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分析

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分析

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篇1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新闻逐渐从报纸、电视转移到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让媒体的传播方式有了新的模式和效率。想要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电视新闻媒体就需要对传统模式进行突破。通过整合媒体途径、汇集信息资源、调整节目架构等方式来打造更容易被信息时代受众所接受的新型文娱节目。电视新闻媒体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打破传统,通过新颖、感染力超群的节目来吸引受众,提升收视率。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提升,信息传播功能越来越完善,且逐渐形成了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媒体平台间的交互传播,传媒体系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就是我们所说的媒介融合。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通过记者的采访来采集新闻现场的影像资料以及文字资讯,再由新闻节目的编辑人员将收集到的新闻资讯进行整理和加工,最后制作出全方位的内容,并以新闻节目的形式呈现给受众。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介的融合逐渐改变了新闻的采编模式,人们通过借助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工具,能够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及时记录并传播。同传统新闻节目相比,新兴的自媒体传播时效性更强,简单、快捷的传播模式对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在传统新闻传播媒体中,电视媒体之所以具有更高的权威,更受到广大观众信赖,主要是因为电视媒体能够让受众看到事件现场。这种影音同步并带有采访内容的模式相比于其他传播媒体更能满足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好奇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大观众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新媒体不单能迅速还原事件现场,同时能够更为快速、广泛地多渠道传播;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渐成熟,新媒体的传播更加广泛,且具有极强的互动性。而这样的变化,削弱了电视新闻媒体原有的传播优势,非常影响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使得电视新闻媒体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受众。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分析

(一)求新求变,积极拓展传播渠道

媒介融合技术的出现,让人们能够从传统报纸、电视的模式中走出来,通过手边的智能手机、电脑就可以轻松掌握最新新闻资讯。但众多的娱乐信息也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如何更有效地将新闻中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受众,正是电视新闻媒体人所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电视新闻媒体应当立足传统,创新发展。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建立更大更完善的信息传播网更有利于信息的融合与传播。以央视新闻的传播模式为案例,央视新闻不但有自己的新闻客户端、视频客户端,同时还与各类大型传播渠道合作,在微信建立公众号的同时还与其他新闻传播机构合作,在微博有专门的账号进行宣传,同时还与其他资讯账户合作;优质视频网站中也能够看到央视新闻的入驻,同时各类媒体经央视新闻授权也可同步传播央视新闻资讯。媒介的融合将单一的新闻传播渠道变成了新闻传播网,使得新闻传播拥有了更快的效率和更广的传播面。除此之外,电视新闻媒体还可以利用人们的出行时间进行新闻传播,在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甚至是乘坐高铁、飞机时,从等候大厅到旅途中都能够通过屏幕接收即时的新闻。

(二)信息的精简优化,提供优质新闻

随着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新闻资讯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想要打造更优质的新闻内容,就需要在遵循新闻特征的前提下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新闻信息往往能够引导人们的行动,因此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媒介融合的技术下,信息繁杂,需要电视新闻媒体筛选出真实有效的优质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同时借助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通过画面打造更加立体生动的内容。为了实现新闻的时效、变动的特性,还可以增加互动手段,例如可以配置二维码等,受众通过扫描即可即时与主持人互动,掌握新闻发展动态。传统的长篇内容过于枯燥已经不适用于新型新闻传播模式,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针对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进行精简优化,推出定制式内容,吸引更多受众。

(三)突破传统,尝试新型新闻传播模式

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电视新闻传播逐渐网络化是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媒体打破局限,调整表达方式。新闻传播首先是为受众提供信息,然后是让受众在接收信息后产生共鸣。网络化的新闻传播,不但要让人们对新闻内容进行浏览和评论,更应优化内容让受众通过新闻产生共鸣,以此带来更多的分享和讨论。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当保留传统的影音同步形式,提升网络受众对新闻的感官体验。同时强化新闻信息内容的编排,借助网络词汇等对新闻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提升电视新闻媒体的文字化表达。对于新闻内容的各类观点还可以进行实时在线互动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受众新闻参与性的同时,能够使受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提升电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四)重点挖掘并合理规划预判性新闻

顾名思义,预判性新闻,是指针对新闻事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推理而制作的新闻节目。针对某一类新闻内容制作专题新闻节目,邀请相关专家针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这类新闻传播方式能够在重大事件发生时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同时科学合理地预测消除受众疑惑。该类型新闻节目因此也具有极高的受众吸引力,能够提升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和传播度。以2009年的H1N1病毒流感疫情为例,当时的电视新闻报道实际数据滞后于现实情况,虽然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很多患者感染的病毒存在潜伏期,只有流感症状明显后才会选择就医;但是这样的报道情况非常不利于大众及时了解流感疫情的准确情况。如果当时能够针对H1N1疫情制作预判性新闻报道,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报道的引导作用,就能够提升受众的预防措施,引导受众及时防治、就医,避免产生重大损失。虽然预判性新闻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注意,该类型新闻的挖掘与制作要避免同质化,对于新闻内容的分析与预测不能为了迎合大众而盲目制作,预判性新闻不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而是建立在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与预测来引导受众。

(五)全面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力

第一,职业素养的提升。信息化时代下,我们每个人都在创造信息并传播信息。但与新媒体的人人都是新闻工作者相比,电视新闻媒体对于新闻节目的内容要求更加严谨和专业,因此仍然会选择更专业化的新闻工作者。电视新闻媒体对于新闻信息的内容选择,新闻编写的质量要求都非常高,因此需要具有专业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新闻工作者。由于电视新闻媒体要随时接收全球范围内的资讯并及时将其报道,因此需要能够适应高强度压力,能够及时加班、倒班的新闻工作者。更重要的是,电视新闻媒体报道时政新闻时要求更加严谨、细致,同时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都需要非常正确,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拥有极佳的政治觉悟。电视新闻传播的新闻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因此作为信息接收和传播的途径,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各方面专业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速打造新媒体平台。媒体既是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受众反馈的主要渠道,媒体平台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整体走向。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主流媒体也需要进行创新,力求打造出具有多元化形态,具有新型模式的高竞争力媒体平台。如果能够形成实力雄厚,传播能力极佳的新型媒体集团,将会极大地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电视媒体的载体从过去单一的电视逐步发展为电视、手机、电脑等多渠道。传播载体的增加同样也需要电视媒体尽快打造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型媒体平台的建设,能够增加电视新闻的传播途径,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率,让电视新闻的受众能够更便捷地掌握新闻信息。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新闻传播行业的一种主流发展趋势。传统新闻从业者更应积极面对媒体变化,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巩固自身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媒介融合中的自身优势来打造个人品牌,在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行业里寻求长远发展。电视新闻媒体也应立足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定位与特点,通过全方位地拓展和加快建设新媒体平台,为文化需求日益提升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郎昆 单位:哈尔滨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篇2

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电视新闻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面对挑战和困难,电视新闻的传播需进一步提升理念,创新思路,才能重新占领新闻舆论的新高地。

1.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1.1新闻渠道的变化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的渠道多元化、个性化,电视新闻单向传播的形式,难以同受众之间展开高效的交流与沟通。然而在当下社会媒体环境当中,受众能够自主选择新闻信息,转发新闻消息,改变了原本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

1.2传播方式的改变

现如今各媒体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发展趋势,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视转播或直播。几年前央视整合了自身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对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实时转播或直播,并逐渐向多种媒体传播整合进行转变。从目前来看,电视新闻传播正抓紧转型,向深度报道的趋势发展,而新闻中所涉及到的语言风格的运用也开始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特点。当前,我国各电视台正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优化调整自身的新闻传播模式,特别加强了对于民生类新闻的重视,注重新闻的有趣、有用和有价值,激发受众的观看欲望。同时,更强调贴近性,以小见大、文风活泼、语感入时、温暖可亲,让电视新闻可看、可读、可听、可触。

1.3新闻采编的变化

在当前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全面升级,以往的电视新闻采编,受到新闻资源的制约,有着较为繁重的编辑压力,这导致新闻采编效率比较低,与此同时,其所收集的新闻素材呈现出片面化的特点,难以充分展现出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导向作用。现如今,在不断整合新媒体的过程中,逐渐推动了新闻信息之间的共享,通过智能化的采编设备,有效降低了各种物力以及人力资源的投入。此外,电视新闻编辑大多采用协作的方式展开新闻采编工作,高效收集新闻素材,分析热点、确定选题,借力新媒体和大数据实现创新发展。

2.提升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时效性的途径

2.1创新思维方式

新媒体同传统电视新闻之间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若想有效保障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务必要积极地创新思维方式,精心策划、动态跟进,做好新闻策划是电视媒体新形势下增强竞争力的有力法宝。同时,要跳出常规思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全新的切入点,尽可能向新媒体取长补短,实现电视新闻信息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目标。

2.2创新传播形式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媒介融合步伐加快,以往的电视新闻播报已难以同当下日益发展的受众需求相适应,唯有积极对传播形式进行创新,才能在受众面前更加完整和高效地展现出全新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与此同时,充分将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起来能够有效降低电视新闻传播成本,并在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向受众传播更多的有效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局限性。尽管传统新闻媒体能够呈现出更加优质的视听效果,但其在新闻的文字叙述以及表达方面则存在一定的欠缺,这便导致电视新闻传播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在当下,若想提升其融合的时效性,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项优势,让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展现出更加多样化以及形象化的特点,让受众在内心深处认可电视新闻节目[2]。

2.3多种媒体交叉应用

多种媒体交叉应用是高效落实媒介融合的重要前提条件,现如今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各网络平台传播呈现出了影响力大、范围广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电视新闻媒体应当积极抓住这一机遇,并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速同网络平台的融合进程,此举能够让电视新闻行业整体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逐渐涌现出了诸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电视新闻门户,并采用多种媒体交叉应用的方式实现了同受众之间的互动,这一方法不仅增加了电视新闻的浏览量,而且对于电视新闻整体的传播与发展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电视新闻媒体在进行媒介融合的同时,还应当对各类报纸刊物的潜在价值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并以此实现对于电视新闻内容的有效补充。

2.4强化同受众的互动

电视新闻行业若想在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则必需强化新闻的可触性,以往的电视新闻媒体为了能够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会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观众能够利用电视观看事件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需更加充分体现出其人性化的特点,最终实现时效性与真实性的提升。此外,电视新闻媒体还应联合新媒体同频共振,为电视新闻同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现在许多电视新闻媒体都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平台中注册了官方账号,并采用视频和文字结合的形式将新闻内容上传到平台。同时,还利用下方评论区第一时间了解到受众的想法和建议,改进方式方法、提升新闻传播实效。

2.5提高新闻传播人员的素养

新闻传播从业者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直接执行者,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对于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能够切实保障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时效性,电视新闻媒体务必要加强新闻传播人员素养的培训提升。理论是盲人,行动上就是瞎子,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本功和相当的新闻敏感性。电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同时展相适应,对固有的观念进行突破升级,用全新的观念去应对和看待未来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此外,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发挥党和政府赋予的舆论引导和监督职能,所以,电视新闻从业者应当具备更加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胜任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新要求。

3.媒介融合时代下电视新闻叙事模式创新的建议

3.1叙事模式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新闻的写作既面临着变革的压力,又蕴藏着发展的契机,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中呈现出新的走向,需要通过合理的叙事方式带动观众收看节目的情绪,切忌死板教条的宣讲。目前,国内各级电视新闻媒体在新闻叙事模式的探索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故事化叙事、多视角叙事、悬念叙事等方式被广泛使用,在丰富新闻传播形式的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信息传播效果。但是当前不少电视新闻因叙事模式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信息的传播效果受到影响也还存在,因此,创新电视新闻的叙事模式,还是要成为今后电视新闻工作者探索的重点。

3.2采用悬念手法

悬念的叙事手法是众多电视类节目普遍采用的方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增加悬念的方式最能带动新闻事件的曲折性,进而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因此,如果想要讲好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向受众传递好信息,还原好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那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设置好悬念,就十分必要。悬念的把握要做到恰如其分,既调动观众的收视热情,又不至于增添受众的厌烦情绪,过多的使用则会显得故弄玄虚。

3.3多视角叙事

对于电视新闻的叙事来说,叙事视角的选择也尤其重要。叙事,是将新闻呈现给观众的方式,而叙事视角则是决定了新闻通过什么样的身份将内容呈现给受众。好的叙事视角会获得观众的肯定,特别是摆脱新闻的同质化,给受众带来了新鲜的体验。电视新闻采用多种叙事视角相结合的方式,需多方求证真相,做到新闻事件主客观描述相统一,让受众参与感、认同感增强。

3.4故事化叙事

讲故事的核心多为利用曲折的故事内容来吸引观众,将新闻事件放在故事里面,进而让观众在故事中记住新闻所传播的信息。近年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在电视新闻、专题片等不同体裁的节目中普通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电视节目的信息传播形式。特别是调查类新闻,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以故事化的叙事最能形成对受众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

结语

综上所述,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电视新闻行业在当前媒介融合时代中的发展,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以及权威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思路和理念的创新,优化调整原有的传播方式,转变新闻写作文风,强化叙事方式方法,提升新闻的时效性,并加强同受众之间的高效互动。此外,电视新闻从业者既要继承传统电视新闻的写作优势,又要顺应媒介融合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才能传播新时代好声音、讲好新时代好故事,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作者:杨峥 单位:清城区新闻信息中心

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篇3

融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推荐算法、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的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目的是实现多种媒体形态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在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抖音等各种媒介的传播。所以传统媒体、互联网平台、手机终端都是它的有机构成及传播路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一、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创新的要求

(一)新闻从业人员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求变谋强理念是创新行动中的精神先导

新闻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媒体发展理念、创新传播思维方式,才能顺应当代新闻传播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大趋势。要树立品牌意识和服务用户的精神,以终端用户的需求为中心,适应融媒体互融互通的生态环境,不断研究开发新闻产品,创新传播方式与服务模式,用好融媒体的各种传播渠道,才能满足广大受众新闻浏览、体验的需求,赢得广大受众的信任和喜爱,提升他们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忠诚度。

(二)新闻信息传播要注重媒介形式的创新

一是面对传播形式多样化以及现代网络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广播电视要积极主动地提升传播质量,优化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新颖独到的传播形式为网络时代的受众提供精准、及时、丰富的信息,努力实现新闻形式的多元化、内容的个性化和信息形态的立体化的传播。二是要注重集成创新网络新闻综合传播服务形式,构建传播聚合性服务平台,强化融合力,增强整体传播力。

(三)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要努力提高栏目品位,确保栏目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视听,做新闻真实的捍卫者。如今,网络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且鱼龙混杂,存在大量重复、冗余信息甚至虚假、违法信息,这些无论对媒体还是对受众都是有害的。传播客观、真实、专业、纯净、权威和可信的信息,是电视台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广播电视应正本清源,发挥纯洁网络的主导作用。

二、融媒体的传播特点

媒介融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蒲尔于1983年最早提出来的概念,目前已成为全球新闻传播学中极其重要的课题,但它在不同的传播语境中往往被赋予不同的含义[1]。对新形势下的主流传播媒介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一)传播主体多样化

过去,在主流媒体新闻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其主体构成基本是记者、主持人、编导、特邀观众等。而在融媒体时代,在信息新传播新模式的支持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碎片化,且信息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2],人人都可以做媒体人,成为各类新闻节目制作环节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新闻传播者,主体范围自然更加广泛,记者、编辑不再是主流媒体的专属。与以往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纸质期刊相比,以融媒体形式传播的信息更受广大受众喜爱,主体的多样性使其形式更灵活、样式更别致,更具趣味性,更能满足受众的视觉、听觉享受,比以往任何媒体都具有更强、更诱人的视听觉吸引力。

(二)更具时效性,传播速度更快

融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闻的时效性更强,在此地刚刚发生的事,分分钟就能传到其他各个地方。例如,武汉大学遥感工程教授、“珞珈三号01”卫星项目总设计师王密说,通过将于今年7月发射的“珞珈三号01”地球观测卫星组成的广泛网络,任何智能手机使用者都能从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获得近实时的照片或视频[3]。而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却难以做到,因为它们要通过固定的平台、一定的制作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或者到这个栏目开播时(或者报纸达到读者手中)才能形成有效传播,这会大大削弱信息的时效性,降低传统媒介的即时性。而融媒体不受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栏目的限制,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以不同的新闻样式适时加以传播,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各种媒体千帆竞发的时代,任何信息的都极快,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人们能够快速接收大量信息。显然,这是传媒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

(三)互动性强

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直以来的传播方式就是“我播放,你收看”“我出版,你阅读”,都是单向传播,互动性不强,或者说不具有互动性。受众的参与度低,缺乏存在感,这是制约传统媒体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舆论场》等知名栏目进行过一些尝试,取得了可观成效,但与融媒体相比,其灵活性、即时性、广泛性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从参与者的身份来看,以知名学者、权威专家为主,普通群众鲜有露脸的机会,而且基本都是被动式参与(受到邀请的、在某个范围之内的),随机性不强。并且,受众几乎没有什么可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这些信息的编辑制作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当前媒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媒体与受众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也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传播者,有时甚至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媒体也有成为受众的可能性,因为新媒体在信息源上存在以多胜少的优势。当然,在重大新闻的采集与报道上,主场优势仍然在传统主流媒体一边,毕竟传统媒体属于传媒领域的“国家队”。非官方媒体的异军突起,对主流媒体(广播电视、纸质报刊)造成很大的冲击,毕竟点击率才是王道,没有受众,无论有多么辉煌的历史,有多么牢固的地位,都将落伍,都将被淘汰。在这场竞争中,互动性是关键所在,互动才能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所谓“重在参与”,强调的就是给受众以“自己人”的感觉。自己的事,才会有干劲,他们会努力采集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制作更好的新闻作品,为建设更好的信息平台添砖加瓦。无与伦比的互动性是众多媒体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也是主流媒体可资借鉴之处。基于此,主流媒体应该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互动性上,改变高高在上的作风,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促进良性互动。

三、更新新闻制作理念,实现创新发展

融媒体时代,只有标新立异,以有别于其他媒体的观点与视角进行新闻处理与传播,挖掘与突出自身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的地位,明确自身市场定位与服务群体,使新闻传播更具统一性,才能使传统媒体立于不败之地[4]。说到底就是创新,就是改掉己弊,推陈出新,打造自己的品牌。

(一)大力改革,走融合之路

信息时代,信息覆盖范围更广,信息源与目标受众间的距离更加接近。在各种媒体千帆竞发、互为依托的时代,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只有不断进行大刀阔斧的、深层次的、接地气的改革,走融合之路,争当融媒体时代传媒的开拓者与领头羊,才能成为时代的信息巨人。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改不掉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陋习,因而也就很难走近其他媒体,更难学习借鉴。融媒体新闻的一大特色是制作快捷、新颖、独具一格,时效性强,这是值得传统媒体认真学习的。因为这种制作方式有助于为广大受众提供快捷的、喜闻乐见的新闻,有助于跟上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满足广大受众的新闻总体需求。借鉴并与各种媒体加强合作,还有助于实现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占有,有助于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电视台要大力提倡现场制作,以便增强新闻的即时性;大量采用Al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使新闻作品更加别致、新颖;摒弃精致的平庸思想,力争制作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深刻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以最快的速度见诸网络平台、手机客户端,让人们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正本清源,识别、追踪、遏制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造假,制作相关作品加以应对,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传播正能量,纯化媒体空间,担当媒介的“清道夫”、正义与清平的捍卫者。当今环境下,各新闻信息平台、大众传播平台等信息渠道之间是没有什么界限的,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参与信息采集、编制、传播。鉴于此,广播电视台要尽快改进新闻制作、传播方式,多渠道、高效率采集、制作、新闻信息,尽最大努力抢占先机,力争成为信息的第一播报者。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打造最快、最真、最准、最及时的新闻平台,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大力提升传播质量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衍生出众多同质化的媒体平台,竞争难以避免。竞争会来自方方面面,且异常激烈,这是市场经济使然。在这种形势下,就要以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准确性、真实性,形式的多样性、新颖性,速度的快捷性,构图的独到性,画面的精美性,博得受众青睐。广播电视台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知名栏目,抢占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这是根本的取胜之道。如此,就需要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制作实践中树立质量意识,以过硬的本领采集、制作精品新闻,从内容到形式精耕细作,视质量为新闻作品的生命;努力发现、采集优质新闻信息,努力掌握重大的、有品位的新闻资源;深挖新闻内涵,制作有价值的作品,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制作手段变革

中国特色的现代传媒产业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诞生了许多知名传媒企业,有些媒体到海外开疆拓土,成绩斐然,用户动辄以10亿计。微信、TikTok曾一度风靡海外市场,受众数量众多,并成为欧美传媒竞相模仿的对象。它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信息制作的最佳平台,拥有精良的信息制作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共融,为新闻媒体的开拓与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为网络新闻制作和传播方式变革提供了一条广阔的路径。一些网络平台新闻制作方式虽然比较简单、粗糙,大多数都是直接用拍摄设备录制,再用网站的剪辑软件系统进行简单处理,便直接播报。虽然略显粗糙,但不失快速高效,能及时传递各种信息,方便了受众获取信息。但这种“小作坊”的制作方式只能满足部分信息传播需求,对于大型的新闻内容力有不逮。而广播电视完全可以依靠自身高水平的制作技术,大胆创新,制作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作品。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已经融入媒体产业大军,成为众多媒体的一分子,其制作手段也在相互借鉴,融合趋势明显。广播电视要把影视制作技术、动漫艺术、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作品的创作中,不断推出又新又好的作品。

(四)传播方式多元化

在各种媒体高度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等媒体要追求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首先,信息的播报与接收不再依靠单一媒介来实现,手机、平板终端、电视等各种平台都可以担当主角。广播电视新闻的收看(收听)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终端平台来完成,使广大受众收看(收听)更加方便快捷。其次,电视新闻只有通过电视立体式向网络上传播,与广大受众群体互动才能更加直接、便捷。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都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开通有各自特色的新闻直播间,随时随地各类新闻,加快信息传递频率。与微信、抖音、快手等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让广大受众随时随地收看(收听)各类新闻节目,参与网络新闻节目互动,推动广播电视新闻播报。这种多元化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试想,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旅途中,打开信息终端,立即就能收看相关信息,是多么惬意的事。如果能够参与互动,就更好,每个自媒体人都能随时收看自己的信息,还能随时看到别人的信息。

(五)借助媒体融合,开展多渠道营销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都已是老皇历。融媒体时代,“皇帝的女儿也愁嫁”,“好酒也怕巷子深”。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应该放下身段,打造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借助融媒体的融与畅,开展新闻作品营销,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用新闻精品、重磅作品占领融媒体主场,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享受。共融型的媒体环境,正是主流媒体大展拳脚的主场,应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大胆地走出去,在融媒体世界独领风骚。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来说,的确是一场不小的冲击,在洪流滚滚的媒介面前,其曾一度有些“黯然失色”。但危机孕育着机遇,只要勇敢面对,力行改革,才能化危机为机遇,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只要勇于求变创新,勇于革除己弊,就不难扬帆远航,再造辉煌。电视传播有能力改变传统而单一的新闻播报方式,有能力满足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同样也有能力成为融媒体时代的领航者。

参考文献:

[1]杨保达,刘海贵.全媒体时代电视财经新闻生产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2]袁婷婷.融媒体时代下报纸媒体的创新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9(20):252-253.

[3]阿什·丹瓦尔,乔恒.中国将向世界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服务”[N].环球时报,2022-03-21(06).

[4]毛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提高竞争力[J].传媒论坛,2019(16):60.

作者:李雪瑶 单位:赤峰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