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现

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现

 

一、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概述   (一)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实质上是体育的情操、信念、理想、体育道德、体育知识、以及审美水平的具体体现,其反映了体育的特征、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体育水平和整体面貌,可以说体育精神是体育行为的内在源动力,属于一种心理资源,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对各类体育活动的指导作用。体育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最明显的体现是体育心态、体育风范以及体育面貌,我们熟知的奥林匹克精神其实就是体育精神最完美的展现。   (二)人格教育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面貌或心里格局的综合体现,即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心理特征以及意识倾向的综合,包括信念、理想、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现代教育将学校教育阶段视为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并将人格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人格教育以充分发掘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以尊重学生人格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具有群体性、竞争性特点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相互关心的体育精神,在教学活动中力求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体育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及比赛中确定目标、端正心态,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用公正、客观、公平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将体育精神延伸到日常学习与工作中。所以说,体育精神对学生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精神的塑造与人格教育的实施   (一)体育精神的塑造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精神教育与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高校应加大体育精神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师应运用教育与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将体育精神转变为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以体育精神来指导学生的体育活动,并将体育精神逐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其二,树立体育精神典范。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运用国家优秀运动员的事例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其志趣、激发其情感,使学生领悟体育精神的价值所在;其三,组织与体育精神教育相适应的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竞争精神、拼搏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以及健康、积极、先进的体育精神,为实施人格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人格教育的实施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借助体育精神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亲身参与意识,借此来培养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多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此来激发学生建立起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也要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积极主动的态度亲身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同时也达到了人格教育的目的。此外,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重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心理以及生理特点等,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活波、生动、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积极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当中,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其次,借助体育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进而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当今社会的一名公民,其应具备正义感以及公平、公正的意识,这是每一位公民都应有的基本素质,而体育比赛恰恰是这一素质最好的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比赛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和正义感。教师可以选出一名学生让其担任比赛裁判的角色,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对手、尊重比赛规则,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再次,体育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无论何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均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身体感到疲劳,身体上的疲劳感会引起心理反应,这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以培养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