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教学范例

乐理教学

乐理教学范文1

一、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构建愉悦的学习氛围

音乐的本质之一就是娱乐,这是古今中外人们早已有的共识。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音乐不可忽缺的就是它的娱乐性”。⑤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基本乐理知识的教学中,如果离开了“玩”,往往会导致课堂的死板,教学的失败。乐理教学中的“玩”不是一种低级、简单的玩,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接受前人的音乐活动经验,以发展个人的音乐活动能力和知识,为学生的人生需要和社会需要服务。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的娱乐功能,让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游戏化教学中体验音乐和学会音乐。例如,在讲解“节奏”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体态律动,应用走、跑、跳、摇摆等步态与拍打节奏相结合的练习,让学生以通过身体的动作去体验各种丰富变化的节奏,感受音乐的生命力和快乐感。同时,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节奏之后,还可以加入带有音区变化的角色扮演式游戏教学环节,将音高、音值、节奏等知识融入一体,做到融会贯通。如《敲鼓》游戏,二人一组,学生在教师钢琴伴奏的音乐中,一人表示低声部和小节重拍,扮演鼓;一人表示高声部和小节内除重拍外的其它节拍,扮演敲鼓的人。扮演鼓的学生随音乐的小节重拍用双手表示鼓所处的高低和不同方位的位置,而扮演敲鼓的学生则跟随鼓位置的变化按小节内除重拍外的其它节拍音乐去敲鼓。这种游戏化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坚持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启发性教学原则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则对解决问题给予帮助与指导,力求学生主动。音乐本身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学艺术的奥秘不在于把一切都讲完,更重要的是启发、激励学生进一步地想象、发挥和创造,这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的培养大有提高。例如,在讲解“音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联系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际,在教学中投放幼儿园常用的铃铛、沙锤、响板、木鱼、三角铁、刮胡等小型乐器,先帮助、指导学生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独立演奏,体会不同材质的发音体带来的不同音质,然后启发、激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根据不同的音色创编小型乐队进行表演。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在音乐的体验中不仅能很好地掌握乐理知识,而且使学生多了一次创作、表演的机会,提高了教学效果,成功后的喜悦更让师生难以言表。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用感性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长期以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的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显得非常抽象,学生往往靠死记硬背,感到枯燥乏味。乐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钢琴、声乐等其它艺术课程相比严重滞后,并且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与乐理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幼儿音乐教学动画课件、音乐软件和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有声的音乐融入到乐理教学中,听赏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让学生在感性化的教学中学习、掌握和巩固乐理知识,受益匪浅。例如,在讲解“装饰音——颤音”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选取中国名曲《白毛女》中的引子音乐,先让学生从听觉、视觉感受装饰音在音乐中的形象与作用,然后再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提炼出这些装饰音记号与小音符所代表的时值与节奏。这样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在学生不知不觉的音乐感受体验中获得,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如,在讲解“节拍”这个基本概念时,教师可让学生听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节拍类型的特点(二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在听赏优美旋律的同时,学生掌握了乐理知识,了解了世界经典名曲,丰富了音乐文化素养。

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学生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思维方式较呆板、一根筋、无灵气,缺乏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在乐理学习过程中,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往往一筹莫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对乐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全方位、多元化地思考问题,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使其多元化思维与综合运用的能力逐渐提高。例如,识别“D—#E”音程。从命题上看,这是一道音程性质的作业题,但解题的知识点却要涉及到全音和半音、音数和音级度数、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等概念,同时还要将这些知识点相互联系、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D—E”为全音关系,“E—#E”为半音关系,因此,“D—#E”的音数为1,音级度数为二度,音程为变化音程,“D—#E”音程是增二度音程。

乐理教学范文2

1.1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方法与特点

在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之前,我们需先对奥尔夫本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以后更好的教学与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所诠释的音乐教材,都是自己通过实际的图形、音响来记录自己的音乐,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性创造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相互协作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

1.2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中的应用

音乐是一种线条式的艺术,它不仅是能通过肉眼来进行观察,每当一段旋律展现出来时还可以将线条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由此看来,可以借助这一特性把无味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中应用最为明显的就是语言与乐理的完美结合,语言通过与旋律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节奏变化中所具备的韵律美,与此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利用古诗词、儿歌等典型节奏来模仿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声音。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奥尔夫音乐教学一定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1.3奥尔夫音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内容,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解深浅可以直接影响到基础音乐课程的进展情况。但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以下的几种问题。音乐活动往往出现不连贯的现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采取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就是训练乐理,进行乐理考试这样一个流程,环节缺乏灵活性。这些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上普遍存在的情况,必须及时改进,才能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更饱满的热情与动力。

2自学培养模式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上的教学实践

2.1自学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为了让学生们对乐理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以及独立的认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一个较为新颖的模式:自学培养模式,自学培养顾名思义是培养同学们具备独自思考、独自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包含的内容就是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同学们自行解决,其中比较突出的内容就是对音数、度数的理解以及掌握判别音程特性的能力。

2.2自学培养模式的教学环节

可以大体把自学培养模式分成三大环节,下面展开详细的论述。首先,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们产生一些自己关于乐理知识的想法,有利于以后的教学,这一环节是培养独自学习能力的基础。其次,就是练习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根据要求一边阅读理解一边进行自身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询问学生自学的进展情况,及时为同学开导思路。这一过程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环节,通过教师的总结,将一些学生无法挖掘到的问题进行深化、加强,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理清了思路,但是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老师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点拨,不要讲理论知识完全讲透,还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与整合。相信这样一来自学培养模式将在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3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3.1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实践建立在应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之上,通过教学实践便能发现为了让学生们对音乐艺术有一个更好、更直接的感官认识,必须注重培养他们掌握理论知识的能力,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理论知识的能力便成为主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教训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们的兴趣,还有助于开展一系列的交流讨论活动。其次,就是加强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对不同音色、不同音质的歌曲进行鉴赏便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3.2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的教学体会

在本篇论文前半部分对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展开了论述,因为在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群体,学生需要主动地去了解、学习乐理知识,老师不再一味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设立一些情景,来给学生们创造互相合作、主动学习的环境。这与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从教材媒体,还是教学环境上,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都具有着稳定的结构,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

乐理教学范文3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改革;高校音乐

在高校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中,承担着传授学生基本音乐知识与技巧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素养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教学理念上的滞后,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缺乏趣味性,限制了学生音乐基础素质的培养。对此,在高校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坚持因材施教,强调基本乐理教学的基础性和层次性,丰富基本乐理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而实现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

一、基本乐理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对于促进学生音乐艺术素质和专业综合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很多学生对音乐课程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进而为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艺术情趣

高校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传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完善学生基本乐理知识体系,还可以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情趣进行相应的培养,从而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更加全面,让学生对音乐从源头上有更好的艺术认知和理解,拥有很多的艺术情趣表达意愿,让学生拥有更加多元的艺术审美需求,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实现身心素质的更好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很多师生在注重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培养的同时,常常忽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是相对不利的。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可以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进行更好的激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理念,促进学生实现乐理基础和音乐技能的共同发展,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二、高校基本乐理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基本乐理教学中,课堂上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尽相同的,很多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知识基础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如果教师一味采取单向标准化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容易造成学生音乐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因此,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音乐教师应当科学调整授课的难度,设置层次化的教学内容,安排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本乐理课堂上都能够有所收获,实现相应的进步,促进学生基本乐理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

(二)注重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相结合

基本乐理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教育体系中,是最基础性的课程,多样教学时间也比较靠前,所以理论性较强,而学生在这一阶段进行视唱练耳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的。对此,音乐教师应当针对视唱练耳实践性强的优势,注重基本乐理课程与视唱练耳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让学可以在实践环节加强对音乐知识内涵的理解,在实践中感受音乐课程的学习价值和乐趣,增强学生对于基本乐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三)增强基本乐理知识教学的基础性和层次性

首先,教师在制定基本乐理教学方案时,要首先保证课程教学的基础性目标,确保学生可以对基础乐理课程中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的把握和系统的了解,为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对于班级上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差异,教师需要制定层次化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如对于那些学习兴趣不是很强的学生,音乐教师可以制定趣味化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对于基本乐理课程的学习情感。再次,对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学习困难和障碍,教师必要时可以进行单独辅导,重点交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实现共同进步。

(四)灵活应用分块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缺乏分块教学的意识,因此学生主要还是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对此音乐教师要加强对分块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尝试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划分,增强唱、视、听、练等教学内容的独立性,对学生的基本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一定有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能够充分了解班级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音乐素质缺陷,丰富基本乐理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基本乐理知识的课堂呈现更加形象和生动,营造出良好的音乐知识教学氛围,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基本乐理知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丹丹.高校流行音乐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的相互渗透探究[J].黄河之声,2016,20.

[2]张铁成.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探析—评《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J].教育发展研究,2017,03.

[3]董婷婷.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管理的意义与途径[J].音乐生活,2018,02.

乐理教学范文4

关键词:学前教育;乐理课程;教学方式;乐理基础

教育工作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来说,这些年已经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乐理课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能够充分地发掘学生的音乐能力,而且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对生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可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目前,学前乐理教育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急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教育方案。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的情况,在进行学前教育期间,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依照学生的心理诉求,来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对乐理课程进行教学期间,也要遵照这一思想,把学习和生活合理的融合到一起,打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并创建生动的教学内容,然后运用丰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在教学期间,教师要扮演课程组织者和引领者,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自觉去挖掘乐理知识的含义。如果学生在学习期间遇到困难,那么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解答。在课后,还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并和学生多进行沟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前乐理教育课程教学所具有的问题

(一)音乐基础参差不齐

因为很多孩子的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接受的音乐教育的水准也具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很难接受到音乐方面的教育,而且音乐课程本就相对枯燥,所以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城里的学生很多从小就接受音乐教育,在接受能力上相对较快,从而导致学生之间的音乐基础差距参次不齐。这样一来就增加了音乐教学的难度。

(二)教材和参考资料比较匮乏,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乐理教材大部分都为音乐专业学生所准备的,不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内容相对复杂,学前教育学生很难充分的理解。同时在教学期间缺少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课堂教学未能和教学实践进行融合,缺少幼儿音乐教育所倡导的节奏韵律方面的内容,所选择的儿童曲目也只是一些老歌,严重与时展脱轨,因此很难获得学生的青睐。另外,和乐理教材相关的教学资源严重匮乏,这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乐理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手段单一

乐理教师大部分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不过学前教育专业经验相对不足,没有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对孩子的心理、思维特点等也不是很了解,所以无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只能被迫采用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这样一来就与目前提倡的趣味性教学方式相悖,而且也导致教学工作和实际生活脱轨,从而无法提高学生对于乐理教育的兴趣。

三、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乐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其内容质量能够决定最终的教学质量。而教师对教材进行选用的时候,要从实际状况考虑,给学生挑选出能够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教材。这主要的原因在于,课堂教育时并不多,学生想要全面了解乐理知识,最好能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要优化教材,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教材内容,这样一来就能够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乐理知识。

(二)创建轻松的课堂气氛

在乐理教育中创建轻松的课堂气氛,合理的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伴随音乐旋律来做肢体动作,以此传递所要表达的音乐内容,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并从中让他们深层次的体会到音乐所具有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之前,收集一些经典歌曲,而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进行欣赏,而是要让他们去体会音乐当中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样就能够对音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教师还要多选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儿童题材方面的歌曲,这样的话,不仅方便学生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让学习内容不再显得枯燥,课堂气氛也能够更加的轻松,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利用现代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的普及给学前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如果能够将此项技术融合到乐理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那么就能够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感受到以前从未感受过的视觉冲击,从而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教育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教师来说,还要深化乐理知识,从而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四)加强学生多元化思维和综合运用乐理知识的能力

因为音乐基础较差,学前教育学生并不具备太强的乐理问题分析能力。如果问题稍显复杂的话,那么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内涵。而作为教师来讲,此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他们多元化思维的能力,学会如何对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同时还要找到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性。例如某些问题看着简单,但其实包括许多的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要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全面的理解。比如如何对“降A-升A”进行识别,简单来看,此题仅仅是音程判断题,但是想要掌握此题的正确答案,那么还要了解半音、全音、音级等方面的概念,同时还要把这些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做到全面使用,这样就能够正确的识别“降A-升A”“降A还原A”“还原A-升A”均属于半音关系,所以“降A-升A”包含两个半音,音数是1,音级相同,音程会发生变化,所以属于不协和音程。把上面的全部内容进行融合,就能够了解到,“降A-升A”的音程为倍增一度。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由多元化的概念所共同组成的,只要注重解题方式,才可以加强解题的正确率,所以让学生了解合理的解题方式,才是乐理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加强专业性

目前,乐理课程教材并没有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内容,不仅在节奏韵律上达不到要求,而且课堂讲解方式趣味性不足,同时所选用的儿童歌曲也不够流行。所以教师应根据学前乐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加强对于学生节奏韵律的锻炼,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期间,让所有的学生都学会口风琴、木鱼等乐器的弹奏方式,这样一来就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而且也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技能。另外,教师还要编制一些音乐口诀,这样就能够让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从而得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比如可以把“倚音记号”描述成“一个在头顶上带着花的姑娘”。将前倚和后倚的差别可以描述成“唱时轻、音值短,不抢风头”等。如果遇到不好记的音程,那么教师最好设计出一套口诀表,比如“音程各种很好记,大小三六和二七,纯四纯五纯八一,增四减五莫忘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音程进行记忆。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学前教育中进行乐理课程教学,要掌握学生的的实际需求,并了解他们对于音乐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并采用具有趣味性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这样一来才能够跟上时展的脚步,全面加强学前乐理教育的整体质量,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努力,勇于创新,争取创建出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案,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水平能够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添添.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乐理教学实践课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7):137.

[2]周昕佚,陈小雪.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5):190-191.

[3]杨峰.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乐理课程与教学[J].北方音乐,2014,(13):109.

乐理教学范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乐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创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原来的兴趣和爱好中得到学习,在学习中产生新的兴趣和爱好,在潜移默化中把喜欢唱歌转移到喜欢乐理上来。比如:在上民族五声调式的时候,我先以演唱民歌的形式导入课堂,调动学生兴趣以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然后我就教学生学唱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山歌、小调、号子,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区别大小调式。这样乐理课就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了,而是让学生在兴趣和爱好中得到学习。另外,在学习音的长短的时候,我会先给学生来一段简单的旋律让学生熟悉,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音的长短,不变拍号、音高,把这段旋律重新改编一下,看谁改编的曲子好听。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盎然,很快就进入角色开始改编。之后再让学生来演唱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品好在哪里,不足有哪些,该如何修改。最后我把学生修改的内容一一写在黑板上,全体学生再进行视唱,选出大家都满意的旋律。经过集体创作,学生得到极大的鼓舞,信心倍增,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音的长短。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要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创建引人入胜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丰富、充满活力的现实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音名与唱名时,可以把它与人名联系起来对照讲。比如:每个明星通常都有自己的学名和艺名,那么音符也不例外,它也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叫音名,另一个是用汉语拼音来表示的叫唱名。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在讲常用记号的时候,用歌曲和音乐来感染学生,营造生动的课堂情境和轻松的课堂氛围,更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讲授变音记号、滑音记号的时候,我会有针对性地演唱一段艺术歌曲;在讲授装饰音记号、琶音记号的时候,我会有目的地弹奏一段钢琴曲子。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让学生更容易加深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得到的记忆也会更加持久。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思路

多媒体音乐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的优势明显,有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能给乐理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比如在讲授音程的扩大和缩小时,我先用五线谱软件把原音程、扩大音程、缩小音程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并分别倾听它们的效果,把丰富的音响和强烈的直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随时进行对比,就很容易让学生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另外,课堂上的乐理练习题也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学生在答对题时,课件给出鼓掌的响声或胜利的手势,能激发学生继续做题的欲望。答错题时,课件可以即刻给出正确的答案,伴有音响和动画加深印象,从而能让学生对照检查,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使各种练习由原来的枯燥变有趣,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在学习常见拍子的时候,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从中体会各种拍子的强弱关系。如2/4拍子的《义勇军进行曲》、3/4拍子的《雪绒花》、4/4拍子的《同一首歌》等,这样学生更能形象的掌握和区别各种常见拍子。

4启发课堂创作实践,激发求知欲望

乐理教学范文6

【关键词】乐理知识;教学策略;教学效率;理论教学

一、乐理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音乐教学通常是由教师设计,通过音乐律动法、讲授法、音乐图谱法、聆听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但是很多学生没有完全掌握音乐的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基本问题。

(一)不规范的记谱方法。如果你想录制已经唱过的音乐,你必须用相关的符号、单词、数字或图像来录制音乐,这就是乐谱。在五线谱中,调号与拍号的顺序是相反的;单一拍号在第二行及以后各行谱的开头处继续出现;临时变音记号等等。在简谱和五线谱中,时常把某一小节分别记在上一行末尾和下一行开头;在以复拍子或混合拍子的记谱中,没有体现出由哪一些单拍子构成特点等。

(二)译谱方法不够准确。音乐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使简谱,也可以是五线谱,但是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我们日常使用中,简谱更侧重于首调读谱,简谱中的升降记号是记录的临时升降,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五线谱不仅可以呈现首调读谱还可以是固定调读谱,五线谱的升降有调号、临时调式特性音级等升降。这就导致了,在进行五线谱和简谱的相互转换时,升降记号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导致译谱不够准确,甚至是出现严重的问题。

(三)音值组合不够完美。在音值组合中,往往比较机械地理解“以拍为单位,各自组成一个音群”的基本方法,根据这样的方法,在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各种拍子中,他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组合,但在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的各种拍子中,就不适用,所以,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总会不断出现错误的。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作为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格外需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简洁大方,并不需要可以去追求高端的品牌和突出的个性,但是至少要整洁,得体。做到文明礼貌,展现出自己自信的一面,优雅而不显的奢侈,高雅但却不离群,既能获得学生的亲近而又不失庄重,和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提高乐理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是适应高校学生实践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本质是“做”。教与学围绕着“做”。在实践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强化了直观教学的强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首先,教师应采用联动教学,将每一门学科融入到整个教学中。在学习的早期,学生缺乏音乐知识。教师可以以简单、短小的儿童歌曲为例,将演奏、歌唱、舞蹈、音乐等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乐谱中小调的划分规则,引导学生学习音符、节拍、节奏等音乐知识。分析歌词,帮助和引导学生创造学习。其次,教师应注意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垂直联系。教师可以将音乐与“三学”核心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喜欢玩游戏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嵌入各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事可做。

(二)注重情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兴趣上有内在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找到一些节奏的特征在训练,让学生由感性知识开始接触节奏,感知每个音符的长度。例如,可以从汽笛声中感受全音符;从奥运会啦啦队的呐喊声中感受四分音符等。情景游戏的互动学习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游戏是适应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独特方式。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游戏,如唱歌游戏、玩游戏等,制定相应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设计,指导活动的实施。

(三)创新教学考核模式。首先,理论教学是关键。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就像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目前,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认为这可能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理论进行生动、有趣的阐述,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认识到音乐理论的重要性。其次,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音乐教师是否合格主要取决于其将艺术技能转化为教学技能的能力。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考核方法,重新确立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全面考核学生。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故事、音乐剧等形式来完成对艺术技能的考核,使学生在反复练习、排练的课堂上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

(四)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范畴应该根据教学对象来确定。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音乐专业学生,需要根据《基本乐理》的教学大纲,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为今后和声、复调等高级理论知识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基础音乐理论是他们必备的理论知识,但一般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注重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牢固掌握基础音乐理论中常用的理论知识。对待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不同的教学重点。歌唱是对乐曲的再创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嗓音,不同的感情经历,最后就会有不同的表达,作为老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并理解学生的个性,并指导和支持学生的想法,对于有个性的学生,尊重并维护他的个性,尊重经典但不盲从,向经典靠拢的同时保留自己的本性,保留自己原本的味道。保留自己的个性。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对课堂进行录音或者是直接录视频,留下第一手的资料,使得学生在课后可以反复观看,一方面重复教师的课程,更重要的是记录自己的音乐活动,记录自己对音乐感情的变化,已经自己的一步步成长历程,方便对照,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效率。

(五)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声乐老师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科学的组织课堂的教学,在课前首先要熟悉教学的目标,然后对于教材要做到十分了解,清楚地知道教学的大纲,并根据大纲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教学过程应体现民主化和个性化。声乐教师应该用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与平等和合作的态度,在教室里、建立民主的气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感,在轻松的心态下唱歌。音乐不同于高校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它属于纯粹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学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外,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高校教师应结合地方资源与大学资源,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对音乐教育观念、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适应高校音乐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巍.对目前音乐乐理教学分析[J].音乐时空,2014(12).

[2]揣颖.浅析乐理教学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J].中国文艺家,2018.

[3]杜亚雄.中西基本乐理之异同[J].中国音乐学,2018(01).

[4]贾晨斐.师范类高校基本乐理教学发展方向[J].黄河之声,2015(10).

[5]段晓玲.音乐课愉快教学之我见[J].教育革新,2006(05).

乐理教学范文7

【关键词】民族声乐;音乐教学;教学研究

通过声乐教育发展民族声乐,不仅是保护艺术的有效措施,也能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民族声乐。在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下,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融合国外的艺术形式,无论是在演唱技巧、舞台表现或者艺术形式上都融入了多元因素。我国的声乐艺术在不断传承和探索中,正向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作品音乐的处理和把握上,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声音和气息发声,也需要让学生能够调动起内在情感,传达出歌曲的审美意境。

一、当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

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和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追求的改变,民族声乐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总体来看,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时期,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演唱方式以及艺术表现风格,在演唱发声技巧以及艺术风格上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近几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也进入了我国,对民族声乐造成了一定影响。面对着新的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始终保持着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吸取西方演唱艺术中的优势,将西方声乐的发声技巧以及呼吸方法等融入在自身民族的演唱基础上,不断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寻找新的突破。近几年,我国民族声乐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大舞台上,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和称赞。在新时期下,我国民族声乐教学也应当与时俱进,在传承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发扬民族声乐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

二、当下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较为滞后

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虽然我国民族声乐教学领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理念仍然较为滞后,很多学校的声乐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对技巧性内容的训练,忽略了对歌曲内涵的挖掘,而且在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太多机会放飞自我、产生教学互动;在对歌曲内容的分析学习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唱,缺少自我风格的融入,这种教育形式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在民族唱法教育领域中,教师由于过于注重乐理研究的训练,花费太多时间用于纠正学生的唱法和发音,导致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实际上,对民族演唱的训练应当尊重学生的天性,允许学生在适当范围内融入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由教师设置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参照规定去训练,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发展。

(三)课堂设置不合理

民族声乐教学由于课堂设置不够合理,很多教学内容实际上是重叠的,这种反复的教学占用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对于教师也是繁重的工作负担。实际上,民族声乐在演唱技法上可以和一些西方发声课程相结合,以避免学生重复学习,降低声乐学习质量。

三、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开展作品音乐细节处理教学的路径

(一)注重对背景的渲染,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从民族歌曲的创作过程上看,作曲家和词作者常常会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体验,这种基于个人经验创作而成的歌曲蕴含着创作者的智慧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所以在进行演唱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先去了解好每一首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需要运用的演唱风格,[2]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歌曲,尤其是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这需要先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认同,这样才能够挖掘出歌曲中的深意,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和歌曲产生情感联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歌曲的内涵,实现情绪和歌曲内容的统一。

(二)把握细节,强化对作品的细节处理

声乐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旋律的表达,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为直观,能够通过演唱实现和听众之间的沟通。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很多民族声乐作品都是用自身民族的语言演唱出来的,而这就要求演唱过程中演唱者能够掌握民族语言的表达特征,在细节上做到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松紧处理,避免因为语言掌握不熟炼造成情感表达的偏离。在演唱此类歌曲时,演唱者对咬字的把握常常比发音技巧更为重要,只有在唱词上做到抑扬顿挫才能够吸引听众,而不让听众被其他的关注点分散注意力。如《送给妈妈的茉莉花》,这首歌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演唱时要把江南民歌婉转、小巧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3]民族歌曲的强弱拍同样也是需要关注处理的音乐细节,在演唱时需要具有律动性,尤其要把握好不同节拍的强弱,这个强弱常常也会和歌曲的唱词结合在一起,从而凸显出声乐作品强烈的对比,也需要注重对休止符和不同音符组合,通过休止符的运用,可以让歌曲的情绪转变和发展能够更为流畅。认真处理休止符和音符之间的结合,也能够将歌曲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传达出去,让演唱的过程更有层次、声音更加饱满,更好地带动听众理解声乐作品,融入到民族歌曲的艺术氛围中。

(三)注重对歌曲民族特色的把握

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所谓“民族的同样就是世界的”,所以,在发展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民族特性的保护,无论是在语言风格还是旋律特征上都要保存其差异化特征。这是新时期声乐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民族声乐受到语言风格、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环境等多重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相同之处在于,民族声乐都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了演唱好某一类型的民族声乐,需要了解该民族的发展历程以及民族性格,这样才能把握好民歌艺术的精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演唱风格,并声情并茂地将作品表现出来。进行民族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尤其要注重对民族特色的传递,通过对该民族发展历史以及歌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能够最快速度地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组织学生对民族声乐作品的唱腔以及旋律特征进行总结,让学生多深入到实践生活中去采风,研究民歌的风格以及流派,通过互动性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能对民族歌曲的唱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5]总之,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教师应当立足于传承和保护的角度上改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对作品音乐的把握,让学生能够在横向和纵向等方面深入了解民族声乐,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声乐感染力,在演唱中突出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

参考文献

[1]靳立军.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曲目的挖掘与当代意义[J].当代音乐,2018(2):30-32.

[2]于伟玲.论民族声乐演唱技巧及艺术风格的表现[J].当代音乐,2015(11):128-130.

[3]李楠.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与教学浅析[J].当代音乐,2017(6):62-63.

[4]陈立兴.声乐教学中多元化演唱能力的探索[J].当代音乐,2016(22):81-83.

乐理教学范文8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心理健康教学;音乐

在小学课程中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而是通过音乐教学让小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对事物的审美,并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的心理成长更加的完善。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的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而且小学音乐教师还应该了解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读懂学生的心理,并寻找更加适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到音乐教学之内。这样就能够达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心理成长的质量。

1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审美:

小学的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音乐的旋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在小学教育的宗旨上,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学的重点,学校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的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除了美术教学,音乐教学就是非常好的学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清晰的让学生了解如何对事物进行是非的分辨,如何对进行美与丑的分辨,让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成为一名有完善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的人员,这样就达到促进学生修养成长,促进心理健康[1]。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利用《粉刷匠》这首歌曲,让小学生知道劳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热爱生活。利用《空山鸟语》,《爱是一首歌》、《红旗颂》等积极上进的歌曲,表达对向上的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渲染带动学生的心理变动,和情绪,并促进了学生审美观念的提高。

1.2健全学生人格:

随着音乐不断的发展,其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很多音乐作品都蕴含了积极向上的内容,当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利用其内容,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不同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每个音乐发展阶段的社会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感知音乐的内容的同时,能够提高对我国音乐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格成长[2]。例如:我国古典音乐《二泉映月》,教师在为学生播放《二泉映月》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解释曲调的由来,以及曲调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在听曲调的时候能够理解曲调中所表达的人们的生活遭遇,以及小学生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人格层次。

1.3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发展非常重要的阶段,学生只有在初级阶段培养好的习惯和心理基础,才能够在后期成长的时候明辨是非。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渗入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对小学生心智发展的推动。所谓的心智发展不仅是对音乐理解力的开发,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的开发,通过音乐的教学熏陶学生的情操,通过音乐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3]。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子琴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以及手部协调能力,在电子琴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利用好手部与眼部、耳部的相结合,才能够弹奏出优美的音乐。而且通过这样的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让学生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样就达到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

2.1通过师生互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因为互动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的变化,而切在有效的互动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4]。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通常的办法都是直接为学生播放教学的音乐内容,并在对音乐的技巧细节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熟悉旋律的方式达到相应教学的目的;此刻,教师是站在主动的角色中,而学生是被动的角色,这样教师就不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知识,也不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学生的内心发展和想法,所以为了能够让教师更加贴学生,就可以利用互动的机会进行深入的了解。为了达到互动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变主动为被动,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这样就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所想的角度和方向,也能够更加精准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的轻松。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原地进行模仿划船的动作,并一边模仿一边进行演唱。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再次教师也需要参与到模仿中,从双方的参与教师能够了解小学生内心的变化,而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学与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5]。

2.2通过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若是想要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就需要满足学生对目标的需求,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设立相应的目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内心心理发展。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该更加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内心发展的了解,让教师的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让教学的目标更加的明确,从而满足学生对音乐教学的需求。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利用大合唱的方式提高学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为此教师可以将大合唱比赛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在设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选择合唱的曲目,一般在小学阶段选择的都是《五星红旗》、《黄河大合唱》、《七子之歌》等,在学习之前应该将曲目播放给学生听,或是将曲目的视频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的震撼力,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曲目的具体内容,并将会学生如何能够相互的配合达成共同的目标[6]。当学生在了解具体情况之后,比赛表演时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内心情绪,这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

2.3完善音乐教学内容促进心理教学:

音乐在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完善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课外音乐,这样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锻炼了自身的音乐技能,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完善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音乐教学辅助工具、或是音乐剧等方式,例如:小学音乐课程中《爱是一首歌》一课,教师在正常技术教学过后,可以将歌曲改编成为小的歌剧,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乐器互动丰富教学的内容。这个教学方式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建设和发展,以为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教学之外的内容。让学生也知道,教学不一定要局限与课本的内容,很多课外的内容更加具有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与参加音乐会或是音乐剧的演出,让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心理建设。

2.4用情景教学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音乐课程与小学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其可以利用音乐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若是在音乐课堂中设立情景剧,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将情景教学的方式加入到教学的模式中,以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题目的内容和背景,并正确的指引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音乐曲目的意义。例如:《红旗颂》一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可以事先准备好小红旗,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进行之前,向学生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我国的简史,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曲目的背景。在学生对曲目了解之后,就可以将《红旗颂》歌曲变成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乐曲的认知。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的投入也会用心去体会乐曲的内涵和意义。所以在情景剧之后的生活中,学生依然了解怎样将情景剧中的含义与现实相结合。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情景剧的表演,以此熏陶心理的发展内涵和方向,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7]。

2.5通过音乐教学评价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的氛围一直都是轻松优美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是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教师针对唱的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会直接影响该学生的心理发展。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整体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进度,而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也会出现懈怠或是反感。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调整批评的方式方法,用正确引导的方式对待学生,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3结语

小学音乐教学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一项基础课程,为了能够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教师都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让音乐教学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还能够在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建设。教师还应该学会利用课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建设提供渠道。

参考文献

[1]薛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教师,2012(12):125—126

[2]吴宪奇.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3(10):115—116

[3]明月辉.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4(03):125—126

[4]陈阳.小学音乐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分析[J].吉林教育,2016

[5]童琳.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华少年,2016(04)

[6]余岚.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