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论文范例

文化发展论文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1

体育生活文化是公民的基本体育权益,涵盖公民参与锻炼、竞技、欣赏、观看比赛等,是以体育为媒介,通过运动个体的运动方式,满足运动个体心智发展为目的的文化活动,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恒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这就是体育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明下的生活方式,既是人性使然,也是公民体现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属性和社会活动,强调人性释放,尊重并促进公民的身心发展。体育生活方式能调节并改善人们由于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饮食、营养、工作、社会交往、自身成长等多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成份,对形成人类的健康生活、社会交往、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体育生活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休闲体育作为体育生活文化的必须成分,其涵盖诸如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武术类等,虽划分方法较多,但纵观其本质,都是依靠某种体育运动方式,获取运动个体的心理舒畅、释放劳动压力、缓解疲劳、改善体质、促进自然和睦、人人友善、自我和谐等终极目的。体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渗透性特点,体育作为特殊的世界性通用语言,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其崇尚新颖、追求时髦、引领潮流、力争前卫的追求,能够激发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求知共性。休闲体育还在满足时尚、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激发社会元素间的相互依赖需求,从而获取运动个体的心理安全享受,追求时尚成为规范的文化,激励社会进步。因此,营造氛围良好的社会文化,引领休闲体育,对于提升社会生活文化品味,促进生活文化多维度健康发展,休闲体育必定引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应该关注和活跃社区体育。家庭是社区的细胞,若干家庭的汇聚则促使社区的产生,社区体育是体育生活文化的基础元素。社区体育的开展成为维系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生活、社区生活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生机的催化剂。学校体育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必要保证,为了培养人的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习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持续发展的保证,而这离不开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加强。活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博大精深,改革开放使中国体育开始步入全球化的发展轨道。面对一个开放的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基础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在保持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精华的前提下,吸收和接纳西方体育,融入现代体育元素,综合创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

二、体育形象文化

体育形象文化是围绕竞技体育而展开、以体育传播为手段、以体育成果为表现、以弘扬体育精神为旨归的体育文化。体育形象文化外在表现主要是树立国家形象。体育成为大学生交往的最佳手段之一,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能使参与者产生自主性、独立性、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公正的态度、集体协作的精神、开朗活泼的性格,进而使大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体育对创建优秀的国家形象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运动可以强化国家的认同感。奥运会促进主办国政治经济发展,促进举办国和他国的全方位认知,为主办国提供了一个与外界进行文化沟通交流的平台。体育形象文化外在表现还在于体育精神的弘扬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髓认同,体育形象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旋律的主脉。体育形象文化注重运动的团结协作,注重竞技的公平公正,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竞技体育强调竞赛过程的公平、公正,遵循神圣的竞赛规则,竞技体育运动中的竞争原则的示范、演绎、迁移有助于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先进文化枢纽。奥林匹克精神是对运动个体的进取、超越、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的期待,是对国家和平崛起的期待。当代中国,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祖国统一,认同一个中国,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应该有效积极推进体育形象文化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其为当今世界优势文化的主导呈现特点已成为代表国家与民族的显著特征,还应该完善并发展体育形象文化的良性传承机制,保持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强势劲头。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首先,为成就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及社会文明,要将其作为社会发展事业,远瞻规划,长期坚持,要在在坚持中完善,在完善中坚持,采用多元举办体育赛事模式,增强我国体育运动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功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利用国际体育赛事促进体育国际交流,树立国家形象,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和体育博物馆来展示和传播体育形象文化,举办国际和全国性体育赛事,建设体育城市,活跃体育形象文化,促进体育文化的繁荣,以满足人们对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体育创意文化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2

1.高校文化传播功能实现能力。

文化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就个体而言,文化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教育的推动。人类的教育是特有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其载体是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学校作为文化传授机构,高效地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化财富。今天,承担高等教育的学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通过固有的传播模式和当今的现代科技、互联网络等路径,实现了文化的立体、互动、多维、多向的传播。高校作为高层次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高校党组织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能力。

2.高校文化选择功能实现能力。

学校的文化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我国的高校,其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一定要选择教育内容,这是因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领导下的高校,必然是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文化选择功能。二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就教育内容本身来讲,教育者一定要量度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即今天所谓的“因材施教”。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开放环境与信息社会条件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必然对高校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多元文化影响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能力,高校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即整合书本内容、时代内容、实际内容与相关内容,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效果。以上这些,要求高校党组织着力提升高校的文化选择能力。

3.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系统工程,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既然是育人,必然是有方向和目标的。高校教育以人为本,其应有之义是以育人为本,即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这里的涵义是,教育不仅是把知识通过媒介传播给受教育者,而且必须同时作到“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传承,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当然也是有方向的。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高校担负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其方向和目标决定了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不能任由落后文化、不良文化的自发影响学生。也就是说,高校育人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有目的地消除落后文化、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并以之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成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高校党组织不仅要有意识地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而且也要着眼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帮助学生树立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文化育人能力。

4.高校文化衍生功能实现能力。

在世界范围内,高校既传播已有文化,又可以孵化、衍生和拓展文化,因为高校不仅担负着教育人的职责,而且承担着服务社会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责任。通过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和科学研究,高校能够在新的实践与原有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知识,拓展出更高层次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孵化、衍生和拓展,可以有多种途径:一是通过大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并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趋向和价值观取向,这样不仅能使文化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传承和转移,而且能够实现文化增殖。二是通过为社会服务,文化能够与新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能够形成新的文化增长点,使文化得到衍生和拓展。三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以及学术探讨,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拓展研究,探索未知领域,从而生产新知识,创造新文化。在文化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的今天,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文化衍生功能,提高文化衍生和增殖能力。

5.高校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和深刻认识高校的文化功能,努力提高高校文化发展能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二、高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能力

1.高校文化自觉的生成能力。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和基础。这种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高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领域,要深刻认识到在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履行发展文化的职责,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为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做贡献。只有对文化价值形成深刻认识和深度认同,才能做到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而提高高校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把握能力。同时,文化自觉不仅是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是实际行动上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文化发展需要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和接力推进。而高校正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造的重要基地。高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就是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就是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就是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

2.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力。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这种信念信心,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增强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我们有对民族文化的理性审视,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有坚定的信念,并能够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扬弃,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中华文化,本身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这就是历史地客观地表现出的自信气度。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正确看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力。

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能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综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威廉•A•多诺休曾指出,没有主导价值观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在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和引领高校文化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矫正、克服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偏差,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当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也就意味着存在高校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多样化发展,也就谈不上主导性,多样化发展也离不开主导性。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面,必须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能力。

三、高校文化创新推进能力

(一)制度文化的创新推进能力。

制度也是文化。高校制度文化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一方面要在立足于学校的现实状况对原有制度进行“扬弃”,即是说在新制度里既要体现新要求,又要包涵原有制度中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包容已有的文化精华,同时又吸纳时代气息,将传统与现实融为一体,既延续历史,又面向未来。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制度创新要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为目标,做到具有方向性。例如,文化创新系统可以包括三个子系统。对教师子系统而言,要建立教师综合效绩评估系统,从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等等。对学生子系统,要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指标,知识考核的同时,又衡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对物质资源系统,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管理文化的创新推进能力。

管理是科学,也是文化。高校的管理是文化的载体,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蕴涵着文化。其中,管理理念体现和贯穿着管理的灵魂和精髓,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方法等也都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高校文化的创新指导并规范着高校管理的创新。同时高校文化的创新又必须通过管理的实践来加以固化和体现,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高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师生、通过和依靠师生并让广大师生享受制度带来的利益。以此为导向去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形式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不仅要有正确的办学方向,还要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并通过管理文化的创新,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文化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环境文化的创设推进能力。

高校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是传承和创新知识的重要主体。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下,高校应该不断提升良好文化环境的创设能力。

1.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能力。

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积淀性和代际传承性,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面对现实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文化育人需要深入研究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对传统文化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的高校,必须形成具有独特气质和强大生命力的“大学精神”,这是大学灵魂,是大学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基础。大学精神往往凝固在校训之中,以核心价值主导文化的发展,以特有的方式转化为凝聚力和感召力。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训,并使之贯穿于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又融入每个领域和师生行为。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大学人文精神,对于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高校文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能力。

2.学术文化的提升能力。

学术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术文化的提升能力是高校党组织文化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高校党组织要引领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把“质量第一”作为核心理念,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高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学术领域提供宽松的氛围和空间。高校要坚持“以德治学”,在学术研究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自觉与“伪科学”作斗争,要诚实严谨,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守住道德底线,杜绝学术腐败。高校要弘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民主地探讨学术问题,做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高校要要倡导正确的和谐的学术批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3.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

高校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应当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职责。党中央提出: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更多领域、多层面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同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要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守望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

四、结语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3

世界上的众多团体和个人,他们常常为了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忙碌,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和实践活动,将已经失传的或者有此趋势的传统技艺向周边展示,随着他们所处环境的不断变迁,手中的技艺和传统文化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得到了关注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而有的依旧离开了我们。

二、国家文化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创新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主要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针对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也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实际,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化,使之符合文化发展的需要。保护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国家文化战略实施的角度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促进我国文化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多样性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尤其是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尽管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在实际保护工作上的方法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最具特色的“貌合神离”的工作方式应该尽快转变。同时,我国从上到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十分关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化划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工作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我国经济和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文化认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为今天的和谐社会也作出了贡献,它和国家文化战略的性质有一定的统一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我国共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实现国家现阶段整体目标。要切实建设和谐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一定要进行到底,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有众多利于共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体系,它可以从规范、思想、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向我们灌输营养,使我们的社会在文化当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

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财富,与有形的文化遗产相比,它关系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一旦濒临危险,就将会带给我们无法挽回的遗憾。多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急剧流失,当年的敦煌文书最完整的资料流失到日本,楼兰古城的资料也被锁在大英博物馆中,湖南滩头年画也被日本和德国收藏,所以我国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措施极力换回和保护这些珍贵遗产。

(二)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面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险状况,一定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保护工作实施的过程当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加以调整。随着生态文化的改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即将逝去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危险,加之现在的保护工作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一定要提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时刻有种紧迫感。

(三)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规律

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和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的原则和方式是紧密相连的,在不改变发展规律的同时又不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在紧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基础上寻觅更好的保护手段。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各个项目才会在交互规律的影响中得到发展。

四、结论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4

“云”即云南省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据《云南年鉴-2012》,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45.1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37%。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为27.6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70.2%。1996年12月,云南在全国较早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美誉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2000年云南明确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兴省”。近年来,“云南映象”、“丽江丽水金沙”、“大理风花雪月”、“云南民族村”等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白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先后获批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贵”即贵州省简称,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347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2011年,贵州提出了“依靠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的基本思路。近年来,“多彩贵州”、“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等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总体上看,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表现出资源优越、特色鲜明、产业后发、精品可塑、潜效可挖的特征和态势。

二、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基本范式及其升级

(一)文化资源丰厚范式因发展而升级:死的文化资源向活的文化资本转变

云南一方面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是民族最多的省份,“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图腾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节日文化等。如在颜色上,白族尚白,彝族尚黑,傣族尚艳丽;在节日上,彝族有火把节,傣族有泼水节等,故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蕴藏,价值镌永。另一方面,这些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较低,尤其是资本化程度极低,潜力待挖。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开发并形成民族文化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云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诚如所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也就是说,云南民族地区文化的“高文化含量”需要通过以资源、项目、创意、技术为纽带去激活、盘活。既保有传统文化之底蕴,根深叶茂;又兼具时尚元素之风采,与时俱进;更孕育创意产业之内容,创造价值。例如,原生态和市场化兼备的《云南映象》几乎成了云南文化的代名词,不仅成为云南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然,充分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推进内容创意化、配置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手段科技化,是民族地区死的文化资源向活的文化资本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文化旅游单一范式因全面而升级:单一低值业态向复合高值链条转变

对于文化旅游业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而言,一方面在资源环境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重视文化旅游业,能产生较大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建设,则会有负能量。此外,如果不培育相关产业,特别是忽视发展其他文化业态,那么单一的文化旅游业也就会基础不牢。正如所指出的,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范式全面升级,特别是体现在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工程、文化科技工程和文化融合工程“三管齐下”上。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者安迪•C•普拉特指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因此,贵州民族地区文化发展必须在“链”上做文章。文化产业是由一系列产业链条组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有流畅的上下游产业,同时也需要有关联性强、互补性好的辅助产业的强有力的支撑。简而言之,就是上游出精品,中游有支撑,下游出效益,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如今,贵州民族地区正在全面挖掘利用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及民族民间文化、原生态文化等资源,发展聚合、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链。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区、毕节彝族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复合高值链条正在酝酿形成。贵州正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促进多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民族影视、民族动漫、民族音乐等特色文化产业群;着力促进多民族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贸易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延长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附加值。此外,贵州民族地区一批文化企业将上市,一批文化投融资平台待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文化企业税费优惠政策正在落实。显然,单一低值业态向复合高值链条转变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文化品牌同质范式因协调而升级:模仿粗放扩张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变

在一些民族地区,一些主管部门或群众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或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对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浅表层次,以致民族文化开发中出现低水平重复行为,民族文化商业化更是加剧了民族文化的批量化和泛滥化,所谓文化品牌往往千篇一律。如今云贵一些仍然欠发达的民族村寨出现了文化开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模仿起来“硬”上的同质竞争现象。这种自发性、盲目性开发的,往往是粗制滥造的产品、粗放扩张的经营。有的人对那些看不见的属于传统精神层面的东西重视不够,只开发了文化的形式,例如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成了一些村寨的每日“泼水节”。贵州一些民族服饰批量生产、歌舞展示雷同而失去了原有的民族特色文化气息。由于品牌同质,缺乏民族文化精包装、深提炼和再创造,游客们一去便不复返。诚如所指出的:“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关键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以创新为根本,进行科学规划,各个不同的地方应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历史底蕴、时代风貌,以及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各区域的民族文化建设差异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科学发展。只有独特的资源加自主创新产生的文化品牌及其营销形式、服务方式,才不易被复制和超越。云南丽江的文化产品最初是由民间自发兴起的,但由于粗放经营、产品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对丽江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和文化事业的推动并不明显。后来,“丽江旅游”成功地实现了范式创新,取得了成绩。其创新和特色在于:创新性地采用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景区的开发实行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三权分开的原则;着力推出精品景点、精品线路,打造民族文化和旅游精品;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一台《丽水金沙》成就了颇具规模的丽江演艺业。同时,“多彩贵州”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进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显然,坚定不移地推进集约型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主题。

(四)文化口传心授范式因持续而升级:精英文化传承向大众文化传播转变

只有强化文化传承,才能让中华文化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然而,一些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正面临危机,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语言文学、技艺、习俗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必须看到,一些民间歌手、民间艺人等过世后,“人走歌走”、“人去艺去”,一些民族歌谣、舞蹈、曲艺、传说、文化工艺等开始失传。例如,云南的舞蹈有几千个类型,但是现在有很多舞蹈表现形式已经失传,有的仅有极少数村寨几个老人会跳,濒临消失。再如,贵州苗族刺绣中颇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工艺之一“挑花”,当今年轻人能全面掌握的已是屈指可数。此外,贵州一些民族地区的“招龙”仪式,跳芦笙等,老年人情有独钟,年轻人渐失热情。如果任其发展,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将会变成一些文化碎片,而不再是—个具相对完整和相对统一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主张的文化,其文化生命力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难以为继。因此,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民族地区文化遗产,它们在自己生命历程中,曾经是鲜活的,有极其充实的物质文化内容和非物质文化内容在不断地缔造它们的生命特质与个性,应有预见性地保护好、传承好和传播好。2014年1月,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失火,导致独克宗古城毁于一旦;同月,拥有300多年历史的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侗寨失火,带来沉痛警示。这些再次说明必须加强民族地区文化抢救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传播工作。显然,要努力形成民族地区广大群众都重视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和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的立体式民族文化传播体系,尤其是抓紧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把无文字民族的口传心授文化保存下来。

三、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成效优化

(一)产出最佳经济效率

文化因素和经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中,文化的先导作用、文化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使经济发展获得更持久的竞争力和内源力。一方面,直接提高经济效率。文化产业以其高增长率、高创新率、高带动力而成为未来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以打造支柱型文化产业为目标,云贵可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强州和特色文化产业自治县。另一方面,间接提高经济效率。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思想、知识、技能、人才和创意等软性要素。这些要素的广泛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并能够提高经济附加值,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关键性要素。建议在云贵民族地区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同时适当培育若干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不断提升知名文化企业的品牌美誉度、忠诚度,品牌的盈利能力,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及其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管理团队和企业整体规模等。

(二)产出最佳文化效力

效力即功效。一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以既弘扬优秀传统又高扬时代精神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深入挖掘和宣传代表优秀文化形象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人文景观、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二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充分挖掘云贵民族地区优秀文化,加强凝练和阐发,增强干部群众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形成推动云贵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三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不断开发更好更多的内涵型、体验型、品质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云贵民族地区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产出最佳社会效益

一是提供公共服务。要依据有益(公益性)、有量(基本性)、有度(均等性)、有利(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为重点,建立健全云贵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结构协调化、功能齐全化、评估绩效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建立财政补贴引导云贵民族地区文化消费的机制。二是优化社会环境。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改善社会民生。抓好文化产业链延伸,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扩充对脑力劳动者、精神文化相关从业人员的吸纳数量。还可以扩大财政税收,有利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促进云贵民族地区民生改善。

(四)产出最佳生态效应

一方面,要保护人文环境和人文生态。民族共性文化寓于各民族个性文化之中,各民族个性文化体现并承载着民族共性文化。使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要继续完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的方式方法,推进数字化保护工程,建立一批少数民族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一批少数民族博物馆,实现云贵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另一方面,要倡导生态文化、树立生态理念,加强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低碳”的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生活方式。

(五)产出最佳育人效果

人是文化的主体,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塑造善人。在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人类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云贵民族地区文化育人,要传承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先进文化精神,摒弃落后,革除陋习。这个育人效果,在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人的思想、意识、观念、心理、行为带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发展可以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造活力素质等的全面提高。同时,对云贵民族地区文化发展自身而言,还要通过文化育人来培养各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以逐渐解决文化含量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问题。

四、结束语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5

1.发挥文化馆的业务辅导培训优势。

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重要的文化阵地中有各个门类的艺术人才,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文化馆一定要发挥出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专业主导优势,充分发挥各个门类专业艺术人才的自身业务优势,给广大社区群众安排和宣传专业文化知识,并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辅导,来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每个社区中都不乏众多的业余文娱爱好者,这些群众都有各自喜好的文化艺术或者娱乐追求,如舞蹈、戏曲等,而且他们在各自喜欢的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这些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带头作用,文化馆一定要重视对这部分群众的专业培训和辅导,以有效提升其专业水准和艺术素养,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这部分社区群众的自发性,使其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文化馆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辅导来增强文化馆专业艺术人员与社区文化中坚力量的联系,使文化馆业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又可以从社区群众中汲取民间艺术营养。文化馆还要通过辅导和培训发挥出传帮带的重要作用,不仅使得各个社区的文艺骨干都有艺术素养上的有效提高,还要使得这些骨干力量在稳固的同时得以扩大,以使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得以更好地开展。

2.发挥文化馆的引领优势。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不但有各类艺术专业人才和专业团队,而且得到众多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如各类艺术专家和学者等,这些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馆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时不但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专业优势,而且还可以通过挖掘和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人力、物力支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社区在群众文化方面的发展也可谓是与时俱进,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在丰富社区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二、发挥文化馆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馆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前沿阵地,在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文化馆同样要发挥其前沿阵地作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以乡镇文化站为根据地、以社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力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文化馆一定要从群众文化需求的实际出发,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使社区群众的文娱活动蓬勃开展,实现社区群众文娱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丰富多彩,使得广大社区群众更加向往和喜爱文化馆,真正发挥其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前沿阵地的作用。

2.发挥文化馆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而文化馆一定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拓展自身职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调动社区群众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实现更多社区群众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与社区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为和谐社区的构建奠定基础。

3.发挥文化馆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作用。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区精神文明重要标志的社区文化与社区群众关系密切,也体现着社区群众的精神风貌,而且,社区文化也关系到社区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养的提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区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群众文化事业前沿阵地的文化馆,其主要职责就是面向广大群众,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三、加强自身建设,以确保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

1.文化馆要牢固服务理念,提升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社区文化活动面对的广大社区群众,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文化馆业务人员一定要牢固服务理念,端正心态,始终以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目标,尽职尽责,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对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要不断地学习和请教,以最先进的文化来武装自己,以更好地全面推进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

2.文化馆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伴随着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逐步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的发展态势也是与时俱进,繁荣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群众文化主阵地的文化馆在工作机制和方法上要有所创新,以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首先,文化馆应在活动方式和载体上有所创新要以社区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为导向,推动社区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提升社区群众文化素养和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同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其次,文化馆要在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先进的社区文化,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走向新的繁荣。

四、结语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6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离不开世界文化的总潮流,只有面向世界的未来发展,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在对于人类发展未来的种种预测中,科技全球化无疑已成为人类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指示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2001年和2006年,美国兰德公司分别发表了《全球技术革命:2015年生物/纳米/材料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简称《GTR2015》)和《2020年全球技术革命》(简称《GTR2020》)的技术预测报告《。GTR2015》的主要结论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正在加速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材料科技与信息科技的融合过程《。GTR2020》在《GTR2015》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分析,从应用角度提出了到2020年可能形成的技术系统和产品的56项技术,并对排在前16位的技术进行了评估。这些技术将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V.巴尔诺也有类似的定义:“一种文化,是一群人共有的生活方式”(awayoflife)。在科技文明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文化创新的理论建构应当密切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并以之作为决策的实践依据。《GTR2020》报告中所列举的任何一项技术都将为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重要技术排序前10位的无线射频技术、无线通讯、数据传送技术以及无处不在的信息访问技术的发展,将创造一个能够随时随地以任何装置,透过无线网路与他人沟通,随处可进行各式各样的资料获取、处理的全新形态的社会。人际关系也开始出现经由各种资讯方式而建立的“虚拟”关系。虽然,人们早已开始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但是,当信息通讯科技与生物科技、材料科技等高新技术体系产生融合与互动后,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的行为模式,并通过科技发展的全球化力量影响社会运作模式,这一巨大的变化正在发展之中。在文化领域,这种新科技的发展趋势,透过多元化的产业应用,必将影响各国文化政策的总体取向,并在文化艺术的表现内容、传播形式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第三代行动通讯系统(3G)、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技术(WIMAX)以及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高科技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欧盟正在全方位推动“无间隙网络社会”(UbiquitousSociety),“Ubiquitous”是从拉丁文演化成的英文单词,有“everywhere,anywhere”的意思,在早期欧美所代表的是一种“神无所不在”的宗教观。而如今所指的“ubiquitous”指的是一种服务(service)、网络(network)无所不在、可随时取得的概念。在欧盟“i2010计划”(i2010-AEuropeanInformationSocietyforgrowthandemployment)中,欧盟执行委员会将提供“全面性、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与生活”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通过高科技的普及化,考量新时代的文化发展需要,提供立足点平等与创造发展能力的机会,最终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美国更是将高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贯穿在文化内容中,以两部在2010年受到全球瞩目的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为例《,阿凡达》集中呈现了当今世界顶尖技术研发的未来前景“,可穿戴计算机”“、军事机器人技术”、“大脑中植入芯片”“、无所不在的传感器”、“智能系统”、“迅速生物测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影片中都得到了集中的展示。这部建立在世界先进影像制作技术基础上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绝佳的公众科学素养教材,提高了人们对这些将要投入社会应用的高新科技的认知度。同时,影片也以面向人类发展未来的态度,在剧情中融入了对科技与人文之间矛盾的思考。如果说《阿凡达》所展示的科技类型是人类向外拓展自然空间所依托的技术系统,而另一部影片《盗梦空间》则展示了当今科技前沿领域对于人类内在空间的探索,表中所列举的“靶向给药技术”、“影响人类记忆力的药物”等生物、医疗技术是支持影片情节成立的依据,影片结尾将这种对于人类心理空间探索的思考留给了观众,引发人们对于科技是否能够改变人类意识的无限遐想。在美国,杰出的作家、导演以及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会被诸如美国宇航局这样纯粹的科技部门请去当科学传播顾问,依靠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家在推动技术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文化艺术界与科技领域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居于全球第一的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也使得美国的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高科技趋势,对于科技发展前景与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亦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

2理解转型中的国家创新体系

在新科技革命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中,科学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为突出的意识形态,与之相伴而来的各种风险和道德问题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和突出。正如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贝克所说“科学技术是造成当代风险的主要来源”。早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关于科技发展是否败坏了道德的问题,就已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关心的问题。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卢梭认为,历史上一切卑劣行为的根源都在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论述由新技术发展所实现的新工业革命时就提出警告“: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刀,仅当人类生存的时间足够长时,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为人类造福的时期。新工业革命可以毁灭人类,如果我们不去理智的利用它,它就有可能很快发展到这一地步。”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什么负面结果,它的潜在危险是什么,事前人们可能并不知道,或者认识不足。农药DDT是在使用了二三十年后,人们才知道它会在生物体内残留聚集,最终危及生命,并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和破坏,才停止使用。如果一项高科技的应用,要等到它的负效应完全显露出来之后,人们才去制止它,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目前,西方国家的政策界已经开始为扭转科技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失衡做出努力。美国在2000年的《科学与工程指标》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转型期美国科学政策”的框架。这一报告强调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能,并强调要达成促进科学与社会其他部分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科技为社会服务的政策转向,意味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开始转向重视“以人为目标”的技术开发和应用。

这一新时期的科学政策,不仅标志着美国今后的科技发展导向,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科技政策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和途径。面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开始了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与此同时《,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6年,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2007年8月召开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一系列转型:即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在全社会的确立。这一转型是在反思传统的社会发展价值观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和发展困境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发展新范式,体现了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进步。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已经证实: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可持续,也就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应对新技术变革的文化政策取向

在科技发展的双刃剑面前,文化发展面临着既要依靠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实力,同时也要用自身具有超越性的人文精神约束绝对理性发展这一双重悖论。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曾说“:文化是这样一种去蔽的方式,它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安排对象,即自然和社会,它也促进对象本性的发展;与技术的去蔽相反,文化的去蔽要将其副作用一并考虑进去。”面对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与理性的二元矛盾,结合我国将要面对的生态文明转型,文化政策的制定应当通过扬弃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文化模式及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利弊,在推进理性与价值、科学与人文融合统一的进程中,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真正和谐的文化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对于文化政策的考量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3.1应当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弗里曼认为“:对工业革命最有影响的是科学文化的兴起。英国对待牛顿的态度与意大利对待伽利略的态度最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培根(1605)早在17世纪初就提出实施一种科学、探险、发明与技术的综合性政策。在英国,科学、文化和技术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契合,这使得它能够大规模地将科学,包括牛顿式机械学,应用于各种新工具、机器、运河、桥梁等的发明与设计中。”在他看来,科学、技术、文化和企业家这四个亚系统的积极相互作用构成了英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这四个社会亚系统的契合也扩大到政治亚系统之中,而它又促进了这一切。”“中华帝国就是因为没有在这些亚系统之间保持契合才导致了中国在维持其世界技术领先地位方面的失败。”“由于在心灵深处觉得企业命运与自己不直接相关,于是缺乏创新的动力,缺乏提高技术水平的热望,诸如在经营管理上的不负责任、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违背技术规律的决策等弊端,其深层原因往往由此而来。”虽然,人们接受新观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人们一旦树立了创新的意识,这些新观念就会对创新者产生激励作用,鼓励创新者以一种执着精神和奋发进取的品质最终实现创新。文化的创新、演化与变革,是借助一个有生命力的构架模式来取代传统构架模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当科技创新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要动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应当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解和修正,才能更好地维持和促进创新实践的发展,并最终体现出较传统文化模式更为明显的进化。这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文化创新的存在基础。

3.2重视先进的科技文化模式的引领作用。

德国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文化模式对于人类而言,即是一个给定的“第二自然”和外在于个体的文化软环境。一定社会的进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各民族自身对于文化模式的建构。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进行改造,创造人工自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观念是对物质生产方式和精神生产方式的反映,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文化世界逐渐被建构,人们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及其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更新。从这一意义上说,科技文化不仅成为各种不同类型、模式的文化得以互动的基础,而且也是推动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走向现代化的出发点和依托。

3.3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促进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7

1.1社会与领导对其没有正确认识,没给予足够重视

对于文化工作,以乡村干部为主的一些干部并没有正确认识,觉得它并没有实际意义,因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联系到一起。而且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随着其物质生活的显著提高也在逐渐提高,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够使生活更加充实。

1.2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能满足于文化下乡活动

当前,很多不断增加的群众文化活动如乒乓球、篮球、太极、舞蹈、瑜伽和秧歌等,都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下乡活动是由文化馆和文广新局组织的,虽然因其具备的特点被农民欢迎,但举办的频率并不频繁,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不能因这些贫乏的文化活动而得到满足。

1.3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其基础设施薄弱

在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所占的比重偏低。建成文化站后,因为人员和经费等原因,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形式的发展与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场所不符合。因为是由干部兼职管理农家书屋,导致其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不能方便农民借阅书籍,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强化组织,加强领导,在建设发展新农村的规划中加入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进行加强,将建设农村群众文化融入其中,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为了鼓励创新,可以建立机制来激励文化的发展,将村庄休闲旅游、庭院经济、生态农庄和农村文化相结合。同时,要给予进行创作的民间艺人、基层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团队等一定的鼓励,使他们创作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

2.2转变方式,实现投入的多元化,提供足够资金来发展农村文化

为了使农村发展的方式改变,要投入足够资金在农村的建设中,将农村文化事业与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定期培训农村文化人才,建设与文化有关的基础设施。要积极进行探索,实现投资机制多元化,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得更加兴旺。鼓励个人、企业或是社会加大对农村娱乐文化场所的建设,定期组织演艺团队在农村进行演出,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2.3坚持“三贴近”原则

为了使文化活动真正融入农村,就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对于群众、生活和实际都要贴近。在建立农村群众文化时,要贴凡的生活,在文化工作的基本素材中加入丰富的生活场景与平时的生活细节,使文化工作在生活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永远保持新鲜,也更能让群众接受。

2.4进行机制创新和服务优化,加强建设农村文化的人才队伍

要对选人渠道进行拓宽,招纳更多艺术人才。制定计划来引进人才,加强减少基层文化队伍,并培养出队伍的领导,带动开展文体活动。要加强建设文艺人才队伍,要才品俱佳、德艺双馨,使文化人才变得更加优秀。要对教育培训进行加强,提升群众文化队伍中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培训时要分层分类分批进行,注重文化骨干的培养,使他们能带动文化发展。

2.5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管理的强化,加强建设农村群众文化

要使已经存在的文化场地得到充分利用,将新设备添置在文化场所中,如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和村民广场等。要建设新的文化阵地,使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在更好地管理已建阵地的同时,也要以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建造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队伍,更好地培植文化品种。领导们也要引导和组织农村建设,促进不同村庄和乡镇间的交流,使文化生活更加活跃,农民的文化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其文化自信不断提高。

3结束语

文化发展论文范文8

在历史前进过程中经验表明:文化是社会财富的发源地。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文化就像是一个可以判别对错的黑洞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无论是在我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甚至是旅游生活背后存在的支撑点永远少不了文化的存在。尤其对于地区文化是这一地区发展的灵魂,当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的增加,文化竞争力也就随着增强,因此文化竞争力时刻在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想开发地方的经济,最首先要考虑的是地方文化资源的特色之处。文化资源带来的无形资产存在着丰厚的经济利益,因为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只有把地区文化的特色牢记在心中,这样才有利于地区文化促进潜在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的经济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力量。这样的以文化产业发展为中心的好处是有多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符合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提升了地区整体的文化修养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埋下了伏笔,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我们不能否认人们对文化品牌的认知度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就说明文化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大部分的地区都在忙于打造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本地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用以吸引外来的投资、带动额外的经济效益。

二、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的优势

经济的不断发展即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适应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发展是决定经济是否快速前进的核心。文化不断的发展使文化竞争力不断的增强,这为地方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地方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文化和经济发展已经是水乳交融。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生产要素也在发生着变化,从资本劳动技术逐渐开始向着信息和知识的转变,因此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经济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增长,意味着人类将会在文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那么对于地方来说,文化的竞争力也会大大的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国家的政策扶持是文化发展作为地方经济新的生产力一个宏观的支撑,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始,就向全党提出了有关发展文化的战略任务。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扶持文化的发展和增强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文化竞争力作为文化发展的精髓,具有的优势有几个方面来表现:首先地区文化创新能力。同其他领域的创新相比,地区文化的创新力更具优势,地区传统特色文化本就是历史与时间的磨合物,本身就具备了创新的因素,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次是地区文化产业的综合度高。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把科技与文化结合在一起,赋予地区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最后是文化发展是培养人才的聚集地。因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文化发展作为地方新生产力的优势显而易见。

三、文化与地方经济相互作用

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是渗透在地方经济活动之中,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一个物品从原始状态到成品的过程中都是当地文化为基本的支撑点,也就可以说,文化是物品创新的源泉,也就是经济发展的不懈动力。地方经济生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的经济活动,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人,所以文化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宰者,地方经济要附着于文化发展之中。文化的发展引领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为什么说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全国经济“百强”县——建湖县,当我们提到建湖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淮剧杂技文化,不错,淮杂文化作为建湖地方文化的名片,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淮杂文化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古代的时候建湖的淮剧杂技文化就是很有渊源的,为建湖的千年文化历史提供了佐证;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是文化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具有引领的作用。

四、总结