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论文范例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创新路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高中的音乐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的来临,要想高中音乐教学发展的更好,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逐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要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体,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实现独特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分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音乐教学过于传统

现在的音乐的教学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声乐和民族歌曲为主,高中还包括一些励志或者爱国歌曲,有时还会教一些曲谱等专业性的音乐知识。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放松自己,调节自己的学习疲劳,培养更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慢慢增加对音乐的欣赏力。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多人愿意接受的是流行音乐,能够反应时代潮流的音乐,对于音乐教师教给大家的传统音乐来说,更多人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这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去发挥音乐的主要目的,不仅没能为学生调节心里压力,反而让学生更加排斥传统的音乐教学。

(二)对音乐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高中生来说,家长和老师灌输的更多思想是要参加高考,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备考上面,对于音乐的学习是一种时间浪费,在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熏陶下,养成了一种以学习为重的思维,对学习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他们不得不放弃对音乐的喜爱,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更加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没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加疏忽对音乐的学习,从而使传统的音乐教学寸步难行。

二、新课程改革下学习音乐的创新方式

(一)增添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学习丰富性

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来说,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室应该注重教学质量,可以根据一定的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慢慢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音乐鉴赏的课程中适当的增添新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之中。对于高中音乐来说,教师选材要注重课本的实用性,考虑到教材对整个教学质量的影响,要重视教材的使用和挖掘,全面考虑教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要想适应新课改的形式,就要不断去进行创新,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去让学生去感受每节课的不同,不断提升学习的丰富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开始应用到教学之中,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的展示丰富的音乐知识,或者是模拟音乐的专业性知识,通过幻灯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要注重多角度去分析音乐本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欣赏的同时不忘去主动参与到其中,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能力。

(三)进行形体教学,锻炼学生胆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人文和素质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高中的教学来学,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就需要对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应该学会将形体教学应用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形体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胆小的学生得到身体和心理的放松。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内在和外在都进行素质教育,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塑造更加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

(四)丰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我们的音乐教学了,对于现在音乐的主要分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发挥更大的优势,让整个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有更大的作用,不要只局限于应试教育,要努力发挥更加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教学。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现在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所以改变是必须要经历的,要有新的创作思路,去一步一步的改变传统思想,更加优秀的去创造出新的高中音乐教学,让整个音乐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优势,让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完整的教育。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的音乐教学需要花费精力去克服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明确音乐鉴赏的意义,做到系统全面的教育方式。对音乐老师的要求就是在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接受,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让整个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军.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文化的作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靳琴琴.新课标下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相关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2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优化、创新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第一,从教材出发。如,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一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情境:让几位学生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担当时装秀的模特并在同学面前走台。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色彩的强烈冲击下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第二,从生活出发。如,在讲解色彩的情感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将绿色和生活中一系列事物(如交通指示灯中的绿灯、生命之树常青、陆军军服的颜色多以绿色为主色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感受绿色所蕴含的情感和所象征的意义——生命、和平、保护等。第三,从故事出发。如,在鉴赏抽象画时,教师可给学生讲个小故事:某教师让学生回家画一幅名为《山羊吃草》的抽象画,有位学生没来得及画便交了一张白纸,教师问及原因,他这样说:“山羊吃草,草被吃光后,山羊也离开了。”学生听完后哄堂大笑,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课堂气氛,又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

教师要积极革新教学模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各国美术作品中积淀的文化底蕴。第一,在情境中融入趣味性教学元素。如,教师可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或口诀创设鉴赏情境,不动声色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将游戏、小品、相声等娱乐活动合理地插入鉴赏教学,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和灵动性。第二,在课堂内外有效实施情境教学。如,教师可在课内举办美术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小型辩论会等活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其应具备的美术鉴赏知识;也可在课外设置美术馆参观考察、专题研究和小论文撰写、书法作品收集册制作等教学情境,一方面让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社会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并使其为课堂教学所用,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悟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第三,在情境教学中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性。如,教师可利用音乐创设鉴赏情境,让学生于或柔美或铿锵的音乐中感知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意境。再如,在鉴赏《掷铁饼者》时,教师可简单创设与体育竞赛有关的情境,将美术和体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素养,全方位转换和调控教学情境

在高中阶段,实施美术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当专业的美术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而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常葆激情。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利用自身的亲和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使学生对教师及其任教学科产生喜爱之心,并主动参与到美术鉴赏学习中。第一,在初步创设鉴赏情境时,教师事先要考虑到学生在美术鉴赏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性作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领悟新的认知框架。学生往往因为教师的一句简单提醒或点拨,就能够“拨开云雾见青天”,茅塞顿开,并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获得的学习效果比教师直接告知结果要好得多。第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课前设置的鉴赏情境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进程,就应该果断结束该情境,及时转换成适宜的情境。教学情境和教学进程越贴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第三,课后,教师要反复琢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要多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专业知识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四、结语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3

一、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

在音乐文化信息迅速传播、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今天,一些学生对音乐课本中的音乐不感兴趣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成为顺利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阻碍,许多教师被这个问题困扰。

我认为,学生对课本音乐缺乏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作为理解音乐的基础,他们会感到在欣赏音乐时难以理解而无法获得心灵的共鸣。只有充满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也更容易理解音乐文化。因此,音乐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准备”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准备”环节里通过收集相关文化资料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感知不同的文化,获得学习经验,这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前提,为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具体方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如分别收集相关历史、地理常识;音乐相关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服饰礼仪等社会知识,以及音乐相关民族的姊妹艺术知识;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创作思想和贡献等背景知识,等等。小组成员合作收集并在音乐课上予以展示,如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全班学生播放他们收集的材料。

这种方法与教师收集资料制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解的方法相比,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这不但体现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理念,而且符合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学生收集资料的准备帮助学生感知不同的文化,使他们在理解音乐文化时更顺利)。采用分组协作探究法能让学生在与同学合作完成设计任务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这样,有了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就更容易理解音乐相关文化,从而感受到音乐美,在音乐美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开阔视野、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音乐风格。

音乐风格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这种音乐文化的特色,不同的音乐文化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因此,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首先应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风格。只有熟悉和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语言结构、音调特征,才能进一步开阔音乐文化视野。但是学生对只是传授概念的教学方式常常感到厌倦和缺乏兴趣,更愿意自己探究、解析和了解音乐的真相。《音乐课程标准》强调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在体验、比较、合作等过程与方法中实现的。我认为可以采取比较法让学生探究音乐的风格特征。这种学习方法满足了学生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音乐体验中,力求探究出音乐的不同风格。

例如,我在人教版第七册的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聆听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日本歌曲《樱花》音乐,在音乐体验中感知两国音乐风格的不同,并通过视唱两首歌曲的曲调,在旋律体验中比较,思考其区别,探究两者调式的不同,我加以引导。通过比较,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樱花》使用了Do、Mi、Fa、La、Si,没有Re和Sol。《茉莉花》使用了Do、Re、Mi、Sol、La,Fa和Si没有用。《樱花》的结束音是Mi,《茉莉花》的结束音是Sol……从而逐渐引出日本节调式的特点:各音依音高顺序排列为346713(后面的13是高音)其旋律以级进为主,词乐关系以一字对一音为多。节奏平稳,旋律自然流畅,具有幽雅古朴、清新明朗的色彩和浓郁的日本风味。可以用音乐听辨的方法比较,巩固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知。如上例《樱花》教学中,我在学生了解日本音乐特点后,弹奏或播放三首不同风格旋律,学生欣赏、比较、辨别,指出哪一首是都节调式旋律,加深对其音乐风格的掌握。

比较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音乐风格特征,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语言。

每种文化都有相对应的音乐艺术风格类型,这些音乐艺术风格都以一定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要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情趣,就必须理解相关音乐语言结构、音色、节拍、节奏等基本形态,从而把握风格,正确领会音乐文化。要深入理解音乐文化,就必须熟悉音乐作品的艺术语言。音乐学习的过程是音乐实践的过程,要避免片面地仅仅讲解与音乐有关的世界文化与民族音乐知识,忽略在音乐实践中领会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教学采用的音乐知识灌输式教学让很多学生喜爱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实现多元音乐文化有效渗透的关键所在。音乐艺术的独特性要求音乐知识的内化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在音乐体验和音乐实践中获得。我认为,培养学生多元音乐审美能力应与欣赏、歌唱、创作等方面密切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聆听、演唱、乐器演奏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和声、调式、节奏的特点,进而感悟不同的音乐文化。例如,在日本民歌《索兰调》的鉴赏教学中,我选取部分乐谱作为歌唱及视唱材料,让学生通过歌唱和视唱体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味;又如,在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的鉴赏教学中,我将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抽出作为节奏练习材料,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让他们通过律动及演奏打击乐器获得对朝鲜音乐节奏的感性体验,感悟朝鲜音乐风格。另外,通过创作将对音乐语言的领悟用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不失为熟悉不同音乐风格的好办法。如在歌唱课《樱花》的教学中,我用日本音乐音阶常用音do、mi、fa、la、si进行音乐创作,如自编旋律并进行演唱和演奏等让学生在创作中加深对日本民间音乐文化风格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在实践与创造中提高音乐能力。#p#分页标题#e#

事实表明,贯穿音乐实践的音乐课程对学生来说是充满吸引力的,使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能力,获得多元音乐文化的感悟与理解。

总之,音乐创作等实践环节创造了通过音乐实践感知多民族音乐文化语言的音乐环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相关民族音乐文化审美情趣,增强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的实效性。

四、设置“文化小论文”的学科综合环节,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倡“学科综合”理念,并对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做出了如下规定:“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学科综合”可以成为真正体现音乐课程作为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人文课程的途径。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德·雷默先生在他的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里提出了人文艺术学科综合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文化小论文”环节让学生课下收集与音乐课堂音乐相关的文化资料,并写成小论文。贯穿这些资料的主导明线是文化,各种人文知识穿插其中,相互联系。学生通过相关文化资料的收集,深入各种文化之中,能学会感受各民族艺术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实现以文化为主线的学科综合,进一步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培养多元文化意识。学生在撰写“文化小论文”时需要对收集的材料整理、分析和评价,并研究如何将材料组成一篇小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且能引发对不同文化的思考,激发探求不同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渗透。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4

关键词:艺术修养;学前教育

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教学现状

1.1生源的艺术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对教育人才的需求增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不断扩招,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只考虑就业难度,忽视自己的特点是否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艺术课程学习的经验,入学后多是从零开始,这就导致部分艺术天赋和悟性较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再加上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直接降低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训质量。

1.2教学内容与方式

基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各类艺术技能水平较弱的现实,很多高职艺术技能课的教师为了将学生艺术技能水平迅速提高,不得不将教学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上,而鲜有涉足艺术审美、艺术精神和艺术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确实能把将学生的各项技能水平做出一定的提高,却很难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为了完成课堂任务而学习的被动很难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艺术表现能力,对艺术修养的提高也是无益的。

2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修养的重要性

朱力元主编的《美术大辞典》对艺术修养有一个定义:艺术修养指人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和能动创造的能力。是“审美修养”或“美学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艺术理论、艺术史知识的掌握,对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理解力、创造力等。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人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他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①艺术修养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以及审美眼光产生重大影响。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群单纯无知的孩子,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求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因此,为了切实促进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教学积极健康的发展,为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及人生情趣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技能课教师必须转变原有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艺术修养,大力加强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3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

3.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审美能力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一方面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美,另一方面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艺术作品格调的高低有很大关系,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充分讲解,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比较,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思想、精神和情调去体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3.2注重学生的文化修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抒发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很多历史文化的知识我们都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了解的。而美术、音乐、舞蹈作为已经完善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人文文化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只有拥有了足够多的文化积淀,才能在艺术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可以说没有足够多的文化修养、人文知识是不能够真正做到提高艺术修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通过文化修养的提升来反哺艺术修养,为学生积累更多的艺术知识,从而提高整体的艺术水平。

3.3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5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职音乐;教学改革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都以通识课的方式开展,且大部分授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但高职院校的音乐学习氛围不甚浓厚,高职院校所传递的人才培养价值观念不甚合理,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没能发挥实际作用,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增加其文化积淀,也没能令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上,想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必须改革高职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否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这是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研究过程概述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选修音乐通识课的100名学生和10位教授音乐通识课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根据现阶段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音乐通识课的选修课程表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展开问卷调查。这100名学生中,男生有42名,女生有58名,所有教师与学生均以匿名的方式自愿参与本次问卷调查。

(二)研究缘由

本课题研究小组之所以选择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地点,是因为本课题研究小组组长及成员均为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的教师,了解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的音乐课程教学情况,并收集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一手资料。在本课题研究展开之前,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就已经撰写并发表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联的论文(一共10篇),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问卷编制

本课题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与探讨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相应的研究结果更精准,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深入研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阶段的音乐选修通识课开设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是学生问卷,需要由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100名学生填写。第2部分是教师问卷,需要由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10位教师填写。第1部分调查问卷一共有8道选择题,第2部分调查问卷一共有7道选择题。研究对象如实填写问卷,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时回收问卷,以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就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以及学生偏爱的音乐类型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75%的学生喜欢音乐,20%的学生对音乐没有特殊的感觉,但也不至于讨厌,5%的学生不喜欢音乐。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这一门艺术是比较感兴趣的。而分析学生偏爱的音乐类型可知,45%的学生喜爱流行音乐,35%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另外20%的学生对摇滚音乐比较感兴趣。数据显示,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和偏好。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析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喜爱程度发现,只有21%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67%的学生觉得音乐课可上可不上,对音乐课并没有特殊的情感,还有12%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意味着现阶段学生对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并不满意。从数据来看,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对音乐课程教学的态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足,现阶段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交流期待。

(二)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不仅分析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而且统计了现阶段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意见。针对“现阶段的音乐课能满足日常音乐学习需求”这一问题,大部分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66%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其日常的音乐学习需求,20%的学生认为其可以满足一部分需求,只有14%的学生认为现阶段的音乐课程能满足日常的音乐学习需求。因此,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现阶段的音乐课程并不满意。而针对“希望能够开设哪种类型的音乐课”这一问题,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发现,46%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音乐文化课,44%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音乐表演类课程,只有10%的学生希望能够增添乐理类课程或其他课程。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觉得现阶段的音乐通识类课程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希望通过学习新的音乐课程来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品位。

(三)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足

在本研究中,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主要调查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不甚了解。只有27%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较为充分,23%的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并不深入,另外50%的教师完全不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想让教师的日常音乐课程教学符合社会的发展期待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缺乏必要的了解,就不会自发地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引入和使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修养和个人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针对“教师不了解核心素养的原因”这一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在核心素养理念的传播和培训方面并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且学校对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传播并不积极。只有10%的教师在学校的引导下学习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因此,通过相应的问卷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现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与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足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三、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基于上一环节的问卷调查结果,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已经大体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

(一)展开审美教育,培养想象力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与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不同,音乐教学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鉴赏中发现美,感受美。因此,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的旋律及其所呈现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意境等方面来分析音乐作品,使得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能够进一步提升想象力,并通过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的想象来感受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意境。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在音乐品鉴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认知。

(二)进行信息辅助,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

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想要提升音乐课程的学习效果,首先要提升其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改革教学方式,通过信息辅助教学手段来创设多维度教学情境。比如,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具象化呈现音乐课程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进一步深化日常学习体验。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编写音乐故事,开展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是音乐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编写音乐故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有一定的创作背景,创作者也希望通过作品宣泄自身情感,传达自身观点。教师可以抓住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基于创作者的创作背景编写音乐故事。这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品鉴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创新能力,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音乐作品。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束语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6

 

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一些知识领域对它进行研究。但是,专门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学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产生。而艺术学在我国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则是近几年的事。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中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与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电影电视学、艺术设计学等并列)。在此前后,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继建立了艺术学系。由于学科初创,我国的艺术学研究面临着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怎样从事自己的研究?只有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艺术研究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保持纯正的品位,并从自发走向自觉。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依然困扰着艺术学研究者、或者在实际操作上令人含混不清的这些问题,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由我国著名的老一辈美学家、现年94岁高龄的马采先生作了确切而明晰的回答。我国最早关注艺术学独立运动的学者是宗白华。1925年他从德国留学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旋即更名为中央大学),1926~1928年他作过艺术学系列讲座,并写有两份相当完备的艺术学讲稿。不过,这些讲稿在他生前未能发表,90年代才收进《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马采于40年代初期写了6篇艺术学散论,其中带有纲领性的第1篇于1941年发表于《新建设》第2卷第9期。这6篇论文都收入马采的《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于1997年出版。这6篇论文迄今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们表明马采不愧为我国艺术学研究的先驱者。   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过程直接制约着它在相关学科中的定位、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及艺术学的产生,人们都会提到德国学者德苏瓦尔于1906年出版的名著《美学与一般艺术学》。这本著作中译本收入李泽厚主编的美学译文丛书中,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译本和它所依据的英译本都很不妥当地把书名译成《美学与艺术理论》。殊不知对于德苏瓦尔来说,“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不仅是一个书名,而且是他高高擎起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他开展了艺术学对美学的独立运动。在他的这部著作出版的同一年,他创办了与他的著作同名的刊物《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杂志》,该刊现更名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年刊》。作为国际上权威的美学刊物,它反映了德国20世纪美学发展的历程。1913年,他又在柏林主持召开了题为“美学与一般艺术学”的第一届国际美学会议。翌年,出版了《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会议报告》。德苏瓦尔认为,传统美学研究两组问题:审美价值和艺术活动。由于这两者的区别,现有必要把艺术活动单独归入艺术学的门下。尽管对德苏瓦尔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尽管美学仍然继续研究艺术活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艺术学是作为美学的一部分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而最初主张艺术学独立并从事艺术学研究的,正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批美学家。马采艺术学散论之一的标题《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就表明他洞察国际上这股学术潮流的发展,并极力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独立出来:“过去以为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一切美的对象,并不限于艺术,即凡是能够给予我们美的感受的自然物以至人类的行为,无一不在研究之列。”“因此,就是美学者自己,也不得不提出限制研究对象范围的要求,主张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学,应该获得独立。”(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第1页。下文凡引述该书的,只注页码)。在这方面,马采的观点和宗白华的观点相吻合。宗白华在20年到:“艺术学本为美学之一,不过,其方法和内容,美学有时不能代表之,故近年乃有艺术学独立之运动,代表之者为德之MaxDessoir(马克斯•德苏瓦尔———引者注),著有专书,名Aesthetikandallgemeinekunstinseeschaft(《美学与一般艺术学》———引者注),颇为著名。”(《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511页)。   一门学科只有确定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它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才不会被其他学科所代替。顾名思义,艺术学就是研究艺术的科学。那么,凡是对艺术的研究,是不是都可以称作为艺术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理解德苏瓦尔的一般艺术学的概念。   一般艺术学是相对于特殊艺术学而言的。“特殊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个别的本质、创作、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第8页)。它们是音乐学、戏剧学、诗学、美术学等,其中有些已具悠久的历史。关于一般艺术学的对象,马采作了一个相当精到的说明:“一般艺术学就是研究那些关于艺术一般的本质、创作、鉴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创作和种类的原理和事实的科学。特殊艺术学的知识,即各种艺术史和各种艺术学所提供的资料,虽然不断被参考被利用,但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决不是对戏剧、音乐等特殊现象的直接的探讨,也不是对宋代绘画或顾恺之等某一时代某一作家的具体作品的解剖分析,而是以艺术一般的抽象的概念作为对象作理论的考察”(第9页)。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学就是这里的一般艺术学。显然,远非对艺术的一切研究都可以称作艺术学,只有对整个艺术现象的综合研究才配的上艺术学这个名称。马采具体研究了艺术、艺术家、艺术活动(创作与观照)、艺术美的类型、艺术源流(发生与发展)等问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他提出“创作与鉴赏正是艺术理论不可分割的两面。没有不被创作的艺术,也没有不被鉴赏的艺术。鉴赏便是创作,创作便是鉴赏”的见解(第695页),曾得到冯友兰、贺麟、金岳霖等人的赞赏。   艺术学和美学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除艺术学外,美学对艺术最为关注。美学和艺术学都研究艺术,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在于它们的研究角度和方法不同。马采缓引了格罗塞在《艺术学研究》中的有关论述:“艺术学为了最后认识艺术的特质,必须采取和旧的艺术哲学完全不同的方法。”“艺术的真正科学的认识,只是从对艺术的实际感情产生出来。因此不论是创作者或鉴赏者,只有能够认识艺术的人,才能真正感受艺术”(第17页)。艺术学研究既要反对“集满堆庞杂的资料”,又要反对“设计其冒险的空中楼阁”(第7页)。马采强调指出“还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这在当时是美学,同时也是艺术学———之所以能永葆其不朽的青春,而布瓦洛之所以不堪莱辛之一击,就是因为前者是以艺术的事实为基础的归纳的理论,而后者却只不过是演绎的空中楼阁而已”(第18页)。这些使我们想起德苏瓦尔的观点,他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既不满意哲学美学“自上而下的”方法,又不满意心理学美学“自下而上的”方法。他主张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所谓“自外向内的美学”,“即以相同的分量去艺术地感觉和科学地思考”(德苏瓦尔《美学与艺术理论》第6页),从分析具体艺术出发,走向艺术哲学的高度。例如,被日本竹内敏雄主编的《美学事典》称为“艺术学之祖”的德国艺术学家费德勒在分析同时代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式理论。他把自己的理论看作为一种实践美学,他的理论首先面向艺术家,对20世纪初期西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产生很大影响。我们认为,美学研究各种审美价值(包括艺术)的普通规律,艺术学研究作为审美价值的艺术价值的特殊规律。这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美学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艺术,其研究带有哲学意味,美学研究比较思辨、抽象。#p#分页标题#e#   而艺术学研究艺术时,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涉及美学范围,具有不自觉的美学性质,艺术学研究比较实证、具体,它比美学更加关注艺术实践。马采为艺术学作了准确的定位:艺术学是“联系美学和其他特殊艺术学的一门科学”(第2页),“艺术学到了艺术哲学,便最后进入到本来的美学的领域了。艺术哲学在艺术学中是最接近美学的,即受美学影响最深的科学”(第18页)。   半个多世纪以前,马采就对艺术学的独立坚信不移:“目下正在发展过程中的这门新兴科学,难免不受一些眼光短浅、思想保守的人的非议和反对。但只就方法论方面说,这门科学独立的必要性却是毫无疑义的。”(第1页)在大力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兄弟院校已经建立了艺术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的逼人形势下,在艺术学研究中曾着先鞭的中山大学是否有新的举措和动作,我们且拭目以待。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高校要“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都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也需按照这一要求狠抓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一、拓展思路,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改革   普通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已有30年的历史,可是现在许多学校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介绍音乐历史、背景、体裁以及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这一层面上。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传授的知识基本可以在网上找到,并且可以聆听或观看音乐作品的演奏和演出;从课堂教学内容来看,仅仅涉猎音乐的历史、音乐的体裁还不能解决学生“听不懂”古典音乐的困惑,这使得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学生音乐知识结构、提高鉴赏能力,是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改革的重要任务。引入中西音乐比较学,科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现代大学生中许多人“听不懂”西方古典音乐,除了对音乐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等知识较为匮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西音乐差异的背景知之甚少。由于地域、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们在认知事物、感悟本质、展现事物以及审美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而音乐是体现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特殊方式,所以在音乐的表现上也会有所不同。将中西音乐比较学引入课堂教学,是开启大学生欣赏音乐大门的一把重要的钥匙。音乐比较学首先是从哲学层面———音乐美学方面讲述中西音乐观、音乐与人类文化学的意义,音乐的审美特征、创作原则、音乐教育方式和作用等,其次是讲述中西音乐在乐音处理方式、结构特点以及音乐表现技术等方面的迥异,包括乐器与其演奏法的比较、乐律音阶的比较、作曲技法的比较、声乐技术与语言发音关系的比较等。通过视听不同音乐作品以及教师的视奏,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不同音阶带来的不一样的音乐感受。实践证明,单一按音乐历史发展脉络或音乐体裁的方式讲授音乐欣赏课都有其局限性。因为音乐体裁的发展和音乐风格的演变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整合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一是采用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用大线条介绍音乐风格产生的年代,背景、体裁和伟大的作曲家。二是遴选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作品进行视听分析并对音乐体裁结构框架进行解读。三是通过穿插介绍中西音乐的差异并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解析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西方古典音乐,为他们今后学会品鉴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时数有限,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还应充分发挥网络在促进教学工作的作用,建立音乐课程网站就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一是网站不仅要有课程安排,还应有每一章节重要详细的史料内容和视听音乐作品要求,学生可在课前预习,浏览音乐历史概况,视听重要的音乐片段,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提纲挈领式的框架讲述。由于学生课前有了较为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弹奏、分析并比较相关知识点时学生才会有兴趣,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更强。二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完成整个课程所涉及音乐作品的声频和视频的筛选工作。音乐作品可分为必听和泛听两部分。必听的重要作品是了解不同时期音乐发展脉络和音乐风格的骨架,泛听作品主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每一个时期著名作曲家不同的音乐演奏版本包括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作品进行剪辑放到网上,为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进行音乐比较分析研究提供更丰富的选择。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专业能力   任何一种音乐体裁的变化都离不开音乐语言的支持,但通常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乏味又不易掌握的内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形式解析音乐语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利用互动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当一部音乐作品奏响时,一般总有几个音乐要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在音乐作品中显得非常突出而具有个性,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抓住这些具有个性的音乐要素就基本掌握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把节奏、节拍的教学与合唱指挥的手势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的互动教学模式就是音乐语言训练的最好形式之一。采用指挥的手势语言训练学生的节奏节拍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过程中体会不同节拍音乐律动的强弱变化,同时,可以让学生感受连音、断音和保持音的手势语言和音乐表情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互动教学模式使枯燥乏味的音乐语言变得鲜活而生动,指挥语言的融入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为学生们打开了欣赏音乐的另一扇窗口,可以了解指挥的手势语言,读懂指挥家诠释音乐的方法。采用类比教学法,深化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和认识。采用类比的方法并借鉴美术直观的色彩解析音乐语言抽象的概念,对学生理解音乐语言有辅助性帮助。三个音按三度叠置同时发响就是“和声”,它是音乐语言中最复杂、最抽象的一种音乐形式。不仅可以构成旋律的纵向结构同时也可以创造丰富的音乐色彩,每一个和声奏响以后都有自己的色彩倾向。和声使音乐有了像绘画一样的颜色,大面积的不同和声的集合确足以创造一种情调和一种氛围。调式和调性在美术的调色盘中也有颜色,大调式亮而辉煌;小调式伤感而暗淡,相对于和声的色彩,大调式和小调式的色彩是大面积的。一种调式不仅可以霸气的大面积掌控音乐的气质,同时也可以通过短暂的游离(离调)改变大的背景音乐氛围而转向相反的情感色彩,这种短暂的游离使音乐的色彩变化多端。区别调式和调性的色彩也是学习和理解音乐语言重要的内容。调性是指主音高度的变化,当一段音乐从一个调性向另一个调性转变时,它往往以持续不断地拉升调性主音高度为常态,因此,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调性的色彩基调是不变的,改变的是色彩的浓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倾听典型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色彩氛围,并通过学生演唱具体的音乐作品体会调式、调性的色彩变换。采用分析、听辨、创写的教学形式,提高大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加强音乐欣赏课程中解析音乐基本语言的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音乐作品之所以好听,是因为旋律感人,旋律之所以动听在于各种旋律音程之间的微妙变化。解析旋律音程的关系,辨别和声音程的和谐度,为一段歌曲编配二部合唱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体味音乐的奥妙和趣味性。课堂上教师首先在钢琴上解析旋律音程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是最和谐的音程关系,大小三六度是不完全和谐的音响效果等。二是听辨这些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记住哪些音程关系是非常干净、清纯好听的音色,哪些是不好听刺耳的音效,这些听辨音乐训练可以为学生日后创写二部合唱或演唱四个声部的和声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教师讲解编配二部合唱的要领。选择一首旋律优美的艺术歌曲请学生为其编配二部合唱。分析、听辨、创写编配音乐作品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深入到音乐的内部,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p#分页标题#e#   三、改革考试制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音乐教育中,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的时代需求,适当进行考试制度的革新。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生动活泼学习的激励机制。过去音乐欣赏课的考核一般采用的是闭卷或开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或是出音乐论述题要求学生写一篇论文,或是结合音乐基础知识分析某个作曲家的音乐作品。这种被动式的考核方式,已不完全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改革传统的音乐考核形式,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充分利用网络以及其它各种资源,请学生制作PPT短片,在课堂上分组讲演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内容分享学习体会,讲演结束后每组还可推荐几名最好的学生在全班演讲,让全体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智慧。实践证明,这种开放式考核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演讲的形式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建立完善音乐教育网站,为学生搭建继续学习的交流平台。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兴趣和能力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强交流,分享学习音乐的体会。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们了解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有利于音乐知识的普及和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音乐教学网站中除应有的教学模块外,还应增加学生交流互动区。近年来,通过学生演讲考核研究发现,他们不仅欣赏音乐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也呈多元化的态势。如电影音乐、动漫音乐、音乐剧、游戏音乐等类型最为学生所喜爱。按音乐类型分类设置板块专属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音乐软件放在上面,可以让更多的人轻松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分享他们的智慧,补充音乐的需求。

音乐鉴赏论文范文8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在我国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如何使用音乐教学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策略的讲解,希望能够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良好的建议。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策略;创新应用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块重要分支,它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并且依靠自身的特殊表现手法,起到了记录历史的作用,同时还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开启他们对美学认知的大门,是精神的引导者,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从一定程度上,音乐促进了初中生创新能力的进步,为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根据内容建立情景教学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旺盛,参与性积极,加之刚刚接触中学教育繁重的一面,自制力和脾气方面难以得到自身很好的控制。这对于音乐教师而言,是利弊皆有的,只要合理的改善教学手法,根据教材内容建立情景教学法,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主动学习音乐,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融入教学中去,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像在讲授《伏尔塔瓦河》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旋律,来试着想像伏尔塔瓦河的美丽景色,并且可以从网上搜集几张伏尔塔瓦河的相关照片来进行思维拓展,引导他们对用音乐语言来加深自己的体验。当然,老师还可带领学生到周围的公园里,对音乐中的“森林”、“河岸”、“草地”进行一番自己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歌曲的构造、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个深入的理解;最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对歌曲进行大胆的改变,按照《伏尔塔瓦河》的韵律样式来进行重新填词,可以是歌颂身边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是歌颂久违的森林美景,内容和方式不受约束,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心,进一步刺激他们创新思维的方法,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

二、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随之改良,从原先的黑板教学,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不单单是技术上的便利,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多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内容也变得更加的丰富。教师利用多媒体创造的教学条件,能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通过图片、视频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弥补教学条件的限制,更易于学生理解。例如,像在初中音乐教材上《蒙古夜曲》一节的学习,大概很多初中生对与蒙古的音乐文化不太了解,对于演奏的乐器也有些陌生,所以,老师在用对媒体播放第一遍协奏曲之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单段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细讲,譬如,像夜晚放牧归来的牧人,手持马鞭,在万马奔腾中打出响亮的鞭花,有些学生可能对马蹄奔腾的声音有些模糊,这时,老师就以准备一些同二胡有关的资料,来细致讲解二胡是如何营造出万马奔腾的气势来;通过这种方法,还可以顺便对一些蒙古乐器,比如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琵琶等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于音效模仿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见解,随性创作一些声音特效来,比如将指尖把握住节奏,进行合理的敲击也可以模仿出马蹄声来等等,做出什么样子的作品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让他们喜欢上由创新带来的乐趣。

三、师生协调加强实践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老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改变以往教学中的“教条式”和“放任式”的教学方法,将创新的新观念带入到音乐教室中来,主动的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引导学生把同音乐相关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求知欲望。当然,老师也要摈弃以往教学中那股高高在上的气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课业任务中去,一是营造出音乐课堂欢乐轻松的氛围,二是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进行矫正。在课堂的最后,老师还要为学生留出一些总结和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整个过程有一段自己的思考,改变以往教学中那随波逐流的陋习。例如,像在学习《保卫黄河》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讨论练习,当然,教师自己也可以参与到某个小组中,以小组成员的身份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各个小组成员间的协作练习后,再对这首合唱进行风格化的改编,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以小组表演完后,再用推选的方式让单个学生进行表演,表演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在随性创作和即兴表演中,不仅丰富了学生自身的表演经验,而且也对音乐创作了全新的认识。

四、结语

关于在初中音乐课上的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相信这会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音乐创新教育的发展前景,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自身全方面的发展,和音乐教学全方面的改革,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亚琴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460+491.

[2]陈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我见[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60.

[3]蒋海涛.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J].新课程(中学),2014,03:189.

第二篇:初中音乐教学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摘要:

音乐课是初中教学安排中一门极具特色的课程,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它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课在初中的教学安排之中没有语数外那么枯燥,不仅能够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也能够为学习生活减负减压。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好的音乐鉴赏能力,那就说明我们的教学工作是不合格的。从学生整体的发展角度来说,初中正是学生们心理和生理迅速成熟的时期。我们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好的音乐作品正好是这样的一个媒介。要想让音乐课真正能够起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提升其本身的内在影响力那么首先就是需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因为这才是学习音乐的起点。下文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作出了总结。

一、音乐鉴赏的定义以及音乐鉴赏的重要意义

音乐鉴赏是指对音乐作品进行鉴别和赏析,是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做铺垫的。对于初中的音乐课程而言,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个目标。音乐的鉴赏一般分为,外在听力和内在听力两个部分。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首先对于我们今后的歌曲讲解等教学环节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有了音乐鉴赏能力做保证,那么他们对于歌曲的理解也一定不会出现偏差。其次对于学生审美的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音乐作品能够使人奋进、让人们忘记暂时的烦恼。因此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很有帮助的。就比如我们在对于歌曲《欢乐颂》的欣赏时,这首歌曲的歌词简洁。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四乐章合唱中的一个片段。这首歌明朗欢快,给人以美好生活的寄托,也象征着贝多芬在遭受命运不公平待遇时表现出的乐观精神,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乌托邦思想!

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具体步骤

1.从培养兴趣入手,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我相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并不陌生,要学习一项能力都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这样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于我们的课程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那么他们对于接下来音乐知识的讲解以及学唱环节也同样会认真对待。反之,我相信我们取得的效果一定可见一斑!例如针对8年级下学期的《樱花》这首歌的教学时。这首歌的节奏简单,而且曲调都充满了日本风情。相信很多同学只要听几遍就可以跟唱了,歌词也不需要花时间讲解。通过这首歌曲建立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我相信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好是对外界文化充满好奇的时候。我也相信这首“异域风情”的歌曲,能够让学生们树立起对于学习音乐、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兴趣。

2.开拓视野,多种方式聆听

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欣赏各种类型作品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一首陌生的音乐作品,我相信在最初听到的时候学生一定会有想法,但是这种感觉实在是非常朦胧。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因此能够完整的表露出心中的想法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开拓学生在音乐欣赏领域中的眼界,为他们播放各种各样的作品,但是要保证播放的作品是不和社会主流相违背的,或者重复播放这一首作品!当学生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的时候,我们老师再加以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那么我们才会取得预定的教学效果。就比如我们在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时,通过初次的欣赏与讲解我们可以知道整首乐曲以泛声演奏为主调。因为在同样的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3次,故称为《三弄》。乐曲中蕴藏着的离别的情绪以及对梅花高洁的品质的赞叹相信学生很容易就能把握的到,这时候只要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加以引导,那么学生对于这首古典古筝曲的把握一定没有难度,并且我们还通过这一首歌曲像学生传达了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内心的共鸣

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当中,很容易就会走入这样的一个误区。那就是将老师自己的感悟与想法强加给学生,这样就破坏了音乐鉴赏课的最初目标。我们可以为学生圈定大概的思考方向,但是一定不能将自己的意志灌输给他们。他们需要的是独立的欣赏能力而不是将老师的感悟进行复制,可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应该从培养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内心共鸣的步骤开始!《青春圆舞曲》这首作品是比较靠近学生们的整体状况的,因此我相信对于这首歌曲的欣赏我们并不需要刻意的去引导,就能够达到我们理解的效果!这也是我建议我们对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考核所选用的一个比较合适的作品。

总结

素质教育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我们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独立的人格的养成都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以上问题做出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我们的教学质量有所贡献!

作者:龙伶磊 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初中部

[参考文献]

[1]司伟.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2]王琰.论视唱练耳教学中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三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互动实践

[摘要]

师生互动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创设和谐氛围,注重生活体验,加强合作交流,实施多元评价等都有利于实现有效互动。

[关键词]

初中音乐;有效互动;实践;思考

互动绝不仅仅是课堂上师生间的问答,而应当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在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中,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切实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谈谈在增进有效互动方面的点滴体会,以飨读者。

一、创设和谐氛围,营造有效互动平台

课堂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教师有意识营造互动氛围的结果。我们在进行课堂观摩活动中,常常会发现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前与学生谈心、做游戏或讲故事等,这种课堂预热活动就是为了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得学生获得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这种卓有成效的教学形式应当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常态化。如在教学《唱脸谱》一课时,虽然这首歌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显得韵味十足,但初中生对于我国的国粹———京剧显然并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在学唱《唱脸谱》之前,一方面,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众多的脸谱形象,使学生感受作为传统艺术中脸部化妆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试唱了几个京剧中的著名唱段,配合京剧中的几个经典动作,激发了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为后面课堂的有效互动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二、注重生活体验,拓展有效互动源头

将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入音乐课堂中,可以使得音乐的学习有了源源不绝的“活水”。当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起来,牵动学生的心灵,就能为音乐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提供许多学生所关注的话题,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品鉴之中。如在教学《为了谁》一课时,这首歌曲是为了纪念和歌颂在1998年特大洪水中奋不顾身的英雄们而写的,赞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然而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缺少对于歌曲中所反映情感的切实体验。为此,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反映抗洪场景的纪录片《决战三江》以及献给消防官兵的视频《死而无憾》,也准备了一组反映“爱与奉献”的图片,如高温酷暑下劳动的环卫工人、傍晚窗前批改作业的老师以及陪同孩子一起跑步迎接体育测试的父亲等等,为学生的课堂互动注入了充分的情感资源。

三、加强合作交流,提供有效互动助力

学生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进行课堂有效互动的主体。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是具有差异化的生命个体,充分发掘他们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情感体验等差异化资源,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彼此启迪,在合作与交流中使得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施其才。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自主交流与互动讨论的平台,展开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推动互动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如在教学《黄河少年》时,在学生初步学唱了歌曲之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有感情地练唱,展现出黄河儿女的自豪感和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千百年来,描写黄河的诗词与歌曲数不胜数,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呢?”进行互动与交流。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列举了如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及歌曲《我们是黄河泰山》《黄河大合唱》和《保卫黄河》等等,或吟诵或试唱,气氛热烈,使得后面有感情的集体练唱变得水到渠成。

四、实施多元评价,增添有效互动信心

多元评价是音乐课堂有效互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课堂中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摆脱了传统音乐课堂上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形式呆板的桎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导向、反馈以及激励等功能,为学生的有效互动增添了信心,使他们保持蓬勃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过程观”,评价的视角向互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适当倾斜,促使学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活跃地投入到后面的课堂互动中去。如在教学《蓝天白云》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对其中各个互动环节进行自评与互评。如在听赏歌曲感受情绪环节,学生对歌曲初步感受的表达情况;如在分析歌曲曲式结构时,学生找出歌曲中重复与变化重复过程中的表现;再如在比唱环节,独唱、轮唱和小组唱等不同形式的演唱中,表演者、倾听者以及评议者之间的互动情况等等,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互动中的不同定位,在反思和评价中为以后的音乐课堂有效互动积累了活动经验。

总之,音乐课堂上的有效互动,离不开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有力指引。教师应为学生的互动注入一些情感上的动力与方法上的助力,让音符在互动中更欢快地跃动,使课堂成为学生音乐生命生长的沃土。

作者:朱莉 单位: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

第四篇:初中流行音乐教学优化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要响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初中音乐教学作为一门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学科,要对学生高质量地教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流行音乐成为学生们喜爱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更好地融入教学当中,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合理地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学当中,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提高教学效率,这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融入教学之中,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教学氛围。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多涉及的是一些较为有名的世界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这些音乐脱离了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兴趣的所在,忽视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使教学更加困难。流行音乐能够将教学气氛带动起来,这样学生就会提高音乐学习兴趣,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使流行音乐更好地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这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音乐学习积极性,就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音乐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1.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导入时先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教学内容的流行音乐,这样会在教学的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加喜爱学习音乐课。例如:在课程刚开始,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流行音乐让学生欣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开始就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促进作用。

2.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学习新的音乐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的歌曲,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活跃,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乐趣带入学习之中,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播放出来,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意义的流行音乐视频,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相关多媒体进行一定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教学。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往学生对于音乐教材的设置有一定的反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流行音乐深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教师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了解学生到底在哪一方面学得比较好,哪一方面学得不是很好,这样就会使教师根据这些调整流行音乐的选择。例如: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有关音乐小知识的测验,不仅如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唱辨别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教师要将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学习层次,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音乐教学。例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根据学生的唱功,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协调能力,还有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

3.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时,要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交流,努力树立在班级中的威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合理选择流行音乐,注重提高学生能力

教师要通过流行音乐优化初中音乐教学,就需要在挑选流行音乐时慎重一些,所选的流行音乐的歌曲一定要符合所学内容的中心,同时能够给学生一些正能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不断提升。

1.教师在选择合适的音乐时,要根据音乐的风格、节奏和旋律,从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感情入手,这样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正能量,帮助学生快乐成长。教师要选择一些更加能够表达青春期阳光向上的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正能量。

2.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重视选择一些具有良好思想深度的流行音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音乐知识,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初中生正处于学习与发展的高速阶段,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要更加重视流行音乐引入的合理性。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教师就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好奇心。初中生的音乐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开发,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发展,将流行音乐应用到教学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音乐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教学事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文? 单位:淮安市徐杨中学

参考文献:

[1]侍婷婷.合理引入流行音乐,优化初中音乐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7).

[2]吴茜.初中音乐实验教材编写体例的分析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3]冯文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持续性教学模式[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

第五篇:初中音乐教学审美培养

摘要:

初中音乐课程虽然不是在初中教学中的重点课程,但是在美育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学习音乐,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对于初中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大的。笔者是一位初出茅庐的中学音乐教师,对于教学有许多的新想法和实践热情,本文就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探讨和分析,供参考学习。

关键词: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艺术;审美培养

根据实践教学观察,不少初中生对于音乐和音乐课有着两种比较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对于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有强烈的喜爱,另一方面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却很低,在对音乐教材中中国民歌、传统音乐、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这些方面尤为突出,甚至在课堂中表现出排斥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络和媒体使得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变得很近,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的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在音乐方面,流行音乐更能得到他们的青睐,而音乐课本中的那些传统音乐知识,在学生们的眼里就是与流行音乐相对的成为了“老土”的存在,这些偏颇的认识使得中学生对音乐课乃至传统音乐出现了排斥的表现。当然,这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端正学生的审美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这也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去研究去探讨、实践的一个巨大工程。

一、音乐课也要好“导入”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关键,教育家蒂斯多惠说过“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兴趣的培养是端正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课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导入”开始课堂教学。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抛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以及传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爱”上音乐,让刻板学习变成兴趣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在根本上建立端正的艺术审美观。

二、认可学生现阶段审美,认识现阶段培养审美的目标

虽然现阶段初中学生在音乐的审美大多仅停留在流行艺术上,但作为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审美强加给学生,也不应该对他们的审美做出否定。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我们不能对任何的艺术形式做出否定,艺术形式并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对于学生的现阶段审美,教师应该以理解和认可的态度对待,并且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现阶段审美状态,着重注意个别具有明显偏差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设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现阶段审美实际上更需要以及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所要做出改变或者说是需要进步的地方,是从单一的审美认可转变为多元的艺术审美认可。以初中学生所青睐的流行音乐为例,现阶段学生所喜爱的流行音乐大多停留在艺术作品的表面,也就是音乐中的外在元素上。然而流行音乐的种类并不局限在此,自十九世纪初流行音乐萌芽至今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流行音乐在原有古典、浪漫、现代派音乐统领的音乐大局中占有一席之位,并且能够蓬勃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流行音乐特有的魅力,还代表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一定需求。流行音乐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是学生们不知道且感兴趣的,从初中是学情来分析,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好动、好奇、好表现,并且对感兴趣的新知识有着强烈的获得欲望。抓住学生的兴趣并且从兴趣拓展学习,从单纯的感官审美,转变为对音乐本身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背景知识了解,并把这样的审美转变转移到其他艺术形式中,从而将单一兴趣变成对艺术的博爱,在音乐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音乐了解音乐,这才是现阶段审美培养的目标及方向。

三、培养艺术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一)何为艺术中的爱国情怀

“爱国”这两个字非常好解释,这是作为中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情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作为中学生,爱国的体现除了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贯彻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为祖国的建设输送人才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民族文化也是现阶段学生的“爱国”重要体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许许多多代表着民族性的艺术瑰宝,然而在社会发展规律的驱使下,很多艺术形式已经逐渐走向了灭亡的边缘,当科技的进步和传统文化的生存产生矛盾时,人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些具有民族性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遗留下来的宝贵艺术形式很大程度的保留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原始形态,这对艺术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资料;作为古人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使这些艺术形式流传下去。当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多的还是靠专业人士来完成,但是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更独到的优势;并不是说在课堂教育中要完成怎样的专业性教学,让学生在潜隐默化中了解和接受这些艺术形式,就是给这些文化遗产增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文化的传承不能只传承于专业从事的单位或群体之间,让更多的普通人经过学习,开始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才是对它们更有利的保护和传承。

(二)培养艺术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他们的少数名族特点仅停留在户口本上。这些学生几乎都是从父辈开始就居住在城市中,他们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服饰,不懂自己的民族语言,更别说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其实也不难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有很大的局限性,不管是地域局限还是语言局限,其传承还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口传心授的形式;脱离了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学生们很难获得本民族的相关信息,他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也很难涉及于此。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日,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系列课程,使得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了解到一些民族文化,然后设计课外拓展作业,要求少数民族学生课后询问家长,回课后补充一些课堂中未出现的民族节日相关知识、风俗、典故;同样要求汉族学生课后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了解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甚至可以通过少数民族节日假期亲身加入到节日庆典活动中去。设计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回课的互相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尽可能的将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成为一个长期的学习兴趣。

四、“趣味教学”从课标中找教学内容拓展

原有课程内容中的一些作品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交响乐、民族器乐作品,学生无法立刻接受,并且也难以耐心的欣赏完作品。但如果一味的退让,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只上学生喜欢的内容,又不能真正的达到艺术教育目的。在“以新发展理念引导发展”讲话中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教学上也可以“另辟蹊径”。在研读教材后,于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合适的拓展内容,是比较合理的教学创新。如在上到交响乐板块的时候,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设计课程,单纯的交响乐晦涩难懂,但是可以找到一些在电影或者电视里出现过的交响名曲。利用这些影视片段,让学生们在熟悉的画面中认识交响乐、认识名曲名家;再比如我们可以把教材中一些容易扩充知识点和内容的章节单独独立出来,做一个系列课程,把更新更趣味的知识,填充到教学当中去。还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拓展作业,让师生位置交换,使得学生也能通过课程设计站在讲台上,向大家介绍、展示一样自己熟知或者喜爱的艺术内容。在锻炼了学生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从学生的展示中,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艺术特长。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的素质水平使得这个过程不至于变得漫长,当然这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和经验总结出来的。

作者:王梦赫 单位::南宁市三美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王昕.浅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1,(12).

[3]吴红.对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歌海,2008,(05).

第六篇:初中音乐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

【摘要】

音乐课程是一门能够让学生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的课程。在初中阶段开设音乐课程,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缓解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使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应重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初中音乐;互动式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音乐教学效果的改善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师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通过营造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才华和发挥对音乐想象力的机会,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比较敏感。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会害怕说错被老师和其他同学笑话,因此,不愿意主动发言或很少回答老师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课堂上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促进学生和老师在音乐课堂上的互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营造浓厚的音乐学习氛围,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高度重视互动式的教学,充分利用现达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通过网络下载到对应的音频,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播放音频来引出课堂内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音乐主题;通过播放MV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来加强对音乐曲目所要表达情感的领悟。学生渐渐对音乐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去,积极配合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互动环节,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了师生感情。

二、开展新颖的互动教学活动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有效的互动教学活动才能够真正改善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观念,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新颖的互动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充分挖掘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来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在音乐曲目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大胆勇敢地唱出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调调,给学生以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三、组织激烈的音乐歌唱比赛

初中生显著的心理特点是争强好胜,从他们的心理特征来看,事事都想做到最好。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通过组织音乐歌唱比赛来激发学生要强的个性,巩固学生的音乐基础。在音乐课堂结束之后,组织激烈的音乐歌唱比赛,对于表现不错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通过比赛,让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课堂上学过的音乐曲目和基础知识,对于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自愿与学习效果较好的学生组成小组,课后互相帮助,在反复的练习和沟通过程中不断进步,相互交流,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提高初中生整体音乐学习能力和欣赏水平的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参加轻松的课外音乐活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学校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次课外音乐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音乐课堂中学习到音乐知识,受到音乐作品的熏陶,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组织学生走进剧院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满足学生了解和深入学习音乐作品的欲望。学生在课外音乐活动中能够随时随地与其他同学、与音乐教师甚至与音乐名家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在这样轻松愉悦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五、总结

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对音乐的想象和理解,通过音频和视频学习材料及现场音乐活动,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深切体会音乐的美好,并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能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而且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在互动式的教学中,学生不再单纯地听老师讲和唱,被动地跟随老师的思路“走”,音乐教师也不再机械地将教学内容灌输式地灌给学生,而忽略学生学习的效果,取而代之的是,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与老师都是学习的主体和教授的主体,双方在共同的探讨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不断的互动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中完成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

作者:曾逸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付枢琴.初中音乐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6(11):151-161.

[2]朱静.初中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教学的意义[J].才智,2010,26(19):189-191.

[3]吴素华.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21):213-216.

[4]蒋春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探微[J].新课程学习(上),2011,07(26):210-213.

[5]孙婷婷.让音乐的“泉水”尽情流淌——浅议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0,26(16):236-239.

第七篇:初中流行音乐教学分析

【摘要】

在我国初中的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还是未来学生对音乐的追求,都直接受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的影响。同时,对于学生的健康的成长,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流行音乐的加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现状;解决策略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音乐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流行音乐也逐渐以大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由于一部分粗俗而浅薄的流行歌曲,使初中生的欣赏角度直接受到了影响[1]。所以,对于流行音乐进行加强,引入教学研究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该文主要对初中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当前来看,流行音乐是非常受人们欢迎的音乐种类,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将流行音乐引入,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也同样会起到积极作用。以前的音乐教学,教师传授音乐知识只局限在课本规定的知识。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生不喜欢课本上这些枯燥的知识,对于现代的流行音乐,学生却比较青睐。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引入流行音乐。在现代化的多媒体状态下,人们对于影视明星及歌星,热烈地进行追逐,流行音乐也成了人们追逐对象。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一旦将流行音乐引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上来,对音乐也会感兴趣。如此这样,不但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知识得到了丰富,还使音乐的教学进行得更好。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传统的音乐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作品,对于流行音乐,几乎没有涉及到,多数都是古典音乐及民族歌曲,使大多的初中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所以,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将流行音乐适当地引入,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当今的流行音乐当中,有很多具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歌手,同时,也写出了一些带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歌曲。例如,国际巨星成龙,他所唱的歌就具有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他唱的《相信自己》,歌中唱到:多少次挥泪如雨,伤痛曾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这首歌唱出了人们心中的抱负,非常振奋人心,鼓励人们只要努力就能成项。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初中音乐具有极其重要的现重意义[2]。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将这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引入,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上,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策略

(一)选择教育性强的流行音乐

针对初中的音乐教学而言,无论是音乐教学的质量,还是教学的水平,对学生音乐上的爱好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未来音乐的追求,对学生身心的健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将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流行音乐引入很有必要。教学需要将一些教育性比较强的音乐进行选择。例如,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励志感强,充满力量。因此,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在将流行音乐进行引入的时,尽量选择励志及教育性都比较强的流行歌曲,会对音乐教学的发展更有利。

(二)流行音乐导入音乐课堂

多媒体在现代社会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教学也要加强。例如,歌曲《青藏高原》,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充分地利用起来。教学以前,教师可以将一些有关青藏高原的视频,在网络上进行收集,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在学习歌曲以前,通过青藏高原的一些有关资料,对青藏高原的雄伟气势有一个充分地了解。学生在进行学习中,对青藏高原这首歌,才能真正用心地去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学生容易接受,对于歌曲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从而使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更感兴趣。

(三)增添流行素材的欣赏

自古以来,人们在娱乐中,比效重要的方式就是歌舞,歌舞互相结合,随着动人的歌曲,人们翩翩起舞。在进行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这种歌舞互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采用,歌曲的表达会更加生动,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例如,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充满温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歌舞互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3]。首先,将一段有关充满温暖和爱的舞蹈编排出来,让学生在学歌曲的同时,也将编排的舞蹈进行演练。这种将歌舞进行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从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音乐的学习会更加深刻。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生活中,流行音乐非常重要,在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会使学生的心情愉快,还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效地增加。对于音乐学习来说,初中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因此,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流行音乐的引入,不但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还能达到教师音乐教学目的。

作者:钟文 单位:江西省瑞金市合龙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杨晓琴.初中音乐教学引入流行音乐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5,(24):181-182.

[2]王向东.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9):116-117.

[3]侯翎.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94-195.

第八篇:初中流行音乐教学引入

【摘要】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流行音乐的引入不仅能够调动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本文对流行音乐的引入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现状;对策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已经不是一个新理念,而是已经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学生的整体音乐学习需求,因此,流行音乐的引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将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都能够有所提升,从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但是当前在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的引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行音乐引入在教学中长期稳定的应用和发展,只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才能够保证流行音乐的引入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一、当前初中流行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在音乐艺术发展势头越来越猛烈的影响下,我国的初中音乐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的引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由于流行音乐的风格有很多,其自身的主题也有一定的差异性,会给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我国当前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的初中音乐教学整体发展水平,受到传统音乐教学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音乐教材仍然是以传统的音乐作为主体,特别是其中带有政治色彩的一些民族歌曲,这样就导致学生从教材上很难接触到流行音乐。比如七年级上册的音乐大部分都是《走进西藏》、《唱脸谱》等等,这些歌曲的时代感非常的强,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发展,所以在这种形势下,给流行音乐的引入也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导致初中流行音乐教学的发展被阻碍。最后,流行音乐的属于一种大众文化,所以在其自身的表现形式、以及表达方式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导致很多教师对于流行音乐的不认可现象比较严重,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样就很难将流行音乐融入到日常的音乐教学当中。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分析

(一)共鸣性流行音乐的融入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现代学生的个性相对来说都比较强和具有个性,所以自主选择性比较大,学生自身由于其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差异性比较大,所以在音乐风格的实际选择过程中,学生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选择一些能够充分的引起学生共鸣的音乐,将其融入到初中音乐的日常教学当中,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符合学生学习的整体音乐风格。初中生处于一个内心世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而且比较敏感的时期,所以在流行音乐的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特点,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是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一些比较有情感色彩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音乐,比如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曲相对来说比较的励志,无论是歌词的传达也好、还是曲调也好,都相对来说比较的通俗易懂,并且这首歌曲在晚会或者是一些公共场合的传唱度相对来说比高的高,能够充分的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之前这首歌曲的题目还被纳入到高考的作文题目当中,可见这首歌曲的含义非同凡响,类似于这种类型的音乐,教师可以充分的引入到初中的实际音乐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调动起来,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初中音乐的整体认识和接受程度,从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所提升。

(二)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教师选择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按照学生的心理状态来进行选择,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下健康成长,比如周华建的《朋友》、何炅的《栀子花开》等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相对来说比较的欢快,而且歌词传递的非常的感染人,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接受。流行音乐相对来说比较的大众化,所以大众文化的一些特点流行音乐也具备,但是在流行音乐当中,也不乏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粗俗的音乐,所以在实际应用流行音乐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流行音乐的选择,要能够展示出时代的特点,更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操,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发展水平,从而保证初中音乐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初中音乐教学虽然已经在经历过改革和创新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严重问题,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而在流行音乐的引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对流行音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将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的教学当中。流行音乐的融入不仅能够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接受到更多有关与音乐的知识和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初中音乐的整体教学质量。

作者:李婷婷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雄州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姚海燕.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2]陈亮.新视域下流行音乐与初中生音乐教育探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0,(12):15.

第九篇:初中音乐教学学生乐感培养

摘要:

音乐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有着培养情操,提升人审美能力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尤为重要,它是实现音乐鉴赏和表达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增强学生的乐感基础、丰富学生的鉴赏内容、注重为学生构建理论基础以及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欲望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关键词:

乐感鉴赏;初中音乐;教学;培养

一、增强学生的乐感基础

要想让一门艺术真正地作用于初中生的成长,首先就需要引领初中生去了解这门艺术。提升初中生的实践性,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初中生对乐感的了解情况,促进初中生对乐感的掌握。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初中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初中生在实践中去感受音乐,这样不仅有效率,且有质量。培养乐感,需要学生不断去感知音乐,所以,加强练习的频率是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乐感。在这样的模式指导下,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一些听、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逐渐提升自己的乐感。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训练的力度,从视唱和听觉两个方面抓起,对二者实现巧妙的结合并完成更深层次的指导。例如在学习《希望的田野上》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视唱,让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基本情感、旋律以及基调有所了解之后,在进一步深入歌词的学习,最后实现完整的演唱。其次,鼓励学生练习的频率多一点,让学生进行比赛演唱的方式,让学生大声歌唱,在课堂上组织角色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熟悉程度。

二、丰富鉴赏基础

不同的地区、时代背景下都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给人的感受也都大不相同。初中生在当下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需求,这个时候,教师更不能忽视对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加强课程练习的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多去聆听和感悟,做到听和练的结合。从听的角度分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鉴赏作品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让学生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风格,并在此过程中喜爱上音乐这门课程,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十分有必要,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好的音乐情景创设更能将学生带入到音乐当中,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生也渐渐对音乐作品有了极强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去学习音乐课程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方面也大有裨益。例如在学习《春天的脚步》时,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关于春天的诗文或者图片放在多媒体上,为学生营造一种春天的氛围。待基本的学习内容都已经完毕后,教师可以留出部分的时间,挑一些学生喜爱的作品,播放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异同。例如《北国之春》这样的作品就很适合与《春天的脚步》放在一起欣赏,教师在其中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注重为学生构建理论基础

如果没有扎实稳健的理论基础,那么学生在具体的音乐欣赏和表演中就不能找到具体分析、欣赏的内容和对象。理论知识源于教师的培养,同时也是学生获取乐感的重要途径。在以往,教师往往认为学生只要会唱歌,记住歌词即可,唱得是否悦耳动听不重要。一些教师在上课前会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是这种零碎的、片段式的学习让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更不容易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乐感。所以,教师应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音乐课程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唱歌,还要实现理论和实践并行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旋律、节奏等音乐编排的特色,更深层次地了解音乐中的感情。例如在学习《土耳其进行曲》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这首音乐创作人的背景,有莫扎特改编,具有浓烈的土耳其军乐特色。在播放这首曲子的时候,带领学生去感悟这首曲子中的情绪、内涵,可以适当地配上一些动作,让学生更真切地掌握乐感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学生思考这首歌曲中的情绪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通过以往的知识积累很轻易地就可以得出有关的结论,通过力度的表达以及速度的表现去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这样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鉴赏的专业性。

四、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欲望

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各式各样的问题,将学生带入音乐课堂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问题引导可以说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初中音乐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音乐的情绪、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乐感,这也就向我们阐释了理解音乐作品的重要性。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善于利用问题去引导学生,只有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才能够为其乐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瑶族舞曲》时,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不同类型速度标记的方式。然后让学生听三个音乐片段中不同的速度,向学生提问“我们刚才欣赏的音乐片段是管弦乐合奏,那么现在,老师给你们说出三个主题,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欣赏这三个音乐片段,你们要去辨别这三个主题分别属于哪个音乐片段。”接下爱,教师播放音乐以后,可以向学生提问“这首音乐表现了瑶族人什么样的心情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给出相应的答案,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下,培养学生的乐感。

五、结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对于学生今后学习音乐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学生拥有良好的乐感基础,可以在音乐鉴赏中更好地把握音乐的精华所在,音高、音长以及旋律的变化等等,都可以在脑海中感受其创作之美,获得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体验。所以,培养学生的乐感十分重要。

作者:肖文津 单位:江西省定南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肖文鹏.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音乐时空,2015,(22).

[2]张珩.初中生音乐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索———以音乐鉴赏与乐感为例[J].亚太教育,2016,(16).

[3]韩晓凌.让学生的“音乐舞台”旋转起来———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第十篇:初中音乐教学创新探讨

摘要:

教育改革的灵魂是创新。就初中音乐课程教学来讲,老师需要将创新作为推动教学进步的重要手段。只有老师把握住教育改革的灵魂,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初中音乐;热爱;体验;鉴赏;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部分音乐老师认为音乐教学就是简单的传授唱法、节奏等方面的技巧,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中,音乐有利于陶冶人的性情,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所以将学生引入音乐世界中,有利于让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教学理念这个基础和前提。首先,应该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进入优美的音乐世界;其次,通过以爱国主义歌曲为主要内容,强化学生主旋律的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欣赏和感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合理地将音乐教学与学生思想情感教育有效融合。此外,还应该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点,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十送红军”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播放,从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将学生引入浓烈的爱国氛围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江西的红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红土地的情感。

二、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老师应该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老师需要做好下列几点:第一,在每堂音乐课的教学之前,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音乐欣赏曲目,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艺术氛围。指导学生以范唱和范奏的形式进行表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全面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第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合理地将教学知识构成网络化的体系,有效增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从而改变枯燥沉闷的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感受到乐趣。第三,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较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在得到锻炼的基础上让情感也得到丰富。第四,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深入感受音乐教学的乐趣。例如:学习“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曲时,老师便可以首先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首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音乐课堂,有效增强初中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再次,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指出当今社会形势下,国际社会联系越来越紧密,应该怎样应对国际化趋势呢?这样有利于在锻炼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教学的乐趣。

三、善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艺术形式随之发生了变化。其中,音乐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更好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然而,在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老师带唱、学生跟唱的形式,难以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现代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时,老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会演唱“阿西里西”这首歌,并且用自信快乐的声音表现该首歌曲的情绪;其次,引导学生探究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且跟随歌曲节奏变化进行律动,从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深入感受我国彝族的风土人情,从根本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四、丰富音乐教学素材,创新学生审美观念

在初中音乐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虽然坚持固守教材、以本为本的理念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固守教材导致教学内容狭隘,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和音乐教学目标,需要老师结合音乐教学内容,搜集更加丰富的音乐教学素材,从而有效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学习“七子之歌”这单元的歌时,老师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搜集部分传统的民歌,以及世界各个地区的名曲作为重要的鉴赏素材,以此补充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再如:在学习“难忘今宵”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搜集更多流行音乐作为教学素材,这对学生学习音乐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五、结语

音乐作为初中教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创新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素材,从而为打造高效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雅琼 单位:泗阳县教育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