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辅导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网络辅导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21世纪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意识。”这是音乐教育专家吴斌先生在第七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新观点之一,他主张应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优化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益。   笔者有幸观摩过省内外的一些应用多种现代教育媒体辅助音乐欣赏教学的实况,并在这方面进行初步的尝试和实践,现谈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运用电视录像配合音乐欣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时代背景.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例如,通过播放具有原汁原味的戏曲、歌剧的录像片段,可帮助学生理解剧情,深刻了解剧中人物声情并茂的音乐表演,时而紧张时而松驰的故事发展,从而感受歌剧戏曲的艺术魅力。如欣赏京剧《红灯记》的一个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由于歌剧、京剧等均属舞台表演艺术,如果脱离人物的动作表演和传神的表情,其艺术魅力将大打折扣,何况学生缺少对于剧中有血有肉的人物的了解和对时代背景的感受,如果让他们单从录音音响感知作品,更显得苍白无力。可找来《红灯记》录像片,结合录音进行教学。   在欣赏一些优美的描写风景的音乐作品时,可用优美景色的录像画面(关掉声音)配上所欣赏作品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得到赏心悦目的感受。如在教学欣赏作品《西湖好》时,以小学常识中的配套录像杭州西湖风景作为背景画面,让学生边欣赏越剧音乐边欣赏美丽的西湖景色,感受越剧音乐委婉动听、优美抒情的细腻风格。这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的听觉视觉印象。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大屏幕离清晰投影和商品质的音响配t,实现音画俱佳的教学环境,将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在欣赏歌曲《故乡的亲人》时,在课前找来CD片《故乡的亲人》,配上有关美洲风情的录像画面,进行编辑合成。在导人欣赏时,先请学生闭眼聆听这首高品质的CD音乐,获得初步的听觉印象,并进行想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欣赏合成的音响与画面。学生深深地被蓝天白云、异国风光和优美的音乐感染,似乎溶人到所欣赏的音乐作品中,产生了心理学所说的“同构联觉”的心理活动现象,达到视听知觉的通感效应,引起情绪上的兴奋,心理上的满足,情感也受感染、浸润,从而有效地激发了欣赏兴趣和积极性。   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画工具,可以启发学生画出自己对音乐旋律、色彩、情感、和声的感受,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和对音乐要素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此类现象:聆听一首音乐作品后不久,就有部分同学遗忘其旋律。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对音乐旋律色彩的深刻理解,聆听后在脑中只留下一片模糊的概念和印象。这必然会造成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减弱。而计算机的作画工具功能较多,丰富的色彩、线条,极方便的修改功能,都为学生在聆听音乐时描绘出对音乐的感受提供了方便。通过训练,学生会体会到起伏的线条好似波动的音乐,断续的短线象征着活泼的跳音,亮丽的色彩好似明快的音乐,重叠的色块表示音乐和声的丰满。在欣赏音乐时,引导学生用计算机描绘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就会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记忆。   当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辅助音乐教学,也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和研究。   1.现代教育技术只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视听同步应以听为主,以看为辅。要尽量减少视觉媒体的负面作用,否则会影响音乐欣赏的效果。   2.恰当安排媒体的使用时间是辅助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欣赏中,还是在欣赏前、欣赏后使用,应视欣赏作品的具体情况、学生的音乐水平而定。   3.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应突出音乐性,体现音乐的审美功能,而不能让与音乐无甚关系的情节、图像等占据主角。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参与音乐的机会和内容,而不能成为新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机器,影响音乐教育效率与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