,应该在物理和环境安全、安全域划分和网络改造、安全运营管理中心、数据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和访问控制等方面加强建设[2]。

3.2.1计算机终端数据安全保护系统

计算机终端数据安全保护系统主要分为终端数据冗灾备份子系统和电子文档防扩散子系统。终端数据冗灾备份子系统主要应用的是智能索引技术,对数据的自动压缩备份具有显著作用,更好地实现数据冗灾。电子文档防扩散子系统是利用加解密技术加密数据文件,同时进行权限设置,能有效保障文件的操作合法。对文档的使用记录进行跟踪和控制,也是实现计算机终端数据安全的重要环节。零干预加密解密是系统的主要内容,控制模型是系统建立的保障。对于文件操作的截获,如读写、关闭、打开和创建等,都能通过文件过滤驱动来实现。文件打开时,通过可信与否进行判断,读的时候进行解密就会成为原文,保存文件时进行加密就会成为密文,那么文件被应用程序打开时,密文就会被打开。为保障解密字节与读取字节的一致性,需要利用动态流检测技术,有效避免运行系统被拖慢,可以实现一次写入和CRC值校验,也能有效保障加密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防水保护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三方平台软件的拷贝,提升信息的安全性。计算机终端数据安全保护系统的构建,还应注重其数据恢复能力。利用合并恢复功能和检索查询备份文件,能够大大提升数据恢复的效率。此过程中,终端数据冗灾备份子系统能够对多个备份时间点的数据进行有效恢复,保障了数据恢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2.2安全运营管理中心

在安全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当中,应保障其与安全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效结合。安全专家知识库和安全基础知识库,是安全运营管理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对于员工的安全操作习惯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制度文件,通过对专家知识库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得安全制度建立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安全监控的可视化、智能化和分布式的特点,能对入侵攻击进行追踪,对其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对系统进行防护,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安全管理中心对于安全事故的确认,通过报警的方式,及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安全问题的处理和防护,如邮件报警、警灯报警和窗口报警等[3]。安全管理运营中心对于全网安全事件的统一预警,能够通过日志的布置,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应用系统日志等进行收集和分析来实现。首先,基于安全产品日志事件的关联分析,当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安全审计等安全产品输出日志事件输送到安全管理运营中心时,对于攻击行为的描述能够通过攻击状态机制模型来实现,实现安全问题的快速响应。其次,基于业务系统产生日志事件的关联分析,对于业务系统的故障分析,通过场景分析的设置,按照业务系统的数据流程制定策略来完成。当故障出现在访问路径时,可通过分析场景对故障点进行有效判断,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

3.3加强客户信息保护研究

对客户信息的保护进行研究是大数据环境的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中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完善的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保障大数据环境下安全保护的可控性,应该不断增加大数据安全防护的手段。大数据客户信息安全管理方针的建立,应该综合考量安全运营、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等,实现内部和第三方合作管理,不断提升安全防护的力度。

3.4强化客户敏感信息识别

对客户敏感信息的识别困难,是当前电信运营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会导致客户敏感信息受到威胁。首先,应该强化客户信息的自动识别功能、分类功能和标识功能等[4]。其次,识别标准应根据客户信息的不同进行确立,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4结语

大数据环境,电信运营商对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成为当前电信运营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但也存在网络安全威胁、客户识别困难等问题,对客户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不断保障组织、人员和资产安全、加强技术安全建设、客户信息保护研究和强化客户敏感信息识别,提升客户信息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电信运营商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19(18):21.

[2]刘东,郭健.电信运营商的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8(20):20.

[3]白红军,林晨.网络环境的计算机终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J].信息通信,2015(9):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