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论文范例

社会医学论文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冲突;增能;场域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决定,此次会议首次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认为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更快更好地实行现代化,而且可以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更广大人民。而提高全民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党的执政能力加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水平。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医患冲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将产生重大影响。要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忽视医患之间的关系发展。医患之间和谐相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要重视医患之间关系。通过了解如今医患关系的情况,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医患关系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解释性探讨,为有效解决医患纠纷提供建议和措施,为立法及其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这将对减少社会冲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

一、淮北市H医院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医患关系的总体评价

笔者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医患双方对目前医患关系的总体认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医患关系现状和造成医患冲突的原因。具体调查结果如下。1.H医院医患关系现状如表1所示,本次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医务人员94份,患者106份。在调查中发现认为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和比较紧张的有162人,占总体比重的81%。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为如今医患关系不紧张的只占总调查人数的5%。从表1中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为目前的医患关系总体上是趋于紧张的。2.医患冲突的责任从表2中可以看出,71.7%的患者认为医患冲突的责任在医方,24.5%的患者认为医患冲突的责任在于患方,只有3.8%的患者不清楚是谁的责任;而51%的医务人员认为医患冲突的责任由谁承担是说不清的,27.6%的医务人员认为责任在于医方。3.医患冲突的原因如表3和表4所示,48.9%的医务人员认为与患者沟通困难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当然有22.3%的医务人员认为目前患者自身维权意识增强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而43.4%的患者表示医患冲突的责任在于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4.医务人员道德素质问题的突出表现如表5所示,大部分医务人员和患者都认为服务态度差和工作责任感差是目前医务人员道德素质问题的突出表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权被提到重要位置,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10.6%的医务人员和15.1%的患者认为不对患者告知病情也是医务人员道德素质建设的关键点。5.医患沟通情况的满意度如表6所示,48.1%的患者对医患沟通不满意,占比最高,然而,51.1%的医务人员对目前的医患沟通情况满意。可能在患者眼里不满意的沟通在医护人员那都是正常的,比较满意的沟通。可见,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患沟通满意度方面尚存在较大分歧。6.医患沟通困难的原因如表7所示,55.7%的患者认为医患地位的不同导致沟通困难,而51.0%的医务人员则认为是受教育程度不同使得医患沟通困难。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淮北市H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总体来说H医院的医患关系是紧张的,患者认为主要是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态度差导致医患沟通出现困难,患者不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医生的治疗方案。这样会对医务人员产生误解,导致彼此关系差。第二,对于医患冲突的责任方面,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由于医务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高,对医学知识也很熟悉,因此看待医患冲突的责任时就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确定最后是哪一方的责任。大部分患者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医生要低,看问题不够全面,所以倾向于认为是医方的责任。第三,在医务人员道德素质问题的突出表现调查中,笔者发现医方认为主要表现在工作责任感差和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比如让患者送礼、充话费等。患者认为主要体现在服务态度差,对待患者态度“冷”“硬”“没耐心”。这些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第四,在医患沟通情况满意度的调查中,淮北市H医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调查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医护人员比较满意的沟通状态,在患者看来是不满意的。医护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更关注于治疗患者的疾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欠缺。绝大多数患者认为医患双方扮演的角色地位的不对等,医务人员处于主导地位,可以支配患者的时间、精力、金钱,患者自身不愿意被支配,导致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出现问题。第五,医患沟通困难原因的调查中,笔者发现H医院的医生反映很多患者都是当地的农民、工人,他们的教育程度比较低,跟他们解释很久也不能懂。而且医务人员需要面对很多患者,时间有限,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做解释,导致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不够了解,为后来进一步有关治疗方案的沟通加大了困难。因此医务人员认为教育程度的差距是导致双方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患者认为是医患之间不平等地位,医务人员处于主导地位使得双方沟通困难。患者普遍认为现在看病的费用高、看病难,导致患者倾向于将医护人员当作自己的“出气筒”,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而医务人员则认为是医疗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普遍反映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将有利于医患关系健康发展。

二、医患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与国家层面

1.医疗法规政策制度不健全

在对淮北市H医院医务人员的访谈及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医务人员认为目前的法规政策更倾向于保护患者的权益,比如颁布的《执业医师法》《民事诉讼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在制定法规政策的时候,没有将医患两者放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看待,导致医务人员觉得当自身的正当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并没有机构部门愿意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时候,医务人员为了能够保护自己,常会对一些患者的一般性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担心出现误诊。这就加大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患者对医务人员不满。“我们也没有办法,像之前颁布的法规都是在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也算是打工的,也怕出事情啊。想让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就会要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开一些大的药方,怕出现误诊,到时候患者找碴儿。”(A医生,2018年3月28日)

2.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不足

笔者调查的淮北市H医院是一所公立的三级甲等医院,被定义为非营利医院,自己承担盈利和亏损风险。在现行体制之下,医院被政府推向了市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出现只有政策支持而不提供资金的情况。医院发展速度慢,医疗资源多流向大城市、大医院。达伦多夫的社会冲突理论讲述了稀有资源总是处于争夺状态之中,优质的医疗设备、技术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患者看病倾向于选择大医院,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存在排队挂号等候时间长、床位紧张等现象。患者常会出现对就医环境、医务人员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情绪,导致医患之间的冲突。

3.医疗管理不健全

不健全的管理主要包括医疗风险管理和保险分担制度不完善。医院是一个对专业性要求高并且充满风险的地方,疾病的复杂性和目前医疗技术的有限,没有哪一个治疗方案是零失误、零风险。通过调查笔者发现H医院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医疗风险管理机构,患者不满意治疗效果时,会直接找医护人员处理,这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包袱。保险分担制度不健全即医疗赔偿制度不健全,出现医疗纠纷都会让医院来承担责任,保险公司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小。“医院的管理也有好多问题,一出现事情,不管大小,患者就来找我们医生闹事,看病的人要来找医生,处理事情的也来找医生。我们精力有限,也处理不过来,有时候还会把事情越搞越复杂,到最后也都不会出现什么好的结果。”(B医生,2018年3月28日)

(二)医院层面

1.人文关怀缺乏

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看作是由低到高的五个阶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诺认为人们各层次之间的需要是层层递进的,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上升,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的需求,患者看病的时候不仅要解决身体方面的疾病获得安全的需要,同时也注重得到医生的尊重。医务人员对待患者“冷”“硬”等,患者不能从医务人员那里满足尊重等发展性需要。医患之间相处时,纠纷、矛盾会增加。

2.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情绪严重

医务人员的教育投资比其他很多职业都要大,本科要读五年,在校实习阶段也没有工资,还要自己交钱给医院。毕业后去医院工作时,工资也不高。笔者调查的H医院主治医生一月只有三千多,法定的收入与之前高额的付出不成正比。而且在医院工作量也很大,每天要面对很多患者,晚上还经常会加班。此时医务人员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没有耐心对患者及家属做有关病情方面的更多解释。“我一个月工资三千多,基本上只够自己用,更别说买房买车了。刚毕业那会有的是激情,但是现在发现没点关系想升职很难,自己现在很想跳槽了。”(C医生,2018年8月28日)

3.部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低

在调查过程中,据患者反映虽然现在中央反腐倡廉,但是还是有些医务人员素质比较低,比如收红包、让患者送购物卡、充话费、请吃饭等。将患者看成是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为了弥补法定工资被金钱蒙蔽了心智,这种“补偿心理”是医务人员素质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应加强医务人员道德素质建设。“有的医院医生人很好,有的就不管了。前几天我做手术后,就让家里人给麻醉师和主刀医生都送了红包。没送的时候,医生早上查房都不怎么来我这床位。因为手术后,不能吃东西,要用药水来提供营养,没送红包的时候,药水用完了,医生也不给加。人不能吃饭,也没药水,一点力气都没有,后来送了礼,查房早上也来问问怎么样了,药水也给加了。现在的有些医生就是素质太低了,还没人管。我们老百姓也没法子。”(A患者,2018年3月28日)

4.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笔者在访谈的时候发现患者抱怨当自己不满意治疗效果的时候,没有人管理,投诉电话打了之后也没有下文,并没有得到处理。在患者看来,医院里医务人员处于主导性角色,自身为了治愈疾病,让医务人员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其实潜意识当中患者并不愿意被医务人员支配,对医务人员心理就有一定的抵触。医务人员每天很忙,通常将患者看作是疾病的载体,关注点在于患者身上的疾病,对患者的服务也是“冷”“硬”“不耐烦”,没有运用合理的病情告知方式,使得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了解。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医患之间的冲突。“我还没有多问几句,那医生就不耐烦,皱着眉毛讲,说了你也不懂,问那么多干什么,按我说的做就行了。我看到那医生就头都痛,都有点怕他了。”(B患者,2018年3月28日)

5.医疗技术水平低

医患冲突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治疗没有达到患者的预期,或者出现了误诊导致患者没有恢复健康,病情反而更加严重。医生这个职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资源差都会加剧医患之间的冲突。“我一般看一些小病来H医院,要是严重的病我都会去坐汽车到徐州大医院看的。徐州经济比淮北好些,医院里面设备也齐全,一些好的进口医疗设备都有。H医院就不行了,看病人多,政府也不给钱给医院买新设备回来。花了钱看病还看不好,老百姓就会闹事。”(C患者,2018年3月28日)

(三)患者层面

1.对医疗效果不切实际的期望

患者自身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忽视医学的不确定性、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对医务人员提出较高的期望,更有甚者会提出手术等治疗零风险这样的要求。通过问卷和结构式访谈,笔者发现患者常会认为自己花钱了,还治不好病那就是医务人员的原因。这些无理要求的提出,也会导致医务人员“不敢行医”,影响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感。“花那么多钱来看病,医生就要把我治好,不然钱就白花了。”(D患者,2018年3月28日)

2.法律意识淡薄

患者法律意识淡薄,出现医疗问题、不满治疗效果时就将责任推到医务人员身上,而不是通过合法的途径渠道解决问题。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遇到医疗问题时常会在医院门口“摆花圈”“放鞭炮”“砸医院设备”。一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维权,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注意。但是这种破坏性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医患之间的冲突。“投诉电话那些打了都没有用、办事慢,拖很久都不处理,在医院闹事,放个鞭炮,很快医院就会有人来管了。”(D患者,2018年3月28日)

3.医疗费用压力大

笔者在H医院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患者都不是工薪阶层。科技的发展、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都需要高额的费用。一般患者并不能承受这些医药费和检查费。医疗费用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敏感话题,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4.社会信任缺乏

社会信任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医务人员开的处方、检查单和治疗的措施不信任,还对医疗管理部门的不信任。对医务人员开的处方持怀疑的态度,不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出现医疗纠纷的时候,不愿意找医疗管理部门处理,总是觉得处理的程序复杂并且会偏向医务人员,因此职业性的“医闹”事件层出不穷。

5.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

笔者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些慢性传染疾病的患者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由于是传染病,他们不得不和别人隔离,社会交往活动相比生病之前减少了很多,内心孤独。还要长期服用药物,导致患者内心压抑,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消极悲愤的情绪,也不愿意接受治疗。“我这病是慢性病,治不断根,钱花掉了,还没什么用,我都不想治了,再也不想来医院,也不想看见医生了。”(E患者,2018年3月28日)

(四)社会媒体层面

如今,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不顾职业操守和道德,不切实际地报道一些与民众有关的医疗事件,夸大事情的经过。故意将患者描述成弱者,把矛盾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身上。比较正常的医疗问题经过炒作也会颠倒是非黑白。加上医疗知识的专业性,普通大众在这方面都比较欠缺,所以大众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社会媒体的报道、舆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当前的医患关系。“我平时玩手机都会看见微博上面不少关于医疗事故的报道,大都是医院的责任,所以我打心底就不喜欢医生,我觉得他们就是来赚钱的。”

三、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一)政府与国家

1.落实好宣传工作,正确加以引导社会媒体进行报道

社会媒体的宣传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根据人在情景中理论,人是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成长改变的。社会媒体的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制定一系列规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政府要切实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普及更多的人,将药费、检查费各种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少因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的压力。

3.改善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金斯利•戴维斯和威尔伯特•莫尔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职位比另一个职位更重要,要想最有能力的人为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做出牺牲,必须给占据社会重要职位的人实质性刺激,比如权力、声望、财富来保证这一点。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败德行为,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4.健全医疗风险分担制度

现在的医患冲突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医疗风险的分担制度不健全。对于一些重大疾病,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参保,如果出现了意外,可以由保险公司支付赔款,这样医务人员大可放心地去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也可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

5.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事业

积极发展社区诊所,培养一些全科医生,有效为大医院分流一部分患者。同时可以利用社区医院开展一些疾病的预防、安全知识讲座,提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和认识到医疗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鼓励社会对社区医院进行资助,将社区医院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二)医院

1.建立完善的患者投诉管理系统

据调查发现医院的评价系统里面很多信息都是内部医务人员自己填的,并不是对患者真实想法的反馈,其实就是一个面子工程,并没有起到任何实质的作用。因此医院要改变这种状况,有效收集患者的意见,可以将矛盾冲突在萌芽阶段就消除,为接下来的有效治疗奠定基础。

2.加强医德宣传,提高医务人员道德素质

医风医德建设是解决医患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医风医德表现在医务人员不将患者看作是自己弥补合法收入低的工具。对待患者要耐心地解释倾听,将患者的目前身体状况详细地用通俗的语言传达给患者,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

3.鼓励医务人员加强沟通,争取医患信息对等

沟通可以增进患者对疾病状况的了解,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医务人员要处处为患者考虑,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必不可少的。

4.提供科学的就医指南,为患者开设急诊绿色通道

现代医学知识具有高度专业性,因此很多患者不了解医学知识。一些患者甚至面对五花八门的科室都不知道自己要挂哪个科室的号,这个时候就需要导医为患者耐心指导,让患者就医有一定的方向性,以免花钱还没治好病。因此医院应为患者开设绿色通道,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让患者深切体会到医院的人性化服务。

(三)患者

1.转变就医理念

一直以来传统的就医理论是年龄越老的医生医术越高明,大医院的治病效果越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慢性疾病和常见病都可以在社区医院治好,现在的社区医院已经有这个水平了。患者自身要纠正对基层医院的偏见,在社区医院不用出远门就可以治疗一些常见病,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有效推动分级诊疗的实施。

2.提高自身的医疗法律知识

患者自身对医学要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提供详细的资料给医务人员。尊重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不将医务人员当作自己发泄不良情绪的工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掌握一些法律常识。

参考文献: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2

1.注重医德教育。

英国的医德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德教育体系,英国的医德教育是必须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注重多学科相互交流,在专业学科中融入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另一特色就是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慢慢感悟。同时,它的网络共享资源非常丰富,医德教育的老师都是具有丰富专业经验和人文素养的教师。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正式把医学伦理学列为医学院必修课程,使之成为一门包含哲学和伦理学的新兴学科。虽然说美国的医德教育深受英国的影响,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医德教育快速发展,医德教育模式不断成熟,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德教育模式。美国的医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就比较注重人文教育,并注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问题为中心编写教材,把医德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并设立医学道德奖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奖励。美国的医德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另外,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实践中完成的,例如:医院实习、社会志愿服务、义工等形式。

2.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渗透。

英、美两国的医德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校内学习教育,二是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学习教育主要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一些讲座、会议、报告会等,校外实践教育主要是在附属医院或社区医院见习、实习、义工等。英、美两国都将医德教育融入医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校外实践活动进行医德教育。第一,校内学习模式。英国的医德教育注重学生的法律和伦理知识的培养,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是英国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医德教育课程的编写由一个包括教师、医生、律师、哲学家在内的19人小组完成的,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同时,注重跨学科交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中都要进行伦理教育。在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与社区医疗等课程中穿插医学伦理教学。师资队伍强大,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室,教师都是有医学背景并接受过医学人文培训的综合型人才。美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在医学院学习后进入医院仍要进行医德教育,人文课程不仅在临床早期开设,而且贯穿临床实践的全过程。美国的人文课程主要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宗教、法律和伦理学,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医学伦理学。每一所医学院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开展医德教育的专门机构,由负责德育工作的一名副校长牵头,下辖24人的工作小组,部门院校还开设了专门的医德教育奖学金。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学校也会聘请一些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开展道德教育讲座。第二,校外实践教育。英国医德教育的校外实践主要是通过在医院见习或者实习来完成的,成立有专门的医德教辅机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见习、实习的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并对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剖析,以增强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另外,在校医学生或者医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网络创办的“道德教育社区”对各类医疗道德事件进行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美国的校外实践模式除了在医院实习、见习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医德教育课程,并且有稳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讲座和研讨会使得医德教育形式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机会。

二、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德教育不单单是医学院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医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1.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对医德教育不够重视,重专业轻医德。“医乃仁术”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拥有高超的专业技术更要拥有良好的医德。然而,较多的医学院校对于医德的重视程度不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追求专业技术上面,对医德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完全处于松散状态。尤其是在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完全处于真空状态,实习阶段可以说是医德教育的关键阶段,实践中的一些小小的社会现象就有可能改变医学生原有的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医院和医学院校相互推诿,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处于瘫痪状态。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阶段,学习内容主要以“两课”为主,95%的课程为医学专业课程,医德教育占有学时过少,这样的课程设置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对医德教育的重视。在实习和毕业阶段,医德教育几乎没有,医学生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专业技术上面。选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教材,根本没有根据医学的专业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没有把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有的都是泛泛之词,内容空洞、乏味。进入医学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理科生,再加上课程设置的不均衡,导致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就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浅表层面上。第三,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法陈旧。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一般是由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没有专门的医德教育研究机构。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医学专业背景不是很充分,他们大多是根据自己对医德教育的了解进行一些有限的研究。而专业课教师只是负责医学专业的教育,没有把医德教育渗透其中,实习阶段的带教老师更是对医德教育不管不问。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以简单的说教为主,根本没有联系实际,没有考虑当代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按照传统的“灌输”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反抗情绪,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社会教育方面。

第一,医患矛盾频发,对医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专门的医闹群体相应而生,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未来的医生,大多数医学生表示不敢从事医生行业,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甚至社会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得大家的眼球,故意扭曲事实、捏造真相,再加上一些患者对医疗行业了解甚少,就会跟着煽风点火,以讹传讹。社会民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危机在客观上也使得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存在不安全感。第二,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颠覆医学生的价值观。现实中,部分医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确实存在着收取病人红包、吃回扣、过度医疗等现象。一些医生缺少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对患者缺少关心,言语冷漠,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耐心的解答。医学生在现实中所见到的与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大相径庭,由此产生对书本知识的怀疑,在学校建立的价值观可能被医疗行业的歪风邪气所颠覆。

3.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决定了在医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的错误观念一直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加各种培训班、奥数班等,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个好的大学,毕业以后能找个好的工作,家长们形成了只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做人准则的培养,功利主义和竞争意识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三、构建“三位一体”医德教育模式的建议

科学的教育应该是立体的,单单依靠学校撑起教育的大厦是完全不可能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更需要社会、家庭的广泛参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1.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大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全社会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温馨的大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参与,立足长远,通过开展人文讲座、演讲比赛、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其次,要净化社会环境,对医疗行业内部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打击,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奢靡之风”等腐朽思想进行批判,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良风尚进行表扬,通过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最后,家庭教育是基础,要改变以分数论人才的错误思想,把子女的道德培养作为第一要义,不能过分的溺爱,要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规家风。

2.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医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摆正医德教育的重要位置。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特征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认识到医德信念和医德素养在自身的专业技能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医学院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训练技能的传统模式,把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成立专门的医德教育机构,建立一支技术过硬、道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定期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错误思想,把道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第一准则。

3.完善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借鉴英美的医德教育课程,建议我国的医德教育课程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除“两课”外,还应包括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二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三是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人与自然、社区卫生保健、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以上三个层面的课程要相互依托、联系紧密。另外,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现代学生的特点,创新教育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相融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医德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进行医德教育,建立网络教育新高地。我们要善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4.注重社会实践,保持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医学院校和一些医院对于实习阶段的医德教育相互推诿,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复习考研放弃了实习,使学校教育在向社会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我国的医德教育应该对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充分抓住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对在现实中遇到的医疗纠纷问题进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实习带教老师也要深入医院,定期听取大家的汇报,展开讨论。医院的医生更要在巡视患者时对实习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树立榜样,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于实践,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医德教育的效果,确保医德教育的持续性。

5.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社会大众对医疗行业存在的愤恨,导致社会大众对医生丧失了社会信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体制问题,公立医院形成垄断,以营利为目的。按照现有的体制,医生的劳动和收入不成正比,就造成医生通过药品提成和灰色收入来提升经济收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致使医疗纠纷不断涌现。因此,必须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重新确定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性目标而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确立的目标应当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能允许公立医院根据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入中,政府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这个比例是40%,而在我国大部分省市不足10%。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大财政补贴,这样才不至于公立医院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医生也不至于通过开大处方、药品回扣等增加收入,医生满足了自己的应有价值,自然就会回归到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上面,医患关系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改善。

6.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管理。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3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方法论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概论》课程教学。这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感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现实意义;就是要使广大学生在教师渊博的知识传输中熟悉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增进他们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的社会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从而时刻成为先进文化的方向和旗帜;就是通过活化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增进同学们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情感认同,使传承优秀民族精神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意识、品格、和气质之中,使力求创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大学生的价值诉求,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帮助他们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就是要利用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融入在细微的、常见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总结、自己领悟、自发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另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概论》课程的德育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立足实践、总结经验基础上凝练出来的,也是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进一步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概论》课程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把德育目标与这三个层面紧紧相连,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过程中应该以此为基础,将学生是否实现这些要求作为课堂理论教学效果和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从而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在教学内容中有价值观的体现,通过教育者的身体力行传递出的信息导向,增强受教育者对其提出的践行要求的信任度,从而实现思想的共振。   二、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方式创新思考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效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我们必须直视课程教学实效性不高的现实,通过课堂教学增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融入《概论》课程教学为契机,在教育方式的创新上多做思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的教育方式创新,不仅是引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大众文化的需要,更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客观要求。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即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其自身有着极强的层次性、巨大的包容性、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够统摄多元、规范多变。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不同的价值需求、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不同个性特征,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群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求融入的方法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融入全过程可以运用价值体系来指导,选择学生大众接受教育的各种工作方法、路径、载体等方面的发展走向,极大地提升教育的针对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向前发展提供有利因素。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的要义在于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其重点在于方向主导、内容框定及方法转化。“融入全过程”的价值转化,至少需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核心价值体系到大学生群体大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主要解决理论过渡到教育实践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大学生群体大众思想政治教育到大众价值观的转化,主要解决由内容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实践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核心价值体系是理想信念的彰显、是价值标准的准则,是道德规范的体现,是内容丰富、层次鲜明的,“融入全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价值灌输和传授已经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转变人们的思想或实现价值诉求的转化,必然要通过教育的过程来实现。因为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毕竟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③是有个性和差异的,是活灵活现的,是追求尊严和人格的,而不是“片面的、抽象的人。”   ④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概论》课程教学全过程,不仅仅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一步地探讨,需要高校教师在更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总结感悟,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情感需要,从而与时俱进地创新融入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探索出更多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和吸引力。   作者:李宗艳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4

经典实用主义以社会科学介入现实问题的解决,从而形成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用主义真理观:为信仰服务。对一个命题的判断通常有真假两种结果,实用主义学者的评判标准不再是“符合论“”融贯论”或是“多余论”等,而是一种某种意义上的一致。这就意味着只需要谈话诸方在他们共同的信念下认为某一个理论或某一类思想可以达成一致就可以了。在那之后,实用主义被搁置了很久。但最近,甚至是在更早的时候,它又被恢复了它在美国的地位。其实,这是可想而知的。实用主义这次的回归不仅保持着经典实用主义的传统,还带来了新的内容。实用主义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可以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就不难解释它的生命力。新实用主义的思想主要是以罗蒂为主的后哲学思想。他的思想把许多学科都包容了进来,尤其是文学、政治和道德伦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学科有了可以冠以“科学”的合法地位。在很多时候,罗蒂认为文学、政治或是伦理道德比传统社会科学学科还值得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实用主义,不仅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而且在美国的外交手段中,我们可以不断地看到他们的实用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功利的、利己的,同时还是开拓的、探索的。二是实用主义研究方向:以人为本。实用主义的魅力是当你使用这种方法论时候,你会感到很轻松,很有效。它的研究永远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这应该与它的理论渊源有关。在实用主义哲学中我们永远都抹不掉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影子。这样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或是其他物种都遵循优胜略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所以我们的研究就会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是向上的。在实用主义的思想中,我们同时还能清晰地看到以人为基础,尤其以人的兴趣和情感为出发点的唯意志论的影子。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在实用主义中可以找到。

实用主义很注重的是研究某一问题的兴趣,以兴趣为出发点,便可以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达到有效的目的。同样来自于唯意志论的观点,即对人本身的考虑很重视。这点达成共识:“人类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进行思考的生物。当我们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那些把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大部分理论原则便不能使用。”因为,研究人类不能仅仅通过对某一个社会背景下的他们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推而广之。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期、背景、文化中判断他们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语言所表达的观点,而理解这些语言的重点便是语言的环境。因此,对于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来说,实用主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个方法会让我们在了解我们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同时,变得开心、有趣和更有上进心。实用主义方法论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三是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实际且多元。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学派,他们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有些观点属于实用主义的范畴,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科学研究中。许多哲学学派一直以来都信奉自然科学研究框架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因为他们认为“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其实他们赞同了价值中立原则,认为历史学家或社会科学家应该不带有个人感情和价值导向来研究社会现象。”

但无论是实用主义学家皮尔士的科学主义、还是詹姆斯的意识流、还是杜威的工具论都充分地证明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或完全客观。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类行为、人类的生活习惯或是他们的信仰,都没有办法摆脱掉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能够影响他们的信仰。而生活环境和信仰都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观点在某种社会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而在另一种背景下则是无解的。比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男孩子在路上看到一个吸引他的女孩子,通常会上下打量一番,然后看着她的眼睛微笑。而对方也会为自己被关注而感到骄傲。如果换个场景,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假如刚才的行为我们在美国的黑人区做一次,估计那个男孩子就难逃一劫。因为在那里的社会背景下认为盯着不认识的陌生女孩子看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甚至是一种轻微的性侵犯行为。因此,我们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一种通用的社会行为准则。

在使用实用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中,有两位学者起了重要作用。第一个人是库恩,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为实用主义这个不能体现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的理论提供了成为科学理论的基础条件。因为库恩对那些“反常”的理论提供了自我修正的条件。我们的社会科学理论在不断地“前进”,但如果仅仅因为他们不符合某种严格的逻辑框架就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显然是不公平的。只有当他们的理论内核真正的“坏掉了”,我们才可以宣判这些理论的不可存在性。而在这里,我们认为的内核不能再使用的标准是:实用主义的理论无法让我们的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就像各大学派一直在争执的主观与客观的区别。第二个人是罗蒂,他的种族中心主义为我们研究社会科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例子,这样的现象在社会实际中比比皆是,还有很多奇怪的、我们无法理解的、可能与某种宗教信仰有关的现象。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群与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相差很远的人并与之交往时,又该怎么办?罗蒂的办法是以自己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为出发点,与对方沟通。我认为,这个办法可能不是最快的沟通方式,但一定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们的信仰和观念不一定要强加于对方,只需要找到可以达成共识的信仰和观点即可。找到共同点会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行为和语言有帮助。

这样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更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实用主义在研究社会科学的问题上并不在意理论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合,而是否能有效地成为行动的向导、是否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是否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实用主义学家们不在意社会本身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更关注的是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居住在这里的人类想要的,如果不是就听从内心的呼唤,向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努力改造。他们信奉的是这样的信仰,就像爱因斯坦说的“:有很多时候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想象力无限而知识有限。”按照实用主义的思想这句话是真的,因为他们还信奉另外一句话,就像皮尔士所说的:“每一个真值的句子都是为某一种信仰服务的。”而在这里,人类的兴趣就是他们的想象力的向导,他们在这样的想象力的条件下探索社会科学,就像经典实用主义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实用主义哲学剖析社会科学是需要我们以人类需求为本,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效率为落脚点。在这个问题上罗蒂———新实用主义的代表,延续了实用主义探索社会科学的精神,在新时期展现出他与前辈和同时期社会科学研究的哲学家不同的新特点。

二、新实用主义中的社会科学哲学:为社会科学哲学发展扬帆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似乎越来越不能很好地处理实际问题。一种继承并发扬经典实用主义的新实用主义油然而生。新实用主义继承了经典实用主义的主要精神,即以人类需求为出发点、以兴趣为研究起点、以信仰为真理的判断标准、以效果为检验理论的最终标准。在我们可以找到的参考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实用主义有它特有的理论观点。而新实用主义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罗蒂。罗蒂的实用主义思想与经典实用主义思想的联系和区别是清晰可见的,尤其他提出的后现代哲学思想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他的后现代哲学思想不仅颠覆了我们对哲学基础地位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的理论给了我们新的视野。所以我们选择对他的观点进行说明和解释,后现代哲学的思想可以基本代表新实用主义的理论特点。后现代哲学思想主要强调语言哲学的重要性。他不太重视经验对哲学的重要影响,而是注重我们的语言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像他自己赞同哈贝马斯那样:“交谈理性代替了主体核心理性”。交谈、互动的研究方式,不仅表现出对杜威和詹姆斯的思想的继承,同时也看到罗蒂把研究重点放到了沟通的语言中来。罗蒂的后现代哲学思想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个人主义与整体论的完美结合。研究社会科学哲学的学者对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并不陌生。尤其在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的问题上多少都有分歧。社会学家涂尔干坚决支持方法论整体论。坚持整体论的哲学家必然会忽视个体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力;而很多经典实用主义哲学家都偏向方法论的个人主义,非常注重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忽视整体的作用。但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我们需要找到的是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规律或是较为普遍的特征。但鉴于社会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我们在此讨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或是整体论就十分不妥。罗蒂在他的后现代哲学中认为:“把个人的自我创造和社会的团结同等对待,是同等有效的。”[5](P47)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他把这个问题的界限弱化了,也可以说他把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和整体论的研究方法分别做了限制性的解释,即社会的发展是由个人做的,但个人的才能和价值需要有社会的发展来体现,在不同范围讨论不同的内容。

二是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进一步发展。在上文我们已经对实用主义真理观有所讨论。对于一个句子的真值的判断通常以是否符合某种信念作为标准。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会带来不同的信念,虽说这个会随着该地区的人类的不断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但信念还是有较强的稳定性。信念来自于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习惯性认识或习惯性行为。这种习惯性的行为有时候会带来一定的惰性,习惯于这样认识和行为的人不再会为更先进的发展而劳烦。罗蒂在这里指出了他的有所改进的真理观:真理便是可以指导我们成功的与世界打交道的那些句子所支持的信仰。“成功的”为我们的信仰提出了检验性的标准。较以往来说是不同的,按照他的思想我们需要与世界打交道,每个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下的人类是另一处人类需要打交道的对象。打交道时虽然要以自己的信念为出发点,但只有那些可以与对方达成共识的信念才能算是“成功的”。

三是大哲学的概念。实用主义在研究社会科学时候都很清楚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心理学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但其实这些学科都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严谨的思想和他们独有的名词及属性。他们同样是由被系统化了的、抽象化了的概念和定义组成。比如《社会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心理学原理》这类的书籍,它们包含了作为这一学科共同的、普遍的、较为一致的内容。因此,这些学科知识内容与研究方法不同,但它们同样来自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它们的研究对象相对稳定。相比较而言文化、艺术、伦理和政治中人的主观意识参与的较多,对于文化、艺术、伦理和政治的研究理论性更为弱,但地域性和社会背景的限制会更多,这样的研究更加符合实用主义的精神。当然,罗蒂并不局限于对哲学认识论的扩充,还有对方法论的丰富。他更加欣赏用文学批判的方法来与世界和不同的人类打交道。他认为:“实用主义的复兴超过了哲学的界限,还涉及文学的批判、社会政治问题而较少地关注自然科学。”这个思想与罗蒂反基础主义的思想,在逐步瓦解哲学的基础地位,从而更加突出人类情感和交流的重要性,最终侧重于文化及政治的研究。

四是以语言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罗蒂所强烈支持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手段都是为了了解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下的人类生活,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发生在那里的社会矛盾,最终促使社会进步、生活幸福。因此,语言在他的研究中是关键性的研究对象。这个特点也是新实用主义与经典实用主义标志性的区别。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经典实用主义与新实用主义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最重要的是经验;后者最重要的是语言。”这与他的反本质主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罗蒂的研究目的并不是要找出实际与应该的区别、本质与现象的区别,最终找到实际和本质,而是忽略此问题,找到对话中我们要表达的意思是否是我们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如果想了解对方语言中的真正含义,就要了解表达人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对于研究人员而言便是要了解这其中的差异,为我们的语言环境提供这种差异。找到了差异就找到了冲突,找到了冲突就找到了矛盾。当我们解决矛盾之时就是我们达到共识之日。这样我们即可顺理成章地找到对话中的共同点,进行有效的沟通。不难看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思想其实就是用文化的思想来丰富哲学的内涵。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实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一定会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的情况下丰富并蓬勃发展。实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科学哲学承载着历史使命比其他哲学学派对社会科学哲学的使命要丰富、多样并且有效。因为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基调就是为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的。他的检验标准并不是理论的严谨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可以采用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用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就像是一本生活百科,它是一种工具书,更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会为我们带来阳光般的色彩。

三、未来实用主义中的社会科学哲学:为社会科学哲学升华保障

基于对经典的和新的实用主义社会科学特征及其哲学思想的概括总结,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实用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其研究和发展趋势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内容极为丰富。实用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方法论,用它来研究社会科学不难想到它的范围会扩大。这里不仅仅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扩大,还有研究方法的扩大。从研究的学科内容上来说,经典实用主义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局限在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方面。但新实用主义的社会研究已经拓展到文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可以说在以后的研究中还有可能拓展到其他领域。只要社会中存在行为和思想的地方,都会是实用主义方法论下所要研究的社会科学学科。以后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向着更加注重人的情绪、欲望、梦想等人类特有的方向发展。这与所谈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梦”就是实现民族复兴、增强民族自信的梦,这个梦是现实的,是可以实现的,推而广之,世界的“梦”也会实现的,关键要立足于“人”。在对这些学科的观点上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并行观点。这些观点可能是相互交织并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因为这是由社会科学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可能会认定某种理论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确为我们的社会问题带来解决方案;但我们很难说哪个理论是错误的,因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为那些在其他一些社会背景下无法解决问题的理论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它存在,就有生存的权利。”从研究学科的方法论上来说,实用主义的理论渊源非常丰富,这就不难看出它的方法论是开放性的。用实用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哲学家们都兼有另外的“身份”,因此,其他的研究方法也为实用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注入了活力。不仅如此。同样是由于社会学科的特殊性,笔者不难看到研究各个学科的学者们同样具有研究他们那个学科领域的方法:比如,教育学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也有这一特点,但是社会学科在这个问题上体现得几乎是淋漓尽致。

第二“,对话模式”的社会科学哲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科学哲学是灵活的、丰富的并且是包容性极强的哲学,所研究得出的理论也是开放的。一种“对话模式”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方法来源于詹姆斯意识流原理,发展于杜威的生物体间的互动理论,在罗蒂这里演变成为较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学批判”模式。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什么样的载体,最终都呈现出一种“行为———反馈”的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对话,不如说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来自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结构下的思想碰撞。这种碰撞是明显的、最直接的交流。有了最直接的碰撞,才能有最深刻的解决方式,解决后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就会达成最有效的共识。这种共识是有益于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当然,这样的对话不仅仅体现一种思想的碰撞,还显示出语言对我们研究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方式,我们要通过语言研究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但同样也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于语言的研究还会有较大的困难。在苏格拉底时期,我们认为“:如果语词能够完全模仿事物的本性,我们就得到完善的语言,然而世界语言却总是由约定来加以补充。”

洛克对词语的认识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他认为“:一个词语的意义不是要表达这个事物本身,而是要表达说话人的观念”。这样的描述对我们是有利的,因为对话交流的意义本身就在于要有效沟通,达到基本共识,在有限的范围内找到社会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本质。而洛克这样的解释与新实用主义的“词语的意义仅限于对话范围内”的观点是一致的。很显然,这样的研究方法将会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社会科学的主要指导思想。“科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秘的词语。很多非专业人士感觉它离人类生活和日常活动很远,因为,当我们一提到“科学”一词时,首先想到的都是难懂、生涩的专业名词,严谨的理论思维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那些只有为数极少的人才有天赋碰触到的神秘领域。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按照实用主义的思路分析,首先,很少有人对那些领域感兴趣;其次,那些领域的专有名词当下记得,因为不常用所以随后就忘记;再次,能够有严谨的逻辑一定不与繁杂的生活打交道。但实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科学哲学便不再让“科学”神秘,他们会使得“科学”亲民化。

“科学”知识本应该为人类生活服务,很多人认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科学家们通常会把精力放在理论的争辩中,至于可行性的问题,他们考虑的略微少。”实用主义则不同。他们并不对“现象是否反映本质”的问题争论、也不为“当一个人说话时候牵动了多少块肌肉”这样的问题而烦忧。当他们研究孩子的教育应该着手于他们感兴趣话题的时候,就奠定了这样的基础:要想使孩子们做出卓有成效的事情,兴趣是起点,当他们找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自然会为成功找到最有效的路径,而这个路径就是“对话”,对话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方法论理念把“科学”带到了生活中,而随着实用主义方法论在研究社会科学的道路上广泛运用“,科学”就会俯下身子与他的“子民”亲密接触。综上所述,实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科学哲学是一个十分有活力的分支学科。它不仅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工具”,进而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思想提供养分,让我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尽可能多地拓展视野。

四、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再也不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有声战争,而是以市场和国民生活水平为主的无声无息、无硝烟的战争。在这个战争中所有的国家都在奋力保卫自己的经济领地并以此为依托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这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实用主义的方法论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就算没有战火,也要知道战争其实已经悄然开始。这个现实让我们明白,在处理与别国之间关系时候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对他国的实力有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生活在本国的百姓对经济的发展体会最深。因为,经济的发展会给国民带来快乐。怎样能够使国民生活得快乐,同样也是实用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课题。在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也需要“对话”,但首先我们要站在同一个对话的平台上。那么,平台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经济实力。具体而言,涉及到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两个方面。然而,怎样才能做到那只“看不见的手”对市场自身发展既有约束又有自由,也就是宏观调控怎样才能做到不对市场自行发展进行过多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民幸福和快乐。

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也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国富论》还是《经济学原理》都体现着这一研究目的。而我们的经济理论指导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实践来完善经济理论。无论怎样,经济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告诉我们要切实发展,以国民生活的幸福感为一切理论研究和政策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发展即开放,我们同样要抱以开放的态度来发展经济。例如,区域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大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从来都是国家严控的范畴。但是我们很清楚,多种方法的比较才能为资源开发选择到价值最大化的方法。这就需要政府抱以开放的态度来接受私人或团体优秀的经营理念。与此同时,我们深知资源是有限的,重商主义不能完全流入资源领域,这就需要宏观调控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该行业进行调控。无论用怎样的方式,我们都要在科学的经济理论指导下努力发展经济,国家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证经济体系健康快速的运行、其实我们都已经体会到这样的好处。在这种既有外界压力,又有内在需求的环境下,深入研究经济理论更加有必要。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5

我们所讨论的学风特指狭义的学风,主要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心理。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受到文化习俗、语言历史、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院校学风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比例不到10%,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却占全国总数的40%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制约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这就直接导致了来自中西部和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进入大学之后,在一些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受慢”、“听不懂”等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提升。学习态度大体上稳定,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影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左右,在社会活动和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在未来职业规划上会出现迷茫与困惑,在学习的目的上,部分同学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呈现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个别学生甚至没有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急功近利。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或不喜欢所学专业,这就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一方面在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父母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或者是以未来就业为取向,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大学的专业与自己的设想有很大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同学被迫学习,被动接受知识,“依赖心理严重,创新精神不足”3.学习状况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是一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出现逃课、玩手机等情况,课堂学习效率有待加强。课后复习情况有待提升,大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调适能力不足。个别学生由于以上原因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应付老师、应付家长、应付考试、甚至做出“考试作弊”、“独往独行”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便会出现恶性循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其中的“个人”层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和学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丰富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态度的崇高性,把“求功求利”的学习目的转化为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坚定学好本领的理想信念,把热爱伟大祖国,发奋学习,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挖掘“敬业”的本质意义,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在社会、家庭、自身三个维度明确所肩负责任,做好一名学生的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在入学之初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职业发展规划,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适合自身的发展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在考核考试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核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科研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重在平时,在点滴中积累,严禁抄袭作业。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诚信品质,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培育学生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营造多民族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形成学生快乐学习氛围”4,作为学风建设的载体,为学生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支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学习互助小组的实践形式,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学生和学生结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结语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6

当外界新信息被感知后,个体就会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判断,在与原有的价值观念比较的过程中,要么否定新知识,要么暂时接受或搁置,形成道德理性,然后不断寻求信服的依据。因此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只一味灌输,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知道了并不代表接受了,应然结构并不代表着必然,道德理性还需向道德情感转化。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在现实社会中检验被暂时接受或搁置的新信息。如果社会现象或事件能够对新信息提供足够的实践佐证,新的信息将替换或瓦解原有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情感。如果不能,则反之,或者更为严重,会使个体产生不屑或叛逆的心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道德事件,并作出正确引导,突出社会道德模范,增强教育的现实感,在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经过了实践佐证的新信息就会被理性的个体存储在价值观念中,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体对于外在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最深度的认同,并使个体对于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社会道德就会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信念而成为个体道德最深层的根据。其中道德意志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中介,至关重要。道德意志体现出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特性,能够排除内部或外部的障碍,使个体表现出坚持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生的道德信念,首先就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沉重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个体形成道德信念并不是道德内化的终点,而是第二个阶段的起点。成功的社会道德内化是以自觉的外化道德行为逐渐养成道德习惯并最终形成道德品质为衡量标准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只有通过从感知到内化到行为外化的过程而确立的道德信念才更加牢固,对个体行为的自律意识也最强。可见,道德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是一个内外界信息交流交换的过程,并非单向流动或单纯的主观建构过程。

二、隐性教育与道德内化的契合性

1.隐性教育的渗透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体现在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隐性教育秉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热衷于创造和谐灵动的校园环境,用环境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教育主体“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教育手段多样,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判断的权利。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渗透到了环境、文化、娱乐、网络、舆论等非正式教育载体中,使学生由非认知心理获得这些感性道德信息,不仅排除了学生对道德说教的逆反心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意愿。这些都将有利于道德内化过程中感知阶段、判断阶段和培养道德情感阶段的顺利进行。

2.隐性教育的交互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的信息以感性认识为主,感性认识还有待于向理性认识转化。转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点拨。而QQ、微博、微信、娱乐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载体,借这些载体,教育者改变了高高在上的权威模样,受教育者也改被动为主动,两者之间成为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教育者不仅可以实时对受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归纳、总结、升华感性认识,逐渐形成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会敞开心扉表达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很多在课堂上不敢表达的疑惑或不满都可以借这些载体表达出来。教育者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了解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隐性教育的交互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都缩短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对某一现象或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答疑解惑,为学生新的价值观念提供更多更现实的佐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向道德信念转化的关键。

3.隐性教育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学生把外在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行是最终的目的,行更是强化信仰的方式。大多数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实践获得,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需要社会实践来培养或锻炼。同时,受教育者是否具备了核心的道德信念也需要实践来检验。隐性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内的讨论、答疑、演讲,课堂外的参观践学、志愿服务等都能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到群众中开展社区服务、敬老扶困等实践公益活动,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能使学生在关爱他人中磨练自身的毅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节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4.隐性教育的长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学期能够完成的。隐性教育注重引导受教者自悟自省,秉承“水滴石穿”的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开展将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多元的教育者,需要学校教育者们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塑造。隐性教育社会化的特点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育者。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两个过程不是一次单循环,他需要周而复始的运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规范道德行为,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实践再总结。隐性教育的长效性特性恰适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这一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隐性教育途径

1.创新认知方式,增强渗透性

首先,把隐性教育方式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了解学生的默会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困惑开始,尽量做到施教于无痕,受教于无形。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价值观教育不仅只有思想政治课承担,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等几乎所有课程都能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并且由于这些课程非政治性的特点,更容易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最后,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全环境全过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是环境的产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课堂上拓展到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崇高的道德环境去感染和熏陶他们,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借助多媒体网络,增强交互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发散性的信息传播结构使得政府和教育者对于信息和网络舆情的控制力大大下降。但是,网络的隐匿性消除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即时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广泛性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增强了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育者可以隐匿在网络中,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对一些片面或虚假的新闻报道作出阐释,扫除社会瘴气,匡扶正气,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教育者可以通过创建专题论坛、红色网站,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通过QQ、微信、邮件等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强化体验教育,增强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且价值观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外化出来。教育者可以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教育。第一层次,课堂上。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演讲、答辩、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创造“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施教”的学习体验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感知力度。第二层次,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自主选择性。社会实践的主题、地点、方式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需求我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性认知培养出道德情感,并进一步形成道德意志。第三层次,人生体验。秉承“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理念,和学生互为良师益友,相互鼓励扶持,教学相长,使其在漫漫人生路上,用自身人生历练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悟出人生的真谛,形成道德信念,并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践行理想信念。

4.发展社会教育,增强长效性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7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生活性,主动帮助解决高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逐步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在教育的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精彩典型视频播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提升专业课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专业课是扩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学生在校三年都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熏陶力量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起着舆论引导、文化感染和精神塑造的作用,承担着感染人、教化人和塑造人的角色,履行着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积极重视和推进校园文化的规划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意愿。首先,改善校园物质文化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积极加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占领高校校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校园影院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要充分发掘校歌、校训、校史、校园雕塑等校园标识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标识物的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迎五四接力长跑”、“建党知识问答”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发更多更好的高职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读书节等,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段之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不仅能从中更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为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暑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农村,进一步了解社会、国情和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参观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高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过深入企业和社区,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通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加深对城乡发展现状的认识。其次,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和顶岗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职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奖励和扶持其中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学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顶岗活动落到实处。再次,广泛开展社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服务奉献的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强、开发性强、互动性强、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受到高职学生广泛使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为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利用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也可以建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站,开展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网上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也可以针对当前关于价值观的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等活动。同时,在利用网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和传统说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既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最后,再交流互动上,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等聊天工具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高职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和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各项保障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

在高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完成相关任务。

2.教师队伍保障机制。

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政治立场坚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程序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稳定化。要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管理,不断加大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和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4.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社会医学论文范文8

青年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青年一代的核心,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深远。要有效地在大学生当中树立起一面价值观念的旗帜,必须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辅导员工作实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时代赋予了当下的大学生群体崭新的气象和风貌,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个性张扬、更加解放,但同时,也出现了价值观的缺位、偏离等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政治意义,必须要在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基础上,挖掘适合大学生群体的价值理念,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指导他们成长成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要想有效地在大学生当中树立起一面价值观念的旗帜,必须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辅导员工作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外化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一)加强自我修养,注重教育示范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容易模仿、接近和趋向自己的老师。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必须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不断学习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时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践行者,给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引导广大同学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创新工作方法,注重情感渗透、价值启蒙

辅导员要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出发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做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第一:到学生中间去,成为良师益友。通过辅导员下寝室、下班级,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去。辅导员下寝室不仅仅是为了防火防盗查安全,核心是深入学生大本营,了解、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生活环境、生活状态,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及时了解学生内心想法,适时进行情感沟通和价值引领。通过谈心谈话,用心的教育,用爱的指引,到学生内心世界中去。高职高专学生来讲,在高中时代是被老师抛弃的一个群体,以冷漠和叛逆来掩饰内心对爱的渴望,他们更需要关心、理解和帮助。通过主动与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适时进行价值启蒙教育,既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第二“:一班一品”创建,促进班风、学风形成。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性很强,但同时也缺乏团队精神和责任心,缺乏自我约束力。通过一班一品创建,让每个班集体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制定富有特色班级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班级活动,形成特色文化。比如工程1201班,叫“汽车文化大观园”,通过汽车品牌文化展、安全驾驶展、模拟汽车营销等,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特色,既凝聚人心,又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制定班歌、班训、班级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三:开展富有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凝心聚力。辅导员要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班级文化活动、文化氛围,感染每一个班级成员,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主流价值观。如,开展以“一封家书”命名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通过爱的追忆、爱的等待、爱的告白、爱的祝福、爱的誓言五个篇章,以音乐、视频、朗诵、合唱等形式,教育同学们懂得感恩、理解爱、学会爱,将恩情融化在我们心中,用点滴行动彰显大爱无言!通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感受到青春易逝、时光难返,鼓励广大同学珍惜大学时光,树立人生理想。第四:利用优势资源,由点到面,辐射带动广大同学。党员、团学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辅导员要抓紧并利用好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四大马车:党员、团委、学生会、班干部!学生党员是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的辐射力、影响力。通过“党旗导航”“、记念一二•九运动”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是整治灌输,更重要的是日常文化熏陶。团委和学生会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各项有意义、有内涵的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寓教于乐。班干部是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又是我们的工作得以延伸的手臂,我们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启蒙,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从而辐射带动整个学生群体。

(三)依托校园文化,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学生的家,校园文化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我院在鼓励广大师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积极通过校园宣传栏、海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鲜艳的颜色、醒目的字迹、丰富的内容,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借助校园营造的学习氛围,我们积极开展“激昂青春•舞动我心”红色舞蹈比赛“、红歌班班唱”比赛等活动。在准备每一个舞蹈、歌唱作品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体会和领悟时代背景、创作意义、历史传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深入社会实践,强化价值认同

以社会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根据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要求,我院组织学生到“中山舰”“、红楼”等革命纪念地参观访问,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教育。先后三次组织师生参加记念“一二•九”汤逊湖暴走活动,以缅怀学生们的爱国之举,传承强国之志。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清除校园“牛皮癣”等公益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

(五)职业规划辅导,领悟人生真谛

职业既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标志。作为大学生来讲,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一代,从校园到社会,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同,这种认同感来自于职业的归属感、成就感。作为辅导员,从大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的兴趣、爱好、人生理念出发,选择符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学生在满足个人基本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为他人、为社会的奉献中,发掘人生的乐趣。“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青年一代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一代的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必须要结合实际、深入实践,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作者:梅杰 周闻峥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