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地理学功用和取向分析

通识教育地理学功用和取向分析

摘要:通识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地理学具有提升人生品质、润泽人文情怀、培养综合能力、促进战略思维的独特作用。目前在国内外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中,地理学已经初步表现出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还未能充分体现育人价值。面向通识教育的地理学,应当建构人的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体系,树立观念养成思维,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涵养德性转变行为,全面系统地纳入到通识教育基础体系中去。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通识教育;地理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使得通识教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中普遍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通识教育有着不同的课程形态和实施方案。一般来说,通识教育由校级统筹,跨院系、学科开设,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选修课通常由学校安排相应的主题模块,实行开放课程体系,鼓励本科生跨专业选课。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地理学内容均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地理学在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中并非核心的基础性课程,但在培养基本素养、完善科学基础、训练信息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2][3][4][5][6][7]在中学阶段,地理教育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同。但在大学阶段,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方面的核心价值仍值得深入讨论。高等教育研究已经揭示,通识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理性的发展”和“心灵的装备”,也不仅仅注重“生存的能力”和“实用的技能”,而是希望让受教育者能够超越学科的分野和壁垒、穿越“变化的时代或时代的变化”,涵养和提升智慧水平,从而成为“虽然没有受过任何类似对付今天各种问题的培训,但却有教养、善用智识、以广博的视野处理所在时代不断变化之问题的人才”。[8]在大学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关照主题的迁移和不同思潮的激荡经历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当今时代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成为重要的时代特征。气候变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社会经济体系治理等全球性重大挑战亟需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全球性重大挑战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也在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弗莱克斯纳所强调的具有“适用于任何领域的智慧”的人才之重要性愈加凸显,重新认识和设计大学通识教育以培养此类人才之重要性愈加凸显。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可持续发展公民必须掌握一些重要能力……(包括)系统思维能力、预期能力、规范能力、战略能力、协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综合的解决问题能力”。[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提出,未来的全球公民需要“能够体察本土、全球和跨文化问题;能够理解并欣赏他者的观点和世界观;能够参与开放、得体并有效的跨文化互动;能够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负责任的行动”。[10]不难看到,学习地理在培养这些跨领域、横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素养”和“全球胜任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审视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地理教育的意义和地位,重新探索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实现地理学价值的方法和路线,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教育立德树人的功用,厘清地理教育面向大学生素质培养的转变方向。

一、通识教育地理学的独特功用

长期以来,对地理学的一些认识误区在社会公众中普遍存在,影响深远。例如,“表记论”认为“地理学直一种琐碎庞杂之表计耳,安得谓之科学哉”;“方志论”把方志等同于地理学术著作,认为方志即“地理专门”;“文科论”错误理解学科属性的文理之别,把基础教育考试中的学科分类等同于科学分类,认为地理学只是文科生的学习科目;“无用论”用狭隘的“工具主义”思维来否定地理学习的价值,觉得和其他科目相较而言,学地理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用处不大;“非科学论”把“经验实证”作为判定科学的唯一标准,认为地理学研究缺乏可证伪性,也没有归纳实验的条件,因此不能称之为科学。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固然复杂多样,但在世界范围内很长时间以来对不同层次受教育者开展的偏颇失衡乃至错误的地理教育恐怕要负重要的责任。对于未来不会从事地理学专门研究工作但需要接受大学教育的受教育者而言,在基本的“导论”层面上了解地理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地理学能培养什么样的人,地理学怎样培养人,是正确理解地理学和大学通识教育关系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至少应当对现代地理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功用有所认识。

1.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品质

基本的地理学知识是人们得以正常生活的保障。日常生活离不开地理学。穿衣饮食、出行购物、择校置业,在各种常见的生活场景背后,其实都有看不见的地理学在发挥作用。即使是信息技术设备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今天,看地图寻找道路和位置、了解天气信息选择着装和随身物品、根据目的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制订出行计划、熟悉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景观特点更好地享受旅游生活等,仍然是每位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功课。在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具备基本的地理学知识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和计划,实施安全合理的避险和救助行动。由此可见,地理学并不遥远,它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基本的地理学知识是人们树立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认识自我”是人类发展的高峰,也是道德产生的根源。而自我意识的确立,实际上和人们在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自身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的认知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关联。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上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受过地理教育的公民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理解个人对自然环境和他人的责任。地理教育能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与所有生物(包括人类自己)和谐相处。[11]基本的地理学知识是人们达成更高需求层次的支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求层次论指出,人类需求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从低到高排列的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是实现自我理想,发挥个人潜力,获得精神满足的需求。因此,达成更高的需求层次,实际上是要树立崇尚精神的生活质量观,不再推崇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而把拥有智慧认为是一种幸福。作为塑造心灵,启迪智慧的重要内容,地理学无疑是追求人类高层次需求的支撑。即使学生们不再进一步学习地理学课程……他们也已接触到本学科丰富而广博的内容,并且作为一个有教养的成年人为了完成当前和未来的任务而掌握了新的洞察力和理解力。[12]

2.润泽受教育者的人文情怀

地理学一向强调研究人地关系。戴维斯就曾指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各种事物和人类关系的一种科学。[13]戴维斯所说的“地球上各种事物”,也就是人地关系的“地”,就是现代地理学里所讲的“地理要素”“地理综合体”。在戴维斯看来,地理学固然要说明地球表层各要素的差异、分布、演变和过程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地球视为人的世界来了解它,要把人作为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一种地理要素来看待。在这样的人文精神关照下,“地理学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把地球看作一个行星而探索其科学奥秘,二是把地球看作是人类之家而从中寻求实际效益”便得到了统一。[14]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为人类的生存和延续作出了巨大而独特的贡献。“地理学的最大贡献,一是提供了从空间观察事物的尺度,从而产生了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区域研究;二是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二是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所以地理学的本质,或至少它的终极追求也是人的科学,而绝非无生命的岩石、土壤和水。”[15]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看到,“人文关怀”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似草蛇灰线,绵延不绝。尽管在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科学传统”由于在解决现实紧迫的资源环境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有效性而备受关注,但地理学家并没有完全忘记,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出于对人的生存的关怀,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需要把人和社会的因素考虑进去。因此,接受地理学的训练无疑让人能够更深切地关怀人的品性和情感,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和意义。这正与当前世界教育发展强调人的主体地位,高扬人类的主体意识,要求恢复、强化和充分发展人类的理性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趋势高度一致。

3.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

“综合”几乎可以认为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哲学上,“综合”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方面,“是把通过分析揭示出的普遍性和本质作为基本线索,使原先被撇开的特殊性和现象,重新和普遍性和本质统一起来的一种逻辑方法。”[16]辩证综合的思维方式是紧随在机械分析思维方式之后诞生的四种基本思维方式的历史形态之一。[17]在地理学的研究中,综合思维贯穿始终。[18]生活中,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地理综合思维。而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地理综合思维的水平更高。[19]从发展上看,地理综合思维集成了整体思维、联系思维和系统思维,[20][21]实际上是哲学辩证的分析—综合思维方式在地理学领域的独特运用。尽管综合思维并不是地理学仅有的思维方式,但无疑是最重要和最独特的思维方式。现代地理学研究进一步阐释和发展了“史地合一”“时空交织”的方法论内涵,认为地理综合思维具有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区域)综合三个维度。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像地理学如此强调综合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甚至提出将其作为自身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根本。[22]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交叉性,使得地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综合性的原则,使得地理学成为现代科学中运用综合思维最好的示范,也使得地理学习成为受教育者发展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4.促进受教育者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思维主体对事物进行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认识和谋划的思维方式,是认识、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23]战略思维的根本特征是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局的最佳效果”,[24]可以说是时空统一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不是统帅或者领导专有的能力。无论个体处于何种地位,都会面临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都有必要增强全局意识,了解战略大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复杂变化对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的战略问题,需要人们用新的思维方式给予回答。在充满着空前复杂和不确定性的风险和挑战,又蕴含着稍纵即逝机遇的新时代,对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人才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因此,战略思维可谓是每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古至今,为不断增长变化的社会需求提供服务一直是推动地理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局地、区域和全球不同尺度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决策中,地理学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与整治、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自然灾害预防与治理,还是社会生产力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人口控制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和工程的合理布局等,在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战略性问题决策过程中,地理学所具备的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务实性的战略思维品质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可以被视为一门服务不同层次决策的战略科学,也为形成战略思维能力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范式和实践案例。

二、通识教育地理学的应有取向

通识教育并不是一般性的空泛教育,也不是无所不教的教育,而是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被培养为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清晰沟通、适切判断等素质,发展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25]通识教育地理学应当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育人的需求出发,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将社会发展、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26]由此看来,通识教育中的地理学必然要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整合性的思维与全关怀。它不能等同于地理常识的普及,也不能等同于地理专才的养成,而是需要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育人的需求出发,将社会发展、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从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的情况来看,虽然地理学在通识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地位,但目前的课程设置仍然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充分发挥地理学的潜在影响力。[27]通识教育应当从人的发展、学科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出发,将地理学全面系统地纳入通识教育基础体系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28][29]

1.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旨归

通识教育中的地理学要依从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功用,把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通识教育地理学不以直接解决地理学问题为目的,也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本身,更不是教导学生利用地理的视角来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30]因此,通识教育地理学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首要目标应当是使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态度,为当今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31]它帮助受教育者奠定生活基础,获得科学洞见,养成人文关怀,最终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因此,通识教育地理学需要特别关注受教育者具有地理学特征的观念和思维的养成,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基本而不可替代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训练。从观念方面来看,地理学独特的思考态度和思维方式可以归结为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乡土观、他国观、国家观、全球观等,其中又以人地观为核心和基础。从思维方面来看,地理学可以训练科学思维、美学思维、系统思维、综合思维、空间思维、关系思维、尺度思维等,其中又以综合思维为核心和基础。因此,人地观和综合思维,无疑应当是通识教育地理学的主线。

2.以学科发展为基本依托

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从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它不断衍生出新的学科分支,又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观念逐渐更新,形成了包含众多分支的大学科体系。就地理学整体发展而言,已经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对宏观格局的研究走向对微观过程和机理与宏观格局相结合的研究,从要素和过程的分离研究走向综合集成研究。[32]多维、动态、集成、交叉,是地理学科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特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科发展中形成的三大集群,也是通识教育地理学发展的基本依托。地理学的传统内容和现代观点、技术,都应当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为受教育者提供丰厚的常识和知识、思维和观念、技术和方法、思想和情怀方面的教育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通识教育地理学一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交叉学科知识。例如,自然地理学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人文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文化学等交叉,地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交叉。这种多学科知识的碰撞,也为接受通识教育者提供了形成贯通不同学科领域的大概念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地理学还可以提供独特的认知性技能、操作性技能、技术性技能、合作和交流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例如,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科学观察和探究技能、计算思维和交流技能、设计思维和创新技能、操作仪器设备的技能、团队合作和交流技能等。这些不仅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也是接受高等教育者应具备的修养。

3.以社会发展为持续追求

众所周知,当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文化系统都处在深刻、迅速、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动之中。人类只有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自我,才能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挑战,有效地参与全球事务,国家的领导人和公民必须对地球上的区域和人民有着清楚的认识,对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有着清楚的认识。这恰恰是“经世济用”的地理学可以发挥作用的关键之处。当然,这些认识在大学前的教育中就应当形成,但在大学教育中也是必需的。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地理学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最好的素质教育。地理学自产生之日起,便与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回应现实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步,更是当代地理学的使命和追求。在这个意义上,地理学可能是最具时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的科学。当“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景和坚定决心的时候,当建构“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共赢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成为人类的文明趋势和发展走向的时候,地理学更进一步凸显出其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方面具有的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社会发展方面,通识教育地理学首先应当是一种价值观教育。首先,地理学让受教育者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价值。赫特纳曾说:“它(地理学)既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也让我们了解人类受制于自然,使我们相信人类不是在自然以外而是在自然之中,要服从自然的规律,构成宇宙的一部分……这就是地理认识对于教育和品德的另一种价值。”[33]其次,地理学让受教育者认识到国家的价值,增强国家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再次,地理学还让受教育者认识到世界的价值,认识到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个人对促进国际理解与和平的责任。通识教育地理学绝不仅仅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也需要关注在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模式,并且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变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模式。地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要求通识教育地理学必须注重现场性的实践教学,注重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知识对实践的指引和行为对理念目标实现的意义。

三、结论与讨论

通识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或文科教育,也不是什么都懂的“通才教育”。它通过对人类普遍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理智发展、灵魂陶冶、个性自由和人格健全。[34]要达到这一目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使学生既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或记忆,同时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教育。[35]大学通识教育在坚持“学以致用”的同时,帮助莘莘学子不忘家国情怀;帮助他们在掌握“以何为生”本领的同时,懂得“何以为生”的缘由,成为既“为稻粱谋”,又“为天下忧”的栋梁之才。[36]由是,在当代大学通识教育中,地理学至少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独特作用,即提升人生品质、润泽人文情怀、培养综合能力、促进战略思维。目前在国内外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中,地理学已经初步表现出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还未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的育人价值。面向通识教育的地理学,应当从人的发展出发,树立观念养成思维;从学科发展出发,传授知识训练能力;从社会发展出发,涵养德性转变行为,全面系统地纳入到通识教育基础体系中去。要完整地发挥通识教育地理学的作用,全面达成通识教育地理学的目标,无论是开发新的示范性课程,还是改进现有的相关课程,必须选择适切的通识教育地理学课程模式。目前世界上通识教育的开展模式大致有4种,即分布模式(自助餐模式)、核心模式(经典名著研读模式)、概况模式和探究模式。[37]这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总体来看,强调“授人以渔”的探究模式最能体现通识教育的内涵,是通识教育的最佳模式,也应当是通识教育地理学的未来方向。不过,这种模式也是投入最高、难度最大的,还需要较长的时期加以发展。在大多数大学中,可以通过改进现有课程,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来提升通识教育地理学的课程质量。但从目前大学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通识教育地理学课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通识教育地理学固然不能沦为知识堆砌的“地理八股”,成为“常识教育”,却也不能成为地理专业人才训练的初级阶段,成为“专识教育”。如何在“常识”和“专识”之间达成平衡,培养真正的“通识”,实非易事。另外,地理学自身长期以来的自然人文对立二元论和专业分化过细的毛病,一方面在内容上让学科贯通融合难以真正实现,另一方面也让胜任这样全面整合教学的教师难以得到培养,导致通识教育地理学的课程建设难以推进。再如,当前对于“通识”层次的教学资源建设仍有欠缺,特别是缺乏适应于中国特色地理学的中文教材、实践设计等,仍需假以时日充分发展。

再如,由于通识教育地理学的重要性往往不被学生理解,重视程度不及专业课程,导致学业评价流于形式,达不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如此种种,也需要认真讨论,充分研究,小心求证,加以克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随着现代高等教育规模、类型和层次的发展,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在专业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地理学更需着眼未来,创新培养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强化核心能力,打造精品课程,让地理学真正成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培养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关键科目。纵观地理学发展史,从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尽管不同历史阶段地理学时代主题各有不同,理论、手段和方法上变化显著,但地理学“经国”“济世”“育人”的三大使命没有变化。[38]“经国”以求国家进步,“济世”以求世界大同,“育人”以求人生美善。在这其中,“育人”无疑是地理学实现其他使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具有正确人地观和思维能力的人才得以辈出,才能有符合时代背景的指导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达成“经国”和“济世”的社会责任。在培养未来人才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地理学的知识体系无疑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也具备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翔,高超,王腊春.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81-83.

[2]付勇,邹妞妞,郭川.自然地理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203-204.

[3]王宇会,余旭,谢耀雯,等.地图教育的重要性及在通识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25):63-66.

[4]李国伟,孙士斌,陆后军.“工业4.0:互联网+智能制造”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02):51-53+63.

[5]赵怀琼.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地理和环境素质教育研究——以皖西学院为例[J].

作者:黄宇 马欣宇 田阳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