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卫生适合技术的引进与运用

乡村卫生适合技术的引进与运用

作者:潘国伟 单位: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和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许多价格昂贵的“新技术”明显超出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加上某些医疗机构的趋利倾向,“高新技术”在农村的投入产出效益不尽如人意,多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技术与政策手段破解这一难题。适宜技术(appropriatetechnology)最早来源于经济领域,由Atkinson和Stiglitz[1]在1969首次提出,他们将之表述为“本土化的实践与学习”(local-izedlearningbydoing),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受到当地特定的资源要素组合的制约,适宜技术理论要求技术结构应该和当地的资源要素结构相匹配。我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指出,发展中国家要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大部分应该是成熟的技术,而不是发达国家的最先进的技术,应按照本国的资源条件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从发达国家引进适宜的技术。

多数“高新医疗技术”的研发是基于发达国家或城市资源条件的最优使用,因此,尽管农村可以像城市同样地获得相同的最新医疗技术,但如果所采用的技术和农村的资源条件不匹配将造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明显超出当地农民支付能力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国家科技部组织开展的“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就是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卫生技术选择面临困境的一种重大战略性创新,辽宁省过去8年的技术推广经验表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需求评估、技术遴选、绩效考核、质量控制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与规范,受到了广大农民、乡村医务人员和当地政府的欢迎和好评。同时,由于受当地卫生人力资源水平、激励与补偿机制、技术储备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下面就我们在技术推广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各位读者共同分享。

1底数要清楚、需求要明确、技术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人才环境消费能力相匹配

以往的经验表明,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开展技术推广往往是低效和短命的。由于推广的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基本需求和障碍,与当地的资源条件不匹配,推广的卫生技术常常是患者不接受、医生不欢迎、环境不支持、领导不满意。为此,应对需方(农民患者)、供方(各级医院和医生)、环境(领导意愿、硬件条件、环境政策)等相关情况开展详细的基线调查,明确技术推广的目标,把握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尤其要推广到乡村一级的技术,涉及的乡村医生较多,管理半径长,工作量大。因此,必须以农民和乡村医生的技术需求为重点开展技术选择与推广的对象,切实把握和解决乡村一级技术推广存在的技术和管理障碍。同时由于“适宜技术”同“先进技术”相比往往效益不高,乡村医生普遍缺乏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经济动力。为此,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政策约束、经济补偿、合同管理等综合措施,创新性的建立“适宜技术”推广的“适宜环境”与“动力模型”。选择的技术是否“适宜”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推广的技术是否与当地的资源条件相匹配,技术推广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当地是否能建立一种适合技术生存与发展的“适宜环境”。这种适宜环境包括当地农民的支付能力、医保制度、政策环境、人才素质、经费支持、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合理配置资源,为适宜技术推广营造“适宜的”推广环境。但适宜技术能否在当地激烈的医疗技术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取决于适宜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竞争力与生存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技术推广的组织管理水平。

县级与乡村医疗机构的技术需求存在本质差别,应客观分析不同技术在县乡村三级的“适宜性”。对于县级医疗机构,应从建立“区域卫生中心”角度,提高技术供给的质量,通过将“大病”病人留在当地进行有效治疗,提高“高水平医疗技术”在农村的可及性,切实降低“因大病致贫”的发生率。对于在乡村推广的适宜技术,应充分考虑当地医生的接受与利用能力,乡村适宜技术推广主要针对患病率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重点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的规范性和诊疗效果,通过适宜技术的引进,更新乡村医生落后的诊疗理念,淘汰落后技术,降低诊疗成本,解决农村主要慢性病防治在技术、规范、管理、机制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

2政府主导,多方出力,农民受益我们的推广经验表明,适宜技术推广采取的政府出面(政策、组织协调)、专家出智(评价、咨询、培训等)、多方出资(各级政府、医院、企业)、社会参与的推广机制是切实可行的。市

场机制必然导致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倾向于使用利润较高的“高技术”和“新技术”。相当一部分“适宜技术”属于价格低廉或不赚钱的技术,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干预和购买很难在与“高利润”技术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同时积极推动将“适宜技术”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目录,将为“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整合省内医学院校和医院的技术力量,充分调动相关机构和专家的积极性,聘请著名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开通绿色服务网络与通道大力拓展会诊与远程诊断的功能,是为“适宜技术”推广的技术保障。成立各级技术推广应用的项目管理组与专家组为技术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评估支持。农民受益是技术推广应用的出发点和成败考核的最重要指标。因此,在技术选择、绩效考核指标确定和经费安排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这一宗旨。诊疗数量、农民疾病负担的改善、投入产出分析、服务可及性和满意度等应成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效果考核最重要的指标。

3合同制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保证效果

8年期间辽宁省在6个县的18个县级医疗机构,93个乡级机构,658个村级医疗机构分别推广20~30项包括西医、中医和计划生育三大领域的“适宜技术”,培训3555名医生,累计培训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30339人次,八年间筛查患者186978人次,诊疗患者158144人次。对于这样一个涉及中医、西医和计生三大领域,推广地域广阔,推广应用技术骨干众多的农村卫生技术推广项目,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绩效考核标准必将造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为此,辽宁省实行“项目合同制”与“项目负责人制”,通过制定“项目任务书”明确界定各项目承担单位、各级专家组及子课题负责人对项目运行不同阶段(基线、培训、推广、利用)的量化考核指标(数量与百分率),根据“任务书”积极推动项目的落实,根据阶段考核结果分期拨付课题经费。“任务书”的制定是为规范各方行为,调动各方积极性,保证课题阶段目标严格落实的关键步骤。同时主动学习和认真借鉴其他兄弟省的管理经验,将“推广机制创新”和富有生机的“示范机构建设”作为研究重点,结合辽宁特点,积极探索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根据乡村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的水平和积极性进行分级管理,建立“适宜技术推广重点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将有限经费和技术资源与乡村高质量人力资源结合,降低推广的“损耗”,切实提高乡村适宜技术推广的质量与效益。#p#分页标题#e#

4政府的决心,领导的责任心,医生的热心是适宜技术推广的核心

技术的质量和适宜性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基础,但政府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意志和决心是适宜技术推广成败的关键。适宜技术推广是为解决政府最关心、农民最担心、社会最关注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践行三个代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德政与善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专家出智、多方出力的原则,政府就是要这种市场机制失灵的适宜技术推广领域起主导作用。政府的良好意图能否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推广过程转化为农民的收益关键在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各级领导的责任心直接决定项目组织管理的水平。乡村的技术推广是一项耗时费力的艰苦工作,课题组成员和医务人员对农民的爱心与热心是决定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

5建议

在以后的适宜技术选择与应用上,建议建立以政府牵头,多部门合作的“适宜技术”选择与应用的发展策略。兼顾技术本身推广的“适宜性”、推广人员人力资源现状与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方式和绩效;同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通过与“公共卫生服务”和“新农合”的有机结合,大力促进“适宜技术”的基层推广模式的建立;使用科学、严谨和易于操作绩效的管理与评估手段保障“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质量。8年来的实践表明,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适合他们的消费能力、质优价廉的卫生服务;能为“新农合”提供具有良好投入产出比的技术选择;能够为农村卫生机构和乡村医生建立起一种适宜技术引进、生根并不断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构建适宜技术推广的良好外部政策环境,建立起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探索有利于适宜技术使用的经济补偿机制;同时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奖励优秀单位和个人才能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学习使用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为社会和患者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要进一步加强“适宜推广模式”、“适宜推广机制”和“适宜推广环境”的研究,切实解决适宜技术长期生存率偏低的问题。通过模式与机制创新,使适宜技术能在农村生根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