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论文范例

金融法论文

金融法论文范文1

1.1制度供给主体的影响因素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不协调的制度原因主要在于供给主体不同。制度供给主体包括国家、组织和个人。有效组织是经济完善制度的关键,因为组织会以创新的角度去实现自身的目标,达到利益最大化。但是现阶段许多金融组织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以农村信用社为例,它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结构,在所有者权益或者亏算方面,很难界定由谁享受或承担,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社员进行入股以及得到的分红与以往的存款及所得利息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导致社员的产权没有独立性。个人也是金融制度中的主体,但由于农户在改革中没有太多发言权,这就使金融制度创新受到很大阻力。另外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主体国家,很多时候所提供的金融制度并不适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农村信用社由省级政府管理。在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压力的情况时,国家可能为短期利益最大化,牺牲农村经济利益。所以在进行制度供给时,以国家作为金融制度改革的唯一主体,很容易与农村金融与经济实际情况脱轨,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1.2制度变迁模式的影响因素

制度变迁模式主要包括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制度。前者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制度模式,农村金融与经济的不协调很大程度是政府强制供给的结果。这种制度模式下信息具有滞后性,是创新率以及有效性低的表现,受到外部因素环境影响时,很容易造成农村经济瘫痪的情况,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模式下经这种制度模式被广为使用。另外一种诱致性制度一般指企业或个人自行组织和实行,经过国家确认的制度模式,制度的弹性有效率比较高,创新成本比较低。改革开放以后,诱致性制度模式开始用于城乡企业之中,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农村金融制度以政府行为为主导,农村经济主体缺乏自主性,如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等。因此在金融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1.3制度创新环境的影响

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制度的创新环境为前提,创新环境中最有效的制度便是创新激励制,农村金融体制与经济制度创新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金融制度中缺乏激励机制。现阶段国家的金融管制一直比较严格,尤其对民间金融不认可,因为它没有法律地位,所以经常以打击的手段将其抹杀,导致整个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性。另外对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需要太多的成本,新制度体系代替旧制度过程中,会影响到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组织的利益,所以在没有健全的制度保障下,制度的创新改革很难得到支持。同时农户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农民的实际话语权,所以在金融制度完善过程中很难发挥作用。

2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不协调发展的制度分析

2.1信用制度分析

制约金融发展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信用,但农村经济中,金融信用体系一直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农村的企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很难对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做出信用的评估。另外农村获取消息的渠道过于狭窄,经济信息开放的程度很低,企业及个人在信息量掌握方面都很欠缺。同时金融机构也无法合理地分析农村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

2.2法律制度的分析

从一定程度上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主体在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制度保障,如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等。金融债券方面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使农村金融机构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严重阻碍了金融机构的发展。

2.3监管制度的分析

农村的金融监管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很多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是为内部利益以及监管权利服务的,忽视了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利益,另外现阶段的正规监管机构以及非正规的金融监管机构都缺乏健全的规范体系,大多以无序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导致监管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农村金融方面问题日趋增多。

2.4中介制度的分析

当前农村金融业务主要体现在企业和个人的贷款方面,很多个体企业中存在做假账、虚假报税等现象,导致金融机构很难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个人贷款用方面也难把握,加之中介机构的虚假审计信息频频出现等,使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受到很大阻碍。

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不协调发展的措施

3.1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农村金融体制的完善需要加强企业与个人的信息统计,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储存与传递,保证金融机构与金融需求者的信息沟通。此外必须要采取责任制与奖惩制,使每个部门严格执法,减少金融生活中的失信现象。

3.2创造农村金融法律环境

现阶段农村企业及个人必须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将自身融入新的经济体制模式下。法律法规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同时农村信贷金融机构也需要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3.3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与中介制度

农村金融监管方式需要逐步调整,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现代化方式和理念进行金融管理,主动采取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措施,将监管工作做到透明化,使监管制度更加完善。此外对于农村金融的中介机构,需要逐渐转变意识,使整个行业向市场化以及竞争化方向迈进,以相关的政策规范引导中介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同时要多引进发达国家的金融管理经验及组织形式,完善农村金融中介制度。

4结论

金融法论文范文2

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农业银行的职能定位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暴露出来,其逐渐转型为粮棉油购销业务贷款银行,即其大部分资金都贷放给了粮棉油的收购,从而导致其投入到农村领域的金额急剧减少,从而对农村金融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的典型的正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我国合作性金融的代表,这是由它自身性质决定的。其地位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作用的下降而变得格外重要起来,成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中流砥柱。农村信用社具有经营网点多,信息对称等优势,可以为农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农户的一般存贷需求。但同样受商业化改革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也在对自身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即出现选择性贷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会将资金投向可以获取更多利润的,风险因素相对小的领域,所以涉农领域的贷款下降,一般农户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以及没有合适的抵押担保物想获得相应的贷款的难度日益加大。而农村邮政储蓄通常只吸收存款而不发放贷款,然后将吸收的存款上存中国人民银行,这将原本就资金供给紧张的农村地区的资金进一步流出,大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可以将农村邮政储蓄形象地比喻为抽水机。由于正规金融机构的缺陷也使得非正规金融机构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小额信贷便是其中之一。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小额信贷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决定是否发放贷款,而无需担保物,因此信誉高的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这种贷款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紧张的局面,但贷款风险较大,易发生巨额损失。除此以外,政府对小额信贷的支持力度不够,其资金来源中政府投入所占比重不大,且金融监管机制方面也需完善。民间借贷是有别于小额信贷的另一种形式。民间借贷包括一切的民间金融活动,在农户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前,民间借贷无疑是一种获得贷款的有效的便捷的途径。但其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借贷风险较大,如易发生高利贷行为;二是其地位并未得到合法的认可,所以民间借贷的发展空间也有限,易受到较大的法律约束。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都有其自身的弊端,导致了我国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的现象日趋严重,农村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农民获得贷款的难度日益加大,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机制改革刻不容缓。

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如何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核心,民间金融、小额信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这一体系使得资金更多地流向城市而非农村。因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加强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通过对农村金融采取税收减免、利率优惠的方式来引导资金的流向,使资金更多地流向农村。具体可以采取降低税率、利息补贴的措施。此外可以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来缓解农村资金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政府应发挥在发展民间金融中的作用,将民间金融纳入正确逢人发展轨道;二是完善农村金融担保体系。农民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需要相应的抵押物作担保,而农民往往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因此申请不到贷款,这就是造成资金需求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可以采取改变农村金融抵押担保的方式,如引入市场中介等,使得农民取得贷款的成本尽可能最小化;三是深化金融机构机制改革,包括对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的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应发挥其商业性资金融通功能,鉴于龙头企业的特殊性,中国农业银行应朝着重点满足农村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的方向前进。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中国农业银行的资金运行,让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投向农村。农村信用社应朝着合作金融性质的方向发展,为了配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资金运行,农村信用社应为农村中小型企业服务,着重解决它们的资金需求问题。农业发展银行应充分发挥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具体可以表现为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满足农户对公共产品的资金需求等。

2.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为了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切实加大涉农贷款信贷投放力度。政府应通过相关政策的实施对主要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进行调整,规定各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的最低标准,并采取一些政策优惠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只有涉农贷款投放量增加了,农村金融才有了活力;二是大力推广农村小额贷款。农村小额信贷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应重视小额信贷的融资方式,提供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小额信贷因其是以信用为贷款参考指标的,因此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民有效抵押物不足的缺陷;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包括体制上以及服务上的创新。如采用多种金融服务项目,如信用卡,电子交易平台等。此外应鼓励金融机构间的良性竞争,避免某一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地位。这会为农民取得贷款提供了便捷;四是加快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的引入可以使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竞争更加充分,从而依据优胜劣汰的道理留下更好的金融机构,相应地淘汰掉不合适的金融机构。这种竞争机制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来使自己立于一个处于战略优势的位置。

3.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金融法论文范文3

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农村经济建设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其经济视角单一,起步晚,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很难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金融改革也不够健全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占据着经济建设的主导地位,农业经济形式不断出现,农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对金融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即便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农村地区很多鼓励政策,但是我国四大银行对农村地区发放的金融信贷数额依旧较少,供求矛盾依旧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农民,他们的人口密度低、素质能力不高,把握市场的能力也不够好,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金融风险大、收入存在波动,农村地区之间的合作也无法与城市相抗衡,严重制约着农村金融的发展,资金循环不通畅,农村金融与经济势必呈现发展不平衡现象。

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概述以及互动式发展关系

其一,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相关概念。所谓的农村金融,就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主要资金运动方法,是三方面内容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在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农村金融是指其组织与结构,是金融行业的内部系统。它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金融机构多样性、市场发展渐进性和企业经营具有较高风险的性质上,并且带有一定的季节性,资金周转相对缓慢。农村经济所涵盖的内容则表现出不确定性,它会随着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政策有所差异。在市场化运行的今天,农村经济在结构上更趋向于三合一模式,即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却有所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逐年递增,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二,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关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新背景,我国经济建设要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基础内容,金融水平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经济的整体实力。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带动金融的进步,金融行业的复苏又会给农村经济提供新鲜的血液,创造更多的社会资金。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地区一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经济发展制度,从本质上而言,农村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与分配之间的关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并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国农村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互动式发展关系,通过农村经济的振兴促进金融改革,再以金融改革带动农村经济,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互动。

三、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互动式发展的有效对策

在以上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具有的互动式发展关系。为了将两者的互动关系发挥到最大化,我们一定要找到科学的对策加以完善,促进农村经济的腾飞发展。

(一)坚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关系,我国农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基础。首先,要确立一个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坚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前提,建立健全经济制度,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树立正确的经济经营理念,加快金融改革的速度,国家要大力扶植农村经济,合理定位农业产业,给予优惠政策,完善金融服务。

(二)坚持结合农村经济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农村经济形势也得到了更新发展,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了转变,经济格局也日渐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要坚持创新,积极进行融资,正确处理农村的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盈利之间的关系,扩大现有银行的服务范围和业务水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对策来增加农民的收入,降低资金风险和收入差距。另外,农村地区还应该扩展业务范围,积极引进投资,利用商业合作的方法收集资金,扩大农业产业化生产的规模,并强化内部经营管理理念,做好职业道德培训,选取素质能力过硬的员工进入金融机构,向农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三)坚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市场的变动情况,在金融业务、经营战略、业务范围以及相关技术上推陈出新,更新服务理念和相关制度,注重农村面临的潜在风险,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农村经济问题实施更好的预测和防范。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创新,注意把控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实行信息共享和沟通,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做好资金管控工作,结合农民群众的需要更新金融政策,将创新发展贯彻到底。

(四)坚持农村金融的规范性经营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农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经济运行的规律,按照国家有关经济政策制定经营理念,实施规范性经营。例如,科学制定农民贷款细则、地区经济建设准则等等,并成立监督小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把关。在经营过程中还应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规划地区发展方案,积极探索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维护农民的金融安全,以规范的制度发展农村金融。

四、结束语

金融法论文范文4

(一)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分析

国内研究者(马元月、郭广忠,2009;玉素浦,2010;王飞,2012;王晓光,2012等)大都赞同金融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思维性,认为以“教师为核心、以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一种必然趋势,金融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从学生培养定位角度出发。尽管独立学院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尤其表现在英语和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较为薄弱,但也具有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和社交能力较强等优势。因而教学方法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依据维斯顿和格兰顿的教学分类法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教师中心型、相互作用型、个体化型和实践型,每种模式之下都有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本文重点探讨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详见表1。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选择何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需与独立学院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吻合,即具有操作能力和熟悉金融业务的专业人才,能独立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各模式是否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和金融学专业,如何有效运用和合理搭配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核心。教师中心型模式适用度高,但需配合其他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相互作用型模式需要在控制时间和讨论人数的情况下进行,教师需进行概括,强化知识;个体化型模式使用前需进行前期理论学习的配合;而实践型适应度高但依赖于基础设是建设和维护以及师资力量,即教师本身金融事务操作能力和经验。就具体教学方法而言,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克服了讲授式等“注入式”教学法的束缚。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课可采用综合化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专业基础课更多的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探究式教学,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可更多的采用模拟教学法。

(二)教学方法的实践———以课堂讨论为例

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模式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和教学效果十分有意义。另一方面如果该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削弱效果,适得其反,金丹(2011)认为突出问题体现在一是讨论仅停留在表面,目的性不强;二是学生可能没有做好准备,讨论的参与度不够;三是人有学生发言,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因而要使课堂讨论这种方式达到最佳效果,论题的选择、讨论的流程的引导、对学生讨论结果的点评等都需要教师精心安排:首先论题选择方面要兼顾以下特征:一是论题需与课堂所传授的理论紧密联系,使学生能顺利将理论应用在讨论中,感受到理论的学习具有指导解决问题的意义,对理论学习产生信心;二是论题容易理解并尽量有趣些,较为学生熟知,能让学生在进行简单准备后有话可说;三是没有确定的结论,让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对问题有更加宽泛和深入的认知。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相关的经济发展的最新事件,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准备,在合适的讨论人数范围内进行(5人左右可能最佳),可以采取抽选两组课前准备,课上展示讨论结果的方式,其中PPT演示的方式最佳,既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也可使其熟练PPT的使用和演示,还能很好的展现学生的创造性;选择两组比一组一般而言较好,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小组一般会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而且同时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做的更好。教师在课堂讨论中需要控制讨论节奏、总结发言并点评,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也需指出不足之处,并提示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等等。

二、金融专业考核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法商学院的成绩组合方式为40%平时成绩和60%的期末成绩,而期末考试大都是以闭卷为主。传统的考核方式使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只是期末突击式复习,不注重日常积累。因而绩效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将有助于提高日常教学的质量,落实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黄孝武等(2007)深入分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业考核模式,该模式认为在课业考核环节可采取学习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的评估方面主要利用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教师对小组下达表现性任务,包括表达性的(口头陈述)、操作性的(模拟股票操作)和思考性的(如分析新闻事件)三大类,让小组任务进行15分钟的报告;期末还是通过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其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相关性不高,期末成绩更多反映了对知识的记忆,而平时成绩反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力。借鉴该研究成果,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考核可突破传统的的闭卷为主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权重可适当进行调整,如50:50甚至以上的比例,突出对学习能力的考核。如可采取口试检验学生的表达、概括、运用知识的能力;专业理论课可要求学生就热点问题撰写论文、案例分析报告等;用小组讨论、随堂测试等方式来督促学生日常学习。另在考核时也应突出对学生技能的评估,如利用各种交易软件(如证券、期货模拟交易教学软件、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软件等)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给予测试;还有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并获得实践机构技术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估意见。上述考核方式的宗旨是通过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感受到学习金融专业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演练技能的竞赛。

三、教学方法与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建议

(一)教学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体系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重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发挥双方的主动性,激发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较好的向实践转化。在课程设计中始终体现“教学互动”,将教师讲授和学生展现学习成效的时间控制在合适比例。独立学院金融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需考虑以下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自身素质等,并根据上述依据进行最优化选择。对于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产品》、《外汇交易》等,首先应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案例教学、可探讨讨论等方式强化对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通过足够的实验室教学课时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投资经济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可通过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枯燥的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有趣的案例和议题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并增强应用能力。

(二)知识与能力的复合考核体系

金融法论文范文5

在农村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易现象,无论是最初以物与物的形式,还是进化到目前的资金量与农业国模化生产的模式,都存有一定的风险因素。而此时,金融机构的出现弥补了农村体制上的空白,令投资、生产、交易等过程转变成规范的流程,便于资金的有效流转与应用,且保证资金周转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

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整体增长有着极强的正比例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步伐的加快,关于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探索在学术界掀起了极其激烈的浪潮,相关的讨论声音此消彼长,但大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比例的关系,即一个固定区域的经济增长越迅速,其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越良好,反之亦然。经研究,也可以发现,我国农村的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保持正相关。

2.1农村储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早期国外的经济学者就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对二者做以明确的论证,采用了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度与人均纯收入作为农村居民储蓄—收入关系的变量,从而得出农村储蓄与农村经济发展间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并且,基于这一点,对国家经济环境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农村储蓄量增长了,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将其资本投入到农村生产过程当中,促进农村相关基础建设行业的发展,令农村资本得到有效利用。

2.2农村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整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法论文范文6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就必须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及其发展的重点,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金融发展的具体需求。

(一)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及其重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赋予了城镇化新的内涵和定位,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内涵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核心在于使城镇化转型发展,就是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粗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实现人的城镇化。重点任务则是有序推进农民的市民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镇功能完善,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应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资源循环有效利用,优化城镇生态环境等。

(二)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任务繁重,对金融资本的需求量更加庞大,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服务业发展、保障房及商品房建设、居民消费等多个重要领域,再加上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其中蕴含着大量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第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不断增大。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城镇的生态基础设施,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将大幅增加,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公共绿地以及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更多可靠而有力的资金保障。第二,农民市民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因而更注重实现人口的城镇化。而人口的城镇化包括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和城镇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根据2013年7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预测,未来中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到2020年前和2030年前全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3.0亿和3.9亿。若按人均15万元计算,至少需要资金60万亿元,因而资金筹集方面的压力很大。因此,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金融既需要加大农业产业化支持,以便有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也要加大农民到城市就业、创业的支持,促进农民向城市有序转移;同时,还要解决农民“融入”城市后,要享受到城镇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在保障房建设、教育、娱乐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从而对金融创新服务则提出了更高和更多需求。第三,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发展对金融需求不断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机制,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更有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和产业集聚不断加强,对金融的支持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产业区域分布由沿海向内陆转移、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化发展,产业驱动由简单加工、技术模仿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变。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建设、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技术创新等领域,对金融的需求明显增加;另一方面,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成长型企业,产业转移集聚不断加速等新特点,从而对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更多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总之,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资金需求来自许多个不同领域,需求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二、金融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九五”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化率在2005年达到42.99%,而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3.7%,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金融的支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金融机构,一方面,通过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促进人口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等渠道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在推进农村地区优化软硬件发展条件,为农村向城镇演进以及培育农村工业产业、积累未来城镇化发展动力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推进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一般根据工业化的推动力量不同而区分为“市场拉动型”和“政府推动型”两种。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城镇化和初期工业化基本依靠政府强力推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提升,金融对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2004年至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致,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而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2004年为59028.1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3.75%,到2013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436527.7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7.64%。从2000—2012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来分析,可以反映金融在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方面的巨大作用从2000年开始,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来源均处于下降趋势,只有自筹资金数额不断增加,2000占42.5%,到2011年达到65.56%,说明金融体系已成为中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外部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动力。发达国家关于金融对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支持,是整个农业产业化过程的重要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政策性支持、合作性组织和商业银行体系为主的农业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的金融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投入量不断增加。信贷方面,各大商业银行制订了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信贷投向指引,统筹安排信贷资源,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功能提升、民生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涉及城市水务、燃气、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领域,医疗、教育、城市内部升级改造等民生领域,积极支持商业化运作能力较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中农业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机械等细分行业优质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二是在网点建设方面。各金融机构,尤其是农业银行,农商行,不断强化机构建设,把物理网点向地市和县域延伸。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区域分行和县域支行,多数省市金融机构出台制订了《关于推进县域支行发展的意见》,经营触角将进一步向县域延伸,使县域支行的布局更加完善,以增强县域支行市场竞争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三是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随着金融机构建设的展开,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向城镇和县域地区延伸。根据农村城镇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需求特点,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适合城镇经济发展的系列服务产品,优化审批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小企业,提供相对应产品组合包,以服务包的形式提供结算、贷款等相关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农村信用社也以城镇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发展消费金融、社区金融,不断加大对农户联盟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推广力度;加大对农村二、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

三、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面临的金融困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应在城镇化发展中发挥输血和造血的重要功能,充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但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撑力度远未达到应有水平,要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仍面临如下金融困境。

(一)金融制度不完善的制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从金融业发展来看,我国金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首先,是利率制度。我国利率水平的决定权虽然正逐步放开,但还未完全交付市场。利率水平被长期压低,使债权方不断地补贴债务方,导致经济社会的两极分化,也就是金融抑制理论里所谓的“低利率分割经济”,从而成为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主要诱因。其次,是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制度。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龙头,它的县域支行不具备信贷发放的审批权,向上报批的程序降低了县域经济融资效率。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前期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运营主体(企业)缺乏明确的行业分类,导致城镇化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房地产市场调控和金融市场管制的约束。当项目运营主体在为城镇化项目寻求金融支持时,往往会受金融体制的约束,一方面,金融机构很难突破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条条框框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项目运营主体由于无法提供金融机构要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最终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为城镇化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再次,是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及其相关的法律制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民营中小金融机构将是国有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民营金融机构应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核心角色。而我国现有城镇化建设的投融资体制,长期忽视民间资本的重要作用,对民间资本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设置了许多障碍与歧视性条款,抑制了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化建设的热情,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加大的同时,大量的民间资本却游离于城镇化建设之外,形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与此相关的法律制度,如对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存在的金融抑制、金融排斥、《物权法》规定集体所有土地不得抵押等制度问题,同样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融资模式限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快速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是投资,而投资依靠信贷、信贷依靠货币扩张。20世纪80年代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与国企投资;90年代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国企投资;21世纪之后,虽然投融资体制和渠道迅速多元化,但主流渠道仍是上述融资模式。结果是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依然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和政府投资。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由于没有建立适应城镇化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机制,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很难满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所需资金需求。由于金融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担保补偿机制缺失以及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对医疗、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城镇化的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制约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健全的金融市场包含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应该能充分发挥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从而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市场化程度不高,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包括其他类型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等,相对于银行来说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制度上都尚未发展成熟,权益性投融资市场长期无法发展壮大,货币和资本市场间又长期缺乏联动机制等问题,造成金融市场结构效率过低,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各种融资形式配置金融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一方面造成金融市场运行的低效率,从而影响要素资源的聚集,导致经济运行效率低下,抑制了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不利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借助市场的力量筹措资金,致使资金的缺口由政府负责,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金融创新重点

金融支持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提升,应致力于在金融制度的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资本市场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

(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金融制度创新

完善的金融制度必须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同时推进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提供制度保障。第一,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贴息政策并举,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率由市场决定,是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开放金融市场、实现金融深化的一个前提。发挥利率市场化矫正金融的市场功能,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实施贴息政策,真正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进而提升新型城镇化对建设质量。第二,根据具体情况下放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权。要针对不同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的不同发展状况,区别对待,根据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比率,下放贷款审批权。第三,适度开放民营金融市场,使民营资本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该尽快在公共服务等领域明确建设标准、降低准入门槛,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此外,要完善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的完善来保护和开发城镇经济的潜在抵押担保资源,增加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抵押、担保、信用增进等资源。通过金融制度的创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即可找准定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展。政策性银行在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中发挥先导作用,专门满足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产品结构调整等,并对确有需求潜力以及就业容量较大的城镇第三产业加大信贷投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应发挥补充作用,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发展城镇社会服务中寻找商机。至于那些具备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升格为村镇银行,充分发挥它们贴近城镇和快速灵活等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市场化机制下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在市场化机制主导下,创新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模式,就是要实施政府主导、各级政府合理分工、合理负担的公共财政体制。各级政府应重点引导大型企业投资,一些县域或新区建设可以直接交给大型企业,在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为企业转型提供新的出路。应重视股本融资,带动“金融招商”,利用资本杠杆撬动社会投资。政府还应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部分机动财力做引导,面向社会募集组建“城镇化建设基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等,用私募基金等方式引导资金抱团投资,解决资本金问题。根据城镇的整体建设与产业发展规划形成“项目包”,以基金为依托,开展金融招商,联合社会各类金融机构组成金融要素包,建立联合投融资机制,以满足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所需的资金要求。民营资本应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营利性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在一定时期内,外资也可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灵活采用BOT、PPP等不同的项目融资方式,盘活社会资本。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除了BOT以外,还有BOO(建设-拥有-经营)、BTO(建设-转让-经营)、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等类似项目融资方式。此类融资方式能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通过盘活社会资本来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污水处理、公路建设等方面,可以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资金需求提供良好的途径。

(三)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体系创新

相对于银行贷款,债券到期时间长,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和回报期长的特点相吻合,是更加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式。所以,要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就必需推动以债券市场为主导的资本市场体系创新。债券市场的创新,就是要根据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同产业特点,进一步创新债券品种,包括国债、市政债、公司债、信用债、资产证券化等,应全力发展多层次、多品种、多主体、具备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债券市场,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来盘活经济体系已经累积的巨大资产,提升资产收益和运用效率。通过发行30年、50年的长期国债或特别国债,以国债去购买或补偿农民土地,每年有固定收益,改变过于依赖征用土地推进城市建设的方式,让农民以土地参与城镇化建设,分享城镇化发展的收益。通过具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市政债,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提供规范、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推行市政债券后,政府就要主动接受债权人的约束与监督,一方面,可以迫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创建市政债券市场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需的金融基础要素,也是今后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资产的流动性问题,分散风险。通过施行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从更多的筹资渠道中筹集到大量的资金,以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建设者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投资项目的回收期,通过调整资本市场结构把投资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还应该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创新力度。土地成功流转之后,农民进入城镇,就需要创造能够吸纳大量低水平劳动力的中小企业。政府需要改革监管政策,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鼓励发展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多层次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服务。

五、结语

金融法论文范文7

自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率从建国之初的10.64%提高到2012年的52.57%(表2所示),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了41.93个百分点,虽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成就也是显著的。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80年,属于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只有建国初期的十年间,城镇化有所发展,从10.64%发展到19.75%。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工业调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城市人口急剧减少,出现“反城市化”战略,致使我国的城镇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如表1所示,1960年以后,我国城镇化率从19.75%的水平开始降低,城镇化率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时间里一直停滞在17%到18%的水平。城镇化水平停滞不前。第二阶段是1980年到1995年,这一阶段为城镇化缓慢发展阶段。在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城镇化率由19.39%上升到29.04%,仅仅上升了9.65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是1995年到2012年,属于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由29.04%提升到52.57%,提升了23.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2005年至今为中国城镇化科学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开始追求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城镇化速度进行合理调整,城镇化开始由数量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口总量低速平稳增长,人口生育继续稳定在低水平,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婚姻、家庭状况保持稳定。从2005年到2012年,七年时间里,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37个百分点,比2005年上升了9.58个百分点。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讲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不协调的问题,还面临着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生态环境转变,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打破社会二元结构加速平衡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继续加快城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金融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推动中国城镇化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2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演进过程,其本质上也要求各类经济要素不断优化配置,实现全面均衡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没有现代金融体系自身金融功能的发挥,城市化发展所需的经济要素就难以达到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进程的过程就是金融体系在推进城镇化系统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实现的过程。从实际的资本运动过程来看,金融对城镇化系统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两个渠道来实现。资本供给主要通过储蓄与投资的相互转换,直接或间接地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资本。金融体系可以动员储蓄,将相对分散的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变储蓄资金为投资资金,直接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本。资本配置主要是通过资本在不同领域的流通与选择,促使资本流向最佳领域,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在城镇化进程中,市场导向下的金融体系会利用自身细腻优势及监督优势,通过价格机制和信息渠道,引导资本向投资风险小、盈利水平高的领域集中,并促进资本在不同领域间的重组与分配。总之,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资本供给与资本配置,动员社会储蓄资金转化到投资领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3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领域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面对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我们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事业的稳定发展,随着务农人口的减少,非农人口的增加,我们亟须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当然城市人口的增加,我们还需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就需要加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整个社会保障系统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必须与时俱进,这些都需要相应的金融支持。

3.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的物质保障。我们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是否盈利划分为可盈利性的、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和完全非盈利性的。对于那些具有经营利润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可以利用金融市场,鼓励社会的、民间的资本参与投资;对于那些有一定盈利能力但偏重社会效应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可以采用政府融资与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为相关投资者提供一定财政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银行融资;对于那些完全公益性质的基础建设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创新融资方式,给予投资者相应政策优惠或向投资者支付相应报酬的方式进行融资。总之对于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我们需要对其资金支持提供一个整体的支持框架。

3.2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务农人口的减少,我们迫切需要金融业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外部环境建设的支持,支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仓储服务市场等具有公共性与长期性的相关领域。我们还应积极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条件,鼓励各商业银行放宽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资金的借贷条件。此外,我们还应促进现代金融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创建农村金融公司之类的既有金融融资功能,又有产业投资功能,从事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组织。

3.3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通过资本供给和资本配置,调整资金投向,改善资金投资结构,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行业与企业的优胜劣汰。加大对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开发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放开资本市场。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鼓励科技型企业运用多元化债务融资渠道。

3.4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否,关系到是否真正解放了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是否真正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否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等。具体来看,在城镇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开发各种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特殊需求的寿险与财险产品,发展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及各类寿险业务在内的现代保险市场;另一方面需要着力构建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与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

4金融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4.1制度建设方面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是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影响城镇化发展的过程。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功能需要相应的城镇化制度作为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困扰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许多制度设计和安排都取得了突破,但关键领域制度约束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制度约束和限制着人口的迁移转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空间集聚效应的发挥,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首先,我们要深化户籍制度,逐步消除本地人、外地人、农村人、城市人的身份制度鸿沟,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模式,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本地居民和外地居民享有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消除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保障公民的迁移和择业自由,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有序流动。其次,我们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立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在农民长期享有承包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培育公正、公开、公平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市场,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建立严格的土地产权保障制度,完善土地使用权立法保护。再次,要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中央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现有的城市规划,充分利用大城市的扩散效应,根据人口聚集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设置城市等级,推动镇改区、市步伐。最后,要创新城市群管理模式,积极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统一协调发展的城市群公共治理体系,统筹整个区域内的产业规划、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各城镇之间的经济壁垒,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4.2金融战略选择

和城镇化制度一样,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有赖于金融政策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完善性,金融政策直接影响着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效果。我们要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既要吸收世界各国金融模式的积极成果,也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金融市场化导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

4.2.1加大对教育培训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各类农村教育机构的支持,大力支持开展面向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鼓励并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和完善教育培训相关领域的信贷产品,发展面向参加培训农民工和农村适龄青年的助学贷款服务。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建金融合作平台,进行员工素质拓展,为员工培训提供素质支持。

4.2.2加大对社会保障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人口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流程,充分利用小额担保贷款。支持针对转移人口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转移人口保障性住房的信贷审批效率。鼓励金融机构构建专用账户,做好农民工、转移人口的养老、疾病、工商、失业的金融服务,推动面向转移人口的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发展。

4.2.3深化金融制度改革。

完善有利于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制度,鼓励适合城镇化需求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发展,支持民营金融机构参与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信贷机构、信用担保公司乃至区域性银行建设。完善地方和区域金融发展制度,充分调动地方和区域金融自主权,支持地方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健全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机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地方债券融资制度,在稳步发展东部金融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

4.2.4构建金融法制体系,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法论文范文8

当前,农村金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其发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农村的大部分贷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产业,真正投入到农业发展上的贷款很少,这就致使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看,其规模与数量都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金融机制不够完善,其缓慢的发展速度致使农村金融的优势作用无法实现。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创新性成果推进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前,有必要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线型回归分析法,从农副业、种植业以及农民收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当前,金融机构在进行农业贷款时,除农副影响值为正以外,对农业以及农民收入总量的影响都为负值,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很大,因此,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中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这就充分说明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是当前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也只有正确的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农村金融的发展推上崭新的高度。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前者对后者增长机制的影响上。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统的效率,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这样就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市场在竞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渐丰富化,在此过程中,就会增加自身的吸储能力。而储蓄率的提升就会使储蓄份额不断加大,这就带动了农村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资本的流动性变强,进而金融风险得到分散,而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需随着在金融机构取得现金,这就使储蓄率下降。利率是影响储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储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无论储蓄率升降,都能够充分的证明农村金融的发展影响到了储蓄率,从而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通过“转化率”的方式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金融储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金融投资转化,当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时,其投资的转化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金融体系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具体转化过程为:金融体系首先通过吸储的方式,实现成本积累,通过支付信息成本来实现对所吸储蓄的控制,这样实现投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就获得了利润。而在所获得资源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控制的资源,这部分资源无法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利润的转化,因而便以存贷差的方式转入金融机构以及证券商。在整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金融的运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通过成本的降低,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农村金融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这就为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