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管理范例

高等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1

摘要: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样就拖慢了改革的进度。文章将针对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并直接提出了针对改革路径革新的方案,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有效的制度环境构建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路径

我国进入了21世纪之后,高等教育就成为了重要的教育方式,而且高等教育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突显了其重要的作用。而高等教育的理念改革成为了发展中重要的路径,为了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顺应教育的发展,改革是必经之路。为了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管理,就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增进自身的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所以本文就将针对我国特色高等教育的改革进行解析,让高校能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增强教育的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是针对高校与行政关系以及宏观控制的改革,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针对改革的内容以及形式进行细致的探讨和分析,但是目前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情况上来看已经初见成效,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倒退的现象。早在1985年,我国针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时候提出管理的弊端,认为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传统的管理理念,并缺乏相应的获益,所以建议政府对高校进行宏观调控,但是因为政府的参与并没有改变现有的管理现状。而在1986年的时候又提出了实现高校自主管理的制度,建议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与政府和社会进行相关联,以此提高自主办学的效果。在1993年到1999年间,国家教委与中央各部门对高等学校建立了义务和权利的联系,使高等院校能够面向社会进行体制改革,并逐渐加强相应的体制建设。在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实现高等教育改革体制从理念到实践的发展,并争取在2000年将管理体制更加细化,将高校管理的责任明确划分,并下拨更多的款项来支持高校的发展。同时加强中央、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到政府的两极管理方式,实现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框架。并通过深化改革和教育立法,达到相应的管理权力和相应的义务。尽管国家教委提出高校自主办学和管理,并加大对高校管理的放权,但是在权利实行的过程中,还是受到了政府机关宏观调控的影响,无法达到真正行使权力的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曾经指出,高等院校应该在办学的过程中积极的面向社会,并自主办学,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民主管理,并规定高校实现法人资格的办学方式。在实现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加快高校教学改革,深化教学体制,形成共建、合并、调整的两极管理方式,让社会各界优秀企业和人员共同参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以此达到私立和公办学校体制的共同发展。从2004年至今,教育部门已经对行政审批的制度以及相应的许可等文件进行深入和探究,并建立了现代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这样现代管理体制实现了大学自主管理的目的,并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在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中主要表现为: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更加清晰,并逐渐缓解制度和职责上的矛盾;高校的行政权力得到了发展和强化;在现代大学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了内部管理从优化,人员职责明确化,以及职工利益主导化的发展方向,这些都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发展[1]。

二、现阶段我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虽然我国高等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前进,也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也暴露了改革体制中的不足之处。首先,高等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干涉过多,这样的情况让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也不能够让高校在改革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目前,高校对应的相关政府对高校实行宏观的调控,这也促使高校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改革进度,但是长时间的调控,让高校失去了自身的管理权力。高校拥有科学的管理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所以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自身的管理权力,这样才能够达到实现特色教育的目的,也能够让自身发挥好围观的调控,促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2]。其次,高校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针对管理结构的调整缺乏细化规范,对管理体制中相应的责任没有明确到位,而且相应的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素质,这些情况都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阻碍。而且在改革的过程中,在针对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上,也没有明确职位的职责,对职责的分配也不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这样就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够了解自身的工作范围,也没有责任心和责任感,导致办事的效率出现低下的情况,影响整体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

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

(一)高等学校行政化、级别化的路径

我国高等院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需要有行政级别的划分,而行政级别影响着高等教育院校的自主改革的能力,但是在目前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院校自身与改革分差的情况。再者因为高等院校中不完善的管理体制,让甚多的职位都存在空位或是架空的情况,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的循环。为了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高等院校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优化岗位,并提高选拔和竞聘的标准,在被聘用之后,应该对职员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培训,这样就能够稳定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的环境。在行政化和级别化路径的改革方向中,应该系统并客观的增强学习的意识,利用优良的外部环境配合内部环境,加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造,这样才能够优化整体的体制环境[3]。

(二)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我国高等校园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全面的响应了国家针对教育改革的号召,进行制定稳定的招生计划,并提高自身的管理体制加强整体教育质量。为了能够达到制定的目标,就需要高等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以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主要方向,以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为重点,并对高等院校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的发展能够让高等院校的管理适应社会的进步,还能够符合现代特色教育的形式。对于现在高等院校来讲,想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就需要不断的对教学进行改革,并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和结构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将布局合理化,将教师的队伍提升一个档次,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以此达到提高高等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其次,高等院校在提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教育投资的渠道,实现多元化的教育和办学方式,充分的调动各界人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发展周边教育的资源,这样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够提升高校自主权利,满足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在提升高等教学质量的同时,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充分的展现自身的技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优秀人才。

(三)弘扬人文精神的建设

在高等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些校园内部出现不正之风,学校内部管理混乱,校风校纪颓废,这样就影响了整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摇篮,也是大学生走进社会的集结地,只有通过高校的培养学生才能够拥有改变社会的思想和技能,也才能够成为社会前进的推动者。在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前,选择的专业影响着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的选择方向,所以针对大学专业的选择,很多学生都受到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受到了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所以在大学校园之内往往有很强烈的行政管理氛围。这样氛围的形成主要是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管理者在管理高校的过程中,是以管理企业的思想进行的,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挖掘高校的潜在价值;再者,大学校园的学者自身肩负着探索社会和文化的使命,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建设彰显的尤为重要。在我国的教育历程中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还应该弘扬人文精神建设,这样才能够让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赢得教育理念的真谛。

(四)从办学理念到实践的教育路线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拥有科学合理的办学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将理念建立在某种固定的形式上,这些所谓教条主义是错误的。只有将这些固定的理念进行改变,并加以实践才能够从本质达到实现改革的目的,也才能够形成完美的教学模式[4]。我国高校发展处于知识经济背景的环境下,而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了众多教学研究者的话题,因为在提高质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高等院校都存在无法实现的教学路线。所以在国内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形成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的借鉴成功高校的管理体制,这样就能够让管理更加贴近如今的教育发展,也能够让理念模式更加快速转变成为实践模式,这样的转变也能够让高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更加灵敏的面对社会中的无形变化。而高校办学理念一直都是受到传统理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即时政府已经放权给各大高校,但是高校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依然受到政府的干扰,所以想要达到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高校必须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改变,将自身的特色教育与社会资源进行结合,让更多的资源融合的高校管理中,以此达到与实践环节进行接轨,让高校教育管理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管理之中。

四、结束语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特色管理制度的发展是高校前进的必经过程,管理制度的优劣决定了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发展。在我国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其办学都是要对社会和学生进行负责的,所以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能够规范所属的环境,还是能够帮助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就业,所以特色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成为高校发展中必要的改革内容。

作者:马力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吴亚玲.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学术探索,2012(11).

[2]刘辉.探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政策[J].现代阅读,2013(8).

[3]岳舞.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刘佳.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J].教育学术研究,2012(3).

第二篇:大学精神中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进入21世纪对高校来说,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水平的重要条件,而大学精神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中意识形态学习的关键环节。由于受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影响,因管理者服务意识的欠缺以及责任感的缺失间接导致学术风气不正,学术氛围不浓厚。因此,高校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重视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充分贯彻“以教师、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加强管理,确保良好管理机制下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精神;管理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已经成为创造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组织现代大学规模庞大、结构多样、学科各具特色、人才各具所长,各种思想观念碰撞擦出火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大学与整个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而大学受到学术以外的社会因素和外来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在丰富了大学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的同时,也给大学的管理带来了挑战。国外大学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在管理层面上相对具有一定经验和成熟的方法,虽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我国大学与国外大学也相应会有所不同,在管理上应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但我国大学在管理经验上还较为欠缺,还需加强在很多方面国外一些建设性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国外大学的大学人会秉承着自身的大学精神进行贯彻,我国大学在这层意识上较为缺乏,缺乏大学精神的共同追求,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做好服务工作,利于学校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才能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在时间发展上,我国大学还较为年轻。国外最古老大学有900多年历史,我国最长的只有100多年历史。我国大学规模大,校区多而分散,结构不够稳定,导致管理水平还不够高的因素之一。学校里同样会出现一些经济纠纷案件、群体性突发事件,干扰了正常办学秩序,甚至影响了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这也是由于管理者没有形成一种精神追求,没有大学精神意识的支撑,使得管理者思想上松懈,处理事务上疏忽大意。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依法治教、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精神对管理者的指导作用,才能利于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学校各项事务中去,利于办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

以人文本就是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利益和要求,创造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使社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在大学,主要是对于教师和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要关心教师,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承担者,在传授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需要得到相应的学术资源以扩大学术价值的传授,高等教育管理者应重视和鼓励教师,创造利于教师发展的机遇,让教师在学术上有更大的发挥,这样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进而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体现出尊师重教、教师光荣的理念,教师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对于受教育的主体学生来说,学生受到的教育视野是开阔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如此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教师与学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作为主体的地位和责任,使得教育内涵更加深层次化。高等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教育活动的贯彻,增强大学精神的凝聚力,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顺畅。

二、承担责任与使命是大学精神贯彻的根本

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对学生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培育学生的社会属性,所以应当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联系、渗透、融合十分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着,知识体系也是相通的,可相互借鉴。在大学里,高等教育管理者就应该处理好培养人、搞学术与服务社会的关系,真正认识到培养人与进行学术活动的意义所在,利用学校的通讯媒介进行大学精神的宣传,开展征集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让师生和校友及时了解学校情况,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师生主体的人文精神构建,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仅是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样也是管理者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得到摆正,大学的运转才能正常发展。

三、健全制度,依法治校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管理民主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建立学校事务公开制度。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领导班子的建设、财务情况等各项措施的出台,要发动教工积极参与决策,实行公开监督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听取教工建设性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加强监察工作,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权利,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教授在学术活动中的有效作用,规范学术行为,矫正学术风气,提高学术质量。最后,要依法治校,要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条例,端正大学学风、校风,落实好学校培养人的教育工作,落实好管理干部的服务工作,并加强其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高的学习,记录好学习情况,以纠正自身不足之处,贯彻大学精神于管理中,于整个大学之中。

作者:黄思勤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

[2]张忠华.高等教育专题新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0).

[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三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6).

[4]张天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发展进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4).

[5]赵炬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点看法——读程星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之道》[J].高等教育研究.2012(06).

[6]林兴岚.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及其表现的国际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2007(06)

第三篇: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演进

摘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运行与权力紧密相连,其权力主体从早期的以教会和政府为主,演变到学术、市场等多元主体参与,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自西方移植,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宏观环境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权力结构也发生着协同式变化,但总体上仍以政府权力为主导。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迫切需要增强权力结构的开放性,推进治理结构改革,进一步增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和学术权力的主体性,优化相关机制,促进外部市场权力的参与。

关键词:

高等教育;权力结构;政府权力;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市场权力

组织是权力生发和存在的基础,也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组织与权力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组织性质和模式不同,其权力结构自然不同,相应的,权力结构的差异也影响着组织的发展向度。纵观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发现,大学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实现着协同式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组织。大学发展和运行中的权力主体从早期的以教会和政府为主,演变到市场、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呈现出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管理中权力结构演进的历史

(一)中世纪大学中行会主导权力

中世纪大学出现之前,教会对西方国家的全部教育活动享有绝对控制权,学校完全掌握在教会手中[1],教堂学校作为教会机构的“附属物”,承担着培养文书、医生、律师及牧师的职责,为西方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此时神职人员或修道士掌控着学校发展的权力。随着欧洲工商业的兴盛和良好文化环境的孕育,为了满足市民社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向世俗社会提供通俗教育的大教堂学校发展起来,并集聚了众多学者和大批的求知者,直接催生了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基于掌握权力的主体的差异,中世纪大学可分为“学生大学”和“教师大学”。“学生大学”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由学生团体掌握着管理大学的主要权力,教师由学生行会“雇佣”,其薪酬、考勤及评价主要由学生行会决定,教师权力非常有限,唯一真正控制的领域就是考试制度,就实际权力及影响力而言,学生行会会长就是“真正的校长”[2]。经过200余年的发展,随着教师薪俸来源从学生转移到政府,教师在大学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并逐步掌握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各项实质性权力,以学生为主的权力结构开始解体。“教师大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法国王室为了扩大对大学这一新兴教育机构的控制和影响力,向巴黎大学授予特许状,赋予了大学授予学位、免除赋税等一系列的权力。此后,大学在与教会的斗争中逐步摆脱控制,获得了较为自主的办学权,教师行会获得了大学的管理权。总体上看,大学最初是一种行业工会,是由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学者自发联结而成的学术性行会,权力主体相对单一,其外部的主要权力主体是教会。随后国家世俗权力对大学的影响增加,并逐渐取代教会成为主要的权力维度;在大学内部,则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大学内部权力的运作,基本上呈现出学生权力削弱,而教师权力增加的发展趋势。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大学的世俗化、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

自14世纪开始,随着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已无法满足世俗社会的需求。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宗教神权的对人的禁锢,促进了社会思潮的解放。文艺复兴以后,国家日益重视对大学的控制,大学不再远离尘嚣,开始进入世俗化的发展阶段,欧洲大陆国家纷纷开始利用大学培养官员和教会牧师等世俗人才[3],大学由此成为政府统治的重要工具。继之而来的宗教改革运动,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大学逐步走出“神权”主宰的泥淖,开始适应统治阶级对教育的需要。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崛起,大学管理的主导权从教会转移到了世俗政府,祛除天主教会的权威成为德、法、英等国大学改革的重要动力,在此改革中,德国大学的讲座制、英国大学的导师制设立、法国大学的课程改革拓展了大学的功能和规模,也推动着大学社会价值的转变———从“从事特定专业的训练机构转变为起社会统治的工具作用的机构”[4],大学的权力主体逐步多元化,被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范畴内。

(三)近现代大学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及其三角结构

1810年,洪堡以“教学和科研相统一”为原则改革柏林大学,促使大学突破以教学为主的单一职能,拓展了大学的发展,为大学和社会及国家的联结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德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发展。20世纪初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提出,大学应在教学和科研之外,积极和外部社会联系,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由此开启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二战后,由于民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力量逐步介入办学过程,加上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与社会的互动日趋强化,在资源上对国家与社会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大学从卓然世外的“象牙塔”转变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科技革命与战后西方经济进入恢复与发展的“黄金年代”,社会财富的急剧增长促使福利国家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教育作为社会的公共事业,其经费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危机与“通胀”的压力促使欧美国家开始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收缩政府权力。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转向普及化,单一的政府拨付经费制度也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西方各国纷纷开始了“面向市场”的高等教育改革,利用市场筹集办学经费。由此,政府和市场成为大学运行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支持维度,缺一不可。[5]同时大学作为“研究高深知识的机构”,追求学术自由和管理自主的传统决定了学术对权力的需求。多种力量的参与使大学的三种权力的推拉:国家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形成高等教育的“三角权力”结构。受政治经济体制状况、文化背景、社会结构差异,以及大学传统的影响,不同国家大学的权力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意大利大学的学术权力起宰制作用;美国大学偏向市场权力协调的模式;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德大学中,政府权力占主导,偏向国家权力控制的模式。由此可见,多种类型的权力并存构成了大学这一社会组织的权力结构形态,加上大学的学术性特征,其权力之间的互动和博弈较一般组织更为复杂。从教会到政府,再到市场参与,权力主体从单一到多元,权力重心也发生着改变。大学功能的拓展与结构的庞杂不仅影响着大学与外部权力结构的对比,也促使着大学内部权力和利益逐步分化,形成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两大主导权力体系及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学生、家长、教师等利益相关者都构成了高等权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多力量的糅合互动形成了多利益的主体,都在争取自身利益。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权力结构的现实表征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结构不仅直接决定着大学的治理模式,也影响其具体管理制度的形成及变迁。我国的高等教育自西方移植,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社会宏观环境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权力结构也发生着协同式变化,进而左右着大学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建构与发展方向。

(一)政府权力的强势主导

大学的权力结构模式,通常与政治体制相对应,如在集权制国家,其大学的权力结构及运行模式,通常也表现为集权型治理[6],反之,则表现为分权型治理。审视我国大学的权力结构,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政府对大学的控制关系[7]。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教育管理中的权力开始逐步退场,但仍起着重要作用。综合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权力结构中政府权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政府权力垄断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受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在管理上采用了行政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机构的延伸。1950年中央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提出“凡教育部的相关制度和方针,全国高校均应执行”,明确了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统一的领导权。1952年院系调整后,高校开始成为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单位”,内部的权力架构几乎是国家党政组织架构的复制[8],高校管理制度与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相对接,构建了以行政为基础的大学组织架构,致使民国时期大学初步形成的以学术为中心的制度基础瓦解,学术权力的行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9]。1956年,中央进一步颁布规定,申明了高校教师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至此,高校及教师被完全纳入国家行政的行政体系中,在很长时期内,一元化的行政秩序成为我国大学运行的主要依据,政府成为大学内学术制度的主要供给者。

2.政府权力主导时期

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协同效应引发了社会各领域的的变革。政府开始简政放权,改革全能型政府的职能模式,实现权力从政治领域垄断一切权力的“单极结构”到多极化的发展,微观层面的社会制度也逐步发生着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其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项关键议题。1985年开始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高校自主办学的地位,要求改变政府对高校“包揽一切”的传统管理体制,鼓励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进一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权力边界,扩大了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上的统筹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校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的权力,但政府权力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二)市场权力的兴起

社会的全面改革和经济的繁荣,使市场因素在我国社会运行及各项制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收费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高等教育市场的初步形成,依靠非政府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服务,鼓励社会参与以筹集教育经费,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单纯依靠政府提供办学资源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市场也成为高校经费重要的来源渠道。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改变政府包揽高等教育管理的格局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打破教育领域的传统封闭状态,向民间资本开放,市场开始作为第三方力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市场的竞争观念诱致高校通过改革治理体制来提升教育质量。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效率为评判标准促使过去以政府为主的权力结构逐渐解体。市场作为高等教育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方,改变着整个高等教育治理的理念和方向,成为了关键性的力量。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校在校生及其家长作为“消费者”,对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另外,市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接收者,开始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三)学术权力的总体式微

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以知识和学术为核心是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从事知识性活动和开展学术事务的主体———大学教师,理应是高校学术治理系统内部权力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10],这决定了学术权力的行使主体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上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后,我国高校内部形成了以行政权力为运转基础的治理架构,学术权力逐步虚化,成了行政权力的附庸。[11]作为学术权力的主体,教师本应具有主导学术决策和学术管理的权力,但在学术权力总体式微的情况下,其在学校科层制的权力系统中处于“底层”地位,教学和科研等学术活动均在行政部门的约束下进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按照大学的规律办学,复兴学术权力成为高校权力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法规的出台,对高校组建学术委员会、发挥教师的在学术事务中的主体作用做出了明确规定。然而从总体上来说,学术权力是在严密的行政权力体系下生长起来的,独立性不足,其发挥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四)校内行政权力的扩张

大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纯粹的“学术共同体”到社会化组织的过程,其功能也从单一的学术目标向多元的学术、社会目标扩展,非学术性事务的增加使得行政管理成为协调其运转的重要方面,催生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分野。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大学不仅要遵循学术发展的规律,同样要应对与外部的关系。行政权力作为大学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协调力量,逐步在其中占据了主导性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权力是连接政府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中介,也是高校微观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总体性支配”的社会管理策略使得高校建立了对应政府行政体系的科层制管理模式[12],行政权力渗透于高校的一切活动中,学术权力很大限度上成了学术制度的具体实践者。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高校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行政的力量以强大政府权力为后盾,尤其是学术基层组织———教研室及学系在高校管理层级中逐渐边缘化的背景下,高校的内部权力中心向上偏移到校院层面,权力冲突也由此而生。

三、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结构的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欧美政府和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力量有效制衡的博弈关系,政府和高校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政府不能无视大学的学术性和运行规律,大学也不能完全游离于政府、社会的影响和监督之外。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来源的多元化,西方国家的权力与角色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高校间竞争的不断增强,也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从早期的学术权力主导演变为目前的多元权力制衡的模式,且行政权力在管理秩序中也呈现出较强的影响力,但总的来说,不同权力类型之间有着比较明晰的边界,互相干涉较少,从而保证了学术自治的空间。就我国现实来看,政府权力下放和分解、市场主体的介入及参与,表明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分权机制已经形成:纵向上,表现为权力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转移;横向上,则是由政府向学术、市场放权。尤其是经费筹措机制的完善和来源的多样化,使得外部权力日益参与到高校的运转中,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权力结构。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依然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延伸,高校权力系统呈现出“倒金字塔形”的结构,致使高校治理面临诸多问题。随着社会整体环境的重大变革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增强权力结构的开放性,引入外部治理成为重要的转变方向。

(一)进一步下放政府权力,增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多元权力的参与使得高校成为不同权力的“角逐场”,加上政府行政权力的主导传统,挤压了学术权力的发挥空间。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校组织在管理上的基本要求是权力分散,而不是处处受到行政体系的行为框架限制。“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实际上是高校的一种理想型,实现多元权力的分权制衡,给予大学更多的自主权,以教育的逻辑、学术的逻辑为基础进行行政权力的配置才是高校治理框架重构的导向。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分配与制约[13],在高校发展日益呈现出分层化的背景下,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必然会导致高校的同质化发展,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实施,以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推进,改变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的主导地位,促进权力转移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增强高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力,以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成为改革的重点所在。

(二)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提高学术权力的主体性

权力的运行需要制度的规约,以防止权力的扩张。在高校办学权逐步由政府转向高校的过程中,高校的行政权力通常掌握着学术政策的制定权和执行权。在组织权威和体制力量支撑的行政本位情境下,行政人员和普通教师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化的结果是在多层面存在着利益冲突。而要推进高校的管理制度改革,首当其冲的是祛除高校的“官本位”[14]:首先,要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在高校治理中实现“三权分立”原则,确立学术委员会和学校党委、行政相对分离,由学术权力主导学术决策的制度;其次,推进向高校和基层院系的多面向分权,使教师从“单位所有”转变为“社会所有”,增强学术权力的主体性;最后,通过顶层制度设计细化学术委员会的职能,对委员选任、运作程序等进行明确的规范,确保学术委员会在“治学”中的地位和权威。

(三)优化相关机制,促进外部市场权力的参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高等教育“买方市场”的特性日益显著。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及其家长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与此同时,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日益增多,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活动的开展,使高校与外部市场力量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连接。另一方面,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其发展日益需要庞大的资源支持,政府有限的供给能力及单一权力配置资源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优化相关的体制机制,通过设立高校董事会,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邀请校外专业人士、学生家长参与相关制度听证,利用社会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产学研对接、合作机制等,弥补高校办学的资金缺口,增强高校在获取资源方面的主动性。市场介入高校资源配置的过程,在很大限度上不仅可以消解高校对于政府的过分依赖,也能强化外部的问责力度,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防止权力在资源配置中的过于集中和滥用,使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主体,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效率。

作者:牛风蕊 单位:福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法]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M].王小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19.

[2]张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8.

[3][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6-37.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3.

[5]张德祥.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大学”新型关系的研究总报告(二)[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18.

[6]林荣日.论高校内部权力[J].现代大学教育,2005(2):73-74.

[7]牛风蕊.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结构与历史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73.

[8]邓多文.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变的权力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3(7):119.

[9]李灵莉.我国大学学术权力合法性的历史流失与现实建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3(1):53.

[10]谭志合.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2(8):22.

[11]范丽娟,李旭炎,林祥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冲突与整合[J].教育与职业,2013(14):15.

[12]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104.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2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教育管理

0.引言

教育管理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应用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如人力、时间、空间、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使得在教育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教育管理本质上是将教育中内、外部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合理规划、交互、转化的过程,教育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水平。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由于大数据能够对海量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处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育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

1.大数据及教育大数据的概述

1.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指数据量级达到了PB或EB的数据。一般而言,大数据具有四种特点:第一是数据容量大,并且数据保存相对完整,数据增长速度快;第二是种类丰富,如图片、视频、文字、声音等都包括在大数据的范畴内;第三是传播速度快,能够依托网络进行高速传播,具有实时性的特点;第四是价值高,大数据中许多内容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是大数据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数据不仅是已经存在的信息数据,还是一种重要的新兴技术。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取、整合、分析各类信息技术,能够使得信息数据对实际工作发挥出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有效的提升各项工作的工作水平。

1.2教育大数据的概念

教育大数据是指与教育有关的如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数据、设备参数、人力资源、资金、时间、空间等信息数据,及教育管理系统、校园网站、在线学习系统等技术的集合。随着海量数据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对于海量复杂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成为可能,使得人们愈发关注在海量信息数据后所隐藏的规律或现象,传统的以报表为主的表面数据分析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在教育领域内,虽然大数据的应用远远落后与其他行业,但教育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仍然值得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当前所建设的校通智慧校园,就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挖掘及分析而构成的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学校教育及成绩的分析管理,还构造了家校沟通渠道,找出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无法找出的规律和问题,有效的提升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

2.基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方向

2.1高等教育管理的预警数据

通过教育大数据摸索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如果教育管理数据出现异常,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与一般规律进行对比,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出问题所在,从而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有效的避免问题的产生。在使用教育大数据时,可以针对各项关键数据建立临界点,当信息数据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则向高等教育管理着发出警告,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纠正。纠正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方面,还要重视管理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思想健康,全面的分析大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积极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多项数据,从而更有效的发现隐患,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

2.2高等教育管理的测评数据

预警是通过教育大数据中某些数据的变化来对某个现象的产生进行判断,而预测则是在没有出现数据变化之前,通过对事情发展的趋势和一般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测,从而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这一手段在电子商务的应用较多,人们在购物后留下的痕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人的喜好和需求,进而推送相关产品,能够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在教育大数据中,通过对大学生的答题时间、错题率、复习情况、自主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能够构造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推送更合适的学习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大学生在各类社交网站的言论,分析大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效避免大学生的种种错误思想或过激言行。

2.3个性化高等教育管理

受到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并没有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而是将所有大学生看做一个整体,对其进行无差别教育及管理。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导致教育管理质量偏低,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而通过教育大数据对每个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准确的分析,能够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法,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精确性及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大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的表现情况,对其做题方法、解题思路、计算速度等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对大学生形成更加个性化和系统化的认知,针对其缺陷提供合理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水平。

2.4高等教育管理的共享数据

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速度快,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与分析,因此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数据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例如“慕课”教育,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开放式课程,具有开放性、可选择性、自主性、互动性等特点。在慕课教育平台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满足自身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管理数据共享,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问题,让每个大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的不断发展。

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早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从传统的正规模式转变为学院模式,再通过多次改革发展到了现如今的文化模式。每种教育管理模式都具有其特色的理论依据,而我国教育工作者虽然对西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很少进行实践操作。现如今,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与教育大数据相结合,通过教育云构建以对象、主体、目标、资源为基本框架的管理体系。其中,对象主要是指教师、学生、校长和社会,主体主要是指政府、教师、校长和社会,目标是指构建完整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升智慧教育质量,资源则只是教育中所涉及到的财物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等。首先,从高等教育管理主体的角度出发,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主体必然会呈现出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的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某些领域,实现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管理,而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则主要落实教育管理责任制,重视使用优秀的教师对学校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目的。其次,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主体,教育管理中一切信息数据,都是通过人来产生的。同时,高等教育管理的相关信息数据,不仅来源于各个教育工作者,还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育大数据不仅要整理学生以及教育工作者的相关信息,还要对产生教育大数据的其他课题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也是基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管理最为复杂的步骤之一。教育资源配置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较为粗糙,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在教育大数据的背景下,需要构建完善的资源配置体系,第一是人才资源,主要体现在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第二是财物资源,即教学中使用的多种设备和物资,第三是知识资源,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教育相关的知识,第四是技术资源,及能够应用在教育管理中的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教育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目标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合适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实现传统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教育大数据能够对多种重要的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教育大数据能够实现对高等教育管理的预警、测评和共享,构建个性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因此,需要从主体、目标、对象、资源四个角度,构建完善的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达到提升高等教育管理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文,蒲清平,邹放鸣.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J].江苏高教,2017(01):67-69.

[2]廖飞.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30.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挑战;改革

大数据的产生源自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是现代数字化信息与网络相互结合下的创造性产物。大数据具有存储信息海量、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处理高效、数据具有时效性价值等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管理模式的革新,不断挖掘有效的改革路径,从而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独特性、广泛性、共享性发展。

1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机遇

1.1高等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精准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体现了移动终端技术发展成效,为统计大数据打下了稳固的基础。高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于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注册、图书借读、成绩输入等在不断发展中,成为种类繁多的有效数据。大数据对于相关数据的搜集能力,跨越了以往过去意义上所依托的信息总和。由于大数据具有精确度较高的信息提炼能力,因而提高了事物决策的科学性,为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大数据飞快的处理速度,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迅速研究、整理、分类及整合后,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过去管理中无法相比的强大支撑,也充分拓展了工作空间,进一步挖掘其内在潜能。此外,大数据的深入研究也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明确,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规律的有效把控,有着深刻的影响。

1.2高等教育管理方案更加科学

大数据能够让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可以在建立具体制度与实际落实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现教育管理模式本质上的变革。根据数据能够让决定者更加重视师生的需求,明确不同的个体需求。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角度分析,教学工作进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需要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采购。若运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搜集各类信息,为丰富及使用教育资源提供有利参考,且在便利性、实用性及适合性等方面制定出有效的预选方案。可以利用具体技术对数据挖掘,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大化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1.3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首先,大数据可以使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大数据能打破以往教育管理中的定式思维、直观推断为导向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网络在线系统搜集发散性教育行为,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让教师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从而使教育管理工作者实现“以理促管”。其次,能够让教育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大数据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还能辅助学生使其学习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强大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实现了因材施教,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要求。最后,加强信息数据渗透教育管理意识。大数据让教师以往教学中的个人提升逐渐向整体加强方向转型,有效强化了教师专业性分工协作及教研实践。教师在网络及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2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2.1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建设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在基础设备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一些高校没有充分做好迎接大数据改革的准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存在严重不足,高等教育管理相关的数据尚未及时更新,或是数据分散在院校的各个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整合,甚至有很多院校从未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搜集。此外,高校信息化系统的专业化团队建设相对欠缺,许多院校在建立教育管理方面的系统时,对师资团队尤其是对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为落后。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虽然获取有效数据较为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再加工,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2.2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调研不足

高等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对数据有效调研与取得,根据目前已有的高等教育所得到的调查报告看,许多院校的教育管理调研数据通常都只面向当地政府,以政府为主要上级领导的行政部门对其所管理的相关高校实施数据搜集与整理。教育部门在《有关制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效率年度总结》中表示:条件充足的地区可以委派第三方评判,运用不同的有效方法,深入推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社会要求以及就业之间的积极互动。第三方评判体制的新构想提出,能够使评估数据更加客观。从目前已有的第三方评估组织来看,国内仅有少数机构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调研与整理较为重视。而高校虽然是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主体对象,但尚未真正顺应大数据的发展形势,没有完善的数据整合系统。

2.3高等教育管理数据挖掘有限

所谓数据挖掘主要指的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运用有效的计算探索出能够体现出潜藏的、以往未知的相关价值极高的信息过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对搜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对具体教学方式、学习进度等进一步优化。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整体特点等。对调研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运用,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优化作用、运用方式、最终结果的有效反馈,是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但若从现有的整体环境与具体工作进展来看,由于许多高校缺少专业化的数据挖掘人才,无法对已取得的数据进一步运算、建模,最终结果较为浅显,无法切实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深层决定提供有利依据。

3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路径

3.1明确大数据教育管理观念

大数据在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能够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在对其教育管理方式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下数据管理观念。其一,根据对高校数据内在动机文化的发展分析,应积极帮助高等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们对大数据的详细内容展开全面剖析。深入了解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工作内容所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让大数据成为社会发展下教育管理的核心资源。其二,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当中,教育管理人员也要在工作中逐渐树立用数据证明、用数据工作的理念,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资源构建的精细化、现代化、可视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综合水平。其三,在大数据系统建设中,要对数据资源实施科学化研究,防止部分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泄露,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建设。

3.2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是完善数据资源组织的保障条件,但部分高校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思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资金不足、管理团队建设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大数据信息系统构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对于这样的情况,应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作为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基础,利用与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对高校目前已有资源融合的情况分析,对其个性化发展结构加以完善,并在分散信息工作研究中,将信息资源充分纳入到系统平台中,以此来确保数据系统建设方案的兼容性,为日后系统的更新与维护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其次,从高校当前的物质资源来看,引入完善的数据整理系统,加强院校对数据系统的采购力,增进数据资源整理的吻合性,全面优化数据资源,确保系统管理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3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

在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中,教师要逐渐加强自身应用大数据的能力、积极树立数据管理意识,为数据资源的完善与研究提供有利依据。高校师资团队打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负责教学、教研等工作的专业教学团队,另一种是负责数据分析的技术型团队。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想要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就要求高校教职人员全面了解大数据知识,深刻意识到大数据的意义,让教师能够运用数据管理观念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确保信息的有效转换。此外,高校还要组织教师积极加入到数据教学革新工作中,根据有效利用大数据教学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实时反馈,全面推动教育管理模式革新。与此同时,高校要重点培养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拓展数据分析型技术人才的就业空间,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使高等教育在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下,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数据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革[J].知音励志,2017(5):42-43.

[2]刘伟.大数据思维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1):146-150.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4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应更加重视人本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论述了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提出了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培育善于学习的良好风尚、营造崇尚真善美的学术氛围、坚持以学生为本等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实践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但是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目前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在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便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为我国输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高等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要求

高等教育直接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精英,培养社会的服务者。然而,高等教育最终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要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积极探寻“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弘扬高等教育精神的要求

在当前的一些高校中,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招生而轻人才培养等。这些现象已经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有学者曾指出:“仅用实用主义论教育,会使教育变得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高等教育应以育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弘扬高等教育精神,高等院校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其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所以,在高等教育中,要将和谐社会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在高等教育中要重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培养,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也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人生价值。在高等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和谐的人才,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高等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议

(一)培育善于学习的良好风尚

高等教育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需要高等院校在教给学生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高等教育中的道德素质教育是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的,这就需要塑造良好的学习风尚。首先,要创新学习方式,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学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

(二)营造崇尚真善美的学术氛围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应该是一个高尚的知识园地。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利益充斥社会的现实中,高校中也出现了追逐经济利益的趋势,而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需要营造真善美的学术氛围。首先,高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树立正确的风气,要追求学术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其次,对学生要不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坚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现在高校中大多数学生是90后,具有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思维以及专业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采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将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结合使用。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和素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将素质培养作为重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以人为本视野下开展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高等教育管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陈修玮 单位: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范式

高等教育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求管理理论的同步更新,以此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事业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报考人数和录取率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状态,使得对应的管理范式也应当同步发展并逐渐探索新型范式体系。但是由于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应当构建起复杂性研究范式,以此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

1范式的内涵和功能

1.1范式的内涵

范式原本的含义是“并排展示”,后在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被定义为是常规科学发展中赖以运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从事研究的工作者所应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范式的构成既包括整体性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又涵盖整体中的具体元素,其本质是个体的世界观。

1.2范式的功能

范式的基本功能是保障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但是在具体应用不断由自然科学研究向社会科学领域转变的背景下,其具体功能也发生了具体变化,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将范式的功能界定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具体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范式能够提供研究观念上的方式指引,能够明确研究设想、习惯与传统之间的分析,为研究推进提供先验的方法论。二是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于科学研究而言,研究范围界定的合理与否,对研究效率和研究结果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必然要确保研究范围与研究目标保持一致性。三是促进研究框架的完善,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在一定的框架内实现,超脱理论框架之外的研究,不仅是无效的,更是对现有研究资源的浪费。依据范式能够完善研究框架,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四是能够为具体研究开展提供细节层面的支撑。范式是涵盖宏观和微观体系的综合性概念,在具体应用中能够为动态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撑。

2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化过程

2.1初期阶段的学科体系范式

通常情形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范式的研究是以改革开放高考制度的重新恢复为起始点的,由于当时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在初期阶段必然要求以学科体系范式为基本指导。学科体系范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对应的科学管理规律;其次是应当将管理活动开展的科学性作为判断高等教育管理学成熟与否的标准;最后是在实现学科独立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高等教育管理学满足科学标准的要求。学科体系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提出至成熟最终向经验实效范式的转变过程。

2.2快速的经验实效范式

经验实效范式更加侧重于对具体管理实践问题的解决,其体系的基本主张包括几个方面内容:一是高等教育理论无需严格遵循科学理性,在实践中更应当侧重于技术性和艺术性,二是更应当侧重于教育管理活动实效性,并且将多学科研究方式导入至管理活动中;三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原则、准则和政策等规范基础上,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指导策略和方案。经验实效范式的快速发展与几个方面因素具有密切关系,首先是8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也同步深入,但是原有的范式体系已经无法解决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其次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人员虽然不断加大在这方面研究的投入力度,但是就整体上而言,相关方面的成就微乎其微,甚至在研究中不断对学科体系范式产生怀疑。再次是在研究共同体方面,其他学科专业人员和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都加入到研究队伍中,使得研究范式得以快速发展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部分研究学者开始将研究重心侧向于管理价值和观念因素层面,文化价值范式应运而生。

2.3高度成型的文化价值范式

文化价值范式的出现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同样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在文化价值范式中,将价值因素的高度提升到技术因素之上,主张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同时也不断将更多的社会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形式导入到具体研究中。文化价值范式从传统文化和组织文化两个角度开展了具体研究,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期望通过对价值观的强调来揭示存在于大学组织中的共用价值观和规范。就文化价值范式所存在的二十多年研究历程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招生比例都已经趋于稳定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也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到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新型历史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必然要求出现新的研究范式,以此确保理论研究能够与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相适应,能够为管理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3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研究范式

3.1新型研究范式的提出

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出现新型特征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驱动着新型研究范式的提出,其中范式体系较为清晰的有个性范式、柔性管理范式和复杂性范式。个性范式更加侧重于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亲身体验,侧重于研究者与高校个体经验,认为个性化和人性化在研究范式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柔性管理范式则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模式而言,更加侧重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作用,构建起涵盖师生关系,行政单位主导权,教育模式转变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新型范式。这两种范式的提出,相对都较为狭窄,还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所能够起到的支持作用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形下,以复杂性理论为基础,构建复杂性研究范式,成为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

3.2复杂性研究范式的产生原因

截至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总数量达到2663所,在学总规模为3833×104人,而在2008年,在学总规模仅为2000×104人,十年间几乎翻了一番。从高等教育录取方面来说,2008年的录取人数为599×104人,录取比例57%,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790×104人,录取率提升至81%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征愈加明显,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式也更加复杂。除此之外,虽然我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控制方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整体质量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形式而言,依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如何在高等教育整体管理规模稳定的背景下,全面提升管理质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3.3复杂性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管理

复杂性理论虽然自身仍处于萌发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但是在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已经取得了显性的成果。以复杂性理论体系为框架,构建高等教育管理的复杂性研究范式,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管理复杂性范式构建包括四个基本层面:一是研究思维层面,在新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影响因素不断复杂化的背景下,整体系统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关系特征和创新性要求。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从复杂的问题体系中,采用简化的方式明晰管理领域中的关键问题,能够将不同的要素置于不同的关系类型或背景中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者的主动性和个体性,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目的。二是在研究共同体方面,不仅要能够构建起涵盖管理者、研究者及被管理者三个要素良性互动的系统,还要能够就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研究领域深度融通。在新时期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研究内容融合到实际工作中,确保在复杂性系统中管理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不断提升。三是在研究视域方面,首先应当坚持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实践性出发,在研究工作开展中,要能够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要能够深入研究那些正在发生的、能够切身体验到的问题和领域,要能够将个案研究与规律性研究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研究水平的提升。四是在研究方法上,要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支撑,采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不断提升研究效率,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4结束语

从微观角度出发,高等教育管理是教育与科技事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宏观角度而言,高等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管理水平相对于自身实践已经滞后的背景下,研究者必须从现实出发,构建并尽快完善新型研究范式,才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所面临的复杂环境,以及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高等教育管理内部控制水平提升的必要性,以新型研究范式为依托,全面革新自身管理理念,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切实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俊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发展进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0):126-127.

[2]刘芳.从范式的视角谈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阶段的划分[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22-24.

[3]张天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范式变迁与发展进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02):88-95.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6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地球上人类的紧密联系,使得地球村的全球化进程加快。伴随着全球化的实现,是教育的大力发展。其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人们的重视也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处理好困境,也给高校提出了难题,我们要加强改革,才能为高等教育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困境;全球化时代

随着人们的日益联系,经济、政治、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给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带来难得的机遇与挑战。伴随着这些繁荣的一面,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个国家蓬勃的发展需要人才,而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出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漏洞,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困境,该何去何从,需要我们深思并想出对策。

一、目前的困境

(一)管理思想的错误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计划经济得到人民的认可。随着经济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公民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但随着教育的普及,伴随了一些问题,高等院校在管理上有些错误理念,在改革上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变化,而是局限于表面。高等院校的改革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以计划为主而偏离市场。目前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国家的政策为主,使得社会资本在缺乏竞争优势,而处于被动的地位。由于国家控制着办学的资源,并大力扶持重点大学,使得很多高等院校在资源的分配上处于不平衡状态,这也会导致高等院校竞争机制不公平。同时由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识不清楚,高等院校自由转换专业的管理不到位,使得很多年轻大学生非常痛苦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以后的就业中造成很大的困扰。

(二)重视经济的投资而轻视人力资源

目前现在高校大多数盲目于重视硬件的建设,可以看到大学越建越美,楼宇林立,但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够。高等院校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大多数管理者只局限于经济的发展,而没有提起对文化的建设的重视。很多高校的教师忙于科研而轻视教学,使得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得不到重视。这样就造就很多功利心的大学生,致使文化价值的缺乏,没有培育出真正的德育智体全方位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三)高校在管理上由于不公开导致的问题

随着国家出台信息的透明化政策,很多高校却没有真正做到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在各个高校的网站上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分设平台,但是对于这些信息高校没有做出真正的整合,使得人们看不到需要的信息。由于很多信息的不公开,如民众所关心的教师、学生课程与就业、高校录取比例,造成很多大学生在报考与今后就业中形成困扰,不能实现公民的监督。

二、对于高校面临困境而提出的切实有效建议

(一)制定新的管理理念

确定重视人而把金钱投资在人身上的目标。高校的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教师队伍和对大学生的培养,而不是把金钱投资在硬件设施上。把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总思路,在这一思路下确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理念。对于学生的差异性,寻找出共同点和差异之处,因材施教,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计划,而不是守着以前的规矩。同时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引进人才并培养教师进修学习,让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关心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关心他们。在让学校的参与者和谐的同时,也要看到个人成长的差异化。在借鉴并引入国外的先进发展理念的同时,结合高等院校的自身优势与特点,使得每个改革参与者受益。看到他人的长处不盲目跟从,而是在适合自己发展的基础上,融入并走出自己的一条道路。在看到西方高校的优势之后,也要不忘中华传统文化,不忘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理念。这在如此浮躁的社会显得很重要。我们要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才,比如就可以学习以德为先的理念。同时以和谐为重点,走中庸之道也为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观念上的大改革。

(二)在各部门的联系上灵活处理

高校的现有机制的灵活处理是需要三个主体政府、学校、社会来促成的。首先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政府不能采用强硬的直接干预手段,要弱化自己的调控,变直接为间接。在经费上均衡分配,学历证书的制定权限交给高校。同时政府也要处理好统筹的角色,让大家看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备,看到社会经济和高校的深度融合。确定高校的法人地位,提升高校在人事、学业上的主导权力地位。并学习西方的委托而不是控制的方法。使得高校的法治和灵活性得到发挥,融合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为扩充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做出贡献。

(三)在严格与宽松中找到平衡点

高等院校需要有健全的制度,这就需要人们在严格对待与宽松处理中找到适合的点。对于高等院校和社会政府的关系上要使管理到位。既严格要求又宽松处理,激发学生的潜能。目前政府对于高校的管理过于落后和不敢创新,极大的影响了高校自我优势的发挥,也遏制了学生的潜能,这就需要政府在严格和宽松之间找到真正的平衡点,更好的服务民众,让人民群众一起享受政府社会高校之间良好关系的所带来的成果。

(四)信息的透明

在信息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喜欢信息共同享受。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所出台的信息发展规划,这个政策要落实到位。其次对于各种标准要做到统一,以提高效率和共享。最后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加入一些国际高校网络组织,及时了解国外大学的信息,并分享国内大学的真实情况,互相学习进步。当然我们还可以开通一些新兴媒体,比如微博、微信平台,让公民得到最新的高校信息,这样方便大家择校,让人民群众监督高校。通过大家互相促进,互相和谐的相处,让民众了解到最新的信息,使得人才的利用得到最大化,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高校存在的困境,这就需要大家同心改革,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为了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高等院校的未来寻找到一个适合的出路,为培养出更多对社会有贡献,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宋佳利 陈松栋 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胡伟娟.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学周刊,2015,22:4-5.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7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绩效管理;应用实践

1绩效的定义

绩效,其含义就是业绩和效果。在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当中,我们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指的是某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即使没有什么实际的工作效果,但是毕竟他付出了时间和劳动,对于工作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在绩效这种思想和理念当中完全否定了这种说法。在绩效思想观念下,工作效果如何必须用业绩说话。根据这样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绩效的定义:绩效就是工作人员工作之后的成果。我国在绩效技术方面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普遍认为绩效技术的作用就是通过分析、开发、实践以及评价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让组织或个人业绩得到有效提高的一种技术。

2高等教育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实践

2.1在进行绩效管理之前要做好基础管理

在进行绩效管理之前,教师必须要在高校当中做好基础管理。如果高校当中缺乏有效的基础管理,教师想直接开展绩效管理,那么无异于让一个身体素质极差的人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在高校当中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基础管理的工作,例如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之前,学校一定要建立并健全一套高校的岗位体系,使高校的岗位可以得到合理、科学的设置。这样一来,各个岗位的职能就能够得到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加清楚其所在的岗位的要求。假设高校没有完善的岗位体系和明确的岗位设置,各岗位工作流程没有一个清楚的关系,那么管理工作潜在的问题和不利的影响就会十分重大。除了上述建立并健全一套高校的岗位体系之外,高校在开展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很多问题。例如制定的绩效计划非常普通,不具备丝毫的挑战性,在这样的计划之下,学生即使没有多少重视和努力也能够完成绩效计划所要求的内容。这样的绩效管理工作没有一点实际的意义,无法让学生有效的进步,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我国的高校当中很多见,让高校的绩效管理变成了一种表面上的形式。与之相反,有些高校制定的绩效计划过于困难,学生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绩效管理注定也是失败的。

2.2绩效辅导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

高校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绩效辅导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长期以来,绩效辅导工作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即便是现在也有大量的高校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只是制定一个考核的计划,之后分析计划完成的状况就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要想让绩效管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必须重视绩效辅导的过程。虽然绩效辅导的过程非常重要,但是长期以来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负责绩效管理的老师只关注绩效管理的结果,但是对于绩效管理过程当中的绩效辅导并没有做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往往只根据绩效管理的结果去评定学生的优劣,但是却忽略了考核过程中可能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绩效辅导就是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绩效管理过程当中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让那些潜在的问题和障碍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绩效管理的过程当中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从始至终重视并做好绩效辅导的工作。

2.3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在高等教育当中运用绩效管理,就必须经常对学生进行绩效考核,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在考核的过程当中,有关部门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如果只是一味生硬的要求,那么学生接受考核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并不愿意接受绩效考核。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绩效管理的同时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获得真实有效的反馈,在此基础上对绩效管理工作当中正确的部分继续保持并发扬,对那些错误的部分要及时纠正并改善。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绩效管理当中的绩效考核工作的质量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所以说,教师必须改变考核在学生心目中的生硬的形象,真正让绩效考核成为激励学生的好办法。如果上述情况能够真正得到实现,绩效考核工作还能够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完成更多的有效互动,这对于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高校的绩效考核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负责考核的部门和教师要保证整个考核的过程在一个完全透明的环境之下进行。绩效考核能够发现学生的缺点,但是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要给学生一种激励,让学生在发现并了解了自己的缺点之后能够有效的改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学校当中管理混乱的情况依然十分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在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运用绩效管理的方法。只有在运用了绩效管理方法之后,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才能够更加有效和规范。所以说,高等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绩效管理的方法运用到管理的过程中,使高校管理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等职业院校绩效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9-21.

高等教育管理范文8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影响;优化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使得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重视,并以智慧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为目标。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应该积极的树立大数据教育管理理念,深入了解大数据的内涵及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将大数据有机地融入到教育管理中去,并对教育管理模式、体系等进行有效的优化,将大数据的作用及价值充分得发挥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

一、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的含义

大数据从本质上来看指的是时展到达一定时期、一定阶段的一种社会现象,并非是指一种新的技术,也不是人们理解新的科技产品。具体地说,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出现已经成为时展、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和发展过程,亦是当今时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大数据有着较为多样内涵,其具有着庞大的信息数据群体,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增强人们与信息数据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型,在这一背景下,能够推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产生极为明显的变革,可以有效的提高人类的发展、进步速度,加快社会的发展进程,为世界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途径。而将大数据与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存在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高等教育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作为时展的产物,其具有着极为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数据体量极为巨大,有着极其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二是数据的类型极其多样,其中包含了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信息内容,种类极为丰富;三是信息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由于大数据中含有的信息极为庞杂,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低价值信息内容,降低了数据信息的价值密度;四是处理速度相对较快,大数据中含有适量庞大的数据信息,且有着较强的存储能力,相对过去的数据时代信息数据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所以对数据处理速率的提升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应该将高等教育管理和大数据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出大数据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

(1)提供了全新的教学平台。站在高等教育来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学习平台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使得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智能学习平台得以实现。而这种平台的有效构建可以有效的突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上存在的局限性,能够实现不受区域、课程时间限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对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的推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大数据具有信息覆盖全球的特征,可以将世界各地高等教育的信息数据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使得信息共享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缩短了不同院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各地院校之间的联系。比如,加州理工大学和圣地亚哥大学等世界著名的30多所大学通过协议的方式实现共同教育平台的搭建,以开放免费课程的方式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得教育教学服务,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课程学习。(2)创新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可以有效地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为广大高等教育教师提供更具创新性、科学性特征的教学形式。运用大数据的高等教育教学则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只需使用一台移动网络设备即可通过多种途径去获取知识,有效降低时间、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使得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比如,学生在浏览网页时,网络可以通过对学生鼠标点击频率的记录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再现,并将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自身学习进度的了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有利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3)促进高等教育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将大数据运用于高等教育程中,能够有效的加强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拉近高等教育之间的距离。这种交流与合作所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高等院校学生在进行资料查询及预览时,具有更为明显的便利性和效率性优势。在过去,由于资料信息多是集中在校园的图书馆中,若查阅其他资料则需要去其他院校或者书店等方式来实现,学生在查阅资料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运用大数据则可以实现对图书信息及内容的了解,从而可以高效的获得想要的资源,有效的提升了资料查询的效率。另一方面是,丰富了各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手段,除了可以利用该图书资料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方式的应用促进双向的交流与合作。

三、高等教育的优化管理

(一)实现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在大数据时代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在实际的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大数据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充分的运用,从而实现对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当前阶段,在实际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各个学科与大数据紧密的结合起来,有效的定位大数据与学科之间的契合点,以提升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并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为其他高等院校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有效途径,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性需求,还有利于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时代下,高等教育的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但对于广大高等教育的师生来说,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也有利于促进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走出去,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院校,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开拓他们的眼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大数据教学应当建立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上

由于不同学生的性格、学习进度、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使得学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使用一种教学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力量的管理效果。为此,应当在传统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大数据教学,从而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被部分具有一定基础、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传统教学管理很难满足其自身的学习需求,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不可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对其运用微课等新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对这些学生知识学习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就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等学生来说,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更好,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三)充分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

微课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及空间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不可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的地位,所以教师应当合理的面对微课,深入探究其优势和不足,从而将其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的微课制作中,为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并确保微课视频的简洁清晰,将教学内容中的主要内容有效的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快速掌握学习要领,提升学生线下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这一变革性的工具也随之而来,成为了时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大数据为高等教育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对高等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的运用大数据管理不仅是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需要,亦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不断加强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探究力度的同时,还需要充分的发掘大数据的价值,并科学的运用大数据对高等教育进行高效的管理,注重大数据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用效果的提升,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柳弯.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管理[J].经贸实践,2018(22):263.

[2]史海峰.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138-139.

[3]平洪杰,李萍.试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创新[J].中国高新区,20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