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例6篇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1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都是精英教育,包括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也可称为精英教育。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8%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同龄学生中只有8人能够上大学,其中还包括大专院校。经过从1999年开始持续12年的扩招,到2011年我国大学的招生规模已经达670万,相当于1998年100多万的6倍左右。普通高等学校现在也已经有2300多所。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国的高等教育就进入大众化时代。对应此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已实现大众化。但大众化不意味着所有的高校都进行大众教育,每所高校还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看,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主要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除了少数高校进行精英教育外,更多的学校实行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这些学校主要包括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高专。而总体看来,我国的高校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位。比如某知名学府校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说该大学要培养蓝领,这让舆论一片哗然。如果重点大学的办学目标都变为培养蓝领的话,那其他学校该有怎样的定位?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些高职高专宣称要实行精英教育,培养社会精英。这就是该培养精英人才的学校培养职业型人才,该培养蓝领技术人才的学校却要不切实际地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由此导致精英教育出现尴尬局面,大众教育的目标也很模糊。社会要和谐发展,各个层面的人才都需要培养和发展,但精英的定义并不是局限的。有人把工作岗位好、待遇高、有特权的人视为精英。实际上,真正的精英人才是与权势无关的,如在美国,社会对精英人才的要求是有杰出的能力、平民情怀和社会责任心,而我们这里提到的精英教育只是一种培养模式。对于中学同学来讲,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哪些学校是进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哪些学校进行大众教育,并根据大学的办学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教育。

对应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就有两种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般而言,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以学生的能力为导向开展教育教学,而实行大众教育的学校更关注学生的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就业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

美国的一些大学招生基本上不分专业,甚至一、二、三年级都是在学校的选课平台上学习,可以自由选修学校里的通识核心课程,到四年级时,才选一个专业方向,学习一些专业技能。与美国大学不同,目前我国所有大学都是按专业招生。有的学校招生专业数很多,达六七十个,这样的招生专业口径很窄,通常是按二级学科设置。如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漠视人文精神和生活意义使得功利心理和浮躁情绪弥漫。这样的社会背景深刻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市场化不仅改变了社会,也全面渗透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曾不自觉地跟着市场走。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职业以及收益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的专业设置围绕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紧跟职业的需求,使教学成为知识叠加和技能操练,而忽视了品性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这种过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追逐社会热点、听任市场摆布,其结果是非常不妙的。因为,市场是多变的,社会也很无情,盲目追逐就业热可能反被抛弃。

近年来,有一些高校开始发现过窄的招生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报考大学,也不利于培养基础更扎实的学生,同时影响学生的就业——如果专业面窄,学生一旦无法在本专业就业,就会面临跨专业就业的障碍。因此,有部分院校开始逐渐将细分的招生专业调整为按专业类招生,比如按经济学大类招生,按工商管理大类招生,这样一来,学生报考大学时选择相对容易。进入大学之后,先在专业大类平台上进行公共课程的学习,到了大学二三年级才分专业学习。早在2001年,北京大学就开办元培教育实验班,试图开创一种全新的培养人才模式。2005年,复旦大学建立复旦学院,对全校新生不分专业进行六个大平台的通识教育。2009年,中山大学推出通识教育平台,开展全校性通识教育,同时建立了“博雅学院”,进行通识教育的全新探索……各种院校采取大类招生的发展动向显示,通识教育正逐渐重新被关注。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博雅教育。按通俗的理解,通识教育是非职业化、非技能化、非功利化的教育。还有一种说法是“无用之学”,因为这些教育在现实中派不上什么用场,比如哲学有什么用?历史有何现实用处?实际上,这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养,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这些基本能力、基本素养之上再去学习职业技能,可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在毕业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强,不像职业教育的学生马上可以上手做一个零件或操作一项工作。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化培养才能“上手”,但是他们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IT行业工作者这么对记者说:“我如果可以再回到学校,我会多学一些经济、历史、管理、心理,我经常觉得自己只懂一点技术,对于整个环境缺乏认识和理解,但这些是技术难以教给我的。”

对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通识教育、技能教育,本来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教育的认识,按照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进行选择。但是,由于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低人一等,因此一些适合学习职业技能的学生也一心想选精英教育学校。这种错位的选择,造成学校的定位不清、学生的要求也很模糊。有的同学进了一所“985工程”高校,毕业时发现自己技能还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于是感叹自己四年大学白读了。其实,不是大学辜负了他,而是他将自己的精力嫁接在了不合适的教育上,当然不能结出最香甜的果实。可以说,急于就业的同学可以选择一门操作性、实用性更强的专业,或是直接到高职高专学习,而还没决定自己未来想发展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通识教育,或者大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发掘和体会,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向。

【编者后记】印度灵性导师Krishnamurti在《一生的教育》里谈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汇集知识、见闻,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

通识教育范文2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益重视大学通识教育,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期通过开展通识教育来改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在高校通识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之际,审视大学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机会,通识教育并不是任何专业教师所能胜任。“通识课教师不通实”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通识教育目标诉求的实现,制约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变“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一现状任重道远,需要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师资引入和师资培养方面做出改变。

关键词:

通识教师;通识教育;高校;教育影响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逐渐被认为是其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所以称为一流人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这种认识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通识教育,期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接轨国际一流大学,以使我国的高校同样具备世界一流大学的资源和条件。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学生“做人”方面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不能有效地完全给予的,也不是专业教育所首先关注的;与专业教育相比较,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陶冶和训练,而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1]。通识教师应是既认同通识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具有运用不同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方法和能力以及良好教学水平的教师[2]。然而,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推进通识教育进程中,一直存在但还未引起注视的现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有可能成为我国高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潜在障碍。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诉求

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不同的原因,但都有特定的诉求,希冀通过通识教育的开展,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强化高等教育的功能,克服高等教育的不足。

(一)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的传递与创造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优势在现代文明中日益凸显出一些不足,其力求克服传统教育“通而不专”的同时却产生“专而不通”的问题,是制约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诉求在于:

1.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侵蚀的诉求

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进行专业学习,这个过程中增强专业学习的效果,但同时减少学生融入生活、学会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出现偏转,从完整的人向着残缺的人发展。高校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关注自身生活和生存发展,以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生活、生存教育的侵蚀便是目的之一。

2.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蚀的诉求

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但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类文化出现分割、分类,而高校的专业教育进一步加大人类文化的分割、分类。人类文化在分割、分裂状态下的传播与发展,在增强其分割性、分裂性的同时,也使得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人成为片面发展、碎片式发展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人及其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文化整体性、系统性的侵蚀,促进高校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

3.通识教育弥补其对人类思维开放蚀的诉求

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高校专业教育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集中性和单维性,有利于学生更加专注、更加深入到专业学习中,形成各不相同的学科思维、专业思维。但是由于思维惯性及思维优势的存在,专业教育下形成的学科或专业思维往往成为学生对学科或专业之外事物的思维方式,形成所谓的“专业人士”或“学科人士”,但实际上使得学生的思维趋向单一、封闭,阻碍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融合。高等教育尤其是专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人类的思维由适应性走向工具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专业教育对人类思维开放性的侵蚀。

4.通识教育寻求提升自身“专效”的诉求

近现代专业教育的发展,使得人类在学科或专业的研究更加专注、深入,进而实现人类文化的大发展,体现专业教育的优势和效果,促使专业化成为人类学习、工作、生活的追求。在人类社会日益专业化的背后,人们发现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已经不复存在,这反而制约人类社会专业化的速度和水平。近年来,专业教育优势下的弊端已经逐渐为人类所熟识,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专业教育正在成为专业教育的新探索,以求通过这种反专业化来促进专业化,提升专业化的效果,通识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寻求克服专业弊端、提升专业实效的诉求。

(二)高等教育对通识教育的师资诉求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有多样的目的诉求,这些目的诉求不仅要体现在高校开设的有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课程上,还要体现在高校对通识教育课教师有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诉求。

1.知识通

高校对专业课的教师要求专而精,以求通过专而精的教师为学生带去专精尖的知识,引领学生深入到专业领域,增强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厚度和广度。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知识优势之下的劣势,而不仅仅是为学生开设一些专业领域之外的课程,再由专业领域之外的专业课教师实施这些课程。高校专业教育的普遍性使得通识课的教师必然会有自己特定的专业领域,但还应在专业领域基础上具有广而博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领域,具有对人类知识整体性、生活性的认识和运用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以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学生带去新的知识领域。

2.思维通

高校的专业教育注重专业性思维,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具有专业思维,必然培养出具有专业思维的学生。然而,人类思维具有惯性和易用性的特点,使得高校专业教育下的学生在思维上日益专业化,并延展到专业之外的事物,以专业性思维对待非专业活动。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弥补高校专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思维的过度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要求通识课教师培养学生在专业思维基础上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而这只有以自身的整体性、发散性思维来实施通识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带去可见的、示范性的作用和影响。

3.方法通

高校专业教育要求专业课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以便开展专业研究和专业活动,这逐渐使得学生形成固定的方法论,且慢慢习惯于将其运用到专业之外的领域,减少或减弱对人类社会活动普遍性方法的使用,忽略其他专业领域的方法,只能“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不能“条条大路通罗马”。通识教育课教师如果只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并养成专业方法的习惯,则在此方面和专业课教师无异,只不过为学生在本专业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的专业方法而已,无法使学生获得通识教育诉求的人类普遍性原则和方法。高校对通识课教师要求既具有专业领域的方法,又要适应人类活动的普遍性原则和方法。

二、高校“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表现

虽然高校对通识教育有多种多样的诉求,但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由于开展时间较晚、开展程度较低、开展范围较窄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通识教育还远不能实现其预设的目标,这其中由于“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而达不到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其制约的因素。

(一)通识教育课教师主体来源仍为专业领域

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虽然承担的是通识课,但其本身仍然是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从事的仍然是专业领域的活动,只不过是去为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的课程而已。目前,我国通识课教师一部分是源于高校专业调整过程中富余的、专业领域课程不足的教师转型而来(其实并未转型,只是转了任课身份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专业领域教师处于专业喜爱而致力于推广专业领域便主动参与到通识教育活动之中,另外一部分则是高校为了弥补通识教育师资不足而引入的承担通识课的专业领域的教师。总之,不同来源的通识课教师皆属于专业领域,只是在为专业领域之外的学生开展专业领域教学而已,本身并不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基础,更谈不上融会贯通专业领域和生活领域。

(二)通识教育课教师习惯于用教学专业领域的范式方法

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开展现状看,通识课教师普遍直接将专业教学移植到通识课教学中,仍然在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开展着通识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将通识教育教学活动与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区别开来,相当于用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一般思维、一般方法,必然难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诉求。

(三)通识教育课教师的生活领域逐渐融入专业化

高校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把人类从日益深化的专业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能重新回到生活世界。但是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旷日持久,其专业性难以改变,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专业性特质远超于其他社会领域。高校通识课必须从人类生活的整体性去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等,这需要通识课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经历和经验,但实际上,我国高校通识课教师的生活非常专业化,已经将专业活动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高校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策略

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要精深各种相关知识,在知识和学科之间建立起能影响学生“完整”发展的系统脉络,是一种对于学生灵性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3]。在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情境下,高校几乎难以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的现象做出迅速的积极改变,只能以渐进式的路径去逐步增加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以逐步建立起适应通识教育的通识教师队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入手,制定适合的培养战略,提升现有的通识课教师的通识度。高校一定要从观念和行动上有所转变,不仅要把通识教育开展起来,还要把通识教育做到实处,避免走过场。面对专业教师上通识课这种不可避免的情况,高校要切实认识到通识课教师不通识,会使通识教育的功能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背离通识教育的初衷。通识教师培养不仅要注重通识的知识,还要注重通识的观念、思维、活动方式,使通识课教师首先自己能成为走向通识的人,进而为学生带去通识的影响。高校可以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入手,制定符合通识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使得通识课教师在此课程体系下开展通识教育活动,减少通识教育教师通识度不足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在我国高校,通识课其实就是专业课,只不过是学生所修专业之外的专业的课程而已,其结果可能就是增加学生对另一个或几个专业的认识,离通识相去甚远。高校的通识教育必须建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要设计基于人类活动领域的课程而不是专业领域的课程,在活动领域中发现、学习和运用多专业领域的知识、思维、方法等。发挥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的通识学习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展通识学习活动,减少通识课教师通识度低对学生通识发展的制约性影响。大学生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只能是为其增加有限的几个专业领域,无法通过有限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无限的通识。高校可以学习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方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为学生设计自主的通识教育发展方案,供学生参照和实施,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成长能力。通识教育在我国的高校仍然任重道远,能否认识到并切实应对“通识课教师不通识”这种状况,是我国高校能否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作者:苏方勇 单位: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7.

通识教育范文3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结构 对策

一、前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纵观我国高等教育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发展与变迁,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专业设置牵强,培养目标错位的问题。然而,把现行体制下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格局置于如今经济全球化人才激烈的竞争背景,就会不难发现无论专业设置,还是教育培养模式都在随着潮流发展而不断改革。

二、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联系

1.通识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

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通识教育一词最早是帕卡德教授提出来的。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这一观点进行辩护时写道“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种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最早关于通识教育的提法。

体育教育专业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精英人才。根据现代教育各高校对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来看,大体框架体系依然没有大的改动。通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技能,而且应对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进行改造。而体育教育专业从知识面和职业适应性都具有专才的实际意义,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永恒性、全面性。由此可见,通识教育能够成为实施全才的一种途径,并能够完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既重视人才的智能结构,也重视人才的理智培养。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也将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出通识教育体育专业的全面性人才。通识教育讲的是个“通”,体育教育专业讲的是个“专”。可见它们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通识教育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作用

体育专业有着广泛的研究范围,它不仅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发展,研究发掘人的潜在能力,指导运动员训练,使其在竞技体育中取得优异成绩,还研究它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又专又博的知识体系。这样,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日益突出。但是,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特征。有的大学生虽然增加了许多选修课,由于大多选修课没有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与必修课程联系不上,所以也无法达到学生能将各学科融会贯通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呢?通识教育的目标不是无所不包的“博”。最重要的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使体育真正为人类服务,促进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的模式构建

1.体育专业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通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紧围绕着人才的培养,造就服务于社会较高层次的人才。要构件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增强通识教育思想,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正确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防止通识教育“杂、散、乱”的倾向,建立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做好通识课程规划,构建科学的通识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教育课程模式构建如下:第一类必选课:语言训练、本国语言外国语言计算机写作;第二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第人文科学总论、历史文化文学与艺术思想及宗教哲学;第三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社会学科总论、经济、心理、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第四类限制选修课(或任选)自然科学总论、生物科技工程理论、生命科学自然环境、数学、化学、物理学;第五类隐性选修课:通识讲座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人生的志向与事业、自我成长、生活方法、创意、浪漫、经典文化。

2.体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原则

“通”是个相对的概念,并非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基本原则是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精心筛选,结合我国体育院校实际情况,实施通识课程。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应遵循如下原则:

(1)少而精原则

所谓“少”要求学生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精神;所谓“精”指课程要突出主干。使学生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掌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方法有所了解。

(2)独立原则

学校开设通识课程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当时的热门学科。学生择课时也不要一味去选社会的需要,有不要仅局限于将来的职业,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干什么,才去学什么,其独立性充分体现在个人兴趣与特长。

(3)渗透原则

渗透原则主要指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学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

四、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与目标定位不准、课程结构与体系不合理、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这三点是目前阻碍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大问题,因此要想实施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必须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框架中的地位,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

从细的环节看,由于我国体育院校在选拔新生时的标准是双重性,在体育素质、技能考试的基础上加文化课,高考体育专业文化线低于其他普通专业分数线近150~200分,从这个数据上就可以文化课对学生而言就比较薄弱些,所以要想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除了要达到普通专业通识教育的目标外,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要起到补偿教育的作用。另外,就是我国的一般院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有关通识教育的制度也不完善,学生的选课也处于盲目状态,无人指导,通识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课程设置基本上处于比较自由随意的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2.对策

(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在整个大教育框架中的地位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并不是专业的附庸,也不是“绿叶”。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可从通识教育实质上扮演的角色及能发挥的功能中反映出来。增加知识广度;融合知识产生智能;解决人文与科技间的隔阂;专业领域的整合。

(2)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

通识教育在大学全面实施十年以来,各大学多半尽力开设了许多通识课程供同学选修。原希望这些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课程能增广大学生学识的广度,但事实上并没有达到学识的广博通达。如果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列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在整体规划下,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格局。

(3)建立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管理

首先建立“通识教育中心办公室”、“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主任的职责相当于系主任,专管通识教育的设计、更新、评估、教师配备和经费。每个学生入校后,就必须确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往往指导一定数量的学生,帮助他们选择课程。一至两年之后,帮助他们选择专业。当学生确定专业后,就由专业指导老师负责。学习辅导中心通过个别辅导、学习技能讲座、专业介绍和辅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特别是新生解决在通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学习上的问题。

(4)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在招生方面逐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增加对学校硬(软)件设施。

五、结束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就是指接受通识教育和体育领域内各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院校的队伍也不断扩大,它不仅具有很大的潜力,并且面临很多困难,也潜伏危机。只有改革体育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建立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的体育院校,方可培养出我国体育教育的全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忆湘,刘小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10(4).

[3]方丛蕙.论体育院校的通识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8(3).

[4]余宇.通识教育与体育专业的通识教育[M].北京体育学学报出版社,2004,(4):529-531.

通识教育范文4

无疑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面临着专业和市场的困境,当网络上至今仍涌现着“情报人才需求见涨,缺口达:【O万”的报道0时,竞争情报专业学生却面临着研究和就业的双重困惑,同时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表现亦不尽如人意,如张左之先生所言,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讨论也由从之前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到如今“竞争情报是不是穷途末路了”,竞争情报行业市场的弱景气状态让每一个竞争情报的热情投入者无奈、尴尬;然而无奈之余,业界对竞争情报的价值也有一种共识,调查显示企业对CI需求正在增大,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㈣和社科基金项目0支持,在实践方面有湖南和深圳官方主导开展的竞争情报工程圆。对于困境,CI专家陈飓先生认为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方式,情报学术界、企业和媒体传播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口们,中国的情报界与企业界有着巨大的鸿沟,专家学者们的情报理想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在困惑和价值的正面认知面前,CI教育人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培养意识、消除困惑、跨越鸿沟呢?笔者认为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是一个突破口,尤其对将要直面市场竞争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培养CI意识和技能将有更大的现实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2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n¨。一个普遍的认识是,通识教育本身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CI通识教育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将CI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是以CI为教学内容的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CI通识教育不是以系统的教育培养专门的C1人员,虽然它不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目的,但是在效果上却有极大的实用性,可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未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中的灵便性和竞争性。

3竞争情报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

倡导开展CI通识教育是笔者作为CI推崇者和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及C1研究与实践困境下的一种思考和选择。目前有学者从CI普及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要、是CI学科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及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三方面论述了CI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从解决专业教育困境、行业困境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拓展三方面论述CI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以求在CI通识教育作用的认知上达到共识。

3.1解决CI教育和研究困境,培养Cl素养通识人才

目前我国的CI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型教育两种,前者是CI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的主流;后者则由图书馆文献检索老师担任,以选修课或融入“文献检索”课程的形式存在。专业教育目前在学术界处于主导地位,普及型教育尚未受到学界重视,属于文献检索教师的自我探索。但与专业教育处于支配地位不相符的是,专业CI教育培养学生在就业上面临尴尬,毕业工作之后少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㈣,不利于CI的长远推广;在研究方面目前大都局限于对CI作理论的学术研究,概论性、介绍性的研究多,而具体、深入的研究少,研究与应用出现失衡,这样必然导致一些研究成果视野狭窄,缺乏深度,失去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扪。有研究建议引入C1人员参与CI教育,或者让教师亲自深入工商企业,既利于研究又利于教学创新,而这些建议在操作上面临一些困难。CI通识教育以普通大学生为对象,避免了专业教育的就业和研究问题,同时满足实践中对专业知识和情报素养的双重要求,此外,如陈飕所言,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们,情报是一种逻辑推断而不是科学研究0,因此在专业CI教育体系外开展通识教育,使各专业的人才都具备有CI素养,将CI教育的重点从挖掘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c1人才转向开发具有CI素养的社会人才,是CI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3.2破解行业难题,拓展CI融入实践的途径

CI市场的低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深圳cI协会的调查显示企业家对所谓的专业C1人员并无太大的兴趣,如果说CI在我国成功推广的标志不在于出现多少研究成果,而在于能否让广大企业决策者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话,显然现状不容乐观。CI行业的现状表现出了企业决策者对专业C1人员经济效益的价值判断。如果说专业C1人员的成效无法评估,那么具有CI素质的其他工作人员显然不存在成本效益问题。通过CI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在自身工作中践行cI价值,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还可以从应用的角度更好地传播CI,是cI融人实践的可行途径,同时这些具备CI素质的人员将来步入决策者位置,对CI推广也有很大的帮助。

3.3有效充实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

当前高校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传统,是以学术性信息的获取为主要目的,偏重学术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与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多元化不适应,与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有一定距离,很难达到新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本身的要求和目的。CI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情报利用能力,学会应付市场经济变化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CI课程在高校中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工科学生都非常受欢迎口∞。C1教育在国外也有面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还有面向成人的培训教育,甚至在中学生中进行CI普及教育印,作为传统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拓展,C1通识教育以提高竞争力为导向,建立以信息分析和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受教育者市场经济社会的应变能力,是真正提升竞争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4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没有文献明确提出CI通识教育,但在研究和实践上,已有研究者提倡并实践面向所有学生开展cI教育。如刘军跃等在工科专业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陆丹晨等在高职院校开展了cI普及教育n钔、师忠凯等在理工科院校通过公选课的形式普及cI教育0,河北省部分理工科院校在科技文献检索课中融入了2—4课时的CI讲座、也有一些院校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开课㈨,黄贵宁等在财经院校开展CI教育探新㈣、孙华等在职业技术院校开展CI教育、刘洪在中医药高校开展CI教育用于指导大学生就业㈣,CI通识教育有着现实可行性。目前高校开展普及性CI教育的主体主要是高校图书馆,CI专业老师很少介入到通识教育之中;开展的方式主要通过CI选修课、讲座和改革传统文检课教学内容并引入CI教学内容㈣的方式;教学内容上各校不一,但主要以C1概述、CI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和处理技术、企业CI系统介绍、CI前沿和热点等传统专业cI教育内容为主;在效果方面,虽然无法定量评判,但CI通识教育本身还是受到师生的欢迎,学生选课踊跃,效果良好,某校CI课程选修报名人数超过1200人㈣。研究发现理工科的学生具备了CI知识技能之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更容易受到企业重视阻。一项针对职业技术学院CI普及教育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学生认为,比较以往,自己的就业优势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说明CI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就业优势上作用明显¨。与此同时,在目前的CI普及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如师资匮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合适教材、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口。除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CI通识教育存在一个亟待讨论和解决的基本问题——CI专业学界的支撑和推动。从前述CI普及教育实践可以看出,CI通识教育有着良好的可行基础和效果,但为何没有受到更多重视呢?这与专业学界未将视角投入到CI通识教育有关,作为一种导向,主流专业研究人员的态度和看法有着较强的示范和指引效应,同时,专业研究人员对CI通识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利于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材、教学内容等操作层面的问题,而这些都不是基层CI通识教育人员有能力单独解决的。专业教研人员的投入:和研究是未来CI通识教育取得普遍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5建议与对策

5.1CI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支持

CI专业研究人员应该从专业、职业和;,亍业使命的角度出发对CI通识教育进行积极的关注和参与,cI通识教育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开展,专业研究人员和CI通识教育实践人员应该协作起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解决通识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式、案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现实问题,这对于同行之间借鉴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CI通识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5.2多途径充实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制约CI通识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就现实而言,高校以CI为研究方向或对CI感兴趣的图书馆员必然成为高校CI通识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有能力、有条件承担起这样的任务,目前已有的CI普及教育即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在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高校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情报教育功能,引进具有CI背景的人才开展CI通识教育,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和价值;此外,专业CI教研人员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通识教育,作为专家为图书馆员提供经验并推广。

5.3完善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CI专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过于专业,如对c1系统等内容的传授,这些对cI通识教育不太合适,过于理论、专业的内容也无法引起普通受众的兴趣。从CI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这一理念出发,CI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应该注重情报意识的培养,注重实践和案例的引导与启发作用,使普通受众在生活细节中培养CI意识,在案例和理论的结合中掌握CI技能。CI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是以现行的专业教育为基础,但应该考虑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对非专业人员的适用性、实用性,改革CI通识教学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将决定CI通识教育的成败。

5.4编写Cl通识教材

CI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均与专业教育不同,而市场目前未见面向普通大众的CI通识教材面世,为了使CI通识教育从个别机构的探索推向全面普及,适合的通识教材必不可少。CI专家学者在认真调研基础上,与有开展CI通识教育经验的人员合作,编写满足通识教育需要的cI教材,这对推广CI通识教育意义重大。

通识教育范文5

理念制约因素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实用主义观念。反观我国的大学教育传统,实用主义严重侵蚀了我国大学教育精神,高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功能,被视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知识型、专业型“人才”,专业知识的传授成为大学最主要的职责。国家对大学的功利要求,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实用主义观念,大学生们考虑的不是学识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而是学好专业知识,考等级证书,为就业问题打算。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有责任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科学家、技术专家,但这种服务应该建立在促进大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基础上。中国高校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两大因素影响下,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通识教育与传统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相悖,台湾黄俊杰教授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之关系”。通识教育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教育内容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通过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其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健全和负责任的合格公民。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近些年来,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为多种实践模式,由于专业教育的思维定式,许多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被局限于某一领域,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通识教育的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制等都保留着专业教育的痕迹。在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通识教育停留在理念层面而难以充分体现在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各级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积极投身于通识教育实践之中,通识教育才可能在高校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校教育评价中获得一席之地。

制度制约因素

任何理念,都需要相关制度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就没有成长的根基,难以扎根发芽。实施通识教育评价也一样,通识教育评价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制度上。从实践中看,很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化保障。制度具有规范与引导事物发展的作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通识教育评价的实施,都以制度保障为前提。在国家倡导推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保障通识教育落实的制度不够完善,许多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还没有战胜专业主义思想,通识教育没有制度化,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没有设立,有的院校委托高教所、教务处、团委代管,通识教育评价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和评价人员,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使通识教育评价缺乏整体规划、目标不明确、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在实施中表现为随意性大,协调性不够,反馈不及时,整改力度微弱。制度是强化通识教育评价的关键和保证,建立可行的通识教育评价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详尽的实施规划,是通识教育评价得以实施的有力保障。为了适应知识门类的高速分化,我国大学实行学科制,将大学分成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其弊端在于适应知识不断分化的要求,而忽视对知识高度综合的适应,使专业与专业之间泾渭分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形成独特的专业风格。通识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教育需求不同,通识教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何以统一的标准有效评价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识教育效果,这无疑是对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挑战。考试制度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新观念、新要求充斥的21世纪,考试同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尤其在强调专业知识学习的教育中,考试仍然是反馈教育效果的主要手段。我国现行的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具有明显的甄别、选拔功能,而难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无法衡量通识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由于考试具有简便易行、反馈快速、结果量化、评价公正等特点,加之师生长期使用,习惯和认可了这一评价方式,对通识教育多个维度、多种方法的评价很难适应。虽然管理者勇敢地接受新的评价方式,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但还是不得不面对社会推崇、学校盛行的考试制度。诚然,只有考试与通识教育逐步走向协调、融合,通识教育评价才能在高等教育评价中产生实效。

资源制约因素

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以特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基础为支持,倘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实施就会受到阻碍。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下许多大学通识教育评价难以有效开展与教育资源的欠缺密切相关。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备资源,教育经费不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注重效益提高、追求专业品牌,经费分配往往偏向科研、巩固优势学科、开发项目、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于不能直接产生效益的通识教育则没有专项经费。通识教育评价建议运用网络、实验室等设备,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教学表现等多种途径,从多维度考查实施情况,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这些建议必然使实践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通识教育资金保障不足,是通识教育评价举步维艰的重要外在原因。通识教育评价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有专门负责的组织机构和充足的经费支持,还需要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大学通识教育评价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评价人既要有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又要熟悉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我国,高师教育偏重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教育内容以单一学科为主导,课程设置没有呈现广博的知识体系,致使培养出的教师人文性、通识性缺失,博学广识、触类旁通者为数不多,加之教师们没有受过系统的测量、评价等方面的训练,所以,能胜任通识教育评价工作者屈指可数。师资的缺乏,使有效开展通识教育评价失去了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和评价能力是当务之急。为了提升评价的水平,可以邀请各大学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与评价,以弥补通识教育评价力量的不足。

通识教育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功能价值

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对不同的学科进行认识与学习,并努力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具有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其功能价值,高职教育忽视通识教育导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更显得通识教育存在的必要性。通识教育的内涵融合了人文、自然、社会等范畴,具有整体性、融合性、综合性,更显出其精髓与价值的意义。

一、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越来越被世界各所大学普遍接受并得到推广,得到了广大教育界人士的认可。相对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更注重的身心发展、道德修养、人格健全、审美情趣、责任意识、精神价值等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对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性较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高职教育应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的研究,结合自身发展的特征需要,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完善教育理念体系。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完整的“人”,培养的“人”要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关心自我,实现全面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体。我国高职教育在很长的时期为过分强调专业的划分,形成了专业化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单一教育模式的缺陷与弊端不断涌现,培养的人才知识视野较狭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职业素质不高,不能迎合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通识教育不否定素质教育,而是以更加科学客观的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注重学员的人文素养、优秀品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加强各种素质教育的修养,博学多才,发展个性,增强主动性,崇尚科学,善于沟通,学无止境,不断完善,全面实现素质的提高。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与健全高尚的人格品性,并能不断地完善自我,以适应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挑战时,强调教育应是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发展来重新设计与组织。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本质需求,应是知识文化、道德理想、人格修养的文化人、社会人、道德人、高尚人的完整体,呼唤教育对人本质的真正回归。

三、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不仅是现代自然科学教育,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通识教育是所有学员应了解熟悉掌握的教育,是对人文精神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弘扬。继承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与通识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更能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影响其专业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专业态度与精神。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髓。我们应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通识教育以内涵,把现代自然科学教育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四、有助于专业综合素质的完善提高

高职教育应注重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格素质,提高综合素养,以适应未来个人发展与职业需求。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努力实现完整人格的健全。培养高瞻远瞩、博古通今、博雅精神,具有审美情趣与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文明人。当代社会要求培养具有宽广专业知识与综合人文素养,具有职业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施有效的通识教育,能使学生对渊博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通过对感性与理性的观察与思索,追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形成自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通识教育是开放性、广泛性、大众化的教育,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不仅包含人文素质教育,更是要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发展。

作者:蹇瑞桥 单位: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公共部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绿色化学

下一篇化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