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通识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1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都是精英教育,包括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也可称为精英教育。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8%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同龄学生中只有8人能够上大学,其中还包括大专院校。经过从1999年开始持续12年的扩招,到2011年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已经达670万,相当于1998年100多万的6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现在也已经有2300多所。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国的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化时代。对应此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已实现大众化。但大众化不意味着所有的高校都进行大众教育,每所高校还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看,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主要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少数高校进行精英教育外,更多的学校实行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这些学校主要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而总体看来,我国的高校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比如某知名学府校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说该大学要培养蓝领,这让舆论一片哗然。如果重点大学的办学目标都变为培养蓝领的话,那其他学校该有怎样的定位?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些高职高专宣称要实行精英教育,培养社会精英。这就是该培养精英人才的学校培养职业型人才,该培养蓝领技术人才的学校却要不切实际地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由此导致精英教育出现尴尬局面,大众教育的目标也很模糊。社会要和谐发展,各个层面的人才都需要培养和发展,但精英的定义并不是局限的。有人把工作岗位好、待遇高、有特权的人视为精英。实际上,真正的精英人才是与权势无关的,如在美国,社会对精英人才的要求是有杰出的能力、平民情怀和社会责任心,而我们这里提到的精英教育只是一种培养模式。对于中学同学来讲,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哪些学校是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哪些学校进行大众教育,并根据大学的办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

对应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就有两种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而实行大众教育的学校更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

美国的一些大学招生基本上不分专业,甚至一、二、三年级都是在学校的选课平台上学习,可以自由选修学校里的通识核心课程,到四年级时,才选一个专业方向,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与美国大学不同,目前我国所有大学都是按专业招生。有的学校招生专业数很多,达六七十个,这样的招生专业口径很窄,通常是按二级学科设置。如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漠视人文精神和生活意义使得功利心理和浮躁情绪弥漫。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市场化不仅改变了社会,也全面渗透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曾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职业以及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紧跟职业的需求,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而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追逐社会热点、听任市场摆布,其结果是非常不妙的。因为,市场是多变的,社会也很无情,盲目追逐就业热可能反被抛弃。

近年来,有一些高校开始发现过窄的招生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报考大学,也不利于培养基础更扎实的学生,同时影响学生的就业——如果专业面窄,学生一旦无法在本专业就业,就会面临跨专业就业的障碍。因此,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将细分的招生专业调整为按专业类招生,比如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这样一来,学生报考大学时选择相对容易。进入大学之后,先在专业大类平台上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到了大学二三年级才分专业学习。早在2001年,北京大学就开办元培教育实验班,试图开创一种全新的培养人才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建立复旦学院,对全校新生不分专业进行六个大平台的通识教育。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全校性通识教育,同时建立了“博雅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全新探索……各种院校采取大类招生的发展动向显示,通识教育正逐渐重新被关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博雅教育。按通俗的理解,通识教育是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还有一种说法是“无用之学”,因为这些教育在现实中派不上什么用场,比如哲学有什么用?历史有何现实用处?实际上,这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这些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之上再去学习职业技能,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强,不像职业教育的学生马上可以上手做一个零件或操作一项工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化培养才能“上手”,但是他们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IT行业工作者这么对记者说:“我如果可以再回到学校,我会多学一些经济、历史、管理、心理,我经常觉得自己只懂一点技术,对于整个环境缺乏认识和理解,但这些是技术难以教给我的。”

对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本来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教育的认识,按照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进行选择。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低人一等,因此一些适合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也一心想选精英教育学校。这种错位的选择,造成学校的定位不清、学生的要求也很模糊。有的同学进了一所“985工程”高校,毕业时发现自己技能还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于是感叹自己四年大学白读了。其实,不是大学辜负了他,而是他将自己的精力嫁接在了不合适的教育上,当然不能结出最香甜的果实。可以说,急于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一门操作性、实用性更强的专业,或是直接到高职高专学习,而还没决定自己未来想发展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识教育,或者大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掘和体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向。

【编者后记】印度灵性导师Krishnamurti在《一生的教育》里谈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汇集知识、见闻,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

通识教育范文2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大学通识教育,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期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来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在高校通识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审视大学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机会,通识教育并不是任何专业教师所能胜任。“通识课教师不通实”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通识教育目标诉求的实现,制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变“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一现状任重道远,需要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师资引入和师资培养方面做出改变。

关键词:

通识教师;通识教育;高校;教育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其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所以称为一流人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这种认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期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轨国际一流大学,以使我国的高校同样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和条件。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不能有效地完全给予的,也不是专业教育所首先关注的;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1]。通识教师应是既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良好教学水平的教师[2]。然而,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识教育进程中,一直存在但还未引起注视的现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潜在障碍。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有特定的诉求,希冀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克服高等教育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在现代文明中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足,其力求克服传统教育“通而不专”的同时却产生“专而不通”的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诉求在于:

1.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侵蚀的诉求

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习的效果,但同时减少学生融入生活、学会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出现偏转,从完整的人向着残缺的人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关注自身生活和生存发展,以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的侵蚀便是目的之一。

2.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蚀的诉求

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但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出现分割、分类,而高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大人类文化的分割、分类。人类文化在分割、分裂状态下的传播与发展,在增强其分割性、分裂性的同时,也使得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成为片面发展、碎片式发展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人及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的侵蚀,促进高校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3.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思维开放蚀的诉求

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高校专业教育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集中性和单维性,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深入到专业学习中,形成各不相同的学科思维、专业思维。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及思维优势的存在,专业教育下形成的学科或专业思维往往成为学生对学科或专业之外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所谓的“专业人士”或“学科人士”,但实际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趋向单一、封闭,阻碍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的思维由适应性走向工具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思维开放性的侵蚀。

4.通识教育寻求提升自身“专效”的诉求

近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更加专注、深入,进而实现人类文化的大发展,体现专业教育的优势和效果,促使专业化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日益专业化的背后,人们发现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已经不复存在,这反而制约人类社会专业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年来,专业教育优势下的弊端已经逐渐为人类所熟识,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教育正在成为专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求通过这种反专业化来促进专业化,提升专业化的效果,通识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寻求克服专业弊端、提升专业实效的诉求。

(二)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诉求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多样的目的诉求,这些目的诉求不仅要体现在高校开设的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上,还要体现在高校对通识教育课教师有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诉求。

1.知识通

高校对专业课的教师要求专而精,以求通过专而精的教师为学生带去专精尖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增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知识优势之下的劣势,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课程,再由专业领域之外的专业课教师实施这些课程。高校专业教育的普遍性使得通识课的教师必然会有自己特定的专业领域,但还应在专业领域基础上具有广而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具有对人类知识整体性、生活性的认识和运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领域。

2.思维通

高校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性思维,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必然培养出具有专业思维的学生。然而,人类思维具有惯性和易用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专业教育下的学生在思维上日益专业化,并延展到专业之外的事物,以专业性思维对待非专业活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思维的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要求通识课教师培养学生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而这只有以自身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来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带去可见的、示范性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通

高校专业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以便开展专业研究和专业活动,这逐渐使得学生形成固定的方法论,且慢慢习惯于将其运用到专业之外的领域,减少或减弱对人类社会活动普遍性方法的使用,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方法,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识教育课教师如果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养成专业方法的习惯,则在此方面和专业课教师无异,只不过为学生在本专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专业方法而已,无法使学生获得通识教育诉求的人类普遍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对通识课教师要求既具有专业领域的方法,又要适应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

二、高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表现

虽然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多种多样的诉求,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晚、开展程度较低、开展范围较窄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通识教育还远不能实现其预设的目标,这其中由于“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而达不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其制约的因素。

(一)通识教育课教师主体来源仍为专业领域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虽然承担的是通识课,但其本身仍然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的仍然是专业领域的活动,只不过是去为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而已。目前,我国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源于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富余的、专业领域课程不足的教师转型而来(其实并未转型,只是转了任课身份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专业领域教师处于专业喜爱而致力于推广专业领域便主动参与到通识教育活动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高校为了弥补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而引入的承担通识课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总之,不同来源的通识课教师皆属于专业领域,只是在为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本身并不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

(二)通识教育课教师习惯于用教学专业领域的范式方法

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展现状看,通识课教师普遍直接将专业教学移植到通识课教学中,仍然在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将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区别开来,相当于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一般方法,必然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三)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生活领域逐渐融入专业化

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把人类从日益深化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但是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旷日持久,其专业性难以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远超于其他社会领域。高校通识课必须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性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等,这需要通识课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但实际上,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的生活非常专业化,已经将专业活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高校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策略

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3]。在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情境下,高校几乎难以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现象做出迅速的积极改变,只能以渐进式的路径去逐步增加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以逐步建立起适应通识教育的通识教师队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入手,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高校一定要从观念和行动上有所转变,不仅要把通识教育开展起来,还要把通识教育做到实处,避免走过场。面对专业教师上通识课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高校要切实认识到通识课教师不通识,会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背离通识教育的初衷。通识教师培养不仅要注重通识的知识,还要注重通识的观念、思维、活动方式,使通识课教师首先自己能成为走向通识的人,进而为学生带去通识的影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入手,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识课教师在此课程体系下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减少通识教育教师通识度不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在我国高校,通识课其实就是专业课,只不过是学生所修专业之外的专业的课程而已,其结果可能就是增加学生对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认识,离通识相去甚远。高校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设计基于人类活动领域的课程而不是专业领域的课程,在活动领域中发现、学习和运用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思维、方法等。发挥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通识学习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通识学习活动,减少通识课教师通识度低对学生通识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是为其增加有限的几个专业领域,无法通过有限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无限的通识。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设计自主的通识教育发展方案,供学生参照和实施,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力。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认识到并切实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种状况,是我国高校能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方勇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7.

通识教育范文3

[关键词] 台湾地区;通识教育;艺术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略相当于大陆的人文素质教育,其相同点在于:都以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都以塑造“全人”为目标;其不同在于:台湾地区通识教育注重面向全民,长期坚持,点点滴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10年4月,笔者应台湾中原大学邀请赴台短期讲学,并环岛考察了台湾中、南、东部民间艺术。笔者以为,台湾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许多做法,值得大陆借鉴。

一、台湾专业院校中的艺术专门教育

台湾地区主要的艺术大学有三所:台湾艺术大学、台北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是西湖国立艺专,以历史长久享誉岛上,现在,仍然以设计、印刷、电视传媒、建筑雕刻等实用美术专业在台湾独占鳌头,学校有学刊《艺术学报》。台北艺术大学在台湾艺术院校中排名第一,有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各学院都有本院专用的展示厅馆。美术学院下设美术系、美术史研究所、造型研究所、科技艺术研究所,美术史研究所有年刊《艺术学研究年报》。各院主要以大学部培养本科生,文化资源学院则立足于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整合,下设传统艺术研究所、艺术行政与管理研究所、建筑古迹与保存研究所、博物馆研究所与人文教育研究所,每所编制仅为五人,每年面向大学部毕业生招收硕士、博士生60人。

台湾艺术院校与大陆艺术院校有诸多不同:1.台湾艺术专门教育各校各有特色:台北艺术大学偏于文化研究,台湾艺术大学重视动手能力,台南艺术大学重视成果推广。台北艺术大学的林保尧教授打了个比方,说一家设计汽车,一家制造汽车,一家销售汽车;他戏称三校是,一白手(动脑),一黑手(动手),一灰手(同时紧握白手黑手)。名校各有分工,教学各有特色,使学生按自己兴趣报考高校,就业各有渠道,互不拆台撞车,同时利于用人单位选择,最终目的是因人施教,充分利用资源,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把就读专业不当、单位用人不当降低到最小,学生和社会双向获益。2.教师以教学为首务。台北艺术大学作为台湾艺术院校中的龙头学校,教学尤其严格。教师必须使用经典教材,不可用自编教材,自编教材只在同行之间交流,让同行充分评议,经过时间积淀、不断修改成熟、取得同行认可以后,再由其他教师用作教材,以利于教师沉下心来慢慢积累,以利于教师之间互补,同时,学生不是只学一家之言,而是所学系统,所见广泛。图书馆按每个老师每学期课程开出的书单买书,各课程参考书在图书馆有单列书架,专供本课程师生借读,此课程结束以后,非本课程师生才可以借阅,以确保教学需要。3.教授治校。学校轮流聘请教授开会,共商学校大小事宜,主持会议者临时推举,每次轮换,校长有参会权与投票权却不得主持会议,没有最后拍板权和一票否决权。评议教师晋升,本部门教师全部参加并有投票权利,另请外校相关专业教授二人主持会议,以达到透明公正。也就是说,台湾校长是学校真正的公务员,而不是决定学校大事、决定教师升降的行政长官。

二、综合院校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笔者在中原大学分别为人文与教育学院与通识教育中心讲学。中原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追求天、人、物、我和谐的“全人教育”,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创新性、整合性、国际性、多样性”,学院所在的大楼按“身”、“心”、“灵”三幢设计,命名为“全人村”,下设通识教育中心、特殊教育学系(所)、宗教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等三系两所两中心。在该院秘书带领下,笔者参观了全院,对特殊教育学系的早疗中心、听觉口语中心和外语文学系的口译训练室尤其印象深刻。早疗中心对9—24个月的婴儿进行免费测试,通过单透光玻璃监测并研究玩具室内的母婴,及早发现婴儿潜在的残疾和智障,提出一对一的早期纠正和治疗方案。听觉口语中心由雅文儿童听语文教基金会提供赞助,通过助听器加一对一的免费口语训练,使听损儿童从小就能够听话与说话,目标是:二十年后,台湾没有不会讲话的听损儿。口译训练室里,同步翻译教师讲课,以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通识教育中心承担全校艺术教学,专职教师就有十七名,加上客聘教授,每学期开出一百多门艺术课程。

同在中坜的台湾中央大学,校园环境明显优于中原大学。该校没有艺术学院,文学院下也没有艺术系,艺术学研究所教师8人,面向全校开设中外艺术史通识课程并招收理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全校本科生必须修满8门通识艺术课学分,才能拿到学程证书。艺术学研究所办有年刊,名《艺术学研究》。

台湾文化大学坐落在阳明山上,一排排大屋顶建筑掩映于绿树丛中,校园内各条道路题名,如大成路、大贤路、大德路、大慈路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学院独占一楼、一馆,教师百余人,下设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国剧、国乐六系兼六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招收本科生和前四个方向的硕士生,培养方向表演实践,没有综合性的艺术学研究机制。

就笔者所见,台湾学生更具有灵活的思想,更能够全方位了解全世界最新艺术动态;台湾学者更具有开放的视野,更能够站在连接中西的高点上。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门厅展牌上有各种用人单位讯息,开敞的格柜里有各种展览介绍、刊物介绍,学生可以随意取读;林语堂故居内的展牌上,排列了语堂先生一生的着作,几乎每一种着作都有多种文字出版。以上各院校中,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学术取向最为接近,不同在于: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的教学与研究,有该校音乐、舞蹈、美术、电影、戏剧等学院作为支撑。

通识教育范文4

无疑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面临着专业和市场的困境,当网络上至今仍涌现着“情报人才需求见涨,缺口达:【O万”的报道0时,竞争情报专业学生却面临着研究和就业的双重困惑,同时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表现亦不尽如人意,如张左之先生所言,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讨论也由从之前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到如今“竞争情报是不是穷途末路了”,竞争情报行业市场的弱景气状态让每一个竞争情报的热情投入者无奈、尴尬;然而无奈之余,业界对竞争情报的价值也有一种共识,调查显示企业对CI需求正在增大,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㈣和社科基金项目0支持,在实践方面有湖南和深圳官方主导开展的竞争情报工程圆。对于困境,CI专家陈飓先生认为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方式,情报学术界、企业和媒体传播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口们,中国的情报界与企业界有着巨大的鸿沟,专家学者们的情报理想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在困惑和价值的正面认知面前,CI教育人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培养意识、消除困惑、跨越鸿沟呢?笔者认为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是一个突破口,尤其对将要直面市场竞争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培养CI意识和技能将有更大的现实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2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n¨。一个普遍的认识是,通识教育本身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CI通识教育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将CI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是以CI为教学内容的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CI通识教育不是以系统的教育培养专门的C1人员,虽然它不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目的,但是在效果上却有极大的实用性,可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未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中的灵便性和竞争性。

3竞争情报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

倡导开展CI通识教育是笔者作为CI推崇者和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及C1研究与实践困境下的一种思考和选择。目前有学者从CI普及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要、是CI学科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及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三方面论述了CI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从解决专业教育困境、行业困境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拓展三方面论述CI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以求在CI通识教育作用的认知上达到共识。

3.1解决CI教育和研究困境,培养Cl素养通识人才

目前我国的CI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型教育两种,前者是CI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主流;后者则由图书馆文献检索老师担任,以选修课或融入“文献检索”课程的形式存在。专业教育目前在学术界处于主导地位,普及型教育尚未受到学界重视,属于文献检索教师的自我探索。但与专业教育处于支配地位不相符的是,专业CI教育培养学生在就业上面临尴尬,毕业工作之后少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㈣,不利于CI的长远推广;在研究方面目前大都局限于对CI作理论的学术研究,概论性、介绍性的研究多,而具体、深入的研究少,研究与应用出现失衡,这样必然导致一些研究成果视野狭窄,缺乏深度,失去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扪。有研究建议引入C1人员参与CI教育,或者让教师亲自深入工商企业,既利于研究又利于教学创新,而这些建议在操作上面临一些困难。CI通识教育以普通大学生为对象,避免了专业教育的就业和研究问题,同时满足实践中对专业知识和情报素养的双重要求,此外,如陈飕所言,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们,情报是一种逻辑推断而不是科学研究0,因此在专业CI教育体系外开展通识教育,使各专业的人才都具备有CI素养,将CI教育的重点从挖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c1人才转向开发具有CI素养的社会人才,是CI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3.2破解行业难题,拓展CI融入实践的途径

CI市场的低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深圳cI协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家对所谓的专业C1人员并无太大的兴趣,如果说CI在我国成功推广的标志不在于出现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能否让广大企业决策者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话,显然现状不容乐观。CI行业的现状表现出了企业决策者对专业C1人员经济效益的价值判断。如果说专业C1人员的成效无法评估,那么具有CI素质的其他工作人员显然不存在成本效益问题。通过CI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在自身工作中践行cI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还可以从应用的角度更好地传播CI,是cI融人实践的可行途径,同时这些具备CI素质的人员将来步入决策者位置,对CI推广也有很大的帮助。

3.3有效充实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当前高校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传统,是以学术性信息的获取为主要目的,偏重学术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与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多元化不适应,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有一定距离,很难达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本身的要求和目的。CI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情报利用能力,学会应付市场经济变化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CI课程在高校中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非常受欢迎口∞。C1教育在国外也有面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面向成人的培训教育,甚至在中学生中进行CI普及教育印,作为传统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拓展,C1通识教育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建立以信息分析和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受教育者市场经济社会的应变能力,是真正提升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4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没有文献明确提出CI通识教育,但在研究和实践上,已有研究者提倡并实践面向所有学生开展cI教育。如刘军跃等在工科专业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陆丹晨等在高职院校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钔、师忠凯等在理工科院校通过公选课的形式普及cI教育0,河北省部分理工科院校在科技文献检索课中融入了2—4课时的CI讲座、也有一些院校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开课㈨,黄贵宁等在财经院校开展CI教育探新㈣、孙华等在职业技术院校开展CI教育、刘洪在中医药高校开展CI教育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㈣,CI通识教育有着现实可行性。目前高校开展普及性CI教育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图书馆,CI专业老师很少介入到通识教育之中;开展的方式主要通过CI选修课、讲座和改革传统文检课教学内容并引入CI教学内容㈣的方式;教学内容上各校不一,但主要以C1概述、CI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处理技术、企业CI系统介绍、CI前沿和热点等传统专业cI教育内容为主;在效果方面,虽然无法定量评判,但CI通识教育本身还是受到师生的欢迎,学生选课踊跃,效果良好,某校CI课程选修报名人数超过1200人㈣。研究发现理工科的学生具备了CI知识技能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容易受到企业重视阻。一项针对职业技术学院CI普及教育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比较以往,自己的就业优势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说明CI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上作用明显¨。与此同时,在目前的CI普及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师资匮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合适教材、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口。除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CI通识教育存在一个亟待讨论和解决的基本问题——CI专业学界的支撑和推动。从前述CI普及教育实践可以看出,CI通识教育有着良好的可行基础和效果,但为何没有受到更多重视呢?这与专业学界未将视角投入到CI通识教育有关,作为一种导向,主流专业研究人员的态度和看法有着较强的示范和指引效应,同时,专业研究人员对CI通识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利于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材、教学内容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都不是基层CI通识教育人员有能力单独解决的。专业教研人员的投入:和研究是未来CI通识教育取得普遍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5建议与对策

5.1CI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支持

CI专业研究人员应该从专业、职业和;,亍业使命的角度出发对CI通识教育进行积极的关注和参与,cI通识教育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开展,专业研究人员和CI通识教育实践人员应该协作起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解决通识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案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现实问题,这对于同行之间借鉴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CI通识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5.2多途径充实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CI通识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就现实而言,高校以CI为研究方向或对CI感兴趣的图书馆员必然成为高校CI通识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这样的任务,目前已有的CI普及教育即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在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高校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情报教育功能,引进具有CI背景的人才开展CI通识教育,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和价值;此外,专业CI教研人员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通识教育,作为专家为图书馆员提供经验并推广。

5.3完善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CI专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专业,如对c1系统等内容的传授,这些对cI通识教育不太合适,过于理论、专业的内容也无法引起普通受众的兴趣。从CI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这一理念出发,CI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应该注重情报意识的培养,注重实践和案例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普通受众在生活细节中培养CI意识,在案例和理论的结合中掌握CI技能。CI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以现行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但应该考虑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对非专业人员的适用性、实用性,改革CI通识教学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将决定CI通识教育的成败。

5.4编写Cl通识教材

CI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均与专业教育不同,而市场目前未见面向普通大众的CI通识教材面世,为了使CI通识教育从个别机构的探索推向全面普及,适合的通识教材必不可少。CI专家学者在认真调研基础上,与有开展CI通识教育经验的人员合作,编写满足通识教育需要的cI教材,这对推广CI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通识教育范文5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教育;人文素质;职业素养

当今,通识教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认同,围绕高职通识教育主题开展的改革探索也不少,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困惑。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开展了以教学改革实验为手段,以“大通识”和“小通识”为类别,以课程体系建构、师资建设、教材开发、教育质量评价等为重点内容的系列研究,对高职通识教育进行了理论解读。

一、高职通识教育之问

通识教育在国外早期叫“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随后通识教育理念走向世界。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是“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认为通识教育重在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即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报告还认为,通识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大学,其课程应该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三大领域,着眼于培养健全、完整的公民。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学界对此进行了诸多改良,有的还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公共教育、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虽然考察视角不同,研究结果难免有异,但“教育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教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不同国家的教育因国情不同而不同,不同教育的功能又因培养目标、教育对象不同而不同。联系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不禁产生以下之问:之问一:立德树人,高职通识教育的发力点在哪里?随着社会用人观念的理性回归,行业企业不再盲目追求聘用人员的学历和学校,而倾向于关注人品和综合素养。同样,高职院校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孰重孰轻的争论也少了,认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但是,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及职业教育的局限,学校对专业技术能力教育的重视度高而且教育路径和方法明晰成熟,而对人文素养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做、与专业教育如何融通等问题应对较为困难。之问二: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建构?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还要符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基于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势和学生的职业心理,对于如何定制既能融入高职教育又真正属于高职学生的通识课程,如何建设师资团队、开发教材、保障教育质量等问题,都无法回避。之问三:高职通识教育要不要?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层面的问题。通识教育走进高职,无疑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高职院校认为,开设除专业课程外的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多将人文教育等同于通识教育。本研究并不赞成这种“等同”,因为高职通识教育关注的人文素养,其内涵包含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职业技术素养,这是传统的人文类课程涵盖不了的。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如何定位其功能、如何组织其教学、如何处理与原有公共基础课程的关系等,都需要认真思考。

二、高职通识教育之辩

康德曾说:“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换言之,康德之论指出的哲理就是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人。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曾有一段时期遭遇过“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招技工难”的困境,这与当时高职院校办学盛行的普教化倾向有关。当下企业又面临招收高素质员工难的问题,这说明高职院校办学又产生了新问题,即强势的工具理性化办学导致学生价值理性的分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思考这些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高职通识教育是基于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特殊性,以“通俗知识”为载体,以心智启迪和智识培养为目标的教育。除遵循普通高校通识教育的一般规律外,其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和引领,具体可从功能形态、内涵外延关系、教育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

1.必须兼有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从教育的功能形态看,高职教育主要有“软教育”和“硬教育”两类。“软教育”是指“以文化化人”,重在实行德心、全人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硬教育”是指与专业匹配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教育即专业教育,重在传授知识与技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此外,职业教育要培养“职业精神”。总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职业精神。”③这种精神体现为职业道德、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要从心灵塑造开始培养。只有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始终如一的职业忠诚、执著坚定的职业意志,员工才能走得更好、更远。高职通识教育只有找到与学生心灵对接的窗口,才能启发学生的职业人生,帮助他们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2.人文教育不能替代通识教育。参照哈佛大学对通识教育的诠释,从内涵关系看,高职通识教育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职业素养等范畴。不过,国内对此观点的认知并不统一。在全国的一次培训会上,研究人员对来自全国43所高职院校的教师就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认为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的教师占41%;认为两者是平行关系的教师占15%;认为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的教师占31%。后来又用同一问卷对云南、江苏、河南、浙江四省六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与上述统计基本相同。可见,教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解分歧较大,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阻力不小。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④原北大校长王恩哥认为,全方位教育对于学生很有益处,哲学系的学生要碰理科的东西,要学习计算机课程,理科的学生,同样也要学习人文知识。“通识教育可以使人走得更远。”⑤人文教育不同于通识教育,更不可能代替通识教育,这是由通识教育的功能决定的。复旦大学的熊庆年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理性,不仅要有人文的理性,注重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涵养,防止人的异化;还要强调成才环境的营造,希望通过特定的学校生活形态和文化方式来达到熏陶学生的目的。⑦高职学制一般是3年,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大,课程设置唯专业、唯能力的取向突出,综合职业素养教育类的课程多被淡化,生活教育、环境教育意识更为薄弱。但是,对于现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说,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都不可或缺,通识教育的统领性责任重大。

3.通识教育具有层次性。通识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但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通识教育也具有阶段性和衔接性。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通识教育始终贯穿各级各类教育,但因教育对象不同,具体教育要求各有侧重。例如,普及教育阶段的公民素质教育,是围绕“五讲四美三热爱”展开的,内容多聚焦于公德修性和养成,重在对公共社会行为的规范习得,具有突出的规则导向。高职通识教育则强调公民素质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公民素质教育是以高职大专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文化基础、人生观发展、职业规划等为支点的教育,重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对学生个体的心智解放和智慧启迪。

三、高职通识教育之探

1.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基于以上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围绕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创新,本研究进行了四年的课改实验,针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对职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如何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形成合力进行了探讨,采用“大通识+小通识”的范式实施教改。“大通识”与“小通识”是对通识教育第二层次的分解,主要根据通识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的。“大通识”是对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里“通俗智识”的简称;“小通识”指大专业或大学科内特有、职业者或学习者应知应有的“通俗智识”。“大通识”与“小通识”同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是以通俗知识或一般常识为载体,着重关注教育对象成长之需要、社会阅历和学历的水平层次、重在智性启发和哲学思辨的素质培养。两者的关系是:“大通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必修内容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体现了社会对人才质素的最基本要求,带有必修性和统一性的教育内容;选修内容则由学生自主择学,旨在优势兴趣的培养和所关注领域智识的拓展及智性的开发。“小通识”是公民素质与特定的职业素质相融合的教育,它是“大通识”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是专业素质的深度人文体悟和职性启发。

2.从制度层面推进通识教改实验。第一,组织建构。本研究通过对现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创造性地建构了“大通识”(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和“小通识”(专业、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群,明确了彻底改革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对于现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至关重要等观念。为了全面加强和推进高职通识教育教改实验,学校先行先试,在历经几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后形成了“一院三中心”的组织架构:成立了通识教育研究院,并兼任温州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研究院之下又有“人与人文”“科学与生活”“职业与素养”三个研究中心,涵盖文史哲、数理化生以及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素养的培养。三个中心聘任了20多名校内外兼职研究员,对学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人文教育课程通过裁、并、改等多种手段进行了优化整合,并设了新的通识课程。第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全新的通识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软实力”。本着边实验边改革的思路,以国家、社会对高素质“社会人”和高技能“职业人”的要求为依据,学校对现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依托通识教育研究院的三个研究中心,在通识课程与校内原有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优化整合的前提下,学校创建了基于大、小通识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三类通识课程群,创设了与现存公共课程系统一体、课时学分统设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本校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拿到每一类中至少一门通识课程的两个学分。在三类通识课程群中,有关人类文明和区域文化的课程能帮助学生从中外文明以及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智慧的灵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科学知识课程则帮助学生探究并认识人类世界的丰富性、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对学生职业人格和专业素养的熏陶,则帮助学生自己开启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金钥匙”。第三,强化高职特色,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智识”为标志进行教材开发,建设“研教一体”的师资团队,为创设高职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供必要条件。在多渠道了解并借鉴国内外本科院校举办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学校坚定走通识教育的高职化特色道路,始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教材开发上,教研人员选择与高职学生学历、公民素质相匹配,成人成业素养必备的“常识”和“普通知识”,以亲近、启迪智慧,塑造学生完整人格为目标。本成果服务高职教育,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采用将研究团队与教师团队并轨的做法,从研究到教学实践一体,真正做到了教师贴近学生。这种增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智识教育做到了“授人以渔”。此外,通识课堂强调师生互动,既有讲授又有讨论;既有大班又有小班,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在课外也能利用现有资源方便地开展自主学习。第四,以“督”保“效”,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和全面监督。为了确保本项目实验研究的效果,学校教学督导处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以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识教育研究院各项目组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专题分析会。在听取督导处的情况反馈后,各项目组适时修正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提出存在的不足与困难,由校领导、督导处和项目组会商,稳步推进通识教育教改实验的各个项目。

四、高职通识教育实验之果

1.成果的三大创新点。重“三实”。“三实”即实验、实证、实效。由“大通识”“小通识”建构的高职通识教育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只有通过“三实”来检验。本体系中除“大通识”的必修课程外,近两年来共开发和推出“大通识”选修课程18门、“小通识”课程5门。凡开设的选修课程均进入“三实”流程。首先是实验性教学,教材开发组依据课程大纲编写讲义和教学。其次是实证,随着实验教学的进程,项目组要自行依照大纲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学校教学督导专家要适时走进课堂来听课、评课,并辅以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质量监控,以获得翔实而准确的可量化信息。再次是实效,依据定量的实证数据统计出效果。最后是做出定性的评价,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推“三全”。“三全”即全体、全程、全面。全体是分别指向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每位教师只要有相关的兴趣和学科优势,都可以有权利申报或参与通识教改实验项目。学生依据学校的学分制规定,每学期必须选修一门通识课程(20个学分);全程是指通识教育课程与高职的学制相配套,整个学程大、小通识交替,选修必修并举;全面是指学生素质养成的全面性,通识教育秉承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德树人全面发展。达“三通”。“三通”即智通、职通、人通。由“知识”到“智识”的相通,指通识教育不以知识积累为目的,而以智识开启为目的。由“课业”到“职业”的相通,指通识教育重视从学专业到谋职业的相通,在引导学生尊重知识的同时也倡导批判思维,开启智慧之窗,做到细微处点拨智慧、心灵中明白道理。人职匹配、人职相通是高职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重“成业”更重“成人”,让学生的心智获得自由和解放,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正能量。

2.逐步建构了高职通识教育创新体系。依从“大通识”“小通识”理念建构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围绕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三大核心目标来思考。本体系建构的理论核心是摒弃了高职通识教育传统单一的以学科为单位的方式,重在智识灵通和智性启发。本体系分为“大通识”和“小通识”两大课程板块,必修课程彰显刚性化和统一性,选修课程则强调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和选择,广泛将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热点与世界范畴、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进行优化整合,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追求,着重不同知识领域的关联,追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的和谐发展。

3.实验成果“百花争艳”。通识教育助力学院的内涵发展,学院每学期面向全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从实验前的3门增加到23门(不包含二级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各门通识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实验调查显示,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从2012年实验前的76增至2015年的81.12。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发现通识教育与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满意度呈正相关。例如,2014届学生对母校满意度中“校风学风”的得分比全省高职平均高出7.38分、“师风师德”的得分高出平均7.51分、“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的得分都平均高出7分,此四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36)高出1.9个百分点。再如2014届用人单位满意度中“综合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4.64分,“人际沟通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25分,“心理素质”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03分,“合作与协调能力”的得分比平均分高出7.55分,此三项的累积贡献率比指标结构(0.40)高出2.7个百分点。学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中关于“校风学风”“毕业生整体素质”“对母校的忠诚度”“对母校的推荐度”等方面的数据显示,2013届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83,2014届为92.71;2013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88.89,2014届为90.38。可见,通识教育的教改实验有效改进了学校的人文环境,增进了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学校实施通识教育教改实验以来,由于搭建了开放的教研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教研环境,教师以实验教学促进教学创新的热情普遍提高,通识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目前对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和研究还刚刚起步,未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

作者:程瑞存 邱开金 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分院

注释:

①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0.

②王道俊,王汉澜ss.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9.

③.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④徐贲.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

通识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功能价值

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对不同的学科进行认识与学习,并努力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具有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功能价值,高职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导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更显得通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通识教育的内涵融合了人文、自然、社会等范畴,具有整体性、融合性、综合性,更显出其精髓与价值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越来越被世界各所大学普遍接受并得到推广,得到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认可。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更注重的身心发展、道德修养、人格健全、审美情趣、责任意识、精神价值等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对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性较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高职教育应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研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征需要,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完善教育理念体系。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的“人”要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自我,实现全面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体。我国高职教育在很长的时期为过分强调专业的划分,形成了专业化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单一教育模式的缺陷与弊端不断涌现,培养的人才知识视野较狭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职业素质不高,不能迎合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不否定素质教育,而是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学员的人文素养、优秀品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加强各种素质教育的修养,博学多才,发展个性,增强主动性,崇尚科学,善于沟通,学无止境,不断完善,全面实现素质的提高。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与健全高尚的人格品性,并能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适应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挑战时,强调教育应是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发展来重新设计与组织。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本质需求,应是知识文化、道德理想、人格修养的文化人、社会人、道德人、高尚人的完整体,呼唤教育对人本质的真正回归。

三、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教育,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通识教育是所有学员应了解熟悉掌握的教育,是对人文精神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继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更能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影响其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精神。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髓。我们应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通识教育以内涵,把现代自然科学教育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四、有助于专业综合素质的完善提高

高职教育应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格素质,提高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个人发展与职业需求。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努力实现完整人格的健全。培养高瞻远瞩、博古通今、博雅精神,具有审美情趣与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文明人。当代社会要求培养具有宽广专业知识与综合人文素养,具有职业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施有效的通识教育,能使学生对渊博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通过对感性与理性的观察与思索,追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形成自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通识教育是开放性、广泛性、大众化的教育,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不仅包含人文素质教育,更是要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

作者:蹇瑞桥 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公共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色化学

下一篇化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