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和策略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和策略思考

[摘要]2019年7月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出台,对推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具有十分深远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外部环境入手,审视出在审计人员配置、审计评价体系、审计结果利用等方面存在亟需改善的问题,就如何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积极转变审计理念,扩展审计监督管理范围,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从而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由中办、国办颁发的新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简称两办规定)为新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明方向、提出要求,促进高校内部审计新时期新发展新作为,这是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开展的,政治站位得到提高,审计环境更加和谐、监督权威性不断增强。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更新审计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持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及开展的必要性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由学校内部审计部门或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任职期限内进行经济业务活动审计,是对其职责权限内的工作进行监督、审查、评价的行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分析:首先,审计范围广。经济责任审计涵盖校内党政管理机构、教学科研机构、直属单位等主要领导干部,即具有经费签发、审批权力或者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力的领导干部。其次,监督、审查、评价的结果是其任职期间内责任义务履行情况,中层领导干部要承担其职责范围内的全部经济责任,这同时也是其工作能力体现的依据。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开展的必要性

1.能够保证反腐倡廉工作落实

高校对领导干部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使领导干部能够以公正廉明的态度履行本职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工作健康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高素质的高校领导队伍。

2.能够保障领导干部任期工作执行力

对任期内高校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保证经济活动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审计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可以提升领导干部的警觉性,还可以更全面了解其任职表现,有助于高校领导干部层,更好地服务学校和学生。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外部环境

两办规定中,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内容提出了新要求[1],扩充了审计重点内容,吸收和借鉴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中部分具体条款内容,为新时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一)坚持党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

新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将经济责任工作放到事业发展中谋划,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加强整体推进,聚焦经济责任,深化重点审计内容,提高监督效能。持续加大对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高校事业发展、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廉洁从业、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方面的监督力度,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监管范围扩大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两办规定分别对内部审计职能范围和经济责任审计内容进行了扩充,比如,内部审计职能范围增加了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和建议;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增加了对经济风险防范情况、民生保障和改善情况、机构编制管理情况、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进行审计,也加大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力度。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要尽快实现从以财务合规性审计为抓手,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转变。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应以“任中审计”为主

两办规定强调“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推进审计结果运用,增强领导干部的规矩意识,形成监督合力。任中审计的实施,能够及时获取经济责任审计所需的资料,并可以得到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干部履职期间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可以尽早发现,及时进行制止或处理,尽最大可能挽回或减少损失;对苗头性问题,可以即时提醒,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小错酿成大错;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备、执行不到位、执行走样或管理薄弱环节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内部制度,规范完善管理,有效防控风险。

(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提高

两办规定要求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审计评价时,综合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要与审计内容相统一,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基础,以事业为上、容纠并举等为原则,结合事业发展综合判断具体情况,发现错误和失误要合理合法的谨慎定责,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维护工作进取的积极性。这对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提出新标准,需要提升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水平,全面增强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

(五)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管理新要求

2021年国家印发《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审计署关于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得委托其他组织独立实施,且社会中介机构人员不得担任审计组长、主审。如面对审计人员不足或者职业技术能力受限等情况时,在保证严格项目管理、严抓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可以从社会中介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中,聘任具备审计专业相关知识的人员,或者找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组织管理新要求,将给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带来新挑战。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应提高人员配置与承担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的匹配度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2]。2015年12月两办印发《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中明确审计第一项主要任务即为实行审计全覆盖,明确提出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高校内部审计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工作[3]。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要求对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的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贯彻国家重大经济政策情况、规划和目标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情况、廉洁从业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高校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持续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一方面,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高。国家对新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职能定位、重点审计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抓住 “关键少数”,保证国家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遵守,强化对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职责、担当作为。另一方面,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数量众多,实行“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一个任期一般为四、五年,因工作需要一个任期中间转岗的情况也比较多。高校集中调整中层领导干部时,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次高达四五十个。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面临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与力量匹配度有待提高。高校审计人员力量不足和审计任务繁重,导致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完成时限较长。高校审计人员职数、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与工作要求和任务繁重不相匹配的情况比较突出。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是当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高校需要尽快配强配优审计人员,更好地推动开展审计工作。

(二)审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审计评价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核心支撑,而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评价体系则是开展审计评价的基础[4]。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近年来国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双一流”建设,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高校学科众多且差异化较大,经济责任审计中需对分管不同学科的领导进行评价。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指标短期内不容易确定。高校领导干部数量较多,分类制定审计评价体系难度很大。

(三)审计结果运用不够充分

审计结果体现出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整改工作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审计其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直接体现。高校普遍存在审计整改,产生重复劳动,个别问题认识不到位,审计结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四、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有效开展的[5],因此,高校应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加强党委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按照内部管理需要,统筹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的岗位性质、管理资金额度、业务范围等因素,编制经济责任审计轮审计划,并在年度审计计划中落实实施,将轮审计划与审计工作有效衔接,实现在一个聘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从审计项目立项到审计结果的呈现、从统筹规划到监督落实,党委部门都要对审计情况有所了解,确保党的领导贯穿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确保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增强审计力量,加强队伍建设

第一,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始终将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在党建的引领下开展业务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升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高校应根据新时期国家审计工作的要求及实际情况,尽快增加审计人员职数,力争吸纳更多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审计队伍,增强审计力量。第三,高校审计部门通过以干代训、业务培训与调研交流等途径及时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动向和审计前沿理论,更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三)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系统工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重结果指标,也要关注发展指标;既要关注制度健全,更要关注执行效果。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组织架构,分类管理,分类建立评价体系。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生满意、内部治理、教学发展、科研产出等方面来设计各领导岗位对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系统、全面、科学、执行性强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审计评价有依据,审计建议有针对性。

(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升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生命线,高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更新贯彻审计新理念,通过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的管理等途径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量。高校要结合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统筹审计资源,探索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对学校二级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权限范围和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分门别类采用不同的审计方式方法,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国资部门、后勤部门、基建部门、人事部门、投资管理公司等部门负责学校主要经济和业务活动,及规模较大的二级学部(院)主任(院长),采用“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就业就创、招生、校工会、组织部、宣传部、保密办等负责学校某一领域,职责范围相对窄,采用离任审计方式;任中审计时内部管理较规范、内部控制较好的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可以采用“任中审计和离任交接”审计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又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效能及时发挥。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的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均有信息技术的引进,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比如,开发审计信息化系统,将领导干部涉及的财务信息、管理信息与系统融合,加入审计方法,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系统直接对其任职期间的经济活动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获得审计结果。这种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审计结果,还方便相关人员获取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行情况。购买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是解决高校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专业知识、技术局限的问题,形成审计监督合力。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的管理,建立健全对社会中介机构购买服务质量控制制度,严把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沟通、审计报告关,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通过对社会中介机构人员进行审前培训,审计过程中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定期召开项目组汇报会,对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五)积极探索建立日常督查机制

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要前移监督关口,与学校组织部门配合,对新提任或转岗的中层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知识宣讲,重点阐述经济责任规定要求、具体内容和审计中普遍性问题;制定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办法,对新提任或转岗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签订经济责任告知书,提前告知经济责任内容,从而增强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合法合规办事。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大众性、典型性等问题,进行集中梳理,编制本单位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提示清单[6],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重点风险自查工作,用于指导领导干部加强日常自查、自我监管和自我纠错,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加深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理解、支持,提升审计整体效能。根据不同时期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动态修订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提示清单,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规范管理水平,有效防控风险,促进事业健康发展。

(六)切实加强审计整改,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提高内部审计部门落实整改督促责任的动力,也进一步调动了被审计单位和主要领导落实审计整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积极推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健全审计整改机制,实施“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有效衔接。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作为整改落实督促部门,深入剖析研究审计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审计建议,分类整改、整改彻底。内部审计部门施行经济责任审计整改项目组负责制,由项目组长或成员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进行督促检查,整改完成的问题方可销号。另一方面,被审计部门作为审计整改主体,被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审计整改第一责任,要认真落实审计整改,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按要求上报相关整改材料,做到举一反三,完善二级部门内部管理,提高内部治理水平。高校应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为审计整改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出发。首先,制定并出台审计结果运用管理办法,办法中应明确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各个部门应履行的职责,建立校内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达到信息共享、结果共用。其次,两办规定中也着重明确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应将其作为被审计人员年度考核和任职考核范畴,纳入二级部门党风廉政检查考核内容。第三,被审计部门根据审计建议,采取有关措施,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五、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是高校教育发展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充分利用审计结果,以审促改、以审促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校的建设目标。

作者:廖宏伟 郭继秋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