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危机缓解策略

音乐文化危机缓解策略

 

音乐文化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劳动,是人类精神创造和崇高智慧的外在表征,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和价值特征。音乐文化因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呈现出多样性、整体性和系统性。音乐文化是一个动态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音乐文化生态系统一旦出现生态危机,会直接影响受众的身心健康和音乐文化的持续、良性发展。所以,探讨目前中国音乐文化系统中出现的生态危机、寻找其原因、并积极探究缓解危机的策略,对促进中国音乐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尤显迫切和重要。   一、音乐文化系统中的生态危机   1.音乐文化系统的结构层次失衡。音乐文化系统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主导音乐文化(主要是指具有导向性的,体现政府政策、意识形态性质的音乐文化);其次是高雅音乐文化(是专业艺术、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在当代音乐体系中,是由学院派所代表的);其三是大众音乐文化(就是为广大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娱乐性通俗、流行音乐文化);最后是民间音乐文化(是流行于城乡基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中的,以农民大众和民间音乐家为代表的边缘文化)。[1]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主导音乐文化的繁荣。当代我国一批优秀的主导音乐文化作品顺应时代进步要求、符合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引领着音乐文化的方向,推动着音乐文化的发展。这种音乐文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社会思潮、西方文化和欧美流行音乐影响下,面对“通俗”、“时尚”、“流行”的冲击,不少专业音乐学院、或受到过良好专业音乐教育从事主导音乐、严肃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陷人了困惑和迷茫,不少人丢掉或放弃了自身的特质,有的搁笔,有的“转轨”加入流行音乐队伍。这在客观上一方面造成了严肃音乐文化创作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主导或严肃音乐文化作品锐减,尤其是传世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更难以寻觅。中国社会中应处在引领地位的主导音乐文化被“异文化”所削弱,一些具有深厚民间、民族特征的音乐文化正在被所谓的“时尚”音乐文化所侵蚀和抢占。通俗、流行的音乐文化由最初的边缘地位逐步趋于音乐文化系统的主导地位,导致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紊乱和失衡。   2.音乐文化系统的运作秩序紊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中国音乐文化市场随之呈现出空前活跃和繁荣。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各种商业性、娱乐性、音乐文化活动势头强劲,各种“庆典”、“巡演”“开闭幕”、“新秀赛”此起彼伏,不少“自费歌手”在重金的包装下,带着一些“低俗歌曲”挤进了音乐市场。应该说,音乐文化已经扩展到一切可以接纳它的群体和场所之中。然而,这看似繁荣的背后则是整个音乐文化系统运作秩序紊乱和失控。有钱就可出唱片,演唱水准极差、制作粗劣的唱片,盲目生产,批量发行。不少“泛滥之作”充斥在各种歌厅、舞场、酒吧、茶座、饭店、理发店和洗脚城。而主导的、高雅的、民族音乐遭遇冷落,其受众锐减,关注度甚低,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对社会主导音乐文化的审美情结正逐渐衰退。当下音乐文化市场的紊乱,加剧了本已出现的结构比例失调、供需脱节的矛盾,影响了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   3.音乐系统的民族文化底蕴渐趋贫瘠。首先,我们的院系音乐生在视唱练耳时,练的大多是西方曲目,我们民族自己的乐曲只作为“配角”穿插在其中。因此,中国的音乐学生从一开始练就的是“西方的耳朵”,他们与音乐“母语系统”渐行渐远。其次,一些“半路出家”的流行乐曲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缩短创作周期、挖空心思、“闭门造曲”。他们的作品既无“田野”气息,又无真情积淀。因而内容多嫌苍白、空洞、矫情,缺乏生命感受、生存理解和情景内涵。特别是部分流行音乐,主题浅薄、文理不通、幼稚、媚俗。再次,一些自学成才的歌手,大多音乐理论功底缺乏,也只能追求形式上的奢华与夸张所带来的轰动与“尖叫”,而忽视歌曲应有的精神内涵、引导价值和演唱技巧。音乐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服装秀”和歌手“做秀场”。富丽堂皇的宏大场面,却掩饰不了音乐文化底蕴的贫瘠、羸弱与空洞,中国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世俗化。音乐文化系统的底蕴贫瘠,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也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4.音乐文化系统的功能发挥失偏。音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旨在贯穿“生命存在的心灵自神自圣能力和生存的动力能力教育思想。前者具体展布为存在之终极关怀教育、生存彼岸教育和生态进程化的心灵历史教育;后者致力于关心人的潜在人性力量和人的自然物质性精神的整体化培育和行之有效的开发培育”。[2](P238)但在目前,在音乐文化的社会功能问题上,出现漠视、贬斥其教育、审美功能,片面强调“娱乐”功能的现象。迎合低级趣味、宣泄灰暗心理;“玩文学”、“玩音乐”,或者是对名篇名曲进行“恶搞”,把音乐作品中的情节、内容、歌词加以撰改,以媚俗方式吸引人眼球。把高雅的音乐文化等同为商品,这不仅贬损了音乐文化应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而且给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音乐文化系统生态危机的诱因   1.域外音乐文化不断扩展、渗透。域外音乐文化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汹涌而入,中国民族音乐体系在强势的“异文化”面前,显得十分羞涩。透过“韩流”、“哈日”、“欧美风”浪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流行音乐从结构、节奏、旋律、曲风,再到歌手演唱风格、招式、服饰等方面已经看不到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只能感受到域外音乐文化在本土复制。更为严重的是青少年一代,对这种域外流行音乐如痴如醉,神魂颠倒。长此以往,他们的思想观念也会被域外音乐文化价值所“同化”,从而迷失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模仿和复制,一方面,只会导致更多的青年音乐人走“音乐捷径”迅速成名,而不去丰富自己的音乐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会使华夏厚土孕育出的音乐文化失去独特的民族精神与特质。一个民族的消亡首先是从文化开始的,这是历史给人类的忠告。#p#分页标题#e#   2.国人的音乐文化取向偏移。全球化的进程使中国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面临着自身的发展问题,同时也正在经历着思想、情感、理念上的纠结和“重生”。中国音乐文化是本民族自身认识的艺术体验、实践灼见和真理性感悟的表达,它有自己的独特价值、情景内涵和“生命气场”,具有西方音乐无法代替的时空意义和民族价值。然而在当下,中国音乐文化中“西方音乐至上”的价值观盛行。比如: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均以西方音乐、西方演唱风格和技巧为主;器乐和声乐比赛也以在国际性的声乐、钢琴、西方器乐演奏比赛中获奖作为衡量音乐质量的主要标志。国人音乐文化价值取向的偏移,直接导致了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   3.音乐文化的“商品化”趋势加剧。在现代社会,音乐文化消费已经异化成了商业化的运作。一些娱乐性艺术节目在商业化的运作下,其宣传手段、规模、效应空前,呼唤了大批的受众群体,造成了所谓的“大众音乐神话”。并不具备多少音乐发展资质的歌手,依靠过度包装的文化特征“遮盖”了实力派而转战在各地流行音乐的舞台上,造成了有限音乐文化空间的浪费。同时,以流行音乐形式出现的演唱活动大多是重金塔台、声势宏大、奢华光鲜,其舞台、灯光、音响等装备也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遗憾的是,喧嚣空前的背后充斥的是企业宣传、商品推出和利益投资,缺失的是中国音乐文化应有的导向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仿佛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物品被置放于消费流程中,成为消费的对象,包括人的身体、精神、观念、理想和价值观。因而,引导人类自身追求的高雅情怀被无限缩小,迎合社会商业性需要的靡靡之音被无限放大,音乐文化的生态危机也就成了必然。   三、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生态和谐的建构策略   1.确立主体性音乐文化理念。就当前的趋势看,“西乐东进”声势威猛。我们的音乐则明显忽视本民族的主体地位,片面地凸显西方音乐文化的客体地位,这是值得每一位国人思考的问题。任何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母语文化系统和背景。中国音乐文化是华夏民族音乐史诗的叙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主体智慧的表现,是这个民族独特意志、态度、价值、品格、意义的标志。所以,它的音乐表达方式、思维模式和感知维度,都必须放在中华母语文化背景下,方能触摸到它的“气”、“神”、“韵”、“骨”和“质”等共生的深远意境。主体音乐文化是华夏民族的“魂”、“根”,是这个民族独特的身份标识,是这个族群广泛认同,并且要世世代代传承的。不同音乐文化之间是可以技术借鉴的,但绝不是抛开母语主体文化系统,随意整体移植、复制和切换。这显然不符合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存在、发展、传承规律。所以,一个国家和民族一定要有表现自己社会特色的主导型、主体性音乐文化。   2.营造“阴阳平衡”[3]的音乐文化生态环境。这里主要是指在音乐传媒、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平衡调控。首先,在音乐传媒方面,网络信息传播是音乐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之一。因此,编辑在音乐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的选项,而应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生态优化意识。在具体操作时,应特别对社会主导音乐、优秀传统音乐给以高度的关注。其次,在音乐教育方面,在拓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渠道的同时,要强化主体母语音乐文化的教育。我们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国优秀的音乐人才、其宗旨是传承优秀音乐文化。如果在这一领域出现“阴阳”失衡,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则将是一句空话。我们的受教育者也只有在学好母语音乐文化,读懂它独特的符号系统和语言系统时,才可能谈得上借鉴和发展。最后,在音乐创作方面,我们创作的音乐作品不仅要给人们以身心愉悦,还要给人们以理性的启示,赋予民众以尽可能多的文化蕴涵、人格提升、理想诉求,使民众在文化不断的汲取、扬弃与升华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平庸,抵达新的生命存在高度。   3.建立音乐文化系统合理的生态结构。一个社会需要大众音乐文化,需要流行的、通俗的、新潮的音乐文化。但这些音乐文化应属于社会非主流音乐文化或亚文化。在该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应该是主导音乐文化和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传承自己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因为它真切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情结和憧憬、沧桑与巨变,承载了一个民族不朽的精神与魂魄。只有理解和领悟了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才能从心底自发地产生对这个古朴、纯真、和善、执着民族的深厚感情,才能自觉迸发出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和自豪,然后全身心地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风、民族魂”不仅是中国音乐受众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中国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更是泱泱华夏的音乐文化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需要。   4.坚持音乐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当今世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中国音乐文化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系统的开放性。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亦可以说是一部挑战与应战的历史,音乐文化正是在这种挑战与应战的互动中获得发展的生命力,并不断地延续、变迁和超越。中国的文化应走向世界,通过在世界音乐文化格局中的交流与碰撞,必将使中国音乐文化精神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华民族争得更多的荣誉。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必将激活各自音乐文化的潜在生命力,也使各自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音乐文化要走向世界,必然要走“古今中外、融合创新”之路。它应以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为母语文化,借鉴西方音乐文化之精华,创造出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新型音乐文化,创造一个生命力极强的中国音乐文化生态系统,这应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